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7191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3-11
admin
admin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美政府建立15个创新中心
美政府建立15个创新中心
芬兰创新市场定律
芬兰创新市场定律
科技创业在非洲
科技创业在非洲
世界三大科技中心
世界三大科技中心
纽约创业公司崛起
纽约创业公司崛起
预警高新区
预警高新区
纽约科技创业现状与趋势
纽约科技创业现状与趋势
欧洲创业公司地图分布
欧洲创业公司地图分布
创业天堂以色列
创业天堂以色列
嘉兴长三角创新园
嘉兴长三角创新园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长江三角洲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泛指镇江扬州以东长江泥沙积成的冲积平原,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上海市及浙江省杭嘉湖地区。长江三角洲顶点在仪征市真州镇附近,以扬州江都泰州海安栟茶一线为其北界,镇江、宁镇山脉、茅山东麓、天目山北麓至杭州湾北岸一线为西界和南界,东止黄海东海

目录

[显示全部]

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长江中下游平原组成部分。位于江苏省镇江以东,杭州湾以北,通扬运河以南。面积约为5万平方公里。这里地势低平,海拔在10米以下。但也零星散布着一些孤山残丘,如无锡的惠山、苏州的天平山、常熟的虞山、松江的佘山和天马山等,它们或兀立在平原之上,或挺立于太湖之中,有的成为游览区,有的成为花果山。长江三角洲的顶点在镇江附近,大约在六七千年以前,这里是一个三角形港湾,长江河口好似一只向东张口的喇叭,水面辽阔,潮汐作用显著。在海水的顶托下,长江每年带来的4.7亿吨泥沙大部分沉积下来,在南、北两岸各堆积成一条沙堤。北岸沙堤大致从扬州附近向东延伸至如东附近,沙堤以北主要是由黄河、淮河冲积成的里下河平原;南岸沙堤从江阴附近开始向东南延伸,直至上海市金山县的漕泾附近,并与钱塘江北岸沙堤相连接,形成了太湖平原。里下河平原位于长江北岸,面积约1.4万平方公里,为一碟形洼地。洼地中心湖荡连片,主要有射阳湖、大纵湖等。由于地势低洼,历史上,洪涝灾害异常严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家投资兴修水利工程,西挡淮水,东挡海潮,开挖运河,增强排灌能力,使这个十年九涝的多灾区变成江淮流域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太湖平原地处长江以南,是长江三角洲的主体。该平原以太湖为中心,状如一只大盘碟,地形呈周高中低。这样的地形特点使这里上有长江和太湖上游来的洪水,下有海潮倒灌,夏秋季节又常遭台风暴雨袭击,洪涝灾害十分频繁。当地人民为抗御自然灾害,大力开挖河渠,排除积水,修圩建闸,逐步形成了沟沟相通、渠渠相连的稠密水网。这里是我国河网密度最高的地区,平均每平方公里河网长度达4.8—6.7公里。平原上共有湖泊200多个。长江三角洲河川纵横,湖荡棋布,农业发达,人口稠密,城市众多。在全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号称中国的“金三角”。

长江三角洲传统意义的长江三角洲北起通扬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南京,东到海滨,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以及邻近海域。面积约为九万九千六百平方公里,人口约7500万,是一片坦荡的大平原。这里岸线平直,海水黄浑,有一条宽约几千米到几十千米的潮间带浅滩。这个都市群汇集了产业、金融、贸易、教育、科技、文化等雄厚的实力,对于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连接国内外市场,吸引海外投资,推动产业与技术转移,参与国际竞争与区域重组具有重要作用。
地理上意义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泛指镇江、扬州以东长江泥沙积成的冲积平原,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上海市及浙江省杭嘉湖地区。长江三角洲顶点在仪征市真州镇附近,以扬州江都泰州、姜堰、海安、栟茶一线为其北界,镇江、宁镇山脉、茅山东麓、天目山北麓至杭州湾北岸一线为西界和南界,东止黄海和东海。
按照国务院2008年关于进一步发展长三角的指导意见,正式确定将长三角扩大到两省一市,即江苏浙江全省,上海市。这个战略性规划兼顾了区域平衡和互补,将苏北和浙西南纳入长三角范围,在土地、资源、人才等层次上明显提升了长三角的实力和发展潜力,长三角占中国经济总量也由不足1/5提升到接近1/4,尤其是苏北和浙西南将成为最具增长潜力的地区,对拉动整个地区经济增长、促进长三角核心地区产业配置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形成编辑本段回目录

