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3406 次
  • 编辑次数: 2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12-21
方兴东
方兴东
发短消息
chinalabs
chinalabs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IT业11月11日
IT业11月11日
IT业11月1日
IT业11月1日
IT业11月2日
IT业11月2日
IT业11月3日
IT业11月3日
IT业11月4日
IT业11月4日
IT业11月5日
IT业11月5日
IT业11月4日
IT业11月4日
IT业11月6日
IT业11月6日
IT业11月7日
IT业11月7日
IT业11月8日
IT业11月8日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IT业11月20日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早期历史
11月20日

   1931年11月20日,第一个商业电传服务开通

   1955年11月20日,Lotus Notes创造者Ray Ozzie出生。作为盖茨接班人,盖茨称他为宇宙中最顶尖的5位程序员之一

  1957年11月20日,刚刚任命不久的国防部部长Neil McElroy提出ARPA网计划

  1978年11月20日,第一次通过卫星传送报纸

  1998年11月20日,FCC宣布将重新拍卖356个无线许可。


近期历史

目录

中国历史编辑本段回目录

  1965年11月20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2185号小行星,后命名为广东

  1984年11月20日,我国首次赴南大洋、南极洲考察队启航。考察队由100多名科学工作者组成,考察项目包括海洋水文、气象、地质、生物、化学和地球物理等方面。

1999年11月20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飞行试验成功

科技史上的今天编辑本段回目录


  1806年11月20日,著名的英国化学家戴维在英国皇家学会上宣读了《关于电的某些化学动力》的论文,受到了科学界的极大赞扬,后来还被誉为是化学学说中最伟大的一部分。

  1953年11月20日,美国火箭动力飞机D-558-2首次超过音速两倍。

  1980年11月20日,由保罗·麦克拉迪博士领导的科学小组设计的挑战者号太阳能飞机试飞成功,这是首次完全以太阳能为动力的飞行。

1995年11月20日,世界上首例人造心脏移植手术成功
1995年11月,一名退休的电影制片人成为世界上首例接受人造心脏的患者。手术是11月上旬在牛津进行的。手术的成功为成千上万名等待器官移植的心脏病人带来了希望。因为目前可供移植的人体器官非常有限。这位名叫古德曼的患者当年64岁,是从25名志愿接受手术的患者中挑选出来的。古德曼患有心脏衰竭,由于年龄的关系,他已不可能接受器官移植,医生曾告诉他最多只能活6个月。据报道,在手术进行的过程中,古德曼始终是清醒的。并且第二天他就能坐在床上了。据医生透露,人造心脏被缝合在病人的左心室中、承担向体内供血的任务。医生们表示,虽然还存在着感染甚至血液凝固的可能,但他们已经把危险降到了最低限度。医生们乐观地估计,这名患者有可能存活较长时间。以心脏病医生魏斯比为首的手术组试图向人们证明,对许多患者来说,人造心脏比无休止的吃药住院要好得多,而且价格也不贵。如果顺利,预计牛津心脏病中心将长期向各地的心脏病患者提供人造心脏。人造心脏仍有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克服感染。目前安装在古德曼身上的人造心脏是依靠体外的用电池带动的气泵来工作的,连接它们的导线使得感染随时可能发生。为了攻克这一难关,牛津大学的心脏病中心正在与美国人工心脏的先驱者加维克博士合作,他们准备研制一种微型气泵直接装在患者体内以避免感染。牛津的霍德克里夫医院希望它的病人能够成为第一批受益者。

