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1605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3-28
admin
admin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诺伯特·维纳
诺伯特·维纳
艾萨克·阿西莫夫
艾萨克·阿西莫夫
斯金纳
斯金纳
何群雄
何群雄
董仲舒
董仲舒
孟子
孟子
荀子
荀子
仲长统
仲长统
孔子
孔子
李华兴
李华兴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石璋如
石璋如

石璋如(1902~),河南偃师人,甲骨文专家、博士生导师。1928年秋考入河南中山大学文科(后改为文学院)。1931年读三年级时,中央研究院在安阳殷墟进行考古发掘工作,石璋如与刘耀、许敬参等同学也参与了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工作。193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文学院。毕业后直接到中央研究院研习考古专业,历任助教、研究员等,是中国著名的甲骨文研究专家之一。

目录

[显示全部]

主要成就编辑本段回目录

(图)石璋如石璋如

石璋如第一次参加殷墟发掘,是由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主任李济先生主持的殷墟第四次科学发掘。此后历次发掘,他大部分都参与了。第十五次发掘,更是由他亲自主持。由于多次亲自参加发掘,石先生已经成了一部殷墟发掘的‘活档案’”。在老一代参加殷墟发掘的考古学家中,他参加的次数最多,前后共12次。后来他也曾回忆说:“自从民国20年开始参加殷墟发掘,直到民国26年,从没离开安阳田野第一线。”(《殷墟建筑遗存·自序》)在长期的田野考古工作中,他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一阶段他已经成为殷墟发掘工作的负责人。

1947年石璋如发表了《殷墟最近之重要发现附论小屯地层》(《中国考古学报》2期1947年)。该文记载了自1932年第七次发掘以来殷墟历次发掘的主要收获,并论述了小屯的地层关系。这一部分成为后来重要论文《小屯的文化层》一文的初稿。1948年底,石璋如随同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搬迁到台湾省,在台湾期间对殷墟建筑基址研究取得重大成果后,又进行了殷墟墓葬的研究。

石璋如在台湾对祖国大陆的考古事业,特别是对殷墟的发掘和研究十分关注。199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在殷墟花园庄东地发现一个甲骨坑H3,出土大龟版近300片。社科院研究员刘一曼女士撰写文章《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坑发掘记》发表在《文物天地》上。石璋如看到后非常重视,马上撰写文章《殷墟大龟版五次三地出土小记》(《安阳文献》11,1995年)在台湾予以介绍。

个人作品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专书 
1. 晋绥纪行(重庆:独立出版社,1943).
2. 瑞岩民族学初步调查报告(衣食住部分与陈奇禄合作)(台北:台湾省文献委员会文献专刊2,1950).
3.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年表(杨梅: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35,1952).
4. 中国的远古文化(台北: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3).
5. 中国历史地理(史前编)(台北:中华出版事业委员会,1954).
6. 殷虚建筑遗存?中国考古报告集之二小屯第一本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乙编(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59).
7. 北组墓葬(上、下)?中国考古报告集之二小屯第一本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丙编一殷虚墓葬之一(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70).
8. 中组墓葬?中国考古报告集之二小屯第一本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丙编二殷虚墓葬之二(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72).
9. 南组墓葬?中国考古报告集之二小屯第一本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丙编三殷虚墓葬之三(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74).
10. 乙区基址上下的墓葬?中国考古报告集之二小屯第一本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丙编四殷虚墓葬之四(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76).
11. 丙区墓葬(上、下)?中国考古报告集之二小屯第一本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丙编五殷虚墓葬之五(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0).
12. 甲骨坑层之一?中国考古报告集之二小屯第一本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丁编一(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5).
13. 甲骨坑层之一附图?中国考古报告集之二小屯第一本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丁编一(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6).
14. 石璋如、刘益昌,大马璘(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89,1987).
15. 甲骨坑层之二(上、下)?中国考古报告集之二小屯第一本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丁编二(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2).
16. 编辑校补侯家庄第九本?中国考古报告集之三(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6).
17. 《莫高窟形》(一、二、三册),田野工作报告之

