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2483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3-13
admin
admin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特别提款权
特别提款权
时装业富二代
时装业富二代
赌场资本主义
赌场资本主义
灰色收入
灰色收入
高薪族今昔薪酬一览
高薪族今昔薪酬一览
股票期权
股票期权
香港北上
香港北上
盈利
盈利
赔付支出
赔付支出
汇兑损益
汇兑损益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内需内需:即内部需求,一般把对外国的出口看作外需,内需就是相对的国内的需求。包括投资需求消费需求两个方面。内需还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AD=C+I+G。其中,AD为总需求,C是消费、I是投资、G是政府支出。消费就是消费者对食品服装耐用品服务等等的消费。投资是企业的投资。政府支出是政府财政支出,包括公共建设,职员工资,转移支付(补助,救灾)等支出。

目录

[显示全部]

概述编辑本段回目录

(图)内需
经济学家林毅夫谈扩大内需
扩大内需, 就是要通过发行国债等积极财政货币政策,启动投资市场,通过信贷等经济杠杆,启动消费市场,以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内需强调的是消费层面的范围,而拉动内需就是指的中央采取的政策和手段.前者主要是强调范围,后者主要强调程度。目前来看,我们国家的政策主要是针对刺激消费需求的,而消费需求的提高也会刺激投资需求。包括财政和货币两种政策工具的使用。具体行为包括降低利率,提高工资水平等,使得消费的意愿和能力提高。另外,还有实行黄金周等,也可以看作有拉动需求的目的。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国际市场风险加剧,外贸出口难度加大;由中国国情决定,中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人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过渡,无论是市场容量还是未来发展,潜力都十分巨大;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国内市场的需求进一步扩大。所以,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仍然是国内需求,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

采取措施编辑本段回目录

从中国的基本国情来看,在工业化过程中,扩大内需仍然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扩张性经济政策除了针对即期萧条状态之外,进一步的意义则在于,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亟待转移,城市化进程具有不断加速的趋势,这些特征客观上决定了采取必要的经济政策往往是有效的,财政——货币政策对产出水平有着普遍的、持续的影响力,有力地支持了“发展是硬道理”观点。这是迄今为止出台各项经济政策和应对各种危机办法的基石,也是政府大有作为的理论依据。但是,迄今为止,财政政策的作用力为何这么有限,带动经济增长的力度,持续的时间为什么这么短暂?可以摆出统计数据来说明这一结果:从1998年下半年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以来,政府性投资并没有引致民间私人投资,虽然工业产品产值仍然增长较快,但是,投资开始出现断层现象,现在人们紧紧盯住物价,看物价能否回升,产出能否持续增长,

内需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
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
担心仅凭已实施的那些财政政策的力量还不足以引致民间私人投资,显然,这就对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单纯地依靠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那么,内需又如何才能启动呢?第一,在目前货币政策失灵的条件下,保持扩张性财政政策仍然是很有必要的。要继续追加政府对基础建设投资,在稳住一块市场需求基础上,逐步加大对加工业技术改造的力度,进而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居民的收入标准。政策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进程则取决市场启动的状况。城市化发展伴随着“开放区热”等助长了“经济过热”现象,使得城市化一度停缓了下来,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城市化就不能搞了。如果我们在城市化节奏上把握一下,如在目前这样的经济低潮上搞就非常合适。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发挥城市规模经济效益,全面振兴投资和消费,这比通过股市刺激需求增长效果要理想得多,长期来看也更为有利得多。第二,改变“低工资”政策。目前的工资水平太低,影响了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实行了一种“高积累、低消费、低工资”政策,那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策环境保证了这种制度的有效性。虽然消费和社会福利水平相对要低一些,仍然有一大块“隐性消费”非货币化。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则出现了另一种不合理状况:一方面,低工资低福利政策限制没有解除,即使经济增长速度很快,居民收入、尤其是那些工薪阶层的收入仍然上不去。而另一方面,隐性消费如福利性的住房、医疗、养老以及子女教育迅速显性化、货币化,正是由于人们对这些制度改革的预期,使得在低收入的水平上进一步减少了现期消费的支出,因此,过渡时期出现了“储蓄过多、消费不足”的现象。(1)工资水平太低,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经济剩余只是被少数人占有,实际是富裕了一部分人,而国民收入差距扩大,这样,高收入者消费高档的进口品,国内消费市场仍然处于萎缩状态。(2)工资水平太低,低估了人力资本的价值,造成恶性循环。如果人们的收入大部分只是用于解决温饱问题,那么个人就没有能力进行自我投资,或是解决子女的教育问题。(3)工资水平太低,不利于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多用低成本的劳动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反对低工资政策并非主张要采取高工资政策,而是认为工资水平要与经济发展阶段和生产效率相适应,有利于协调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多元融资编辑本段回目录

