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5988 次
  • 编辑次数: 2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1-09-23
土土
土土
发短消息
明天
明天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全球妓院文化
全球妓院文化
人类空间站发展历程
人类空间站发展历程
女士表进化史
女士表进化史
电视发展百年史
电视发展百年史
中华书局百年历程回顾
中华书局百年历程回顾
纽约时报编年史
纽约时报编年史
《大众电影》杂志60年变迁史
《大众电影》杂志60年变迁史
花花公子俱乐部口述史
花花公子俱乐部口述史
国产大片十年变迁录
国产大片十年变迁录
中国美女标准演变
中国美女标准演变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汕头经济特区30年人与事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汕头经济特区30年人与事编辑本段回目录

  1981年11月14日,一个永远铭刻在海内外潮人脑海的日子。

  这一天,汕头经济特区正式创办!

  这一天,一群拓荒者开始在汕头东郊龙湖一片沙丘上建造美好家园,阵阵春雷正在酝酿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春雨,改革开放的热潮在这片土地上激荡,汕头从此开始抒写“春天的故事”……

  三十年来人与事,八千里路云和月,细数一次次耕耘与收获,汕头经济特区前进的铿锵步伐声久久在耳际回荡。

  汕头特区"绕不开"的吴南生

  建立经济特区的概念最早由谁提出?是吴南生。这位当代中国改革的闯将,不仅是广东省委原书记(时设省委第一书记)、广东经济特区的主要拓荒者,更是特区30年风雨历程的最好见证者。

  从1979年起,吴南生负责筹办广东省3个经济特区,任广东省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兼深圳市委第一书记、市长。1981年,吴南生回到广东省委,仍然分管特区工作。1985年9月,吴南生转任广东省政协主席,但他的心跟特区始终连在一起。

  1979年初,吴南生回到家乡汕头。正是他这一出“回乡记”,直接促成了特区的“胎动”。在汕头考察的两个月里,吴南生注意到,潮汕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以通商口岸的模式进行贸易往来,要发展,就得开放,就得放开让外商进来做生意。当这个想法稍稍成型之后,他带病给主政广东的习仲勋、杨尚昆及省委发去一封1300多字的电报,并和习仲勋彻夜长谈。他建议:在广东搞试验田,划出一块地设置海外出口加工区,吸引外商投资办企业。同年3月3日,吴南生在省委常委会议上请缨:“如果省委同意,我愿意到汕头搞试验。如果要杀头,就杀我好啦!”

  于是,习仲勋便挑中这个不仅敢作敢为,还敢讲的“书生”去筹办特区。而一开始,这个人们眼中的“书生”,就在全省宣传文教大会上当众宣布:“我要弃文经商了!”。随后,吴南生牵头“研制”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并在老帅叶剑英的主持下,获全国人大五届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由于吴南生办特区的想法是始于汕头的,因此,他希望能在汕头办中国第一个特区,但,从地理条件而言,深圳和珠海更具备优势。为此,中央更倾向于以深圳作为第一块试验田。吴南生出于对家乡父老的感情,以及要向海外和港澳的朋友有个交代,还是建议将汕头也划为经济特区。最后,中央决定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要求两省抓紧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把经济尽快搞上去,并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试办“出口特区”。而“特区”先在深圳、珠海两市试办,待取得经验后,再考虑在汕头、厦门设置的问题。关于“特区”的设立,一直存有不同的声音,直到1984年邓小平南下视察,提笔写下了“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之后,吴南生等特区建设者才真正松了口气。

  吴南生引进市场经济,被视为是特区能够创办成功的主要原因,也是特区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大贡献。他实现了“我是个积极主张改革的汉子,但我又是一个改良主义者,主张改良,不主张翻天覆地的革命”的政治理想,闯出了一条适合社会主义中国发展的改革开放之路。

  晚年的吴南生,又恢复他布衣书生的本质,生活简朴,题诗作画为他最大的消遣。在他的居室,挂满了自己和名家的字画,闲来品一杯清茶,聚几位好友拉拉家常,俨然一位普通长者的平静生活。追忆往昔,老人豪情依旧。他说,“如今改革还在过大关,特区使命仍未终结。不忘历史,汲取智慧,继续敢为人先,打破体制机制障碍,为中国改革探路。这是我对特区的一点期待。”

  刘峰:沙丘上的“开荒牛”

  回忆汕头经济特区初创时期,最有资格发言的,要数第一任管委会主任刘峰。那是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的10年。正是这10年打下的基础,汕头经济特区在上世纪90年代前中期,经济才得以迅猛发展。

  当时,“文革”十年浩劫刚刚结束不久,广大城乡的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中国急需重新寻求前进的道路。吴南生提出“设立特区”的构想,并积极争取汕头成为“特区”之一,为汕头经济特区的创办赢得了“生存权”。1980年5月,中央批示两省会议纪要,称“广东应首先集中力量把深圳特区建设好,其次是珠海,汕头、厦门两个特区可先进行规划,做好准备,逐步实施”。1981年7月,中央发27号文,确定:深圳、珠海搞综合性特区,厦门、汕头先建成以加工为主的“特区”。

  被任命为汕头第一任管委会主任的刘峰,一开始对办特区并不理解,心里没数,也不大愿意参与。上世纪80年代初,刘峰正在普宁任县委书记,当时在县里搞“包产到户”,人民群众生活明显改善,工作开始走上正轨。而当时的汕头,街道两旁以及珠池一带,搭建了大批竹棚,住满返城知青,还有名为“海南新村”的草蓬村,楼房残破不堪,有的还摇摇欲坠,城市公共设施及道路不平,电灯不明,电话不通,道路污水横流。刘峰接到任命后,广东省、地委负责人先后找他谈话,在他们的鼓励下,刘峰才最终下定决心接受任命。来到汕头后,刘峰和当时的搭档杨峰同志(时任汕头市主管工业副市长)有一个共同的信念,要为人民办点有益的事,即使特区办不成,办成工业区也好,可以解决很多群众就业。

  刘峰说,初办经济特区时,困难很多,一是没经验,二是汕头经济特区初办那几年,只搞加工区,不搞综合区,因此,不能从事商贸、房地产等行业。当时,广东省每年回拨的经费只有640万元,建设资金十分有限,因此,当时的开发工地上,看不到施工机器,几乎都是靠人力开荒,可以说是“小米加步枪”。刘峰曾向前来视察的中国银行(2.89,-0.05,-1.70%)副行长要求贷款,但,因所贷款项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而当时投资环境还没形成,还利息都有困难,贷款之事只好作罢。除了资金问题,人才问题也是困扰新生特区的难题。特区建设初期,要求来的人极少,点了名也调不来。

  最初的10年,汕头在市区东郊的龙湖村,划出1.6平方公里建特区,这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经济特区”。当时,那里是荒无人烟的沙丘,至1991年,汕头经济特区新区建成面积已达8平方公里。10年间,汕头特区工业年增长155%,外贸年增长111%,实际利用外资年平均增长48.5%。当时的特区建设有不少亮点,比如后来总结的“四个一片”方针,即“开发一片,建设一片,投资一片,获益一片”,而中央领导也肯定汕头特区建设“投入少、产出多、效益好”的路子。在当时一起筹办的几个经济特区里,深圳近香港,珠海靠澳门,厦门依台湾,而汕头呢?最大的优势是——人数众多的华侨。“潮汕人爱乡,凝聚力也很强。”刘峰说,所以,当时成立了一个汕头经济特区顾问委员会,借助各地潮人的“外脑外力”建设特区,也取得很不错的效果。

  汕头与其它特区不同的另一个特色,就是养鱼虾、种蔬果,搞创汇农业。当时,办厂做生意,条件不够,农民也不在行,但,搞养殖,他们却很在行。于是,政府拿出100万,在农业预留区珠池一带,开发了1.4平方公里,放手养鱼虾。后来,这一养殖区域单是农产品(14.26,-0.16,-1.11%)出口,一年就进账几千万美元。

  在刘峰主政汕头“特区”的10年里,时常摸索着前进,时常面对挑战,汕头特区不断发展,在新时期、新机遇面前,再创辉煌。 

  谷牧:为汕头特区三次题词

  汕头经济特区创办建设的重要阶段和关键时刻,都倾注了被誉为“经济特区总设计师”——谷牧的大量心血。从1979年至2002年间,谷牧曾先后十次来汕头视察。他多次提出:汕头应把海外潮人、侨乡优势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在汕头遇到困难的时候,谷牧给予汕头人无微不至的关心、支持和指导。

  从谷牧为汕头经济特区的三次亲笔题词就能看出,他对汕头经济特区建设非常关心。1990年,谷牧为汕头经济特区题词“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1993年7月,他又题词“团结奋发,开拓竞争”;1993年12月,他再题词“将汕头建成现代化国际城市”。其中,最重要、最能体现谷牧对创办和发展壮大经济特区想法的,是1990年的那次题词。题词寓意深厚,熔铸了谷牧对人生、对改革开放事业的哲理性思考。为此,汕头专门将“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一题词刻成石碑,矗立在广澳港。在1993年12月、1999年5月,2002年4月,谷牧在省市及其他经济特区领导的陪同下,三次前往广澳港,并在题词石碑前合影。每一次去,谷牧都对汕头经济特区的发展给予充分肯定。

  相关链接

  1983年4月19日—23日,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谷牧到汕头经济特区视察。

  1984年2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汕头,勉励特区广大干部:“办特区政策没有问题,你们要大胆放手地干嘛!”

