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美国知名的互联网统计公司
美国互联网流量跟踪分析公司
美国市场调研公司
数字媒体测评机构
公司主要业务 提供第三方数据营销报告和数据产品
为消费者或企业研究市场行情,使企业有更好的营销计划,销售和交易策略。
深入了解客户和竞争对手,帮助客户设计强大的市场营销战略和策略,使其有优越的投资回报率。
发布世界级的互联网或 企业产品需求的调查报告。
ComScore公司拥有庞大的消费行为数据库以及丰富的市场调查研究的专业知识,可以为消费者或企业在以下行业进行评测或调查研究:
汽车
消费性包装商品
娱乐
金融服务
媒体
制药
零售
技术
电讯
旅行
comScore公司的见解 编辑本段回目录
comScore公司为客户进行调查研究,利用公司comScore小组成员,集中讨论范围广泛的在线和离线的问题,包括客户满意度,购买意图,购买具体的品牌,有竞争力的产品/服务,品牌使用行为等。.通过整合信息,comScore公司提供意见或建议,帮助营销人员制定更有效的销售和市场营销战略。
comScore公司研究分析对象,包括:
市场需求及分析
客户形象和分析
产品开发和优化
品牌和广告跟踪
客户满意度研究
总结:ComScore公司目前已经是全球较为知名的互联网统计公司,该公司的统计结果经常被全球的IT媒体和分析机构所引用。据悉,目前该公司的收入大部分来自销售统计报告。
《财富》:大家都恨ComScore编辑本段回目录
导语:《财富》杂志2008年9月发表分析文章表示,网络领域权威市场调查公司ComScore的报告,正在受到质疑。
影响
2007年冬天,谷歌市值缩水了三分之一,有分析师将此归咎于网络市场调查公司ComScore发布的一份报告。这份报告指出,谷歌在美国的付费点击(用户点击广告的次数)数正在放缓。报告发布伊始,有分析师惊呼,谷歌的广告业务停滞不前了!
事实并非如此。4月份,谷歌宣布利润增长30%,于是有分析师据此推测谷歌的业务并没有停滞不前。有一位分析师认为:“ComScore的数据给投资人造成大量担心和忧虑的说法看上去并无根据。”过去两周,谷歌股价上涨了17%,与此同时, ComScore的股价则下跌了24%。
裁判
在所有的媒体领域中,都有各自权威的调查机构。在电视领域是AC尼尔森,在广播领域是Arbitron,网络市场则是ComScore,该公司向外界提供服务平均每月收费2.8万美元。啤酒厂商、汽车厂商以及其他想在网站上做广告的企业,都要购买ComScore的数据来选择广告投放网站。CNBC.com、NYTimes.com等媒体网站也向ComScore付费,以了解彼此所占市场份额,有时也借此了解自身的网站流量情况。
美国加州海湾地区网络广告网Federated Media创始人约翰·巴特利(John Battelle)说:“当宝洁告诉你,除非你的网站访问量可以在ComScore报告中达到一定量级,否则他们不会在你的网站上做广告,你肯定要问:‘我该怎样提高在ComScore报告中的数据?’。”
这使得ComScore成为250亿美元网络广告市场争夺战中的裁判。就像其他无处不在的裁判一样,ComScore也使参赛各方对其怨声载道,最主要的不满是认为ComScore没有完整计算各自网站受众数量。CNBC.com称,其网站中的高净值受众被低估。Digg和Yelp也抱怨称,它们网站的受众数据则完全不存在,令人匪夷所思。
释疑
ComScore联合创始人杰恩·弗尔戈尼(ComScore)称自己可以理解这些批评,ComScore容易被误解是因为“某些报告确实让他们不快。”弗尔戈尼举例指出,曾有很多声音指责ComScore关于谷歌的报告,但最后事实证明这个报告是准确的。有分析师从那份报告数据中得出了错误的结论,因为该报告并没有反映美国以外地区的付费点击数量。
弗尔戈尼也解释了受众统计不完整的问题。弗尔戈尼透露,ComScore维护着上百万个由志愿者组成的小组,这些志愿者同意让ComScore跟踪他们的网上行为,作为交换,ComScore会赠送他们礼券或者给予其他补偿。这与尼尔森自上世纪50年代针对电视观众的做法非常类似。这种做法的缺陷在于,收入较高的阶层不会因为小恩小惠就愿意提供他们的网上行为数据,这也最终导致了类似CNBC.com所提出的问题。
弗尔戈尼承认,由于他们的调查方法更适合于大网站,所以会造成没有小网站数据的现象。
但弗尔戈尼表示,这些问题都是由于调查本身的限制所造成的,而非ComScore的问题。弗尔戈尼表示:“不了解统计工作的人会问:‘你怎么可能从100万个样本中了解2亿美国人的行为?’”“如果你不相信样本理论,那么下次去医院看病医生要抽点血化验时,就得要求他把全部的血抽出来做化验。”
虽然统计修正并非易事,但这并不妨碍其他公司尝试新方法。最近谷歌就为广告主推出了免费受众统计工具,但其是否优于ComScore还有待验证。
与此同时,ComScore也提供一些独有的数据,例如大多数网络业务承认的受众数据等。虽然ComScore的股价在过去一年中,一直在17-42美元之间震荡,但该公司的业务却一直在增长,上季度利润也同比增长了42%。ComScore客户、汽车保险公司Esurance.com COO约翰·施高特(John Swigart)表示:“我认为ComScore已经做到了最好。”(肖恩)
ComScore外来和尚唱歪经?编辑本段回目录
作者:赵福军
摘要:数据或调查的可信度到底有多高?得出数据的依据或标准是否合理?