这个问题既是分配问题,也是实现社会再生产的条件之一。在社会总产品的生产和分配的关系中,存有着巨大的结构性缺口:从分配关系来看,中国一向是高积累,结果积累挤占了消费,最终消费市场很不发达;从生产关系来看,在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中,很大一部分商品适销不对路, 有些企业的产品就是为库存积压而生产,大量的重复建设和浪费都计入了积累,所以,一方面我国资本积累量巨大,但另一方面有效利用的资本却不多。这种现象

(图)内需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可以概括为有效积累(effectiveaccumulation)不足。这个“结构性缺口”所反映的既是结构性矛盾,同时又是一个总量问题。如果积累的效率提高了,也就不需要那么多投资挤占了消费。

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通畅的融资多元化渠道,改变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单一融资渠道的格局。一是要发挥直接融资的作用。单靠银行间接融资渠道已经满足不了资金市场的需要,必须要发挥直接融资渠道的作用。其中之一便是股市。“5.19”事件使得长期低迷的股市一下子进入了新一轮的牛市,股市上涨也使得原本处于停滞状态的公司上市步代大大地加快。最近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的决议,重点也是强调了资本市场的作用,目的就在于充分发挥直接融资渠道的应有作用。二是要充分发挥民间商业信贷的活力。金融市场越来越走向多元化趋势,企业既存在着生产性的需求,也存在着投机性的需求,而且,越是小型企业这两种行为越是合二为一,因此,对大银行来说,往往难以区分企业行为上的差别,只有那些小型的、地区性的民间金融机构才具有这方面足够的信息和精力做这些事情。从市场竞争效率角度看,小型的、地区性的民间金融机构通过改善信贷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等几个方面开展竞争。一定程度上也会打破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局面,建立并完善有效率的竞争性信贷市场。

十项措施编辑本段回目录

扩大内需促进增长十项措施出台,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要求扩大投资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今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明年灾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达到4000亿元。会议认为,近两个月来,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中国的不利影响,必须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当前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加快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三是加快铁路

抓住机遇扩内需
抓住机遇扩内需
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客运专线、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铁路,完善高速公路网,安排中西部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加快城市电网改造。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推进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支持服务业发展。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九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初步匡算,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为加快建设进度,会议决定,2008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2009年灾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达到4000亿元。

会议要求,扩大投资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要突出重点,认真选择,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和效益。要优先考虑已有规划的项目,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工程进度,同时抓紧启动一批新的建设项目,办成一些群众期盼、对国民经济长远发展关系重大的大事。坚持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又有利于推动结构调整;既有利于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既有效扩大投资,又积极拉动消费。要把促进增长和深化改革更好地结合起来,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会议强调,尽管我们面临不少困难,但我国内部需求的潜力巨大,金融体系总体稳健,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意识和能力较强,世界经济调整为我国加快结构升级、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人才等带来新的机遇。

必要性编辑本段回目录

内需
生态建设是扩大内需的措施之一
1、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国际市场风险加剧,外贸出口难度加大。数据显示,虽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加快,但其增速远远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而贸易顺差更是屡创新高。这一经济运行态势,将可能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

2、由中国国情决定,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推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是国内需求。国内市场广阔,是中国最大的优势。面对国际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和世界经济的复杂变化,立足国内需求,可以使中国经济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增强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扩大内需是在当前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根本之策。中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人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过渡,无论是市场容量还是未来发展,潜力都十分巨大。

3、中国国内市场存在着广泛的需求。经济发展不平衡需要进行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调整,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加快和进一步改善,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需要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都会带来巨大的需求。

4、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国内市场的需求进一步扩大。所以,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仍然是国内需求,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

着力点编辑本段回目录

内需
立足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1、实行开放式的行业投资准入政策,打破行业垄断。一是除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关键领域外,其余行业和领域都应放开,凡是允许外商投资的产业都应允许国内民间资本进入,并在税收优惠政策、投融资政策、土地政策、出口政策等方面,反对任何歧视民间资本的政策和行为,为民间资本营造一个平等、公平的投资环境。二是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进入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领域,鼓励民间资本投资高新技术产业。三是鼓励民间资本以兼并、收购、控股、参股、租赁、承包、托管等方式参与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四是积极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经过批准进行境外投资和自营进出口业务。