二、论文
1. 第七次殷虚发掘:E区工作报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安阳发掘报告》4(1933),页709-728.
2. 两担石跳神子,《说文月刊》3,12(1944),页47-55.
3. 小屯后五次发掘的重要发现,《六同别录》(上)(李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外编第三种,1945),页1-36.
4. 小屯的文化层,《六同别录》(上)(李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45),页1-42.
5. 安阳后冈的殷墓,《六同别录》(上)(李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45),页1-26;《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3(1948),页21-28.
6. 殷虚最近之重要发现附论小屯地层,《中国考古学报》2(南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47),页1-81.
7. 锄头下的苍洱与中原,《新中华》1,2(1947).
8. 殷虚最近之重要发现附论小屯地层后记,《中国考古学报》4(南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48),页291-302.
9. 传说中周都的实地考察,《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0(下)(1948),页91-122.
10. 小屯殷代的成套兵器附殷代的策,《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2(1950),页19-84.
11. 莺歌的陶瓷业,《台湾文化》6,3/4(1950),页39-46.
12. 从笾豆看台湾与大陆,《大陆杂志》1,4(1950),页7-10.
13. 考古工作,《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傅所长纪念特刊》(1951),页33-37.
14. 中国彩陶文化的解剖,《大陆杂志》2,6-7(1951),页4-6;18-22.
15. 小屯C区的墓葬群,《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3(下)(1952),页447-487.
16. 新石器时代的中原,《大陆杂志》4,3(1952),页65-73.
17. 记绥远的粮窖,《大陆杂志》5,12(1952),页401-404.
18. 周都遗迹与彩陶遗存,《大陆杂志特刊》1(下)(1952),页357-385.
19. 陕西耀县的碑林与石窟,《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4(1953),页145-172.
20. 陕西长武县出土造像记,《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4(1953),页173-175.
21. 汉唐的国都陵墓与疆域,《大陆杂志》6,8(1953),页243-250.
22. 河南安阳小屯殷墓中的动物遗骸,《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5(1953),页1-14.
23. 台湾大马璘遗址发掘演示文稿,《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1(1953),页13-15.
24. 石璋如、宋文熏,台湾红毛港等十一遗址初步调查演示文稿,《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2(1953),页10-16.
25. 河南浚县刘庄的汉墓,《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5(1954),页253-268.
26. 殷代地上建筑复原之一例,《中央研究院院刊》1(1954),页267-280.
27. 商周彝器铭文部位例略,《大陆杂志》8,5-7(1954),页129-134;180-185;211-219.
28. 骨卜与龟卜探源,《大陆杂志》8,9(1954),页265-269.
29. 圆山贝冢之发掘与发现,《大陆杂志》9,2(1954),页61-66.
30. 周代兵制探源,《大陆杂志》9,9(1954),页269-277.
31. 殷虚发掘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贡献,《学术季刊》2,4(1954),页1-16.
32. 云南华宁?窑村的窑业,《中央研究院院刊》2(1955),页275-291.
33. 殷代的铸铜工艺,《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6(1955),页95-129.
34. 小屯殷代的建筑遗迹,《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6(1955),页131-188.
35. 关中考古调查报告,《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7(1956),页205-323.
36. 记昆明的四种铜业,《中央研究院院刊》3(1956),页227-237.
37. 石璋如、宋文熏,铁砧山史前遗址试掘报告,《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8(1956),页35-50.
38. 殷代头饰举例,《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8(下)(1957),页611-670.
39. 儒家经典中所见的觚与爵,《学术季刊》5,4(1957),页1-27.
40. 华北石窟的时代性和地域性,《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9(下)(1958),页545-612.
41. 殷代的铸铜与雕石,《中华画报》120(1958).
42. 六种石器与中国史前文化,《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30(下)(1959),页103-118.
43. 记本院小山上出土的大石斧,《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31(1960),页37-46.
44. 河南安阳小屯殷代三组基址,《大陆杂志》21,1/2(1960),页19-26.
45. The Marine Elements in the Yin Culture,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of Historian of Asia(菲律宾:马尼拉,1960).
46. 小屯殷代丙组基址及其有关现象,《庆祝董作宾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下)(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外编第四种,1961),页781-802.
47. 殷代的脊背刀,《清华学报》2(1961),页131-142.
48. 敦煌千佛洞遗碑及其相关石窟考,《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34(上)(1962),页37-97.
49. 关于藏经洞的几个问题,《大陆杂志特刊》2(1962),页31-45.
50. 先史时代的台湾与大陆,《第二届亚洲史学会议论文集》(台北:历史学会,1962),页37-47.
51. Six Types of Stone Celts and the Prehistoric Culture of China, Proc. Ninth Pacific Science Congress, 1957, vol.3, Archaeology and Social Science,1957 《泰国曼谷会议》,1963年出版.