  1998年11月20日,由10多个国家参与研制的第一座国际空间站第一舱升空。

历史详解编辑本段回目录

1984年11月20日,我国首次赴南极洲考察船队启航

1984年11月20日 我国首次赴南极洲考察船队启航(图片来源:历史上的今天TodayOnHistory.com)
    停泊在南极乔治王岛民防湾中的“向阳红10号”科考船     1984年11月20日,我国首次赴南大洋、南极洲考察队启航出征。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国家海洋局和人民解放军海军在海洋局东海分局码头举行隆重的启航仪式。海军政委李耀文、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主任武衡、南极考察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海洋局局长罗钰如,分别将五星红旗、镌有邓小平同志“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题词的铜匾和“中国南极长城站”铜质标授给考察队。
    11月20日,“向阳红10号”远洋科学考察船和海军“J121”打捞救生船,并肩昂首停靠在黄浦江边,两船主副桅上按照航海的最高礼仪挂“满旗”,向祖国和人民致敬。10点05分,南极考察编队总指挥、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德鸿向领导请示启航,指挥台上一声令下,汽笛长鸣,考察船在鼓乐声和鞭炮声中徐徐离开码头,驶向黄浦江口。ǚě&@áǎěì
    按照计划,南极洲考察船队以18节(每小时18海里)的速度不间断地驶往太平洋彼岸。编队将于12月中旬抵达阿根廷南端火地岛上的乌斯怀五港,经短期停留后直插南极半岛,1985年1月到达目的地。
    我国第一支南极考察队是1984年10月8日上午在北京成立的。这支考察队在南极半岛地区的亘古荒原上建立我国第一个夏季科学考察站,并开展对南极的多学科综合考察工作。
    我国进行的首次南极科学考察,包括两大部分:南极设站及考察、南大洋考察。将有数百名航海人员、科学工作者及施工人员分乘两艘万吨级远洋轮参加这项远涉重洋的壮举。有关方面已经组成了这次考察的指挥机构,由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德宏担任总指挥。担负南极登陆建站及科学考察工作的南极考察队由50人组成,他们分别来自10余个部门的20多个单位,年龄最大的55岁,最年轻的只有19岁,绝大多数是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
    自从1492年意大利探险家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以后,世界上特别是欧洲一些国家的探险家、生物学家、海洋学家和地质学家,远渡重洋,冒着生命危险,终于在地球的最南端找到了“南方大陆”——南极洲。
    对南极的探险,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帆船探险时代、英雄探险时代、航空考察时代和常年考察站考察时代。
    帆船探险时代是从18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英国探险家詹姆斯·库克,在1772年至1775年期间,第一个环绕南极航行一周,在他以后,又有不少国家的探险家驾船越过险滩暗礁,向南极洲进行探险。
    英雄探险时代是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个时期,澳大利亚探险家道格拉斯·莫森,最先登上南极大陆。他在1907年11月,第一个到达了南极极点。后来,他亲自组织和领导了2支南极探险队,进行了大量的考察,并第一次在南极大陆使用无线电波通讯。如今屹立在南极大陆上的澳大利亚莫森站,就是为了纪念这位探险家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航空考察时代是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40年代,美国著名探险家查理德·伯德,在1929年11月第一次驾驶飞机,飞越南极点,并进行了大量的航空测量工作,取得了不少珍贵资料。
常年考察站考察时代,是从20世纪40年代直到现在。据报道,现在世界上已有26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50多个常年科学考察基地和100多个夏季考察站,目前,各国仍在争先恐后地在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资源富集地区建立基地,开展多学科综合考察和研究。
 1984年11月20日 我国首次赴南极洲考察船队启航(图片来源:历史上的今天TodayOnHistory.com)
中国南极长城站落成典礼及长城站路标。左上为南极考察委员会主任武衡(中)率团到南极慰问

1998年11月20日,十六国国际空间站升空
十六国国际空间站升空(TodayOnHistory.com)

12月7日,“曙光”舱与“团结”舱太空对接成功

     1998年11月20日,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和欧洲航天局12个成员国组成的16国国际空间站首批发射成功,这标志着人类和平开发太空的开始。空间站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最先进的载人飞行器,计划耗资400亿美元。

    11月20日莫斯科时间9时40分哈萨克斯坦北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轰隆”一声巨响,俄罗斯“质子-K”火箭带着“ 太空城”主体装置俄制功能货舱,在一片火焰和浓烟中缓缓升起,拖着长长的尾巴飞向太空……

