2011年甲骨文全球大会编辑本段回目录
据ZDNet.com网站报道,在10月2日开幕的2011年甲骨文全球大会上,甲骨文CEO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重申了甲骨文对“全平行架构”的重视,指出比起将软件和硬件分割开来,“两手抓”的做法更有利于公司。2011年甲骨文全球大会(Oracle OpenWorld 2011)于美国时间10月2日晚开幕,本次大会将有多达4.5万人参与,规模创甲骨文全球大会历史之最。
埃里森(Larry Ellison)在开幕演讲上向与会观众宣称:甲骨文数据存储系统Exadata和Exalogic的目标,是以最低成本实现最高性能。
确切地说,这一目标又分为两部分:其一,是让甲骨文的解决方案比IBM速度最快的P795电脑更快;其二,是比世界上最便宜的X86服务器更省钱。
“软硬兼施”的全平行架构
埃里森将Exadata和Exalogic的平行架构战略称为“全平行基础架构”。甲骨文的解决方案由此分为“平行硬件”(服务器、网络与存储器)以及“平行软件”(VM、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两大部分。埃里森说道:“我们收购Sun之初,很多人都认为我们将放弃硬件业务……我想他们已经不记得这件事了。”
埃里森以苹果为例,指出苹果在制造Mac电脑时“很好地实现了硬件、软件以及在线服务的结合”。他认为这一策略不但深受消费者欢迎,也应当被推广至企业客户。他还声称,如果这些业务化零为整、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甲骨文就能以更低的成本提高性能、加强安全性与可靠性。
另一方面,埃里森承认其竞争对手IBM是“一家伟大的公司”,但同时也指出,IBM没有甲骨文所注重的全平行基础架构。
“拿手好戏”是数据迁移
“存储器和数据库服务器之间的数据迁移,是我们的强项,”埃里森说道,“数据的迁移过程,不同于微处理器的运算。”他还表示,精通数据迁移问题的公司,世界上仅有甲骨文一家。“混合列式压缩”是甲骨文的法宝,可让数据压缩量增至10倍,让数据迁移速度加快100倍。
甲骨文的新版Exadata数据库机器性能进一步增强:
l 查询速度加快10至50倍
l 在线交易处理(OLTP)加快4至10倍
l 硬盘存储空间最多节省10倍
l 故障容许度增强(无单点故障)
埃里森称,压缩是另一项有趣的衍生功能——新的三级存储结构所需硬盘更少,但花费更高并需要更多DRAM和闪存。出于成本上的考虑,甲骨文将采用成本更低的PC存储产品(如DRAM、闪存和硬盘等)元件,并对数据进行压缩。
埃里森承认“硬件和软件都有坏掉的时候”,但同时也强调:如果系统拥有平行架构,那些故障不会构成大碍。系统运行速度可能会减缓,但是整体而言仍可维持运行,因为系统内部架构是平行式的。
欲以强大性能拓展市场
Exadata自推出以来已安装1000台,而甲骨文计划今年再安装3000台,其客户包括星巴克、西尔斯、维珍移动、三星电子、通用电气、宝洁等诸多国际化大公司。
与Exadata配套的软件系统,是运行甲骨文中间件的Exologic。甲骨文在软件上的目标,是让Java应用程序运行速度提高10倍,同时用户数量增加5倍。但是甲骨文EBS软件和Siebel应用程序的响应速度只能提高4倍,用户数量也只能增加3倍。
全平行架构还将扩展至运行Solaris操作系统的SPARC超级集成服务器。新一代SPARC Solaris T4服务器将比T3快5倍,正如Exadata对于Database以及Exologic对于Java一样。
埃里森还介绍了即时商务智能机器Exalytics,它拥有全平行架构并能进行内存分析(如预测、模拟、积分等等),并能在“转瞬之间”得出结果。
主机拥有Intel Xeon 40核处理器,数据分析在1TB的主内存中进行。硬件整体扫描速度约为每秒钟200GB,因此只需5秒钟就能完成对5TB数据库的扫描。
埃里森称:“我们致力于在架构内提供全方位的最佳产品。”甲骨文全球大会吸引4.5万人 或带来1亿美元收入编辑本段回目录