  1990年6月20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到汕视察,并题词“坚持改革开放、办好经济特区”。

  1991年10月9—11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莅汕视察。

  1994年11月9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胡锦涛在广东省委书记谢非陪同下抵汕考察。

  1995年3月22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温家宝在副省长欧广源陪同下莅汕调查、考察农村工作。

  1995年12月28—31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考察汕头经济特区。

  1998年10月22—23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考察汕头,充分肯定了汕头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取得的成就。

  2002年1月14—15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莅汕视察。

  全国唯一的“特区顾委会”

  1984年,汕头经济特区建立了顾问委员会,当时,这是全国四个经济特区中唯一一个顾问委员会,其主任由香港著名爱国侨领庄世平担任,汤秉达(香港原中华总商会会长)、倪克屏(汕头经济特区原办公室主任)二人任副主任,并先后在香港、澳门、加拿大、北京、上海等地成立了顾问团(组),共有顾问77人,皆是海内外各个领域的潮人精英。

  1984年9月,汕头经济特区顾委会首先在香港成立顾问团,共聘请特区顾问21人,当时确定任期为4年;1985年10月,在北京聘请已退居二线的17名潮籍同志为顾问,组成汕头经济特区北京顾问组,分别由柯华、李平、方朗三位同志任组长、副组长。汕头特区海内外顾问团(组)的成立,调动了各个方面的积极力量,广开才路,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促进特区建设,同时,他们也是与国内外联系的一座桥梁。

  据了解,汕头经济特区顾委会顾问们,除了先后两次参加特区总体规划、“七五”规划、经济技术发展规划的制订并提出建议外,在改善汕头投资环境上也做了许多努力,包括有关建深水港、深汕高速公路、广梅汕铁路、海湾大桥、煤电厂等,他们都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献谋、献策,还凭借与中央各部门的工作关系、社会联系,尽其所能,协助解决特区建设中的问题。顾问们先后介绍了不少国家地区的团队来汕头考察、洽谈,如香港顾问成员,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引进了超声电路线板,引进客商办实业、办商场等。据1990年统计,港、澳、加拿大等地顾问,亲自带领或介绍客商来汕考察、洽谈的项目就有100多项,而有些顾问,还亲自参与了在汕投资建设。

  李嘉诚:投巨资创办汕头大学

  1980年5月24日,经广东省委批准,汕头大学筹委会宣告正式成立。在庄世平的穿针引线下,李嘉诚先生在汕头大学建校之初就豪掷数亿港元,肩负起创办汕头大学的历史重任。

  如今,在李嘉诚基金会的支持下,汕头大学已成为中国大陆为数极少的、全部由学校出资支持学生到境外交流学习的大学之一。李嘉诚先生不但捐巨资助力汕头大学发展,还亲力亲为地为汕头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倾注大量心血,充分体现了李嘉诚“造福桑梓”的高尚情怀,以及对中国教育事业极为重视、始终关注与不懈投入的坚定信念。目前,汕头大学已与世界近20所大学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合作关系,制订并实施了本科生、研究生交流计划;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詹姆斯·莫里斯,以及陈省身、丘成桐、潘毓刚等一批世界级大师和知名学者,皆被聘为该校名誉、客座或兼职教授,并莅校开设课程式讲座。

  2002年起,汕头大学全面启动以国际化为导向的改革工程,聘请外籍人才担任执行校长、副校长、院长等职务,推动一系列改革项目。为此,李岚清同志高度评价汕头大学为“中国高校改革的试验田”。

  谢国民:带来汕头的首家外企

  汕头特区创办伊始,首家外资企业——由泰国著名企业家谢国民投资的正大康地—汕头有限公司,在汕头市龙湖区华山路和大北山二路之间“安家落户”。二十多年来,正大康地汕头有限公司与汕头经济特区一起,在一片荒沙中起步,依靠自身特色与实力,脚踏实地,稳步发展。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刚刚开放,胆大的谢国民便做出了“在中国投资”这一令世界经济人士震撼的举动。于是,正大集团成了第一个来中国投资的外资集团,也是进驻汕头经济特区的首家外企。“30年前,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景还不明朗时,我们就敢于率先投资,是基于两点:一是希望为祖国的经济发展作点贡献;二是看到了十多亿人口的市场潜力”,谢国民说。 

  1979年,正大集团与世界著名的农牧企业——美国大陆谷物公司合资,在香港成立了正大康地集团,接着,在深圳南头投资建立正大康地深圳有限公司。谢国民祖籍汕头外砂,自幼深受父亲谢易初先生深厚的家乡情结影响,将下一个投资目标定在家乡汕头便顺理成章。1983年下半年,正大康地—汕头有限公司在汕头经济特区工业厂房第4至6幢的地基上开始动工基建,1984年9月,首期厂房完工,次月即正式投产,生产鸡、鹅、鸭、猪、虾和淡水鱼等的饲料。先进的生产技术、严格的质量控制和良好的售后服务,令正大康地—汕头有限公司的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占有率逐步攀升,产品畅销粤东地区和福建省一带。投产之后的1985年,正大康地—汕头有限公司年销售量就已达1.6万吨。在汕头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正大康地—汕头有限公司投产30年来,一直效益不错,投资商对企业在汕头的发展很有信心。

  林百欣:致富不忘报桑梓

  香港丽新集团创办人,曾为亚洲电视主席及亚洲电视永远荣誉主席的林百欣,在商海驰骋多年,致富后不忘回馈社会,情系桑梓,造福乡邦,在汕头先后捐资3亿多元,兴建了林百欣国际会展中心、林百欣宝珠图书馆等一大批社会公益项目。

  林百欣先生深知“兴邦富国、教育为先”,他先后捐资1.2亿,兴建汕头林百欣科技中专、汕头林百欣中学、潮阳林百欣中学、潮阳林余宝珠学校。令林百欣先生感到欣慰的是,四所学校兴办以来,皆取得了累累教学成果:林百欣科技中专被国家教育部授予“信息技术及应用教育培训点”,每年毕业生的就业率都保持较高水平,是汕头学子首选的热门学校;汕头林百欣中学、潮阳林百欣中学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同时潮阳林百欣中学还是广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定点学校;林百欣伉俪在该校兴建的林余宝珠体育馆,堪称国内一流;潮阳林余宝珠学校是潮阳规模最大的全日制小学。为激励师生再创佳绩,林百欣又捐资800万元设立奖教奖学金,连续十年表彰取得优异成绩的师生。

  林百欣不仅关心家乡的教育事业,对家乡公共事业建设也抱以极大热忱。于2006年12月16日落成开馆的汕头新图书馆——林百欣宝珠图书馆,是粤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公共图书馆。2002年,由林百欣捐资4000万元(实际捐款资金4314万元),汕头市政府投入2000万元,汕头新图书馆完成了装修配套。汕头新图书馆采用现代管理模式,集借、阅、藏于一体,突出潮汕地方特色,实现多功能、多载体、网络化、智能化,成为汕头文献资源中心、信息服务中心、社会教育中心和图书馆事业中心,极大丰富了汕头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林百欣老先生在世时,当被问及为何如此关心公益事业时,他说:“光阴如白驹过隙,人生苦短,要珍惜时机,多做对国家、对大众有益的好事,要坚持不懈地把好事做下去。我在家乡潮汕地区从没有投资赚过钱,在外面赚到钱,就多捐给家乡父老。”

  庄荣德:让冷冻食品丰富潮人餐桌

  汕头作为台商投资大陆最早的地区之一,从1987年以来,已有数百家台商企业在汕头投资发展。1994年,享有“台湾餐饮之神”美称的台湾海霸王集团总裁庄荣德,把他在台湾的冷冻食品王国,搬到了他非常偏爱的汕头市,使汕头成为海霸王集团在大陆投资的第一站,也使汕头成为海霸王集团冷冻食品的国内生产总部。17年来,庄荣德以他的雄才谋略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使他的海霸王集团不仅促进了汕头食品产业的发展,还使他的企业由此在大陆站稳了脚跟,并得以不断发展,而他个人也获得了“汕头荣誉市民”的称号。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海霸王冷冻食品企业在台湾蓬勃发展,庄荣德由此拥有了“亚洲冷冻食品大王”的头衔。1994年,他看好祖国大陆市场,经过多个大城市的多番实地考察后,庄荣德决定让他的冷冻食品王国落户广东省汕头市。因为,在庄荣德看来:地处闽粤交界、与台湾省邻近的汕头市,有着绝佳的商业地理位置。于是,他很快便与当时面临破产的汕头市罐头厂签定了投资意向书。在“千岛湖事件”之后,由于庄荣德的胆识和诚信,使他在汕头的投资得以顺利进行。同时,庄荣德也得到了汕头市各界的大力支持。

  潮汕人特别讲究吃得“新鲜”。如何让潮汕人接受冷冻食品呢?庄荣德的确费了一番心思。正是由于他敏锐的商业头脑及对市场的超凡洞察力,使“海霸王”在汕头办厂、运作的第一年,其营业额便达到了1亿多元人民币。这桩表面看来不计成本、不合逻辑的投资,不仅使连年亏损的汕头罐头厂得以重新运转起来,而且还解决了部分原厂职工的就业问题,为当时的汕头市政府排了忧、解了难。之后,庄荣德不断追加在汕头的投资,为推动汕头本地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最重要的是,庄荣德由此赢得了市场先机,企业在之后的岁月里稳步发展,不断壮大。

  聪敏、果断、霸气,这是商场对手、朋友对庄荣德的评价。正是他的这种性格,成就了他的“冷冻王国”,既改变了潮汕人不吃冷冻食品的习惯,也使他事业的“根”扎在了汕头。

  相关链接

  汕头是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节点城市,西接珠三角,区位优势独特,与台湾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同、商缘相连,是广东省距离台湾最近的城市,也是台商最早投资大陆的区域之一。近年来,一批台资企业纷纷来汕考察,洽谈投资,台商对汕头的投资领域逐步拓宽,规模越来越大。截至2010年11月,全市历年累计批准注册台资企业631家,合同投资总额16.68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额11.23亿美元。台商投资领域涵盖电子、钟表、建材、化工、服装、食品、养殖、房地产、旅游、娱乐等30多个行业,成为汕头外向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区建设三十年 百载商埠换新颜

  弹指一挥间,悠悠三十年。伴随着改革开放号角的吹响,汕头人勇立潮头,自强不息,在机遇和挑战中执着前行,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汕头城市变大变靓了

  回想起汕头经济特区创办之时,汕头还是一个“道路不平、电灯不明、电话不通”的小城市。许多“老汕头”还记得:改革开放初期,在不到10平方公里的建成区中,“四永一升平”和一条外马路便涵盖了汕头市区,各种市政设施十分落后,当时从西堤码头到汕樟路就是最繁忙的交通街区,汕樟路以东就成了郊区,而且很多是土路、沙路。

  30年的改革开放,让汕头变大、变靓了,城市综合实力大增,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宜居城市。从开埠到设立特区前,汕头城区的面积仅有5平方公里。1981年,汕头特区从1.6平方公里起步,10年后便发展到234平方公里。如今,汕头市区道路总长和面积已分别达到1500公里和2655万平方米,为1978年的33.6倍和28.1倍。汕头市道路实现了路路畅通,并且形成东西向的海滨路、中山路、长平路、金砂路、金湖路、黄河路与南北向的汕樟路、金新路、东厦路、金环路、天山路、衡山路、泰山路以及中泰、金泰立交桥等城市主干道,和由机场路、大学路、国道324线潮阳路段、金凤路桥工程等出入口道路组成的纵横交错的路网。让老百姓感到振奋的远不仅是道路增加的变化。近年来,新一届市委、市政府以超前思路和超常措施,大手笔大气魄推进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如今,驱车行驶在中山东路上,高标准沥青混凝土路面令驾乘者有行云流水般的感觉;海滨路改造工程,满足了滨海休闲观光的需要,更拉近了市民与海的距离;改造一新的机场路成了绿树红花的“迎宾路”、“门面路”……