2、严格控制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改革土地征用制度,控制(特别是一些产能过剩行业)投资过快增长。对于信贷闸门,要通过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适当提高利率、继续做好外汇占款的对冲操作、继续加强窗口指导等措施看紧看好。对土地闸门,一是要加强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调节,可以考虑出台调整中央和地方分成的新措施;二是要切实维护法纪的严肃性,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重大土地违法案件,重点是违反国家产业政策批地、越权批地、“先用后批”、“以租代征”等土地违法行为,让违法违纪者受到应有的惩罚

3、适度控制房地产投资的过快增长和房价的过快上涨,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协调发展。加强政府宏观收入分配的调节,确保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必须建立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大体同步的机制。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中,要根据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预期,合理确定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预期目标,并将其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在保证国家宏观调控能力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努力使居民收入增长与宏观经济增长速度相匹配。

4、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增强农民消费能力。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进一步落实“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认真落实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政策,并根据财力增加情况逐步加大直接补贴力度;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增加对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等的投入;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避免农民增产不增收;认真落实取消农业特产税、农业税政策,适当加快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步伐,精简县乡机构,降低农民供养比例,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5、破除陈旧消费观念,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制度,积极发展消费信贷。一是适当降低消费信贷门槛,如首付款比例、还款期限和利息等,以便更多的居民能够达到消费信贷的标准;二是建立个人信用评估制度;三是加快制定消费信贷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各项消费信贷业务有法可依;四是银行要与消费信贷有关的法律、评估、保险公证等机构紧密合作,简化手续;五是以住房消费、教育消费和汽车消费为重点,适当扩大消费信贷范围。同时,倡导现代文明消费观念,增加消费的文化内涵,提高居民生活的质量,引导居民时尚消费。

6、加强收入的结构性调控,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和范围。特别要关注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两个群体的收入调节问题,积极利用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手段,缓解收入分配差距悬殊问题。对高收入者,要加强个人收入所得税征管工作,适当扩大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对一些奢侈品课以重税。对于城乡低收入者,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最低生活保障线,扶贫济困,确保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在此基础上,再设法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

7、加大有利于促进消费的基础设施投资,改善城乡居民消费环境。一是加快城乡电网改造、通讯线路等工程进度,认真落实农村用电收费改革措施,坚决制止农村用电乱收费,实行城乡同网同电价;二是加大消费资料供给结构的调整,有重点的增加与城乡居民“住、行”升级有关的投资;三是增加城市道路、铁路、高架轻轨等交通设施建设投资,满足城市公共交通和私人轿车发展的需要。四是继续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杜绝欺骗性、强制性和伤害性消费。

8、健全和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增强消费者信心,引导消费预期。城乡居民即期消费愿望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住房、医疗、养老、失业、教育等一系列改革还没有到位,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消费预期。国家应加快改革步伐,提高改革的透明度,消除居民消费后顾之忧

难点编辑本段回目录

内需
教育文化事业建设是扩大内需的重点
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影响内需的进一步扩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有效购买力不足,直接制约着农村市场的开拓。农村市场销售年平均增长8.3%左右,增速低于同期城市销售增长1个百分点,而较多的农村人口与较低的农村市场销售份额极不相称。中国乡村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仍高达62.3%左右,而农村零售额仅占全部零售额的25.2%左右,即占全部人口近2/3的农村人口所购买的商品仅占全部商品零售额的1/4,城乡消费差距进一步拉大,对扩大内需产生影响。

2、物价持续走低,扩大了消费需求不足的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再度由升转降,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0.8%,作为经济景气的先行指标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持续下降近一年,经济运行中通货紧缩趋势有再度抬头、且不断加深的可能。通货紧缩趋势的阴影挥之不去,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消费需求不足的矛盾。第一,价格持续下降,加剧了国内商品供大于求的矛盾。一般来讲,市场价格是由供求决定的,但居民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加剧了市场价格的进一步下跌,最终导致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更加突出。目前供过于求的商品已达88%,基本平衡的商品仅为12%。可见,消费品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全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加大。第二,价格持续下跌,造成企业效益下降,必然带来社会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不足。

3、就业压力增大,对消费需求增长形成瓶颈。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进一步增强了资本替代劳动的趋势,使得非农产业特别是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持续下降。而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不断增加,加剧了全社会尤其是城市劳动力就业市场的供求矛盾。此外,中国已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国外大量工农业产品按照承诺进入中国,必将对同类产品产生冲击,由此也对这一部分就业劳动力产生替代效应。从这方面看,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城镇劳动力下岗失业的问题仍将会比较突出,而如果这一矛盾得不到缓解,也将会影响中国短期消费需求扩张和对长期有效需求不足矛盾的根本解决。

