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6329 次
  • 编辑次数: 2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5-01
方兴东
方兴东
发短消息
方兴东
方兴东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尼克·达洛伊西奥
尼克·达洛伊西奥
Elon Musk
Elon Musk
迈克·奥尔森
迈克·奥尔森
亚历克斯·卢詹克
亚历克斯·卢詹克
布莱恩·切斯基
布莱恩·切斯基
佩里·陈
佩里·陈
珍妮弗·海曼
珍妮弗·海曼
亚当·安吉洛
亚当·安吉洛
迈克·鲁宾
迈克·鲁宾
伊恩·罗杰斯
伊恩·罗杰斯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凯文·罗斯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凯文·罗斯(Kevin Rose)是Digg的创始人也是Digg的首席设计师。在创办Digg之前,他曾经主办了电视节目《The Screen Savers》,同时他还是Revision3公司的创始人,这是一家专门提供与科技产品有关的视频网站。

目录

Digg创始人凯文·罗斯编辑本段回目录

成立仅两年、只有16名员工,却被估价达上亿美元,这是一家怎样的网站?  

(图)图解Kevin Rose图解Kevin Rose

 当身着t恤牛仔、头戴棒球帽,目光略显桀骜不驯的凯文·罗斯(kevin rose)的照片,出现在世界各大报刊及新闻网站上时,人们意识到,又有一个年轻人凭借着聪明的头脑在这个互联网时代迅速窜红。凯文·罗斯,就是当下最火热的科技类新闻聚合网站digg.com的创始人,而digg.com是全球第一个掘客(digg)网站。这个成立仅两年的网站,用户数量和访问量直线上升,已经成为在美国非常流行的大众网站。目前digg在alexa的排名已经进入世界前100强,并自称其独立ip日访问量高达150万次,注册用户数达到60万个。

  极高的流量和发展速度牢牢抓住了媒体和投资者的目光。10月末,不断有消息传出,包括新闻集团在内的多家公司都对digg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凯文开出了“低于1.5亿美元不卖”的价码,似乎更倾向于继续独自奋战。

  digg是一家典型的依靠用户产生内容的网站。与传统新闻网站不同,其上95%的新闻源和新闻排名都源自用户的推选。digg正是所谓的web2.0网站的代表之一,时下,博客播客掘客正是web2.0时代的三个代名词。digg目前仅有16名员工,大都从事技术工作,而在其网站上注册的60万用户就相当于这个网站的编辑。凯文没有想到,自己和“当初搞着玩儿”的这个网站,现在会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两千美元起家

  出生于1977年的凯文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在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他来到当时的techtv有线电视台工作,在“the screen savers”节目组中担任制片助理。后来,他开始有机会在节目中露脸,但角色仅限于为观众解释说明一些难以理解的技术名词。接下来,他不断地在节目中客串主持,最后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该节目的主持人。

  2004年3月,techtv与g4宣布合并,凯文作为当时没有被解雇的六位职员之一,继续从事主持人工作。在此期间,一个偶然的事件,改变了他后来的发展路线。

  一天,凯文在节目中与担任嘉宾的jay adelson聊得颇为投机,后者当时是一家技术公司的创始人兼cto,他后来成为了digg的另一位创始人兼ceo。二人都认为由编辑介入的不透明的媒体制度存在着很多弊端。这次谈话的内容对凯文产生了触动,于是在2004年9月,凯文出于一种试验心理,成立了自己的个人项目digg.com。该网站的启动资金还不到2000美元—除了当月的服务器费用外,凯文花了1500美元请自己的朋友owen byrne进行网站开发,后者目前仍是digg的资深技术开发人员。就这样,在该年的12月5日,digg经过beta版本测试之后,正式对外发布。

  从事科技类节目主持人的经历成为了凯文创业的强大资本。他意识到,把新闻网站锁定在科技人群是一条可行之路,因为他们更乐于接受新事物。而digg所积累的第一笔人气财富也得益于凯文。当时,他的节目中已拥有固定观众群。凯文在节目中透露了digg上线一事,顿时为其带来了近10万的第一批用户群,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我从没有想到过这个网站能够如此流行。”在回忆那段创业经历时,凯文提到,digg当时只是其多个创业项目中的一个,而并非重点。2005年3月,凯文离开g4电视台成立了自己的播客公司revision3。实际上,有人认为,digg的成功与其后来推出的可供下载的新闻播客节目diggnation也不无干系。 