  而随着龙湖沟引韩冲污工程、龙珠水质净化厂一期技改和二期扩建一阶段工程、澄海区清源水质净化厂一期、雷打石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等多项环保工程竣工投入使用,汕头的水更清、地更绿、天更蓝、城更美了。

  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大跨越

  1991年5月31日,广梅汕铁路全线动工,标志着汕头铁路运输建设的开始,奠定了汕头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基础地位。

  目前,汕头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已形成以海港、空港为中心,高等级公路、铁路为骨架的海陆空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广梅汕铁路、深汕高速公路、汕头海湾大桥、礐石大桥、广澳深水港码头、国际集装箱码头、卫星地球站、国际海底光纤电缆主干站等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相继建成。汕头机场已成为全国47个重点保障机场之一,可以满足起降波音737—800和波音757等较大型中程客机;候机大楼面积2.3万平方米,停机坪面积7.2万平方米,可同时停放5架波音757和7架波音737客机。吞吐能力为300万人次,货邮吞吐能力6万吨。航线通达国内主要城市及香港、曼谷等地区和东南亚国家。

  汕头特区创办之初,从市区北区到南区要借助轮渡来过海。如今海湾大桥和礐石大桥犹如两条美丽的彩带,早已把南北连贯起来。

  汕头港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和较好的建港资源条件,有“维多利亚港第二”的美称。汕头港是交通部确定的全国 25 个沿海主要港口之一,与世界 57 个国家和地区的 268 个港口有货运往来,历来是粤东、闽西南、赣南物资的重要集散地和海上门户,现是全国25个沿海主要港口之一。根据近日颁布的《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汕头港是我国沿海港口5个港口群体中主要港口之一,拥有5000吨级以上泊位38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6个。综合通过能力2621万吨,集装箱吞吐能力58万标箱。近年来,汕头市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业和海运业,与香港、泰国、日本等地有集装箱定期货运班轮。1996年6月18日,广州海运集团2万吨级巨轮“红旗124号”满载驶入汕头港,从此结束了汕头港没有万吨级泊位和只能进港中级轮船的历史。2010年码头集装箱吞吐量首次超过30万标箱,创下历史最高纪录。2011年,汕头将加快规划建设广澳港区10万吨级码头和10万吨级航道,开工建设广澳港区防波堤和海门煤炭中转基地等项目,为“十二五”期间我市港口实现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特别要为实现亿吨大港发力,将力争新增通过能力5000万吨左右,新增集装箱通过能力约120万标箱左右。港口总通过能力达到8000万吨以上,集装箱达到180万标箱左右。到“十二五”期末,争取全港货物吞吐量达到8000万吨左右,年均递增约17.8%;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20万标箱左右,年均递增约20%。

  备受关注的厦深高速铁路预计将于2012年贯通。位于闽粤两省的东南滨海地区的厦深铁路,线路东起厦门西站,西至新深圳站,全线长502公里,途经福建省厦门、漳州和广东省潮州、汕头、普宁、汕尾、惠州、深圳等8市。其中广东段全长356.4公里,途经饶平、澄海(隆都)、潮州沙溪、潮阳谷饶、普宁,主线在汕头境内约25.3公里。预计,这条设计速度200公里/小时,并预留约250公里/小时提速空间的铁路打通后,汕头到广州时间不到两个小时,这为推动汕头市交通建设,进一步推动汕头侨乡具有更好的招商引资环境,为加快经济发展,建设幸福汕头,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近来,汕头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幸福汕头、文化强市”的城市发展战略,并以更宏伟的气魄,更高的起点规划建设汕头内海湾“一湾两岸”和“珠港新城”,从而促使全市一大批交通、能源、市政、环保、水利、民生、现代服务业等基础设施得已强势推行。

  特区的三次“扩围”三次“跨越”

  2011年5月1日起,汕头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汕头全市。中国五大经济特区中面积最小的汕头市,在“而立之年”,特区范围扩大至全市的梦想,终于成为现实。这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将为汕头新一轮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1981年11月14日,汕头经济特区设立,从此与深圳、珠海、厦门一道,掀开了跨越式发展的“特”字篇章。岁月荏苒,30年间,汕头经济特区三次“扩围”,三次跃上新台阶,创造了粤东名城、潮人故里经济、社会发展的奇迹与辉煌。

  “扩围”,改善特区软硬环境

  1984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汕头经济特区迎来了首次“扩围”,区域面积扩大为52.6平方公里,分龙湖和广澳两片区;1991年11月,汕头经济特区的范围又扩大至234平方公里,几乎涵盖了整个汕头市区。从1981年至1991年的10年间,汕头特区扩容146倍,昔日的一张白纸绘出了最新最美的画,特区共开发建设了6个工业区、1个农业水产区和4个综合配套区;特区累计批准签约的利用外资项目1315项,协议投资总额8.2亿美元。1990年出口额4.19亿美元,比1984年增长93倍。

  汕头特区扩大范围后,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利用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与灵活措施,汕头大力推进电信、能源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特区招商引资之路扫清了硬件障碍。同时,汕头还着力改善投资软环境,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鼓励和吸引潮籍同胞回乡投资兴业,促使汕头特区乃至全市呈现出风起云涌的大好发展态势。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汕头行政区划作出重大调整,潮阳、澄海撤市建区,即:原市区5个区调整合并为3个区,澄海市撤市设区;潮阳市撤市分设潮阳、潮南两个区。南澳县建制和区划不变。

  “扩围”,提升汕头综合实力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汕头经济特区从一个蹒跚起步的婴儿成长为一个健壮有力的汉子,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产业机构不断优化、城乡发展水平稳步提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先后进入“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中国品牌经济城市”,捧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金字招牌。

  就在汕头经济特区迎来设立30周年的重要节点上,特区人又喜迎新一轮发展的契机——经国务院批准,2011年5月1日,汕头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汕头全市,即:汕头行政区划范围含龙湖区、金平区、濠江区、潮阳区、潮南区、澄海区、南澳县“六区一县”,汕头特区版图将实现全市2064平方公里全覆盖,是原有特区面积的近十倍。由此,汕头特区人伸展拳脚的空间更加宽广,脚步迈得更加坚实,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汕头人将朝着建设幸福汕头的目标,强化特区意识,擦亮特区牌子,深化改革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资料:

  特区之路

  1980年8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汕头在市区龙湖片区试办经济特区,当时批准的汕头经济特区面积为1.6平方公里。此后,汕头经济特区多次扩大范围。1981年11月14日,经上级批准,广东省汕头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1984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汕头经济特区的区域面积扩大为52.6 平方公里,分龙湖和广澳两片区。

  1991年4月,国务院批准汕头经济特区的区域扩大到整个汕头市区,面积234平方公里,并确定于当年11月正式实施。

  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汕头行政区划作出重大调整,原市区5个区调整合并为3个区;澄海市撤市设区;潮阳市撤市分设潮阳、潮南两个区;南澳县建制和区划不变。调整后,汕头市区面积从原来的310平方公里扩大到1956平方公里,市区人口从原来的120万增加到487.5万。

  从2011年5月1日起,汕头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即汕头行政区划范围含龙湖区、金平区、濠江区、潮阳区、潮南区、澄海区、南澳县“六区一县”,汕头特区版图将实现全市2064平方公里全覆盖。

  出台系列政策措施  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汕头经济特区成立30年来,其传统优势产业通过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实现转型升级,形成集聚效应。目前,汕头已有纺织服装、工艺玩具、化工塑料、食品医药、机械装备、印刷包装、电子信息和音像材料8大支柱产业和16个产业集群,八大传统优势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年产值达1378.53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3%,在国内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其中,汕头已成为国内家居服生产产业链较完整、产业规模较大的城市;成为规模较大、产业较集中的毛衫、内衣生产基地之一;是中国三大玩具礼品生产基地之一;是广东省化妆品生产基地、中国三大化妆品产业制造基地之一;是国内三个包装装潢印刷基地之一。此外,汕头市还有9个国家级区域性品牌,3个省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是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共建中国(汕头)文具生产基地,并与广东省经信委共建广东省(汕头市)玩具礼品先进制造业基地。

  近年来,汕头市致力创新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实施大项目大企业带动战略,着力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和优化升级。在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中,汕头市注重扶持企业做大做强,相继制订出台扶持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创立品牌、上市融资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开展“百人服务团”服务企业活动,为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在各级各部门的全力帮扶下,汕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专利申请量、省级创新型企业数、全国驰名商标、广东省著名商标拥有量,均居全省各地级市前列。2011年,汕头企业上市融资步伐加快,证券市场“汕头板块”又新增两名成员,使汕头市上市企业增至18家,在全省地级以上市列第三位,仅次于广州、深圳。

  今年4月,汕头市政府出台了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为汕头市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绘就了蓝图,并指明了发展路径。东方锆业金刚玻璃等一批新兴战略性行业企业蓄势待发,红星美凯龙、百脑汇数码广场、苏宁电器粤东总部等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即将平地崛起。而与此同时,首期投资50亿元的核级海绵锆生产基地已开始动工建设;具有综合物流、临海加工、保税仓储等多种功能,年吞吐能力1.3亿吨的广澳深水大港建设加快推进;国际首个聚集各种数据中心业务的特色产业园区,专门为境外机构提供数据中心运营和应用服务的离岸服务外包园区——“汕头数据特区”建设,正紧锣密鼓地推进中;一大批民营企业不断做强做大、做专做精,加快“汕头制造”向“汕头创造”转变……

  当前,汕头正抢抓特区扩围的有利契机,加快实施现代服务业提速计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传统优势产业提升计划、海洋综合开发计划等“四大”计划,注重发挥央企和国内外大型企业、本地企业和海内外潮商“三种资源”的作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走集约化、内涵式发展道路,为“特区”更灿烂美好的明天而奋斗着。

  资本市场“汕头板块”已现美景

  1994年1月10日,汕头市首家股份制公司——汕头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募集新股2593万股。公司股票“汕电力A”于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2011年5月25日,西陇化工登陆深交所。至此,汕头全市共拥有境内上市公司18家,在全国的地级市中位列第12位。此外,汕头还有7家拟上市公司,其中4家企业已向中国证监会递交了上市申报材料。

