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4997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3-13
admin
admin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宋子文
宋子文
美国国家安全局
美国国家安全局
刘春
刘春
网络中心战
网络中心战
列奥尼达一世
列奥尼达一世
韦拔群
韦拔群
肖朝贵
肖朝贵
苏士亮
苏士亮
苏支前
苏支前
海凤阁
海凤阁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反坦克导弹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反坦克导弹
反坦克导弹
反坦克导弹是指用于击毁坦克和其他装甲目标的导弹。是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反坦克炮相比,重量轻,机动性能好,能从地面、车上、直升飞机上和舰艇上发射,命中精度高、威力大、射程远,是一种有效的反坦克武器。

目录

[显示全部]

功能介绍编辑本段回目录

反坦克导弹主要由战斗部、动力装置、弹上制导装置和弹体组成。战斗部通常采用空心装药聚能破甲型。 有的采用高能炸药和双锥锻压成形药型罩,以提高金属射流的侵彻效率。还有的采用自锻破片战斗部攻击目标顶装甲。

反坦克导弹
反坦克导弹
破甲威力主要用静破甲厚度和动破甲厚度表示,有的导弹战斗部静破甲厚度可达1400毫米。 动力装置通常指安装在导弹上的发动 机,用固体推进剂产生推力,以保证导弹获得所需速度和射程。在导弹飞行的不同速度段上,发动机推力不同,起飞段(亦称增速段)推力较大,续航段推力较小。有的反坦克导弹上安装两台发动机,其中的起飞发动机赋予导弹起始速度,续航发动机用于保持导弹飞行速度。有的只装增速发动机,导弹增至一定速度后便作无动力惯性飞行。还有的只装续航发动机,导弹射出发射筒后具有一定速度,由续航发动机提供保持这一速度的续航力。弹上制导装置是导弹制导系统的一部分,由弹上控制仪器、稳定飞行装置和控制机构等组成。其作用是将导引系统传输来的控制指令综合、放大,驱动控制机构,从而改变导弹飞行方向。寻的制导的反坦克导弹制导系统全部装在弹上。弹体是具有一定气动外形的壳体,由弹体外壳、弹翼、舵和尾翼组成。多数导弹弹体头部为尖形或椭圆形,中间呈圆柱形,尾部是截锥体形。弹翼通常为十字形。弹体气动布局有无尾式、 正常式、尾舵式3种类型。无尾式弹体的弹翼兼作尾翼,舵在弹翼后缘,弹翼提供升力及稳定力矩。这类弹体结构简单,适合于弹身短的导弹,为大多数反坦克导弹所采用。正常式弹体的弹翼和尾翼分开,尾翼兼作舵,适用于弹身较长的反坦克导弹。中国 红箭-8反坦克导弹就是采用这种弹体。尾舵式弹体没有弹翼,尾翼兼作舵,适用于超音速的反坦克导弹。制作弹体的材料通常用铝合金玻璃钢或特种塑料。

相关数据编辑本段回目录

弹长1.8米,弹径0.178米,战斗部重43公斤,命中率大于90%,最大射程7.5千米,最大速度为1.17倍音速,采用双锥串联型聚能装药破甲战斗部,穿甲威力500毫米。该导弹价格大约为每枚4万美元左右。

图片参考编辑本段回目录

反坦克导弹
反坦克导弹
反坦克导弹
反坦克导弹
反坦克导弹
反坦克导弹
反坦克导弹
反坦克导弹
反坦克导弹
反坦克导弹
反坦克导弹
反坦克导弹

发展历程编辑本段回目录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装备的反坦克导弹不断改型,多用途反坦克导弹以及敏感子母弹分导多弹头和远距离攻击集群坦克的反坦克导弹正在研制之中。 反坦克导弹──它是用于击毁坦克和其它装甲目标的导弹,与反坦克火炮相近,它具有射程远,精度高、威力大、重量轻等特点。 1943年,纳粹德国陆军为了抵挡苏联红军强大的坦克