  “digg it”

  很快,digg的模式开始让它迅速运转起来。因为人们发现,这个网站上的一切都显得很新鲜,而他们更乐于到这个新型的新闻聚合平台上去阅读和分享—不同于传统的新闻网站,由编辑去挑选当日最值得关注的新闻信息,digg上面的新闻完全是由用户从互联网的各个角落里“挖”到的。此外,网站采取了一种透明而民主的形式,让用户对每条新闻进行评价,并利用一整套算法自动产生新闻的排名。

  digg很好地利用了人们的猎奇心理,让网民把自己认为很酷的新闻源拿来与别人分享,并设置了用户激励排名系统。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除了内容的公开透明外,有效地采用用户间竞争机制也是digg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而这一排名并不完全取决于你为digg挖掘了多少条新闻,而在于这些新闻被引入后,其他用户对它的反馈。

  就这样,每时每刻,digg上都能保持着新鲜有趣的话题,吸引着读者去阅读。同时,digg还提供了一个社区,让读者们互相参与讨论,为每条新闻的注释锦上添花。

  与“google”一样,“digg”也已成为了网络上的一个动词。在看到一条有趣的新闻后,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digg it”。在一大批热心“digg”的用户支持下,这个网站的声望日益飞涨。媒体和业内人士不断拿它和老牌科技新闻社区网站slashdot相提并论,并认为digg在很多方面已经超越了后者。

  digg价值的争议

  而随着关注digg的人群逐渐增多,digg的模式也引发了不断的争论。今年8月,美国《商业周刊》以凯文为核心人物组织了一个名为“硅谷男孩”(valley boys)的封面报道,描述一群在互联网时代迅速积累起财富的年轻创业者。凯文更是荣登了封面,在其照片上写着这样一行导语:“这个男孩是如何在18个月赚到了6000万美元的?”

  这个“身价”立刻在博客圈中引发了争议,以至于凯文不得不在事后澄清,这并不是指其实际的财富。《商业周刊》的编辑们解释说,他们将此网站估价为2亿美元,而凯文的身价是按照其所持30%的股份计算的。尽管如此,这一事件还差点引发了该媒体的公信力危机。

  有人认为,媒体不应该作为web2.0的鼓吹者,digg这个仅在成立初期获得过280万美元风投、至今没有多少收入的公司并不值这个价钱。但另一些人则认为,作为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媒体网站,digg的价值是无法仅凭直接收入而估算的。风投家nisan gabbay就认为,以纽约时报集团的收入及流量作为参照物,digg如今至少价值1.2亿美元。而另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博客chris pirillo则更语出惊人:“digg和凯文的价值至少两倍于《商业周刊》的估价。”

互联网上最著名的人物:Digg创始人凯文·罗斯2008年11月13日 星期四 上午 08:49  今年31岁的凯文·罗斯,是Digg网站的创始人。Digg被业界视为在线报纸或是社交搜索引擎。Digg网站允许访问用户,绝大部分是年轻人,链接有价值的东西――博客帖子、图像、报纸文章或是在线视频等,用户可以编写自己的新闻头条。Digg的新闻内容,经常是科技内容,或是一些有趣的话题,这些新闻内容会自动发布到网站,接受其它人的投票。一则故事拥有足够的投票,或是“顶置”,就会给故事的发布者带来荣誉。

  如果谷歌视互联网是一个有序的、由斯坦福数字统治的市场,则Digg更喜欢网络的“混乱”。在过去的三年里,Digg一直是收购传闻的主角,而罗斯也不断地与阿尔·戈尔、默多克等大人物会面。没有人能确定,Digg值多少钱,其价值约在6000万到3亿美元之间。这使得罗斯成为一个非常富的人。

  一个经常做电视节目的富人。每周,罗斯与其合作者Alex Albrecht躺在沙发上,拿着笔记本电脑,喝着啤酒,花三十分钟讨论着Digg的头条新闻。

(图)上封面成家常便饭上封面成家常便饭

  每周,Diggnation吸引约20万观众观看,其获得了与有线电视节目一样的荣誉。

  罗斯正处于一个不断扩张的新媒体帝国中央。除了建立Revision3和Digg外,他最近还推出了互联网信息服务Pownce.得益于罗斯的名气和网站的出色设计,Pownce很快赢得了15万用户,这些用户使用Pownce服务共享音乐、视频,链接他们的朋友。这意味着,罗斯拥有一个在线报纸,一个在线电视网络和一个在线通讯平台。