  据悉,仅2010年,汕头市共有6家企业通过证监会发审会,位居广东辖区第2位;共有9家企业发行上市,位居广东辖区第一位;截至今年6月30日,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达743.11亿元,在广东辖区居第4位(位列广州、佛山、珠海之后)。

  斗转星移。汕头的上市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发展道路上所走过的每一步,都浸透了汕头市决策者和企业家以及证券市场参与者的心血与汗水。

  人们对汕头最早的上市公司——“汕电力”记忆依稀。1994年1月10日,“汕电力”正式登陆深圳交易所,挂牌交易。在“汕电力”挂牌期间,总募集资金为1.66亿元,总派现资金为1.73亿元,再融资为零。2006年,万泽集团入主“汕电力”,成为第一大股东。期间,“汕电力”是不作为的典型代表,企业上市并没有带动行业发展及社会对企业上市的认知效应,直至2009年9月14日,正式更名为“万泽股份”。至此,大浪淘沙,“汕电力”划下最后的句号,“万泽股份”注册地也将在可以计算的日子里,搬离汕头。

  1996年12月31日,“汕头宏业”挂牌深交所,这是汕头第二家上市公司。“汕头宏业”的上市,是特定社会时期的产物,总募集资金为9423万元,派现为零,再融资为零,直到2002年9月被交易所退市。截至2009年6月,“汕头宏业”股东权益为负6.42亿元。“汕头宏业”的上市,使许多人怀疑资本市场是国有企业解困逃债的手段,为汕头企业资本运作投下了一抹阴影。

  1997年10月8日,汕头超声电子的上市,多少改变了汕头人对上市公司的不良印象。在漫长的12年里,“超声电子”首发募集3.2亿元,一次配股一次增发,共募集资金6.26亿元,累计募集9.49亿元。然而,汕头超声电子的企业发展并没有超出人们的预期, “老牛拉破车”,正艰难爬行着。

  2004年8月24日,“宜华木业”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是汕头首家上市民营企业。短短6年里,“宜华木业”总融资16.57亿元,成功拥有两家上市公司,并参股皮宝制药等多家企业,成为潮汕本土资本运营标杆企业,为潮汕地区争得了荣耀。

  “宜华木业”的成功上市,让汕头市领导看到汕头民营经济的未来,市政府及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鼓励企业进行资本运作上市的政策措施,主动邀请证券行业的专家出谋献策。随后,汕头市政府与深圳交易所签订合作备忘录,联合举办多场关于利用资本市场的专题论坛,在股票市场上全力打造“汕头板块”,由此带动不少汕头民营企业全面认识资本市场,谋划属于自己的梦想。

  2007年9月,“东方锆业”挂牌深圳交易所,正式点燃潮汕企业家上市热情。东方锆业是一家“迷你”上市公司,流通股本、总股本最小,也是发行总市值最小的上市公司。该公司的成功上市,为小规模的成长性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树立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仅两年多时间,“东方锆业”首发及再融资就累计达4.17亿元。2008年1月7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视察东方锆业时,称其为“善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企业的典范”。为此,东方锆业董事长陈潮钿,成功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至此,汕头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翻开了新篇章。截至近日,汕头共诞生了18家上市公司,即:万泽股份、超声电子、宜华木业、ST宜地、东方锆业、南洋股份奥飞动漫星辉车模潮宏基万顺股份黑牛食品凯撒股份、皮宝制药、众业达、金刚玻璃、骅威股份群兴玩具、西陇化工,其中,有17家为民营企业,涵盖了木业、地产、动漫、玩具、超声仪器、珠宝、电缆制造、包装、制药、特种玻璃制造、化工、制衣、食品等十几个传统产业和新型优势产业,显示了汕头市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遍地开花”的强大生命力。

  广东证监局副处长陈忆青曾这样评价:虽然,近年来汕头上市的企业、拟上市的企业大多规模不算大,却有一批细分行业的领头羊,且大多数企业拥有自有品牌,有自身完整的生产、销售产业链。这些上市公司彼此之间互相参股,已经形成了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生命力特别强,这就是令人振奋的、在经济沙漠绿色崛起的“上市公司经济带”。

  回顾汕头市上市企业走过的历程,无不是从简单模仿到自主创新,从生产无牌、贴牌产品到品牌经济初具规模,并走出了“制造业+文化+科技”的新路子,基本实现了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转变,显示出:汕头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集群发展,其产业经济结构调整已取得成效,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正不断提高。

  上市公司的相继崛起,是汕头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果,也是汕头今后三十年可持续发展的加速器和推进原动力。 

  汕头:积极参与闽粤赣经济协作

  1995年,在国家有关部委以及福建、江西、广东三省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闽西南、赣东南、粤东经济协作与发展研讨会在汕头召开,标志着闽粤赣经济协作区的诞生。

  闽粤赣经济合作区范围包括福建省的厦门市、泉州市、漳州市、龙岩市、三明市,广东省的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汕尾市、梅州市和江西省的赣州市、鹰潭市、抚州市,合作区陆地面积十六点三万平方公里,占福建、广东、江西三省陆地面积的百分之三十四点三,总人口约五千三百零三点零四万人。该合作区一年一度按序由十三市轮流召开了十三次党政领导联席会议。

  2009年11月15日,闽粤赣十三市党政领导第十四次联席会议暨2009年汕头招商引资经贸活动在汕头市隆重举行。1000多名海内外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该次闽粤赣十三市党政领导第十四次联席会议的主题是“加强两岸合作交流,促进海西南翼、环珠三角快步发展”。会议将在更高、更新的起点上全力推进区域合作深入发展,提高区域合作的综合实力和抵御风险能力。

  此次会议,还同时举行了2009年汕头招商引资经贸活动。据悉,该次活动共落实签约项目63个,投资额114.53亿元;开工(奠基)项目70个,投资额100.31亿元。此外,还有投产(竣工)项目61个,投资额46.8亿元,涉及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工业、第三产业等各个领域。参加开幕大会签约仪式的有27个项目,投资额73.19亿元。

  汕头作为闽粤赣十三市的一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近年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和三年打基础、五年大变化、十年大发展的总体要求,抢抓国家实施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加快建设海西经济区的重要机遇,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工业强市、以港兴市、开放带动和自主创新五大发展战略,主动融入珠三角改革发展、主动融入粤港澳紧密合作、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快构筑新兴制造业、临港工业、综合服务业和现代效益农业四个基地,打造区域交通航运、新型工业、综合服务和科教文化四个中心,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现代化港口城市和生态型海滨城市。

  链接——

  汕头“融入”海西经济区

  2011年,《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通过中国国务院的正式批准,《规划》明确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地域范围,包括福建省全境以及浙江省温州市、衢州市、丽水市,广东省汕头市、梅州市、潮州市、揭阳市,江西省上饶市、鹰潭市、抚州市、赣州市,陆域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

  由此,汕头市被正式列入“海西”范围。

  汕头为开发格局“五轴”之一

  据了解,《规划》将海峡西岸经济区划分为三大功能区,即东部沿海临港产业发展区,中部、西部集中发展区,生态保护和生态产业发展区。按照“分工明确、布局合理、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原则,确定了“一带、五轴、九区”的网状空间开发格局。其中与广东相关的部分,包括“五轴”中的汕头-潮州-揭阳-梅州-龙岩-赣州发展轴;“九区”中的粤东沿海发展区。

  出台一系列措施参与“海西”建设

  近年来,汕头把主动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积极争取汕头纳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享受国家加快海西经济区建设优惠政策措施,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早在2008年,汕头市政府就成立了推进海峡西岸地区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汕头推进海峡西岸地区建设工作方案》,提出要充分发挥汕头人缘、区位等独特优势,围绕国家海西规划做好实施配套工作,在土地利用规划、城乡总体规划等方面,与海西发展规划衔接。并利用特区立法权,出台了《汕头市鼓励台湾同胞投资若干规定》,以及一系列促进两岸经贸文化交流的鼓励措施。

  在汕头市委、市政府的争取下,广东省委、省政府明确“支持汕头参与海西经济区建设,扩大对台经贸合作”,并向国务院争取将汕头等粤东北五市纳入海西经济区。经过主动争取和不懈努力,汕头被纳入海西经济区重点开发区,且按照相同相似原则,国家赋予海西经济区的政策措施延伸到汕头,将使汕头迎来加快发展的契机。两岸签署并已生效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为两岸经济深化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将为汕头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率先建设粤台经贸合作试验区

  汕头市委书记李锋明确提出,要率先建设粤台经贸合作试验区,把汕头建设成为广东省扩大对台交流合作的桥头堡和重要通道。

  数据显示,目前已有600多家台资企业在汕头投资创业,台资在汕头市外商投资中仅次于港资,居第二位。汕头市提出,要率先建设粤台经贸合作试验区,充分运用检验检疫特殊优惠政策和支持措施,发挥对台直航航线作用,推进粤台、汕台经贸合作;全力推进粤台合作南山湾科技园、粤台物流园区、广东省海峡西岸合作南澳实验区和台湾农民创业园等载体建设,加强与台湾产业对接;以打造文化旅游品牌为重点,拓展汕台社会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目前,汕头正加快推动汕头台商投资产业园区建设,重点承接台湾光电和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引导台资企业参与投资能源、精细化工、造船等对区域经济发展有重大带动效益的产业。现代农业、电子信息、商贸、物流、房地产等,已逐渐成为台商在汕头投资的新热点。

  提速行政绩效 建设效能政府

  政务改革,汕头开创先河

  1987年4月29日的《汕头特区报》,“24小时内答复”的口号以醒目的大标题在头版头条刊登出来,汕头经济特区管委会各个职能部门,雷厉风行地开始改变工作作风,从管理监督型转变为服务指导型,并从观念落实到行动。这就是汕头在全国率先实行的24小时审批答复制度,开创了政府机关实行承诺制的先河。

  “24小时内答复”的口号的提出,得到了特区各行政单位、各基层的强烈反应,在短短时间内形成了整治高潮。当时,经济发展局提出:“可以一次办完的事,不让企业跑第二趟”,审批设立企业的时间,从一个月缩短为一个星期。贸发局实行政务公开制。税务局在公开办税制度的同时,加班加点办理业务。特区海关派人深入生产现场,对出口产品实行监装,避免了包装后再拆开检验的麻烦。特区工商局更是提高了工作节奏和工作效率,本来按国家规定,企业开办登记申请30天内答复,但他们不超过一星期。令人满意的服务,造就了令人向往的投资软环境。“到汕头特区办事方便、手续简单、干脆、不麻烦”。“这里人情味最浓,服务最周到”等等,成为他们互相传告的一个信息。1988年,来汕投资设厂的客商增加特别快,这一年的投资总量等于过去几年的总和。