反坦克导弹
反坦克导弹
优势,在空军X─4型有线制导空空导弹方案的基础上,研制了专门打坦克的X─7型导弹。1944年9月,X─7基本研制成功,但未及投入使用就战败投降了。 1946年,法国的诺德─阿维什公司开始研制反坦克导弹,1953年前后研制成功SS─10型反坦克导弹,并在1956年的阿尔利亚战场上使用。SS─10型是世界上最早装备部队,最早实战使用的反坦克导弹。此后,反坦克导弹发展很快,目前已发展到第三代。在70年代后的多次局部战争中,特别是在中东战场上,反坦克导弹以其辉煌的战绩,证明它是当今坦克等装甲车辆的最大克星之一。反坦克导弹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研制成功的小型制导武器,于50年代中期由法国率先投入使用,继而在众多国家掀起研制高潮。它的问世标志着反坦克武器从“无控”时代进入“有控”时代。历次局部战争,特别是海湾战争表明,反坦克导弹是当今最为有效的反坦克武器。半个多世纪以来,反坦克导弹经历了“四代”发展,战术技术性能显著提高,已成为世界各国反坦克武器的主体。第一代导弹需要射手同时瞄准目标并控制导弹,已被淘汰;正在服役的主要是第二、三代及其改进型,它们只要射手瞄准目标或以激光器照射目标即可;第四代绝大多数正处于研制中,“打了就不用管”是基本特征。

国产反坦克导弹编辑本段回目录

1997年7月解放军建军70周年展览上,许多欧洲『参观者』都注意到了一张模糊的照片。照片上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中国新式重型反坦克导弹正在发射,该导弹与美国陶(TOW)式导弹有几分相似,但它前后对齐的弹翼证明它同陶式导弹完全不同。这种新型导弹的长度似乎比中国常展出的『红箭』-8反坦克导弹长出一倍,估计其射

反坦克导弹
反坦克导弹
程也将比『红箭』-8更大,该反坦克导弹前端的探针非常突出,显然具备击穿反应装甲的能力。中国现役反坦克导弹基本上有3种,分别是红箭-73,红箭-8,红箭-8改。『红箭-73是台湾碉堡的克星』『红箭』-73自70年代以来大量装备部队,至今仍广泛使用于中国陆军二线部队,有步兵便携式和车载式两类,后者又分以4联装架设在北京212吉普和以4联装载于63式履带装甲车2种越野方式。 面对日后有可能强行登陆台湾时遇到的顽敌,中国陆军正进行在登陆艇和商船上用『红箭』-73反坦克导弹攻击海岸防御碉堡,掩护登陆的训练。『红箭』-73反坦克导弹的命中精度半径为0。5米,对钢筋水泥护墙的穿透力超过1。5米,过去中越战争的经验证明,以它打击坚固工事极为有效。不要说穿透钢筋水泥护墙厚度仅为1米的台湾海防碉堡不费吹灰之力,就连其挂装反应装甲的『M60A3』主战坦克也不在话下。『中国红箭-8实战显威力』早在1970年,中国就已经开始研制第二代的反坦克导弹了并于80年代初定型生产,命名为『红箭』-8。『红箭』-8从外形来看应仿自苏制『AT-4』,实战证明,它的性能稳定,可靠,并出口到海外,前不久波黑内战中也曾见过它的身影。其实,前几年中国已公开了『红箭』-8的改良型,它的头部加装了一个长探杆,一方面可增大穿甲厚度,又能对付世界上越来越普遍的反应装甲。『红箭』-8改最近曾多次在国际兵器展中曝光,已知的用户有中国陆军,泰国陆军,
塞尔维亚共和国以及一些非洲国家的国防力量。为增强『红箭』-8反坦克导弹的战场机动性,中国研制了多种『红箭』-8反坦克导弹的发射车。包括有NJ221-B型4X4吉普车和63式履带装甲车及较新的ZDF189
式『红箭』-8履带式反坦克导弹发射车。该车以YW534型(85式)装甲运输车为底盘,有极佳的越野性能和两栖作战能力,1990年定型,目前已经大量生产并装备部队。1991年,西方观察家注意到一种新型的4X4轮式装
反坦克导弹
反坦克导弹
甲运输车上也开始载有『红箭』-8反坦克导弹发射器。该车后部战斗室上方装有1个4联装液压升降式导弹发射装置。发射装置平时位于槽内,使整车的外形较低,隐蔽性较好,战斗时发射装置升高到发射位置,完成搜索,跟踪和发射工作。发射完成后降低回车内以利装填手再装弹,这与台湾陆军操作人员完全暴露在车外毫无保护相比较,显然先进了许多*中国的『红箭』-8反坦克导弹不仅可以车载,也可装在武装直升机上使用。例如中国的『直』-9G武装直升机就挂装4枚『红箭』-8作为主要的对地攻击和反坦克武器。据说中国从法国引进的『小羚羊』轻型反坦克直升机也使用『红箭』-8反坦克导弹,从而简化了后勤保障工作。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反坦克导弹研发方面不断有新的发展。前面提到的新式重型反坦克导弹就是证明。这种新式导弹弹径大,弹头部份比美国『陶』式还长。击穿美式『M1A2』坦克这种新型导弹应该具备这个能力。这种新型反坦克导弹的装甲发射车看来是『红箭』-8轮式母车改进而成的。它同样装有一个四联导弹发射塔。『M1』坦克并非神话,尽管它的装甲厚度保密,并从未被敌军摧毁过,但是中国自俄罗斯引进的125mm铀心穿甲弹,在1,000米的距离上垂直穿甲厚度达660mm,虽然精度和穿甲效率不如美国同类产品,但击穿美国贫铀装甲的M1A2应该没问题。而对于其未镶嵌贫铀装甲的侧面和后面,中国的『红箭』-8甚至『红箭』-73都可以奏效。在战场上攻击坦克的这些部位,难不倒中国严格训练的战士。
研制背景和进程