    这一声巨响,标志着人类太空领域最大规模的科技合作项目进入实际装配阶段;这一声巨响意味着人类在探索、开发太空道路上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俄罗斯为此深感自豪:41年前,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这里升空;37年前,第一名宇航员加加林在这里飞向太空;而今,“太空新纪元在拜科努尔开始”。

    这天,拜科努尔发射场上空的天气不太理想,乌云的遮蔽降低了能见度,风速也很大。看着三级运载火箭“质子”号顶端重达24吨的功能货舱“曙光”号,在场人们的心里都绷得紧紧的。发射前,俄罗斯航天局的官员们出语谨慎。

    9时40分,一声巨响,巨大的运载火箭喷着棕红色的火焰和浓烟拔地而起。40秒钟后,火箭消失在浓密的乌云之中。在控制中心里,广播不断地向人们报告火箭飞行情况:“飞行正常!” “飞行正常!”9分48秒后,人们从屏幕上看到,“曙光”号功能货舱已在200公里的高空成功地与运载火箭分离,并顺利进入轨道。美国宇航局发言人凯尔-海宁宣布:“运载火箭已经脱离, ‘曙光’号现在得靠自己了。”火箭将把该舱送至远地点185公里、近地点150公里的初级轨道上。4天后,该舱将借助自己的发动机上升到近地点350公里、远地点500公里的预定轨道上。

    12月7日1点07分,俄罗斯“曙光”舱与美国“团结”舱在地球上空约340公里顺利对接。

    此次发射的功能货舱是由美国宇航局出资、俄罗斯制造的。该舱重约20吨,长13米,内容积72立方米,可用面积为40立方米,是空间站的基础舱。该舱主要用于连接空间站的各公务舱和生活舱,为空间站提供电源、导航、通讯、温控等多种服务,是空间站的大本营。整个空间站建设将在2004年完成,使用期限为15年。但根据俄“和平”号的经验,空间站的服役期可能会延长。

    “阿尔法”空间站建成后,太空中将出现一个长108米,宽 88米的大型“金字塔”,成为世界最先进的综合科研基地。科学家预测,新空间站的建立将可能对世界生物学、气象学、天体物理学、地表探测等学科的发展带来突破。

    世界宇航事业的新纪元即将来临,但目前仅仅是迈出第一步, 5年时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稍纵即逝的一瞬,但对“阿尔法”来说却是漫长的,未来还有许多未知数。

    俄罗斯宇航界从开始就对这一项目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部分人认为,这是世界宇航界的一次革命性变革,可同月球探秘相提并论,有重大的历史性意义;另一部分人认为,这一项目是一场“政治广告游戏”,不会给科学带来“原则性的新知识”。

    由于这一项目的实施使俄丧失控制太空的主导权,已有人公开反对“阿尔法”的实施。同时,俄政治、经济、社会局势至今未能实现稳定,未来5年内又是还债高峰。此次发射靠美国帮助才勉强过关,未来的资金从何而出?恐怕连总统也无法回答。俄罗斯承担的80至100亿美元能否落到实处是一个大大的未知数。而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际花费很可能要超出原来预算。

    名为“阿尔法”的国际空间站工程由美国、俄罗斯、日本、加拿大、巴西和欧洲航天局的11个成员国共同筹建。16个国家开展如此大型的合作史无前例,国际上尚没有法规调整这一“太空王国”内“居民”的关系。“阿尔法”内将执行哪个国家的法律?如果俄罗斯宇航员在日本的实验舱操作失误,给空间站造成损失,将按什么法律进行处罚?各国法律出现冲突怎么办?仅这一小小的国际法律问题就够法学家伤脑筋的了,更不用说在以后的工作中,还会出现一系列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但无论如何,火箭已载着空间站升空,退路已经没有,它只能向前,带着全世界人新的希望向前。

