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9233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4-01
admin
admin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无线路由器辐射
无线路由器辐射
哲夫
哲夫
电子垃圾
电子垃圾
地球人类的终极一代
地球人类的终极一代
太空垃圾危机
太空垃圾危机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绿色中国
绿色中国
零碳生态城
零碳生态城
碳捕捉
碳捕捉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CO2)是一种在常温下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在-78.5℃(101千帕)的温度下,气体二氧化碳将变成固体二氧化碳。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其含义是“外形似冰,溶化无水”,直接变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CO2)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的,根据碳的四价原则和氧的二价原则来讲,一个二氧化碳分子里包含了两个碳氧双键,它的结构式是O=C=O。从它的结构式可以看出,二氧化碳分子是一个线性分子,键角为180度。

目录

[显示全部]

基本信息编辑本段回目录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排放
相对分子量或原子量:
44.01
密度:1.977g/L(相对密度1.53(以空气的平均密度(1.29g/L)为基准)
熔点(℃):-56.6(5270帕)
沸点(℃):-78.48(升华)
性状:无色无臭气体,有酸味。

溶解情况:溶于(体积比1:1),部分生成碳酸

用途:气体二氧化碳用于制工业、制工业,并用于钢铸件的淬火和铅白的制造等。

制备或来源:可由碳在过量的空气中燃烧或使大理石石灰石白云石煅烧或与酸作用而得。是石灰、发酵等工业的副产品。

结构式:O=C=O

其他:表示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结合而成。

C原子以sp杂化轨道形成σ键。分子形状为直线形。非极性分子
能被液化成液体二氧化碳,相对密度1.101(-37℃),沸点-78.5℃(升华)。液态二氧化碳蒸发时吸收大量的热而凝成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

性质 编辑本段回目录

二氧化碳工业用氧
工业用氧
物理性质   在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是1.977克/升,密度比空气密度大,能溶于水,且溶液显弱酸性反应。二氧化碳无毒,但不能供给动物呼吸,是一种窒息性气体。在空气中通常含量为0.03%(体积),若含量达到10%时,就会使人呼吸逐渐停止,最后窒息死亡。


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本身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不供呼吸;CO2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CO2十H2O = H2CO3 。CO2为酸性氧化物,易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碳酸盐:CO2+Na2O = Na2CO3 。CO2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碳酸盐和水:CO2+Ba(OH)2 = BaCO3↓+H2O 。 CO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此反应常用于检验CO2的存在: CO2+Ca(OH)2 = CaCO3↓+H2O 。CO2与碱作用还可能生成酸式碳酸盐:2CO2+Ca(OH)2 = Ca(HCO3)2 ;CO2+NH3+HO = NH4HCO3 。CO2中碳为+4价,可被某些强还原剂还原,如与赤热的碳作用还原成CO,CO2与活泼金属作用被还原成碳: CO2+C2CO ;CO2+2Mg2MgO+C 。CO2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把CO2和H2O合成碳水化合物。

一般用途编辑本段回目录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1. 灭火
因为二氧化碳不燃烧,又不支持一般燃烧物的燃烧,同时二氧化碳的密度又比空气的密度大, 所以常用二氧化碳来灭火。用二氧化碳来隔绝空气,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2. 致冷剂
固体的二氧化碳(干冰)在融化时直接变成气体,融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从而降低了周围的温度。所以,干冰经常被用来做致冷剂

二氧化碳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
3. 人工降雨
用飞机在高空中喷撒干冰,可以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从而形成人工降雨。

4. 工业原料
在化学工业上,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原料,大量用于生产纯碱、小苏打尿素、碳颜料铅白等。在轻工业上,用高压溶入较多的二氧化碳,可用来生产碳酸饮料、啤酒汽水等。  

5. 贮藏食品
用二氧化碳贮藏的食品由于缺氧和二氧化碳本身的抑制作用,可有效地防止食品中细菌霉菌、虫子生长,避免变质和有害健康的过氧化物产生,并能保鲜和维持食品原有的风味和营养成分。如瑞典一家公司就推出了用充满了100%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包装、容器、贮藏室来贮藏肉类的新方法。