相关种类编辑本段回目录

霍特反坦克导弹 该导弹由法、德两国联合研制的第二代重型反坦克导弹。1964年研制,1977年装备部队。是重型远程第二代反坦克导弹的典型代表。导弹主要装在车辆上和直升机上使用,打击远距离坦克、装甲车和其它重要地面目标。
其最大射程4千米,最小射程序75米,速度75~260米/秒。战斗部重6千克,装烈性炸药。动力装置为两级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制导系统为有线制导或红外自动遥控。全长0.75米,弹径0.136米,全重22千克,破甲厚度700毫米。

反坦克导弹
反坦克导弹
印度毒蛇反坦克导弹 从1983到1993年的10年中,印度政府实施的“导弹发展综合计划”耗资9亿多美元,组织1 000多名科学家和30多个科研单位与兵工厂重点研制了6种型号的导弹。在这6种型号导弹中:“大地”和“烈火”两种地地弹道导弹已批量生产并成为印度核威慑力量的重要组成 
部分;“阿卡什”和“特里苏尔”两种地空导弹的研制虽历经坎坷但前途未卜;“阿斯特拉” 空空导弹虽试射多次,但由于LCA战斗机迟迟不能服役,前景不容乐观;而“毒蛇”反坦克导弹已经悄然稳步发展,一跃成为印陆军未来武器装备计划中的一颗耀眼的新星。
驽马反坦克导弹 印度国防科学家们称印度已经研制成功了一种新的超视距激光制导反坦克导弹,导弹被命名为“驽马”,它可以装备印度的“阿琼(Arjun)”主战坦克。
“驽马”导弹是通过坦克的120毫米炮发射的,可以在印度新近从俄罗斯引进的“T-90”坦克上使用,有效射程5到8公里。 印度国防研究与开发组织(DRDO)官员称:“‘阿琼’主战坦克的最大射程是6公里,最佳打击范围是2.5公里‘驽马’导弹的配备将会大幅增强坦克的作战能力。‘驽马’可以通过高抛轨道打击装甲战斗车辆,也可以通过平射轨道打击直升机。坦克的火控系统包括昼/夜热像瞄准镜、激光测距仪、弹道计算机及各种传感器可以精确确定目标位置,同时还有目标指示系统配合其工作。”
激光制导反坦克导弹已经于日前完成了战场测试。测试中导弹是由“阿琼”玉战坦克发射的,导弹准确命中了2公里以外的目标。测试官员表示测试结果符合设计要求,弹头的突破能力很强。 这种导弹是由印度战斗器械研究与发展公司(CVRDE)研制的。如何在坦克移动的过程中发射导弹曾一度困扰着导弹研究专家们,这个问题解决后研制工作进展得非常顺利。 现在,印度军队中的主战坦克数量很少,国防部计划再生产125辆坦克。要据最初的计划,这些坦克将在明年初正式服役
 

研制背景编辑本段回目录

在长期的印巴对峙中,印巴双方都投人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地面装甲部队的建设。上世纪90年代以前,印度苏联引进的T-72坦克足以与巴方的美制M-60相抗衡。随着印巴斗争的持续深入,形势却发生了逆转:巴基斯坦引进了乌克兰的T-80UD和中国的85- II AP坦克,使得其地面装甲部队的作战性能特别是装甲防护能力大为提高;巴中合作研制生产的“哈利德”主战坦克综合采用了新型复合装甲、爆炸式反应装甲和间隙装甲技术,其防护性能已达