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三角洲基底为扬子准地台的一部分,喜马拉雅构造运动中断沉降。第四纪新构造运动中,地壳和海平面频繁升降,最后一次大海侵结束后,长江携带的泥沙不断沉积,开始在江口发育三角洲。
由于科氏力的作用,主江流不断右偏,使江口沙群依次并入北岸。红桥期黄桥期金沙期海门期北沙期等形成的沙坝沙洲群,形成今天长江北岸的邗江泰兴靖江如皋南通海门启东诸县地。现在江口附近的崇明长兴横沙等沙岛,也将按此规律并入北岸。江口沙咀也同步延伸。
北岸沙咀延伸为今三角洲北界,地面高程6~8米。
南岸沙咀经江阴太仓外冈马桥一线向东延伸,地面高程4.5~6米左右,与钱塘江北岸相连后达杭州湾。沙咀内侧的浅水海湾被淤封成为古太湖的前身。此后浅水海湾不断淤浅,逐渐演变为湖荡罗布、河道交错的低平原。南岸沙咀外侧滨海地区不断淤积成滨海平原。
三角洲上散布着一系列海拔100~300米的残丘,大部由泥盆系砂岩和石炭、二迭系灰岩构成,少数由燕山期花岗岩和粗面岩构成。

气候编辑本段回目录

过去47年和25年期间,长江三角洲年均气温、年均最高和最低气温都显著增加,增温率都是冬季和春季较高,夏季最低。大城市站增温率明显高于小城镇和中等城市站,城市化效应对大城市气温基本上都是增温作用,其中对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温率及贡献率最大,对平均最高气温都最小。长江三角洲气温变化趋势和增温率、城市化效应的增温率及增温贡献率与其他地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历史编辑本段回目录

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三角洲形成初期,人类就在这里从事渔猎和农耕。
经公元4~6世纪东晋、南北朝和12~13世纪南宋两次大移民,以及10世纪以来的河网建设,三角洲逐步发展成为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
近代工业兴起较早,内河航运发达,沪宁、沪杭铁路相继建成,上海和江苏省昆山、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南通、扬州以及浙江省杭州、嘉兴等地先后发展为工业城市。
为推动和加强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联合与协作,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1992年由上海、无锡、宁波、舟山、苏州、扬州、杭州、绍兴、南京、南通常州湖州嘉兴镇江14个市经协委(办)发起、组织,成立长江三角洲十四城市协作办(委)主任联席会,至1996年共召开五次会议。
1997年,上述14个城市的市政府和新成立的泰州市共15个城市通过平等协商,自愿组成新的经济协调组织――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协调会设常务主席方和执行主席方。常务主席方由上海市担任,执行主席方由除上海市外的其他成员市轮流担任。协调会每两年举行一次正式会议。协调会在常务主席方设联络处作为常设办事机构,负责日常工作。各成员市的协作办(委)作为协调会具体的联络、办事部门。
2008年,国务院正式确立长三角为两省一市。

