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12375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4-19
方兴东
方兴东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商业周刊》创业者读物
《商业周刊》创业者读物
《一个风险投资家的自白》
《一个风险投资家的自白》
《钱途》
《钱途》
《新企业的起源与演进》
《新企业的起源与演进》
《从零到百亿:Facebook创业故事》
《从零到百亿:Facebook创业故事》
《员工持股计划最新操作实务》
《员工持股计划最新操作实务》
《网络淘金--网络价值评估及实务》
《网络淘金--网络价值评估及实务》
《非凡企业家》
《非凡企业家》
哈佛企业家创业指南
哈佛企业家创业指南
《富爸爸:辞职创业前的10堂课》
《富爸爸:辞职创业前的10堂课》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从零到百亿:Facebook创业故事》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图书基本信息编辑本段回目录

书名:《从零到百亿:Facebook创业故事》

(图)《从零到百亿:Facebook创业故事》封面《从零到百亿:Facebook创业故事》封面

作  者: (美)卡罗·白朗 著,译言网 译
出 版 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1-1 字  数: 版  次: 1 页  数: 143 印刷时间: 2007/11/01 开  本: 32开 印  次: 纸  张: I S B N : 9787506816199 包  装: 平装

英文信息

Inside Facebook: Life, Work and Visions of Greatness [DOWNLOAD: PDF] (Paperback)
by Karel Baloun (Author)

Paperback: 126 pages
Language: English
ISBN-10: 0979142105
ISBN-13: 978-0979142109

编辑推荐编辑本段回目录

Facebook是一个发源于哈佛大学、为全美大学生服务的社交网站。按照流量,这个网站在世界范围排名第8名;按照价值,业界对Facebook公司的估值超过10亿美元。Facebook创建于2004年2月,这样的高速增长成为当今互联网发展的一个奇迹。

内容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Inside Facebook》这本书是原作者卡罗·白朗(Karel Baloun)作为Facebook的第一位高级软件开发人员之一,在Facebook初创阶段的亲身经历。与公司老总或研究创业的学者不同,作者以一个工程师平实的语言、从局内人的视角,描述了这个传奇的web2.0网站初期的爆炸性发展。读来让人感觉真的置身于硅谷,置身于一家创业公司之中、感受到那种每个细胞都充满了为梦想而奋斗的激情。
  在本书中,原作者对于社会化网络站点以及互联网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另外,作者还对年轻人的创业和成长,给予了热情的鼓舞,并提出中肯的建议。

作者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卡罗·白朗(Karel Baloun),白朗先生设计和实施互联网社交应用软件。他最近的经历是作为Facebook.COM的第一个高级工程师,设计和管理网站模块的开发。他的新书《Inside Facebook》记录了他在Facebook的亲身经历以及社交网络行业的近况。
  在为Facebook工作之前,白朗设计和领导了范本引擎的开发。这一技术至今仍在为looksmart.COM和Facebook.COM服务。白朗的日语非常流利。他和别人合俆开发了一个基于JAVA的无线信息服务器,并领导了这个服务器在东芝和NTT DOCOMO的安装。作为一个创业者,白朗创立了一个全功能的模拟商品交易社区网站——ptrades.com。同时他还在积极地发展其他兴趣爱好(真的)。白朗先生是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的社会心理学硕士。

目录编辑本段回目录

前言
补充

(图)英文版封面英文版封面


人物表
楔子
第1章 优傅(YOPO)岁月
 录用
 开始
 寻梦
 创意
 建站
第2章 起点
第3章 恰同学少年
 用户之“芯”
 竞争
 生财有道
第4章 大有可为
 年轻的梦想
 隐私与安全
 线上益友
 全球化趋势
 专注,专注,还是专注