反坦克导弹
反坦克导弹
到世界先进水平。巴方装甲部队的强大使得印陆军处于斗争的不利地位,为了扭转不利局势,抵御巴基斯坦日益庞大的钢铁洪流,供印陆军选择的路有两条:一是发展更为先进坦克;二是发展先进的反装甲武器。而印度长期寄予厚望的“阿琼”坦克迟迟无法列装使得第一条路走不通,所以印陆军不得不在反装甲武器尤其是反坦克导弹上想办法了。但是,印陆军现装备反坦克导弹大部分仍是AT-2, AT-4和AT-5等苏联六七十年代生产的第一、二代反坦克导弹,体积庞大、制导方式和自动化程度低,射程近,抗干扰性能差,其破甲能力远不能对付反应装甲和新型复合装甲。“毒蛇”导弹的研制正是针对这些现状而采取的有效措施。与印度其他国产武器发展计划一样,“毒蛇”导弹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最大的问题还是在光电子技术上。除了1990年首次实验时成功完成跟踪外,“毒蛇”的制导系统问题频频。1997年9月9日,安装了被动红外热成像导引头的“毒蛇”第一次试射成功,接着“毒蛇”又出色完成了几次试射后才进入了最后定型阶段。1998年3月直升机发射型号在特制的米-17上进行试验取得了成功。1999年,“毒蛇”在ALH直升机上实现了系统整合。1999年底,“毒蛇”通过使用白昼型的被动红外热成像导引头成功测试了其“发射后不管”能力。2000年,“毒蛇”的热成像仪系统进行野地测试时,它通过系统识别,在5000米范围内锁定了T-55坦克并在4000米的范围内将其摧毁。之后“毒蛇”开始小规模生产。 2004年6月10日,“毒蛇”在海德拉巴发射场进行了最后一次成功试射,计划2004年年底开始批量生产。印陆军在未来3~10年内,对“毒蛇”的需求量从1000多枚将增至2万枚,从而成为印巴高原上名副其实的“毒蛇”。

导引体制编辑本段回目录

反坦克导弹
反坦克导弹
 一场海湾战争显示出当今和未来战场的大纵深、立体化、信息化、集密综合火力支援以及快速机动等突出特点。因此,未来战争对反坦克导弹的首发命中率、抗干扰能力、全天候作战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坦克导弹的发展趋势是“发射后不用管”、全天候作战能力、自动目标识别以及较强的抗干扰能力等。这就促使在战场上曾扮演过重要角色的视线指令制导反坦克导弹逐步退役,反坦克导弹的导引体制由激光半主动向红外成像发展,由单模导引向多模导引发展,如红外/毫米波双模制导。而且,为适应“发射后不用管”和大面积反装甲的需要,毫米波末制导弹和末制导子母弹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视线指令制导体制
视线指令制导反坦克导弹属于第二代反坦克导弹。它采用光学瞄准、红外跟踪,导线传输指令、半自动制导。由于在制导系统中采用红外测角仪,构成红外半自动跟踪。这一代产品主要有法国和德国的“米兰”和“霍特”及其改进型,美国的“陶”和“龙”及其改进型,瑞典的“比尔”等。目前,这一代反坦克导弹仍在服役。以“米兰”反坦克导弹为例说明这类导弹的制导原理。射手从可见光瞄准具或热像仪耦合到可见光瞄准具瞄准目标,发射导弹,导弹在向前飞行时向后抛放导线,导线将来自红外测角仪的指令传输到弹上,导弹在飞行中由尾部的红外信标向后发出2.2微米的红外辐射。红外测角仪据此信号测出导弹与目标瞄准线的误差,由制导装置处理后经导线传到弹上的控制机构修正导弹的飞行路线,直到击中目标。随着制导技术的迅速发展,这一代反坦克导弹正在逐步退役,英、法、德等国计划在1998年,由激光制导的中程“崔格特”(Trigat)和红外成像制导的远程“崔格特”取代“米兰”导弹。

