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2496 次
  • 编辑次数: 3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11-15
方兴东
方兴东
发短消息
方兴东
方兴东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万物商店》
《万物商店》
《新数字时代》
《新数字时代》
《孵化Twitter》
《孵化Twitter》
《2033年的生活》
《2033年的生活》
《现实已被打破》
《现实已被打破》
《Cypherpunks》
《Cypherpunks》
《急切的乐观主义者》
《急切的乐观主义者》
《网络智慧》
《网络智慧》
《从反主流文化到网络文化》
《从反主流文化到网络文化》
《全民书写运动》
《全民书写运动》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创新在别处》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本书集中论述了采用开源软件在商业问题上的好处。此书的作者是两个 Sun Microsystems 的开源软件的主要倡导者,他们是开源组织多年的会员。这本书包括从A到Z的开源代码,他们通过这本容易接受而且十分有趣的书来与读者分享他们的经验和知识。

目录

[显示全部]

基本信息编辑本段回目录

book cover

Innovation Happens Elsewhere: Open Source as Business Strategy (Hardcover)
Ron Goldman (Author) , Richard P. Gabriel (Author)

List Price: $60.95 

Hardcover: 424 pages
Publisher: Morgan Kaufmann (April 25, 2005)
Language: English
ISBN-10: 1558608893
ISBN-13: 978-1558608894

内容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Ron Goldman 和 Richard P. Gabriel 著
Morgan Kaufmann, 2005
ISBN: 1558608893
424 页

开源软件彻底改变了软件工业的面貌。它使从头开始创造产品的工作变得没有意义。设法理解开源软件并将其应用到合理的商业策略中是非常困难且容易让人糊涂的一件事。在 Innovation Happens Elsewhere 中,Ron Goldman 和 Richard Gabriel 已经告诉了我们如何利用开源软件优势的清晰方法。

这本书集中论述了采用开源软件在商业问题上的好处。此书的作者是两个 Sun Microsystems 的开源软件的主要倡导者,他们是开源组织多年的会员。这本书包括从A到Z的开源代码,他们通过这本容易接受而且十分有趣的书来与读者分享他们的经验和知识。

前四个章节介绍了开放源码。作者告诉我们:“真正有效的创新不仅仅是发明和改进,还要可以确定发明什么和如何改进。高生产力,简言之就是需要做得更少却能生产出与那些利用了其它工作的公司相当或者更多的成果——一个公司要求其员工高强度并长时间工作来生产产品或者履行服务并不能获得很多的利益。”他们还指出,有很多非常聪明能干的人在创造软件,但是大多数并不是为你的组织工作。这就导致了采取开放源码的意义显而易见的结果

由于开源软件已经兴起了一种文化,如果你打算成为其中的一部分,你需要理解它的规则。从第五章节开始,作者带我们进入了使用开源软件的具体细节和构建你自己的开源软件群体。第五章解决了许可的问题,如果你打算在商业应用中使用开源软件这将是十分重要的。从第六章节到第九章节讨论了如何组织并运行开源软件项目,以及如何才能取得成功。Goldman 和 Gabriel 在人类问题上花了很长时间,比如如何引导来宾到你的项目以及如何尊敬群体中那些时间比较长的且值得尊敬的长者。这些章节将帮助你开发一个成功的开源产品,而不是成为一个过往的实验。

最后一个章节为作者提供了一个结束的思维,紧接着是四个很有用的附录。第一个附录是一些开源资源,包括对开源代码开发者有所帮助的网站和工具,以及其它文章和书的参考文献。第二个附录包括几个开源许可的样本。紧接着的附录包括投稿者许可的样本——开放源代码发展中一个必要却又经常被忽略的一部分。最后一个附录是一篇文章的再版,出现在 XML.com 网站的“Codename Spinnaker”,作者 Leigh Dodds。它将 Apache Spinnaker 计划的开端记入编年史,这个开端也是 Xerces software 的起始。它包括对开源代码如何工作有趣的见解以及他们遇到过的一些问题。

作为单独的个体,如果你想涉及开放源代码项目或者开始你自己的开源项目,你需要阅读这本书。如果你是一个正考虑进入开放源领域的一个管理者,你也需要阅读这本书。它将对你在开源项目上遇到的一些问题有所帮助。

目录编辑本段回目录

Contents
(Page numbers are for the published version of the book and are shown for use with the page numbers given in the index.)

Front Matter

Version History

Endorsements i

Publisher Credits vi

About the Authors ix

Foreword xv

Preface xix

Acknowledgments xxiii 

1. Introduction 1

Open Source: A Different Way of Doing Business 1

Innovation Happens Elsewhere 2

Jumping In 4

Understanding Open Source 5

Communities 9

Who This Book Is Intended For 12

Open Source as Business Strategy 14 

2. Innovation Happens Elsewhere 15

Open Source Is a Commons 15

Can the Commons Make a Difference? 16

The Commons and Software 18

Open versus Closed 18

Use of the Commons: Creativity and Conversations 19

Innovation Happens Elsewhere 27 

3. What Is Open Source? 29

Open Source in Brief 29

Philosophical Tenets of Open Source 32

Open Source and Agile Methodologies 39

Common Open-Source Myths, Misconceptions, and Questions 45

Open Source and Community 52

The Secret of Why Open Source Works 60

Variations on Open Source: Gated Communities and Internal Open Source 67

Open Source: Why Do They Do It? 71

What Is Open Source? 73 

4. Why Consider Open Source? 75

Business Reasons for Choosing to Open Source Your Code 76

Creating Your Business Model and Following Through with It 99

Measuring Success 100

An Example: The Innovation Happens Elsewhere Strategy 101

Business Reasons for Using Open-Source Products 106

Why Consider Open Source? 110 

5. Licenses 111

What a License Does 113

What a License Does Not Do 114

More on Copyright ... 114

... And a Quick Word on Patents 115

The Licenses 116

Dual Licensing 128

Supplementing the License--Contributor Agreements 130

Licenses for Documentation 131

Licenses 135 

6. How To Do Open-Source Development 137

The Infrastructure Needed for an Open-Source Project 138

Software Life Cycle 147

Building a Community 158

Ending an Open-Source Project 175

Joining an Existing Open-Source Project 177

Open Source within a Company 181

How to Do Open-Source Development 183 

7. Going with Open Source 185

Deciding to Do Open Source 185

How to Prepare to Do Open Source at Your Company 187

Getting Approval from Your Company 205

Problems You Can Expect to Encounter 217

Going with Open Source 222 

8. How To Build Momentum 223

Marketing Your Project 224

Focus on Your Users and Contributors 229

Community Outreach 245

Harvesting Innovation 247

Welcome the Unexpected 248 

9. What To Avoid--Known Problems and Failures 249

Not Understanding Open Source 249

Don't Needlessly Duplicate an Existing Effort 251

Licensing Issues 254

Design Issues 255

Code Issues 256

Trying to Control Too Much 259

Marketing Issues 263

Tension between an Open-Source Project and the Rest of Your Company 265

Community Issues 267

Lack of Resources 269

Recovering from Mistakes 270 

10. Closing Thoughts 273 

Appendix A: Resources 281

Further Reading 281

Websites of Interest 282

Tools 283

Licenses 283 

Appendix B: Licenses 285

Apache Software License 286

Artistic License 290

Berkeley Software Distribution (BSD) 293

FreeBSD Documentation License 294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FDL) 295