  行政服务中心:打造服务型政府

  2007年10月26日,汕头市行政服务中心正式开始运作,以“促使社会公众能够更加便捷地申办业务,各进驻单位能够更加规范地审批业务”为目标,使市民享受到相关职能部门“一站式”的便捷服务。2009年8月28日,随着汕头市公安局五项常用业务的进驻,汕头市审批责任单位已全部进驻汕头市行政服务中心开展业务。现在,包括境内外投资者来汕头市投资兴办企业,从立项、登记、基建到投产后的日常管理等一系列手续,基本上都可以在该“中心”一站办理。汕头行政服务中心成为汕头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改善投资软环境、方便企业和民众办事的重要载体,是打造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和重要窗口。

  今年开始,汕头市行政服务中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审批方式,在去年7月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的基础上,近日将推出“投资项目全程代办服务制”,对重点项目设立全程跟踪的“保姆服务”。通过建立全程代办制度,采取主动服务、上门服务等方式,变“企业跑路”为“干部跑腿”,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更好地为我市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服务,促进项目早日竣工、产生效益。 

  为解决工程建设项目存在审批部门多、审批手续繁琐、审批流程长等诸多问题,根据市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工作会议的有关精神,汕头市行政服务中心从去年7月中旬开始,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设立“并联审批”专门窗口,按照“一个窗口”受理模式,实行统一收件、统一发证,实施跨部门办公协作,组织约20个审批部门的有关审批业务参与到审批链条进行联合办公,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把法定时限从约316至386个工作日压缩为39至57个工作日,做好投资项目的立项、落户、投产等跟踪服务工作,确保招商引资工作能落到实处。至去年12月底,“专门窗口”共接受并联审批业务咨询108宗,在企业中产生良好影响,取得了一定成效。汕头市残联的特殊教育学校报建项目于2007年申办,已完成项目立项和规划设计等阶段的审批手续,进入审图施工阶段。实施并联审批后,该项目单位不再需要到市消防、气象、住建、财政等部门逐个跑、来回跑,而是直接将相关资料递交给“专门窗口”,由“专门窗口”衔接各单位办理,大大方便了报建单位。各单位积极提高办事效率,按时甚至提前办结了有关手续,受到了报建单位的好评:气象局的防雷报建审批业务,在并联审批流程规定的5个工作日时限内办结;市消防局的消防报建审批业务,在6个工作日内办结,提前了1个工作日;财政局的财政资金预算审批项目,在4个工作日内办妥,减少了1个工作日。 

  “全程代办制”是继“并联审批”之后,行政服务中心推出的又一项方便企业、促进投资的新举措。中心将派出“专门代办员”,为企业提供全程无偿代办服务,包括为重点项目建立基本档案,为企业或项目量身制订具体的运作方案,为申请人提供全程咨询服务,指导申请人准备审批要件,代申请人通过并联审批通道进行申报,协助申请人进行联合踏勘和联合审图,及时告知申请人办理结果等,并积极为其协调各级有关部门,促进项目早动工、早竣工、早投产,早日产生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机关效能投诉中心:整治机关工作人员不作为

  2005年8月18日,汕头市机关效能投诉中心挂牌成立。该投诉中心主要负责受理对该市党政机关、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和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服务质量等行政效能情况的投诉,调查处理上述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行为。该投诉中心成立的同时配套出台了《汕头市机关效能投诉处理暂行办法》。《办法》规定:行政机关、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和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工作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的,将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诫勉教育和效能告诫、辞退等处分。

  为帮助在金融风暴中仍奋力前行的汕头企业,汕头市机关效能投诉中心着力配合汕头市政府工作,在该市行政电子监察系统中拓展了涉企行为登记备案子系统,对行政机关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行政执法行为进行有效监督,为企业摆脱一些不必要的行政干扰,还有效地监督了行政单位依法履行监管职责。

  汕头市机关效能投诉中心还充分发挥电子监察系统的作用,对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权力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监察,促使行政权力依法、透明、廉洁、高效运行。

  作为电子政务建设的第一个综合平台,汕头市行政电子监察系统是广东省内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时间最短的一个城市。

  汕头率先公推公选处级干部

  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汕头是先锋。自1984年下半年开始,汕头特区率先向领导职务终身制宣战,改干部无限期委任制为任期制,并在企业试行聘任制,克服了干部能上不能下、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通病”,激励干部在任职期间积极工作,创造更多的业绩。

  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强调,在打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场硬仗中,要促干部先“升级”。去年,汕头市在总结近年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经验做法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重点对近一个时期全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出了五项改革和八项需要重点完善的制度,围绕进一步扩大干部工作民主、健全竞争择优机制、完善干部管理制度、加强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等四个目标要求,力争通过一系列改革,逐步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公平公正、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培养造就一支适应汕头市加快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建设幸福汕头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去年,汕头市委在全市范围内,对市农业局局长等9个正处级领导职位进行公推公选,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激发广大干部想干、敢干、快干的良好精神状态。

  汕头地方立法:濠江区首获“准地级市”行政权

  日前,广东省汕头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日前通过了《关于促进和保障濠江区行政体制综合改革工作的决定》,以地方立法形式固定汕头市与下属濠江区的事权划分和调整程序,这在国内尚属首次。

  汕头市濠江区是广东深化县级行政体制改革试点区,事权调整是濠江区行政体制综合改革的一大亮点,即汕头市将市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绝大部分行政管理职权,下放给濠江区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行使。目前,汕头市政府已向濠江区下放第一批行政管理事项共346项,同时印发《汕头市濠江区行政体制综合改革财政管理体制调整方案》,从调整市、区的税收分成比例和转移支付来提高财力保障。通过市政府“放权”,濠江区获得了“准地级市”管理权限。与此同时,濠江区还在市区权责法定化、实施政府预决算公开、减少政府审批项目、社会组织分类管理和干部人事制度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 

  2011年3月,汕头市濠江区举行行政体制综合改革动员大会。由此,濠江区除了将原有的政府部门从22个精简为14个外,还获得了“准地级市”的行政权力。汕头市委书记李锋在阐述改革目标时说:“要使濠江成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办事效率最高,服务质量最好的区域。要像当年上海开发浦东一样,在濠江再造一座新城。” 

  曾经担任“顺德模式”顾问团成员的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汪玉凯,在看完濠江的行政体制综合改革方案后认为,从以立法权固化改革成果和市对区、区对街道的权力下放程度,以及人大监督机制和社会组织分类管理的探索来看,“濠江方案”不仅走在广东省的前列,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据了解,汕头市自1996年取得经济特区立法权和2000年拥有较大市立法权以来,共制定、修改、废止法规77件,为促进汕头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依法治市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家新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汕头市先行制定的部分法规,出现了与上位法规定不一致、不协调的情况。根据全国和广东省人大的部署,汕头市人大常委会,对汕头市现行有效地方性法规进行了全面清理,废止法规2件、修改8件、列入立法计划待修改4件。经过清理,汕头市现行有效法规47件,其中经济特区法规20件,较大市地方性法规24件,法规性决定3件。

 补贴出售住宅   实现安居梦

  ——汕头率先在全国改革居民住房分配制度

  汕头率先在全国改革居民住房分配制度,创新“三三四”、“二二六”补贴出售住宅解困模式。汕头自1984年开始,以“三三四”(1987年改为“二二六”)补贴出售的方式,解决无房户和住房困难户的居住问题,先后建设了飞厦、东厦、桃园、广厦新城等大型住宅小区,投入补贴出售住宅建设资金共4亿多元,建成各类住宅3.8万多套,总建筑面积约280万平方米,解决了15万多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问题。

  汕头大学退休黄老师,至今仍记得当年一家分到“三三四”住房的情景:亮堂的二居室,虽然只有54平方米,但每个人的心情,比现在居住100多平方米还激动。当时,他们一群汕大教师在欣喜之际,还集体撰写一幅诗匾:安得广厦千万间,天下寒士俱欢颜。回首汕头“三三四”住宅,那是一个安居梦开始的地方。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汕头在解决城市住房问题上不断创新思路,先后经历了福利性分房——补贴性分房——商业性购房三个阶段。其中,以“三三四”、“三七”、“二二六”、“二八”等形式出现的补贴性分房,作为从计划经济时期的福利性分房到市场经济时期商业购房的过渡标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已退休的原市房管局副局长孙振明,就是这段历史的见证人,也是汕头建设“三三四”补贴出售住房的倡导者、践行者之一。日前,记者专程采访了他。他虽然70多岁了,但思路非常清晰,谈起当年的“三三四”等补贴性住房建设,更是滔滔不绝。孙振明记得,直至上世纪80年代初,汕头的人均居住面积只有2.36平方米,大多数房屋都属于架构极其简陋的平房,一遭遇台风等自然灾害时,房屋毁塌现象十分严重。当时全市无房户、缺房户和人均居住面积在2平方米以下的特别拥挤户就有4.47万户。“如果以当时实行的国家低租分房制度,需要223年才能够把这些困难户的住房解决好。”谈起当年汕头人的居住环境,老人家十分感慨。

  房子问题成为那个时期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一块哽在喉咙的“硬骨头”。1983年,凭借改革开放的春风,在汕头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孙振明等人,奉命在7天内拿出了建设补贴性住房的试行方案:即由政府按每年出资500万元,统一建房9万平方米,连续建设3年,共计6000套房屋,通过由政府补贴30%,单位补贴30%,个人支付40%,(如单位确实无能力补贴,则由个人支付70%)的形式,实行补贴出售分房。

  这一方案,得到市领导的支持,而方案的实施,备受广大市民关注和期待。1984年,汕头飞厦住宅区正式动工,在3年的时间里,建成补贴出售住宅楼房197栋,7000套新房,共32.7万平方米,解决了3万人的住房困难。随着飞厦住宅片区的兴建和成功补贴出售,在汕头各级党政、职能部门的努力下,汕头市在探索住房改革的路子上越迈越坚定——玫瑰园、百合园、牡丹园、水仙园等补贴出售住宅片区如雨后春笋般屹立起来。1994年,第三个大型住宅区——“广厦新城”开始动工。至今,广厦新城已成为一个综合配套设施比较完善的住宅区,且各种形式的房地产开发仍在进行中……