52. 敦煌千佛洞遗碑存佚考,《中国民族学报》3(1963).
53. 殷代的弓与马,《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35(1964),页321-342.
54. 董作宾先生与殷虚发掘,《大陆杂志》29,10(1964),页331-335.
55. 安阳考古概观,《史林》4(1964),页583-618.
56. 小屯殷代的跪葬,《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36(上)(1965),页249-277.
57. 殷代的建筑,《中华艺术史纲》(台北:光复书局,1965),页7-10.
58. 殷代的书画用具──颜色碟,《教育与文化》(1966),页337-338.
59. 有关殷代石雕的几个问题,《故宫季刊》1,1(1966),页31-34.
60. 董作宾先生在昆明,《大陆杂志》33,10(1966),页293-294.
61. 小屯的石子窖与石子墓,《庆祝李济先生七十岁论文集》(台北:清华学报社,1967),页585-625.
62. 董作宾先生与滕县考古发掘,《中州文化论集》(台北:中州文化论集编辑委员会,1967),页167-169.
63. 殷周青铜器在日本,《中日文化论集》(中华大典,1967),页37-74.
64. 殷代的车,《大陆杂志》36,10(1968),页1-4.
65. 殷代的豆,《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39(上)(1969),页51-82. 
66. 小屯第四十墓的整理与殷代第一类甲种车的初步复原,《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40(下)(1969),页625-668.
67. 殷代的夯土、版筑与一般建筑,《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41,1(1969),页126-168.
68. 殷代地上建筑复原的第二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29(1970),页321-341.
69. 董作宾先生与殷虚第九次发掘,《中国文字》38(1970),页1-11.
70. 说车器,《包遵彭先生纪念论文集》(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1971),页47-56.
71. 从彩陶、黑陶、肩斧、段锛等研陶先史时代台湾与大陆的交通,《中原文化与台湾》(台北:台北市文献委员会,1971),页223-232.
72. 彩陶系的器形探源,《东吴大学中国艺术史集刊》1(1973),页1-8.
73. 殷代第一类车的舆盘之演变,《华冈学报》8(1974),页41-64.
74. 李济先生与中国考古学,《中华复兴月刊》8,5(1975),页6-16.
75. 殷代的第二类车,《总统蒋公逝世周年纪念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1976),页1011-1044.
76. 殷代地上建筑复原的第三例,《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39-40(1976),页149-157.
77. 河南大学与考古事业,《国立河南大学校志》(台北:国立河南大学校友会,1976),页71-77.
78. 小屯殷代的石鸟、石磬与笋虚,《中央研究院成立五十周年纪念论文集?第二辑人文社会科学》(台北:中央研究院,1978),页365-386.
79. 董作宾先生与周公测影台,《董作宾先生逝世十四周年纪念刊》(台北:艺文印书馆,1978),页9-15.
80. 殷代车的研究,《东吴大学中国艺术史集刊》9(1979),页1-26.
81. 殷代坛圯遗迹,《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51,3(1980),页413-454.
82. 殷虚遗址的两处重要遗迹──大连坑与黄土台,《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52,4(1981),页591-618.
83. 殷虚建筑遗存的新认识(论殷代早期的宗庙),《中央研究院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历史考古组》(上)(台北:中央研究院,1981),页119-143.
84. 殷虚文字甲编的五种分析,《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53,3(1982),页393-445.
85. 「扶片」的考古学分析,《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56,3(1985),页405-484.
86. 两片迷途归宗的字甲,《大陆杂志》76,6(1986),页249-256.
87. 从殷周战车论牧野之战,《丁文江百岁纪念论文集》(台北:中国地质学会专刊8,1987).
88. 殷车复原说明,《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58,2(1987),页253-280.
89. 殷虚的穴窖坑层与甲骨断代二例,《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59,4(1988),页1087-1117.
90. 乙组两处基址与其甲骨穴窖释疑,《董作宾先生九五诞辰纪念集》(1988).
91. 殷虚地上建筑复原第四例──甲六基址与三报二示,《中央研究院第二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历史与考古组》(上)(台北:中央研究院,1989),页1-30.
92. 乙五基址与宾、?层位,《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61,1(1990),页77-117.
93. 殷虚地上建筑复原第五例──兼论甲十二基址与大乙九示及中宗,《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64,3(1993),页739-761.
94. 记董先生的一段小故事──三报二示与甲六基址,《中国文字》新17(1993),页1-5.
95. 董师彦堂先生五十大庆追记,《国立历史博物馆季刊》3(1993),页18-25.
96. 殷虚地上建筑复原第六例──兼论甲十三基址与?示,《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65,3(1994),页435-453. 
97. 敦煌莫高窟晚唐窟的分析与研究《汉学研究》11,2(1993),页259-323.
98. 殷墟大龟版五次三地出土小记《安阳文献》11(1995),页1-9.
99. 殷墟地上建筑复原第七例-论乙一及乙三两个基址>,《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66,4(1995),页953-984.
100. 从乙一与乙三基址试说殷代的测影台,《中国考古学与历史学之整合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7),页199-234. 
三、书评
1. The Archaeology of Ancient China,《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23/24(1964),页109.
2. 读《侯家庄1001号大墓》,《中国学志》2(1965),页1-34.
3. 李济、万家保,《殷虚出土青铜觚形器之研究》,《中国民族学通讯》1(1965),页9-13.
4. 读曹着<殷商考古论丛>,《中国文字新二十三期》,艺文印书版,1997,页1-9.
5. 读<各家释七衡图.说盖天说起源新例初稿>,《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68,4(1997),页787-816.

