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1862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1-04-03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中国经济超美
中国经济超美
全球资本主义民主神话
全球资本主义民主神话
李光耀纵论中国
李光耀纵论中国
383改革方案
383改革方案
查韦斯传奇人生
查韦斯传奇人生
创富大户领域
创富大户领域
欧洲新工业革命
欧洲新工业革命
远离学术界
远离学术界
重庆不雅视频情色背后
重庆不雅视频情色背后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最有力量的歌曲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最有力量的歌曲 编辑本段回目录

比莉·哈乐黛演唱的《奇异果》不是历史上第一首抗议歌曲,但却是第一首以流行音乐的方式传递重要信息的歌曲。在它之前,抗议歌曲只是作为宣传工具而存在,从它开始,抗议歌曲也可以是艺术了。

鲍勃·迪伦(上图)和比利·布拉格(下图)的很多作品都被当成抗议歌曲

      毫无疑问,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并不完美,不论哪朝哪代哪个国家,不公与非正义的事都不曾绝迹。有不平则鸣之人选择拿起武器,有人选择拿起笔,还有一些人选择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抗争——歌唱。尤其在风云诡谲的20世纪,当抗议歌曲以流行音乐的形式诞生后,成为了最广为传播也最能为普罗大众所接受的非暴力抗争方式。英国著名乐评人多利安·林斯基(Dorian Lynskey)在他上月出版的新书《每分钟33转革命》(33 Revolutions Per Minute)中梳理了整个20世纪抗议歌曲的演变历史,挖掘出深埋在歌声里的故事。
      多利安·林斯基曾在《卫报》以及多家摇滚杂志上发表文章,《每分钟33转革命》是他迄今为止最重要的著作,全书厚达800页,剖析了流行音乐史上在政治上产生影响力的若干抗议歌曲。在林斯基看来,第一首重要的抗议歌曲是1939年比莉·哈乐黛(Billie Holiday)演唱的《奇异果》(Strange Fruit),他花了不少篇幅讲述了这首哈乐黛的代表作背后的故事。30年代的美国,种族隔离还是社会常态,虽然黑人的爵士乐让白人听得津津有味,但由黑人担任乐手的爵士夜总会却不允许黑人顾客进入,比如著名的棉花俱乐部(Cotton Club)即是如此。做皮鞋生意发家的巴尼·约瑟夫森(Barney Josephson)偏偏不信邪,他的Cafe Society夜总会不但对黑人敞开大门,而且还把最好的位子都留给他们,而夜总会的名字正是为了嘲笑以作家克莱尔·布斯·卢斯(Clare Boothe Luce)为首的所谓白人精英人士。23岁的黑人女子比莉·哈乐黛是Cafe Society最出名的驻场歌手,她身材曼妙,喜欢在梳得纹丝不乱的黑发里别一朵栀子花。她的嗓音既不圆润也不甜美,动人心魄的悲切感成了她的标签。
      1939年的一天,担任高中老师的犹太共产党人阿贝尔·米若珀尔(Abel Meeropol)为约瑟夫森演奏了一首歌曲,并询问是否有可能让哈乐黛演唱。之前,米若珀尔曾以Lewis Allan的笔名发表过这首名为《苦果》(Bitter Fruit)的歌曲,写的是南方白人动用私刑处决黑人的惨事,后来改名为《奇异果》。在林斯基看来,“从‘苦’到‘奇异’无疑是一个天才的选择。因为‘苦’表现出一种太过武断的判定,而‘奇异’给人一种莫名、混乱的深刻感觉。让听众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就像是一个好奇的旁观者,看着远处吊着的人形,然后慢慢靠近,靠近那令人作呕的现实。”约瑟夫森很懂演出效果,也很清楚这绝对不是一首普通的好歌,于是他为《奇异果》定下几条规定:首先,哈乐黛每周三个夜场演出都以此为结束曲;其次,这首歌开始之前,所有服务员停止一切服务;再有,全场灯光熄灭,只剩下一束聚光灯打在哈乐黛的脸上;第四,哈乐黛唱完这首歌后绝对不可“安可”,而是要让这首歌有足够的时间在人们的心灵深处发酵……
     “南方的树上长着一种奇怪的水果/叶子上有血,树根下也有血……黑色的尸体在南方的微风中摇摆……”当它响彻整个夜总会时,人们停止了交头接耳,放下了杯子,掐灭了手里的香烟。这绝对是一首爱的人爱死,恨的人恨死的歌。喜欢的人,拍手拍到手都红肿,不喜欢的人,听了一半就愤愤不平地离开。当时哈乐黛习惯和Columbia合作发行唱片,但他们不愿意录这首歌,于是她转而找了小型的左翼唱片公司Commodore Records。1939年4月20日,哈乐黛和Frankie Newton的 Cafe Society Band花了4小时将《奇异果》录制成唱片。Commodore的老板Milt Gabler担心歌太短,于是让钢琴师Sonny White加了段前奏。于是在录音版本中,歌曲开始70秒钟后哈乐黛才开始演唱。三个月后单曲发行,不仅成为热门歌曲,也成为爆炸性的轰动新闻,哈乐黛还因此登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纽约邮报》的Samuel Grafton称之为“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将通常所见的黑人艺人和她白人观众之间的关系颠倒了过来:她就像是在说,‘一直以来都是我在给你们带来欢乐,现在请你们好好听我的。’如果说南方的受剥削者的愤怒之情高涨的话,这就是他们的《马赛曲》。”