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 (GPL) 301

GNU Lesser General Public License (LGPL) 307

IBM Common Public License (CPL) 315

Microsoft Shared Source License for CLI, C# and JScript 319

Microsoft Shared Source License for Windows CE.Net 321

MIT or X License 324

Mozilla Public License (MPL) 325

Open Publication License 333

Sun Community Source License (SCSL) 335

Sun Industry Standards Source License (SISSL) 350

Sun Public Documentation License (PDL) 356 

Appendix C: Contributor Agreements 361

Apache Contributor Agreement 362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Copyright Assignment Form 365

Mozilla Contributor Assignment 369

OpenOffice.org Contributor Assignment 371

Project JXTA Contributor Assignment 373 

Appendix D: Codename Spinnaker 377 

Bibliography 383

Index 387

作者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Goldman 和 Gabriel 两位都是学术出身,而且又是商业软件的资深开发者。Goldman 在升阳 (Sun Microsystems) 内参与多个开放内部源码的计划,而 Gabriel 就是升阳内的开源社群专家。Gabriel 本身也是个诗人,善于将计算机科学跟其它人文艺术作跨学科对谈而引出深刻的反省。

书藉推介:Innovation Happens Elsewhere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般高科技公司的运作模式,就是雇用天下之英才为公司开发最尖端的产品,然后靠着控制这些发明的知识产权来获得丰厚的利润。将发明的内容申请专利或保密,好像是最有效的营商模式。不过如果大家去 CollabNet,一间专门帮助客户搞开放内部源码的公司的网站 (1) 看看,就会发现有不少大企业不只没有把内部的软件保密,反而公诸于世。就是连微软也搞了个类似 SourceForge 的站 (2) 来开放源码。开放公司内部的机密,究竟所为何事?另一方面,公司使用自由软件,可以减省成本,又可以避免让软件供应牵着鼻子走 (lock-in),实在很妙。但是用不着连自己写的软件都拿出来开码。公开了,那又靠什么来赚取收入呢?大家如果有时间,读一下 Goldman 和 Gabriel 写的 Innovation Happens Elsewhere: Open Source as Business Strategy (3),可以找到一些端倪。

Goldman 和 Gabriel 两位都是学术出身,而且又是商业软件的资深开发者。Goldman 在升阳 (Sun Microsystems) 内参与多个开放内部源码的计划,而 Gabriel 就是升阳内的开源社群专家。Gabriel 本身也是个诗人,善于将计算机科学跟其它人文艺术作跨学科对谈而引出深刻的反省。

Innovation Happens Elsewhere 是一本介绍如何把公司内部源码释出的书,不过特别之处就是它由一个创新科技管理和软件释出行政的角度去检视和描述释出源码的过程。不少书藉太着重技术,很难令读者明白为何开放内部源码也能增加公司的收入。

这本书对雇用英才和保密研究结果这个模式作更深入的分析,发现第一个发明新产品的公司未必是赚钱最多的,产品的售价和功能必须要是用户所能接受,所以跟市场和用户的沟通是很重要的。而且,天下的英才不可能完全被一间公司所聘,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如能将浮游于公司之外的创意取为己用,就能令业务更上一层楼。透过开放源码就可以达成以上两点。令源码成为一种共享共享的资源(commons),就可以鼓励与用户之间的沟通,捕捉公司外面的创意。

作者跟着就分析了开放源码社群的结构和特性,并且解释了他们跟一般商业机构之间的文化差异,后来也花了差不多一整章篇幅去列出跟他们打交道要注意的地方。本书也没有一面倒的推销开放源码,不只一处指出如果公司内部未能接受开放性的文化,不宜开放源码。另一方面,书中列出了三十三个商业机构开放源码的好处,又由高层行政的角度去看开放内部源码需要资源和策略。因为作者都是有实战经验,书中也包含了不少例子,如 NetBean、Eclipse、JXTA 和 OpenOffice等,能令读者明白书中的论述如何应落实到日常运作之中。

这本书没有包括开放公司内部源码所有必要的知识,特别在技术层面,内容实在单薄了一点,不过如果本书读者的定位是公司管理层,这样剪裁内容是恰当的。而且,书中的论点不少都是掷地有声,能令读者反思公司的运作是否需要作出改变。美中不足之处,可算是对自由软件 (Free Software) 这个概念的描述和分析不足,因为就算书的作者或一般公司认为它只是个理想主义 (4),要跟社群打交道,总不能不明白这个背景。

(1) http://www.collab.net/customers/index.html
(2) http://www.codeplex.com/
(3) 本书有网络公开版 http://dreamsongs.com/IHE/ 和印刷版,本文参考是网络公开版 version1.01。
(4) 笔者认为自由软件一方面是个理念,另一方面也是实际可行的,否则 GPL 不会成为最多开发者使用的条款。

本文用创用 CC「姓名标示-禁止改作-非商业性」授权条款3.0版授权散布

Ron Goldman有关开源模式的访谈编辑本段回目录

JavaLobby最近的一个议题是java.sun.com对Ron Goldman关于开源复杂性的访谈,里面有些很有趣的想法:

* The key to successful open source projects is passionately shared goals.

* There are always more smart people outside of a company than in it. Hence, "Innovation Happens Elsewhere".

* The biggest misconception managers have is that they can cut back on the number of people in their group working on a project by making open sourcing it, because the community will pick up the slack. But in fact, it's the opposite: An open-source project takes more resources than an internal proprietary one.

* Another misconception is that open source is business as usual and doesn't require fundamental change.

* Open source is not always appropriate and requires solid business reasons. If what a company is thinking of open sourcing is not something that others outside of the company care about, you won't get a community.

* Users are often a neglected resource in open source communities. Because they often are not programmers, they may not get a vote, but who is better than the end-user at evaluating the software?

Hmm....一下子还没捉摸清楚,现记录在这里,comments will follow....

Update 7-18:
加上些自己的想法:

* There are always more smart people outside of a company than in it. Hence, "Innovation Happens Elsewhere".