  Facebook网站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认为,罗斯平易近人,可以接近。Digg公司的董事David Sze称:“扎克伯格是一个孤独者,是一名出色的哈佛天才。而罗斯可以与任何人交往,他是你愿意共事的人。”8年多来,罗斯建立了一个宏大的社区。他拥有6.4万Twitter跟随者,仅次于当选总统奥巴马。每一周,他会在Twitter接收数千条评语,其中有一部分他要回复。

  知名的媒体顾问Jeff Jarvis,他即将出版《谷歌要做什么?》。他认为:“罗斯正在以全新的方式打造媒体帝国。他将是下一个默多克。他将是未来媒体的巨人。”他相信,罗斯在互联网市场正在做的,也正是特纳曾为有线电视所做的,也是默多克为报纸所做的。

  罗斯现已成为一名出色的技术权威。罗斯以1200美元创立Digg网站,对新闻本质的变化洞察如微。得益于低价宽带和易用博客类软件的推广,五花八门的新闻开始在网站和博客中出现。2005年1月,他将Digg视为“朋友”的网站,和“我喜欢的科技新闻网站”。同年2月,一名黑客将帕瑞斯·希拉里的手机号码簿上传到了Digg网站。在一个星期内,Digg网站的流量增长了四倍多,而希拉里的故事也出现在了《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上。罗斯第一次意识到,自己走进了媒体关注的聚焦灯下。

  Digg网站的快速增长远远超出了他的设想。到2006年底,网站的用户已达到1100万人。现在,几乎所有的主流媒体,包括《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和福克斯新闻等都有Digg链接。去年,默多克收购了《华尔街日报》,其第一个反应就是与Digg签约,允许Digg用户免费使用其在线版本。

  Digg网站的影响力,不光是在科技界,同时还在向其它市场拓展。Digg网站的投资者和董事会成员David Sze指出,Digg网站的魔力,不是用户投票新闻的做法,而是他让用户这样做,这主要得益于他作为网站发明者的能力和对商业的良好感觉。他最终的计划是,使Digg成为个性化广告的平台。

  对于收购传闻,罗斯保持沉默。最近,有消息称谷歌拟出价2亿美元收购Digg.今年9月,罗斯获得了高地风投组织约2870万美元的投资。他表示,这笔投资将使公司扩编,向国际市场进军,使Digg成为下一个媒体巨头。

Digg创始人罗斯:传播自下而上的公民新闻编辑本段回目录

2006年《商业周刊》封面文章,讲述的是Digg网站创始人凯文·罗斯(Kevin Rose)的故事,文中记录了这个年轻人如何在18个月里赚到6000万美元的经历。

(图)登上《商业周刊》封面登上《商业周刊》封面

  6月26日,上午4点45分,Digg的创始人凯文·罗斯试图睁开眼睛,他将驾驶他的大众到digg位于旧金山的办公室。罗斯的新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两年前,凯文·罗斯产生了一个想法并且放手一搏,让大众发掘网络上最有意思的故事并通过投票将其贴到Digg.com的头版上。罗斯将自己丝毫不剩地投入到这个项目中,包括他所有的时间、所有的钱、甚至他的女友也因为他倾囊投入Digg而不是按揭买房而跟他发生争论。现在,第三版Digg的范围已经超出科技新闻的范围,包括政治、闲谈、商业和视频,发展态势良好,蒸蒸日上。29岁的罗斯走在他前进的道路上,也许他可能会赚到炫目的六千万美元,或者会一败涂地。
  当罗丝坐在办公室的中央,在做最后的准备,一顶豹皮帽从他眼前掠过,他的一群二十和三十来岁的工程师都坐在桌子上,准备应付可能到来的临时问题和服务器超负。他们打开开关。新闻开始冒出来。速度加快,并在突然间汹涌而至。Digg员工渐渐疯狂了,停在流量表前彼此尖叫。下午4点前,网站新增了超过13000名注册用户,这个数字是平时的八倍。流量数据是上个周一的四倍。Digg发布的新闻可以和blogosphere网站有一拼了。而精疲力竭的罗丝倒在桌子下面打起盹来。

