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1833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0-12-26
张明
张明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谷歌市值
谷歌市值
凡客诚品IPO搁置
凡客诚品IPO搁置
凡客上游产业链探秘
凡客上游产业链探秘
凡客与美邦
凡客与美邦
凡客难题
凡客难题
透视凡客
透视凡客
凡客危机真相调查
凡客危机真相调查
凡客遇信任危机
凡客遇信任危机
凡客遭遇生存困境
凡客遭遇生存困境
凡客危机
凡客危机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信息主义精神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在任何时代谈论“文化”都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更遑论在今日这样一个技术高速发展、功利主义盛行的年代。然而如果我们还相信人是一种追求意义的动物,那么这种“意义”便一定要沉淀到人所发明的各种技术、制度以及由此所构成的经济、政治与社会实践中,也即人与人的各种社会关系里。——如果我们将此视为“文化”而非仅只是局限于精英视角下的各种严肃的文学、艺术等精神产品,那么,对因特网技术、新经济的构成以及人们的工作和交往的种种认识,就一定离不开对“文化”的分析。按照卡斯特的说法,“文化基本上是通过在制度与组织里‘嵌入’(embededness)来显示自身的。”在初步借助卡特斯的网络社会理论分析了新经济的基本机制(见本刊2010年第7期)之后,有必要再来看看信息技术带来的文化变迁,从而深化我们对新经济内涵的理解。理解了这种根本意义上的变化,由之而来的企业管理,从思想到实践的变革方向,也就有可能更为清晰起来。

目录

何谓“信息主义精神”编辑本段回目录

  在探究人类社会的现代转型过程的古典思想家中,马克斯·韦伯是极为重视文化的位置的。在他众所周知的经典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他指出了新教改革后出现的“清教”伦理有效地成为资本主义在欧洲而不是世界上其他地区兴起的关键因素,尽管其理论后来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批评,但迄今为止仍是对西方历史发展的关键性解释。卡斯特被誉为“当代社会学中的韦伯”,吉登斯(Giddens)评论他的“网络社会三部曲”堪比韦伯的巨作《经济与社会》,是“针对当前社会世界中正在进行的不寻常的转化之最有意义的尝试”。事实上,卡斯特自己就坦陈,他之所以提出“信息主义精神”(the spirit ofinformationalism)的概念,本身就是为了向大师韦伯致敬。那么,何谓“信息主义精神”,它与新经济的文化存在着何种关联?

  “信息主义的精神是‘创造性破坏’(creative destruction)的文化,而此创造性破坏的速度已达到处理光电信号反馈的速度。”(《网络社会的崛起》,P.190)

  这句话言简意赅,需要做一点解读。所谓“创造性破坏”,对中国读者而言极容易陷入翻译的陷阱,因为“破坏”与我们习惯性的对秩序、一统、和谐的追求思维很难融贯,准确地说倒是译作有点学术味道的术语会更好——“解构”。其内涵中的另一关键词在于“速度”,所谓“达到处理光电信号反馈的速度”意味着一种“即时”。

  显然,“信息主义精神”对应于“资本主义精神”。在卡斯特看来,信息化经济还是资本主义,但是它的运作机制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用他的话来说,“信息化经济的独特之处,是由于它转变为以信息科技为基础的技术范式,使得成熟工业经济所潜藏的生产力得以彻底发挥。”更具体明白地说,“依靠技术的深化,并且以流通领域范围的大幅度扩展为基础,将知识与信息融入所有物质生产与配送过程中,信息化经济便将工业经济纳入其中。”(《网络社会的崛起》,P.92)也即是说,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迅猛发展,新经济的整个运作机制,从生产到分配,从管理到劳资关系都与工业时代发生了根本的区别。如果说工业经济重要的是能源动力和机器生产,以及由此带来的规模化和标准化,那么对新经济而言重要的是“知识和信息”在其中扮演着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

  对于“知识和信息”在经济过程中重要地位的强调也非什么新观点,从1970年代开始诸如丹尼尔·贝尔等秉持“后工业社会”概念的思想家都在论述这一问题。但是卡斯特社会理论的价值在于并非采取了一种简单的神降式的欢呼,而是一方面将之与因特网等信息科技带来的社会结构变化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则从文化上批判性地分析了新经济文化可能的社会后果。

  伴随着技术变迁而来的组织重组,鲜明地体现在:组织变革虽然有各种不同形式,但基本目标都是要借助增进生产、管理及行销等方面的弹性,来帮助企业克服由于经济、制度及技术等环境快速变迁所造成的不确定性。由是,我们看到了新经济领域中的诸多变化,从国家政策层面的放松管制、产业结构上的迅速重组、组织上的横向联合到员工工作方式的变革。“历史上第一次,经济组织的基本单位不是一个主体(例如企业或企业家庭),也不是集体(例如资产阶级、公司、国家)……单位是网络,由许多主体及组织组成,并且不断修正以成为能够适应支持环境与市场结构的网络。”(《网络社会的崛起》,P.190)