导语:美国《纽约时报》网络版今天撰文称,甲骨文的OpenWorld大会将吸引4.5万人参加,并有望为旧金山的相关行业带来1亿美元的收入。
以下为文章概要:
周一早间前往旧金山市区的人会发现,市中心的主要街道都被封闭了。在旧金山会议中心的周围散布着超过12.9万平方英尺(约合1.2平方米)的帐篷。为了给这一区域的4.5万人提供服务,这里将铺设4.25英里(约合7.24千米)电线、300英里(约合483千米)电话线和网线,并停靠足够的啤酒卡车。
这并非政治集会,也不是新iPhone的发布仪式。这一切都是来自于甲骨文的OpenWorld大会。本次大会将持续到本周四,共计需要25万杯咖啡和1.47万间酒店客房。旧金山警察局发言人称,虽然该市举办过众多重要会议,但甲骨文OpenWorld大会给他们带来的压力仍然不小。

由于甲骨文的主要产品是数据库,因此不太可以被普通消费者熟知。然而,该公司的技术却是现代商业的核心,这也为甲骨文带来了356亿美元的年收入,以及外界的广泛关注。
在其他领域举步维艰之时,科技领域依旧繁荣,而甲骨文的OpenWorld大会也凸显出这一趋势。
甲骨文曾经在其他地方举行过规模较小的会议,但仍有越来越多的人不远万里来到旧金山参与OpenWorld大会。除了甲骨文外,本次大会还吸引了500家电脑厂商、顾问公司和相关企业参加。他们都在会议展厅内租用了摊位。
OpenWorld大会也带动了旧金山酒店和餐馆的火爆行情。据估计,本次会议的与会人士在该市的花费将达到1亿美元。很多饭店甚至放弃周末的休息,专门为OpenWorld大会提供服务。
甲骨文:合纵大戏正式开唱编辑本段回目录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拉里·埃里森对X86并无任何好感,虽然在之前的北美分析师会议上,马克·赫德尚未完全否认甲骨文会“抛弃”X86处理器——比如英特尔至强——服务器产品线,但他对于甲骨文将“减少利润不高的硬件”的未来战略的划定,让国内外媒体一致认定,甲骨文——或者说是SUN——和X86的姻缘将在近两年截止。SPARC的强大,无疑会加速这个进程。

拉里·埃里森曾经试图打造一个软件王国,以数据库为基础,他的帝国坚不可摧,随着商务智能、业务优化等业务的加入,甲骨文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和可怕“战斗力”的软件厂商,但他最终发现,单靠数据库或是所有以源代码组成的需要建立在别人的硬件平台上的产品,终究难以让Oracle成为IT行业最伟大的企业——拉里已经是一个伟大的CEO,但他想做最伟大的。
但想做最伟大的IT业界CEO,光靠软件是不够的:五、六年前,我们会将IBM、HP、戴尔甚至是Sun并列在一起,称他们是IT业界的巨头或是“端到端的供应商”、“软硬件及服务提供商”,而只有在提到软件行业的时候,才会想起Oracle、微软和SAP——在收购Sun以前,Oracle更多的属于软件行业,而非整个IT产业。数据库不能帮助拉里实现梦想,即使全球每分钟可能都会售出一套甲骨文的数据库,硬件是拉里必须要完成的跨越,他收购了Sun,给了自己绝佳的机会。于是,在打造帝国的过程中,拉里·埃里森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Sun为他带来了业界较为完备的硬件产品线以及Java这个人人垂涎的明珠,但拉里是个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的人”——拉里看重利润、整合与控制,建立在X86平台上的系统,Oracle并无优势且难以获得高利润,无法让他获得他想要的效果;另一方面,SPARC确实是一个十分适合数据库等多线程应用的处理器,即便X86处理器,如至强,在过去几年不断突破X86的极限,获得超乎想象的性能和性能功耗比,但SPARC T4的出现让我们明确感受到SPARC仍然有可待挖掘的性能和功耗潜力;这也就意味着,利润较低、无法获得高“POWER”控制的X86,不太会符合拉里的胃口。