  今天,Digg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它现在是美国最受欢迎的网站,根据行业观察商Alexa.com的数据,每天有超过1万人聚集在Digg,阅读并提交4000多条信息。和其他Web2.0网站一样,人们上网注册并创造线上价值。这些“Diggers”上传故事链接并撰写blog,他们希望分享来自其他新闻网站的内容,比如雅虎新闻,或者主流新闻媒体网站如华盛顿邮报。 用户可以点击“Digg it”按钮,实际上就是为该内容投下一票。也可以点“bury”按钮,这条消息就会因为点击量的增加攀升到首页的顶端。这些免费的“Digg 生力军”中94%为男性,其中一半以上的人年龄在二十到三十岁之间,收入更是在75000美元以上。

  社会第一,广告次之

  这就是为什么Digg能像磁铁一样吸引来那些精明的广告投资,这和Myspace.com其实是同样的道理。一些收入甚至来自新纽约时报网站。使一篇新闻保持在Digg的首页,用户会通过点击向潮水一样涌向你的网站,新闻网站发现(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可以获利更多。Digg通过一家名为媒体联盟的公司获得广告,这家公司由老硅谷约翰.巴德尔创办,它把网站和广告主绑在了一起(Digg很小心地在页面顶部放置一些窄带广告)。迄今为止,Digg的年收入估计已经突破了300万美元。尽管如此,行业人士认为Digg可能只值2亿美元。

  这听起来可不像.com的翻版。知名视频站点YouTube和Digg的收入相当,但是却有些专家说它可以很轻松融到5亿美元。何况,Digg的注册用户每三个月就增加一倍。因此,Digg试图仿效Google。目前,这种模式被众多的Web2.0公司采用:集中建设用户社区,广告就会接踵而来。 “我们知道我们可以用洪水般的广告布满我们的站点并让用户点击,但我们不想这样做,”罗斯说,“我们有一个明确的让公司盈利的方向,并且我们有充足的资金,现在大家对此不用担心,只要我们有持续的点击量。”

  到目前为止,Digg已经成功了。但同时成功也带来模仿和压力。1月份有传闻说雅虎公司投资4000万美元给digg,雅虎否认了这个传言。digg.3发布前的两周,AOL的Digg杀手Netscape改头换面 。 7月18日,AOL试图用1000美元的月收入诱使对Digg贡献最大的50名员工跳槽到自己的站点。罗斯在他的视频周刊上对AOL正在试图“打压Digg”而表现的异常愤慨。AOL在这方面至今未能取得很好的进展,这说明依葫芦画瓢的方法是行不通的。这说明了为什么传统类型的媒体被年轻一代的创造力所吞噬。而其门槛却很低,以至于只需要一个电脑和月租费50美元的网络,便可以使一个孩子成为未来的巨头。

  摇滚巨星的地位    

(图)明星生活明星生活

  Rose的交际网在不断的扩张。他在MySpace上的朋友超过了11000个,他是valleywag博客“硅谷最红的人”比赛中的亚军,他还主持一个叫做Diggnation的热门电视周刊 。

  谁是新的geek精英?除了Rose,还有他的好朋友,华尔街的Joshua Schachter,他最近将一个交换链接的站点Del.icio.us以3100万的价格买给了雅虎公司;少年游戏天才Dennis Fong和 Thresh共同创办Xfire游戏公司,并在四月份以1.02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了Viacom公司;

  Digg是Web2.0的典型代表,消费者和新媒体与网络社会做点DIY服务,其类似的还有Youtube,目前该站点有超过1亿个视频短片,观众数量与NBC势均力敌。还有的facebook,几乎吸引了高校中的所有人群。而游戏爱好者在一个月内,消耗在Xfire上平均时间高达91个小时——这如同在做一份兼职。

  很多人认为Digg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新闻中心,它的社会互动的概念如同滚雪球一样。对罗斯这可能是桓鰆ackpot。罗斯占有公司30%-40%的股份(他没有具体说明)——投资者占有的股份通常多达20%。 但它的价值仅仅等同于一张纸,并和他拥有的其他东西一起蒸发掉。
 
  自下而上的传媒
 
  不久,罗斯将他的想法告诉了女友,这是自下而上的媒体的公民新闻。在2004年秋天,罗斯支出1000美元--他毕生积蓄的近十分之一——以每小时12美元的价格制作了网页,他还找了一个每月99美元的服务器空间,最后只剩下一项最大的开销:域名。他本打算用dig.com,但是迪士尼公司拥有它。他又向digdig.com的所有者提出用500美元购买该域名,但是他们没有同意。最后他终于决定使用Digg.com并为此向该域名的所有者支付了1200美元。 这个站点于2004年12月5日被推出。