事实上开源软件的创新性一直是备受争议的, smart people确实是到处都有,但是人家为什么要把innovation奉献给开源可就不好说了。尤其是现在的开源软件,很多都是大公司的战略和全职团队在支撑,即使有少数怀抱自由理想的程序员们,天才如Linus也在不可避免的在某种程度上被边缘化。印象里Eclipse的一个leader曾经说过,Eclipse的实现极少得益于独立的个人捐献,社区更大的作用是在测试。因此我对"Innovation Happens Elsewhere"这种说法有一定的怀疑。作为一个例证,IBM公司从1993年到2002年10年美国专利数量共22357项,2003-2005年分别为3415, 3428, 2941项,远高于前10年的平均数,也就是说,IBM在对开源软件投入越来越大的时候,并未因此减少自身的专利数量。恰恰相反,为了支持开源软件,IBM甚至公开自己的专利给社区免费使用。抛开数字来看事实,在著名的开源软件中,Linux与Unix/Minix,Firefox与Netscape/IE, Eclipse与VisualAge for Java, 还有很多很多其他例子,前者在创新性上无疑都无法与后者相比,但是却无一例外比后者更有生命力。以上这些例子说明,开源软件与其说是"Innovation Happens Elsewhere",不如说是"Dynamics Happens Elsewhere"。确实如此,在我看来,开源软件比商业软件大多强在其用户交互性和用户服务上面。我不是开玩笑,作为一个IBM的员工,公司提供我日常工作中几乎所有用得到的正版软件,但是我还是一个开源软件的忠实用户,无论在什么平台上,firefox, thunderbird, vim, wget,Eclipse都是我离不开的工具,我们团队的大多数人甚至在Windows平台上装了UnixUtil来使用Linux下面的常用工具,为什么?因为这些软件是真正为程序员服务的,它们提供的交互性是面向最终用户的Microsoft工具以及面向企业用户的IBM工具无法相比的,获得这些软件的帮助与bug fixing的快速程度也是Microsoft甚至IBM无法相比的。我所喜爱的工具里面,只有一个不是自由/开源软件,就是TotalCommander,是一个个人维护的共享软件,拥有一个非常类似开源软件的社区。开源软件可能比商业软件出色的原因,不是创新,而是社区提供了足够多的程序员用户,"在足够多的眼球下面,任何错误都是显而易见的",同时在程序员对着程序品头论足的同时,程序本身的设计也在朝着程序员的口味转化。开源软件往往比商业软件更有生命力的原因是,如果一个公司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不能从某个软件中赚到钱,它往往不会再为此投入,即使这个软件本身有非常好的潜力,而如果它是开源软件,它的生命力会长的多,试想如果Ruby是某个类似Sun的公司在经营而不是一个开源软件,它有多少可能性可以坚持到那个北欧帅哥发明Rails的那一天让它大放异彩;再试想Lua如果不是一个开源软件,它有多少可能性坚持到游戏软件进化到引擎+脚本的架构这一天让它独树一帜;试想OS2如果是个开源软件,它有多少机会可以成为一个市场大获成功的操作系统...这样的例子太多了,连Netscape/VisualAge这样的巨无霸软件被市场打倒了之后都能借Firefox/Eclipse涅磐重生,开源社区给软件注入的生命力可见一斑。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更容易被大家忽视,软件公司越大,它的产品设计和实施当中非技术因素就越多,这些因素的力量可能远超一般人想象,以至于最终的产品和当初的需求以及设计理念南辕北辙,而开源软件就要纯粹的多,任何一个idea如果不能满足各方面的需要,立刻就会被veto,比如说在Apache的项目里面,任何一个committer对于任何contribution都有一票否决权,而committer权限的获得,不是因为你的公司,不是因为你的职位,甚至不仅仅因为你对这个项目的贡献,更重要的是因为与他人(也就是其他程序员)的沟通和合作,用Apache的官方定义来说,这是一个meritocracy的社区。

* Users are often a neglected resource in open source communities. Because they often are not programmers, they may not get a vote, but who is better than the end-user at evaluating the software?

我非常同意这一点,最终用户很少会参与开源软件的社区,他们在乎的只是开源软件的免费,并且绝望的希望开源软件可以变得"好用"。但是,如前所述,开源软件的生命力在于程序员组成的社区,不接受这种文化和社区就很难接受开源软件的设计, 为什么vi这么难用? 为什么Linux总是做不好桌面? 为什么我没觉得Firefox比IE好在哪里还严重的内存泄漏(抱歉,知道内存泄漏已经是高级用户了)? 经常看到用户在论坛里抱怨说,不考虑用户的软件是不可能有市场的! 天啊,他们难道没有意识到,开源软件原本就是程序员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产物(还记得Linus为什么要写Linux? 他有想过要把劳苦大众从M$的帝国中解放出来么?)? 甚至在社区里提问都那样困难,你要按照规矩在bugzilla/jira提交bug report, 要填写平台/版本/模块/优先级甚至还要填写修改难度! 不仅如此,你还要详细描述你的环境,并且最好提供testcase让这个bug可以重现...如果你不照着规矩来,"高手"的回答经常千篇一律是:"谁也没有义务回答你的问题", "高手"们因此写出了种种"提问的智慧"并广泛流传,可惜的是,这种智慧只能用来自娱自乐. 因此用户基本不可能参与社区,也就不可能贡献多少merit, 所以按照开源社区的逻辑,他们就没有cracy。这的确是开源软件与用户之间的gap,而这恰恰就是商业公司可以value-add的地方,有value-add才有oppotunity,才有商业模式。但是这种模式能叫做"Innovation Happens Elsewhere"么?

* Another misconception is that open source is business as usual and doesn't require fundamental change.
恩,我同意,在程序员们的兴趣和商业利益中间寻找平衡是很需要技巧的。这一点在Harmony中间我自信已经有些体会,只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 The biggest misconception managers have is that they can cut back on the number of people in their group working on a project by making open sourcing it, because the community will pick up the slack. But in fact, it's the opposite: An open-source project takes more resources than an internal proprietary one.

Hmmm...某种程度上说是这样的,我所在的团队在准备捐献代码(也就是没有开源)的时候和在开源社区工作以后相比,主观感觉代码生成效率降低很多,我自己现在一半多的力气就是花在社区讨论和review代码上。但是某种程度上又不是这样的,因为IBM贡献出了英国和中国两个小团队,一年时间就看到了一个API覆盖率79%的类库实现,这是不开源的时候无法想象的。

书摘编辑本段回目录

开放源代码作为一种商业策略,中国大陆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还很少认识到,一般是索取的多,奉献的少,更无法领略其商业策略的奥妙了。这是本书的第一章。

1. 介绍

在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的广泛的思考,以及2000年早期的学到的经验之后,人们意识到商业在变化:每个公司制造和拥有其业务的每一个方面,不再有意义了。很多公司——也许是所有的公司——需要软件,很多公司创造了软件,作为运营其业务的集成部分;有一些甚至生产出软件作为其出售产品的一部分。每一个这样的公司都深深的知道生产软件不是简单的事情,创造最终可用的软件的速度很慢。对开放源码的无知的想法是某种程度的免费,而开放源码的真正机会来自于多个方向。

事实上,有如此多的理由让一个在创造软件方面有巨大投入的的公司去引入开放源码的活动,以至于可以认为那些不引入此活动的公司并不关心自己的命运。即使一个公司认为公共的(或者纯粹的,全是志愿者的)开放源码并不适合自己,在其公司内部引入开放源码也是一个聪明的决定,这仅仅因为软件开发方法论的原因。