4、农村消费需求不足成为影响中国消费增长的长期问题。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比去年同期有了明显提高,而农村市场的消费需求却没有因此产生同步增长,累计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6.8%,与城市相比差3.1个百分点,这对整个消费品市场回升产生了明显不利的影响。造成农村市场疲软的主要原因,一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和收入水平较低直接抑制了消费需求增加。而农村贫富悬殊较大,也阻碍了消费需求的进一步扩张。二是部分农村居民仍未摆脱贫困,这一群体的存在形成了农村市场的消费断层,这给启动农村市场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三是购买力出现分流,一些较发达地区的农村居民投资股票、债券彩票、保险的积极性较高,用于商品性消费受到影响。

5、民间投资增幅不大,拉动经济增长的能力不足。城乡集体、个体投资同比增长10.4%,增幅低于同期国有及其他单位投资2.4个百分点。国有及其他经济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3%,集体和个体完成投资增长18.0%,比国有单位及其他投资增速低6.3个百分点。一般说来,在消费需求增长回落的情况下,如果投资能够健康快速增长,国民经济在一段时间内仍可获得必需的发展动力。然而,在当前的投资增长中,民间投资增长的力量却相对不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没有预期的大。另外,在市场需求疲软的情况下,投资风险加大,使民营企业不敢投资。因此,重新启动民间投资,已经成为国民经济运行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6、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差距拉大、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突出,会制约内需的扩大。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差距拉大,是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又一个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从地区经济发展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有加速的趋势,但和东部地区相比发展尚慢,发展差距仍在进一步拉大。从城乡之间的发展状况分析,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同城市相比,农村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是投资不足,基础设施滞后;农民收入水平低,消费增长乏力。从1990年到2000年,城市集体和个人投资增长了8.8倍,而农村集体和个人投资仅增长了4.4倍。农村投资增长慢,导致经济发展速度和农民收入增长放慢。可以说,农村当前投资不足,农民消费增长缓慢,已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将占全国三分之二人口的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鼓励投资,刺激消费,以启动内需,保证和推进下一步的经济增长。

7、股市低迷,影响了投资者的消费信心股市持续下跌,其带来的负效应是不容低估的。它使得投资者、消费者的投资心理和行为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是挫伤了投资者的热情和信心;二是使不少投资者的财富大量缩水,影响了消费。一些打算近期购房买车的消费者因财富缩水,被迫放弃消费计划,加剧了国内消费需求不足;三是影响了居民的消费信心,形成了强烈的增支减收预期。这种状态发展下去,对扩大内需将形成不利因素

8、交易成本加大,市场经济秩序有待进一步整顿。经过近几年的整顿和规范,目前市场经济秩序总体上有所好转,但问题仍较多,信用水平低,伪造票据、凭证和做假帐等违法犯罪活动屡禁不绝;非法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特别是与人民生命健康相关的食品、药品的现象也时有所闻;市场经济秩序混乱影响了正常的经济活动,提高了交易成本,抑制了经济的内在活力,对扩大内需也构成了影响。

总体思路编辑本段回目录

内需
从凭票供应到扩大内需
1、扩大农村消费市场,引导促进农民消费商务部统计表明,占全国人口总数三分之二的农村居民,只消费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商品。促进农民消费的根本在于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启动农村消费的关键在于进一步疏通农村商品流通渠道,提高农村市场商品质量。

2、推动城市居民消费升级,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改善消费环境。中国人均GDP已超过2000美元,消费升级将给相关的产品和服务行业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要顺应现代消费需求和消费方式的发展趋势,进一步鼓励和发展第三产业,不断开辟新的消费领域,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

3、加快城镇化进程,变农民消费为市民消费。城市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有100万到120万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约拉动最终消费增长1.6个百分点。中国现在的城镇化率为40%以上,推进城镇化的空间巨大。在城镇化进程中,要重视培育本地区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把城镇经济建立在坚实的产业基础之上,避免出现“农民失地又失业”的现象。

4、改革优化税收制度,适当减税,刺激消费需求。可以考虑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对税收制度作灵活、富有弹性的调整;完善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范围,调整边际税率和税收级距;适时调整消费税的覆盖范围和税率,以差别税率强化消费税的调节功能;还可以考虑采取有利于扩大内需的减税措施。

发展良机编辑本段回目录

扩大内需举措给企业带来发展良机,针对国家发改委日前紧急部署的投资计划,

扩大内需家居建材业受惠
扩大内需家居建材业受惠
有关专家分析,投资结构偏重于公共项目建设以及生态节能减排建设,对于相关企业和项目来说,是一个发展的好机遇。“从结构来看,政府投资主要偏重于基础设施建设、公共项目建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任若恩表示。国家已确定新增中央投资安排方向,包括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工程,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以及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