  今天,罗斯已经像那些他曾经采访过的人一样了。但依然有人反对他和他的同事,有人说Digg只是一个反刍新闻的网站,另外的人说要建立Web2.0,企业家应该试图围绕企业的多的特点,而在硅谷评论家们也众说纷纭。

  罗斯听到这些评论后说,Digg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像Facebook、Youtube和Xfire的创始人一样,在蓬勃发展的时代,MBA可以挣钱的梦想充斥这着他们的大脑。今天,看是要看看他们如何通过技术填补他们是日常生活中的空白。 他们建立这些服务并与朋友分享,一旦某些东西开始工作,他们就开始运转于全世界了。这没有什么太特别的除了需要钱。

  所以这次风险投资没有如此强大。Web2.0网站为了资金激烈的竞争。 二十年来,已有近三百家风险投资公司向高科技行业投资。去年在美国,这一数字猛增到866家。同时,网上交易额公司承包,即使这些交易价值在2004年至2005年期间增长了一倍并且仍在继续增长。

  罗斯在拉斯维加斯长大,父亲是一位会计师,他说他的母亲“just chills”。他们住在有三间屋子的房子,属于标准的美国中产阶级。

  1999年他从拉斯维加斯大学辍学后进入硅谷,工作是负责网站编码,这使得他创办了TechTV,并且在2003年辗转到了洛杉矶。但是罗斯感觉是很无聊,他讨厌洛杉矶,如果不是因为他与Adelson之间的友谊,他可能就不会有追求Digg的想法。2003年在TechTV上,罗斯两次采访了Adelson—35岁的Equinix数据公司创始人兼CTO。罗斯和Adelson非常投缘,Adelson扮演成年角色,并且津津乐道,他说,“凯文,你现在29岁了,你必须停止穿短裤”(罗斯始终没有理理睬这个建议)。他一开始就对Digg充满信心。

  忘记门户

  2005年二月,罗斯获得了Digg的第一笔投资。罗斯的朋友Chris Hoar给了他50000美元,Chris Hoar曾创办TextAmerica,一个可以将手机照片贴在blog上的站点。罗斯在为服务器发愁,Digg甚至没有一个公司的银行帐户,所以Adelson帮他完成了下一轮的投资,来自天使投资者的数十万美元,投资人是Andreessen和Reid Hoffman,LinkedIn.com网络公司的CEO。

  罗斯要求Adelson做Digg的CEO。Adelson曾经辉煌过,他的网站价值最高的时候达5500万美元,但他毅然决定做这份工作,即使这将意味着他要往返于旧金山和纽约之间,因为那里有他的太太和三个孩子。而罗斯却是单身并且还很年轻。  

  2005年8月,在一间位于SanMateo的综合办公室里,召开了一场不同于往常的招待会。风险投资公司Greylock Partners, 但其中几乎没有网络公司, Greylock的股东戴维斯先生看好Digg。他自己本身就是“Digg生力军”之一,他明白罗斯的先见之明。“这其中没有多少人,”罗斯说。  

  Digg终于有了足够的现金用来支付工资、办公室租金和为员工准备快餐比如Twizzlers和维他命水。Adelson负责雇用及业务管理,而罗斯努力于3.0版。回拉斯维加斯的家或者看看洛杉矶的朋友,每次的旅行罗斯都会有新的想法,比如Digg“stack”,它可以很形象的显示出故事的实时排名,并且可以跟踪站内朋友的活动。

  不过消费者网站仍然是一个有风险的行事业. 像跟早一些的社交网站比如Friendster,“它就好像娱乐圈,”伯克利说的自由人,“如果点击它就会变大。”

  在高科技衰退的情况下,硅谷是全世界唯一的一个让有好主意的人一夜成名的地方。但需要慎重的是:几乎每个人都发现六年前, 摇滚明星迅速的陨落为一个平民并不是那么好玩的。 

Digg创始人凯文·罗斯:网络版的默多克编辑本段回目录

Digg创始人凯文·罗斯

  他是Digg网站的创始人兼首席设计师,这个主要承载科技新闻的无厘头网站,每月的访问量达到3000万,是《华尔街日报》网站的两倍;他是凯文·罗斯,互联网时代的下一个“默多克”。