1999年11月20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飞行试验成功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艘飞船———“神舟”号飞船题名。 
    北京时间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成的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在完成预定的空间科学试验之后,21日凌晨3时41分,飞船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有了新的重大突破。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为飞船题名:“神舟”。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致电热烈祝贺。
    这次发射的试验飞船和新型火箭,是我国独立自主研制的。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的空间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和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这次飞行试验,飞船上没有载人。在地面准备阶段,发射中心采用了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三垂”模式,即在技术厂房完成对飞船、火箭联合体进行垂直总装、测试,然后将其垂直运输至发射场。飞船、火箭的最后测试和发射,都是通过远距离控制的。据介绍,这些技术创新,是我国航天测试发射技术的一个新突破。此间航天界专家评价,这次发射对突破载人航天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航天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我国在已有的航天测控网的基础上,新建了符合国际标准体制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这一测控网在这次发射试验中首次投入使用。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组织了飞船发射试验的跟踪、测量和控制。测控网传回的数据显示,起飞约10分钟后飞船与火箭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试验飞船在轨运行期间,地面测控系统和“远望”号测量船对其进行了跟踪与测控,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科学实验。    组织这次发射试验的有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载人航天飞行试验中的火箭与飞船,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从飞行结果看,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是我国发展载人航天事业迈出的重要一步,对全面突破和掌握载人航天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谈到我国发展载人航天事业的意义,这位负责人说,我们凭借自己的力量攻克大量技术难关,这些技术涉及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领域,对这些领域内的技术进步将起到重要的带动作用。他说,载人航天是建国以来航天界最大的系统工程,是全国大协作的结晶。中国科学院、信息产业部等部门的有关单位参加了工程的研制、试验,对于丰富航天大系统工程的组织管理经验,更新研制、生产、测试等工作手段,解决航天技术人才断层问题等都将产生积极影响。从目前的情况看,在人才培养上,通过以老带新,已有大量年轻人进入重要岗位。
    北京时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新型长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Ray Ozzie宇宙中最顶尖的程序员

比尔·盖茨知道Ray Ozzie要来微软时说:“23年了,我一直想他能来,今天终于实现了。23年了,如果只能雇用一个人,那他一定是Ray Ozzie。现在Ray Ozzie来了,微软终于有救了!”这么多年来,能得到盖茨如此评价的,只Ray Ozzie一人而已。Ray Ozzie——Lotus Notes的创造者,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不久前刚接替比尔盖茨成为了微软的首席构架师。比尔盖茨称他为“宇宙中最顶尖的5位程序员之一”。
Ray Ozzie 1955年11月出生于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当比尔盖茨正在醉心于摆弄新推出的8080芯片时,18岁的Ray Ozzie已经是一名GE-400大型机上的程序员了。高中毕业后,Ray进入伊利诺斯大学计算机学习,在这里他碰到了一个改变他人生轨迹的系统Plato(柏拉图)。Plato是一种校园网络协作软件,被设计用于早期的即时信息处理及组群聊天室等。这个原始的协作工具Plato却将“利用计算机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协作”这样一颗种子深深的埋在了Ray的心里,从那时开始Ray就在不断思考如何将计算机用于协作与交流。

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IBM PC机的出现以及MS-DOS的兴起,以前Plato那种基于主机的软件体系结构变得越来越不适合了。这时,在Ray脑袋里却早已构造好一个基于PC机的Notes产品的提案。这个产品提案得到了Lotus的创始人Mitch Kapor的鼎力支持,并决定将Lotus的资金投入到Ray Ozzie的这个项目中来。

1984年年底时,依靠Lotus提供的资金,Ray创建了Iris Associates Inc,并开始致力于开发Lotus Notes的第一个版本。经过5年时间,到了1989年,Notes的第一个版本才正式发布,Notes的开发时间如此之久也算是在软件业内非常罕见的情况,也正是因为开发周期很长,这款新产品集多种优势于一身,包括图形化的界面,基于C/S的软件结构,基于网络的协作,集合邮件与办公于一身等等,可以说Notes是第一套真正意义上的商务软件,Notes的出现使Lotus在业内真正建立了领导者的地位,此后它也一直压制着微软的Exchange Server加Outlook的组合近十年。多年以后,微软评价Notes说,虽然Ray的软件有些略显粗糙,但是它却超大量的开始使用互联网,非常具有革命性。Notes的成功使得Ray Ozzie开始被业界所认识,也真是因为Notes的如此优秀,以至于大家都认为IBM在1995年花重金收购Lotus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得到Ray Ozzie与他的Notes