开放源代码:做生意的不同方法

当商人第一次遇到开放源码软件的思想时,他们首先会被开源软件的免费所吸引,因为免费,人们可以获取底层源代码(开源软件),就像走在充满肥大成熟的蓝莓灌木丛一样。但是,他们很快遭到打击,因为开放源码的软件原样提供,没有保证,没有保障,也没有支持。没人正式对它负责,不知道该联系谁,不知道向谁问责。

同样令人困惑的,是开放源码的开发过程。谁为它付费?决定是怎么做出的?开发时间表是什么?并且,把自己开发人员做出的工作成果分享给任何人——很可能包括自己的竞争对手——的想法看起来违反了常识。

这些都不是他们以前做生意的方式。然而开放源码的确有意义。

创新在别处

想要创造财富的公司总是对生产力感兴趣。生产力包括高效率的创新。高效的创新不仅仅是能够发明和改进,更是能够决定发明什么和怎么改进。高生产力需要少做、多产出——一个公司需要自己的员工努力、长时间的工作来创造产品或者提供服务,一般来说,没有能够利用外部资源优势的公司赚钱。在多数情况下,这意味着一个公司想要有效的创新必须理解公司范围外的有价值的工作和天才,并且找到方法来利用这些外部资源和专家,还需要在维护自己的竞争优势的情况下。

直到现在,最有效的达到上述目的的方法还是收购拥有买方感兴趣的技术和产品的公司,并且把有能力维护原有产品和技术的人一并买过来,为其工作。最著名的例子是 Turbo Pascal, Borland国际的最成功产品之一,让Borland名声鹊起。

Turbo Pascal始于Blue Label Software (BLS) Pascal,由丹麦哥本哈根的一个叫PolyData的公司开发和销售,主要由Anders Hejlsberg编写。它是完整Pascal语言的一个子集,外加编辑器、编译器和一个运行时库。BLS Pascal后来演变成为一个完整的Pascal实现,更名为COMPAS,然后当它移植到其他平台并改进之后又改名为PolyPascal。1983年PolyData和Borland达成了一个版权协议。Borland写了一个新的编辑器和菜单系统,结果是新的产品Turbo Pascal。PolyPascal和Turbo Pascal同时在市场上销售了几年,而后来PolyPascal不再继续销售了。当Anders Hejlsberg在1987年移居美国时,他成了Borland的全职员工。

Borland在PolyPascal上最重要的创新之一是把之前售价为500美元的产品卖49.95美元。在当时,包含一个语言编译器的完全专业级别的开发环境要卖到3000美元左右,而Turbo Pascal的质量也能够逼近。因此,这个价格创新在市场上导致了戏剧性的结果。更重要的是,Borland不仅能够得到顶级的开发工具,也能够雇用顶级的程序语言设计者和实现者。因为没有花大价钱开发出产品,Borland能够低价卖出这些软件包,因此它卖得异乎寻常的好。在那个时候——80年代早期——几乎没有人能够想到开发出来卖钱的软件能够以合理的消费品价格出售。即使在Borland做出这个事情之后,其经验还是非常缓慢的被学习。

然而,Turbo Pascal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PolyData和Boland来说,知识产权都被很好的定义和保护了。如果这个协议没有排他性,Borland不会签署。决定是否作为商业策略来参与开源软件,需要去找出对公司来说重要的产权和控制力。

短语“创新在别处”抓住了这种思想的重点:仅仅为竞争力的优点做最小的创新。在技术公司工作的人常常,或者至少有一点点,为他们相信真正有创意的人都在他们那而栽跟头。这样会导致这种公司的人太过努力的工作,对每一个相关的技术都自力更生,这通常不是最有竞争力的做法。当一个公司有这样的想法之后就具备很多优势,那就是,最多的创新是在别处发生的,他们需要把自己的精力集中起来选择外部世界的最佳创新,并找出正确的差异化特性,让自己的产品具有竞争力。

传统的开源软件是最接近此道的例子。互联网起源于APRAnet和很多让它跑起来的底层技术——域名解析服务(使用BIND来实现DNS),邮件传送(sendmail),以及多种TCP/IP实现——它们被置于公共领域开发,即使成为商业软件后还保持开放源代码实现。在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在大学开放研究的环境下,为公共领域工作是很平常的事情,这样导致了互联网的产生。尽管有软件公司和出售的软件,人们通常认为软件相对于硬件是第二位的,硬件占了计算机系统的采购成本大部分。甚至到了80年代后期,软件比硬件要贵都是可笑的——不管怎么说,硬件都是真实的。今天软件占了桌面系统的绝大部分支出已经稀松平常了(译者著:这在知识产权保护得比较好的西方确实平常),这种趋势和软件市场的繁荣是一同发生的。开源保持了其早期软件生产的一贯风格,开源项目的活跃同样复制了商业软件部分的扩张,大量的开源工程是对后者的反应。

不管其明显的政治和哲学的倾向,开放源码和自由软件的活动为许多公司指明了一条如何利用外部创新的道路。我们这里所指的,不仅仅包括开源项目生产的软件对公司提高生产力是有用的,也包含开源活动本身以及公司参与和开启开源项目的思想。

利用外部社区,一个公司能够学习创新什么和如何创新。公司需要的就是按照某种规则来参与:放弃产品中日用品的部分,有技巧的保持高端价值部分。作为交换,社区一般能够获得公司产品的合作作者的身份,并且以不预期的方式创新。

开源不仅仅是资源那么简单,而是能够维持的商业策略。

进入

一批公司已经进入了开放源码领域,其中一些把整个商业基础放在开源,比如Redhat、VA软件和CollabNet,更多的则是在公司内部和外部同时开启了开源项目。这些把开源作为商业策略的著名大企业包括GE、SUN、IBM、苹果、惠普、SGI、Oracle、思科、Intel,以及塞班(译者注:原文在2005年发表,当时塞班还是一个独立公司)。

苹果是一个有意思的例子,一般认为苹果并没有坚定支持开放源代码而是自从其早期以来都是高度私有化的,苹果的 OS X基于Darwin,后者是一个开源项目。正如苹果的开发者网页所说:

苹果的开源项目能够让开发者自定义和增强苹果的关键软件。基于开放源码模式,苹果的工程师和开源社区合作,为用户创造了更好,更快,以及更加可靠的产品。

在用户需求之下,MAC OS X的易用接口是坚若磐石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做出稳定性、可靠性和性能。这个基础是操作系统的核心,人们都知道那就是Darwin。Darwin集成了若干技术,最重要的是March 3.0、基于4.4BSD(Berkeley Software Distribution 伯克利软件分发)的操作系统服务、高性能网络工具,以及多个文件系统的支持。

然而,这个策略中的重要部分被隐藏了。因为Darwin是Unix操作系统家族成员,很多其他的开放源码软件包正好可以在它上面工作,这样就神奇的帮助了苹果,因为我们知道Macintosh平台相对来说应用要少。即使在Unix上的开放源码应用上的收获不是每一个都可用于商业目的,它们对科学和工程的社区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后者很好的代表了他们的商业群体,正如linux入侵服务器和客户端市场一样,OS X的应用基础只能让它变得更好。