  汕头“创造性”的住房改革政策,让许多市民家庭告别了蜗居陋室,在他们不断改善住房条件的历程中,补贴出售住宅模式,始终最难忘。

  发达的通信网络改变了生活

  从汕头市统计局《关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中得知 :至2010年底止,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47.35亿元,增长4.4%。其中,邮政业务收入2.01亿元,增长7.5%;汕头电信业务收入45.34亿元,增长4.3%。电话交换机总容量999.82万门,接入网设备容量123.11万门。全市城乡固定电话用户141.28万户,移动电话总用户(包括储值卡用户)506.08万户。每百户拥有住宅固定电话99.28户,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包括储值卡用户)96.55户。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66.80万户,增长17.3%。

  汕头经济特区经过30年的建设,信息产业基础信息网络已相对完善,形成了由光缆、卫星、微波通信和光纤网络构成的覆盖全市城乡、通达国内国际、大容量、高速率、立体化的基础通信网络;拥有国际海缆登陆站、四星级IDC数据中心、卫星地球站等一批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使汕头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电信网络不可或缺的重要节点。发达的通信网络,使汕头与世界紧紧相连,也在悄然改变着汕头人的生活。

  上世纪 80年代,汕头人有句顺口溜:“打电话不如骑自行车跑一趟来得快。”老特区建设者对一件事记忆深刻:一次,几位香港客商刚到汕头,听说香港股市行情下跌,急于了解实情,但打通一次电话,几乎要等上一整天,于是连茶都不喝,连夜驱车回港。通讯落后,给汕头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妨碍了招商引资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此,当时汕头特区管委会从并不宽裕的建设资金中挤出钱来发展电信事业,最初铺设了从市金砂邮电大楼到特区一条100对通讯电缆。1986年3月龙湖电话公司建成,设计装机容量程控电话5000门,第一期装的2000门于1987年1月开通。至此,特区可以与国内757个城市、世界各国和地区的185个城市通话,声音清晰,使用方便。改革开放以来,汕头依靠科技进步,走出了一条具有汕头特色的“从小步快跑到大步跨越”的发展路子,通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设起一个融光纤、微波、卫星通信等大容量数字传输和电话交换程控化、业务管理电子化的现代通信网络。

  如今,迈入21世纪的汕头人,不仅是家家有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手机,也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每天,各式各样的电话铃声在人群中不停地响起。互联网应用日益广泛,使“足不出户,看遍天下”,也成为汕头通信的现实。通过互联网,各种信息犹如“插上翅膀”,跨过城市、远涉重洋,在瞬间就到达对方的计算机上,给汕头人的学习、生活、工作、娱乐带来了许多方便:文件图片的传输、商业信息的传送、问候祝福的表达……一系列高科技通讯产品、新颖通讯方式的诞生,如网络实时会面通话、可视电话,使汕头人与千里相隔的亲友,实现了面对面的交流。

  汕头市通信网络发展历程中的里程碑是难忘的:全省地级市中,第一个开通卫星地球站;全国第一个开通市话微机管理系统(九七工程);全国第一个开通国际海底光纤电缆主干站,尤其是1998年6月,亚欧国际海缆在汕头登陆;1998年7月,汕头国际海缆登陆站一期工程通过竣工验收。登陆站的建成,成为亚欧国际海缆、中美国际海缆和亚太二号国际海缆的主干站和唯一一个汇接站,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海底光缆登陆站,也是国际最重要的登陆站之一。

  1999年1月28日,汕头移动通信于从原市邮电局剥离出来,成立广东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汕头分公司。得益于汕头经济特区的迅速发展,汕头移动成立时是一个只有12个人的企业,12年间业务量扩张1200倍,年业务收入增长1万倍,固定资产增长120倍;公司员工规模扩展到近1000人;目前,为汕头40000万用户提供移动通信服务。

  除此之外,还有“联通”、“铁通”等多家通信企业在汕头“安营扎寨”,为汕头市民提供了多种选择的通信服务,使汕头人尽享现代通信的便利。据了解,目前,汕头市政府已与有关通信网络运营商开展合作,努力打造广东省“粤东西北无线城市建设试点示范城市”,届时,汕头人将进一步享受发达通信网络所带来的新生活。 

  劳务输出,汕头“第一单”

  1987年,汕头组派了一支人数为325名的务工队伍,赴塞班岛对外劳务输出,这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这单劳务输出,不仅是汕头特区劳务出口合同“第一单”,也是当时广东省对外劳务输出人数最多的一宗。劳务输出,增加了国家外汇、财政收入,开辟了新的就业途径,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

  1986年8月13日,广东省对外劳动服务公司与香港松柏制衣厂有限公司签订了《劳务合同书》,由汕头特区组派制衣工赴松柏制衣公司在塞班岛开设的制衣厂工作,合同期两年。为做好这项工作,汕头特区管委会领导极为重视,劳动局领导亲自主持指导,劳务公司在其中也做了大量工作。当时,整个招工过程是公开透明的,先后从特区(包括老市区)和潮阳县范围内的1700名报考者中,录取了325名赴塞班岛务工人员,分两批于1987年的3月25日和1987年的9月25日,离境前往塞班岛。这批对外劳务人员是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之后,抱着“到国外杀出一条血路”的想法,才决定向外走、找活干。他们走出去,开阔了眼界,解放了思想,赚到了比当时国内高10倍的工资,也为自己积累了一些创业资本。后来,他们不少人在回国后开办了自己的工厂,并由此改变了一生的命运。 

  潮商,创业四海荣耀故里

  潮汕地区地少人多,资源贫乏,因此,走出家乡,在四海之内寻求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便成为一代代潮人的选择。

  苏州的潮州会馆,已经历了整整3个世纪的风吹雨打,这300年的光景,几乎就是一部潮商的发展史。乾隆皇帝巡视江南六次,潮州商人曾两次参与迎驾。当时潮商的地位,我们在《潮州会馆记》碑文中可以领略一番:乾隆皇帝下江南,到苏州并经过潮州会馆,潮商迎接圣驾,获赐彩绸20余匹。从康熙47年到乾隆41年,会馆所置房产不动产,计房屋共18处,产业约达30665两银子。这样的产业,在当时苏州近100所会馆中占第二位。而就地方会馆来说,潮州会馆的产业更是首屈一指。由此可见,当时在苏州的潮州商人经济实力之雄厚。

  中国改革开放后,年轻一代潮商走出本土寻求发展,使大陆地区的潮商经济得到高速发展,成为促进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

  北京,中国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都,向来是人才荟萃之地、藏龙卧虎之所,其中,就有相当比例的潮籍人士。改革开放以来,进京创业的潮人逐渐增加,潮商企业快速发展,在京潮人约有10万人。北京潮商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商贸、制药、珠宝、餐饮、食品、电子器件、文具等领域。与其他城市相比,北京潮商数量虽不多,却拥有一批大型潮商企业,可以说是群英荟萃。最著名的潮商有国美集团总裁黄光裕、合生创展集团董事局主席朱孟依、正大制药集团总裁谢炳。

  深圳是中国最早建立的经济特区,也是潮商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深圳潮商借助深圳特区这个前沿商务平台,在近30年里,伴随着深圳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在各行各业中脱颖而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深圳的潮人超过200万,潮商近100万,覆盖了深圳的各个行业,约占整个市场份额的80%。深圳潮商影响深圳,深圳辐射全国,成为推动深圳经济乃至全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身为“工业明星城市”的常州,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吸引了众多来此“掘金”的潮汕人。十余载的磨砺,这些具有开放心态与开拓精神的潮商,其“足迹”从最初的商业流通行业逐步拓展到物流、房地产、通讯、服装、冶金、电子、建材、珠宝等各个领域。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在常州的潮商约有千余人,兴办的企业超过400家,这些企业每年的销售总额达到了数百亿之巨。在商贸名城义乌,潮籍人士有6万多人,当中以经商者居多。在义乌这个国际小商品城(9.93,-0.24,-2.36%)里,广大潮商纵横驰骋、傲立潮头。目前,义乌潮商已涉及房地产、物流、塑料五金、化妆品、文具、玩具礼品、日用陶瓷、不锈钢制品等多个行业……

  潮商足迹遍及海内外,创下的财富不计其数。如今,潮商已是华人最具财富的族群。潮商发展几经浮沉,当老一代潮商退隐江湖时,新一代潮商又相继崛起。在过去,老潮商所擅长的基本上是农副业、种养、贸易等行业,而如今,新一代潮商已突破传统的贸易、加工领域,广泛涉足金融、IT、文化、电子、信息服务等新兴产业,成为振兴民族经济的一股蓬勃力量。

  潮商族群的突出表现,不仅为潮汕人争得了荣耀,也成为潮汕地区未来发展的一笔宝贵财富。许多潮商代表表示,过去潮人为了谋求生计不得不背井离乡,但无论走到哪里,亲情式的纽带永远割舍不断。现在,在外创业有成的潮人,应该回来参与家乡城市建设,让“潮商经济”反哺“潮汕经济”。 

  第一届潮商大会

  交流 合作 服务 发展

  2005年6月18日—19日,以“交流、合作、服务、发展”为主题的首届潮商大会在汕头林百欣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39个潮商代表团、600多名潮籍商界翘楚云集汕头,参加这次既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又体现开放特征的商贸盛会,共同见证这载入潮商辉煌历史的一刻。

  6月18日上午,备受瞩目的首届潮商大会在汕头林百欣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出席潮商大会开幕式的有时任广东省、市各级领导及海内外嘉宾,即:广东省委副书记蔡东士,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孙晓华,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李统书,中联部原部长朱良,司法部原部长蔡诚,海内外嘉宾萧灼基、陈有庆、陈伟南、狄娜、陈海燕、刘艺良、蔡衍涛,汕头市领导林木声、黄志光等。蔡东士在开幕式上致辞。孙晓华代表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

  开幕式后,首届潮商大会举行经济合作项目签约仪式。签约项目有10个,投资总额达4.2亿元,其中合作增资项目5个,供销协议项目5个。

  6月18日下午,首届潮商大会在林百欣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了一场以“商机互动,共谋发展”为主题的经济论坛。这场高质量的论坛先后由时任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副司长狄娜,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萧灼基,汕头市工商联(总商会)会长、汕头大印象集团总裁郑定平担任主讲嘉宾,他们从不同角度向与会者奉献了一场精彩的“商机盛宴”,并面对面与听众进行了别开生面的互动交流。

  6月19日上午,首届潮商大会主席团召开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了潮商大会的会议制度,并协商确定了2006年将在南京市举行第二届潮商大会,由南京市潮汕商会主办。当天上午11时30分,首届潮商大会在顺利完成各项议程后圆满落下帷幕。