     《奇异果》当然不是历史上第一首抗议歌曲,但却是第一首以流行音乐的方式传递重要信息的歌曲。在它之前,抗议歌曲只是作为宣传工具而存在,从它开始,抗议歌曲也可以是艺术了。到了60年代,抗议歌曲呈井喷之势,鲍勃·迪伦(Bob Dylan)受民谣歌手伍迪·格思里(Woody Guthrie)影响,尝试用歌曲改变世界。此外,黑人民权运动和嬉皮士的反越战运动在60年代并行不悖,詹姆斯·布朗(James Brown)和约翰·列侬(John Lennon)的歌曲大受欢迎。70年代是灵乐的黄金时期,盲人歌手史蒂夫·旺达(Stevie Wonder)的《Living for the City》唱出了贫民区中人们生活的困窘;马文·盖伊(Marvin Gaye)、柯蒂斯·梅菲尔德(Curtis Mayfield)、斯雷·斯通(Sly Stone)等人用歌声控诉黑人作为弱势群体受到的歧视。雷鬼乐和朋克乐的兴起更是成为无政府主义者专属的音乐。不过,林斯基在书中特别指出,抗议歌曲不仅诞生于摇滚这类原本就有着革命基因的音乐类型中,即便在一些最流行的音乐类型中也蕴藏着愤怒的星星之火,比如迪斯科。Chic乐队的《Le Freak》写的是54夜总会臭名昭著的门卫,《Good Times》则是讽刺美国社会的衰退。80年代的世界笼罩在冷战的阴影下,比利·布拉格(Billy Bragg)这类专事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歌手也应运而生。英国乐队“Frankie Goes To Hollywood”描写“核偏执狂”的歌曲《Two Tribes》曾盘踞排行榜头名9周之久。到了90年代,抗议歌曲的创作呈式微之势,人们回过头去60年代取经,迪伦的《答案在风中飘》(blowing in the wind)被重新唱响,8年前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时,这首歌曲反复回荡在反战游行的队伍里。
      虽然抗议歌曲的影响力非同一般,但许多艺术家并不喜欢为自己的作品贴上这个标签,觉得这会限制他们的创作。曾在1965年演唱那首著名的《Eve of Destruction》的巴里·麦奎尔(Barry McGuire)就提出:“准确地说那并非是一首抗议歌曲,那只是一首关于当前各种事件的歌曲。”对于这个标签的怀疑态度并非毫无理由,批评者会觉得那些都是无聊、粗糙的说教,狂热的歌迷则只顾所谓的歌曲内涵,忘记了音乐品质上的普遍标准。喜欢音乐的人其实都知道,好的动机也可能做出糟糕的唱片来,反之亦然。林斯基认为,评判抗议歌曲如何,首先还是应该从流行音乐角度来看,许多抗议歌曲在艺术层面上同样是杰出非凡的,因为矛盾对立和张力本身就是歌曲流行的良好土壤。因此,最好的抗议歌曲不会局限于某一个特定的时间地点,而应该适用于各种困局,昨天的、今天的抑或未来的。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www.bundpic.com/link.php?linkid=13986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最有力量的歌曲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