地域范围编辑本段回目录

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中国长江和钱塘江在入海处冲积成的三角洲。包括江苏省东南部和上海市,浙江省东北部。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面积约5万平方千米。三角洲顶点在镇江市、扬州市一线,北至小洋口。南临杭州湾。海拔多在10米以下,间有低丘(如惠山天平山虞山狼山等)散布,海拔200~300米。长江年均输沙量4~9亿吨,一般年份有28%的泥沙在长江中沉积,个别年份高达78%,三角洲不断向海延伸。长江以南常州市、常熟市、太仓市、金山区一带的古沙嘴海拔多为4~6米;长江以北扬州市、泰州市、泰兴市、如皋市一带的古沙嘴海拔7~8米。江南和江北的古沙嘴是冰后期最高海面稳定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到距今约2000年时北岸沙嘴伸到廖角嘴,南岸沙嘴随长江主流向东南延伸与钱塘江口沙嘴相连,泥沙继续堆积,1958~1973年平均每年前移148米。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水道纵横,湖荡棋布,向有水乡泽国之称。土地肥沃,农业产水稻棉花小麦油菜花生鱼虾等,是中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在长江下游和沪宁线两旁有许多重要城镇,如上海市、苏州市、常州市、无锡市、镇江市、扬州市、泰州市、南通市及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等。其中,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世界著名的外贸港口,苏州、无锡、常州等是风景游览地和新兴的工业城市。

多重意义编辑本段回目录

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长三角是一个具有多重意义的概念。
地理概念:长江入海的地方,由于河水所含的泥沙不断淤积而形成的低平的大致成三角形的陆地。万里长江由西向东奔向大海,江水滔滔直下,所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不断淤积,沧海桑田,历经千万年,终于形成坦荡、宽阔的三角形的陆地。
工业经济概念:以上海为龙头的江苏、浙江经济带。这里是中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2004年度统计数据表明,长三角地区占全国土地的1%,人口占全国5.8%,创造了18.7%的国内生产总值、全国22%的财政收入和18.4%的外贸出口。
正在长江三角洲快速积聚的国际资本和民间资本,不仅规模越来越大,而且以其特有的活力强有力地推动着这一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据统计资料,2003年1至9月,苏州杭州无锡宁波四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均已超过1000亿元,同期增幅均超过12%,上海市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3900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而这一经济增长高速和高于全国同期增幅3至5个百分点的状态,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已连续保持了多年。
在这片中国最富饶的土地上,充满活力的大型城市群正在不断崛起:“超级巨人”上海,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超10000亿元,位列全国第一;“重量级巨人”苏州、杭州、无锡、宁波、南京,年国内生产总值在2000~5000亿元;“小巨人”绍兴、南通、常州台州嘉兴,年国内生产总值在1000亿元以上。为“长三角”都市圈带来丰富性和层次感的县域经济,极具竞争力。2005年11月揭晓的全国百强县市竞争力排名中,有七个“长三角”的县市(区)进入前十位。县域经济的崛起,使“长三角”城市连片化、都市化成为可能。
这一经济巨人群,更直接吸引了众多世界级经济巨人的目光。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已有400多家在这一地区落户,其中,在上海设立地区总部和中国总部的就有逾200家,仅在苏州投资的有81家,投资项目达188个。据不完全统计,这一地区合同利用外资累计已近1500亿美元;长江三角洲已变成一个吸引国际资本与技术的强大磁场。
在“长三角”这个都市圈里,作为经济发展主力军的企业独领风骚。这里集中了近半数的全国经济百强县,聚集着近100个年工业产值超过100亿元的产业园区,还有包括万向集团、金山石化、扬子乙烯、大众汽车、上海贝尔、东方通信等在内的数千家巨人型企业。这些企业大多规模大、实力强、产品市场占有率在行业中名列全国前茅,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上海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带动着“长三角”地区和整个长江流域的发展。2010年世博会花落上海,从各方面给上海带来了良机,上海正努力成为“世界城市”。上海强大的辐射力及其周边“近水楼台”城市的飞速发展,已经使苏、浙两省的所有城市都意识到了区域合作的重要性,其它城市无不同样在努力寻找自身的城市定位,在资金、信息、人才、商品的流动中找到城市崛起的机遇。
接轨上海,实现共赢,推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已成为长三角区域内各地政府的共识。苏州:近水楼台,四沿布局;无锡:融入一体化,谋求新发展;南京:呼应上海,辐射周边;杭州:接轨上海,错位发展。“长三角”周边城市不约而同地把与上海的联动看作是重要的战略,以路桥交通网络的规划和建设为契机,长三角正在打造一个“3小时经济圈”。
大融合的态势已经发端。苏浙沪三地的项目已涉及交通旅游、会展、人才、科技、信息、商标、信用、质检、环保等多个领域,并正在由浅入深地探讨产业规划、政策法规、金融服务等高层次的合作联动。而“接轨上海”也已超出了单纯招商平台的含义。
“长三角”一体化是入世后中国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缩影。大量外企的存在,使得“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国际化程度大幅度提升,整个“长三角”正在成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的产品源源不断地从这里走向世界。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最大地区,该地区工业基础雄厚、商品经济发达,水陆交通方便,是全国最大的外贸出口基地。