西南证券宏观高级分析师董先安认为,投资措施偏重于社会公益性和低收入群体,对于改善消费环境将起到正面作用。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处处长张永军表示,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中国曾于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主要偏重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而这次投资力度的加大,除了基础设施之外,还偏向于加大生态建设,注重环境保护内容。同时从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方面加大力度,充分体现了对农村建设的重视。专家纷纷表示,对相关企业来说,应当充分抓住这次机遇赢得发展。发改委指出,应当统筹兼顾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结构调整、积极拉动消费、增加发展后劲的要求。严格防止用于“两高”行业,即高污染、高能耗行业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长远来看,优化投资结构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张永军表示,这次大规模投资,也是优化投资结构的一个好时机。

政策落实编辑本段回目录

确保扩内需促经济增长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今天在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监督检查工作动员会上强调,要紧紧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出现大的起落这一促进科学发展的首要目标,及时跟进、全程参与,认真履行职责,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执行纪律,确保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重大政策措施尽快启动、顺利实施,确保财政投资安全、透明、高效管理和使用。为加强对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监督检查,保证新增1000亿元中央投资项目尽快启动、落实和顺利实施,经中央同意,决定成立由中央纪委监察部牵头,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审计署为成员单位的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检查工作领导小组,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何勇任组长,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马(马文),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监察部。同时,组建24个检查组,分赴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监督检查工作。中央纪委监察部和中央有关部门今天召开了检查组出发前的监督检查工作动员会。

贺国强指出,要充分认识加强对中央扩大内需、

中央重拳出击4万亿扩内需
中央重拳出击4万亿扩内需
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的重大意义,从维护党的政治纪律、确保中央政令畅通的高度,以对党和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把监督检查工作作为各有关地区和部门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摆在突出位置认真抓紧抓好。一是要检查有关地方是否全面领会并认真落实中央的政策措施,督促其加快抓好落实,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行为,确保中央政策措施落实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二是要检查工程项目规划、立项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中央规定的投向,坚决防止盲目铺摊子、乱上项目,坚决防止财政资金用于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项目以及楼堂馆所项目,坚决防止不顾客观条件盲目攀比;三是要检查工程项目审批和建设程序是否依法合规,督促有关地方严格依法依规办事,坚决防止和纠正一些地方上项目时各行其是、先斩后奏甚至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等行为,坚决防止一些部门把关不严、随意变通、简化程序甚至玩忽职守等行为;四是要检查项目建设资金管理使用是否规范透明,督促有关地方和部门健全资金管理制度,确保资金管理使用科学合理、规范有效、公开透明,严防滞留、挤占、截留和挪用项目资金;五是要检查工程建设质量是否安全合格,加强对工程建设单位资质以及项目和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功能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

贺国强强调,当前,任务紧急、情况特殊,必须严肃执行纪律,快查严办重处各种违纪违法行为,严肃查处贪污、挪用资金等行为,以及在项目投资和工程建设中索贿受贿、弄虚作假、铺张浪费等行为。要严格责任追究,对贯彻落实中央政策措施不力的地方、部门和单位,特别是因失职渎职致使中央政策措施得不到落实、造成严重后果的领导干部,要依据有关规定,综合运用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手段,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或领导干部的责任。会议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检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何勇主持。他指出,各检查组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贺国强同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刻领会中央在科学判断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基础上,出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对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加强监督检查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做好监督检查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各检查组要明确监督检查的主要任务,研究制定符合实际的工作方案,牢牢把握监督检查的重点内容,落实工作责任,紧密结合被检查省区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开展检查工作。要切实提高政策和业务水平,积极探索有效开展检查的方式方法;加强组织协调,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重大项目稽查、财政监管、审计监督的专业优势,形成监督合力,增强工作实效,决不辜负中央的重托、不辜负全国人民的期望。

拉动内需编辑本段回目录

拉动内需先让百姓鼓起腰包,从2009年1月1日起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再次上调,调整的水平按照当地2008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左右确定。这是自2005年以来连续第五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再次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既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企业退休人员的关心,也是落实改善民生,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举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告诉记者。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快速增长,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2008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65元,同比增长1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971元,增长19.6%,扣除价格因素,增长11%。在农村,2006年—2008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从3517亿元大幅提高到5956亿元,年均增长30%。其中,对农民的补贴从310亿元增加到了1028.6亿元,年均增长82%。2008年,分两次将稻谷最低收购价提高9%—10%、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提高4%—7%。2009年国家将继续较大幅度提高水稻和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此外,国家在公共财政政策调整中,还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投入,使农民增收能力不断提高。