考古经历编辑本段回目录

(图)年轻时年轻时

史语所殷墟发掘团在第三次发掘期间遭阻挠,当时史语所所长傅斯年亲至与当地政府交涉,在河南大学下塌,并且利用晚上的时间进行演讲,石先生也亲逢盛会。为谋求中央学术和地方政府合作,河南省政府教育厅遴选学生参与发掘团,作为河南大学文史系三年级学生的石璋如及刘耀(尹达)就被派往安阳参加殷墟的第四次发掘,从此与考古工作结下不解之缘。

考古田野工作有时很快乐,但挖掘也是一件危险的事。在一回,在对小屯进行第八次挖掘时,石先生在探坑中画层位图,突然坑壁塌了,把他的双脚压得肿胀麻木。又有一回,石先生在西北冈深坑下发现异样,于是便下去观察,刚上来坑壁就塌了,两名工人立即被埋入土中。

出土文物的处理,也是考验着发掘者的智慧。侯家庄出土的大龟七版,被包在坚硬如石的泥块中。石先生一伙人挑灯苦思,商讨出以毛巾热敷在泥块上,待它软化后再慢慢把泥块拨除的方法,最后终于把甲骨取出。闻名的YH127甲骨坑的发现也是充满了戏剧性,话说在一个焱热的六月天,发掘工作只差一天就要收工了,就在这紧要关头发掘到一个满满的甲骨坑。为了争取时间,又怕暴露在地上的甲骨被晒坏,于是石先生等人决定把整坑窖穴搬回南京。首先,先把窖穴周围挖空,再以木箱装套,找来曾指挥搬运袁世凯大棺的殡仪专家,使用七十个工人抬木箱,刚要上肩竿子就断了。后来改用坚硬的榆树搬运,工人连续抬了三天才运到火车站,怎知才走到徐州,火车就给这沉重的甲骨土石压坏了,最后费尽心血才成功把木箱运到南京。