可惜Ray在IBM并没有待多长的时间,两年后在IBM无所作为的Ray于1997年,Ray正式离开IBM公司。他找到了之前开发Notes时的几个朋友合作成立了Groove Networks公司,在这个新公司里Ray开始探索网络协作的新发展方向。经过3年多的努力,Groove 1.0版终于发布了,这个基于P2P技术的Groove不仅有强大的跨群组网络协作功能,还有可扩展的开放式的开发平台,还有对安全性的周密设计,在Groove中可以直接对整个协作的过程提供加密,利用这些不繁琐的加密给用户在线互动时提供完整的加密保护,从此,自由、交流、共享、安全等特性完全为用户所掌握。可以这么说,在计算机协作的发展上,Ray又使之向前前进了一大步。从Plato到Notes,从Notes到Groove,Ray一直站在协作软件的前沿,Ray投身于协作软件的这几十年,也正是全球软件高速发展的几十年,Ray在其中见证了整个软件产业的发展历程。

正因Ray如此优秀,以至于从一开始比尔·盖茨就想收购Groove公司,当然,无可否认比尔·盖茨的真正目标其实是Ray Ozzie。在经过了长达6次的努力后,2005年50岁的Ray Ozzie终于同意了加入微软工作。一年后,比尔·盖茨宣布了他的个人退休计划,并由Ray来接替他开始担任微软首席软件架构师一职,换言之,以后整个微软的软件发展方向将由Ray来规划了,无可否认,Ray完全有这个能力。虽然外界似乎对Ray Ozzie来担任如此职务有些疑虑,但是比尔·盖茨应该是对Ray信心十足的,按比尔·盖茨的话来说,“他终于来了,微软有救了”。Ray带领微软将会走向何方,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奥齐(Ray Ozzie):软件世界的首席奇客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理查德•沃特斯(Richard Waters)

  微软(Microsoft)有了一个新的大脑。一头白发的芝加哥人雷奥齐(Ray Ozzie)温文尔雅,在许多方面都与比尔盖茨(Bill Gates)大相径庭。他的风格更为温柔平和,一点也不同于微软联合创建人经常表现出来的紧张和激情——即使在回答一些最无伤大雅的问题时,盖茨的身体也会前后摇晃。

  但是,千万别搞错了:奥齐出任这个全球最强大的软件开发组织的领导者,标志着一个“凶猛的”技术人才出现在世人面前。奥齐对待软件开发的方式,可能更符合当今这个被谷歌(Google)所迷惑的时代。在科技圈中,微软经常被视为一个动作迟缓的、不适应时代变革的巨人。然而,微软的一系列内部革命已经证明,低估微软将是多么危险。而提拔这样一个人担任领导者,也是微软内部革命的最新信号。

  上周四,随着盖茨正式交接管理微软软件战略的工作,奥齐成了软件世界的首席奇客(geek)。盖茨在完全放弃目前的管理职责、成为非执行董事长以前,还将与奥齐一同工作2年,但权力已经交接。

  对盖茨而言,此次权力移交意味着他具有历史意义的从商生涯正在接近终点。盖茨在2000年时将首席执行官一职交给了史蒂夫·巴尔默(Steve Ballmer)。现在,他已经把战略及科技研究职责移交给另一位副手瑞格·蒙迪(Craig Mundie)。最终,奥齐担负了最核心的首席软件设计师的角色,领导一支曾经缔造了个人电脑时代的软件开发大军。

  在他的私人软件公司Groove Networks被微软收购后,奥齐于去年4月加入微软。奥齐与微软的最高商业战略家盖茨截然不同。“雷是程序员中的程序员,”科技评论家罗伯特·恩德勒 (Rob Enderle)表示,“他更像是一位超级工程师,而比尔已经许多年都没有从事程序员的工作了。”

