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1769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0-03-23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2017苹果十大期待
2017苹果十大期待
苹果生态系统
苹果生态系统
苹果三大园区
苹果三大园区
苹果市值突破7000亿美元
苹果市值突破7000亿美元
苹果手表
苹果手表
苹果移动支付
苹果移动支付
苹果公关部门大起底
苹果公关部门大起底
揭秘苹果大学
揭秘苹果大学
2014年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
2014年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
苹果设计团队震荡
苹果设计团队震荡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iPad高端市场哲学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iPad高端市场哲学编辑本段回目录

“中间层”企业面临困境
“中间层”企业面临困境

  导语:《纽约客》杂志网络版今天发表分析性文章,对苹果即将上市的iPad进行了分析,认为专注于高端或低端用户的企业更易取得成功。

  以下是文章全文:

  高端产品仍有市场

  从很多方面讲,苹果下周推出的iPad平板电脑都是一种赌博。首先,苹果笃信,有数百万人希望以新的方式浏览网页、看电影和阅读杂志。同时,这也是一种根本信念的赌博:用户愿意为高质量支付高价格。iPad的价格为500美元起,这比其竞争对手高很多。但苹果认为,如果iPad的质量好很多,消费者将愿意花更多的钱(iPod、iPhone和Mac就是先例)。这也解释了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的言论,他在iPad发布会上表示:“如果一款产品不能远远超越现有产品,它就没有存在的理由。”

  对近年来如日中天的苹果来说,“只要做,就有人买”是一种惯例。但这并不是普遍适用的商业逻辑。相反,很多企业取得成功不是因为其产品“远远超越”其他产品,而是因为其质量不错,但成本低很多。这方面的例子有连锁家具卖场宜家(IKEA)、时装零售连锁H&M、以及Flip摄录机。这些产品的质量比“十元店”好得多,但价格却极富吸引力。与苹果不同,Flip摄录机的生产者并不试图在质量方面登峰造极,而是像《连线杂志》最近报道的那样,它提供“足够好的分辨率”。对这类公司来说,成功的关键并不是质量出众的产品,而是价格合理、满足需求的产品。

  这两种战略看起来大相径庭,但事实上它们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他们的目标消费群体不是捉摸不定的中端消费者。令人困惑的是,忽视这一群体可以获得更多用户。在很多领域,高端和低端产品的市场份额正在扩大。在时装领域,大众品牌H&M和高端品牌爱马仕(Hermès)在经济危机中都有出色的表现。在汽车领域,尽管豪华车在经济危机初期遭受打击,但很快出现复苏,并成为利润最高的业务。在电脑领域,台湾的宏基通过生产物美价廉的笔记本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这与苹果 “高质量、高价格”的策略不同。

  索尼的尴尬

  在高端和低端市场繁荣发展的时候,中端市场却陷入了困境。在过去,成功的企业主要集中在中端市场,因为这一市场的用户最多。而现在,中端市场却变得很萧条。终端市场的企业,包括索尼、戴尔、通用汽车等,现在受到了两个方向的挤压(收入差距扩大时,中产阶级也有相同的感觉)。这些公司生产的产品处于中间层,质量无法吸引高端用户,价格无法吸引低端用户。

  另外,它们承受的挤压正日益加剧。得益于规模经济,普通产品在提升质量时不会导致价格大幅上升——最新款的Flip摄录机就具有高清摄像功能,而且存储容量是原来的四倍。因此,如果现在用户换一部价格更低的摄录机,其质量仍会很好。同样,规模经济也使得高端生产商可以降低价格,而不会影响质量。最新的iPod有视频功能,容量也是6年前的4倍,但价格要低150美元。同时,由于全球市场巨大,即使只占领高端市场这一小的板块,销售量也会很客观。苹果iPhone在全球手机市场的份额为2.2%,但这意味着其去年销量为2500万部。

  消费者的信息增长也严重削弱了中端市场的公司。在过去,它们的产品被认为质量可靠,因此可以售出较高的价格。今天,消费者可以很容易对商品进行比较:他们可以通过J. D. Power、CNET和亚马逊等网站对汽车、电子产品等进行比较,同时可以准确了解产品的质量差异。这导致了品牌重要性的降低:市场调查公司尼尔森(Nielsen)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60%的消费者认为普通产品与品牌产品质量相同。事实上,消费者获得的信息越多,质量与价格的关联度就会越高。如果你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更好,更高价格就是合理的,否则,高价格就会无人问津,苹果的Apple TV未能获得巨大成功就是这个原因。

