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12283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1-09-19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晚清与电报
晚清与电报
组建联通
组建联通
组建联通
组建联通
中国通信业10年纪事
中国通信业10年纪事
中国电信业十年
中国电信业十年
中兴15年海外征战
中兴15年海外征战
解读BP机发展史
解读BP机发展史
中国电话用户数
中国电话用户数
吴基传回忆电信业30年
吴基传回忆电信业30年
三网融合十年破冰之旅
三网融合十年破冰之旅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解读BP机发展史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我国无线寻呼当年的大发展,开启了国民现代即时通信的“启蒙时代”。

  1948年,一款名为“带铃的仆人”(Bell-boy)的呼叫寻呼机在美国的贝尔实验室里诞生。无线寻呼是一种传送呼叫信号的单向个人选呼系统,将选呼信号发送给携带寻呼机的移动用户。

    寻呼机很轻巧,携带使用方便。

  国内第一家寻呼台由当时的上海邮电通信开发服务公司(国脉前身)在1983年创建,上海第一个寻呼信号是从华侨商店的一间盥洗室内发出,那只有一个寻呼坐席,当时是为第五届全运会在上海举行而开通寻呼服务,只有30多个用户。

  1984年,上海在全国率先开办了无线寻呼业务。1991年,上海又率先开通了汉字寻呼系统。

  随着价格的一再降低,到上世纪90年代末,寻呼机(又称BP机)已经是一个普及化程度很高的产品。1998年,全中国的BP机用户突破6546万,名列世界第一,高峰时全国有寻呼企业5000多家,用户总数超过8000万。

  “有事Call我”风行全国。

  而2002年底,我国电话用户总数达到4亿多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突破2亿户大关,而全国无线寻呼用户减至1973万户。

  2002年,生产中国市场上第一台BP机的世界最大寻呼机生产厂商摩托罗拉公司停止生产和销售传统寻呼机。

目录

[显示全部]

解读BP机发展史编辑本段回目录

     2007年3月22日,一个普通但与无线寻呼息息相关的日子。这一天,中国联通30省无线寻呼业务正式关闭,曾经风光20多载的无线寻呼业务就此划上了句号。

    快节奏的生活让作别变得频繁,但离别并不都是伤感的。

    电报“下岗” ,微波、短波退休,手机、QQ、MSN等个人即时通信工具已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事实上,无线寻呼正式退市之前,已淡出人们的视线多年。在移动通信飞速发展之后,无线寻呼无憾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有事儿呼我”

    可以说,BP机是第一代个人即时通信工具。它可以在茫茫人海中为你众里寻他,并第一次实现了“随时随地”传信息,“有事儿呼我”更是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流行语。BP机的流行,体现了人们对即时沟通的强烈渴望。

    国内第一家无线寻呼台创立于1984年的上海,当时共有4000用户。1985年11月1日,京城第一家人工无线寻呼台,北京市电信管理局属下的北京无线通信局经营的“126”正式开通。因为当时的人们并不了解这能发出声响的小黑盒子有什么用处,且1000多元的售价几乎是当时普通人一年的工资。几年中,国内的无线寻呼发展得不温不火。

    到上世纪90年代初,无线寻呼业出现转折。尤其是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让组委会的官员和更多的普通用户认识了无线寻呼。那时,组委会的不少工作人员是126的“大客户”,126台为他们提供了“专项服务”,比如,发会议通知、留言回复等,126几乎成为组委会的“秘书台”。这之后,BP机时来运转,变得炙手可热。北京复兴门长途电话局南门东侧的一间小平房——126营业厅前,经常出现排队交费的长龙。那时候,腰间别着一部BP机会引来众人羡慕的目光。由于家庭固定电话尚未普及,打电话极其不便,街头公用电话也不多,于是,手持BP机排队打公用电话成为街头一景。

    1991年,汉字寻呼机问世,传呼的信息量增大,受到用户的普遍青睐。1992年春节,人们开始用BP机传达节日的问候,北京126寻呼台每小时的寻呼量甚至达到了1万次以上,寻呼业务发展火爆。

