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4733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3-17
admin
admin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湖北科技学院
湖北科技学院
大学成为搞笑场
大学成为搞笑场
大学生幼童化
大学生幼童化
农村大学生比例下降
农村大学生比例下降
中国高校教师身份危机
中国高校教师身份危机
30年高考状元全军覆没的原因
30年高考状元全军覆没的原因
中国大学生的能力缺失症
中国大学生的能力缺失症
过去教授的骨气和底气
过去教授的骨气和底气
大学官僚化
大学官僚化
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学校名称: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学校地址:湖北省十堰
面积:600余亩
学校性质: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学院精神:与时俱进,挑战未来

目录

[显示全部]

学校概述编辑本段回目录

学院历程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始建于1972 年,时为第二汽车制造厂工人大学。1983 年6 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由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与湖北省双重领导,以中国汽车总公司为主,中国科学院原学部委员孟少农为首任院长。1985 年,学院所有本科专业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1994 年,学院划归机械工业部管理;1998 年,学院管理体制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湖北省领导为主,但人、财、物仍由东风汽车公司管理;2001 年,经国务院批准学院办学经费采取中央财政、湖北省财政和东风汽车公司“三家抬”的方案,学院由此进入了“政企共建”的发展时期。2006 年12 月30 日,湖北省人民政府与东风汽车公司正式签署协议,学院移交湖北省人民政府管理,学院的发展完全纳入湖北省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学院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系部设置     学院设有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材料工程系、汽车工程系、管理工程系、人文社会科学系、电子信息科学系、外语系和理学部、体育课部、计算中心、电教中心以及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14个教学单位。 学院现有工学、理学、管理学3个学科门类,14个本科专业,5个专科专业,4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管理的专业点。  图书馆藏书60万册,中外期刊2000余种。办有全国公开发行的《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和《高教研究》等学术研究刊物。

生源和教职状况      学院现有教职工681人,其中专职教师356人。在专职教师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53人,副教授101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的104人,在读硕士100人。在校学生6574人。

办学特色        学院坚持特色兴校,积极推进本科教改,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本科教育上紧紧围绕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为目标,坚持走产学研道路,1987年起,作为全国首批28所产学研合作教育试点学校,开展了“产学研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改试验,创立了“3+2”、“4+1”、“3.5+0.5”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校外建立了20个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和包括上海深圳在内近百个实习点。学生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及专业实习均在生产一线进行,80%的毕业设计课题来源于企业,并采取“双导师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该项教改试验荣获湖北省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

学科方向        学院紧紧围绕“汽车产业链”凝聚学科方向,汇聚学术队伍,逐步形成了学科特色和优势。学院以“车辆工程”学科为龙头,并从“汽车动力与传动新技术”、“汽车性能仿真与控制”、“商用车辆设计理论与方法”三个方向进行重点突破。在此基础上,学院把其他四个重点学科都调整到围绕着“车辆工程”学科来展开,形成学科链条。经过多年的努力,学院“车辆工程”学科的优势与特色已显现出来,形成了包括国家863项目、教育部重点项目、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湖北省教育厅科技攻关项目及东风汽车公司“十五”战略发展项目在内的课题群,其中“混合动力汽车研究与开发”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学科建设有力地带动了学术梯队建设,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已崭露头角。