在城镇,最低工资标准不断提高,职工收入不断增加。截至2008年11月,已有20个省市继续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确保最低工资水平不因消费价格上涨而降低。同时,居民的税收负担不断减轻。继2006年和2008年两次提高

(图)内需
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后,从2008年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个人所得税。此外,为促进资本市场发展,我国于2008年4月24日将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率由3%。下调为1%。;于9月19日,将征收方式由双边征收改为单边征收;于10月9日对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的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作为困难群众救命钱的最低生活保障金,在保障困难群众温饱的同时,也已全部转化为困难群众的生活消费。因此,提高低保标准和低保对象补助水平,对拉动内需意义重大。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共有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272.8万人,平均每人每月实际领取低保金132元,比去年底增加了29元。2008年以来,食品、成品油等物价持续高位运行。对此,民政部会同财政部,在2008年1月份和7月份,两次提高城市低保对象补助水平每人每月15元,同时按低保对象每人每月10元的标准提高农村低保补助水平。2008年中央财政用于补助地方的城市低保资金达到了266亿元,比2007年增加了106亿元。同时,从2008年10月1日起,国家提高了部分优抚对象和建国前老党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为继续提高低保对象保障水平,2009年民政部财政部等部门将继续加大城乡低保资金投入力度,将把今年7月出台的提高低保补助水平政策落实到明年全年。同时,将继续深入推进分类施保工作,对低保对象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和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给予更高的保障,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物价上涨和金融危机同样也对包括低保边缘群体在内的低收入家庭带来了很大影响。日前,民政部、发改委、财政部等部委下发了《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 ,为识别、认定低收入家庭提供了政策依据。这项工作的开展,对提高低收入家庭收入水平,保障其基本生活,将有重要帮助。

央企获利编辑本段回目录

看看扩大内需哪些央企会获利?

内需金融危机削弱消费能力
金融危机削弱消费能力

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房地产央企;
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电力、水利、建筑等央企;
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建筑工程类、运输物流类央企;
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医药类央企;
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农林牧副渔类央企;
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各类央企;
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受灾严重类央企,如东方电气
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九、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
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

资金利用编辑本段回目录

扩大内需,好钢用在刃上,水浇到根上,钢用到刃上。这句话常被人提起。各地纷纷落实国家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十大措施,出台了各自的“八条”或“十条”,其中就有这样的话。比如,在江苏的3000亿元政府性投资项目大单上,就郑重地加了这样的话: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确保新增投资用于符合规定投向和管理要求的项目,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严防“两高”(高污染、高能耗)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扩张。这样的提醒很有针对性,相信很多地方也有类似要求。4万亿元,无疑是“好”,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中央和地方政府性投资,真金白银,不打折扣。更重要的是,这是两年内的计划,不是“无固定期限合同”。钢虽好,可它是有限的。4万亿元固然是个大数字,对于克服当前的经济困难,提振信心的作用十分明显。不过,这一措施更重要的目的在于带动更多的社会投资,那样,经济形势就会有根本性的扭转。那么,

广西加大投资拉内需
广西加大投资拉内需
什么是“刃”?说白了,就是最急需的地方,最能见成效的地方。当然,有些项目未必能立竿见影,但对于长远发展有重大意义,比如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这无疑也是“刃”。

听到一名基层干部说,他们当地有个钢铁项目,因为环境污染、技术水平等原因,迟迟拿不到“准生证”。“现在看来有戏了!”这样想,显然误读了政府此番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的确,在政府主导的项目中,有相当一块用于重大产业建设。但是,上马哪些工业项目,肯定要有所选择,不能因为政府要扩大内需,就降低产业门槛。不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项目,无论财政政策如何“积极”,货币政策如何“宽松”,都不能给它们重生的机会,否则就是倒退。化危为机,危中求机,这样的信心我们一定要有,但是,危变成机是有条件的。这里的“机”,不是打擦边球之机,不是搞模糊战术之机,不是放落后产业出笼之机,而恰恰是淘汰落后产业之机,调整产业结构之机,推动自主创新之机。千万不能错误理解政府扩大内需政策,否则可能重新回到过去那种大干快上式的、粗放式的老路。
当然,“刃”不仅仅是在工业项目方面。加快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这是“刃”;推动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这是“刃”;逐步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民和中低收入居民收入,这也是“刃”……前几天,在苏北一个村里采访,乡亲们指着门前一条坑坑洼洼的泥泞小路说:“盼了多少年,要修条水泥路,现在看来有希望!”从4万亿元的大“蛋糕”中切出一块,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农村发展,无疑也是用在“刃”上。花钱容易,把钱花好不容易,把这么多钱花好更不容易。能否用好4万亿元,从大处说,考验各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水平;从小处说,也能看出地方政府眼光怎么样。把钱花对了地方,不仅能摆脱眼下的困难,还能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化危为机,此之谓也。