    为缓解126人工台的压力,满足更多客户的需求,1992年12月28日,北京无线通信局127自动寻呼台开通。因自动寻呼不需话务员接转,呼叫方只要连续拨出10个寻呼号码,并听到两声清脆的“滴滴”声音后就完成了一次呼叫。自动寻呼大大方便了呼叫者,也刺激了寻呼用户数的膨胀。当时,北京无线通信局只有位于西直门的营业厅受理“127”自动寻呼业务,用户为申请“127”夜间就开始排队。这一年,北京无线通信局的BP机用户数量突飞猛进,仅126、127台就达到15万用户,创下了历史纪录,使无线通信局所属寻呼台成为京城“老大”。

    内忧外患寻呼衰

    1993年8月,原邮电部出台国发第55号文件,社会经营单位获准进入电信业务市场。开放就意味着竞争。此后,社会办寻呼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无线寻呼的发展如火如荼,仅北京一地平均每周就有2家寻呼台开业,且当年投资、当年收回。那时流行着这样一句话:要想富,上寻呼。在利益的驱动下,寻呼业迎来一个雪崩时期,寻呼台数量以翻番的速度递增。

    在1995年至1998年的4年里,全国每年新增的寻呼用户数量均在1000万以上。到1999年底,全国经营寻呼业务的单位已有1400多家,寻呼用户总数达到了7360万户;2000年底,达到8400万,寻呼用户总数已持续数年居全球第一。其中,出身“邮电”,也就是隶属原邮电部电信总局经营的寻呼台占据优势,市场占有率超过60%。

    一个行业的发展,不仅受技术、市场、相关产品价格等因素的影响,更面临不可预知的政策风险。

    1998年,电信体制改革开始,原邮电部将电信总局经营的无线寻呼业务进行了剥离改制,成立了独立经营的国信寻呼集团公司。以后,又根据国务院的有关决定,于1999年5月20日正式将国信寻呼集团公司成建制划转中国联通。在中国联通上市的85亿元净资产中,“国信”作为优质资产占据69亿元。应该说,国信成建制融入联通,寻呼为联通的成功上市和加快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在无线寻呼进行体制改革、整合的同时,我国移动电话市场一路高歌猛进,出现了又一个“雪崩效应”,用户数量逐年呈几何级数递增。相关资料显示,从1998年到2000年,我国的移动电话用户分别增长600万、1300万和4000万户。到2000年时达到8526万户,总数超过了寻呼用户。为节省话费,很多移动电话用户接到来电后不讲话便挂机,用固定电话回复对方。这种方式也无异于“寻呼”。但这种寻呼方式是自助式的、高效的。进入21世纪,手机逐渐具备了主叫号码显示、短消息等功能,这使得手机在一定程度上也具备了寻呼机的功能。这些业务的替代作用击中了无线寻呼的“命门”,使得寻呼无力还手,在竞争中节节败退,并渐渐被用户遗弃。

    无线寻呼作为最早放开经营的电信业务之一,市场开放程度高,加之门槛过低、行业监管力度不够等原因,一些寻呼企业不计成本“改频入网”,盲目扩张、追求市场占有率,造成价格战惨烈,竞争无序等,也加速了寻呼业的衰亡。

    BP机,生活因你而变

    当寻呼成为一段记忆时,沉淀下来的却是温馨和美好。BP机带给人们新的通信观念和个人通信体验,彰显了当时的生活方式。

    BP机,让日子有了更多的期盼。人们在拿到盼望已久的BP机时,大都会立即兴奋地告知亲朋好友自己的呼号,最后还不忘叮嘱一句:有事儿呼我!人们希望忙碌,希望“BP……”的声音不断响起,尤其是在人多的时候铃声大作。有些人耐不住经常沉默的BP机,没事儿就“自呼”。

    数字让人理性。但数字BP机的出现,让枯燥的数字具有了一些感性,变得有些人情味儿。BP机年代,造就了不少“数字恋人”。第一代数字BP机的姓氏代码为两位数,可以想见,当恋人们看到那熟悉的、期待的两位姓氏代码时,怎么不会对数字产生别样的情愫。此时的数字不再冰冷,传递的是温暖。

    北京第一家寻呼台——126,在众多用户心目中,是带给人温暖的地方。“有困难找班长台”。这里的话务员,见证了寻呼时代为用户服务的点点滴滴。

    寻呼火爆的年代,寻呼台话务员曾经是很多女孩子羡慕的职业。但人们不知道,这些话务员的工作是多么简单、机械、紧张、枯燥。话务员每应答一个用户呼叫按要求必说三句工作用语:“您好”、“您呼多少号”、“您贵姓”。在问话的同时,眼睛盯着计算机屏幕,右手还要在8秒种之内将寻呼号码敲入计算机的小数字键盘,眼睛、嘴巴、手指同时工作。时间长了,小键盘上的数字已模糊不清,话务员们也可以不看小键盘而准确地“盲打”。每天的工作实行轮班制,无论是星期天还是节假日,赶上什么班就上什么班。寻呼台话务员基本上来自部队转业、社会招聘、长途话务员转岗等。因为女职工多,且年龄相仿,到了婚育年龄,为合理安排人手,生育也要自觉“排队”。