科研水平        学院在面向汽车工业和地方经济的科研理念的指导下,科研工作坚持“三个创新”。在体制创新上,加大学院科研与东风公司科研体系融合的力度,形成从选题、立项、计划到研究、中试、转化一体化的科研体制,科研工作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在管理创新上,打破以往僵化的管理模式,立足于为教师和科研人员创造一种宽松的科研环境。重新修订了管理制度,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科研的政策,加大科研奖励力度,实行了立项、目标管理,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在成果创新上,始终坚持从生产一线、学科交叉地带选择科研课题,承担或完成了包括国家863计划项目在内的一批具有重要价值、较高学术水平的技术开发项目和企业战略发展项目。
培养人才途径        学院积极探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途径,1988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由清华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原吉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等五所院校共同承担国家“九五”教育重点课题子课题“应用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途径多样化”的研究,该课题荣获首届全国高等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1995年3月,经湖北省学位委员会批准,学院开始自筹资金招收培养全日制工学硕士研究生。通过上述途径,为中国汽车工业及东风汽车公司培养造就了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德国留学生在院学习
对外交流         学院注重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德国乌尔姆工学院、日本国中日本自动车短期大学等国外大学建立了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院长与澳大利亚学院互访
长期校际合作关系,交流访问学者与互派留学生。 学院广泛开展国际合先后与德国乌尔姆科技大学、斯图加特双元制大学和日本中日本自动车短期大学、中日本航空专门学校等国外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办学关系作与交流,,互派访问学者和留学生。每年聘请一定数量的外籍专家、教师来院进行讲学和任教。

鼓励与鞭策       学院创建以来,得到了中央及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王震姚依林李岚清等领导曾先后到院视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邹家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王兆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分别为学院题词。李岚清的题词为:“希望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越办越好,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现任领导编辑本段回目录

 

党委书记:王超
职务:党委书记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57年9月
籍贯:湖北   民族:汉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职称:研究员

院长:董仕节
职务:院长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5年9月
籍贯:湖北  民族:汉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职称:教授

副院长:陶建民
职务:党委副书记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2年4月
籍贯:陕西  民族:汉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职称:教授

副院长:简 炜
职务:副院长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1年9月
籍贯:湖北  民族:汉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职称:教 授

副院长:毛高波
职务:副院长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57年5月
籍贯:四川  民族:汉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职称:研究员

党委副书记:赵鹏飞
职务:党委副书记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2年4月
籍贯:陕西  民族:汉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职称:教授 

副院长:陈永
出生年月:1956年10月
籍贯:陕西  民族:汉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职称:教授

 

 

 

 

 

 

 

 



 

 

 

 

 

 

 


 

院系介绍编辑本段回目录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机械工程系
历史    机械工程系于1983年在二汽职工大学机械制造专业基础上建立的,定名为机械工程系。1972年二汽工人大学成立,设置工装设计和非标设计2个专业,学制3年,首届招生150人。1978年二汽工人大学改名为二汽职工大学,设置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学制4年,本科,同年开始招生。设立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制造3个教研组。1979年增设汽车教研组。1980年增设热工教研组。1981年学校设置汽车专业,汽车教研组及力学教研组划归该专业。1982年学校设置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热工教研组划归该专业。1983年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成立后定名为机械工程系,设置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教研组改名为教研室。1992年增设数控技术及应用专业,专科,学制3年,同年招生30人。1994年增设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1996年根据国家教委统一专业名录,将两个专业合并为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下设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电子工程3个专业方向。1999年根据国家教委统一专业名录,将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更名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设立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电子工程2个专业方向)。2000年增设工业设计专业,学制4年,本科,首届招收50人。2001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增设工业工程专业方向,学制4年,本科,招生59人。

概况    机械工程系现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工业工程3个本科专业,数控技术及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2个专科专业。已培养了本科生2079人,专科生1287人,向各类院校输送研究生50余人,2004年底在校生1016人。2000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列为教育部控制与管理的本科专业。2001年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被批准为湖北省重点建设学科。我系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79人。学科拥有教授10人、副教授21人、讲师19人、实验师5人、助教8人,其中博士5人、硕士29人。先后有十多位青年教师出国研修。在岗教师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人,东风汽车公司学术带头人3人,省部级优秀教师3人。我系下设5个教研室(计算机与工程图学、机械设计、工业工程与现代制造技术、机电工程、工业设计),4个研究室(数控技术、CAD/CAM、测控技术、机电工程),2个实验室(机械基础、机制专业),1个资料室。全系实验设备400多台,价值1208余万元,有高档微机80余台,设置2个专用机房,可全天候供学生自由上机。