  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将放弃“满足所有用户需求”的理念。如果一个企业位于中端市场,它将很难进行转型——通用汽车已经发现了这一点。市场份额的诱惑难以抗拒,即使它并不总能转化成利润。据估测,诺基亚的市场份额是苹果的将近20倍,但是仅仅iPhone的盈利就与所有诺基亚手机的盈利相当。现在,质量不错而价格不菲的产品正失去市场,这表明原有的规则已经发生了变化。走高端路线或低端路线的企业比“中间层”企业更易取得成功。(钦亮)

乔布斯与精英主义经济学编辑本段回目录

《纽约时报》发表名为《乔布斯与精英主义经济学》一文,评价了乔布斯与苹果的创新模式。以下为译文:
越多,即是越好。在今天,这是培养新创意的流行法门。它着重于一种互联网式的平等主义,高举“大众智慧”和“开放创新”。将所有的观念收集于意见箱,形之 于书中、学术研究中,最后生产出集体智慧。

uploads/201003/1269320355vRiTZzJZ.jpg

苹果却不同,乔布斯创立它,离开它,又于1997年回归它,他建立了一个精密的创新工厂,并遵从另一条创新公式——更精英更个性。这条法则反应在iPad平板电脑中,它是一款有潜力的颠覆产品。它或败,或胜,但很明显它集乔布斯的品味与观点于一身,它也帖上了苹果早先的市场座右铭:Think  Different。观察家、企业和政府创新顾问约翰•考说,苹果代表一种“电影导演式创新”,他说,在项目领导的个性和产品之间,有一种紧密的联系。电影由强有力的导演打造,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希区柯克的《Vertigo》和卡梅隆的《阿凡达》。在苹果,产品与最终设计领导乔布斯存在联系。从电脑到手机,苹果的产品以“时尚、强有力、娱乐大众”而闻名。它们加工产品,忌复杂,去芜存精,绝不向工程师脑中塞进所有的功能。科技预测家和硅谷顾问保罗•沙佛说: “苹果的品质定义曾是约束的设计。”约束,这是乔布斯的个人品味。乔布斯的黑色高领毛衣,蓝色的牛仔裤,跑鞋,这就是一种象征。

数年前,在乔布斯的家中,他说,他喜欢整洁、节约内部空间,他还解释说要在卧室里采用简单的木椅,保持高雅风格,他喜欢20世纪家具设计师George  Nakashima的作品。乔布斯曾说,伟大的产品必有品味。品味,是学习、观察、深透过去与现在文化的副产品,同时也是“向人类过去所为表达自我、并将这一切带入自我所为”。他的产品设计哲学不是从会议中或者从市场调查中得来。他的同事说,乔布斯公式依赖于固执,耐心,信仰和直觉。他深入硬件与软件设计选择,这些都需要他亲自肯定或否决。当然,他是大团队的一员,而不仅仅是一个领导。实际上,他常将自己描述为团队领导。在挑选团队关键成员时,他试图寻找以倍数增长智能的因素。

真正出众的设计师、工程师、管理人才,在他看来,这些人不只比好的人才优秀10%,20%或者30%,而是好10倍。他们的贡献是神奇产品的原材料,他们使得用户重新思考自己的观念,如到底是音乐播放器,还是手机。哈佛商学院大卫•B•约夫说:“真正的科技创新带来飞跃,它期待能找到别人不知道的,但却人人所有的,然后重新定义产品,将表现出来,乔布斯就是这么干的。”

时间,这是大进步的前提。加州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家卡沃•米德说:“倾听科技,寻找冥冥之音。”

无疑,乔布斯先生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市场推广人员和表演者,但它同时也是一个科技的倾听者,他自己称这是 “追踪科技超前指引”,并以此来判断市场上有趣的创新。

实际上,苹果的设计师和工程师已经为iPad工作数年,并定期向乔布斯提交原型产品,但没有一款合格,直到最近。也许,iPad会是一个败笔。一些怀疑者质疑,在iPod与笔记本中是否存在这么一个空地,还有它的价格,499美元至829美元。作为回应,我们想想2001年iPod最初推出时,批评家们开玩笑说,“iPod”是“idiots price our devices(白痴为我们的装置定价)”的缩写。现在,我们知道谁笑到了最后。