  英俊的凯文尽管只有31岁,却是当今互联网时代最闪亮的一颗新星,被誉为互联网时代的下一个“默多克”。

  纽约布鲁克林的海滨,散落着迷人的酒吧和俱乐部。六月的一个晚上,穿着紧身牛仔裤的女孩们和骑着单车的男孩们在这里集结,俱乐部门口早已被他们围得水泄不通。凯文·罗斯(KevinRose,Digg的创始人兼首席设计师将要到这里主持一档叫Diggnation的有声播客(视频分享)节目。从远处看,还以为这里要举行一场摇滚音乐会。

  Diggnation是Revision3制作的,Revision3是一在线视频网站,是2005年凯文和杰伊·阿德尔森联合创办的。而Revision3的创办灵感来自凯文的发家之作,也是目前他最好的作品——Digg。

  什么是Digg?

(图)数不完的封面数不完的封面

  Digg,中文翻译为“掘客”或者“顶格”。它有时被描绘成一个在线报纸或社会搜索引擎,但它更像是一个新闻聚合器。在Digg.com,每个人都扮演着编辑、评论家等多种角色,信息按照大众投票的结果来筛选。Digg.com实际上是设置了一个新闻缓冲区,只有读者对同一新闻表示出支持和认可,通过投票的方式聚集了足够的人气,新闻才会脱颖而出,出现在Digg.com的主页上。

  发布主题、挖掘新闻,是Digg.com为用户提供的最基本的功能,作为Digg.com的用户,你可以评论故事,移除垃圾信息,甚至可以“发掘”和屏蔽你喜欢或者讨厌的评论。它的模式很简单:首先,由用户发布主题,再经由其他用户投票即“Digg”某个主题,票数多的便可进入主页,相反的过程称为“BuryStory(埋葬主题)”,文章如果没有得到足够多的支持,只能在队列中等待直至最后被淹没。但文章不会被删除,依旧可以被搜索到。

  Digg.com更像是一个社会书签网站。Digg社区融合了最新的文章聚合、投票、分享、交流功能。同时,Digg.com也提供分类内容概览,按照最近,今日,每周,每月进行排行,方便用户查询。在Digg大军中,94%是男性,其中一半以上的人是20-30岁的IT从业者,他们的年收入都在75000美元以上。

  用一句时髦的话说,Digg的流行,是因为它开创了一全新的获取和阅读新闻的方式,也就是互联网民主。

  2000美元起家的退学生

  1977年出生的凯文,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美国人。童年时代在拉斯维加斯度过,父亲是一名会计师,母亲留给他的印象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

  1993年,凯文进入一家职业学校学习动画制作。这似乎没有给他留下特别好的回忆,他事后说:“只给了我一个机会去认识一些讨厌的人。”

  此后凯文进入了拉斯维加斯大学,这个大学办学体现了地方特色,拥有全美最大的旅游学院。不过,1999年二年级的凯文中途退学投身硅谷,在一家网络公司做编码的工作。他的选择对应了当时网络泡沫的高热状态,随后他就经历了互联网的兴衰周期。2002年,他进入了旧金山的TechTV有线电视台的“屏幕保护”节目组,担任制片助理。

  一段时间之后,作为工作人员的他也有机会在节目中露脸,对一些生涩的名词予以解释,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随着露脸机会不断增加,他开始客串节目主持人,并且最终成为真正的节目主持人。2004年3月,TechTV和G4宣布合并,凯文是当时没有被解雇的六位职员之一,继续做着主持人工作。在此期间,两个偶然的时间,改变了他后来的发展路线。

  凯文在一次节目中与担任嘉宾的杰伊·阿德尔森聊得颇为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意。杰伊是技术公司Equinix的创始人兼CTO,他后来成为了Digg的另一位创始人兼CEO。他们的共同话题是“编辑取舍新闻的弊端”。因为,随着受众知识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新闻会有自己的理解,编辑会被边缘化。多年后,阿德尔森对媒体说,Equinix与后来的Digg在理念上有共通之处:它们都消除了“中间人”(注:Digg由用户提交、编辑新闻,新闻网站都是由网站编辑提交新闻和对新闻进行编辑筛选)。

  另一个触动凯文的是他采访了苹果公司的创办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在访谈中,史蒂夫一次又一次地回味当年在一个小车库里制造苹果电脑的日子,凯文被史蒂夫的经历深深吸引。当天晚上,凯文回到家后,就像往常一样坐在了电脑面前。他不断在网络上搜索关于史蒂夫的新闻,几乎搜遍了每一个角落,他发现有很多新闻竟然都被一些主流网站的编辑忽视了!凯文觉得自己竟然比那些网站编辑聪明得多。这时,一个念头出现在他的脑海里:“天哪!原来我可以做得更好!”