例如,有一个开源项目叫Fink,该项目专注于将一些开源的unix程序拿到Darwin:

Fink项目想要把Unix开源软件的整个世界带到Darwin和Mac OS X。我们修改Unix的软件让它能够在Mac OS X上编译和运行(移植它),然后让它作为联合发行版本来下载。

Fink项目中现在大约有3500个软件包,这些并没有完全被集成到Aqua用户界面中去,但是他们为平台提供了重要的功能。

理解开放源码

开放源码成了一种常态,那就是公开的做特定类型的开发,人们因为其通用性而能够获得其成品。软件相关的公司在21世纪初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更有效的创新。创新是相对大众和容易的,但是有能力选择什么创新能带来最大的商业意义然后将其货币化是不简单的。一般来说,人们需要权衡,是在公共领域做事情,还是关起门来做事情。前者创新相对容易,因为有大量不同的人有不一样的想法;后者容易利用保密和产权法律来获得竞争优势。第一步是理解创新和创造力,以及怎么让公共场所成为好的创新场所。

开放源码本身看起来比较新,并以多种形式表现出神秘。为什么有人工作不计报酬?这些想法是从哪里来的?什么类型的软件是由开放源码的方法创造出来的?开放源码看起来像一群人搞起来的,但实际上是一组社区。这些社区紧密联系在一起,共享文化,词汇,习俗,实践,价值观,伦理学和道德。与开源社区一起工作的能力需要很好的理解所有这些东西,不要上来就被人看成傻瓜然后才去学习如何在选定的社区里有效的工作。从作为新手进入社区,到成长为公民,然后可能是领导者甚至受人尊敬的老者是有一个成熟的曲线的。开放源码是基于礼品经济中同样的原理,这些原里一般来说,相对于自由市场经济(倾向于过度理性的理解价值和薪酬)是更基本的或者说更原子的东西。也许把礼品经济叫做“前资本主义”更合适。

然而,人们有很多理由去坚定支持开放源码,通过多种途径,从使用Linux或者Apache这样的开放源码软件,启动和运用开源项目开始。从事开放源码的理由如下:

获得高质量的、自由的软件,以及软件设计和开发帮助。
通过低成本的参与,让你的软件无处不在
让最终用户从事设计和测试
减少上市时间
开拓市场和做市场研究
与喜欢松散关系的伙伴一起工作
公司定位
收获创意
创造标准
相对于开源社区来说,通过普适性和定位建立品牌
引入公开的开发过程
不断改变客户和市场的看法
总能够做到先见之明
改变游戏规则
在开发过程中引入规范
改善集成
取悦更多客户
移植到一些其他人认为不重要的平台
避免习惯性锁定
改变价格实践k
与同行一起成立联合会
创建新市场
创建伦理、道德和政治宣言

全部是志愿者的开放源码是最纯粹的形式。像Linux和Apache这样的项目,在被大公司注意和拥抱之前,是全部志愿者形式开放源码项目的例子;大多数在SoureForge上的项目也是这样的例子。当一个公司加入开放源码项目尤其是当它启动一个开放源码项目,他们把通常不属于开放源码的专家和过程放到了桌面上。这里面有可用性专家,文档编写者,也有发布管理,质量保证,规格编写,和项目管理这些过程。这些不属于开源的过程能够在不同程度上被开源社区所执行,这必然改变了纯志愿者参与的开源项目的本质,因此这些公司需要知道开放源码是怎样工作的以便更好的将这些外来的角色和实践有效的加入进来。这是本书的中心主题。

对开放源码来说,一个重要的法律关键词是授权协议。这里面有一个普遍的神话,那就是开放源码的软件不被任何人拥有,因此公司参与开放源码项目必须放弃所有权和财产控制权。事实上,开放源码承认所有权并且一般是把所有权和其伴生权利放在第一位。软件授权是可以有很多级别的,因为在没有任何权利和拥有所有权利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空隙。授权协议不仅可以让人有分发和改变源代码的权利,而且可以限制何种类型的分发和改变是允许的。作为一个扩充,授权协议建立起了开放源码项目和社区的法律基础。有很多种授权协议,包括允许封闭的社区查看源代码,包括开放源码,包括自由软件,包括放到公有领域。

从事开放源码项目需要理解社区,包括其文化,其风俗,其工具,以及其工作的方式。开放源码项目是分布式开发的,人们通过电子邮件、网站、以及其他书面文档来工作。有标准的版本工具,编译器,缺陷跟踪工具,以及使用它们的习惯。构建、测试、支持和发布遵循特定的方式。有一种以模块作者为中心的等级制度和精英概念,只有能力得到证明之后,权利才会扩展。

一般来说,启动开放源码项目的公司需要花精力和资源去创建一个足够大的和成熟的社区,让社区贡献项目,不管贡献是什么。有些开始参与开放源码的经理或者执行总裁非常奇怪,觉得开源更像是一个社会活动而不是开发活动,但这就是事实。参与开源项目尤其是启动开源项目需要按照开源的方式去理解其文化和风俗。

在找出开放源码的商业理由之外,公司或者项目需要评估不同的主题,以便决定以开放源码的形式是否有意义。这些主题包括你或者你的管理者是否认可开放源码的价值观,源代码是否适合并且准备好开放了,你是否拥有资源,以及你的资源预期是否合理。然后你必须准备好源代码,也让公司准备好,选择一个授权协议,创建开发计划和路线图,准备预算然后获得资金,培训开发人员,创建一个网站。除此之外,创建和维持开源社区需要一些日常工作。

当你开启了一个开放源码项目之后,有很多工作需要做,以便让其动力运转起来。不是把源代码扔出去然后看一群人在一起就完了。你必须设计和演进这个项目的远景,让资源为社区所用,积极主动的拉来贡献者和使用者,更新网站,让事情活跃起来,并让人们看到这个项目是活跃的,让社区成员成长,成熟,并且公开的交流。

为了成功,有些事你必须得做。你必须真正的理解和认可开放源码的方式。你必须开启一个恰当的和有用的项目,而不是重复已有的努力。你必须把你的代码组织好,并且选择一个好的授权协议——不管是对开放源码社区还是对你的公司。如果你看起来无法赚钱或者达到其他的商业目的,开源社区也许会觉得你不会花大力气放在这个项目上。还有你必须避免一些事情。最大的错误是你去精心的控制。公司喜欢过度控制的特点最为开放源码开放人员所不齿。想控制一个项目是很自然的,但对于开发经理或者执行官来说,开放源码的有效控制力度看起来太轻了。很多情况下,开放源码的开发过程看起来不是那么高效,因为他们基于文档交流,会导致显然的坏处,例如,局部面对面的交流来做重要决定要好得多,这样会导致公司中项目内和项目外的人紧张起来。