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编辑本段回目录

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地域范围比较模糊,不过远远超出了地理上的长江三角洲。一般把上海视为长三角经济圈的中心,南京杭州视为长三角经济圈的两个副中心。

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包括16个城市:上海市、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镇江市、南京市、扬州市、泰州市、南通市、杭州市、宁波市、嘉兴市、湖州市、绍兴市、舟山市台州市。其中的台州市是在2003年8月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四次会议上被接纳为正式会员的。在首部《“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城市入会规程(建议稿)》中,除了现有16个长三角城市之外,江苏盐城、浙江温州和金华、安徽马鞍山、芜湖、滁州、宣城、巢湖和铜陵等9个地级以上城市都被包容在长三角城市群中。2004年,安徽的合肥和马鞍山、浙江的金华和衢州、江苏的盐城和淮安6个城市先后向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递交了入会申请书。

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是全国最大的经济圈,其经济总量相当于全国GDP的20%,且年增长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长江三角洲的进出口总额,财政收入,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居全国第一。长江三角州城市圈是世界六大城市圈之一。

交通编辑本段回目录

相关城市编辑本段回目录

长江三角洲上海
上海
1.上海(Shànghǎi)是中国第一大城市,世界第十大城市,有超过2000万人口居住和生活在上海及其附近地区。上海位于中国的华东地区,地处长江和钱塘江入海汇合处,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上海市是中国中央四个直辖市之一。
原来的上海只是一个以渔业棉纺织手工业为营的小镇,19世纪,由于它良好的港口位置使得上海迅速发展。1842年《南京条约》签定后,上海成为中国开放对外通商的口岸之一。上海很快因成为东西方贸易交流的中心而蓬勃发展。20世纪30年代,上海发展成为跨国公司开展贸易和商务的枢纽。但在1949年建国之后,外国人几乎全部离开了上海,上海迅速没落。改革开放后,1990年,上海又开始重现往日的繁华,成为了今日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全球最大的贸易港口。

2.苏州(汉语拼音:Sūzhōu,方言:苏州话),中国城市,古称吴,现简称苏,拥有姑苏、吴都、吴中、东吴、吴门和平江等多个古称和别称。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始定名为苏州,以城西南的姑苏山得名,沿称至今。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大城市,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江苏省省辖市,行政级别为地级市,实际享受副省级城市待遇,是江苏省的经济、对外贸易、工商业和物流中心,也是重要的文化、艺术、教育和交通中心,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顾辟疆所建的辟疆园。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16——18世纪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现在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苏州因此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苏州是有效资料显示现存至今的最古老的城市,苏州在春秋时期是吴国的政治中心;西汉武帝时为江南政治、经济中心,司马迁称之为“江东一都会”(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南移,陆游称“苏常(州)熟,天下足”(陆游《奔牛水闸记》 ),宋人进而美誉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苏州则“风物雄丽为东南冠”;明清时期又成为“衣被天下”的全国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誉称苏州“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3.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省省会,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国东南重要交通枢钮,中国最大的经济圈——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第二大中心城市。杭州经济发达,有“钱塘自古繁华”之称,经济总量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位,经济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大中城市前十位。