  很快,凯文就开始向身边的人谈论他的新念头,同时也会向他们索取意见。凯文的想法很简单:”我要创办一个‘草根’网站和一种平民传媒。“2004年10月,凯文拿出1000美元(这是他积蓄的十分之一),首先他以每小时12美元的费用请人设计网页,然后又以99美元的月租租了一个网络空间,最后只剩下一步了,这也是最重要且开销最大的一步——选择公司的域名。他想用dig.com,“挖掘”的意思,但是发现这个域名已归迪斯尼所有;然后又打算以500美元把digdig.com买下,但是又被其所有者拒绝了。最后他不得不用1200美元买下了digg.com作为域名。

  2004年12月5日,凯文的digg.com正式开通。由于凯文是一名电视节目主持人,他在节目中“不经意”透露了Digg,而且还在自己的博客空间里大胆地谈到自己的这次冒险。于是很快吸引了10万名用户的注册。

  帕丽斯·希尔顿“代言”

  到了2005年1月,凯文把Digg发展成了一个“朋友”的网站和“我喜欢的科技新闻网站”。

  一个月后,一个偶然事件大大推进了Digg的进程。帕丽斯·希尔顿手机性爱片断被黑客破解链接到Digg.com。在一周之内,网站的流量增长了四倍多,而希尔顿的故事也出现在了《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上。用户首先在Digg上分享,然后围绕这一事件不断地发帖和跟帖。Digg由此分到了第一杯羹,这让凯文真正明白了他到底在干什么。于是,凯文离开了电视台,决心打造一个有趣的网络视频网站,而且要谷歌AdSense服务器帮其赚钱。

  Digg网站的快速增长超出了他的设想。就在Digg创立的那个夏天,贾森·卡拉坎尼斯(Weblogs的创始人)提出愿意以4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Digg,但被凯文断然拒绝。凯文邀请阿德尔森出任公司的顾问兼CEO。经验丰富的阿德尔森帮助这家公司一点点完善:他为Digg拉来了天使基金,并雇佣了一位正式的网站设计员,还依靠谷歌AdSense来从网站获取广告收入。2006年底,网站的用户达到了1100万。默多克收购《华尔街日报》后的第一个举动就是就是与Digg签约,允许Digg用户免费使用其在线版本。现在,Digg网站每月的访问量达3000万,是《华尔街日报》网站的两倍。几乎所有的主流媒体,包括《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和福克斯新闻等都有Digg链接。

  而且随着Digg的发展壮大,其在科技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广泛。2005年秋天,阿德尔森采访了美国众议院议长南茜·佩洛希,他对南茜的提问全是在Digg网站上收集的。于是凯文突发灵感,何不做一个专门提供与科技产品有关的视频网站?然后口号“杀死你的电视”的Revision3诞生了。最近,他又推出了互联网信息服务Pownce,得益于凯文的名气和网站的出色设计,Pownce很快便拥有 15万用户,这些用户使用该服务共享音乐、视频,链接他们的朋友。

  就这样几年时间内,凯文便拥有了一个在线报纸Digg,一个在线电视网络Revision3和一个在线通讯平台Pownce,一个互联网帝国初步成型。

(图)受美女欢迎受美女欢迎

  互联网的“摇滚明星”

  凯文的社交圈也随着他的成功不断扩大。在美国最大的交友网站Myspace上,至少有11000人将他加为好友;Twitter网站上,他的追随者仅次于奥巴马。在博客网站ValleyWag举办的一个“IT红人”的选举活动中,凯文荣获第二名。《商业周刊》网站近日评出的25位互联网业最有影响力人物,凯文也榜上有名。

  每次凯文主持Diggnation有声播客(视频分享)的热门节目时,场面极为宏观。晚上7点,小汽车缓缓驾到,六英尺高、目光略显桀骜不驯的着黑色紧身T恤和牛仔裤的凯文从车里走出来。他的到来使现场的气氛达到着火点。人们簇拥着他前行,他宛如一名摇滚明星。俊男美女们不停地按着快门,强烈的镁光使他几乎睁不开眼。这群粉丝中有的驱车6小时从马萨诸塞州赶来,有一个少年甚至专程从乔治亚州飞过来参加这一“盛会”。