教科研成果    机械工程系教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汽车零部件CAD/CAPP/CAM及集成技术、带传动理论与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居高校领先水平,数控技术及应用独具特色。近十年来,完成重要科研课题70余项。获省部级奖14项。如:常治斌等,“结合工程实际培养学生工程意识与创新能力”,2000年获湖北省第四届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三等奖;常治斌等,“SY-001型汽车散热器水管扭转试验台的研制”,2001年获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目前全系共承担科研项目24项。近年来,参编各类教材4部,参编各类技术手册3部,在国内外技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公开发表论文239余篇。同时,我系历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96届刘斌同学的毕业课题“少片簧车间工艺改造方案比较及研究”获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001至2004年参加全国数学建模竞赛的代表队分别获得湖北赛区一等奖一次和二等奖三次;T013—5班彭浩、T013—6班金静强同学获2001年“湖北省普通高校美术类专业作品展”优胜奖;9813—2班李江山同学获得中国大学生篮球协会颁发的一级裁判员资格;9813—2班方恩同学获得“湖北省校园歌手擂台赛”二等奖;2003、2004年通过课外科技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的中南地区港澳特区首届大学生创新设计与制造大赛,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参加的第四届“挑战杯”湖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2项;学生参加的第一届中南地区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获得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并获得优秀组织奖;2001级于炳光同学的“自救式助力器设计”获国家专利。T113-3班杨光同学在“十堰市大学生网页设计大赛”中获一等奖。近三年本学科有20多名学生获得湖北省优秀毕业论文奖。每年考入国家重点大学的研究生比例占毕业生总数的10%以上。毕业生质量得到用人单位广泛好评。

优势与目标    学院置身于国有特大型企业——东风汽车公司之中,本学科在汽车制造业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学科从1987年起卓有成效地参与了“五校一厂联合培养工程硕士”的工作,并长期与其它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本系与东风汽车公司工艺研究所,汽车工程研究院等十六家单位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并签有产学研合作协议,本学科人员所研究的课题直接来源于现代化大企业技术进步的现场和实际的需要,课题成果直接转化应用于企业生产实际。在今后5年内,本学科将培养8~10名教师获博士学位,新增教授8~10人、副教授25人以上。本学科发展思路与目标为:以创新设计为核心,以数控加工为龙头,以CAD/CAM为主线,以东风汽车公司为工程背景,学产研相结合,强化现代教学手段,拓宽基础,注重实践,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工程应用技术人才,力争开办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硕士点。

现任系主任 常治斌教授    系党总支书记 邹玉
电  话:  (0719)8238202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材料工程系       始建于1981年,现有教学、科研人员60余人,其中教授12人(含兼职)、副教授17人、讲师16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1人、有硕士学位者27人。拥有热加工实验中心和金相实验室两个专业实验室,专业实验室面积2907M2,仪器设备价值996.8万元,拥有扫描电子显微镜、真空炉、中频感应电炉、高温坩埚炉、差热分析仪、等离子喷焊机、真空加压烧结炉、注塑机、德国Neophot-32金相显微镜、图像分析仪等各种材料加工及材料结构、性能分析仪器、设备,可用于材料制备、成形加工等多方面的教学与科学研究。

本系长期以来,以汽车制造中的材料成形新技术及其应用、材料表面强化及金属复合材料为研究重点,开发新工艺、新技术,形成了相对稳定,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近三年来,共承担了60余项科研课题,包括国家“九?五”攻关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科研经费900余万元,其中四个项目分别获得了中国汽车工业进步三等奖、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东风汽车公司科技进步奖。二000年以来在学术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337余篇,EI、SCI收录54篇。

在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本学科有本科、专科、硕士研究生三个层次,本科有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专业;研究生培养专业材料加工工程,1998年被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