苹果十年复兴路 推崇精英人才文化编辑本段回目录

乔布斯真正的秘密武器是他具有一种敏锐的感觉和能力,能将技术转化为普通消费者所渴望的东西,并通过各种市场营销手段刺激消费者成为苹果“酷玩产品”俱乐部的一员。

  1997年7月某个工作日的一大早,因连续5个季度亏损,时任苹果公司CEO的吉尔·阿利米(Gil Amelio)带着难以掩饰的痛苦向公司高管做最后告别:“我很难过地说是到了我该离开的时候了。保重!”然后他就离开了。几分钟后,穿着短裤、运动鞋、蓄短胡须的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走进来,他坐在旋转椅里缓慢地转着,说:“告诉我这里发生了什么?”在几声咕哝的回应之后,他跳起来:“是产品的问题!那么,产品到底怎么了?”高管们又一阵的咕哝声之后,乔布斯咆哮着打断他们:“现在的产品都是废物!这些产品根本没有任何人性化特色!”

  作为苹果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乔布斯曾在1985年被当时外聘的CEO John Sculley扫地出门。那时,他还被很多人认为是一个喜怒无常的微观管理者,他曾经倡导的花哨的创新变革及他所坚持的全面控制也给公司带来诸多枝节问题。1997年,乔布斯又重新掌管苹果,其时,戴尔的CEO迈克尔·戴尔曾这样评价他:“如果是我,就关闭公司,把钱还给股东。”

  如今,戴尔要为他当时的那番话后悔了。过去10年的事实证明了乔布斯的创意和领导能力。苹果的股票每股已从3年前的7美元飙升至74美元,市场价值620亿美元,将戴尔远远抛在后面。1月24日,迪士尼以74亿美元收购Pixar动画工作室的股票,由于乔布斯是Pixar的主席和执行总裁、并持有其50.6%股份。作为交易的一部分,乔布斯拥有了迪士尼集团约7%的股份,从而成为该集团最大的个人股东。至此,乔布斯正大步迈入一个集音乐、电影和科技于一体的梦幻王国。

  偏执创新

  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就在于乔布斯将他的旧式战略真正贯彻于新的数字世界之中,采用的是高度聚焦的产品战略、严格的过程控制、突破式的创新和持续的市场营销。

  重回苹果后的乔布斯采取的第一步骤就是削减苹果的产品线,把正在开发的15种产品缩减到4种,而且裁掉一部分人员,节省了营运费用。之后,苹果远离那些用低端产品满足市场份额的要求,也不向公司不能占据领导地位的临近市场扩张。

  第二,发扬苹果的特色。苹果素以消费市场作为目标,所以乔布斯要使苹果成为电脑界的索尼。1998年6月上市的iMac拥有半透明的、果冻般圆润的蓝色机身,迅速成为一种时尚象征。在之后3年内,它一共售出了500万台。而如果摆脱掉外形设计的魅力,这款利润率达到23%的产品的所有配置都与此前一代苹果电脑如出一辙。

  第三,开拓销售渠道,让美国领先的技术产品与服务零售商和经销商之一的CompUSA成为苹果在美国全国的专卖商,使Mac机销量大增。

  第四,调整结盟力量。同宿敌微软和解,取得微软对它的1.5亿美元投资,并继续为苹果机器开发软件。同时收回了对兼容厂家的技术使用许可,使它们不能再靠苹果的技术赚钱。

  总之,乔布斯真正的秘密武器是他具有一种敏锐的感觉和能力,能将技术转化为普通消费者所渴望的东西,并通过各种市场营销手段刺激消费者成为苹果“酷玩产品”俱乐部的一员。

  随着个人电脑业务的严峻形势,乔布斯毅然决定将苹果从单一的电脑硬件厂商向数字音乐领域多元化出击,于2001年推出了个人数字音乐播放器iPod。到2005年下半年,苹果公司已经销售出去2200万枚iPod数字音乐播放器。

  在iPod推出后不到一年半,苹果的iTunes音乐店也于2003年4月开张,通过iTunes音乐店销售的音乐数量高达5亿首。在美国所有的合法音乐下载服务当中,苹果公司的iTunes音乐下载服务占据了其中的82%。与此同时,苹果也推出适合Windows个人电脑的iTunes版本,将iPod和iTunes音乐店的潜在市场扩大到整个世界。通过iPod和iTunes音乐店,苹果改写了PC、消费电子、音乐这3个产业的游戏规则。

