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4742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9-08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柳传志教父
柳传志教父
联想手机巨亏
联想手机巨亏
摩托罗拉变革
摩托罗拉变革
联想收购IBM服务器
联想收购IBM服务器
柳传志回忆
柳传志回忆
杨元庆与联想20年
杨元庆与联想20年
联想收购黑莓传闻
联想收购黑莓传闻
联想第一之后
联想第一之后
苹果联想双城记
苹果联想双城记
刘军接班路径隐现
刘军接班路径隐现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倪光南的“宿命”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倪光南的“宿命”编辑本段回目录

计算机专家倪光南的“宿命”
70岁的倪光南清瘦,但精神矍铄。 图本刊记者 姜晓明

计算机专家倪光南的“宿命”
1992年倪光南在联想微机生产基地。

  本刊记者 薛芳 实习记者 蒲秋茹 发自北京

  2009年8月1日,倪光南刚过完70岁生日。他依然穿行在中关村,骑着自行车,像25年前那样。

  25年的时间,成就了一批明星企业,也成就了一批明星级企业家,如联想的柳传志、四通的段永基、用友的王文京等;也有一些人,他们的身影已经渐渐淡出公众视野,但在中关村最初的历史里,他们被奉为“知识英雄”。

  在中关村,一直流传着“三个企业家找到三个科学家,成就三个知名企业”的经典故事,其中一个是:柳传志找到倪光南,开发出了联想式汉卡,成就了联想公司。

  时至今日,倪光南和王辑志早已出局,遭遇了“逼宫”事件的王选,亦逐步淡出了方正,于2006年2月13日去世。

  倪光南觉得自己是幸运的。

  去年中关村20年的科技成果展上,四通打印机作为一个里程碑式的产品获奖,但领奖人非王辑志,而是段永基;对倪光南来说,联想汉卡是自己开发的,这是一个不能更改的事实。

  汉卡带出的故事

  中科院南路6号的中科院计算机所9层,倪光南出现在电梯口,跟着清瘦、精神矍铄的他,穿过空旷的大厅,就可以到达他的办公室,十多平米,异常整洁。

  在采访开始之前,他打开红木的文件柜,拿出一个透明的文件袋,里面装着一块汉卡,一些文字材料,联想早年的宣传册上,柳传志依稀可以看到今日的影子,倪光南的两鬓还没有斑白。联想的所有制问题,汉卡在联想最初发展过程中所做的贡献,以及倪光南在联想的岁月,就浓缩在这样一个文件袋里。

  故事的缘起是1984年的中关村。那一年倪光南进入中科院计算机所23年了,身为中科院计算机所业务尖子他内心会偶尔掠过一丝遗憾。

  倪光南在《科学家的征途》一文中曾谈到,“大型计算机的研制,我洒过汗水;国家的科研成果,我取得过;中科院重大科技研究成功,我也拿过无数次。但遗憾的是,这些成果至今还躺在奖状上,一直没有成为产品。”

  那一年,国家颁布的《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把计算机列为应用科学,拟在5年之内全部取消财政拨款,联想集团的前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简称“计算所公司”),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接下来的故事在各种版本里均有记载:1984年12月的某一天,计算所公司成立(后更名为“联想”)后一个月,倪光南就这样进入了联想的历史,成为公司的第12个员工。那一年倪光南45岁,是国内的顶尖级计算机专家,他手里有一个宝贝——LX-80汉字图形微型机(独立的汉字信息处理系统)。

  柳传志知道倪光南的手里有一个宝贝,他打动了倪光南,他说,“我保证把你的一切研究成果都变成产品。”刚刚从加拿大回来的倪光南提了三点要求:一不当官,二不开会,三不接受记者采访。

  那个阶段,倪光南的技术辈分比柳传志高出许多,加之他比柳传志大5岁,进计算机所比柳传志早10年,因此,尽管柳传志是副总经理,倪光南仍亲切地称其为“小柳”。

  最初的3年,计算所公司依靠联想汉卡等高技术产品,在技工贸一体化的方针下,产值以平均500%的速度跃升, 1987年的产值接近亿元,进入了中关村“两通两海”等大公司的行列。

