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历史版本1:雷德·霍夫曼 返回词条

(图)Reid HoffmanReid Hoffman

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1967年8月5日出生。LinkedIn联合创始人,曾经担任过PayPal高级副总裁。是硅谷最有名的天使投资者之一,曾经投资过60多家创业公司,包括Facebook和 Digg。

  创立公司:LinkedIn

  投资人:Peter Theil、Keith Rabois、David Sacks

  参与投资公司:Flickr、Last.FM、Mozilla、Ning、Technorati、Kiva

霍夫曼比很多人显得“牛”的是,他就出生在斯坦福,长在伯克利,可以说每一个细胞都是硅谷基因。他曾经是PayPal公司董事会的一员,但是他现在正准备着让自己的职业化网络LinkedIn进行有可能是Web 2.0 领域迄今为止最为庞大的一次上市融资活动(除非FaceBook也打算在近期内上市融资)。

目录

[显示全部]

个人简历回目录

Hoffman was born in Stanford, California, and grew up in Berkeley, California. He attended Stanford University, where he won a Marshall Scholarship and a Dinkelspiel Award. After graduating with a bachelor's degree in symbolic systems, he attended Oxford University, graduating with a master's degree in philosophy.

His first job was a summer internship with Inglenook, a Napa Valley winery. After working at Apple Computer and Fujitsu, Hoffman co-founded his first company, SocialNet.com. While at Socialnet, Hoffman was a member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at the founding of PayPal, an electronic money transmission service, and later joined the firm as a full-time employee. At the time of PayPal's acquisition by eBay in 2002, he was 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of PayPal in charge of business and corporate development.

(图)大块头有大智慧大块头有大智慧

Reid was LinkedIn’s founding CEO for the first four years before moving to his role as Chairman and President, Products in February 2007. LinkedIn is a business-oriented Internet-based social network service. He has been called the "most connected man in all of Silicon Valley". He has personally mentored many of the Web 2.0 CEOs and has given valuable advice to many Silicon Valley VCs as well as th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where he was honored with a Department of Defense coin for his valuable service to the United States. He invented the term for his people as the new "Second Generation Web Entrepreneurs". He leads as the director of a variety of Silicon Valley businesses, most in the social network domain, including Mozilla, Vendio, Six Apart, Kiva.org, Grassroots Enterprises, and Tagged. He is an investor in Facebook, IronPort, Flickr, Digg, Technorati, Dopplr, Ping.fm, Nanosolar, Care.com, Knewton, Kongregate, and several other firms.[citation needed]

He currently lives in Silicon Valley, California with his wife.

LinkedIn创始人:如果愿意随时可以IPO回目录

北京时间2009年2月3日下午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商务社交网站LinkedIn创始人兼CEO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接受TechCrunch采访时表示,LinkedIn目前资金雄厚,如果愿意,可在任何时间上市。

(图)Reid HoffmanReid Hoffman

  目前LinkedIn募集了1亿美元,其中仅去年一年就筹集了约7500万美元。雷德表示,LinkedIn过去两年保持盈利,目前银行存款有8000万美元。

  在回答LinkedIn是否会与其竞争对手Facebook合并时,雷德断然否认,并表示LinkedIn未与Facebook就该问题有过接触。因为,他一直认为个人社交网站和商务社交网站没有必要融合,并且这两类网站应有各自独立的品牌。

  雷德称,LinkedIn增长持续迅猛,每17天新增注册用户100万名,加上手握的8000万美元和两年盈利,“我们在过去两年一直盈利,因此,我们只要想上市,我们就能上市。”

    2008年10月23日消息,LinkedIn宣布,新获得2270万美元融资。2007年6月份,LinkIn获得第四轮融资5300万美元,这笔规模最大的融资使其估值达到10亿美元。新一轮融资仍按照上次的估值,投资方包括SAP、高盛以及麦格劳希尔(McGraw-Hill),原投资方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也加入了此次融资。目前为止,LinkIn的总融资额已超过1亿美元。