另外,社区是不会自动的发展起来的。需要培育。这个概念是很容易理解的,甚至在不理解或者欣赏每天的工作意味着什么的情况下。大多数开放源码的社区需要一个电子邮件(或者基于“拉”的)文化,以便看上去是活跃的和可以维持的。“拉”式的网站需要有吸引人的内容让人们每天去看,而一个开放源码工程未必有这种网站。

尽管如此,很多公司坚定支持开放源码。在2002年,一项Berlecon研究院提交给欧盟委员会的研究报告(FLOSS-自由、开放源码软件的调查和研究)发现在25个世界上最大的软件公司中,包括IBM,惠普/康柏,SAP,日立,太阳微系统,有8个与开放源码有很大的关系,并且另外有3个公司从事少量的开放源码活动。这仅仅是基于这些公司发布的相关的公开声明来做的研究,因此使用开放源码的实际数量毫无疑问会更大。

社区

以开方源码的形式工作,最难学的课程之一是涉及到社区建设、政治、公民权、原则和管理的工作。一个开放源码项目包含一些共享的组件——源代码、文档等等——和邮件列表、新闻组,可能还有一些其他的社会性软件。也就是说,这里面一边是一些东西,另一边是一些人。人组成了社区,社区互相交往,形成风俗和传统,这就发展了友谊,吸引人加入,最终,简而言之,创造了一种文化。很多软件开发人员忽略了开放源码的社会属性,甚至在多种情况下对人们谈论开放源码是社会活动而感到惊讶。在第一次Jini社区大会上,一个开发人员评论说,Jini到底是技术还是社会学实践呢?

一个公司——而不仅仅是为了个人或者建立起来的开放源码项目——要在开放源码上成功,那么就需要认真的对待社区,并且详细的了解它。因为外面常常有人怀疑公司有一些地下的、令人讨厌的待办事项。

社区建设工作包含这样的活动:当它们完成时,能够培育文化,让社区成员感到舒服和有价值。必须要有些方法,让个人能够到达社区,学习它,作为新成员加入,变成高产的成员,发展成为专家,最后成为让人尊敬的长者。

当一些公司和一些敌意的兴趣交织在一起的时候,就出现了政治。怎样达成妥协呢?已有的位置和专家观点怎样得到尊重?这些都是政治问题。

公民权不仅仅包含个体的成熟过程曲线,也包括个体是否有机会感觉自己在一个与其他社区不同的社区,并且这种不同是让人感到自豪。也许这个社区有个响亮的名字(Linux),一个图标或者其他唯一性标志(一个企鹅),或者建立了风俗(每年一次社区大会)。也许社区是因为其技术专业程度或者对社会重要的贡献而闻名。

原则构成了任何开放源码项目的中枢。软件设计人员和开发人员绝对讲原则和伦理,因此一个公司启动的开放源码项目需要坚定支持原则,并且需要明白无误的指出原则。个人启动的开源项目通常不需要显式的指出原则,因为这样的原则在开发者社区是非常普遍的。但是公司可没那么奢侈。

管理与如何做出社区工作的决定有关。对Linux项目来说,林纳斯.托瓦兹做很多决策,决定哪些代码进入源码树,授权另外哪些人可以做类似的决策,所以他是这个项目管理的组成部分;他自己选择他需要做这些决策。对于公司来说,管理通常需要更加明确、显然、平等和公平。当非基于公司的开源项目越来越成熟时,他们发现管理需要明确。

社区重要性的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发明了Common Lisp的项目,该项目是首批大型网络协作设计项目之一,始于1981年。我们中有一个人(RPG)是Common Lisp项目的发起人。该项目始于1981年夏天,最初的努力是想把更古老的Lisp方言——MacLisp——的几个后裔分支统一起来。在一系列短的面对面的会议之后,大量的工作切换到了APRAnet(Internet的前身)上的电子邮件讨论这种形式。最后的感谢名单包含62个个体,他们在两年内交换了超过2000封电子邮件,有过两到三次的线下会议,起草了4份规格说明(主要是Guy L. Steele Jr. 倾其毕生精力而作)。这个小组总共交换了超过10000份电子邮件。

这个社区的文化是它如何工作的核心。这个社区创造了一种交互方式和一种特别的在线文化,在这种文化中,一个人的参与度和其影响力由他或者她的专长所决定。不要忘记在那个年代(1981)还几乎没有或者很少有在线社区。网络电子邮件还局限于一些大学和一些国防相关的公司。它最后证明了——我们今天已经熟知——人们在Email中,比面对现实的人,更容易傲慢和直率。很多基于网络的讨论非常活跃,它们非常好,需要被记录下。无需依赖模糊的记忆或者发白的墨水,因为所有的电子邮件都自动的存放在了一个中心服务器,因此不会丢失或者放错地方。

这些讨论经常是关于Common Lisp的设计的提议、讨论、反对提议。人们经常交换当前软件的或预期新语法的代码示例。所有的主题都会被社区成员快速的查看。社区新成员想要快点跟上节奏,就去归档点(查看老的邮件)。

这种在线的形式有缺点。最重要的是,人们无法知道其他人的面部或者肢体反应,因此无从知晓是否某些观点激怒了他们,哪些对他们是重要的。不能立即知道争吵是否偏离主题太多或者有少许的帮助。这就意味着时间被浪费了,因而需要写下精心设计的论据去做任何事情。

这个小组的领导者是Scott Fahlman,来自卡耐基梅隆大学。有一个内部决策小团队——Scott Fallman,Guy Steele,David Moon, Daniel Weinreb, 以及Ricard P.  Gabriel——称为五人组Quinquevirate。在这个团队周围是半官方的Common Lisp组,包括33个人,这是它的组织形式。

总的来说,这种文化特质中喜欢争吵的交互风格带来的好处要比起其问题多。更重要的是,专家领导团队,做决策的核心小组,优秀的规格书写天赋,无需安排会议时间的工作自由意味着结果是非常的不一般。尽管每个人各不相同甚至秉性古怪,一个拥有强大契约、私有语言、紧急处理规则和明确传统的文化形成了。

Common Lisp社区基于开放的原则,最初起源于一群具有MIT人工智能实验室特质的技术专家的庆祝活动。这就形成了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形成了并且还在支持着理查德.斯托曼的观点。后者是自由软件基金会——开放源码运动先驱——的创始人和Common Lisp社区的活跃分子。

政治位于社区的中心。社区的一个目标是把开发了新的、不同的、互相区分的Lsip语言特性的Lisp机器公司以及其他的Lisp厂商(包括硬件和软件厂商)集合起来,让他们同意一个共有的标准。如果这个目标达成了,这个标准将减小他们实现的差异。此外,在通用目的计算机上实现Lisp的软件Lisp厂商、大学教授和用户被邀请到社区,带来了他们的冲突的、不同的愿景和需求——有商业的,有科学的,有工程背景的,有仅仅是奇怪的。要指望他们所有这些人来达成一个公共的协议。这是标准的卓越政治。由于ARPA的注意和首要人物的声望,社区获得了最佳公民奖。