  故事并非永远就这么桃红绿柳的进行下去,很快,倪光南的命运变发生了逆转。

  《联想局》里如此写道:1996年联想汉卡停止生产,而1995年,销量只有0.5万块。与之相对应的倪光南的命运是:1995年6月30日上午,联想集团董事会宣布解除倪光南总工和董事的职务。会议结束,柳传志和倪光南各自默默地离开现场。

  这一切并不为业界所知,4年后,倪光南的离开才被业界知晓。

  分歧的发生

  1999年的9月10日,中科院7层会议室,时任联想集团控股公司董事长曾茂朝宣布了一则消息——解聘倪光南,他的股份被联想收回。“董事会研究决定,从1999年9月1日起,对倪光南同志进行解聘,并提请中国科学院根据人才流动双向选择的原则重新安排其工作。”曾的语调很冷静。

  曾茂朝对媒体如此说,这件事不是个人恩怨,而是目前许多国内企业都存在的体制问题,就是在一个企业里,到底应该是企业家说了算还是科学家说了算。也有人把这种分歧归结为“技工贸”和“贸工技”之间的分歧。无论是哪一种,结果对倪光南来说,都是残酷的,他被动出局。

  当倪光南被解聘时,他几乎是一无所有,他失去了十多年来辛苦耕耘的中国IT企业这个舞台,他头上的“联想”的光环被拿走了,在联想的正史和媒体的宣传里,将他从“联想的工程师”变成“联想的罪人”……

  在联想的正史《联想风云》里面,倪光南被描写成一个“谦虚、内敛、执着和多疑”的人,“当然在他的内心深处也有一些东西让人恐惧,那就是自负、偏执、凶狠和不顾一切。”

  2000年初,刘韧写了一篇2万多字的文章:《柳传志心中永远的痛》,算是为那场长达数年的“柳倪之争”暂时划上了句号。文章中的倪光南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刘韧用这样的话作了结尾——“抱歉,不能写出一篇让倪总满意的文章。”

  谈及到这些文章中的“自己”,倪光南的语气中依然没有愤怒,他只是问了记者一句,刘韧现在在哪里?这涉及到I T圈去年的一件爆炸性新闻,去年11月份,刘韧以涉嫌敲诈勒索罪被捕。

  而在另外一部分人眼中,倪光南总是那么谦和有礼,甚至有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位中国工程院的大院士,竟然“ 像小学生一样站起来回答问题”。记者在求证这个问题时,倪光南笑着说,“我不是什么名人啊。”

  关于“柳倪之争”有着太多的版本,这中间,倪光南保持了缄默,能看到的文字是倪光南拒绝了500万,缘故是这是一笔说不清楚为什么要拿的钱,他觉得历史总会趋于透明。

  当然历史不能在假设中前行,但有一个事实是明晰的,科学家和资本家之争中,科学家似乎永远是弱势的一方。

  在2004年的岁末,一些不同的声音又开始涌现。在另外一次采访时,经济学家左大培为倪光南大声“叫冤”:“ 联想股份制改革产生了一批亿万富翁、富婆,但作为对联想创业贡献仅次于柳传志的倪光南,为什么一分钱都没有分到?”

  方舟陷阱

  倪光南的故事,始于联想,但并没有终于联想。

  离开联想之后,为国产软件奔走呼吁的过程中,资本和知本博弈的故事再一次发生在倪光南身上,尽管换了人物,换了场景,但剧情依然是相似的。

  1981年,倪光南应邀到加拿大国家研究院工作,认识了阿尔伯特大学戴维斯教授。1983年,戴维斯请其到阿尔伯特大学访问。这次访问,倪光南认识了正在该校读书的李德磊夫妇。此后,两人的联系很少,直到李德磊到摩托罗拉工作,回中国的机会多了,和倪光南的联系也多了起来。

  2000年3月8日,李德磊成立了一家叫做北京中芯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芯微”),那个时期,国内的芯片研究领域一片空白,李德磊有一支做CPU的技术队伍,但没有业务。