  潮商大会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把全国的潮商统筹起来,这是一个跨地区、跨行业的组织,体现了潮人身上丰富而独特的潮汕文化,也体现了潮商的团结精神。潮商是一笔宝贵的资源,也是一笔财富。只有充分重视潮商资源,我们才能够真正为潮汕做一些实事,推动潮汕大发展。

  第九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

  敦睦乡谊 共谋发展

  1997年11月18日至20日,第九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在汕头隆重举行。这是国际潮团联谊年会第一次在潮人故乡举办,也是世界潮人盛会首次在祖居地举行。此次年会的主题是:敦睦乡谊,共谋发展。

  国际潮团联谊年会,是潮人国际性地缘组织汇合联谊的大会,是世界潮人大团结、大发展的标志。自1981年起,国际潮团联谊年会每隔两年举行一次,由各国潮人社团自愿组团参加。这一在世界上有着重大影响的国际性潮人盛会,对于全球潮人敦睦乡谊,增强凝聚力,加强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潮汕和海外潮人所在地区经济贸易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九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的召开,得到时任中央和广东省领导的高度重视,李瑞环、谢非等出席了开幕仪式。国务院侨办主任郭东坡、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郑万通、全国侨联副主席陈兰通,广东省政府、人大、政协的卢钟鹤、朱森林、郭荣昌,以及香港知名人士庄世平、李嘉诚、林百欣等也莅会指导庆贺。乔石、田纪云、钱其琛、雷洁琼、叶选平、王兆国等为年会题词。李瑞环为25项献礼工程剪彩,并会见与会部分社团领导人和代表。法国总统希拉克、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美国众议院议长金里奇、香港特别行政区长官董建华、澳门总督韦奇立等,也给年会发来贺词、贺电和贺信。

  潮团年会首次在潮人的祖居地举行,海内外乡亲踊跃参加,共有来自全世界24个国家和地区的86个代表团和庆贺团,3000多名海内外嘉宾云集汕头,敦睦乡谊,共谋发展,实现了空前的历史性大团聚。曾在中国驻泰国大使馆工作过的北京潮人联谊会秘书长巫志远说,改革开放以前,侨胞不敢回来,也不愿回来,而今,大家都强烈要求到汕头来举办年会,踊跃参与,还有人提议潮州、揭阳也来承办年会,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

  作为第九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的献礼工程,汕头市共有十大类25个项目落成剪彩,包括投资9000万美元的汕头国际集装箱码头,总建筑面积近11万平方米的汕头火车客运站综合大楼等。这批项目规模大、档次高,使汕头市的基础设施,市政建设、科技教育、精神文明工程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第六届国际潮青联谊年

  传承 创新 奉献 和谐

  2010年12月14日上午,第六届国际潮青联谊年会,在汕头林百欣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作为首次在祖居地举办的世界潮青联谊盛会,第六届国际潮青联谊年会被赋予“故里寻根、敦睦乡谊”的浓厚寄托,得到了海内外潮籍社团和潮籍青年朋友的积极响应,共有来自世界各地42个团体约1200名“潮青”代表出席了此次年会。

  第六届国际潮青联谊年会在汕头召开,使来自世界各地的潮籍青年才俊得以首次欢聚在潮人祖居地。他们高扬“传承、创新、奉献、和谐”的主题,共襄盛举,同谋发展,并发出“传承美德、创新发展、奉献青春、和谐共进”的国际“潮青”汕头宣言,号召海内外潮籍青年以本次年会为新起点,铭记光荣职责,勇立时代潮头,开拓创新,加强沟通、交流与合作,为潮人事业的繁荣,为家乡故园的发展,社会的和谐幸福贡献智慧与力量。

  国际潮青联谊年会是潮籍青年国际性联谊组织,目前有团体会员34个。年会的宗旨是:联系全球潮籍青年,继承优良传统,传递乡情乡谊,发展各地经济,弘扬潮汕文化。

  第六届国际潮青联谊年会由中共汕头市委办公室、汕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汕头市青年联合会、汕头市外事侨务局、国际潮青联合会共同主办。

  特区的“新汕头人”

  改革开放、特区建立,民营企业兴起,人员流动加速,大批外来务工人员来到汕头,用辛勤的汗水赢得尊敬与赞扬,为特区建设添砖加瓦。

  办外来工子弟学校的河南人

  如何让外来人员安心创业,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让这些人的孩子能读上书、读好书。1998年,在河南一银行当信贷部经理的申改明,毅然辞去了原来的工作,与妻子来到汕头。在金园区教育局的支持下,申改明的培训班在南墩乡一出租屋里开班了。连申改明没想到的是,培训班一下子来了283个孩子,把出租屋都坐满了。于是,申改明的培训班从一层的出租屋连连扩充到三层,就读的学生数不断翻倍,到2006年最高峰时,达到了3680人。其间,培训班升格成了汕头外来工子弟学校,并在汕樟路有了正式的校址,并于2003年取得了办学资格证,成为汕头民办外来工办学机构中第一个取得资格证的学校。

  扎根汕头的“江西老表”

  来自江西革命老区的彭伟,1994年来到汕头,在华建电子有限公司上班。彭伟原是一名老师,对电子行业了解甚少,初来乍到,又面临着环境陌生、语言不通的困难,但,他都一一克服了,自学了电子基础知识,并通过实践积累经验,而公司也给予他充分的信任,让他负责把关产品的质量。经过多年的学习摸索,目前,彭伟已经在该公司担任了重要职位。

  酒店副总是个“湘妹子”

  周辉,1997年从湖南老家来到汕头,在一家酒店任职。期间,她不断学习国内外最新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不断地提升自己。这位已担任酒店副总的“湘妹子”,如今的经营理念非常清晰:酒店作为一种特殊的服务行业,员工应对每一个普通的消费者,都要诚信相待。现在酒店业竞争非常激烈,酒店之间不得不打价格战,但是,只要是向客人承诺的服务,就算亏了本还得照样做好。作为只身在外打拼的女性,周辉认为,在外务工的女性一定要自强自重,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技精德高的“上海技工”

  从大上海自愿来汕头工作的黄建新,之前是一名专职调试、维修印刷设备的技工。1999年,他应邀来到汕头粤东印刷厂有限公司从事设备维护的管理工作。那时,粤东印刷厂的厂房破旧,设备不稳定,机器坏了只能拿到厂外修理,每年都要花上百万元的维修费。黄建新进厂后,不仅使每年的设备维修费用降至几万元,还把自己的技术无私地传授给徒弟们。黄建新说,他感谢汕头给了他一个全面发挥才能的空间。

  认真“量建筑”的曾海东

  原籍广东兴宁的曾海东,是汕头达濠市政建设有限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几年前,刚出校门不久的曾海东,被公司分配到中泰花园工程部实习。那时,他就给自己定下目标:要熟悉掌握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更好地投身到汕头的建设事业中。

  在公司承建的深圳市文锦北立交桥工程开工后,曾海东被分配到该项目的测量室。他经常白天做测量作业,晚上做业内计算,同时还利用晚上的时间,认真复核图纸,一发现问题,就及时上报,避免了差错与损失,为工程节约了宝贵的时间。作为一名外来务工青年,曾海东说:“我一定要更加积极地工作,为汕头经济特区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传承创新潮汕文化  建设文化强市

  汕头充分利用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人文地理优势,在发展特色文化的基础上,培育出体现“特、潮、海、侨”特色的汕头文化,为提高城市品位和汕头人的道德素质,凝聚海内外侨胞合力和吸引国内外友人客商,为汕头社会文明的建设与进步发挥了巨大作用。

  其中,汕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丰富多彩,别具特色。潮剧、潮州音乐、潮阳英歌、抽纱技艺……种种兼具深厚传统优势和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形态,充分体现着本土族群的价值观、生活观和审美观,成为汕头人文丰富而生动的标记性符号。它是汕头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积累、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瑰宝,在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提升汕头文化软实力方面有积极作用。

  据悉,汕头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始于2005年,同时开展的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工作。近年来,在汕头市各级文化部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先后组织的几次大规模的普查中,295条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线索“浮出水面”,并摸查出潮剧、潮州音乐、蜈蚣舞、英歌舞、鳌鱼舞等传统戏剧、传统音乐、传统舞蹈17种;剪纸、版画、抽纱、手绣、刺绣、木雕等传统工艺美术门类27种;潮阳贵屿街路棚、谷饶祭社等民俗活动4种。经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专家组评审、推荐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联席会议评定,市文广新局迄今已向国家、省、市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13批次。目前,全市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2个,其中9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入选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分别为16个和22个;已被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有31人,其中国家级传承人5人,省级15人,市级31人。

  汕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于2009年6月正式成立。展区共有两层,分别展示了汕头目前已经入选国家、省、市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既有图文并茂的介绍,也有实物展示,如汕头抽纱、潮阳笛套锣鼓、潮州歌册、英歌舞、濠江楹联等等。

  2008年,潮阳区棉北后溪英歌舞队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四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同年,首届粤东侨博会在汕头市举行,潮剧、潮州音乐、英歌舞等“非遗”项目纷纷登台,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奉献了精彩的演出;2010年7月28日至8月2日,在上海世博会“广东周”文艺展演上,汕头市的潮剧、瓶内画、剪纸、陶瓷微书四个“非遗”项目一一亮相……

  此外,汕头市的多项“非遗”项目,还先后代表国家前往美国、英国、法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国际间文化交流。2007年以来,汕头市累计派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团队30批次,展示和表演场次达200多场,进一步打响了汕头的文化品牌。

  友好城市

  日本岸和田市

  汕头与日本大阪府岸和田市于1990年6月2日缔结为友好城市。十多年来,两市根据协议书确定的原则和内容,在经济、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城建、环保和农业等领域进行了交流与合作,汕头市先后派出25个团队312人次到岸市访问,岸市也派出56个团队407人次来汕考察。岸和田市原市长曾先后八次访问汕头,在结好一周年和十周年之际,亲自率团来汕参加庆祝活动。两市间持续不断的交流与合作,对汕头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起到积极的作用。

  加拿大圣约翰市

  汕头与加拿大新不伦瑞克省圣约翰市于1997年2月28日缔结友好城市关系,成为汕头在北美洲的第一个友好城市,也是汕头继日本大阪府岸和田市之后的第二个友城对子。两市自结好以来,根据友好城市协议书所确定的原则和内容,在官方和民间开展了友好往来,并从经贸、教育和港口等方面进行了交流。