(图)Karel BalounKarel Baloun


第5章 未来之路
 鸿鹄之志
第6章 你的未来
致谢
推荐阅读
 为什么
 做什么
 怎么做
后记
关于作者
关于译者

Inside Facebook 序言编辑本段回目录

身为Facebook早期的软件工程师,我作为一个局内人目击了Facebook爆炸性的成长。在本书中,我会告诉你Facebook是如何成为全美大学生首选的网上家园;它的软件是由谁如何开发出来的;如何才能充分利用这个网站;为什么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站点如此有价值;这个产业的走向如何。你,同样也有能力实现自己的成功创业与光辉梦想!希望我能点燃你蕴藏的潜能。

英文第一版/PDF,Inside Facebook,2006年11月:
ISBN:0-9791421-0-5
ISBN-13:978-0-9791421-0-9
原作者:卡罗•白朗(Karel Baloun)

Facebook是Facebook公司的注册商标。书中提到的所有其他商标都属于它们的法定拥有者。本书中的所有陈述与信息都是作者的观点,而不代表Facebook公司或其员工的立场。这里我写的其实不是Facebook,而是我在Facebook的个人经历。在有些看法上我可能是错误的。如果有误,请不吝赐教——发电子邮件到info@fbbook.com。我会尽最大努力在本书的网站fbbook.com和本书未来的版本中改正。

对本书的评论

“很喜爱这本书。它为我们展示了Facebook公司内的疯狂、梦想、和拼劲——这些都是成功的秘诀和要素。”
——David Kopp,雅虎社区高级总监

“这是一部精彩的书。它从内部记录了这家公司历史上最让人兴奋的时刻,让人难以释卷。Karel也许是个工程师,但读过本书,你会觉得他更是个出色的小说作家。一旦翻开本书,我就只能一口气把它读完。”
——Ariel McNichol,mEgo首席执行官

“绝对是本好书。它真实、客观地描述了Facebook 。作者讲述了他在当今最令人兴奋、最具影响力的网上社区内部工作的所见、所闻、所学。我立刻被它的情节吸引住了。”
——Nat Turner,宾夕法尼亚大学,onlineplugins.com

“绝对值得一读。一个初期团队的工程师的亲身经历——从被
招聘的经历,到公司的厕所墙上画了什么。有时让人觉得新鲜
刺激,有时让人觉得捧腹不已。”
——Andre Stechert,splunk.com

“我爱这本书的风格。就像Facebook 本身一样,它是为大学生写的。卡罗为你揭示了Facebook 的思想与个性。年轻的创业者和所有想进入社交网络领域的人必读此书。”
——Mohammad Naqvi,加州大学河边分校, Facebook 通知器的编写者(Facebook通知器是用户为Facebook 社区编写的附加服务——译者注)

人物表

扎克(Zuck)——“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 出品”的缔造者(“马克•扎克伯格出品”是Facebook网站页脚的小字。这是模仿电影片头某某出品的形式,也是Facebook 的创意之一。扎克实际上是Facebook的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译者注)

达斯汀(Dustin)——首席技术官(CTO),扎克的左右手

迈特(Matt)——(哪里最需要就在哪里顶上的)副总裁

欧文(Owen)——首席运营官(COO)

肖恩(Sean)——总裁

杰夫(Jeff)——回答所有技术问题的人

TS——所有的工程师的头儿

伊斯拉(Ezra)和诺亚(Noah)——负责产品设计(没错,就他俩)

肯特(Kent)——广告

斯考特(Scott)、狄安吉罗(D’Angelo)、维克多(Victor)、安德鲁(Andrew)、詹姆斯(James)、坦纳(Taner)、尼克(Nick)和伊伦(Aaron)——最初的技术团队

陈士俊(Steve Chen)——YouTube的创始人,明星客串

楔子

如果以人均在网站上花费时间来作为衡量标准,那么Facebook是全球排名第一的网站[1]。想想吧:一个三年前还根本不存在的网站,现在它的访问者花在它上面的时间,比花在其他任何一个网站上都长。Facebook对大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网站,它是目前最成功的私人拥有的(这里指公司还没有公开上市——译者注)、封闭的社交网络[2]。