  此次融资在上月金融市场进入混乱之前已经完成。对于LinkedIn而言,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更多的现金总是更为安全。LinkedIn目前有370名员工,该公司表示营收年增长率超过100%。LinkedIn CEO丹·奈伊(Dan Nye)透露:“LinkedIn自2006年就开始盈利。”但他警告称,这种状况可能在当前季度有所改变。这些现金可能帮助LinkedIn抵御目前的金融风暴,奈伊甚至可以动用部分现金进行收购。

Reid Hoffman: 我的三条投资原则回目录

  上周TechCrunch和创始人基金刚刚宣布了第一届TechFellow Awards。这是一个刺激投资、嘉奖和鼓励技术创业者的好时候 - 创业的成本更低了,人才流动性加强了,人们更愿意冒一些险。如果我们可以找到更多刺激投资的方式,这对于目前的创业者和未来的社会都将是好事。

(图)Reid HoffmanReid Hoffman

作为一个项目众多的投资人,我一直很喜欢支持一些Web 2.0公司,而且这帮助我发展了几条标准来去芜存菁。听了5分钟的推介宣讲,我就已经知道这个项目我不会投资;30分钟到一小时以后,我会投资的项目也知道了。很多创业者过分聚焦于产品,这时候他们通常会热衷宣讲产品的优越之处;另外一些人对钱很敏感,所以他们常常会过度考虑商业计划书。但这些都不能回答我作为一个投资者最关注的几个最初的问题:

1. How will you reach a massive audience?

    你如何达到一个相当规模的用户数量级?

在房地产投资中,人们常说“地段、地段、地段”。在消费类互联网中,我们要想“渠道、渠道、渠道”。每个月有上千个产品在成千上万个网站上发布。任何一个网站,如何有机会超越者这所有噪音而被大规模的用户发现和使用起来呢?YouTube是通过已经有数百万用户的现成渠道如MySpace。Yelp通过超强的SEO让大量搜索饭馆和夜生活场所的人们搜到它。Facebook聚焦于大学这一做法使他们在发布60天内覆盖到80%的(美国)校园。每一个互联网的创业者都应该问这些问题:我怎样达到100万用户?然后我怎样达到1000万用户?之后是如何让你的用户在网站上的参与不断深入。

2. What is your unique value proposition?

你的独特价值什么?

互联网是一个拥挤的空间。一个产品要足够与众不同,但不能超前到让用户感到间离感。很多创业者是在一些现有的产品上做一些改进深化。这个想法有可能做大 - 例如Google在AOL和雅虎看起来已经坐稳江山的时候将搜索革了命。但更经常的情况是,公司的推广点为:"这是一个交友网站,但是是给老年人的..."  我希望看到的是与现有的各种提议在根本类别上的不同。Digg让用户决定哪一条新闻是值得关注的,last.fm用一个iTunes的插件跟踪都有哪些音乐被倾听从而提供优秀的音乐发掘能力,而Flickr让用户用全新的方式是分享和标记照片。

3. Will your business be capital efficient?

你的业务会很耗资本吗?

这可能是上述三个问题中最重要的一个。即使你有大规模的用户和独特的价值定位,一个企业挣不到钱就是要失败关门。最初的一轮投资是重要的,但后期的投资是不是可靠?投资者会在你的下一个成长阶段中看到该看到的元素吗?你的产品必须要能够聪明地扩展规模 - 这就是为什么我很喜欢软件。一个程序写的很好的网站,可以很好地适应更大规模的需求,而同时又不使资本花销完全失控。一个TypePad那样的产品可以支持到1000万用户,而不承担像WebVan那样的公司一半的成长之痛 - 后者是一个Web1.0的创业公司,本来要尝试将蔬菜水果等生活品递送到用户门口的。你想想,这样的公司做到Facebook那样的规模,将需要什么样的资本。