  越南芹苴市

  芹苴市于2005年8月1日与汕头缔结为友好城市,是截至目前为止最后一个汕头对外缔结的友好城市。

  友好交流城市

  韩国平泽市

  2003年3月25日,汕头与韩国平泽市缔结为友好交流城市。

  澳大利亚费菲市

  2005年4月26日,汕头与澳大利亚的费菲市缔结为友好交流城市。

  汕头竞技体育人才辈出  事业发展

  汕头经济特区成立30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体育事业也获得了蓬勃发展,体育界先后培养了李宏平、孙淑伟、胡佳、马琳、刘国正等一大批优秀运动员,共夺得世界冠军75个,尤其是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胡佳、马琳分别夺得跳水和乒乓球两块金牌,实现了汕头奥运金牌零的突破。汕头目前拥有中国跳水队、国家乒乓球队两大国家级训练基地,先后成功举办了国际泳联马拉松游泳世界杯赛,九运会乒乓球、跳水等10多项国际、国内大赛。2005年,汕头市还获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游泳之乡”称号。

  孙淑伟

  1976年出生,祖籍揭阳, 9岁入选广东省跳水队集训,13岁获得全国冠军,14岁获得亚洲冠军,15岁获得世界冠军,16岁获得奥运冠军。在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男子跳台跳水的比赛上,孙淑伟最后一跳得分99.960,这是迄今为止,国际跳水界罕见的高分。孙淑伟的跳水生涯硕果累累:1990年首次参加国际比赛,在有12个国家的选手参加的加拿大国际跳水邀请赛上,他出色地完成了后空翻腾三周半的高难动作,最后战胜强手夺冠;1991年在巴塞罗那第25届奥运会上夺得跳台金牌,创中国在奥运跳水史上男子第一枚金牌的纪录,成为我国第一位在世界大赛上获“三连冠”的男子跳台跳水选手;1999年,在广岛第12届亚运会跳水赛中,以679.74分获跳台金牌。如今,孙淑伟的身份是国家跳水队教练。

  马琳

  1980年出生于沈阳市沈河区。马琳6岁开始打球,1990年进入辽宁省体校。1993年,汕头市举办了一场少年乒乓球赛,当时,马琳代表辽宁省体校出战。由于他在比赛中显示出良好的潜力,被汕头市乒乓球学校刘铭水等教练看中,不久后被引进到汕头。1994年,十四岁的马琳在中国青少年锦标赛中勇夺男子单打冠军,随后被招入中国国家队,并逐渐成为中国男队的绝对主力之一。马琳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获得四届世界杯冠军的选手,同时,他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蝉联世界杯男单冠军的人,被誉为“世界杯先生”。第四十九届世乒赛团体赛结束时,马琳已获得了十三个世界冠军,是中国乒乓球男队中获得世界冠军头衔最多的两名运动员之一。

  胡佳

  1983年出生于湖北武汉,中国跳水运动员(代表广东汕头)。从1993年开始,胡佳就在汕头市跳水学校进行跳水训练;1994年进入广东队,师从跳水名将谭良德、李青;1998年入选国家队。1994年第九届广东省运动会跳水赛少年组1米板跳板冠军,是胡佳获得的第一个大赛冠军,此后,他又取得了许多跳板及跳台的冠军。2000年悉尼奥运会,是胡佳第一次参加世界顶级赛事,当时的他,刚刚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在重大赛事中还不能完全把握住机会,总是屈居亚军。2004年雅典奥运会,胡佳终于走出“屈居亚军”的阴影,战胜多个强大对手,一举夺得男子10米跳台金牌。

  黄文仪

  1991年出生于汕头市潮阳区关埠镇,从小就具有从事体育运动的潜质,2002年被招入汕头市体校,2009年首次入选国家队集训,是一名非常有潜力的选手。2007年, 16岁的黄文仪就在城运会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和4人双桨比赛中获得金牌;2010年6月,在赛艇世界杯慕尼黑站,黄文仪与另一名中国队选手刘憬搭档,获得亚军;2010年11月18日,广州,第十六届亚运会广东国际划船中心,在赛艇项目的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决赛中,黄文仪、潘飞鸿以7分13秒02的成绩夺得冠军,成为中国代表团“第100金”的幸运儿。年仅19岁的黄文仪,为潮汕地区赢得了荣誉。

  陈静文

  1990年出生,籍贯汕头澄海,2004年进入汕头市体校,同年被输送到广东省体校。在2006年的广东省运会上,陈静文一举夺得女子400米跑冠军,并打破广东省少年甲组记录,时间为52秒19,该成绩也是2006年全国最好成绩(包括成年)。2007年,陈静文又获得全国大运会400米和4×400米第一,全国锦标赛和全国田径大奖赛400米第二名和4×400米第一名,全国城运会女子400米第一名。2009年,陈静文又夺得第十一届全运会女子4×400米冠军。值得一提的是,此战中,与陈静文同跑最后一棒的对手,是当今国内女子田径400米竞赛佼佼者、山东队的黄潇潇,而黄潇潇在接棒时,领先陈静文约4米身位,但,就是在这种极端不利的情况下,陈静文在后50米“惊天逆转”般超越黄潇潇,击碎了黄潇潇的“三冠梦”。由此一战,陈静文闻名天下。

  汕头十大城市文化名片

  汕头十大城市文化名片

  1、汕头经济特区

  2、东征军纪念馆

  3、陈慈黉故居

  4、潮商

  5、汕头大学

  6、汕头话

  7、潮剧

  8、潮菜

  9、潮汕工夫茶

  10、小公园历史街区

  (排序不分先后)

  汕头“国字号”:

  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品牌经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市、中国城市信息化50强

  特 区 纪 录

  1、首艘汕港豪华客轮,设备在当时国内首屈一指

  1980年1月24日,汕头市第一艘航行于汕头—香港航线的“鼎湖”轮试航香港,停航28年之久的航线再次运行,再次拉近了汕头与香港的距离。

  2、潮汕首座涉外宾馆,曾经是汕头标志性建筑物

  素有“华侨之家”美誉的汕头中旅华侨大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汕头联系海外华侨的纽带,承担了重要的接待任务,是粤东、闽南地区对外的一个主要窗口,也是改革开放后潮汕地区最早的涉外接待宾馆,其高15层的主楼曾经是汕头的标志性建筑物。

  3、鮀岛宾馆:汕头首家中外合作宾馆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徐徐吹过大江南北,鮀岛宾馆的建设步伐加快了,到1981年9月,鮀岛宾馆试业,国庆正式对外营业,成为汕头第一家涉外接待的宾馆。

  4、金凤酒楼开设第一家西餐厅

  1983年,鮀岛宾馆内的金凤酒楼开设了汕头第一家西餐厅,宾馆不惜以每月3万港币的重金,到香港聘请了正宗的西餐厨师,还用外汇到香港购买原汁原味的西餐用料,这唯一的一间西餐厅成了在汕外籍人士经常流连的地方,当年在汕头华侨中学读书的百多名侨生也把这里当成了回味家乡口味的地方。一直到了1998年间,汕头各大星级宾馆林立西餐厅众多,这第一家西餐厅才停止了营业。

  5、地标:《升腾》

  雕塑建于1990年冬,由两个丰实的铜质半球和三个参差有致、冉冉上升的不锈钢星组成。三根顶部镶有星星标志的金属杆错落有致,高耸挺拔,体现了汕头特区蓬勃发展、蒸蒸日上的主题。这里,是1981年汕头经济特区作为中国五大经济特区之一正式起步的地方。

  6、北回归线标志塔

  北回归线和亚欧大陆的第一个交点——汕头

  7、海湾大桥:我国第一座大型预应力混凝土悬索桥 

  1992年3月28日动工的海湾大桥位于汕头市区东部,经妈屿岛、跨越汕头港入海处,是一座主孔航道跨径432米的大跨度悬索桥,也是我国第一座大型预应力混凝土悬索桥。全长2500米,宽23.8米,设双向6车道。海湾大桥连接深汕高速公路和汕汾高速公路,已成为我国沿海高等公路主干线的重要纽带,使深圳、珠海、厦门与汕头四个经济特区的联系更加方便快捷。

  8、1988年7月底,汕头经济特区首家中美合作企业——汕头经济特区企业出口基地工艺厂开工投产。

  9、1988年10月8日,汕头免税商场开业,是当时全国仅有的4家关后外币免税商场之一。

  10、1989年1月14日,汕头特区首家职工股份制企业新海物资储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550名职工成为公司股东。

  11、1991年1月8日,汕头金海湾大酒店正式落成,之后成为粤东首家五星级酒店。

  12、汕头第一家中外合作企业——汕头地毯厂

  13、1992年3月,我国第一条STN型大屏幕、保密度液晶体显示器生产线在汕头超声(集团)公司动工兴建。

  14、1992年12月12日,第一家设在中国境内的外资银行总行——泰华国际银行在汕头成立。

  15、1993年3月30日,汕头市首家深圳证券交易所异地会员单位——汕头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正式开展委托买卖深圳股票业务。

  16、1996年9月25日,汕头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利用外资改造旧城的项目——“四永一升平”上永安片(联升花园)改造开发项目举行开工典礼。

  17、1998年6月9日,中国唯一的电动汽车运行试验示范区:汕头——南澳试验基地正式建成投入使用。

  18、潮汕地区最早命名的行星为“汕头星”,即国际小行星中心和行星命名委员会于1990年正式将编号3139行星命名的“汕头星”。

  19、1994年12月6日,华南地区最大的纺织品专业市场“华南贸易广场”在汕头建成开业。

  20、1996年1月26日,汕头市重点工程项目——汕头卫星地球站正式投入使用。该站是我国设备最先进的地球站。

  21、1997年10月,汕头南澳县2.4万千瓦风电场动工建设,成为亚洲最大的风电场。

  22、1998年6月3日,世界上投资规模最大、长度最长、途经国家最多的国际光缆系统——亚欧国际海底光缆系统在汕头登陆。这是汕头通信建设史上一座里程碑,标志着汕头成为国际信息网络的重要节点和全球信息在中国的重要集散地。

  23、1999年3月2日,中美国际海缆在汕头登陆。汕头同时拥有目前世界上容量最大的两条国际海底光缆系统,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海缆登陆站。

  24、2000年8月22日,美国加德士公司在华最大的投资项目、当时国内最大的液态石油气项目——总储量20万立方米的汕头液化石油气地下岩洞储库投入运作,汕头成为华南地区液化石油气主要供应基地。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汕头经济特区30年人与事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