激光制导体制

目前,激光制导反坦克导弹采取的制导方式主要有两类:寻的制导和指令制导。寻的制导有主动和半主动之分,

反坦克导弹
反坦克导弹
迄今为止主要是半主动式。激光半主动制导是用单独的激光目标指示器照射目标,弹上导引头接收目标反射的激光,经过信号处理,形成控制指令控制导弹的飞行。 激光半主动制导能实现间接瞄准;可采用准比例导引法,导弹弹道特性好,对目标机动有一定适应性。激光半主动制导反坦克导弹的代表产品是美国的“海尔法”。指令制导主要是驾束制导。它是由地面激光发射系统向目标发射扫描编码脉冲,当导弹偏离激光束中心时,由弹上激光接收机解算装置检测出飞行误差,形成控制指令,控制导弹沿瞄准线飞行。激光驾束制导可实现测量与传输一体化,地面和弹上制导设备简单,探测方便,且最小攻击距离小,这类反坦克导弹的代表产品是英、法、德等国联合研制的中程“崔格特”,它用来取代现役的“米兰”导弹。 激光主动制导具有“发射后不用管”和攻击远距离目标的能力,所以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这种制导武器已研制成功,由美国洛拉尔·沃特系统公司研制“低成本反装甲导弹”(LOCAAS)就是一种自主的、激光主动制导导弹。它能摧毁先进的装甲目标。该导弹可持续飞行30分钟,准确攻击180千米距离上的装甲目标。

红外成像制导体制
依据目标与背景的热图像,用弹上设备实现对目标的捕获与跟踪,并将导弹引向目标的方法称为红外成像寻的制导。红外成像制导系统有较高的识别能力和制导精度、全天候作战能力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这类导弹属于第三代反坦克导弹。由于它可“发射后不管”,因此,红外成像制导比激光半主动制导更先进。第一代红外成像导弹的代表产品是“幼畜-65D”,它采用光机扫描型红外成像导引头。而第二代红外成像导弹则采用焦平面阵列,具有发射后不用管、全天候作战能力、自动目标识别以及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满足了实战的要求,因此成为反坦克导弹的开发重点。各国正在发展的焦平面阵列成像制导反坦克导弹有远程“崔格特”、“海尔法”的改进型、“标枪”和“拉格”等。

反坦克导弹
反坦克导弹
远程“崔格特”反坦克导弹
英、法、德联合研制的“崔格特”导弹计划从1998年起开始取代“米兰导弹。远程“崔格特”的红外成像导引头使用8~12微米的焦平面阵列器件和微机控制,以实现发射后不管。该导弹既可车载也可从直升机上发射,相应射程分别为4000米和5000米。“海尔法”的改进型?美国的“海尔法”空地反坦克导弹,激光半主动制导。为了进一步提高性能,其改进型将采用焦平面阵列的红外成像制导”。

“标枪”反坦克导弹
 在“坦克破坏者”(TankBreaker)红外焦平面阵列成像制导导弹的基础上,美国开始进行AAWS?M型反坦克导弹的研制工作,后又正式定名为“标枪”。“标枪”为凝视型红外焦平面阵列成像制导,由德克萨斯仪器公司与马丁·玛丽埃塔公司合作研制。“标枪”导弹于1992年8月底进行首次试验,取得成功。

毫米波制导反坦克导弹

反坦克导弹
反坦克导弹
毫米波波长介于微波与红外之间,所以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毫米波制导技术有了惊人的发展,成为开发的热点。同微波雷达相比,毫米波雷达体积小、重量轻,提高了雷达的机动性与隐蔽性;波束窄、分辩力高,能进行目标识别与成像,有利于低角跟踪;频带宽、天线旁瓣低,有利于抗干扰。同激光与红外制导反装甲武器相比,毫米波制导反装甲武器在其传输窗口的大气衰减和损耗低,穿透云层、雾、尘埃和战场烟雾能力强,能在恶劣的气象和战场环境中正常工作。特别是毫米波制导和红外制导在使用和性能上互相补充,两者结合能取长补短,可得到很好的作战效果。因此,毫米波/红外复合制导成了最有前途的制导模式之一。
 国外研制的毫米波制导反坦克导弹有以下几种:

美国空地反坦克导弹“沃斯普”(WASP),工作频率94吉赫。“沃斯普”可由F-16飞机携带,每架载24枚。这种导弹可单枚发射,也可多达12枚成束发射。美国正在研制的“幼畜(Maverick)AGM?65H”导弹,采用末段毫米波导引头。1991年9月进行了首次发射试验,而在其后进行的试验中,创造了4发4中的记录。   “海尔法”导弹的一种改进型,称之为“长弓海尔法Ⅱ”型,采用毫米波导引头,以使之具有“发射后不管”和在恶劣气候条件下作战的能力。