最后一点,奇怪的事情是,Common Lisp的成就和其成形的产品是书本形式的Common Lisp详细规格,但社区成员从没有为写这本书工作过。没有作品构成了社区的中心;人们一般来说并不贡献代码,文字和专业意见。所有的书面工作几乎全由Guy Steele和其他Quinquevirate成员完成。社区在那里做些决定,更像立法或者做组织协定。Common Lisp社区的新成员需要倾听和阅读电子邮件归档——在Steel的第一份草案完成之前没有作品可以用来学习和修改;并且在此后,只有Steel可以修改这份草案。每天的活动就是政治和技术的讨论,然后是特定的决策,这就意味着Common Lisp项目本质上是社区形式的。

本书为谁而写

我们写这本书,是想帮助商业执行官管理解在何时和使用怎样的开放源码策略帮助他们实现公司的商业目标。我们也想对这样的经理有所帮助,他们的日常工作是做一个使用了开放源码的项目,并实施了这个策略。

本书的目标读者还包括哪些也许必须在开放源码项目上工作的工程师。我们想告诉他们,他们将会经历什么,人们将会对他们有怎样的预期。我们还想给他们传达这样一个信息,他们必须在开放源码领域教育他们的经理和合作者。

第三,这本书适用于任何这样的人,他们想更好的理解开放源码——其更长的历史,哲学,以及未来展望。

软件开发人员

自从我们为本书写第一稿时,软件产业也感到了21世纪早期的经济不景气。我们不想让本书特定于某个年代,我们想对任何时代的软件开发者指出,开放源码工作的教育性质和实验性质的优点。看起来开源代码不会消失。这就意味着开放源代码系统很长时间内都会是我们计算基础设施的重要部分的基础。有开放源码工作经历的个人将会有多方面的优势。

开源的经历将会为你的能力集合中增添价值。操作系统,web服务器,脚本级别的语言,维基,网志,电子邮件基础设施,以及很多的工具来自于开放源代码的世界,在这些软件中有工作经历是有价值的。有开放源代码项目工作经验的人将为那些已经或者打算自己做开放源码项目的企业带来价值。知道各个成员的角色定位,知道开发过程是怎样的对那些想在开放源码项目中成功的公司尤其重要,这些知识更多的来自于实践,而不是书本。

在开放源码项目中工作将给你带来分布式开发环境工作的经验,也许会和世界上不同文化背景,不说中文的人一起工作。越来越多的公司将开发组方式世界各地,包括自己开发和外包,因此在这种环境的工作经验是非常重要的。

开放源码项目使用文档和书面的交流来工作。文档可以简单到电子邮件形式的规格或者设计理念,但是它们就是文档。使用书面交流来工作是把更多纪律引入开发过程的一个方式。而且,你将因为多写文档而变得善于写,而一个email交流频繁的项目将会给你很多实践机会。

在开放源码项目中,人们可以审查源代码,并且设计人员和实践人员乐于回答问题。阅读(以及修改)源代码是学习设计和实现的最佳方式之一。开放源码的软件可以一直获得,会被持续改进,因而有可能超过商业软件的质量,这样的话,就将导致更好的教学实践。

在开放源码流行之前,在上文提到的这些领域中,很多自我教育是碰运气的事情。学习软件开发需要互相交流,培训需要交流,在基于互联网的开放源码软件项目存在之前,很难找到地方提供这种形式的交流。

开放源码作为一种商业策略

想要让一个开放源码项目成功,不仅仅是开一个新闻发布会然后把代码公之于众那么简单。开放源码是一种开发方法学,但是如果一个公司仅仅意识到这一点的话,它将体验到不愉快的经历。有时可以把开放源码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意味着成功的开放源码项目是在一系列文化习俗中运作的,而这些文化习俗对某些公司来说不懂或者难以接受。对公众开放源码并不是减少支出的机制,需要做仔细的商业评估来决定是否使用。

本书关注的焦点是,当一个公司把开放源码作为其业务的一部分时,它需要做些什么。我们将从理解使用开放源码的商业理由开始,然后转向开源项目的日常活动细节。本书包含了一些例子,讲述了像Sun,IBM以及思科怎样在使用开放源码中成功受益。

我们的例子倾向于从Sun的工程中提取经验。这是因为我们有机会知道的,不仅包括公司赞助的开源项目中社区和学者的反应,内部人做的报告,也包括内部决策者的讨论,不管赞成的还是反对的,好的还是坏的。我们能够知道哪些建议被采纳,哪些没有,结果是什么。Sun不是一番风顺的,有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有时面临困境;该公司坚定支持一些开放的基本教义,与社区一起工作,这是要成功的把开源作为商业策略所必须的;但是它常常没有足够彻底的拥抱开源的理念,理解所有的好处。

我们并不主张盲目的把开放源码作为商业策略,也不是开放源码的顽固支持者。我们想在开放源码的支持者和反对者中取折中的观点,并且给出实践过的建议:当一个公司把开放源码作为策略时如何成功。

创新在别处(2.1):开放源码是公共场所

开放源码是公共场所

开放源码基本上与此相关:人们志愿的在我们称为公共场所的项目——也就是那些能带来公共利益的事情——上工作。我们所说的这种类型的公共场所由这样一些东西组成,它们的价值不会因为制造一个复制品而减少——事实上,大多数情况下制造一个复制品会增加它的价值。比如,一个小软件如果不是拿来卖钱的,那么有人复制并使用它并不会减少它的价值。假如一个软件实现了一个协作工具,那么更多的拷贝会让它变得更有价值,因为更多的人利用这个软件去协作。书面成果和知识也是这个公共场所的一部分。利用公共场所的优势是简单的,只要用公共场所中的东西——这是允许的——就可以了,但是,学习和运用对公共场所中的社区承诺的规则,能够增强这种交互,并为以下两点铺平道路:1. 把对你来说重要的工作放在公共场所中, 2. 带来志愿者多种形式的努力。

开放源码可不是小小的或者后院的运动。有数以万计的开放源码项目——最大但不是唯一的开放源码主机站点,Souceforge,  在2004年中期,持有80000个项目,并且拥有超过810000个注册用户。很多公司有非常强烈的兴趣去使用公共场所中的开放源码,其中一些公司甚至调整了他们内部的产品生命周期和开发方法,以适用于开放源码的天生特性。在当前技术经济低迷期,开发者和设计者不仅仅能利用开放源码项目磨练真实世界的项目技能,也在很多有用的方向上拓展专业技能。工作于开放源码项目,学习那些工具和过程,在不同的开源项目和系统中获得专业技能,很可能是有价值的:如果没什么比看别人的代码、风格更能提高你的水平,让你成为一个较佳的开发者和设计者的话。

公共场所能创造差异吗?