    工作紧张辛苦,但服务质量不能因此打折扣。那时,因为126人工寻呼坐席繁忙,用户经常打不进来,不少有特殊需求的用户会经常拨打班长台电话。在用户心目中,班长台无所不能,可以为他们提供“综合信息服务”。

    当年的126台值班长之一——王红丽给我们讲述了有关126台为各类用户服务的几件小事。

    “我找爸爸、妈妈”。有一天值班时,班长台的电话响了,一个稚嫩的声音传来。“他们什么时候回来?我害怕。”原来父母在孩子睡觉时出去办事,把孩子一个人留在了家里。为避免发生意外,班长就引导孩子:“爸爸、妈妈是不是有一个能出声的小机器?你能记得号码吗?”在班长的反复提醒下,孩子终于想起了父母的寻呼号码,126话务员顺利地找到了他的父母。

    班长台还经常接到用户提出代发情书、诀别信等请求电话。有些夫妻吵架,女方在气头上拨通班长台后,边哭边说着指责对方的气话,并告诉班长台:“给我呼100遍!”班长台俨然成了宣泄不良情绪的场所。此时,班长要边劝慰用户边发出呼叫信息,承担着“心理咨询师”的角色。

    还有一些外国朋友到北京后,经常询问到哪里购物、看病,游览哪些景点,如何乘车等。还有的用户第二天要出差,希望126寻呼台“叫早”……这些分内分外的要求,寻呼台也尽力满足,为用户提供“综合信息服务”。1990年,126台话务班被命名为“北京市先进青年班组”;1991年,被邮电部授予“全国邮电先进集体”。

    如今,不少当年的寻呼台话务员已成为北京联通客服中心、外呼发展服务中心的中坚力量。

    世事更迭、变迁,让寻呼成为往事。喧嚣过后,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通信手段的变迁、发展趋势及对生活方式的影响。人们总是希望摆脱束缚、超越限制,并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进行沟通。显然,无线寻呼老矣,满足不了人们的这种需求,而手机报、手机电视、网络等移动互联工具正成为获取信息的新手段。通信技术的升级、进步是永恒的。作为电信运营商,需要的是不断调整审视行业、世界的目光和心态,跟上人们需求变化的节拍,并引领人们走入更加丰富多彩的无线通信新世界。

1991:BP机大发展首开移动通信的先河编辑本段回目录

     1983年,上海开通国内第一家寻呼台,BP机进入中国。从BP机开始的即时通信,将人们带入了没有时空距离的年代,时时处处可以被找到,大大加速了人们的生活、工作效率,但也让人无处可藏。人们对它爱恨交加,但也离不开它。
    在当年,年轻人非常喜欢用它来传递情话。消费得起的人几乎都买了,甚至在学生中间都以拥有它为荣。

    传呼机刚出现的时候,谁要是有部传呼机,那是很叫人羡慕的,当时人们把它又叫“寻呼机”,BB机,BP机,能拥有一部传呼机成为当时很多人的一大心愿。八十年代末,我国开始出现了自行生产的传呼机。

    随着科学技术的成熟和社会需求的增大,传呼机自身价格的一再降低,1991年传呼台如雨后春笋般在我国遍地开花,传呼市场的繁荣,使各传呼台之间的竞争也日益白热化。手段则是服务费的价格战。当时有的传呼台服务较高,入网费100元,数字机一年180元(每月15元),汉字机一年600元(每月50元),为竞争用户,传呼台入网费从最初的100元降到50元、30元,直到最后免费入网,服务费也降到了数字机一年120元,汉字机每年三、四百元甚至更低。有的传呼台为了览更多用户,还增加了发送天气预报、股票信息、新闻等内容,一项内容每月2元。激烈的竞争使老百姓从中得到了实惠,直至最后所有的信息都免费发送。

