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10494 次
  • 编辑次数: 3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8-29
方兴东
方兴东
发短消息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中国经济超美
中国经济超美
全球资本主义民主神话
全球资本主义民主神话
李光耀纵论中国
李光耀纵论中国
383改革方案
383改革方案
查韦斯传奇人生
查韦斯传奇人生
创富大户领域
创富大户领域
欧洲新工业革命
欧洲新工业革命
远离学术界
远离学术界
重庆不雅视频情色背后
重庆不雅视频情色背后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哈佛的危机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哈佛的危机编辑本段回目录

捐助金高达369亿美元仍入不敷出,哈佛经济危机产生的逻辑悖论

世界上最富有的学校哈佛大学,正在经受其373 年建校史上最糟糕、最危险的经济危机。在繁荣年代,没有人敢怀疑哈佛的财力,直到上个财政年,其捐助金收入依然高达369 亿美元。但如今,哈佛不仅入不敷出,财政紧缩,而且到处是裁员、抗议和无人清理的垃圾箱,处在一片混乱中。
经济不好,美国名校的日子也不好过。《名利场》8月号上,由财经记者妮娜。蒙克(Nina Munk)撰写的一篇专题显示,包括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和康奈尔在内,常春藤联盟的8 所名校都陷入了窘迫的经济状况。美国私立大学靠的都是捐助,如今这些大学接受到的捐助金比往年平均下降近25%。

至于世界上最富有的学校哈佛大学,则正在经受其373年建校史上最糟糕、最危险的经济危机。在繁荣年代,没有人敢怀疑哈佛的财力,每个全职教授的基本工资就达19.2万美元,在美国高校中遥遥领先,给学生的奖学金则每年达3.38亿美元,这些数字加大了哈佛的光环。在刚刚过去的那个财政年(截至2008年6月30日),哈佛收到的捐助金尚有369亿美元。然而,新财政年的第一个季度,捐助金就剧减了22%(去年7-10月之间,哈佛比预计少收80 亿美元捐助金)。一个巨大的赤字已经产生。妮娜。蒙克感叹,常春藤联盟的“镀金时代”(the Gilded Age)已经落下帷幕。

哈佛大学向来出手阔绰,重金打造校园设施在所不惜,建一座花费2.6 亿美元的新医学大楼眼睛也不眨一下,委托罗伯特。斯特恩(Robert A.M. Stern,美国老牌建筑事务所)设计一座巨型哈佛法学院副楼,也一点不成问题。然而如今,这所名校中已经弥漫起华尔街病恹恹的气息。漫步在波士顿查尔斯河旁的哈佛校区,首任捐助者约翰。哈佛(John Harvard)的雕像闪耀着光泽,但其脚下几乎被挤爆的垃圾箱却似乎透露出不妙的预兆。至于哈佛最为雄心勃勃的宏伟项目—预计将在2011 年竣工、造价超过12 亿美元的科学综合大楼,目前已被迫停工。由于研究院的招聘与建设均已处于冻结状态,学生、老师、管理层之间的冲突正在酝酿之中。

蒙克称,撰写这篇报道的过程中,哈佛官方拒绝与其合作,她成了“那个最不受欢迎的人”。然而,来自各方面的信息提供者却络绎不绝,似乎每个人都满腹牢骚,对“当权者”有话要说。许多人认为,目前奥巴马政府的首席经济顾问、前哈佛校长拉瑞·萨默斯(LarrySummers)难辞其咎。

忘记免费咖啡这回事

位于马萨诸塞州的哈佛核心学院—文学和科学学院(Faculty of Artsand Sciences),如今面临2.2 亿美元的财政预算赤字,这个数字,相当于文学和科学学院每年总预算的五分之一。在蒙克走访该学院的大礼堂时,学生工会组织正在举行抗议,因为最无话语权的本科生毫无疑问将在头一轮裁员中成为最大的牺牲者。整个校园处于一片骚乱之中,教职人员很生气,学生们则感到被骗。工程及应用科学系教授史密斯叹息道:“在哈佛,控制成本一定是从本科生预算开始,而不是高层管理者的薪水。”