互联网世界,技术日新月异,公司的平均寿命比传统行业相比大大缩水,高管们的压力也与日俱增,无论是公司的战略还是具体的战术决策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就连我们这样一个崇尚模糊哲学的国度,也兴起了难得的数字风暴,大大小小的、国内国外的咨询公司、测算公司、数据公司蜂拥而来,或长篇累牍、或短小精悍、或统计对比、或图表解说、或理论分析,让人应接不暇,然而这些数据或调查的可信度到底有多高?得出数据的依据或标准是否合理?又是否能够为在市场中搏击的精英们提供决策动力呢?
日前,美国知名的、总部设在弗吉尼亚州、成立仅七年的私赢数字媒体评估公司ComScore发布了一项全球网民最新调查报告,并称是“首次对全球网民数量和行为的真实估计”。报告指出全球有6.94亿15岁以上的人使用互联网,占到了这一年龄段人口总数的14%,其中中国以7200万网民排名第二。本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调查,却在国内掀起了轩然大波,在国庆节假期间,新闻一出,在搜狐IT的评论就逾越百条,这不得不需要我们思考为什么网民反应会如此大?毕竟网民才是互联网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性基础,他们才是最懂和把握互联网方向的人,这就类似于马云所说的:你的员工才是最懂得谁是你的敌人。
笔者认为ComScore调查至少可以引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讨论:
首先,中国网民数量排世界第二,这一点毫无质疑,但是否就只有7200万?是否存在偏差?如果不是又是多少?根据2006年1月17日CNNIC发布的第17次互联网报告统计中国网民已经达到了1.11亿,7200万是一个什么概念?早在2003年7月21日CNNIC发布第12次互联网报告之时中国网民就已经达到6800万,年底就已经超越了7200万。这意味着ComScore调查还处于2003年年底的水准。或许有人会说CNNIC的就一定准吗?熟悉互联网的人都应该知道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简称CNNIC)是经国务院主管部门批准授权,于1997年6月3日组建的非营利性的管理和服务机构,行使国家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职责,具有行政性和公益性的属性。而ComScore却是一个“外来和尚”,成立的时间既没CNNIC早、又是私营公司不具备行政性或公益性的公信力,试想对比之后,谁更值得信任?
其次,我们常常提网民,但什么是网民?仅仅上过一次网的人与一天上十个小时网的人之间是否有本质区别?笔者认为网民应该是从行为和心理两个方面对互联网有一定理解的人,并且这种理解必须是持续性的,而非一次或两次后间断。CNNIC对网民的定义为:平均每周使用互联网至少1小时的中国公民。照此来看满足了行为持续性和心理接受的特征,是比较合理的,而根据CNNIC第17次互联网报告统计国内网民的每周平均上网时间是15.9个小时,可见一小时仅仅是一个最低下限,而由于各个国家经济文化的的确差异,这个最低限标准也应该是浮动的,不能以美国标准来考察中国标准。而笔者通过各大搜索引擎也没有查看到ComScore调查对网民的标准定性,想必标准是有的,只是存在一定的偏差和不合理性,或许这也是造成统计数据偏差的一个原因;
最后,调查公司经常发布统计报告说网民又增加了有多少多少,但是否真正的统计或者划分过网民内部的层级性?并针对不同层级网民的特征、属性作出分析和论述呢?马云曾提出网民——网友——网商的概念,而九九加一的林立人在此之后又提出了诚信网商、快乐网商的概念,这是一种递进式演进,也预示着网民自身的价值在逐渐放大,也意味着对互联网经济带来的有效用、有价格的眼球越来越多。如果国内网民绝大多数天天上网就是挂QQ、玩游戏、泡BBS,或许不是一种幸运,而是一种悲哀,甚至一种堕落,只有利用互联网创造价值的上网行为、利用互联网充实自我的理性心态才是值得肯定的。然而至今笔者还没看到类似的调查报告出现;
还记得面对华尔街的批评,搜狐张朝阳曾经面对《全球经济观察》怒斥: “老听投资者的不行”,“由于美国华尔街的投资者不是搜狐的用户,他们没有直接使用搜狐提供的服务,不能直接对搜狐的运营形势有一个直观的感受,而近季度的赢利与企业长远发展或许背道而驰。”“华尔街不懂中国互联网的游戏规则”;也让笔者想起了盛大陈天桥在股票下跌50%,华尔街股票分析师坏评如潮时发出的感慨:“这些分析师在美国分析中国的股票,俨然是专家,但他们对中国的情况一点都不了解,他们没有意识到互联网的夏天已经来到,还在用冬天的模式来分析。” 或许ComScore调查正应了“外来和尚唱歪经”的俗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