    BP机之所以倍受青睐,是因为寻呼机能使人们通信和联系更加的方便快捷。实际上,无线寻呼系统是一种没有话音的单向广播式无线选呼系统,它包括基站和若干外围基站、数据电路、寻呼终端以及寻呼机。寻呼终端将电话网送来的被叫用户号码和主叫用户的消息进行集中处理,实现重复呼叫、复台查询、统计和记费等功能,然后进行编码,变换成一定码型和格式的数字信号,经数据电路传送到各基站和外围站,并经这些基发射机同时发射,被叫寻呼机接收到基站发射的信号后,便会有信息显示。

    人们那时经常使用的寻呼机分为两类:数字寻呼机和中文寻呼机。数字寻呼机小巧、价格低、实用。中文寻呼机直接显示汉字,信息容易识别。

    从BP机开始的即时通信,将人们带入了没有时空距离的年代,时时处处可以被找到,大大加速了人们的生活、工作效率,但也让人无处可藏。人们对它爱恨交加,但已离不开它。

    BP机的出现唤醒了中国内地百姓对移动通信的需求。如今,BP机已退出了我国市场。但是,现在我们已经离不开各类即时通讯工具,手机、MSN、QQ已成为许多人生活中的必需品。伴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电子通信越来越发达,人们在不经意间回眸却发现,用笔书写的问候文字离我们越来越远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给时代带来的进步。

被人遗忘的BP机编辑本段回目录

  1)194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Bell-Boy,也就是后来的BP机(英文名为Beeper,也叫寻呼机、传呼机、BB机)。BP机是单向的无线接收装置,只能接收无线电信号(和收音机类似),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风靡一时。

  2)BP机的原理是,A打电话126到无线寻呼台,告诉寻呼台小姐你的姓名、电话号码以及B的BP机号码,寻呼台小姐立即把这些信息通过发射塔发布出去,B的BP机收到信号后哔哔响,然后根据上面的信息,到公共电话亭给A回电话。BP机的这个功能,现在用手机可轻松实现:A用手机拔B的手机,B嫌手机费贵,不接,再找个电话亭给A打过去。

  3)1983年,上海开通国内第一个无线寻呼台,当时BP机用户只有几千人;91年,支持汉字显示的BP机开始出现,要两三千块(相当于工薪阶层一年的工资)才能买到;93年,国家放宽政策,使得非国企也能开展无线寻呼业务,此后,寻呼台在国内大量涌现;98年,BP机用户数达6546万,排名世界第一;2000年时,BP机逐渐被小灵通和手机取代,两年后,BP机的老大摩托罗拉不玩了;07年,中国联通也不干了,至此,BP机完全退出了老百姓的生活。

  4)据说当年,寻呼台小姐是个令人羡慕的职业,工资高(月薪一两千块),又体面。腰间别个BP机更是拉风。

记忆中的BP机时代编辑本段回目录

  多年以后,很多人可能不会再记得,那个用金链子把BP机拴在腰间显眼位置对谁都说“有事请呼我”的哥儿们,或者那个拿着个“砖头”故意大声讲话吸引别人注意力的爷儿们。然而,谁都无法忘却那个年代的躁动与神气。

    24年前BP机开始在中国投入运营,21年前模拟手机在中国出现,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它们与手机一道,让中国人的生活除了传统的吃穿住行外,多了一份对即时通讯工具的牵挂与依赖。

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哇,BP机啊,你有BP机!你真行!”1996年上映的大片《甜蜜蜜》中,初到香港的黎明看到张曼玉有一部BP机时,不由得大叫起来。

    此时距BP机进入中国已经有12年。1984年,上海在全国率先开办了无线寻呼业务,不过当时只有4000名客户。最开始发展的还是模拟数字信号,被呼叫者只是从呼叫台获得一个信号,要想知道是谁在呼自己,需要打电话到寻呼台才知道。

    第二年,数字机才开始出现。在数字机时代,购机的同时会得到一个密码本,那上边人的姓通常是由两位数字代替,一些常用的短语也可以由一组数字代表,当收到电话号码以外的数字时,被呼的人要根据密码本来“翻译”。因为缺少宣传,很多人不知道这个黑色的小盒子是干什么用的,所以整个80年代,BP机的发展相当缓慢。

    1987年,中国电信开始了模拟移动电话业务运营,到1989年,摩托罗拉推出跟砖头差不多大小的模拟移动电话时,中国已经有了一万部模拟手机。因为在当时流行的港台片里,黑帮老大人手一个“砖头”,人们开始用大哥大来称呼模拟手机这个新玩意。