杭州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每年吸引两千多万中外游客。杭州以其美丽的西湖山水著称于世,“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表达了古往今来的人们对于这座美丽城市的由衷赞美。元朝时曾被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写道:“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西湖,她拥有三面云山,一水抱城的山光水色,她以“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自然风光情系天下众生。

4.宁波简称"甬",位于中国海岸线中段,浙江宁绍平原东端,即东经120°55'至122°16',北纬28°51'至30°33'。东有舟山群岛为天然屏障,北濒杭州湾,西接绍兴市的嵊县、新昌、上虞,南临三门湾,并与台州的三门、天台相连。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副省级计划单列城市和有制定地方性法规权力的"较大的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市辖鄞县、象山、宁海三个县,余姚慈溪奉化三个县级市。市区设海曙、江东、江北、镇海、北仑五个区。全市总面积9365平方公里,总人口535万,其中市区面积1033平方公里,人□120万。

从观光到休闲编辑本段回目录

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随着长三角城市化进程加快,为人们提供“生活调剂品”的旅游市场也开始在中国率先酝酿变局,更加注重心灵感受与精神休憩的休闲度假产品开始成为市场新宠。顺应这一市场潮流,长三角各地的旅游产品开发也不约而同地竞相争打“休闲牌”。

休闲度假:长三角旅游界的“流行语”

距上海仅两个半小时车程的莫干山下,有一处风景优美的江南最大湿地风景区――下渚湖湿地,这里港湾交错,芦苇成片,水天一色,白鹭成群,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自古以来就有的“三山浮水树、千巷划菰芦;烟波横小艇,一片月明孤”的美妙景色。

地处江苏省东南部的常熟市目前正以绿色度假休闲旅游为主题,全面利用虞山、尚湖、琴湖、昆承湖、沙家浜区域的资源优势,建设了一批高档次休闲、健身、娱乐的大型接待服务设施。常熟市副市长俞惠良表示,为了打响休闲度假牌,在“十一五”期间常熟将每年投入百亿资金加快“休闲名城”建设。

而在江苏中部的新兴工商业城市――泰州市,则在沿江开发中预留了很多土地发展休闲旅游。近年来,该市倾力打造的溱河风景名胜区、引江河国家水利风景区、泰兴古银杏群落森林公园等休闲旅游景点,都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与休闲度假旅游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受到游客欢迎。

作为郑和下西洋的启航地太仓市,也提出了“打造高档次休闲度假旅游基地”的口号。据太仓市副市长盛蕾介绍,过去几年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生态示范区的同时,形成了一批融绿化、景观、生态于一体的观光林带和休闲游园,今后将重点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使太仓浏河成为长江口重要的休闲度假基地,并突出郑和文化的特点。

地处浙江平湖乍浦的九龙山度假区是目前是平湖旅游的重头戏,目前投资已超过6亿元。据平湖市副市长潘川弟介绍,平湖将在未来几年内把九龙山建设成为长江三角洲滨海休闲度假地、远东最大的航海旅游基地。

与此同时,湖州市正在太湖南岸投资3亿美元打造以森林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基地为载体的生态旅游;江苏的镇江也正投资一亿美元开发世业洲旅游度假区,将其作为镇江旅游向休闲度假型模式转变的突破点;而在“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上海青浦朱家角,一项投资100亿元的“度假茂”项目也已正式启动。

旅游地产:带来商机无限

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被誉为“太湖明珠”的无锡市,投入50亿元巨资,重新整治无锡古运河,恢复人们记忆中“两岸人家尽枕河”的昔日风貌。古运河无锡段是江南运河延伸至杭州的重要节点,也是千里京杭古运河中唯一穿城而过的,计划于明年五月正式开通的无锡到杭州的古运河“神秘之旅”,其作用将不仅仅是为无锡旅游新增一个璀璨的景点,更将带动古运河沿岸的房地产以及一系列相关产品的发展和兴旺。