  尽管已经从最初对技术的一无所知变成今天的亿万富翁,但乔布斯做事情的热情始终未变,他对创新的热情就如他最喜欢的《全球概览》停刊前的告别辞所写: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求知若渴,大智若愚。)

  每当有重要产品即将宣告完成时,苹果都会退回最本源的思考,并要求将产品推倒重来。以至于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病态的品质、完美主义控制狂的标志。波士顿咨询服务公司共调查了全球各行业的940名高管,其中有25%的人认为苹果是全球最具创新精神的企业。

  “在苹果公司,我们遇到任何事情都会问:它对用户来讲是不是很方便?它对用户来讲是不是很棒?每个人都在大谈特谈‘噢,用户至上’,但其他人都没有像我们这样真正做到这一点。”乔布斯骄傲地说。

  推崇精英人才文化

  与对产品和战略高度聚焦的做法相似,在人才的使用上,乔布斯也极力强调“精”和“简”。乔布斯曾创立并管理的Pixar公司倡导的是没有“B团队”,每个电影都是集合最聪明的漫画家、作家和技术人员的最佳努力而成。“质量比数量更加重要。”乔布斯表示从若干年前看到Stephen G. Wozniak为制造第一台苹果机而显示出的超凡工程学技能的那些日子开始,乔布斯就相信由顶尖人才所组成的一个小团队能够运转巨大的轮盘,仅仅是拥有较少的这样的顶尖团队就够了。为此,他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打电话,用于寻找那些他耳闻过的最优秀人员、以及那些他认为对于苹果各个职位最适合的人选。

  乔布斯还在2000年苹果的一度停滞期喊出了“Think Different”(另类思考)的广告语,他希望这个斥资上亿美元宣传的广告不仅让消费者重新认识苹果,更重要的是,唤醒公司内员工的工作激情。

  而乔布斯本人也将一个企业家的能量贡献于众多别的CEO认为是自己不需要亲自做的事情中,不论是校对合作协议、还是给记者打电话讲述一个他认为非常重要的故事,他都会去做。而同时,与很多CEO不同的是,他很少参加华尔街分析家的研讨会,倾向于做一些自己的事情。在员工的眼中,乔布斯承担了很多责任,但在很多富于创造性的层面上他又非常放手而不参与。

  前苹果产品营销主管Mike Evangelist离职后在他的博客(www.writersblocklive.com)中透露,乔布斯每一场讲演都需要几个星期的预先准备和上百人的协同工作,经过精确的细节控制和若干次秘密彩排之后,乔布斯总是以激情四射的演讲者面目出现在现场。当乔布斯邀请百事可乐总裁约翰·斯高利加盟苹果时,他这样说:“难道你想一辈子都卖汽水,不想有机会改变世界吗?”

  在这样的个人化文化指引下,乔布斯以用户个人化引导产品和服务,以员工个人化来塑造公司文化和创新能力,以自身个人化获得一种自由和惬意的人生。以曾经由乔布斯掌控的Pixar为例,Pixar最著名的企业文化就是“以下犯上”,娱乐和自由的工作环境,我行我素、稀奇古怪的员工,随时随地随便提出的新主意,都构成了一种职业文化中的高度个人化的元素。“什么中层、部门、领导,这些词我们统统没有,这就是我们独一无二的地方。”这是Pixar员工的描述。

  机遇与挑战

  现在,正当乔布斯带领苹果的版图越做越大时,波士顿咨询公司的James Andrew提出质疑:“如果苹果的产品真的比微软、或戴尔、或IBM、或惠普的好,那么为什么苹果这家公司这么小?(想一想,在过去10年,苹果申请了1300项专利,几乎是戴尔的1.5倍。)”

  Andrew认为在苹果的创新和文化中存在一种偏见,即单纯对技术革新的绝对信奉。“成为一个真正创新的公司不仅是追赶上最新的创意,或者新产品和新服务,它还包含着要能创造足够的现金来弥补成本,并回报股东。”

  与此同时,Yankee Group咨询公司兼Battery Ventures风险投资公司的创始人Howard Anderson对苹果提出另一个质疑:“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功创新的要素,即完结(follow-through)。这也是苹果所缺乏的。”Anderson说,“创新不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管理才是。在实践中,这一点就意味着通过坚固的销售力、以及与开发者和销售者协作的战略、消费者服务的战略来支撑产品创新。过度依赖创新的公司已经过时。很多时候,管理和执行更加重要。”

  于是,业界的一些评论家开始提出这样的疑问:iPod贡献了苹果的绝大部分利润,很难想象,如果没有iPod,苹果会陷入怎样的麻烦?