除此之外,一些基础设施也将降级。冬天空调的恒温器将从22℃降至20℃;学生以及教员从此以后都必须忘记免费咖啡这回事;学院与学院之间的免费班车车次将减少一半;本科生部热气腾腾的早餐也将不复存在,冷冰冰的火腿、芝士、谷物和水果将取代记忆中的培根、荷包蛋及华夫饼干。用哈佛大学校园报《哈佛克里姆森报》(The Harvard Crimson) 的话来说,“这里是哈佛最有钱的部门,如果连他们都不能供给咖啡了,那情况就可想而知了”。

免费咖啡事小,学生们真正担心的是教学资源条件的差异。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哈佛内部人员说,显而易见,哈佛即将爆发大规模裁员,课程将被精简,大班将取代小班,更少的教授、助教、警卫和后勤人员,更水平的管理结构,隔天才开放的图书馆,谨慎发放的研究经费,自动贩卖机取代咖啡馆,初级的校体育代表队降级为俱乐部,没有加薪和奖金,以及校园里满目疮痍却无人清理的垃圾箱。


哈佛不是生意

在哈佛的词典里,“成本控制”是个生词,他们更愿意称其为“调整”或“重新评估”。一位前哈佛高层管理人员说:“有人必须为当时的判断负责。”过去30 年里,他们已经财大气粗惯了,1980-2000 年的20 年中, 哈佛新辟了320 万平方英尺的新校园,而2000-2008 年,这个数字又翻了一倍,校园总面积直逼五角大楼。在这些新校址上,无数大楼被兴建起来,总造价超过43 亿美元。

另一方面,从1990 年的48 亿美元捐助金,到2008 年的369 亿美元捐助金,那些哈佛的管理者满打满算地以为两位数的增长率将持续到永远。所以,哈佛从不开源节流。《福布斯》披露,哈佛的不良资产率极高,光是没有资金准备的委托,例如私募基金、不动产投资或对冲基金就达到110亿美元。在现实生活中,如此理财早就被投资人炒鱿鱼了,但是一位哈佛商科教授说:“让哈佛控制预算,将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因为哈佛不是生意,也绝不应该作为商业来管理,没有人应该为哈佛的困境检讨。”

所以,哈佛正面临的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资金流动性问题,他们不可能像一家普通企业那样通过解雇中层管理层、拆散部门或变卖不动产来控制成本。“没有一所学校有能力将费用快速地减下来,”一位对冲基金管理人员认为,“他们完全搞砸了。”虽然哈佛的资本运营者计划通过提高库存现金来增加学校的财务灵活性,比如之前试图以超低价出售其15 亿美元的私募股权,以弥补捐助缺失(结果无人问津)。去年12 月又变卖了25 亿美元的债权,然而这些根本不足以弥补学校巨额固定成本支出的缺口。根据国际电子商情网Standard &Poor's 提供的数据,哈佛的总负债额已累积至60 亿美元,到2038 年,哈佛每年所需还款的利息就达5.17 亿美元。

虽然,新上任的哈佛资产管理公司首席投资官珍。门迪洛(Jane Mendillo)还在为哈佛的经济状况辩护,但地球人都知道,要不是走投无路,谁又会在去年12 月的当口变卖家产呢?

问题的本质是人,而不是钱

要找出哈佛近乎绝望的经济状况的罪魁祸首,其管理层近年来的频繁变动,似乎为人们留下了线索。近8 年来,哈佛校长换了4 任,而副校长几乎每年更替。去年才从高盛投资公司调来的副校长爱德华。福斯特(Edward Forst),到今年8 月1日又下台了。

2005 年,担任哈佛资产管理公司主管15 年之久的杰克。迈耶(JackMeyer)一走了之,使公司陷入了简直就像“一部缺少了引擎的法拉利”的状况。受够了内部斗争的迈耶离开哈佛,另起炉灶,也顺便带走了手下30 位投资组合经理及交易员,包括首席风险管理官、首席运营官和首席技术官。据说,是资产管理公司几名经理高达8 位数的薪水收入,惹怒了时任校长的萨默斯,而萨默斯对杰克。迈耶投资策略的反复质疑,致使公司内部形成了反对派,最终逼走了迈耶。

而后萨默斯自己的辞职曾闹得满城风雨,他因失言“女子学理天生不如男”以及一系列遭诟病的铁腕政策,不得不引退。校方董事会迫于压力,选出了哈佛首任女校长德鲁。福斯特(DrewFaust)。