来源编辑本段回目录

所有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动植呼吸也会产生二氧化碳;各类食质的缓慢氧化能产生二氧化碳;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矿物的开采可获得二氧化碳。工业上用煅烧石灰石的方法获得二氧化碳。

药用编辑本段回目录

高纯二氧化碳
高纯二氧化碳
药理

低浓度时为生理性吸吸兴奋药。当空气中本品含量超过正常(0.03%)时,能使呼吸加深加快;如含量为1%时,能使正常人呼吸量增加25%;含量为3%时,使呼吸量增加2倍。但当含量为25%时,则可使呼吸中枢麻痹,并引起酸中毒, 故吸入浓度不宜超过10%。

适应症
临床多以本品5~7%与93~95%的氧混合吸入, 用于急救溺毙、吗啡或一氧化碳中毒者、新生儿窒息等。乙醚麻醉时,如加用含有3~5% 本品的氧气吸入,可使麻醉效率增加,并减少呼吸道的刺激。

用法用量
遵医嘱.25%高浓度吸入可使呼吸中枢麻痹,引起酸中毒。吸入浓度不超过10%。

不良反应
25%高浓度吸入可使呼吸中枢麻痹,引起酸中毒.吸入浓度不超过10%。

气体肥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用二氧化碳作气体肥料
用二氧化碳作气体肥料
全球知名的技术集团ABB宣布在北京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建造两个温室气体化学实验室,他们将转让约150-200万美元的设备,及派出相关的科研人员,以帮助中国提高技术水平以减 低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在能源、工业及运输业领域所造成的温室废气排放。
  
在位于瑞士的ABB研发中心指导下,该课题初期将主要就催化等离子体转化温室气体合成高品质液体燃料等相关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二氧化碳是困扰地球的主要温室气体,而中国因为燃煤等因素,有可能成为排放二氧化碳最多的国家之一,因此,研究通过某些技术把二氧化碳转化成为高品质的液体燃料,将是既消除污染又增加能源的、有利而无害的好事。
  
8年前,ABB签署了《ICC可持续发展商业公章》。在国际能源组织(IEA)的温室气体研究及发展项目中,ABB代表瑞士作为该机构的成员积极参与其中的工作。在世界能源理事会(WEC)的上届国际会议上,ABB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林道先生介导了一个全球性的项目,旨在世界每年减少10亿吨的温室废气排放。而此次与中国科学家的合作是推进该项目的一个重要步骤。
  
ABB集团执行副总裁兼执行委员马库斯·白业功先生说:“ABB非常关注全球气体变暖这一世 界性的问题,并清楚地意识到,未来全人类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ABB将在未来的10年中,将大力发中国市场,并使之成为全球的三大市场之一。在研发方面,1999年,ABB公司投入了20亿美元,大约占营业额的 8%。ABB的经费投入重点不仅满足今天的技术上的需要,通讯、电力系统、制造技术都是重点投入领域,现逐渐转型向高新技术、微电子纳米无线电技术等,传统的ABB中心,7个在欧洲,3个在美国,而现在在明显东移。因为植物的光和作用需要大量的二氧化碳,水和阳光作为能源,来合成植物体内的葡萄糖.其中阳光的因素人为不可控制, 水又不是什么稀有的东西,来源丰富,所以人们用二氧化碳作为气体肥料.

对大自然影响 编辑本段回目录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在自然界,二氧化碳保证了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海洋中浮游植物呼吸的需要。

与温室效应有关       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高到一定程度时,会阻止地球热量的散失,使地球上的气温升高,即“温室效应”。人类可以通过开发新能源、减少石化燃料的燃烧、保护植被、植树造林等方式来防止温室效应的产生。

聚二氧化碳编辑本段回目录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一种正在研究的新型合成材料,以二氧化碳为单体原料在双金属配位PBM型催化剂作用下,被活化到较高的程度时,与环氧化物发生共聚反应,生成脂肪族聚碳酸酯(PPC),经过后处理,就得到二氧化碳树脂材料。在聚合中加入其它反应物,可以得到各种不同化学结构的二氧化碳树脂。二氧化碳共聚物具有柔性分子链,容易通过改变其化学结构来调整其性能;较易在热、催化剂、或微生物作用下发生分解,但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加以控制:对氧和其它气体有很低的透过性。

可开发出以下用途的产品:

1.从脂肪族聚碳酸酯与多异氰酸酯制备聚氨酯材料,优于普通聚酯聚氨酯的耐水解性能。

2.用顺丁烯二酸酐作为第三单体进行三元共聚;产物是一种含碳酸酯基和酯基的不饱和树脂,可交联固化,亦能与纤维之类固体复合,是类似于普通不饱和聚酯使用的一种新材料。

3.脂肪族聚碳酸酯可以与各种聚合物共混而获得各种不同的性能。可以用作环氧树脂、PVC塑料等的增韧剂、增塑剂或加工助剂。

4.二氧化碳、环氧乙烷等的共聚物,二氧化碳、环氧丙烷琥珀酸酐的三元共聚物能被微生物彻底分解,不留残渣,是一类有希望的生物降解材料。

5.二氧化碳共聚物有优异的生物体相容性。特别设计的共聚物可望用作抗凝血材料或用作药物缓释剂。

6.某些二氧化碳共聚物可用作固体颜料或填料的表面处理剂,隔氧材料,表面活性剂,陶瓷胶粘剂热熔胶等。

7.聚碳酸亚丙酯与丁腈橡胶共混物有良好的耐油耐热氧老化性能,有比普通丁腈胶更好的机械性能,是一种优异的新型耐油橡胶。该项目每吨二氧化碳树脂成本约为环氧丙烷原料的价格,相当于国外工艺的3-30%,很有机会在国外立足发展。.PPC/NBR型耐油橡胶的成本可比用纯丁腈降低10%左右,每吨产品的成本可降低 1000元以上。

中毒 编辑本段回目录

某图书馆二氧化碳泄露导致九人中毒
某图书馆二氧化碳泄露导致九人中毒
在以下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二氧化碳中毒:长期不开放的各种矿井、油井、船舱底部及水道等;利用植物发酵制糖、酿酒、用玉米制造丙酮等生产过程;在不通风的地窖和密闭的仓库中储藏水果、谷物等产生的高浓度二氧化碳;灌装及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亚弧焊作业等。 二氧化碳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昏迷、反射消失、瞳孔放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等,更严重者还可出现休克及呼吸停止等。如要进入含有高浓度二氧化碳的场所,应该先进行通风排气,通风管应该放到底层;或者戴上能供给新鲜空气或氧气的呼吸器,才能进入。

去向不明之谜编辑本段回目录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排放
历经近10年的研究,中国科学家日前发现,近20年来,中国森林吸收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能力明显增强,每年工业排放出的二氧化碳平均有5%至8%,也就是2600万吨被吸收,从而为缓解全球温室效应作出了积极贡献。

人类活动每年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其中近一半增加了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一部分被海洋吸收,而约有不到1/3的二氧化碳却“去向不明”。作为全球变化的前沿课题,近年来,这一著名的“二氧化碳去向不明”之谜强烈地吸引着各国科学家进行研究。

就像银行存储现金一样,森林可通过光合作用“存储”碳,而森林砍伐则释放碳。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系方精云教授等人利用大量的野外实测资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森林资料,研究了我国森林植被50年来碳存储量的动态变化。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研究发现,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由于毁林开荒等因素,中国森林向大气净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但在最近20年里情况发生逆转,森林净吸收二氧化碳的功能明显增强:近20年共净吸收约4.5亿吨碳,相当于90年代中期中国工业二氧化碳年均排放量的一半。在被“固定”的碳中,人工林占了80%。

“我国70年代末期以来倡导的植树造林工程,初衷本是防止水土流失和干旱,却出人意料地延缓了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速度。”方精云说。据悉,中国人工林累计面积目前已居世界第一位,森林覆盖率也上升到16.55%。

国际同行高度评价中国科学家的研究结果。“它作为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将会被长期引用。”权威杂志《科学》编委会首席指导萨格登说。“森林并不能奇迹般地阻止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但可在未来的几十年显著地缓和上升的速度。”哈佛大学史蒂文教授说,“中国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参考资料 编辑本段回目录

1.2001年7月8日《北京晚报》
2.《辞海》
3.《有机化学》曾昭琼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4.《化工原理》陈敏恒、丛德滋、方图南、齐鸣斋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5.《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6.http://www.foodqs.com/news/jsdt01/200443082720.htm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二氧化碳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