铁路建设编辑本段回目录

扩大内需:铁路大建设拉动万亿产业链,针对目前拉动内需的新形势,铁道部表示,2008年将争取超额500亿元完成基本建设投资,同时2009年计划完成投资6000亿元,这一数字是今年投资规模的两倍。铁道部发展计划司司长杨忠民表示,近三年铁路建设投资将超过35000亿元,其中长期投资规模将达到5万亿元以上。“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铁路建设将掀起新一轮高潮。这不仅将解决目前主要干线运力不足的问题,还将拉动机械、冶金、建筑、橡胶、合成材料、电力、信息、计算机、精密仪器等一条万亿元产业链的发展,切实实现拉动内需的目标。”截至目前,国家已批准的新建铁路里程有2.3万公里、投资规模超过2万亿元。按照规划,2009年,国家还将批准新建铁路里程1万公里左右、投资规模1万亿元;2010年,国家将再批准新建铁路里程1万公里、投资规模1万亿元,也就是说,从2004至2010年,国家批准新建铁路4万公里以上,总投资达到4万亿元以上。预计《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项目全部实施后,到2020年铁路建设投资总规模将突破5万亿,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今年预计完成投资3500亿元,其中第四季度将完成1500亿元以上,

修铁路拉内需
修铁路拉内需
是前三季度完成的总和。这样多的铁路建设里程和投资规模在我国铁路建设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杨忠民介绍,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近期铁路项目开工的速度明显加快,2008年铁路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完成3000亿元,针对目前拉动内需新形势,将争取超额完成投资500亿元。

这些新建的铁路项目都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急需的,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像京沪高速铁路这样的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以及对既有的京哈、京广、京沪、陇海等繁忙铁路干线进行强化改造,使之成为以货运为主的大能力运输通道,从根本上缓解铁路运输的“瓶颈”制约。二是包头至西安、太原至中卫、准格尔至朔州等煤运通道项目,到2010年建设规模达到近1万公里。这些通道建成后,将大幅度提高西煤东运、新疆煤外运、“三西”煤炭直达华中的运输能力,从根本上缓解煤炭运输尤其是电煤运输紧张的状况。三是贵阳至广州、南宁至广州等资源开发性西部干线铁路项目,到2010年建设规模将达到1.5万公里。通过实施这些项目,加上对既有铁路的技术改造,将进一步扩大铁路对国土的覆盖,强化中西部交通基础设施,为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等战略的实施提供可靠的运力保障。同时,为保持铁路可持续发展、扩大内需的要求,铁道部还安排开展了前期工作或规划研究项目65个,投资约1万亿元,争取2010年开工建设。另外,根据客货运输需要和新建铁路投产情况,未来4年计划安排机车车辆购置投资5000亿元。

产业链条编辑本段回目录

目前铁路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仍然存在,总体运输能力长期不足,限制型运输状况十分严重。中国铁路的货物运输请求车满足率一直不足35%;客运方面座席能力不到300万人/天,实际运量平均为410万人/天,高峰时期为636万人/天,一票难求的局面长期存在。 “经过前几年的建设和准备,铁路行业在勘察设计、施工力量、技术水平等方面都具备了进一步加快的条件。同时,铁路建设加大投资是一种刚性需求,不是为投资而投

(图)内需
温家宝部署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七项工作
资,而是为满足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铁路迫切需要扩充能力。”杨忠民介绍。2004年国务院批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来,我们抓紧展开了一大批铁路项目前期工作,其中许多已经顺利开工建设。“明后两年拟新开工建设的铁路项目,绝大多数项目的前期工作已经启动,许多已经有一定的深度,进一步开展工作后,即可报国家审批,因此,不存在盲目决策、仓促上马的问题。”根据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铁路发展规划,按照2009年铁路完成工程投资6000亿元安排,根据定额水平测算,可以创造600万个就业岗位,消费钢材2000万吨(含钢轨),水泥1.2亿吨,可以直接带来全国GDP增幅提高1.5%的拉动效应。2009年安排机车车辆购置投资1000亿元,可提供80万人的就业岗位,消耗钢材500万吨,同时,加快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项目,还将带动新材料和信息产业的研发,拉动机械、冶金、建筑、橡胶、合成材料、电力、信息、计算机、精密仪器等产业的需求,保守估计,对相关产业总产出的拉动为10000亿元。“加快铁路发展也是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的综合交通体系的需要。”杨忠民介绍,由于铁路发展相对滞后,目前部分国家重点资源性战略物资运输依靠其他运输方式,既增加了社会运输成本,对石油等能源资料的消耗也大幅增长。铁路运输方式在占地、节能、环保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加强铁路在资源性物资和中长距离运输的骨干地位以及经济发达地区旅客运输的比较优势,对于实现综合交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意义重大。