由于新经济的主体变了:从单一变成了网络,而且是在全球范围内即时联结的网络,其文化也必然发生变化。事实上,这里所谓的“不确定性”正是嵌入着信息主义精神的“创造性破坏”。按照卡斯特的分析,此种文化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其一,网络中主体的多重性以及网络的多元性拒斥了统一的“网络文化”,它由许多文化、许多价值组成,影响了参与网络的各种成员的心灵,并且随着网络成员的步调而变化;其二,它是一种多维度的虚拟文化。韦伯在论述科层制的决策时曾经分析过档案卷宗对组织决策的重要性。伴随着电脑技术存储空间的无限制扩大以及即时的可获得性,网络中的数据库更是有了极大的拓展,它允许顾客、产业链条中的参与者以及员工可以自由出入,由此所形成的“态度”、“意见”、“观念”等各种信息弥漫于企业的网络中,且无时不在,它一方面成为网络企业的背景另一方面又实实在在地影响到决策;其三,更为重要的,这种文化是对传统或者说工业时代的文化的一种颠覆,“它是一种转瞬即逝的文化,是每个策略决定的文化,是经验与利益的拼凑,而非权利与义务的宪章”。换言之,与信息传播的去中心化和即时性相联系,在新经济中网络企业必须学会在虚拟文化中生存,这是一场复杂而微妙的平衡技艺,因为想像传统工业经济时代那样试图建立起某种稳定的主导性文化符码的企图,很快就会变得僵化而无法适应信息主义那种不停解构或破坏的特性。

“真实虚拟文化”和新个人主义编辑本段回目录

  现代人一个异常吊诡的事实是,社会分工使得有关对人类自身的理解也高度分化了,由此带来的一个后果是,当人们试图理解新经济时,似乎从来不会将眼光挪于“企业”或经济过程之外。但事实上,经济本身深深地卷入在政治、社会关系中,正像员工从来不只是工作机器。卡斯特的网络社会理论不单单是关注新经济,尽管这构成了其著作中首要的和基本的解释对象。从本文的视角看,卡斯特关于网络社会的理解至少可以从社会交往的文化层面帮助我们把握这里的主题。

  “虚拟”(virtuality)已经成为日常语汇,但其真正的社会文化意义尚不够清晰。卡斯特用一个看上去具有悖论色彩的组合试图解析新的时代文化,“真实虚拟的文化”。在他看来,将“真实”(real)与“虚拟”联系在一起形容当代文化意味着,现实本身完全陷入且浸淫于虚拟意象的情境之中,表象本身便成为经验。正如我们曾经分析过的,这种表象与所指的事物相分离、进而自治的现象,当然不是突然降临,事实上就经济领域而言它是货币引发的社会变革的一部分,就文化而言,它是字母和书写出现后的变革,当然在电子媒介时代这种媒体信息形成社会环境的趋势发展到了顶峰。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经济活动中的广告行销而言,科学研究并无实质证据证明媒体广告对真实的购买行为有任何特定的冲击,这个结论看起来是对那些每年花费巨额广告费的企业是绝大讽刺,但问题在于一旦从媒体上消失,与那些竞争对手相比,就意味着已经输掉了大众市场的品牌知名度。也即是说,广告构成了人们的虚拟感知,充斥各种媒体的广告或许与产品本身没有太大关系,但是这种“虚拟”现在已经被人们视为“真实”。有研究者曾指出,如果一件事情发生但没有经过媒介报道,事实上等于没有发

生。这个稍有些极端的说法,折射出当下的文化特点:“在围绕着媒体而组织起来的社会里,存在于媒体之外的信息则仅局限于人际网络,而从集体心灵中消失。”(《网络社会的崛起》P.317)我们曾分析过新经济的特性在于:信息即价值,预期经济和高风险性,也正是此种“真实虚拟文化”在经济领域的体现。而正是由于因特网等信息传播技术构成了新经济活动基础,而它的技术特性本身又是以开放性为要旨,所以又是一种充满了变数的互动。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卡斯特所称的“个人主义的胜利”的一种文化趋势。围绕着因特网与人们的社会联系出现了众说纷纭的争论,有研究者认为它带来了一种新的社区关系,有的认为它破坏了原有的纽带,有的则看到因特网加强了人们的“弱联系”。卡斯特称之为一种以网络化的个人主义为特征的新文化。在他看来,“首先它根植于网络企业中资本和劳工关系的个人化,工人和工作程序的个人化”(《网络星河》,P.140)。

  新经济是以信息和知识加工为核心的经济,它一方面依赖于风险投资的资本支持,但是由于从高科技企业扩散而来的新商业模式,整个的经济运行机制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企业家和工人两个层面都已经强化了“个人化”的趋向。

  就企业家而言,在网络时代层出不穷的诸如白手起家的“神话”,他们从观点和商品中创造出金钱,使得资本和物质生产依赖于脑力,甚至对诸如惠普或者戴尔这样的公司而言,某种意义上也有点类似在中国语境下带有贬义的“皮包公司”,他们掌握了核心的技术和设计,然后将之分包或外包给生产商。这样一种企业文化的基础是把技术知识和商业远见转化为金融价值的能力,以及把这一价值兑现,一定程度上使得远见变成现实的能力。无论如何,与新经济随行的这种文化都比之前的传统企业文化更为个人化了。

  同时,依据项目而组织起来的网络企业模式,也带来了新的就业模式——这就是所谓的高流动性、高弹性的工作方式。借助因特网便利的沟通手段,现在员工相对来说不必依赖于工作地点,也不必长期地为了稳定牺牲自己的志趣。媒体报道中的“SOHO族”事实上恰是新经济中工作模式变化的象征:一台电脑、一根电话线以及融合了生活与工作的家庭场所。而这种方式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信息化经济为他们最主要的资产(他们的思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机会。某种意义上,卡斯特将之视为“新经济的核心”,甚至称之为“工作自治的历史性复兴”。

参考编辑本段回目录

因特网与新经济的文化——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的再思考
http://www.gdmfm.com/shownews.asp?id=912&BigClass=2010年第八期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信息社会 信息主义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