很多人认为,作为经济学家,萨默斯在个人擅长的领域也称得上“玩忽职守”。2000 年前后,萨默斯为了应对哈佛拥有的外汇借款的汇率增长风险,卖出债券,用以弥补10 亿美元的汇率互换损失(interest-rate swaps)。结果却事与愿违,汇率在之后大幅下滑,而蹊跷的是,哈佛并未在利率跳水时取消这一汇兑互换,并导致最终10亿美元的损失。虽然萨默斯难辞其咎,但该事件也足以反映哈佛内部管理之混乱。正如一名哈佛资产管理公司董事会成员向蒙克所总结的:“这个故事的本质是人,而不是钱。

谁让哈佛沦落?傲慢、贪婪还有编辑本段回目录

从最有钱大学到最严重财政危机
哈佛大学一幢幢大楼之后是巨额的债务。

  

从最有钱大学到最严重财政危机
前任哈佛校长、现任总统经济顾问萨默斯

  仅仅一年前,哈佛还获得369亿美元捐款,傲视学界。然而随着金融危机席卷而来,这所世界名校面临着373年来最严重的财政危机。学生抗议,管理者削减开支,在建大楼纷纷停工,哈佛陷入了史无前例的困境。无止境扩张、庞大债务、傲慢自大和管理不善摧毁了华尔街,同样的问题是否也将致哈佛于死地?这些错误中有多少是前任校长、现任总统经济顾问萨默斯之过?

  大衰退打击了几乎每一个美国人,哈佛也未能幸免

  早在去年5月,我参加哈佛大学本科生的一个对话会,会议主题就是削减开支。我在椅子上甫一坐定,就见到“学生劳工运动”的积极分子派发传单。“请三思,请抵制”的黑体大字跃然入眼。这是学生在呼吁不要辞退雇员。传单上哈佛大学的校徽中“爱真理”三个字被学生们聪明地置换为“爱金钱”。

  哈佛最大的学院、文理学院院长史密斯,尽量维持会场秩序。他单刀直入主题:他的学院正面临着2.2亿美元的资金缺口。

  2.2亿美元!可真不是笔小钱!文理学院不得不因此削减目前预算的20%。史密斯直截了当地说:“我们不能坐在这里无所事事,必须得行动起来了。”

  听众屏息聆听着,他们已经见识过史密斯节约开支的实际行动,此前,学校供暖从华氏72度降到了华氏68度,学校食堂也不再提供免费咖啡,尽管遇到学生强烈抗议,史密斯仍宣布,学生宿舍不再提供热食早餐,之前的熏肉、荷包蛋、威化饼也被更换为冷火腿、软奶酪、麦片和水果。这种所谓的节约开支的“调整”对于每个涉及到的人来说都是一种痛苦。哈佛学报曾援引一位大学员工的话说,“哈佛是世界上最有钱的学校,如果学校连咖啡都提供不起,确实让人有些想法。”

  不过,史密斯似乎会有比停止供应免费咖啡大得多的动作。“恐怕会有不少人被辞退,课程也会删减,小班授课可能也要扩大”。一位内幕人士透露说。学校的管理人员被要求不能对外发表任何这些关于勒紧腰带、缩减开支的“调整”政策。

  大衰退打击了几乎每一个美国人,哈佛也未能幸免。黄金时代似乎已经终结,哈佛正痛苦地调整自己去适应现实:捐赠已经崩溃,捐款正在下降,预算捉襟见肘。面对这么多固定要花钱的地方和日益下降的捐款额,哈佛几乎已没有任何回旋余地。

  此外,大学过多的建筑工程也带来沉重的财政压力。整个校园,新大楼如雨后春笋。所有新建筑项目加起来的花费总计有43亿美元之多。在学校主校区的对面,你可以看到哈佛的价值10亿美元的大洞,一个巨大的建筑基坑。这本是哈佛最雄心勃勃的项目:奥尔斯顿科学基地,定于2011年完成,耗资12亿美元,现在也已被搁置。

  应对金融危机,哈佛固执僵化

  没人知道谁应为哈佛的问题负责,也没人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相互指责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负责管理哈佛捐款基金的哈佛资产管理公司的一位高层告诉我,“这是领导的问题。不是钱的问题。”没错,在过去的5年里,领导层相信大学的捐赠将以两位数的速度永远增长。如果哈佛是一家上市公司,这些人可能早就被解雇了。