  几分钟后,凯文登台开始主持节目。凯文与其合作者亚历克斯·阿尔布雷特躺在沙发上,拿着笔记本电脑,喝着啤酒,花30分钟讨论着Digg的头条新闻。点评这种主持方式非常轻松,因此俘获了众多青少年的芳心,每周都会有20万的忠实观众观看这一节目。凯文在节目中的一言一行、一笑一颦也潜移默化了无数的少年。

  “我非常热爱我的工作,但不觉得自己是在工作,过去的4年对我来说,每一天都是在享受中度过的。”凯文说。现在凯文的办公室位于旧金山,办公室门口有一只看门狗,凯文每次经过时都会和它打招呼。办公室的冰箱总是塞满啤酒,喝酒是他的最爱,因此员工也总是喝着酒上班。

  “当开发一个新产品后,我们获得的乐趣不是一场派对或者其他什么事情能比拟的。我们早上5点钟上班,有的人还带上一些玉米煎饼,然后我们围坐在一起分享这份快乐。这是最快乐的!”凯文完全沉醉他所描绘的画面当中。

  像大多数成功的企业家一样,凯文的业余生活也相当丰富多彩。他爱好攀岩和旅行,一个月他至少会出去旅行三次。但遗憾的是,作为一个互联网最闪亮的“摇滚明星”,他却始终没学会跳舞。

  凯文与其搭档阿尔布雷特点评式的新闻节目轻松搞笑,俘获了众多青少年的芳心,每周都会有20万的忠实准时守候。

(图)明星一样闹绯闻明星一样闹绯闻

  下一个媒体大亨

  在过去的三年里,Digg一直是收购传闻的主角,而凯文也总是不停地与各类大人物见面。今年9月份Digg完成了新一轮的融资,募集到了2870万美元,于是被收购的传闻不攻自破。对于这次融资,凯文说:“我们并不是因为无钱可用才执行融资计划的,而是为了进一步向国际市场拓展,推出不同语言的版本。从这个意义上说,融资是势在必行的。”

  在凯文的计划中,Digg将在明年迈出国际化的步伐,而Digg的用户最多的伦敦将是进军的首选。而之后,他还要推出不同的语言版本:现在大量“克隆”Digg的网站已经出现,比如有一个西班牙语版的Digg和一个德语版的Digg,它们不仅形式抄袭,甚至连名字都类似——通常叫Yigg或者其它类似的拼写。而在亚洲的日本也出现了类似Digg的网站,并且受到追捧。

  “我们对这些网站表示关注并问自己应该怎么办。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有两个选择,即是否应该创建当地语言版的Digg以及是否应收购这些公司。事实上,我们一直在讨论这些问题。在我看来,Digg之所以要向国际拓展就是因为用户有这样的需要,以及竞争对手已经抢在我们前面出手并开始‘起飞’!”凯文说在时机成熟的时候,他不排除会通过对一些规模较小的竞争对手的收购来壮大自己的实力。

  同对手相比,Digg拥有很多令人羡慕的优势,其中一个就是他们向来采取“精打细算”的战略。团队规模很小,网站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文本文件唱主角。在带宽方面,他们并不像YouTube那样每周都要投入数百万美元。对于他们来说,只需时刻意识到应该雇用什么样的员工,为什么雇用他们以及是否需要这个人就足够了。因而扩张的成本不会太高。

  凯文说:“在一年或两年时间里,我们并不会成为一家拥有400名员工的大公司。我们要做的就是明确在哪一点上需要得到帮助同时保障看似缓慢的增长。增长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们的网站流量,但网络流量并不总是必需的。”初期,Digg专注于科技类新闻社区的创建。但未来,凯文希望网站将集结各个领域的最新新闻,如政治、商业、闲谈、视频等内容都将出现在Digg.com上,届时,Digg也将成为真正的、独一无二的媒体新帝国。

  “凯文正在以全新的方式打造媒体帝国。他将是下一个默多克。他将是未来媒体的巨人。”即将出版新作《谷歌要做什么?》的知名媒体顾问杰夫·贾维斯,这样评价互联网新星凯文。他相信,凯文在互联网市场正在做的,也正是特纳(CNN的创始人)曾为有线电视所做的,也是默多克为报纸所做的。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凯文·罗斯 Kevin Rose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Kevin Rose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