所以,我们才会相信马克·赫德的那一番有关“利润较低硬件产品”的讲话,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马克·赫德随随便便的表态。拉里·埃里森已经放出风了。
SPARC如果走X86处理器销售的老路,除了富士通之外,相信不会有任何一家服务器厂商捧场,而走IBM POWER的服务器市场掘金之路,显然也不是个主意——IBM的POWER服务器卖的并不轻松,更何况X86服务器也给SPARC带来了强大的物质(性能)和精神(开放式架构)压力,拉里必须为SPARC找到一条新路,或者说,只有找到一条新路,才能让SPARC成为“利润较高的产品”。
拉里选择了“一体化”路线,从ExaLogic、ExaData到Oracle数据库机(Oracle Database Appliance),拉里·埃里森认为一体化的——基础设施+软件应用——数据中心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他并不太认为所谓的“用户绑定”是个很大的问题:CIO们更希望使用性价比好但同时更具长远发展和强大互操作性的产品,拉里认为,只要满足这些要求,所谓的“用户绑定”不过是竞争友商所放出的烟雾弹——Oracle的竞争友商们当然也是“对人对己两套标准”。
当然,也只有内部的统一——无论是产品的一体化还是对Sun产品的合理、有效的融合;无论是对Sun原有专利技术的融合还是对上万名员工的接收——才能够让甲骨文形成合力,成就以产品为强大军队,市场战略为适时国策的公司。

一体化并不仅仅是Oracle自身产品的整合,拉里看起来正在试图无缝结合一些合作友商的产品。在10月2日即将开幕的Oracle OpenWorld 2011大会上,一个显著的着眼点,就是三天大会主要议程的合作伙伴演讲邀请了EMC的乔·图斯、戴尔的迈克·戴尔和思科的钱伯斯。
这像极了两千多年前中国的合纵之术,当秦国强大的让战国诸侯难以“单挑”的时刻,合纵之术的出现,给了六国继续存在而不亡国的可能性,而对于甲骨文来说,即便抛开目前需要韬光养晦的HP,IBM也是一个足以让甲骨文居卧榻而难安的竞争对手:过去两个季度,甲骨文的硬件销售下滑势头基本没有停止,与IBM不断的拉动Sun的用户转投他家不无关系(或许甲骨文还在整合——分娩过程中?)。
选择合纵之术,联合EMC、戴尔和思科,这些诸侯国,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尤其是,当自己在这个联合体中,被尊为翘楚的时候,妄图称霸的野心也就不言自明了。可是,如此合纵是否是正确的选择呢?
秦朝一统天下终成我们历史书上耳熟能详的故事,而在南宋末年上演的同样的合纵故事,其结局也未出其右。
EMC在过去的两年,一直对服务器市场虎视眈眈,在软件市场已经获得成功的EMC早已经不满足于存储市场老大的位置,其选择通过“闪电计划”进入服务器内部——况且Sun的存储系统市场也并不是不能获得高额的利润;戴尔织梦企业级市场也是属于司马昭之心,在选择存储进入市场并获得成功,业已与EMC分道扬镳,而在服务器方面,戴尔从未懈怠挖UNIX的墙角,向LINUX和Windows迁移的计划与成功的可能性,是我每次参加戴尔相关活动问的最多的话题——戴尔的人也十分乐于并十分自信的回答我的问题;思科则可以说是“一体化”的鼻祖,其联合EMC、VMware推出的统一计算系统,在刚刚问世时赚足了眼球,哪怕遭遇了目前的困境,钱伯斯相信也不会在明后年卸任前,让UCS毁了自己的一世清名。
在Oracle OpenWorld 2011这张床上,EMC、戴尔和思科,虽然同床,但同床异梦的可能性非常之大——一定有人会说:这就是商业社会,合纵连横都是利益说了算,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好吧,在微博的年代,所有人都是哲学家、思想家和分析师,但既然亲临现场,看看2011年的这个秋天,到底在Oracle OpenWorld 2011上会发生些什么,确实是件暗含些看热闹意味的有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