    上世纪90年代初,BP机才开始在全国流行。那个时候很流行把BP机用一个金属链子拴在腰间,还一定得让别人看见,见到朋友和熟人后,机主总是不忘说句“有事您呼我”。那时的数字机要1000多元一部,加上入网费和选号费,一共要2000多元,对月收入还在几百元水平的国人来说,属于绝对的大件。

    让BP机市场火爆起来的两件大事都发生在这一时期。第一件是1991年汉字寻呼机问世,最开始的时候要价8000多元。第二件事是1993年原邮电部出台文件,社会经营单位获准进入电信业务市场,由于寻呼台能当年投资当年回收成本,引发了社会办寻呼台的热潮,仅北京那会儿一周就有两家寻呼台开业。

    呼机的业务种类也在此间迅猛发展起来。1992年春节,人们开始用BP机传达节日的问候,那年北京126寻呼台每小时的寻呼量达到了1万次以上。一些股民为了省去在股票大厅拥挤之苦,开始用中文BP机接收股票行情,相比打168声讯台问股票行情一只股票要一元钱,中文BP机要划算得多。

    在那个年代,如果说拥有BP机的人需要有一定经济基础的话,那么拥有大哥大就更是社会地位的表现了。一方面,大哥大的售价并不便宜,1994年,在北京一家企业任中层干部的林跃有了第一部大哥大,单位配的,售价在5万多元。另一方面,当时是双向收费,接听也要不少钱,即便普通工薪阶层咬牙买了部大哥大,可能也养不起它。所以,大哥大基本上是被各界名流所垄断,离普通消费者距离很远。

大哥大与呼机时代的结束

    在一些寻呼台小姐的回忆中,每天的早上9点前和下午5点后是寻呼高峰。早晨需要寻呼叫早的用户很多,下午五六点钟,“晚饭吃什么,家里缺什么,下班在哪儿等……”家长里短的事情几乎占据了寻呼台的全部频段。

    BP机也为相隔异地的人们提供了一种交流途径。1998年,从江苏考到北京上大学的邵尔,就是靠BP机跟在老家读书的女友保持联系。因为不喜欢在宿舍里煲电话粥,每次接到女友的传呼,他都会跑到外边的公用电话亭。这此情况一直持续到他有了第一部手机。

    1998年,中国以6546万部BP机的保有量跃居世界第一。在上世纪90年代后半段,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和BP机市场的竞争加剧,BP机已经不再是奢侈品了。统计数据显示,1995年至1998年的4年里,全国每年新增的寻呼用户数量均在1000万以上。寻呼机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

    BP机的泛滥也给人造成了一些困扰。因为铃声都是一样的,所以在公共场合听到蛐蛐声,会有好多人同时条件反射,低头查看。而当紧赶慢赶找到一个公用电话时,常常会发现前面还排着好几位手拿BP机的。

    这个时候,手机出现了。它比大哥大个头小,价格也相对便宜些,只要1万多元。1995年中国联通GSM 130数字移动电话网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建成开放。1996年移动电话实现全国漫游,并开始提供国际漫游服务。

    从1998年到2000年,移动电话的用户分别增长了600万、1300万和4000万户。到2000年时达到8526万户,总数超过了寻呼用户。手机最先影响的是大哥大,2001年6月,中国移动停止了模拟移动电话网客户的国际、国内漫游业务,“大哥大时代”结束。

    BP机的价格从这个时候开始也便宜了,入网费从100元降到50元、30元,进而免费,包年的服务费也从几百元降到100元出头。相当一部分拥有大哥大的人配着呼机,不是一般人,不是要紧事,被呼时是不会拿大哥大打回去的。而在大哥大变成手机,手机又日渐平民化的过程中,BP机的地位开始摇摇欲坠了——手机不想接的电话,直接挂掉,用固定电话回复就可,BP机的作用似乎也不过如此。

    2002年,生产中国市场上第一台BP机的世界最大寻呼机生产厂商摩托罗拉公司停止生产和销售传统寻呼机。联通又努力维持了几年,但在每年都亏损1亿多元的压力之下,2007年3月22日,中国联通关闭了国内30个省市区的无线寻呼业务。