有了这三样 - 大规模用户、独特价值、稳定的投资 - 一个创业公司就有时间去发现它将怎样挣到钱。没有几个商业计划后来呈现出当初作者最早的意愿。PayPal的开始是为了在Palm Pilots无线发送付款,Google融资的时候是为了做企业级搜索但最后成了一个广告业务。(他们的)公式就是用一个很棒的产品吸引用户,然后吸引到足够的投资来支持到公司摸索出怎么赚钱。

因为我在做LinkedLin, 我现在并没有在投资新项目。但我坚信,现在正是创业者和投资者冒聪明的风险的时候。我希望这些标准帮助创业公司在融资过程中更好地推销自己。好的想法需要好的策略来帮助它实现潜能,如果这些标准可以帮助一些公司成功融资,这对大家都是好事。(译者Celia Pan)

财富杂志:LinkedIn受益经济衰退访问量翻番回目录

    导读:《财富》杂志网络版3月撰文称:随着越来越多的求职者为前途在职业市场门口徘徊,职业社交网站Linkedln的访问量翻了一番,多元化发展更是实现了盈利,拥有了像Facebook和Twitter这样的互联网新贵所不具备的优势。

  访问量翻了一番

(图)关系就是金钱关系就是金钱

  网上从哪儿可以找到反映美国经济衰退的证据?不妨去Linkedln看一看。去年8月到9月,在雷曼兄弟经历破产程序时,该公司雇员和前雇员在Linkedln上的活动量增加了315%。Linkedln业务增长最快的地区又是哪里?答案是底特律。

  与求职者以及担心失业的人的情况不同,LinkedIn越是在经济萧条期,生意越是兴旺:该网站的访问量总体上增长了一倍多——今年2月份访问量已达690万人次,而去年同期是330万人次,

  一段时间以来,Linkedln一度陷入沉寂。虽然它曾凭借面向职场人士的市场定位而声名鹊起,但之后便湮没于Facebook这样的互联网新贵的鼓噪声中。这些网站受到了“婴儿潮”一代人的追捧。今天,Facebook的用户数量已超过了1.75亿。然而,LinkedIn却拥有Facebooks和Twitters所不具备的优势:盈利。

  LinkedIn创始人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今年1月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表示,过去两年间,LinkedIn一直处于盈利状态。LinkedIn的估价在10亿美元左右,现已完成了近1亿美元的融资。霍夫曼告诉知名科技博客TechCrunch的迈克尔·阿灵顿(Michael Arrington),其中大部分还没有花掉。他说:“我们随时可以挂牌上市。”

  最大的“职业介绍所”

  LinkedIn的价值正源于它的网络。现在,求职者的数量远远超过绝大多数行业所能提供的职位数量,求职者绝不能把简历投给某个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就认为万事大吉了,若想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他们可能还应该更积极主动。

  研究公司Altimeter Group创始人查伦·李(Charlene Li)表示:“我们找工作一个最重要的途径是要有人介绍,而Linkedln堪称当下最大的‘职业介绍所’。”这个网络的确让希玛·库玛尔(Seema Kumar)受益匪浅。31岁的库玛尔去年夏天在软件公司VMWare担任产品经理时,便开始在Linkedln这个平台上找工作。

  通过这个网站,库玛尔与本已不再往来的同事重新取得了联系。她说:“我原本在Craigslist寻找职位,但是,Linkedln具有不同的服务和职位质量。通过这个平台,我可以更为全面地寻找就业机会。”去年11月,库玛尔成了社交应用软件开发网站Slide的产品经理,这份工作便是她在Linkedln上找到的。

  雇主也越来越多地依靠LinkedIn招聘员工和审核其潜在的雇员。2008年,Kayak.com营销部副总裁德鲁·帕特森(Drew Patterson)共招募了5名新雇员,其中有两人是通过LinkedIn这个平台,帕特森刊登60天招聘广告的费用为195美元。除了他的哈佛大学校友以及哥伦比亚商学院的同学外,帕特森将LinkedIn视为其最得力的招聘平台之一。他说:“LinkedIn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因为你能够了解某个人的所在位置以及他/她是否适合你提供的职位。”