石先生等考古前辈对文物的保护工作,有时甚至还得冒上生命的危险。靠挖宝发财的地方人士怕考古发掘使他们断了财路,盗墓者更是猖獗。虽然史语所的发掘有与政府签约,并获得军队的保护,但盗墓者仍不死心,常常放枪恐吓守住在田野坑边守护的工作人员,尤其是当有重大发现时。盗墓者放枪,石先生等人便躲在土堆后面,等待军队出来救援,绝不离开,要不就让盗墓者有机可趁了。

日本考古学者在1945年台湾光复后逐渐离开台湾,而在中国发掘殷墟的考古学者如李济、石璋如、董作宾等人随着史语所迁台,这使因日人离去而濒临中断的台湾考古学重获生机。石先生一方面在台大考古人类学系讲授考古田野,一方面则利用学生实习或其它机会在台湾各地展开考古工作,先后调查及发掘了台北圆山、新竹红毛港、台中营埔、南投大马遴和洞角、台南六甲顶、高雄半屏山、屏东恳丁、台东卑南及花莲平林及花冈山等遗址,并且在台北圆山及台中水尾溪的若干遗址地层中,首先发现及确认了文化堆积的层次.因而给台湾北部及中部地区的史前文化层序提供了可资比对的标尺,给整个台湾史前化的年代学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大约在1961年后,石先生渐渐退出台湾考古舞台,专注整理、研究由大陆带来台的安阳殷墟出土的资料。他最大的成就,是依据殷墟地面上及地面下的建筑遗存及墓葬的研究,复原了地上的建筑物,并将复杂的考古现象加以关联,以探求殷代的营造仪式、兵马战车的组织及宗法礼制等,重建当时的制度。

由于独特的学术地位,前总统蒋公特别请他不要退休,继续贡献学界。从三分之四世纪以来,石先生在敌机不断轰炸下情况下整理出土物,在拥挤的小空间埋头苦干。如今,挑李满天下,著作等身,天天笑呵呵的石先生仍然每天到所里来,整理及发表浩瀚的殷墟精髓,包括殷墟的穴窖、殷代天象、基址及绘制及校订侯家庄总图等,日复一复。

评价编辑本段回目录

中研院史语所所长王泛森指出,石璋如的逝世「代表一个时代的结束」,不但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第一代的结束,也是史语所创所第一代的结束。

王泛森说,石璋如是中国考古学泰斗,也是台湾当代考古工作的奠基者,他的学生将开会讨论治丧事宜,目前已决定安葬台北县三芝乡北海墓园。

石璋如的主要学术贡献,是中国考古发掘资料的整理与研究,他以五十年时间,投入当年安阳发掘与中国西北、西南地区调查所搜集的庞大资料,把封在地层与历史故纸堆中的知识呈现出来。石璋如有关安阳考古的专着,呈现中国商代文明的光彩;有关敦煌石窟的著作,呈现中古佛教艺术风貌及文化意涵。

王泛森表示,石璋如一生的学术成就,都不是在光环围绕的环境中滋长,而是沈淀在考古学研究最基层,历经无数光阴才得以完成,他的治学态度与研究成绩,已成为学术界典范。

王泛森说,石璋如也展现一个学者的「韧性」,他在七十岁以前发表的著作,都是单篇的研究,但七十岁以后却开始发表专书,愈老愈努力、愈有成就,让人钦佩。

石璋如在生命晚期对学术仍充满雄心,病中的梦话常是安阳、小屯等地名,或是与考古伙伴在田野工作的情形。在史语所人员眼中,石璋如是一位「一生唯一念」的学者。

参考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石璋如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