基本途径编辑本段回目录

内需
扩大内需举措对车市带来重大利好
1、理顺收入分配关系,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培育和提高居民的购买力。在保护内需的同时,还要十分注意培育内需。要想尽办法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尽快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水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认真落实退耕还林的有关政策,引导乡镇企业机制的转换,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结合农村费税改革,积极推进乡镇精简合并,减少管理层次,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清理规范对进城农民的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对进城民工在办理执照、税收、法律及咨询方面提供各种优惠政策,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积极扩大就业、再就业,加强对下岗工人的职业再培训。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及中小企业;减轻自主就业的负担,提供自主就业的优惠政策,提高城镇中低收入阶层收入。建立稳定的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增长机制,使行政事业单价职工资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

2、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切实确保城市低收入居民及农村贫困居民的基本生活,培育居民的购买力。对城市居民实施“最低生活保障”,逐步达到“应保尽保”。确保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逐步实现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费用的收缴率。尽快对在城市工作的人员以及所在单位和企业征收社会保障税,为所有在城市工作的人员建立社会保障账户。农村在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立适合当地实际的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尽快出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3、努力消除影响消费的各种障碍,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努力增加居民收入,解决居民收入偏低与消费潜力较大的矛盾;结合培育消费热点,大力发展信贷消费,解决居民消费习惯;大力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消除消费者惧怕假冒伪劣的心理障碍;采取切实措施保护诚实守信,提高流通领域的信用。落实企业改制收费减免政策,整顿公路建设收费;落实对下岗职工的收费减免政策,整顿针对职工工资的各种收费,清理专门面向汽车的收费项目,规范住房建设收费行为,整顿集贸市场管理收费,清理招标投标和建筑市场收费。通过改善流通环境,大力培育农村在家用电器的欲望,通过清理整顿各种乱收费、多收费的现象,鼓励城镇居民在家电、汽车、通信、旅游、教育方面的消费。

4、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步伐,创造新的消费群体。在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同时,积极发展小城镇,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建设小城镇,重点要加强小城镇建设的“合理布局,科学规划,规模适度,注重时效”。要引导乡镇企业合理集聚,不断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不断繁荣和发展小城镇经济。逐步将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延伸到小城镇,建立适应小城镇发展要求的新的住房制度、医疗制度、劳动就业制度,教育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5、加快推进体制改革步伐,疏通储蓄向投资转化机制,引导和鼓励民间投资

6、提高各项改革的配套性和系统性,降低居民对未来支出预期。

7、进一步整顿市场经济秩序,降低市场交易成本

重要意义编辑本段回目录

内需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扩大内需的思路
首先,扩大消费是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机制的根本出路。中国经济呈现蓬勃发展活力,得益于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近年来,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即投资、消费和进出口持续增长,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要看到,由于多种原因,经济增长这三大动力存在明显不均衡甚至是失衡状况,并呈现加剧的趋势。主要是,投资增长过快,消费增长持续相对缓慢,经济增长过分依赖于投资需求拉动;外贸增长方式粗放,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大幅增加,货币调控和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贸易摩擦加剧。经济增长动力的这种失衡状况,导致重大经济关系失调,结构性矛盾突出,大量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存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缓慢,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加大。改变这种失衡状况的根本出路在于,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坚持扩大国内需求,在保持投资适度增长的同时,重点扩大消费需求,形成三大动力协调拉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局面。

其次,扩大消费是体现经济发展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搞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通过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要提供更多价廉物美的商品和优质服务,创造更多财富用于发展教育、医疗和文化等事业,营造更好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可在现实生活中,却存在许多为投资而投资、为生产而生产、资源大量浪费、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发展中坚持和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只有扩大消费,才能不断提供和增加最终需求,为生产建设找到出路和开拓新的空间,才能真正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使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发展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再次,扩大消费是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现实需要。在投资方面,要保持固定资产投资适度增长。投资规模仍然过大,新上项目过多,投资扩张的体制机制性因素依然存在,还要防止投资过快增长反弹。而且,对产能过剩行业投资要严格控制,其投资需求将会下降。同时,出口要在这两年高基数上再快速增长,也有很大难度,外贸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会相对减弱。在上述情况下,要应对和弥补因投资、进出口可能出现的变动对经济的影响,增加总需求并保持总供求基本平衡,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就必须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相关词条编辑本段回目录

参考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内需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