  组建新的管理团队

  为了善加利用人们的热情,LinkedIn最近又组建了一直新的管理团队。创始人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担任CEO兼董事会主席。2008年离开雅虎的杰夫·维纳(Jeff Weiner)出任代理总裁。前谷歌高层迪普·尼沙尔(Deep Nishar)于2008年12月加盟LinkedIn,负责产品管理。

  这支新团队将尝试一系列新举措,力图让LinkedIn更具关联性和盈利性。与很多传统意义上的招聘平台——利用招聘广告获取收益,如果企业雇用更少的人,便要面临损失——有所不同的是,LinkedIn拥有很多获利渠道。除了招聘启事和传统广告外,LinkedIn打造了一个健康的业务,通过授权允许企业使用其软件,以便进行内部聘用。此外,个人也可以付费方式使用优先订阅服务。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认为,LinkedIn能够随时间推移将自己与其它社交网站区分开来。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分析师雷·瓦尔德斯(Ray Valdes)便提出质疑:“Facebook的很多用途都与求职和招聘有关,LinkedIn如何能够维系下去?”

  33岁的求职者谢丽尔·道林(Cheryl Dowling)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的夏洛特,求职之旅一度受挫。道林表示,她更多地将LiveJournal和Facebook作为求职平台而不是LinkedIn。她解释说:“我在LJ和Facebook上结识了很多人,他们都是真正的朋友,更愿意帮助别人走出困境,在听到消息时,他们更有可能多花几分钟时间将消息传递下去。”但LinkedIn从未将自身定位为一个好友间的联系纽带,而是一个职场引荐平台。目前,每一秒钟都有网民注册成为新会员,LinkedIn对雇员和雇主的作用和吸引力正一点点加大。

LinkedIn管理层洗牌 创始人复出CEO换人回目录

    商务网站LinkedIn 2008年12月19日证实,其创始人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将复出并取代丹·纳耶(Dan Nye)担任公司CEO一职。

(图)还是干CEO好还是干CEO好

  据国外媒体报道,霍夫曼于2006年辞去了CEO一职,但仍担任公司董事长,并活跃在产品开发部门。本月,LinkedIn聘请尼斯尔(Dipchand Nishar)担任产品部门的副主席,目的是接管之前霍夫曼负责的事务。同时,雅虎前高管杰夫韦纳(Jeff Weiner)将担任LinkedIn交接时期的过渡总裁,他目前是两家风险投资公司Greylock和Accel的主管。

  LinkedIn现任CEO丹纳耶将于2009年1月正式离职,公司没有透露他离开的原因。

  霍夫曼在一份声明中称,丹加入LinkedIn的任务是帮助其建立一个强有力和具有持续发展力的公司。两年来,他已经成功达到了这一目标,LinkedIn在他的管理下已经从起步期的小公司过渡到发展力强劲的企业。

  虽然LinkedIn没有完全公开财务状况,但有消息称该公司从2007年就已开始盈利。

  霍夫曼还表示,丹对LinkedIn功不可没,他的热情和决心将继续在他组建的团队中发挥功用。

  目前,LinkedIn大概有3300万员工,还获得超过1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公司估值达到10亿美元。 (作者:李远)

钱多也有惹病:硅谷的“忽然暴富并发症” 回目录

    放在别处,Reid Hoffman都应该算作相当的成功。作为前PayPal的官员,公司在2002年以15亿美元卖给eBay后,他简直泡在了钱堆里面了。

    目前,他开办了一家新公司,同时还投资了别的事业。

    但是,当更大财富降临,就象最近YouTube 被Google以16.5亿美元收购,他还是免不了对此羡慕一番。

    39岁的Hoffman 开办的新公司叫做LinkedIn,他说:“这种事情令人尴尬,你比他们早开办公司一两年,他们落后于你,但收购使得他们超过你,掘到了真金。”