  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创新者的两难困境》一书作者Clayton M. Christensen在近日表示,因iPod而大获成功的苹果将像以前一样再次衰落。“我担心苹果会因iTunes的封闭性而失掉时机,就像当年它拒绝开放Mac系统一样,结果成就了微软的霸业。如果它能够开放iTunes架构并兼容所有的MP3播放器,也许还能够保持目前的领先地位。”

  质疑归质疑,但摆在人们面前的现实却是,随着乔布斯与迪士尼的这次联盟,使他终于可以染指媒体内容的生产和发行业务,可以逐步实现他在数码时代跨领域集成的远大目标。熟悉乔布斯的人也清楚,他是一个极端追求完美的人,长久以来就想组建自己的媒体帝国。

  当然这次联盟也有诸多风险,乔布斯将在运营苹果的同时也坐在迪士尼的董事会中,这让他不得不面临众多雷区和冲突,他也必须证明自己能胜任新角色。如果他能将曾经让苹果高飞的活力和能量同样带给迪士尼,那么乔布斯便能真正成为这个庞大梦幻王国的真实领袖。

  相信自己的直觉

  ——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语录

  我相信最终是工作在激发人们的能力,有时我希望是我来推动他们,但其实不是,而是工作本身。我的工作是使工作尽可能地显现美好,并激发出人们的最大潜能。

  有时我分不清“将要怎样”和“可能怎样”的区别,也不清楚应该一步到位还是循序渐进。平衡理想和实际是我应该注意的地方。

  工作将是生活中的一大部分,让自己真正满意的唯一办法,是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工作;做有意义的工作的唯一办法,是热爱自己的工作。你们如果还没有发现自己喜欢什么,那就不断地去寻找,不要急于做出决定。就像一切要凭着感觉去做的事情一样,一旦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事,感觉就会告诉你。就像任何一种美妙的东西,历久弥新。所以说,要不断地寻找,直到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要半途而废。

  我凭着好奇心和直觉所干的这些事情,有许多后来都证明是无价之宝。只有回头看时,才会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所以,要相信这些点迟早会连接到一起。你们必须信赖某些东西——直觉、归宿、生命,还有耐力,等等。做这些从来没有让我的希望落空过,而且还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

  让我能够做出人生重大抉择的最主要办法是,记住生命随时都有可能结束,记住自己随时都会死去,这是我所知道的防止患得患失的最好方法。

  你们的时间都有限,所以不要按照别人的意愿去活,这是浪费时间。不要囿于成见,那是在按照别人设想的结果而活。不要让别人观点的聒噪声淹没自己的心声。最主要的是,要有跟着自己的感觉和直觉走的勇气,其它都是次要的。

  你不应该为了当老板而开公司,你必须真心喜欢某样东西,我了解的每家成功公司的创业都是由于:没人相信他们的想法会成功,最后只好自己开公司。苹果就是这样,Pixar和Intel也是如此。你必须热爱自己的想法并愿意为它冒险,开公司很难,如果没有热情,你早晚会放弃。

苹果成功背后的七个矛盾哲学  编辑本段回目录

苹果的成功有目共睹。从iPod、iPhone到最近发布的iPad,都引起行业的瞩目和粉丝狂欢。在iPad发布会上,苹果CEO乔布斯对手中把玩的 iPad充满信心,他甚至已经不屑于亚马逊的Kindle。乔布斯演讲时展露心迹,未来将挑战索尼和三星这样的IT巨头。苹果的确取得了成功,但其成功背 后却充满着矛盾,我们一起看看,苹果成功背后的矛盾哲学吧。

第一 完美中的不完美。

苹果的产品各个堪称完美,但粉丝们往往在其中发现一些显而易见的不完美之处。iPhone上市,人们指出摄像头像素太低,电池无法拆卸;ipad发布,人们指出其不支持多任务,没有摄像头。也许是苹果的产品太完美了,产品缺点愈加显得不够完美。不过我们也发现,很多缺点在后续版本更新和新产品推出中,以及增加软件和组件,让缺点不断完善。

iPhone的不完美也许是为了抢占先机地推出,也许从用户角度分析这些不完美的功能并非致命缺点,而不断的后续服务也让不完美慢慢消失。所以,苹果的产品的完美,更多是变化中的完美。