对于很多Facebook的员工来说,这还是他们的第一份工作。而对于每一个员工,这都是他们一生难遇的经历。

作为最早被雇佣的软件工程师之一,我发现自己很快就沉浸于Facebook之中了。当时我也就三十来岁,有十年互联网开发的经验。但突然之间,我感觉自己成了老家伙了。

当我上大学时互联网还不流行,总共只有五十个网站。也就那么一点点用户,用途大概限于用Archie和Usenet(Archie是最早的一个搜索引擎,用来检索FTP文件传递服务器。Usenet 是第一代网上讨论区。——译者注)传传黄色图片。那时候我玩过的《俄勒冈小道》(一款早期的以教育为目的的角色扮演类电子游戏——译者注),现在恐怕只能在Facebook中这个颇为流行的搞笑小组中见到了[3]。那时候我不知道未来该做什么。但我猜也许这不是件坏事,因为那件值得我付出一生的事情可能还不存在呢。所以我是混合着工程师和老古董的情结在写这本书。

Facebook的产品设计人员和工程师合作融洽。因为我们肩并肩,共同创作我们的网站。工程师写程序,产品设计人员写文档。但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考虑我们的用户想要什么,怎么才能把他们想要的做出来。不管我们在做什么,都像在给我们自己做——因为我们真的在乎。

这种激情和责任感,以及很多关于Facebook的其他东西,甚至在硅谷,也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我想我应该把它们告诉你——我的读者。Facebook已经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已经成为大学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而随着Facebook开发员应用程序接口(即API,一种让Facebook以外的程序员可以开发出集成到Facebook 系统中、为Facebook用户服务的应用程序。——译者注)的发布和推广[4], Facebook将进一步强化它作为Web2.0领域最有影响的社交网络站点的地位[5]。

在本书中,我会向你介绍一个成功的社交网络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它和其他网上服务相比有什么不同,以及我对社交网络走向的看法。但首先,让我告诉你Facebook是如何诞生的,以及我和其他人是如何加入这个公司的。对任何人来说,这些都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好,现在就让我来告诉你它的秘密吧[6]!

本书的风格是三条主线互相穿插:有关Facebook的故事,我个人在硅谷的经历,以及社交互联网产业的进程。我会在三者之间跳来跳去,所以如果你晕了,就请歇一会,眺望眺望远处,或是像我太太那样,带上个治晕船的针灸护腕[7]。

(顺便说一句,这是我对小刺猬Pokey 的演绎。以纪念它在有机会展示它的潜力之前就被谋杀的悲剧。继续读本书,特别注意有关迈特的内容。认真的读者会从Pokey 的经历中有所收获的。)

[1]这是根据ComScore媒体测评(ComScore's MediaMetrix)(译者:ComScore媒体测评是一家著名的提供网站访问量数据分析的著名公司。——译者注)2006年初的数据。因为有几个网站的总的访问人数超过Facebook,Facebook在网站停留时间总和上没有排第一,但也绝对高居前十之列。
[2]MySpace(译者:另一家著名的社交网络站点,用户以大学在校生以外的年轻人为主。)于2003年9月和至2004年1月之间上线,比Facebook早一年,与Friendster(译者:一家以交友为主的社交网络站点——译者注)同期。MySpace比Facebook的访客数和页面浏览次数要高。Friendster则一度几乎倒闭,据说是因为Jonathan Abrams(译者:Friendster 的创始人——译者注)讨厌他的用户,或至少是把自己对产品功能的好恶凌驾于用户的看法之上。于是他走人了。另外Friendster在菲律宾做得很成功,可惜那里的流量很难赚钱。根据alexa.com(译者:著名的网站流量统计站点——译者注)的统计,Friendster现在已经从低谷时的全美排名150开外,回到了30以内。过去三个月内的使用量提高了   64%。但我常常根本无法登陆那个网站。目前Friendster有价值的东西恐怕只有他们那个有趣的专利了(译者:Friendster的专利认可该公司是社交网络系统的发明者。这个系统是众多社交网络站点的基石。——译者注),因此我基本对他们已经不再加以考虑了。在本书中有大量内容讨论MySpace和Facebook哪一个更成功。简而言之,我认为Facebook有更具深度挖掘性的使用价值。
[3]http://www.facebook.com/group.php?gid=2200179695
[4]http://developers.facebook.com
[5]http://www.go2web20.net/
[6]http://www.fbbook.com/p.php?p=secret&s=1
[7]http://www.amazon.com/exec/obidos/ASIN/B0001AFM0W/ptradescom-20