  曾几何时,2008年6月30日结束的财政年度,哈佛大学的捐赠为369亿美元,远远高于1990年的48亿美元。没有哪家大学的捐赠基金可与之匹配。排名第二的耶鲁大学当年所获的捐赠只有229亿美元。斯坦福只有172亿美元,还不足哈佛的一半。

  大衰退随后而来。在2008年下半年,哈佛的捐款就崩溃了。去年12月,哈佛校长福斯特致信各学院院长,他表示,从7月到10月,哈佛已失去了80亿美元的捐赠,占总数的22%。自1974年哈佛的捐款曾一度缩水12.2%以来,哈佛每年所获的捐款再未经历如此大的缩水。福斯特表示,接下去可能还会更糟,要做好缩水到30%的准备。

  如果哈佛是个面临着流动性资产危机的企业,它就会做出激烈得多的动作,如解雇部分高级雇员,关闭一些部门,出售房地产等。但是,哈佛和大多数其他一流大学一样固执僵化。“这些学校无力快速削减开支。”一位对冲基金经理这样解释道。不断缩小的捐赠要跟上大学臃肿而僵化的开销是不可能的,这位经理总结道“他们彻底完了。”

  以下是我们所知道的关于哈佛的对危机的反应:2008年秋季,哈佛资产管理公司试图出售约150亿美元的被卡在阿波罗投资基金六号和拜恩基金九号中的私人股权投资组合。拍卖计划失败了,没人愿意付那么多钱。

  去年12月,该大学出售了25亿美元的债券,债务总额增加到60多亿美元。一般人都不会选择这样一个糟糕的时间来抛售债券,2008年12月正是信贷市场停滞的时候。利率掉期给哈佛造成了约10亿美元的损失。这是个惊人的数字:10亿美元,约是大学全年预算的1/3。哈佛既不愿低价出售其资产,又需要现金去堵这个大洞,似乎已没有别的选择。

  这些掉期,是由前校长萨默斯所启动的。金融媒体认为萨默斯应为利率掉期危机负责,尽管事实上他已于2006年离开哈佛,那时利率还未下跌。

  在捐赠只占哈佛日常运转的一小部分的时代,捐赠的缩减虽然不幸,但并不致命。然而近年来,捐赠已成为大学发展的发动机。2008年,12亿美元的捐款就占了大学的总收入的1/3以上,20年前的这一数字只有16%。

  在日子好过的时候,大家都认为捐赠款会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大笔大笔的捐款来得迅速而轻松,很容易让人上瘾。大学投资也变得日益疯狂。

  工资福利是哈佛各项开支中最大的一笔,占了预算的近一半。去年一年,该项开支就上涨了7.5%。今天,哈佛教授的平均年薪为19.26万美元,这还没算上福利在内。这也是全美最高的教职收入(耶鲁为17.47万,加州大学伯克利为14.35万)。哈佛对学生的财政支持也很慷慨,过去10年,给学生的补助翻了3倍,从1.25亿涨到了3.38亿。

  对于大学投资,哈佛变得唯利是图

  杰克·梅尔,自1990到2005年间执掌哈佛资产管理公司。他管理捐赠的方法改变了整个高教界。

  梅尔是一个先驱。有人说他大胆,有人说他轻率。他并不遵循传统的35/65投资法(其中65%投资于股票,35%投资债券)。梅尔和他的团队几乎将哈佛的资金投到任何一个领域:私人股权、房地产、石油、天然气、固定收益套利、林地、对冲基金、高科技初创企业、外国股票、信贷违约掉期、利率掉期、交叉货币掉期、商品、风险资本基金,甚至垃圾债券。哈佛的投资组合让人眼花缭乱。

  长期以来,梅尔的大胆策略都卓有成效。从1990年到2008年的财政年度,哈佛的捐赠的年增长率为14.3%。这无疑是个炫目的业绩。长期的高效业绩其实并不是故事的全部。事实上在大约2000年,哈佛资产管理公司,和大学本身一样,就已经迷失了方向。

  在梅尔的管理下,公司以业绩提成来激励员工,通常情况下,他们可以提成10%。捐款越大,他们所获的激励奖金也就越多。资产管理公司人员赚的比任何大学的高管或教授都多。

  关于资产管理公司员工提成的抱怨开始增多,渐渐像雪崩或泥石流那样。到2000年初,有员工竟1年能挣到4000万美元。终于,在2003年,7名哈佛校友写了一封强烈抗议书给校长萨默斯,公开声明哈佛资产管理公司员工的提成是“下流”的。