第二 在免费和收费之间游刃有余

免费服务得用户,但不利于内容提供者;收费保护内容提供者,却容易流失用户。苹果却能在二者之间游刃有余。苹果不仅仅提供硬件产品,而且不断增加内容、软件和游戏。iPhone有音乐商店、软件商店,iTouch的游戏商店,未来iPad涉足书库已经不具悬念,而影视库也是会在不久推出。

苹果为这些内容设计了单独的格式,譬如电子书就单独设计了苹果格式,其目的就在于保护这些内容和软件的版权,音乐库、软件库、书库还未来的影视库,让苹果变身为最大的内容渠道商;而通过Wifi、3G接入互联网,用户迅速汲取海量互联网的免费内容。苹果之所以广受用户欢迎,不仅仅是产品成功,更重要的是全面的内容和服务;免费和收费内容的兼顾;用户利益和内容商利益兼顾的结果。

第三 在封闭中开放

苹果系统也许是世界上最不开放的平台,苹果的所有产品都建立在自己的标准之上,无论从产品硬件还是操作系统,均由苹果自己设计,最近发布iPad的A4处理器据说也由苹果自己设计,苹果的封闭可见一斑。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才让苹果的台式机和笔记本成为小众高端人群的时尚。

可苹果自iPhone以来,通过向程序员开放接口,让这个仅有两年多的产品有了超过10万个应用服务。在内容方面,苹果有音乐商店、未来iPad的书店和影视商店,都是面向传统内容商的渠道平台。苹果封闭了硬件体系的研发,但却开放了软件和内容平台。最封闭的体系,做成最大的软件和内容开放平台,我想,这也只有苹果能做得到。

第四 在专注中多元化

苹果每次发布新品往往只有一两款主打产品,譬如ipod、iPhone和iPad,分别针对Mp3、手机和便携PC市场。新品上市后,每个竞争对手都会推出多款产品围剿,却无济于事。苹果的产品就像是iPhone操作系统,不支持多任务,用户只能专注一个程序。但苹果的每个产品都像运行在iPhone上的每个程序一样精彩。苹果公司也先后创造了MP3、手机,2010年则会创造平板电脑的传奇。

第五 最简单设计实现最复杂的功能

有人总结,苹果的成功归功于把产品易操作性做到极致:iPod一键飞梭,用户一个拇指就能完成对乐曲的选择和播放控制、而iPhone的触屏技术,竟然让食指和鼠标一样灵活。苹果还内置位置感应,产品自身就是一个摇杆。最新展示的iPad中,书库的动画演示尤其酷炫,无论是书柜还是翻页动画,都如真书一般。

苹果产品的风格和RIM黑莓的风格恰好完全相反,一个是尽可能多地模仿PC,放置足够多的字母键盘;而在苹果的产品上,譬如iPhone、iTouch以及iPad上,居然只有一个键。而恰恰是这一个键与触屏的组合,实现了几乎各种操作,几乎无所不能。

用最简单的方法做最复杂的事儿,这就是苹果的成功之道。

第六 恰到好处 不早也不晚地进入市场

细心的用户在对比苹果和其他产品的参数时,会发现苹果的很多参数并不好看,譬如,iPhone的显示分辨率仅有480*320,这和魅族M8的480*720,相差一倍;即便是和诺基亚低端触屏如5230、5530的360*640相比也逊色不是。但一个事实是,在40厘米观看屏幕,苹果的分辨率刚好够用。这个够用的分辨率的一个结果是,苹果在运行很多软件的速度得到了保障。

苹果推出产品的间,往往是恰好引爆这个市场的最好时机。iPod自是不必说了,07年推出的iPhone时,恰逢智能手机更新换代;而今年推出iPad,也恰逢传统上网本走入低谷,平板设备电子书市场趋于成熟。苹果选择的时机恰恰好,不早也不晚。

第七 高端的用户和低廉的人工成本

诺基亚在中国智能机市场上算是完胜苹果,但在美国,iPhone却是智能机的霸主。其中的原因主要在于,苹果更多定位于 高端人群,白领一族。其价格也在3000-5000左右,算是智能机中的高端用户群了。但苹果的制作却是在中国的富士康,廉价的人力成本让苹果赚的盆满钵满。

诺基亚靠价格战保住了亚洲市场,但却失去了巨大的利润;苹果依赖一款手机,在美国完胜诺基亚,高端用户带来可观的收入,低廉人工维持极低的成本,这是苹果可观利润的又一原因。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iPad高端市场哲学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