  盖茨自己有一次曾经感慨地称奥齐为“宇宙中最顶尖的5位程序员之一”,并透露他和巴尔默十多年来一直希望劝说奥齐加入微软。

  外界对奥齐编程能力的了解,主要来自他主持设计的电子邮件及协作软件Lotus Notes。IBM在1995年买下了该软件的所有权。现在已经很难去评估Notes对软件业的影响,特别是IBM购得该软件的所有权之后,该产品已被微软的Outlook软件赶超的情况下。然而,就像微软的一位高管所说,尽管奥齐的产品看起来略显粗糙,但它超前大量使用互联网,非常具有革命性。 Notes是个人多年沉思的产品,体现了奥齐旺盛的激情。从70年代初期在伊利诺伊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的早期编程体验开始,他的工作始终沿着一条轨迹:通过软件使员工之间的通信与协作变得更为简单。

  奥齐在各个科技时代都追寻着这股激情,调整他的思想,并在其他人之前预见到下一个科技设计的趋势。他首次尝试利用计算机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是在伊利诺伊大学的大型计算机系统柏拉图(Plato)上进行的。该系统被设计用于处理早期形式的即时信息及组群聊天室。这些乃是协作工具的先驱,而协作工具现在是微软最核心的工作。

  在客户服务器计算(client-server computing)即将成为主流的时代之前,Notes应用的就是这种创意。该软件被IBM购买后不久,奥齐离开公司,于1997年创建Groove,将自己的想法运用在P2P技术上。随着纳普斯特(Napster)的出现,这种电脑间信息交流的方法,最终改变了音乐产业。

  作为个人电脑时代的梦想家,尽管奥齐与盖茨齐名,但他的个人风格和软件开发方式,却在几个重要方面与盖茨不同。

  在盖茨的领导下,微软的战略集中在该公司称之为“集成创新”(integrated innovation)的想法上,即:通过将Windows、Office乃至服务器产品等所有软件紧密联系在一起,微软能够比那些仅仅涉及计算体系一部分的竞争对手开发出更优秀的产品。然而,随之而来的复杂程度,已经影响微软的开发流程,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延迟,使新版本Windows晚了几年才面世。

  奥齐并不准备放弃让微软充满活力的大型软件开发思路。他表示,就操作系统之类的大型软件项目来说,消费者只能接受偶尔发布的新产品。

  然而,自去年夏季担纲要职以来,他一直迫切希望在其它领域推进更迅速的创新,开发规模较小的产品,实现范围狭窄但明确的目标。这种方式与他在Groove时所追逐的目标颇为相似。

  “我们用少量的人,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大量工作,”他在去年初进入微软后不久接受一次采访时表示,“准时整合技术,从根本上说,是领导能力的问题。我会先从外部入手:在你发送(最终产品)时,由什么来界定成功?如果没有非常明确的想法,你最后生产出来的东西会远远偏离自己的目标,或者达不到自己的设想。”

  通过为每个项目设定有限但明确的目标,并注重软件频繁的推陈出新,奥齐的风格在某些方面比盖茨更吻合这个时代。谷歌已经奠定了基调,不断迅速更新其基于服务器的软件版本,以推出新服务,频繁改进现有产品。

  在盖茨的支持下,奥齐迅速成为微软内部推动类似开发方式的支持者。他的推动作用在去年10月份明确显现出来。当时,他在盖茨的鼓励下,给高级职员发送了一封内部备忘录,就微软不改变工作方式,未来可能面临的危险发出了警告。

  “复杂性是致命的,”奥齐写道。“它会吸干开发者的生命,使产品难以规划、开发和测试,带来安全方面的挑战,使终端用户和管理者感到沮丧。”这相当于对微软不能改变工作方式,则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发出了警告。不过,即便这位新任首席奇客能够扫除这家全球实力最强大的技术集团所面临的阻碍,他也许仍需启动一个软件开发的黄金新时代。

图说历史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IT业界资料来自互联网实验室(http://www.chinalabs.com/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IT业11月20日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