  在其他美国大学,大学投资被视为一种公共服务。哈佛的大胆行为深受社会的怀疑。“哈佛变得唯利是图”,另一私立大学的首席投资官如是说。

  在梅尔的管理下,赚钱成了哈佛资产管理公司的唯一目标。位于波士顿市中心的现代摩天大厦,远离哈佛保守的校园,哈佛资产管理公司就像一个典型的华尔街交易大厅。其投资组合经理人按华尔街的规矩行事其实也并不令人感到惊讶。

  梅尔还有其他的压力。自2001年著名经济学家、曾在克林顿政府担任过财长的萨默斯成为哈佛大学校长以来,他一直对梅尔的投资战略表示怀疑。这对一向特立独行的梅尔来说是一种侮辱。

  到2005年,在领导哈佛资产管理公司15年后,梅尔受够了关于员工提成的诘难,又不能获得萨默斯的信任,他选择离开,同时还带走很多优秀人才,约30名投资组合经理和交易员,以及首席风险官,首席运营官,首席技术官随他而去。

  经过将近一年时间,哈佛资产管理公司才找到能代替梅尔的临时经理,这位临时经理被动地在股票、债券和商品上投入越来越多的资金,以期能赶上梅尔的业绩。真正的问题是时机:梅尔离开时正是冲基金狂热的高峰期。在精英随梅尔离去,临时经理在没有特定的投资策略情况下,愚蠢地将巨资投到了最热门和最诱人的对冲基金。投资变成了灾难。

  最后,在2006年2月,埃里安,这位毕业于牛津的经济学博士,正式接手梅尔的工作。埃里安只做了不到两年的时间。据一位朋友透露,埃里安在哈佛感到窒息,迫不及待地想出来。

  直到2008年7月,经过旷日持久的寻找,哈佛资产管理公司终于找到了曼迪罗作为负责人。曼迪罗是领导公司的合适人选吗?现在还说不准。在去年危机期间,她和其他人一样表现得不太好,也没有让紧张的公众放心。

  现在,哈佛大学的捐赠一路下滑,可能需要10年的时间,捐赠额才能回到2008年的鼎盛时期。

  萨默斯没能带领哈佛实现复兴

  回顾一下过去那个繁荣的时代。2001年,萨默斯刚刚被任命为哈佛大学校长。好斗的他决心带领大学实现光荣复兴。当别的大学都把重心放在人文、商业和法律教育时,萨默斯希望优先发展自然科学教育。

  飙升的捐赠是萨默斯实现大跃进的关键。萨默斯认为,哈佛应放宽钱袋,而不是紧缩财政。捐赠应当优先用于自然科学教育。在萨默斯的领导下,哈佛大学开始实施大胆的行动计划。2003年9月,萨默斯为价值2.6亿的哈佛医学院的新研究大楼剪彩,大楼是哈佛历史上最大的建筑。2002年,行政中心大楼和国际研究中心也开始施工,整个建筑花了1.4亿美元,超过预算4倍。接下来,哈佛又斥巨资建造了校园剧场。几个月后,哈佛大学用于综合科学与工程的实验楼建成:耗资1.55亿美元,资金几乎全部来源于借款。

  直到今天,哈佛的校园建设还在继续。豪华的西北科学大楼刚刚落成,最后一项工程是哈佛法学院,耗资2.5亿美元,目前还在施工中。再提一下耗资10亿美元的奥尔斯顿工地。2006年在接受采访时,萨默斯把奥尔斯顿描述成为“世界上最有创造性的年轻科学家实现梦想的跳板。”经过数十年的规划,2007年奥尔斯顿动工。第一部分是12亿美元的奥尔斯顿科学园区。然而,今年年初,受经济衰退的影响,奥尔斯顿的建设突然停止。建设项目正在“重新评估”和“重新调整”。

  理论上来讲,萨默斯这位现任奥巴马政府国家经济委员会的主席,应当是带领哈佛实现复兴的不二人选。可他任职期间,却疏远异己。人们提得最多的是他的傲慢,而不是他的远见。他也被认为是一位自大的领导者。他曾提及女性天生缺乏科学能力。同样的,他与研究美非关系的教授的公开争执,也加剧了事态的恶化,该教授后来跳槽去了普林斯顿大学。2006年初期,经过一个由文理学院提议的不信任投票后,萨默斯提出辞职。