  李德磊找到了倪光南,刚刚从联想退出来的倪光南,一门心思要做中国自主的操作系统和芯片。中芯微的技术团队让倪光南非常振奋,他觉得他的梦想或许能在他们身上实现了,他开始协助李德磊寻找风险投资。这时已是1999年9月了。倪光南在业务推广上不遗余力,他的执着打动了一位深圳民营企业家,后者立即拍板投资2000万元。

  千禧年世纪之交,中国制定了“十五规划”,发展高科技产业成为一项重要内容。在这个背景下,支持集成电路发展的“18号文”出台了。

  瞬间,李德磊的方舟科技成为芯片行业的最耀眼明星。据说后来胡锦涛主席参观中关村,第一个见的是李德磊。20 01年4月,中国第一片自己设计的嵌入式芯片“方舟1号”诞生。作为第一款可以商品化的32位芯片,尽管它在技术上还不成熟,仍然备受关注。

  2001年4月,方舟1号研发成功。2001年5月,倪正式出任中芯微系统战略市场部副总,为中芯微做拓展市场的前期工作。7月,经过高级别的专家技术鉴定会,并由四部委联合召开了盛大的发布会,轰动一时。在此之后,国家开始陆续投入大笔资金支持方舟1号、2号的研发。

  随后发生的事情出乎倪光南的意料。

  政府的巨大支持,使李德磊根本看不起市场上的厂商客户,他眼里只有政府采购。尽管如此,倪光南给方舟公司拉来了第一个客户——北京裕兴科技公司。出于对倪的信任,裕兴科技投入上百万元,弃英特尔投向方舟芯片阵营。可令倪光南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李德磊却拒绝供货。倪光南非常尴尬,后来,陆续又有几个客户被方舟公司用同样方式撵走。

  2001年10月,倪光南离职。此后在一些场合,李德磊指出,方舟3号是狗屎,公开宣称做嵌入式芯片没有市场,搁置了承接的科技部“863”(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芯片的研发中止了。

  在倪光南的叙述中,此后的李德磊似乎都猫在自己的方舟科技大厦里,现在几乎很少在中关村的各个场合出现。“他没有脸面再出来”,倪光南如此说。

  在方舟事件后,倪光南说,“花了20年时间,才认识李德磊”。

  另外一个版本

  众所周知的是当年的“柳倪之争”,“方舟事件”后的倪光南,并没有在公众视野中消失。在倪光南的博客里,《“ 软件正版化”不等于“软件进口化”》,《中国的信息化只有依靠国产软件才能以低成本实现》等文章,正是这几年他的所思所虑。

  从当年的“柳倪之争”,再到近一点的“方舟事件”,倪光南谈到这两个事情的时候,眼神中流露出一点点哀伤。在倪光南看来,人一旦有了权力,就会产生分化,这是他的宿命。回望当年,没有愤怒,甚至连语调都是平缓的,有的只是无奈。

  说起当年的“柳倪之争”,他觉得,历史会给他一个圆满的答案,历史会回到本来的面目。和柳传志掰了之后,他碰到过柳传志两回。

  “1996年左右,那时柳传志还住在中关村东小区。我住5楼,他住4楼。有时我正好碰见他从楼里面走出来,他没有和我打招呼,就一头钻进自己的奔驰里。我无所谓,推着单车慢慢地走过去,但透过小车的反光玻璃,我看不清他的表情。后来他就搬往别墅去了,房子是他的司机在住。”

  还有一次是在一个会议上,倪光南看到了柳传志,彼此仅仅互望了一眼,柳传志的脸上没有表情。

  尽管没有时间锻炼身体,他觉得自己的身子骨还算硬朗,空闲的时候,倪光南喜欢听一些经典音乐,最爱听的是德沃夏克的第二乐章。听到这个旋律的时候,他就会想到自己小学一年级时的场景,歌词是老师填的。

  黄金的年华虚度过

  才知道从前铸成大错

  萧萧两鬓白徒唤奈何

  雄心壮志早消磨

  斜阳景已不多

  深悔蹉跎

  深悔蹉跎

  “当年曾觉得这首词的情调太消极,现在年纪大了,才感觉到其中的深意,才觉得许多事情没有做得更好——我本来是可以为国家、为他人做出更多贡献的。”倪光南感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倪光南的“宿命”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