生活之必备伴侣

    陈鹏至今还记得10年前,高中同学在毕业后第一次组织聚会的麻烦,为了通知分散在各地上学的同学,组织者提前几个月就开始写信,打同学家里电话,打BP机……就是这样,最后对有多少人能来也心里没谱,因为联系太不方便了。而现在,不管是组织多大规模的聚会,只要给大伙儿群发条短信再等到回复就OK了。

    短信应该说是手机继通话功能后被发掘出的第二大功能,且其作用越来越显著,接听不方便?不好意思电话里说?怕对方记不住?……这些通话办不到或者办不好的事,短信能办得到。等到黑白手机发展到彩色手机,短信多了个弟弟——彩信,从此,不只好玩的段子,好玩的图片、好笑的视频也都可以与朋友分享了。

    现在的手机,已经远不是通讯工具一词可以概括,它有MP3功能,能收听广播、看电视和上网,可以当录音笔、照相机和摄像机,更是手表、闹钟和记事本……尽管提供了诸多供人自娱的功能,手机并没有让人把自己封闭起来,分享好听的手机铃声、联机打游戏、交流不同型机的使用心得、利用蓝牙传递数据……

    从寻呼机到大哥大再到手机,中国人对物质文明的追求在改革开放30年中得到了充分地释放,并在日益发展的市场中得到满足。最早的一代寻呼机、大哥大乃至手机,从使用国外引进的外国品牌再到中国的自主知识产权,开放让中国人迈入了即时通信时代。

BP机:从身份标志到餐饮行业新宠编辑本段回目录

“今天开会,只准公鸡打鸣,不准BP机瞎叽叽。”大约十六年前,华君武老先生在“漫画世界”上面,发表过这样一张一群公鸡开会的漫画。如今,曾风靡全国的BP机成了许多收藏者的爱物,只在一些特殊行业仍然发挥着用武之地。

别腰间的时代标志

  1988年在中关村工作的老张,是当时院里第一个腰里别上BP机的人,而今这台BP机的品牌型号都已经被他磨损得看不出来了。“当年将近2000块啊,一年服务费就是100多。”100多块,当时是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收入。

  没过多久,院子里的男人们就都把BP机装备起来。摩托罗拉的“大汉显”,体积比起今天的许多手机都要大不少,但当时绝对是最拉风的BP机,“冬天穿上呢子大衣,都恨不得把大衣塞进裤腰带,好让腰上的BP机露出来。”老张笑着说。

  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BP机价格逐渐走低,1997年,一个国产品牌的数字寻呼机加上一年服务费已不过是200元上下。随着股市逐渐火热,拥有寻呼、查看股市行情双重功能的“股票机”为BP机市场添了最后一把柴。

  如今身价不过10元

  “都说老东西值钱,可当年一个寻呼机要一两千元,现在的身价却缩水百倍。”收藏爱好者小孟说。在他的家里,从刚开始的数字机,到后来的汉显,一应俱全。

  小孟本来只收藏一些老旧的古董,但逛旧货市场的时候,他意外发现,BP机的价格出奇低,“当时以为是个坏的,所以就想着买个留念想”,没想到回家开机一试,这台摩托罗拉的BP机,显示、震动、背景灯光全都是好的,而这笔划算的买卖只让他掏了5元钱。

  如获至宝的小孟从此便开始到处找寻呼机,几个月的时间,已经买到了不少品牌的产品,“后来在网上发现,还有人在卖全新的库存寻呼机,价格也不过是二三十元。”记者在一些旧货市场了解到,一些国产BP机,如今价格都是在5元上下,一些著名品牌的产品,也不过是10元。

  成餐饮行业新宠儿

  如今,BP机已经逐渐走出大众视野,但实际上,凭借自身电子干扰小等优势,它们仍在一些特殊行业发挥着用武之地。

  “BP机成本比手机低廉,自己架设的小网络更稳定,没有其他费用,这些优点手机都不具备。”一位经营商介绍,在目前北京的一些宾馆、饭店、餐馆、医院等特殊行业,都有类似的寻呼网络存在,“比如说后厨,厨师带手机进去,不仅不卫生,还容易在烟熏火燎环境下损坏手机。现在只要一个BP机,前台点菜输入电脑,后厨某一位厨师立刻会收到菜单,节省人工。”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it.sohu.com/20070731/n251330968.shtml
http://news.xinhuanet.com/globe/2008-12/03/content_10450218.htm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解读BP机发展史 BP机发展史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BP机发展史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