尽管我们所说的公共场所可以指很多其他东西,唯独这样的公共场所是比较多的,它包含了以某种版权发布的源代码,这种版权能够让很多人同时在其上工作。这种公共场所里的最著名的软件是Linux,它是一种Unix操作系统。Linux可以被看成是一种小众的技术现象——Linux在其技术领域对于某些公司很重要,却没有走进普通人的家庭,影响他们的生活。为了理解这种公共场所如何让普通人受益,我们容易研究公共场所中的其他东西,比如万维网。Web是有趣的,因为它不仅仅在公共场所——由群体的努力而创建——之中,而且它是构成公共场所基础结构的一部分。我们值得稍微研究一下Web的增长,做为理解开放源码的商业动力的开头。

对很多人来说,Web就是第一权威——不仅仅是普通人,就连专家都转向Web获取信息。本文作者阅读的几乎所有的科学和技术杂志都有在线版本。很多人,大多数公司和其他组织都建立了网站,并且保持更新。有些就像人们自己讲述自己的爱好和宠物那样普通和散文化,其他是精心制作的短文、艺术作品的集合,或者观点、软件的集合。当前大约有300万个不同的公共站点1 ,并且平均来说每个站点有大约450个页面,这就意味着总共有将近 15亿个网页。并且这个统计并不包含web 中的“黑色物质”,它们是存储在数据库中的信息,利用动态网页提供服务。

Web是基于志愿者的努力创建的——没有中央的计划,只有一组简单的协议和工具,想法是人们自己涌现出来的。Web的核心是一个叫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的协议,这个协议可以让一个计算机通过互联网请求另一个计算机上的特定资源——通常是一个网页。这个协议(http)在若干基本的互联网协议之上工作,可以看做是其他的层次协议——例如电子邮件(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以及ftp(文件传输协议)——的同类。在这个基础结构中,我们需要知道另外三件事情。首先,描述网页的方法不是基于某种所有权的格式。这里的选择是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起初这是一种异常简单的语言——它天生就不能够精确显示排版材料,但它是一种非常容易学习的语言。其次,定位要显示页面的方法不基于特定的计算机或者操作系统,而是统一资源定位符(URL)。第三件事情是浏览器。

想要找到这种社区努力的显著成绩,要点更多的在于浏览器而不是其他的组件。第一个要点是,早期的浏览器会尽其所能去显示页面,而不管它请求的页面的html描述有多么不完整。第二点,Web浏览器可以显示出他正在显示的页面的源代码。利用这个特点,业余网页设计师可以找到一个有他们所喜欢的布局的页面,然后模仿它,自己做一个。也许模仿的不够仔细,但能够容忍错误的浏览器很可能足够展示他们所要的东西。

有了对不完美描述页面的容忍和类似早期作者提供的早期页面的这样的(源代码)礼物,Web以人们不可预见的方式发展壮大。人们使用已经存在的站点和公开可见的源代码,(有差别的)复制网页设计并且放上自己的内容。人们分享爱好和专业技能。有特殊兴趣的组织教育了公众,俱乐部也通过他们的活动传播了兴趣。科学家和工程师开始使用Web来宣传他们的研究成果。学期论文,专题论文和极度狂热的共同兴趣出现在了Web上,以至于到2003年,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人类所拥有的知识在Web上没有死角——至少都是被提到过。随着搜索引擎的到来,现在很容易的找到这些信息。过去,人们需要费力劳神去找仅仅在某本书上模糊的一行记忆中存在的诗的名字和作者然后告诉你,但是现在任何人都可以在5分中内回答此类问题,只要给他一个浏览器和互联网连接。

因为个体志愿者的志愿服务,这种增长成了主导。今天,很多情况下人们付费让他们的网站上线——换句话说,他们付费给出东西。Web已经被用做独立的新闻源,并且有无数的例子表明,基于Web的活动已经改变了历史的路线。几乎没有人怀疑Web改变了人们工作和交流的方式。博客(简单的日志机制)很繁荣,聚集了足够的力量去影响政治;维基(用户可扩展的网站)正在被用于构建基础字典和百科全书。


--------------------------------------------------------------------------------

1. 这些数据来自于OCLC Web特征项目( http://wcp.oclc.org/).公共站点是对任何人开放的站点。大约还有250万个密码保护或者需要付费访问的私密站点,其中包括10万个成人网站,另外还有300万个临时网站正在建设中。

公共场所和软件

开放源码软件——以及与其紧密关联的自由软件1——正越来越多的被主流的计算——在公司的IT部门以及消费者的站点——所使用。开放源码正因为Linux操作系统和Apache Web服务器而变得普通。另外,还有开放源码的数据库、编译器、窗口系统、编程语言、文本编辑器、软件开发环境、(提高)生产力(的)套件,以及你能想到的任何东西。Apache Web服务器是当前公共站点使用最多的Web服务器之一。在商业环境中使用Linux操作系统的现象正迅速蔓延,Linux已经准备好成为优势系统的那一天。

在早期先行者之外,很多公司正从事越来越多的开放源码以及类似开放源码的项目,尤其是那些构造平台、需要大量使用的公司。此外,很多公司为他们内部的项目引入了开放源码,尤其是那些在内部的实用工具上的工作——那些工具在公司内部共享是有意义的。


--------------------------------------------------------------------------------

1.自由软件是指这样的软件,其源代码按照某种授权协议发布,该协议确保了源码保持开放并鼓励人们以自由的方式创造关联软件。自由软件的概念来自理查德.斯托曼和自由软件基金会,自由软件的协议包括GPL和LGPL。本书中,开放源码将包含自由软件。
开放vs封闭

亨利.斯布洛(在其著作:开放创新:创造技术并且盈利的新需要)提到,传统的创造新技术并且盈利的策略基于AT&T/贝尔实验室的老模式:

确保最优秀最聪明的人为你工作
发明新东西并且首先推向市场,意味着你将会赢
控制知识产权,因此没其他人能够在你创造的领域立足
这种模型是封闭式的引擎,所有的创新都是在公司封闭的内部产生的。在过去,大公司在某一技术领域聚集最聪明的人才不仅仅是可能的,而且是普遍现象。但是自从1990年以来,事情发生了变化。随着新公司的兴起,伴随着创始人和早期雇员立刻变得富有的可能性,研究人员和高级开发人员开始跳槽,而不是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都留一个公司。知识开始蔓延,并且雇员对一个特定公司的忠诚(以及反过来,公司对个人的忠诚)变得越来越稀有。

旧的模型被打破了。正如斯布诺指出,尽管直到1991年还有70.7%的工业化研究和开发(R&D)投入是由很多公司的25000名或者更多的雇员完成的,到1999年这个比例下降到了41.3%。此外,正如我们后面将要看到的,先行者的优势,也就是一个公司拥有某个新领域的首个产品,获得并保持市场份额的优势,是个神话。更新的模型是寻找可能冒出来的创新并且小心的使用它,保持其独特的价值层次。用拥有产权形式的研究去创新仍然是有意义的,但并不排斥向公司自身的“防火墙”外看。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创新在别处 《创新在别处》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Innovation Happens Elsewhere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