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机械工程领域内从事材料成型方面的生产工艺、研究开发、技术管理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方面卓有成效。主要课程有: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成形原理、材料加工工艺及设备、检测技术及控制工程、计算机在材料工程中的应用、模具CAD/CAM等。此外,还通过具有特色的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毕业生能从事材料加工及相关领域内的设计制造、自动控制、试验研究、生产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工作。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材料工程领域内从事研究开发新材料新工艺的基本能力、技术经济及生产管理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有:电工与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工程材料学、材料力学性能、复合材料、功能材料、材料表面工程、金属材料强韧化及控制、材料检测与分析技术、计算机在金属材料工程中的应用等。毕业生能从事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及相关领域内的试验、设计、控制、生产管理、检测和经营销售等工作。

汽车工程系     成立于1979年,是全国最早设置汽车底盘和汽车发动机两个专业的本科院系之一。现拥有车辆工程、热能与动力(汽车发动机方向)和交通运输(汽车销售与服务工程)三个本科专业。2005年上半年,在校本科学生930人,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5人。

汽车工程系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56人。其中博士7人,硕士34人;现有教授(含研高)15人,副教授(含高工)16人,讲师17人。设有系办公室、学生工作室、汽车教研室、热能与动力教研室、交通运输教研室、测试教研室、力学教研室。实验室有汽车综合实验室、内燃机实验室、测试实验室和力学实验室。

汽车电子和电动汽车开发是汽车工程系主要的科研方向。汽车工程系所属电动汽车与传动省级重点实验室近年来承担了国家863、湖北省和东风公司多项科研项目,科研项目的实际应用和成果转化率处于全国高校领先水平。此外,汽车工程系的车辆工程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该学科设有楚天学者岗位;车辆工程专业属省级品牌专业;《汽车构造》课程获省级精品课程称号。

在学生培养方面,不仅重视理论教学,更注重对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开设专业理论基础课程的同时,积极跟进时代发展,增设以单片机、虚拟实验技术为核心的汽车数字技术课程;积极组织师生开展以科技小组为主体的创新竞赛活动,成绩显著。在第三和第四届全国MOTOLORA单片机应用大赛中分别取得冠军和季军的好成绩;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机械设计大赛中取得好成绩。

汽车工程系重视与企业的交流和沟通,先后与国外多家软件公司合作,拥有UG、Pro/Engineer、CATIA、ANSYS、Hyperworks、Labview等正版软件,成立了Pro/E、UG、Hyperworks和ANSYS软件应用与培训中心,可承担企业技术人员和在校学生的软件培训,成绩合格者颁发相应结业证书。汽车工程系还与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共同建立了汽车电子与单片机应用实验中心,可承担汽车电子技术的培训和科研任务;近年成立的十堰市工大驾驶培训有限公司(原汽院驾校),是十堰市文明驾校,也是十堰市最早成立的驾校之一。驾校常年面向在校学生和社会人员招生,培训合格者可办理由公安交警机关核发的B或C驾驶执照。

管理工程系     创建于1984年,当时全系只设置了一个教研室,仅有7名教师。1986年4月,由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管理工程系与汽车工业管理干部学院企业管理系,工程系合并,组建为新的管理工程系。从1984年至1988年,管理工程系连续招收了五届本科生,先后开办了财务会计、管理工程、工业贸易等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

1989年至1994年,在人才市场对管理类学生需求缓解的情况下,学院暂停了管理专业本科生的招生,重点转向专科教育,成人教育和干部培训工作,并于1991年与培训部合并,更名为管培部。这一时期,培训教育达到了顶峰,举办了多期厂长、总师、车间主任及青年干部培训班。

1995年,管理工程系与培训部分离,工作重点又转到学历教育上,恢复了管理工程专业本科招生。特别是1996年开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始,借本科教学评建工作的东风,管理工程系开始了第二次创业,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办学规模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设有工商管理(物流方向)、工商管理(汽车市场营销方向)、财务管理、国际贸易等4个教学单位,以及财务模拟1个实验室和2个计算机室,拥有计算机100多台,以及投影机、视频展示台、数码相机、复印机、扫描仪等教学设备。还设有1个藏书5000余册,专业期刊和报纸50多种的资料室,为全系师生创造了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现已开设了工商管理(物流方向)、工商管理(汽车市场营销方向)、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四个本科专业(方向),在校学生600余人。