背景文章编辑本段回目录

Facebook创始人马克:从零到百亿2009-01-07 16:16    Facebook,从零到百亿

     Facebook发源于哈佛大学,是目前社会化网络和web2.0的风向标。这个网站目前全球排名第8位,微软公司刚刚宣布投资2.4亿美元以发展其广告事业。估值超过150亿美元。而Facebook开放平台的推出,更是让互联网业内认为它是最有可能和Google比肩的公司。Facebook创建于2004年2月。这样的高速增长和短短四年多取得的成就,成为当今互联网发展的一个奇迹。

     因为创建了社区网站Facebook,23岁的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据说身家已超过30亿美元。近日,这位和微软总裁比尔·盖茨一样为创业而从哈佛退学的年轻CEO接受了美国CBS资深电视新闻女记者LesleyStahl的采访,谈了他自己,也谈了被认为将成为第二个Google的他的网站。

     离不开Facebook

     你是Facebook的用户吗?创立短短四年,目前该网站已有6000万用户,预计今年年底用户将扩大到2亿。如果你还不是,下面的步骤可以教会你如何成为Facebook的一员:创建一个有你个人详细信息的档案页面,决定哪些人可以看到它。用户之间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发生互动:留言,发站内信,评论日志。Facebook可以是真正有用的交流工具,也可以是纯粹打发时间的消遣玩意。现在,Facebook的市值估计为150亿美元。

     Facebook后面的那张脸属于MarkZuckerberg。大家都想知道的是,当人们都在说Facebook是继Google出现后最伟大的创意时,这位Facebook的总舵手是不是足够成熟来经营它?

     “我现在23岁。”Zuckerberg说。Stahl补充了一句:“而且你负责经营这家庞大的公司。”

     Zuckerberg却说:“其实它也没有那么大。”

     在Stahl参观Facebook总部时,Zuckerberg帮她创立了自己的Face-book账户。仅仅几分钟后,一个断了联系两年的朋友就找到了Stahl。

     “这样的情况很普遍,就像你换了工作,又没有和原来的同事朋友都保持联系,因为实在是太困难了。”Zuckerberg解释说,“而Facebook所能提供的,就是让人们能很轻松地与所有的朋友保持联系。”

     当然,如果有人想和你交朋友而你却没有这个意愿时,你可以忽视这种请求。隐私权限的设置可以让你的Facebook拒绝老板或父母的访问。

     休闲生活方式

     位于PaloAlto市中心的Facebook总部就像是一间大宿舍。400名员工可以在这里得到免费的食物和洗熨服务,大家上班晚,加班得也晚,而如果有了聚会,那就待得更晚。

     曾登上《新闻周刊》封面的Zuckerberg接受Stahl采访时,依然是T恤和便鞋的休闲打扮。有传闻说,当年Zuckerberg拒绝微软高层主动提出的约会,原因只是微软要求早上8时会面而他起不了床。

     “你的生活方式变了吗?你看起来不像是会买很贵衣服的人。”

     “是的,我不会买。”Zuckerberg大笑着说,“我有一套一室一厅的小公寓和一张床垫。我住那儿。”

     从黑客开始

     Zuckerberg2004年从哈佛心理学系退学。他很小就展现出了计算机天赋,6年级就开始编程。在上哈佛的第二年,他侵入了学校的一个数据库,将学生的照片拿来用在自己设计的网站上,供同班同学评估彼此的吸引力。

     黑客事件之后不久,Zuckerberg就和两位室友一起,用了一星期时间写网站程序,建立了一个为哈佛同学提供互相联系平台的网站,命名为Facebook。Facebook在2004年2月推出,即横扫整个哈佛校园。2004年年底,Facebook的注册人数已突破一百万,Zuckerberg干脆从哈佛退学,全职营运网站。