  我太想和一位权威人士谈谈哈佛,终于这一天,在参加完本科生对话会后,我逮到了文理学院的院长史密斯。我随他朝停车场走去。“大学该怎么来收拾这个烂摊子?”我问他。史密斯突然停下来说:“首先,捐赠基金的增长没有跟上费用。我们聘请了太多的教师,而其实并不需要这么多。我们靠债务融资而不是筹款来盖这些大楼。我们做了金融援助的一揽子计划,然而,我们却并没有资金来真正运作它们。”

  史密斯和我到了停车场,太阳落下。史密斯看上去很累。他说:“希望捐赠还能增加吧,希望还能从校友会那里得到些支持,来帮助我们实施重组计划。”

  “当然,”他停顿了一下接着说“接下来股市就会停泻回升。”

  文 NinaM unk 编译 本报记者 彭涛 实习生 代进

哈佛大学真的遭遇有史以来最大危机?
哈佛广场地铁站出口
哈佛广场地铁站出口

  清晨,朋友给我打电话,说《外滩画报》作者蔡宸亦先生发表的,据说是转载字《名利场》的《哈佛大学遭遇有史以来最大危机》,并被一些媒体转载,其中一些夸张的词汇,什么“最糟糕、最危险”、“入不敷出,财政紧缩,而且到处是裁员、抗议和无人清理的垃圾箱,处在一片混乱中”看得我触目惊心。

  幸好我一个月前拍摄《穿越美国》专题片的时候,刚刚回母校考察和采访过一个多星期,否则看了这篇文章,我还以为哈佛破产了!我本来想把在哈佛拍摄的图片和视频放在《穿越美国》的最后一季来放,作为压轴,但是今天看到这个情况,提前发一些。

  你看,我的身后是哈佛人口密度最高的哈佛广场地铁站出口,游人如织,干净整洁,请问哪里是无人清理垃圾箱?

  我的一个朋友给我写了一封邮件,他也非常愤慨,“注意,该文有言过其实之嫌,有点危言耸听,大家姑且看之,自行判断。哈佛大学在本轮经济危机中其巨额捐赠资金(捐赠金额在美国大学中排名第一)受到缩水是不争的事实,但在怎么缩水,哈佛捐赠资金仍有200多亿美元。仍旧是美国大学中的老大。而且,二战以来最大的金融危机,不是哈佛能够避免的。”

  哈佛作为美国最富有是私立大学,endowment,也就是校友捐赠的确是在华尔街用股票、债券等多种形式运作,这些钱在经济繁荣的时候,这些涓涓细流汇成的钱被运作成了370亿美元,远远高于排名第二的耶鲁大学。但是当去年美国经济泡沫破灭的时候,这些钱理所当然收到了影响。但是绝没有出现作者所说的“到处是垃圾,一片混乱”的局面。

  更何况,从5月底开始,哈佛的暑假就开始了,校园里一篇空旷,我真不知道作者所指的到处抗议从何而来?

  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所有的哈佛校友都收到了德鲁校长的一封邮件,告诉我们今年哈佛的endowment缩水了30%。但是请注意,这些损失并不是因为哈佛的运作出了问题而造成的损失。所有的美国教育实体、经济实体都因为大环境的变化,而产生了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在历史上发生了很多次。哈佛400多年的历史上,所有美国发生的危机都经历过,连“经济大萧条”都挺过来了,还有什么挺不过来的?哈佛商学院今年就迎来百年院庆了,喜事挺多,为什么这些不报道呢?

  引用德鲁校长邮件中的一句话作为结束,“ But we live in the moment that history has presented to us, and I am confident we will rise to this occasion as Harvard has so many times before。我们生活在历史给予我的危机中,但是我坚信哈佛,会像历史反复证明的那样,在危机中站起来”。

  请媒体尊重哈佛,不要用夸张的词汇和断章取义的数据对国内的家长和学生进行误导!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www.gemag.com.cn/gemag/new/Article_content.asp?D_ID=9381
http://edu.sina.com.cn/a/2009-08-07/0952175674.shtml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4

标签: 哈佛 哈佛的危机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哈佛危机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