管理工程系现有专任教师48人。其中,教授7人,研究员1人,副教授10人,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经济师1人,讲师10人,实验师1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有20人,其中有4人在读博士,本科25人,其中有14人在读硕士,出国访问学者和国内访问学者各1人。1人获中国机械工业青年科技专家称号,4人获东风汽车公司有突出贡献专家、青年专家称号。
建系20多年来,管理工程系为东风汽车公司及社会各界输送了3500余名本、专科毕业生,为东风汽车公司开办各类领导干部培训班50余期,培训各级各类领导干部1600余人次。管理工程系与多所国内知名高校及学术团体建立了较为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协作关系,是中国工业工程学会和湖北省工业工程与物流学会的理事单位,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教学专业委员会挂靠在管理工程系,还与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联合培养在职硕士研究生。

人文社会科学系        其前身是1978年设立的马列主义理论教研室,1986年更名为社会科学部。1999年为适应学院发展需要,拓展专业门类,扩大办学规模,在社会科学部的基础上成立了人文社会科学系。人文社科系是一个综合性强、在营造我院学府氛围方面具有重要地位的教学单位,是我院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教学单位。

人文社科系现有法学、旅游管理两个专业门类。本系除承担专业教学之外,还承担着全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人文素质教育公选课的教学工作。目前在校学生有 355人。

人文社科系现有政治理论、思想品德、法学、旅游管理、文化艺术五个教研室和一个系实训中心。系里设有资料室,有图书资料近7000册。此外,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挂靠人文社科系。

人文社科系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职教师 32 人。专职教师中有教授、副教授 12人,高级心理咨询师1人。其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14 人,在读博士、硕士6人。人文社科系遵循学院办学指导思想,坚持人才强系的基本方针,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构建了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基础,旅游管理、法学专业为主干,素质教育公选课为辅助的学科专业体系,建成了系实训中心和优良的实习基地,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取得了好的效果,得到了社会认可。

近年来本系教师主持省级以上科技研究与开发项目13项,另有2项已经申报。发表论文135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篇,出版专著7部,在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方面作出了较大贡献。

信息管理系    是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加速推进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努力培养能够推动企业信息化进程的高级专门人才新近创建的教学实体单位。本科专业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并设有电子商务和ERP两个专业方向。现有教职工18人,专职教师1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讲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人、国外访问学者1人、硕士学位者3人、在读硕士学位者6人。教师中有机械工业青年科技专家1人、东风公司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

信息管理系自成立以来,按汽车产业链构建学科特色的思路,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注重教学基本建设,制定了信息管理系“十五”发展规划并努力付诸实施。根据国家十五发展计划纲要“大力推进信息化”的目标,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基础上,拓展出国民经济发展急需的电子商务和ERP专业方向;同时积极引进高水平师资,派出青年教师进修或学习信息技术的新进展,把握信管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开发出电子商务、企业资源规划、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概论等一系列新兴课程;为适应培养现代化信息技术人才的需要,与国内多家著名的IT企业合作建设了信息工程实验中心,具备了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
   
信息管理系的教师坚持以教学为基础,以应用科研为主导,近两年先后承担了3项省级科学研究项目、5项院级研究项目和多项横向课题。获得省级科研奖励2项,东风公司和市级科技进步奖4项,学院级和其它奖励8项,撰写学术专著3部,发表科研论文80余篇。

信息管理系下设信息系统、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等3个教研室,数据挖掘与电子商务研究室、信息技术研究中心2个研究单位和信息工程实验中心。信息管理系技术研究分工与组织构架如下图所示:

汽车设计制造管理中         汽车销售流通管理中的
          信息技术       ←——→    信息技术 
     (信息系统教研室)          (电子商务教研室)
        
            ↑                          ↑
             ----信息环境平台支撑技术----
                  (信息技术教研室)


汽车设计制造管理
三个教研室的基本分工如下:
信息系统教研室:负责信息组织与管理的相关课程,包括“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信息编码技术”、“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等课程;
电子商务教研室:负责信息平台上新型商务模式的相关课程,包括“电子商务基础”、“电子商务应用”、“电子商务网站运营与管理”、“企业竞争情报”、“CRM模式与应用”、等课程。
信息技术教研室:负责与信息处理技术相关的课程,包括“数据库原理”、“数据库技术”、“互联网技术与应用”、“ERP平台技术”、“商务网页的设计与制作”等课程。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电子信息科学系     成立于2001年7月,是从电气工程系划出部分教师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组建而成的。全系现有教职工28人,专任教师22人,普教本科学生492人。

电子信息科学系现有两个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三个教研室:通信电子教研室、通信技术教研室、信号与系统教研室;六个实验室:通信电子实验室、通信技术实验室、EDA实验室、电子设计创新训练中心、信号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和程控交换机房。 

理学部前身是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基础课部。理学部现下设数学、大学物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三个教研室和物理实验中心。物理实验中心包含物理实验室和光信息实验室。


数学教研室面对全校专业开设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积分变换、数学实验等课程。1995年以来,数学教研室还为汽车学院所招收的研究生开设了矩阵论、数值分析、随机过程等课程。数学教研室自2003年起组织我院学生建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取得了2005年湖北赛区二等奖、2006年湖北赛区一等奖的骄人成绩。

大学物理教研室为工科专业开设大学物理、原子物理和量子力学、面向文科各专业的文科物理。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教研室主要针对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设固体物理、工程光学、物理光学、激光技术与原理、光纤光学、光纤通信技术、光电探测与信号处理、光电图像处理、光学设计与CAD、光电传感与系统设计等课程。

物理实验中心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物理实验和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相关实验。物理实验中心现有实验教学面积2400m2,实验仪器设备近2000台(套),固定资产350万元。

理学部    自2005年增设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并于同年面向全国招收新生,目前已有三届在校生。

光电信息产业是当今世界的新兴和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在知识经济和产业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光电信息产业近几年蓬勃兴起,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正在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并且对国民经济中的其他产业起着越来越大的支持作用,可以预期光电信息产业必将成为我国和世界经济的新增长点。目前光电信息产业渗透到社会各行各业,特别是通信、电子、材料、器件类行业,发展极为迅速。即使是在汽车工业这样的传统行业,汽车制造的自动化、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以光信息为基础的汽车自动驾驶、导航已成为汽车工业中的一个亮点。汽车电子信息技术及产品在汽车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由于IT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社会对光电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剧增,掌握了该技术的人才,其发展前景和就业机会都十分乐观。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光学和物理学为基础,涉及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多门应用学科。学生在校学习的主干课程有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分析、数字电子技术、数字信号处理、自动控制原理、低频电子线路、电磁场与电磁波、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工程光学、激光原理与技术、光纤光学、通信原理与系统、光纤通信技术、光纤技术实验、光电探测与信号处理、光学设计与CAD、光电图像处理、光电传感与系统设计等。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制四年,毕业生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学生毕业具有扎实的光学和光电技术理论基础,掌握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与应用技术,并有较强的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光器件设计及光信息处理的实用能力。凭借学院的汽车行业背景,使学生能掌握光电技术在汽车制造技术中的具体应用。毕业生能在信息技术产业、汽车产业、科研部门、高等院校及其相关领域从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研究、设计、集成及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校园风光编辑本段回目录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西山亭                            学院广场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桃园公寓                              图书馆

 

 

 

 

 

 

 

 

 

 

 

 

 

相关词条编辑本段回目录

参考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网: http://www.qcxy.hb.cn/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