     上市还要过两年

     如今Facebook.com已成为美国最火爆的大学生社交网站,并且扩展出了它的中学版本和面向社会成年人的版本。Facebook每天的注册人数比Mys-pace高出3倍,而且用户数在持续增长。这就是Yahoo!在2006年向Face-book提出10亿美元收购请求的原因———虽然Zuckerberg拒绝了。而2007年,微软再次提出以2.4亿美元收购Facebook1.6%的股份。

     曾为《华尔街日报》写硅谷专栏的KaraSwisher把Zuckerberg叫做“娃娃CEO”。但Zuckerberg身边的人都说他的学习速度惊人。他也许还穿着帽衫,不穿袜子,但他却正在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企业家。

     当问到Facebook今年是否会上市时,Zuckerberg给出了这样的回答:“今年基本上不可能上市。如果上市对我们有价值,我们将会那样做。或许是两年之后,或许是三年之后。”在被问到他的年龄到底是一个优势还是劣势时,Zuckerberg说:“可能两者都有,是吧?我的意思是,我这个年龄肯定会缺乏经验和阅历,但我也有上年纪的人所不具备的一些东西。”

译书2.0 -Inside Facebook编辑本段回目录

有个好消息告诉大家。

开始翻译、做译言的原因,除了觉得互联网上有太多太多有价值的内容想介绍给中文读者以外,还有一个就是国内有不少译书的质量实在说不过去。比如一本相当重要的商业著作《世界是平的》去年的第一个译本,读者的评价是”不知所云,又是短平快出来捞钱的书”。译者也诚恳地表示:” 我对这本书是比较重视的,在达沃斯亲自答应Friedman,保证翻译质量一定是上乘的。但是我投入的时间确实不够,大量的工作是在飞机上和宾馆里面匆匆忙忙作完的。网上已经有读者对这本书的翻译提出了批评。这使我感到很惭愧。” 不是指摘某一位译者或某个出版社。其实这是现有的翻译出版机制与海量信息的不对称性之间的矛盾。而个人认为,我们这个已经被验证有专业素质、有双语能力,更重要的是有热情、有兴趣的群体,加上web2.0的协作机制,恰恰有可能解决这个矛盾。

好消息是,终于有机会验证我们的web2.0解决方案了!译言已经获得《Inside Facebook》原 作者Karel Baloun的独家授权,可以翻译和出版这本书了!我们想要解决上述矛盾的办法是非传统的,而《Inside Facebook》也不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书。可能这也是为什么我第一次与Karel接触就觉得特别投缘吧。Karel在电子邮件中写到”我对一切非传统的(翻译出版)方式都是非常开放的--当然会是这样!”《Inside facebook》写的是Karel作为Facebook核心开发人员的亲身经历。从局内人的视角,描述了这家传奇的web2.0公司爆炸性发展的历程。而与一般企业老总写的书不同,他以一个工程师平实的语言,让读者感觉真的置身于硅谷,置身于一家创业公司之中。我自己也曾在硅谷的start-up中做开发,Karel的书让我重温了那种每个细胞都充满了为梦想而奋斗的激情。而这本书英语原版的问世更是反传统--是首屈一指的IT博客TechCrunch首先爆炸性地把这本书的电子版 介绍给了读者。

呵呵,”爆炸性”、”首屈一指”、”反传统”,我其实不太习惯用这些”抓眼”的词。但我这次真的很兴奋,感觉我们将置身于一次前所未有的尝试之中。不知用什么方式才能把这种兴奋传递给其他译者朋友了。:) 而另一个难得的机会是,Karel这位硅谷的创业老兵,非常愿意在翻译进行中通过译言平台直接和译者进行交流。希望这种与原作者的互动能为译者带来自身提高之外的收获。