末制导子母弹与末制导炮弹
 普通炮弹具有射速快、初速高、运用灵活、能够连续发射以及后勤保障简单等优点,而导弹则威力大、命中精度

反坦克导弹
反坦克导弹
高。末制导炮弹或末制导子母弹将两者相结合,可使火炮的战斗力大为提高。用这种方法对付敌方远距离的集群坦克、发射基地,是十分有效的作战方法。近年来,研制用红外或红外/毫米波复合制导的末制导子母弹和末制导炮弹,特别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红外与毫米波在制导性能上互补。由于毫米波天线口径受弹体的限制,天线波束较宽,而红外波束窄。宽的毫米波波束有利于搜索,窄的红外波束可获得高精度方位信息。因此,红外/毫米波复合制导能较好地满足高精度制导的要求。末制导子母弹是一种将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爆炸成形弹丸技术应用于子母弹的新型弹药,把子母弹的面杀伤特点发展到攻击点目标。为了发挥常规火炮射击精度高的特长,末制导子母弹一般以子弹药的形式由母弹运送到目标区上空,抛出敏感子弹。子弹在下降过程中对目标区进行扫描搜索,敏感到目标时,便引爆“爆炸成形弹丸战斗部”,顶击坦克或装甲目标。末制导子母弹多由155毫米火炮发射,有时也用多管火箭炮发射。 目前,国外最著名的毫米波末制导子母弹是美国的“萨达姆”(Sadarm)。“萨达姆”是摧毁大面积范围内装甲群目标的子母弹,利用母弹将多个具有红外/毫米波复合制导能力的子弹布洒在装甲群目标上空,这些智能子弹将会自动攻击各自的目标。在1994年4月进行的试验中,发射了13发“萨达姆”,结果有11发命中了目标。由德国GIWS财团1988年开始研制的“斯玛特”(SMART),为155毫米自动瞄准子母弹,采用毫米波/双色红外复合制导。母弹长899毫米,弹重46.5千克,内装2枚子弹,最大射程24千米。毫米波末制导的迫击炮弹有英国的“灰背隼”(Merlin)、英国等国研制的“鹰狮”Griffen)等等。英国BAE公司研制的“灰背隼”末制导炮弹,由81毫米迫击炮发射,弹长900毫米,弹重6千克,射程6千米,可从顶部攻击主战坦克、步兵战车和装甲运兵车。据专家估计,毁伤一辆坦克需要2~3发“灰背隼”弹。英、法、瑞士、意大利联合研制的120毫米末制导迫击炮弹“鹰狮”,被国外一些专家认为是当前最先进的灵巧迫击炮弹。“鹰狮”由英国宇航公司提供导引头和电子设备,导引头是从“灰背隼”改进而来。与“灰背隼”不同的是,“鹰狮”采用串联式聚能战斗部,以提高作战效能。

反坦克导弹导引体制的发展趋势

反坦克导弹
反坦克导弹
应当指出的是,欧洲三国研制的反坦克导弹“崔格特”,由中程向远程的发展,是将制导体制由激光驾束更换为采用焦平面阵列的红外成像制导;“标枪”在竞争中,抛弃了激光驾束导和结构较为复杂的光纤制导,最后选中了基于焦平面阵列的红外成像制导。由图像制导取代视线指令制导和激光半主动制导,并由第一代的光机扫描向第二代的凝视焦平面阵列过渡,以及不断地提高智能化程度,这是反坦克导弹导引体制的发展趋势之一。反坦克导弹导引体制的另一发展趋势,是由单模向多模发展,如红外/毫米波、激光/红外成像、双色红外等等。而毫米波与红外复合制导将是最有前途的制导体制之一。毫米波和红外成像制导在使用和性能上互相补充,将两者结合长补短,可取得很好的作战效果。而双色红外/毫米波双模三波段复合制导的反坦克武器,由于毫米波频带宽和复合系统使用三波段工作,使敌方很难干扰,且目标的伪装和隐身也难以奏效。

相关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1.http://www.cctv.com/military/dict/2003-02-12/439.shtml

2.http://www.cnread.net/cnread1/jszl/y/yiming/zglj/032.htm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反坦克导弹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