    嫉妒和羡慕在别的地方可能是一种原罪,但嫉妒却是推动硅谷发展的强大动力,在这儿,技术性的成就令人敬佩,但金钱上的收获更令人心动。

(图)Reid HoffmanReid Hoffman

    现在,YouTube 被收购让人们燃起了对第二次互联网泡沫的大谈论,许多高科技公司的企业家们,无论成功的还是不那么成功的,都在和那些掘到真金的后起之秀们做着对比。

    出售PayPal获得钱已经足够让Hoffman 可以退休,去过中上阶层的舒服日子了,他对后来这些获得巨额财富的人没有敌意,但却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嫉妒。

    这种妒忌的程度因为某些人一夜暴富而被加重了。风险资本对新公司的投资更加的谨慎了,今年,硅谷的风险资本数量比去年有所提高,但仍然距离2000年时的400亿万美元少70%。

    7 到8 年前,只要你有一个可能会致富的商业计划,那么财富之手就向你慷慨的伸来。当时,很多一夜暴富的才被人嫉妒,即使那只是纸上富贵。到最后,硅谷“忽然暴富并发症”这一名词甚至都进了医学词典。

    当然,后来的结果大家看到了,纸上富贵一夜之间灰飞烟灭。但现在,随着YouTube 和MySpace 等公司的成功,一些人相信,更坚实的成功基础已经确立了下来,比如,象已被Google证明可行的网络广告。

    YouTube 的成功不仅会招人妒忌,它也会带来很大的动力。

    康奈尔大学一名计算机教授Bart Selman 说:“我认为,象YouTube 这样成功的事例将让人们重新去考虑可能性。”1999年,在互联网泡沫的最后阶段,Selma 教授创办了一家名为Expertology 法律顾问网络公司。这次创业后来失败了。他说:“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人们开始认为,或许互联网全是吹牛皮。”

    Selman说,他现在看到不少公司都在走Expertology 的路子,他认为,天时很重要。

    他感觉YouTube 收购有些疯狂,Selman的一些同事在加入了Google以后成了富翁,他自己也正在考虑重新创业。

    虽然获得财富的希望很大,但由此带来的压力也同样的巨大,不同的人对此有不同的应对之道。一些人从别人的成功故事里面获得灵感,而另外一些人则花大量的心思去揣测他们的朋友有多富有。

    嫉妒甚至能够影响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

(图)办公室够乱!办公室够乱!

    马萨诸塞的Peter Pezaris 在年轻时曾经告诉他的朋友和家人,他计划在30岁时成为一名百万富翁,到40岁时成为一名亿万富翁。

    Pezaris 的哥哥John是哈佛大学的计算机神经学家,当时他对弟弟的话并不以为然。

    但Pezaris 的话成真了,1999年,Peter Pezaris 将他创办两年的Commissioner.com网站以4600万美元卖给了哥伦比亚公司,那天,他的30岁生日刚刚过去3 天。(这笔钱被5 个合作伙伴分享,但他的哥哥不在其中。)

    37岁的Peter Pezaris 认为,在40岁之前,他还有充裕的时间成为亿富翁,目前,他经营着一家社交网站Multiply。

    这次,他的哥哥相当的重视了。John Pezaris为Multiply提供技术顾问支持,他不想犯上次的错误了。

    在第二次互联网淘金潮中获得成功仍然是一件不确定的事情,因为高科技行业本身就充满着很多的不确定性。Hoffman 至今仍然在后悔,他错过了投资YouTube 的大好机会。

    当YouTube 成立之时,Hoffman 本想投钱进去的,但一家名为Sequoia Capital 的风险公司开出了比他更好的价格,从而让他错过了机会。而Sequoia 公司从Google收购YouTube 获利5 亿美元。

    Hoffman 说:“我唯一的遗憾就是,当时我没有回去给他们说,嘿,至少让我投一点钱嘛。”

    当然,事后诸葛总是对的,这可以缓解嫉妒发作的程度。Hoffman 就是如此。(2006年11月22日国际报道/CNET科技资讯网)

参考文献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标签: Reid Hoffman 雷德·霍夫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