还有一个让我兴奋的原因,就是终于有可能对译者们付出的努力有所回报了。前两天我们考虑过让译者在作品旁边放自己的Google Adsense广告。我Ymail了几个友邻征求意见。当时的担心是大家也许会觉得收益比较少,不值得一做。但出乎意料的是,好几个朋友的回信是,”放手做吧,不管多少,把我赚的点击费捐给译言,增加服务器和带宽”。我无言。而现在,我们有机会出书了,除了最重要的收获--尝试用web2.0的方式翻译出高质量的译作以外,如果真的能有经济上的收获,为译者带来些收益的话,请您一定不要拒绝!而译言没准也真的可以增加几台web服务器或请专业的美工人员了?呵呵,想的太美了。

说到出版,这真是一个复杂,但是有趣的流程。投缘归投缘,原作者的授权那边需要严肃的法律程序。从拟合同稿、找律师朋友咨询、修改、和原作者反复沟通的过程中,我都快变成半个律师了:) 而出版那边更是门学问。联系出版社、获得书号、防止盗版、推广和销售等等。幸好有熟悉图书出版销售,又是译言忠实读者的朋友鼎立协助。但我们心里还不是完全有底,是否能成功地把这本好书介绍给中国的读者?还是会配了夫人又折兵?但只要高质量的译作出版了,译者们的努力就没有白费。如果出书真有损失,就算我们译言的几个初创人员交的学费吧。总之,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去争取到最好的结果。

关于翻译的参与方式,我们的出发点是透明、开放,但又要能保证质量。大家都有机会参加,但又要有一定标准。另外,协作的组织和质量把关需要有热情、有经验的译者抓总。这次,Inside Facebook的组织协调工作,由安步当车朋友志愿承担了起来。安步的翻译水准,和认真严谨的态度,在《创业者圣经》的翻译过程中已经被大家充分认可了。谢谢了,安步!参与的具体方案请仔细阅读Inside Facebook工作室的介绍和小组讨论区。

啰嗦了半天,抱歉。希望您能分享我们的喜悦,而没有觉得耽误太多时间。:)

InsideFacebook - 你的未来及鸣谢编辑本段回目录

1.    改掉你的陋习,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首先别乱花钱,特别是大笔的开支。消除一切障碍,挪走你的绊脚石。真正积极的人生态度,源于一颗对生活毫无条件、毫无保留的感恩之心,这比金子还宝贵一百万倍。真的是这样。说真的,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心存感激,因为我知道这对我的将来是件好事。甚至我的房子着火化为灰烬那件事,我也是这样想的。而你正在读的这本书,如果没人来买或读,那是因为它太糟糕,感谢上帝没人看到它。最后,不能对任何东西上瘾。像毒品,酗酒还有赌博这些很明显的上瘾相对而言比较容易引起重视。下一步你要继续向那些不太明显的习惯开刀,比如寻求一时的刺激,没有满足感的性爱,漫无目的地泡网,收集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或者把时间花在没有意义的、从长远来看也不会带给你什么价值的事情上。

2.    积极地从事对你有益的事情。想想看你哪方面最拿手,然后看看你需要做些什么才能把它做得更好,而且今天就行动起来!日复一日,坚持下去。无论你朝哪个方向努力,只要能贡献社会,都将会是一个宝贵的进阶之石。命运之神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所以你应该准备好去迎接命运之神。

从事什么职业?什么样的技能有价值?什么工作在十年、二十年以后还有市场,在你投身于它之后能得到最大回报?人们都需要什么?特别关注那些很可能会变得富有、有影响力、被人尊敬或者掌握专业技能的人群,同时还有近在你身边、你能为之服务的人群!(这些人群今天的身份地位与将来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

朋友和圈子对你的成功相当重要。你身边是否聚拢着合适的人?Facebook做为一个工具能帮你扩展社交圈子,但前提是你得有创造力地利用手头的工具。没完没了地浏览其他人的页面和照片并不能使你向前半步。

你的态度决定你的机遇。你的经济状况是由你自己的想法决定。无论你认为你会成功或失败,事实将与你的想法一致。亚伯拉罕•林肯说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想让自己有多幸福,就有多幸福。”

