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赛奖是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ORLD PRESS PHOTO,简称“WPP”,通称“荷赛”),由总部设在荷兰的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WORLD PRESS PHOTO FOUNDATION)主办。该会成立于1955年,1957年举办第一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发起于荷兰,故又称荷赛,被认为是国际专业新闻摄影比赛中最具权威性的赛事。该会成立于1955年,自1957年举办第一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以来,迄今已举办了48届。
发展历史编辑本段回目录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PP)又称荷赛奖,是1956年由荷兰三位摄影家发起创立的基金会支持的,该基金会的宗旨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并增强人们对新闻摄影的广泛兴趣,传播信息并加强国际间的相互理解。
到2008年为止,四十年来,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到现在,每年都有数十个国家近万幅作品参赛,比赛项目发展到9类19项,是世界上参与范围最广,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新闻摄影大赛。荷赛奖每年还常增设一些特别奖,如“匈牙利李斯特奖”、“奥斯卡·巴纳克奖”等。荷赛奖所涉及的题材的多样性使其参赛及获奖照片不但能基本涵括每年的重大事件,也能深入人类的日常生活,荷赛奖的作品已成为人类所处的时代和历史的见证。
奖项编辑本段回目录
“荷赛奖”分为突发新闻、一般新闻、新闻人物、体育动作、体育专题、当代热点、日常生活、肖像、艺术、自然共10类,基本覆盖了新闻摄影的各个方面。每类还分单幅和组照(最多不超过12幅)两项。大赛从所有参赛作品10类20项中评出年度最佳新闻照片一张,并由儿童评委会从当年部分获奖图片中选一张为“儿童奖”。
影响编辑本段回目录
该比赛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有威望的新闻摄影比赛之一,它的宗旨是“促进信息的自由、不受限制的交流,鼓励高水平的专业新闻摄影标准”,对全世界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世界新闻摄影的规模不断扩大,到现在,每年都有数十个国家近万幅作品参赛,比赛项目发展到9类18项是世界上参与范围最广,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新闻摄影大赛。它的作品成为人类所处的时代和历史的见证。
历届中国获奖编辑本段回目录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的获奖者历来多为西方摄影师,不过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参赛者迅速增多,中国摄影工作者也曾多次在这一赛事中折桂。本届比赛有来自124个国家和地区的5500余位摄影师选送的9.6万幅作品参加,参赛人数和作品均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国参赛者达490人,也为历届之最。
1959年,45位中国摄影家的55幅作品首次参加了第三届比赛,并取得了45幅入选的佳绩。
1988年,第31届的荷赛,新华社记者杨绍明(中国国家主席杨尚昆次子)拍摄的《退下来的邓小平》获得新闻人物系列铜奖,在荷赛奖中实现零的突破。
1996年第39届荷赛中,山东画报李楠的作品《聊城少儿杂技学校》荣获艺术类单幅金奖。
2000年第43届比赛中,北京中国新闻社王瑶的作品《60岁重返舞台》获得艺术类组照金奖,拍摄了“中国舞蹈皇后”、60岁的中国舞蹈家陈爱莲。
2002年第45届荷赛,北京中新社贾国荣的作品《中国体操夺冠赛》获得体育类单幅铜奖。
2003年,第46届荷赛奖《天津日报》摄影记者祁小龙的《针灸减肥》获科技类单幅三等奖
2004年,第47届荷赛奖,自由摄影师卢广的作品《艾滋病村》
2005年2月11日,第48届荷赛奖,邱焰的参赛作品《李小双体操学校》获体育专题类组照三等奖
2006年2月10日,第49届荷赛奖,《深圳商报》摄影记者余海波拍摄的《大芬油画村》获得艺术娱乐类组照二等奖
2006年2月10日,第49届荷赛奖,《广州日报》社的摄影记者周馨的参赛作品《泰国民众纪念印尼大海啸死难者》获艺术与娱乐类单幅二等奖
2007年,第50届荷赛奖,上海《东方早报》常河《中国动物园》获自然组照二等奖
2007年,第50届荷赛奖,广州王刚作品《彝族牧羊人》获人物单幅二等奖
2007年,第50届荷赛奖,北京《新京报》记者张涛作品《盲人舞蹈队》获艺术单幅三等奖
参考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1] 腾讯网 http://news.qq.com/a/20060210/001103.htm
[2] 新浪新闻中心 http://news.sina.com.cn/photo/2007WPP.html
[3] 搜狐新闻 http://news.sohu.com/20090214/n262236485.shtml
[4] 今晚数字报刊 http://www.jwb.com.cn/jwb/html/2009-02/14/content_268079.htm
[5] 北青网 http://www.ynet.com/view.jsp?oid=48558684
[6] 环球网 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09-02/37447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