Facebook、戴尔和微软都是由半途辍学的大学生创建的。Google不是,而我个人也不倡议这样。扎克和达斯汀对未来的行动有足够充分的准备,所以这种创业模式才有效。但大多数人并没有准备好为自己的想法投入全副身心,并为之每天工作十八到二十个小时。或者,压根就没有一个合适的想法。

你需要同样的热情去完成你的学业。这些都是你的敲门砖,正如日语对于我而言一样。燃烧你的热情吧!不要只是你导师说什么就做什么,不要仅仅满足于攻读你的英语学位,做课题研究,读心理学,读商业……到最后才猛然发现不知道学来做什么。你要有个目的。学农业是因为你想做一个农场主,学生物是因为你对纳米生物医学充满激情,又或者数学,是因为你想构建更好的数学模型来研究气候,拯救我们于全球变暖之中。

充满热情地投入于你的学业吧。不要只是拿个商业文凭,要着手做生意。不要只是学创意写作,要发表你的佳作。选择获得技能方面的专业或许会更明智,因为它能使你有更广泛的选择,尽管通常它比较难于掌握。但从学习和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如果一样东西容易学的话,那它也就没什么价值了。

充满热情地投入吧!

现在就开始[1]。


致谢

真诚感谢你阅读这本书。你投入的宝贵时间是一笔投资,没什么能比你对本书思考性的关注更能为作者带来欢乐。现在就好好利用它吧!

我希望你读过之后能比预期的收获更多,我也很乐意听到你的反馈(你喜欢本书哪一点,哪里可以写得更好,你希望加入什么内容,等等。任何意见都欢迎)以及你的Facebook的故事。如果你有一个创业计划,或者希望和我共同参与某些项目,请介绍一下你自己吧。我的电子邮件地址是:karel@fbbook.com

在Facebook这一年的工作是一段无与伦比的经历,一个梦幻般的享受。感谢马克•扎克伯格和达斯汀•莫斯科维茨给了我这个机会。Facebook上面显示,我在公司里有65个朋友,他们当中的每一个都使得我这一年缤纷多彩,他们教给我生活的心得和技术上的细节,我们一起共享无数个特别的时刻。特别感谢肯特、Nico、保罗、伊斯拉、迈特、斯考特、Ditka、尼克、Amy(哈,她也是有孩子的人!)、Naomi、Doug、Peter、 Taner、Dan、Chris、Victor、Charlie、Dan、Jordan、Lucas、Shire、Paul、Jocelyne、Monica、James、Jeff、Ruchi、Christopher、Adam x2、Gilles、Susie、Sonja、Aaron、Areg、Bryan、James、Steve Chen、Grimm、Slee,还有Boz、Bob和Fet ,来自邪恶帝国(指微软——译者注)的起义者,以及Shane和Aditya。

谢谢我的好朋友马克,诺亚,安德烈,克里斯•菲利亚斯,戴夫和 Switzerland,以及许多阅读了我的初稿,并提供了宝贵意见的人。迈克尔也从宾夕法尼亚跑过来,在封面设计竞赛中胜出,并做出了非常出色的设计。许多人批评这本书缺少好的编辑,于是我求巴瑞(Barry)帮我来润色这本书。他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为这本书增色不少。

写一本书以及找人去读这本书是两个非常不同的范畴。有了泰德(Ted)和瑞恩(Ryan),以及许许多多不留名字的人们的聪明才智和不懈努力,这本书才得以在浩如烟海的互联网读物中与你见面。

如果不是我的妻子Naoko,这本书根本无法面世。在出书这个最初的想法上,她比我还要喜欢,鼓励我坚持到底,并且为我争取了很多写书的时间。我的父亲写了二十本书,这对我是个激励,而他本人也不时地鼓励我。我的女儿麦茉莉和艾琳的背景噪音以及偶尔拿我笔记本来玩耍的捣乱,对我其实也是一种帮助。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从零到百亿:Facebook创业故事 Facebook创业故事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