随着古运河的开发建设,无锡古运河旁昔日的棚下街已经变成一片漂亮的住宅小区,一个个新楼盘错落有致地散布在运河四周,许多楼盘的房价基本徘徊在3000元/平方米左右,有的甚至攀升到5000元/平方米,与无锡市中心6000元/平方米左右的均价也相差无几。而在太湖沿岸,依傍湖光山色的好资源,无锡沿湖休闲度假别墅更加层出不穷,楼盘均价也由最初的8000元/平方米一路水涨船高到现在的10000元/平方米,而且销路甚好。

围绕“把舟山群岛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旅游休闲的海上后花园”的工作目标,浙江舟山丰富的海岛资源正迅速整合为旅游和度假房产资源,定海的长峙岛、普陀的桃花悬鹁鸪岛、岱山的山外山和嵊泗的徐公岛,目前都已列入开发计划,这些岛屿的开发既有传统旅游项目,也包括海景房产。此外,舟山的游艇和邮轮业也有了实质性启动,定海凤凰山一条上规模的游艇将开出旅游线路,朱家尖情人岛的游艇俱乐部项目和岱山台风乐园也正在抓紧建设中。

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面对长三角风起云涌的旅游地产开发热潮,也有专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首届长三角高层论坛”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居住区规划委员会秘书长陶滔指出,旅游地产的开发应不同于普通房地产的开发,应首先处理好开发目的与政府目标、生态环境、经济利益、当地居民和消费群体之间的关系,其核心应该是尊重并保护的生态体系,而一个良好的生态体系也可以为项目带来良好的收益,如果只考虑单一的开发目的,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开发项目也就失去了营销的依托。

携手合作:长三角各地期待共赢

长三角各地的旅游竞争,在经历了景点竞争、城市竞争和线路竞争以后,正进入区域协同和跨区域竞争的阶段。长三角的无障碍旅游合作,堪称目前长三角一体化中进程中最为顺利的合作之一。

作为中国旅游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江浙沪两省一市拥有25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48个国家AAAA级旅游区,拥有全国总量20%左右的旅行社,在全国百强国内旅行社中占有一半的席位。而且这三个省市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脉相连,在旅游资源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上海的都市风情、江苏的文化旅游与浙江的自然山水相互映衬,使三地旅游的强强联手,成效卓然。

从取消三地旅游团的地接地陪到旅游资源与信息的共享,从三地旅游集散中心的联网销售到共同组团参加国内外的旅游促销,从打通旅游人才流动通道到共同编制长三角旅游景点导读,从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到三地旅行社企业间的互相投资,长三角旅游一体化进程正全面向纵深方向拓展。

目前,世界旅游大国的休闲产品与普通观光产品的比例达到1:1,而我国目前的比例约为2:8,因此休闲度假旅游在我国还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专家们认为,长三角作为我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去年的GDP总量占到了全国总量的19%,随着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三地交通网络的发展,长三角必将成为我国旅游率先转型的“先遣部队”。

尤为有利的是,本世纪初中国三大盛会――2006年杭州“休博会”、2008年上海“世博会”和北京“奥运会”,其中有两个都是在长三角地区召开,这将极大地推动长三角地区休闲旅游与会展旅游的发展,带动整个地区的旅游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

整体竞争力编辑本段回目录

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各地区之间的社会经济联系在日益加强,经济区内部的合作和交流在不断提高。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其一体化进程已初步具备了相对成熟的条件,并有了良好的基础和开端。许多重大合作项目正在积极进行之中,不同层面的区域合作机制也在初步建立和运转。一体化进程是一个需要高度协调的复杂过程,但一体化的程度直接决定着区域整体的竞争力。因此,适应国际国内环境条件的新变化,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整合,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合作与发展的一个十分迫切的战略性任务。推动该地区的一体化进程对于提高该区域的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长江三角洲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长江三角洲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最重要的经济贸易区域,不仅处于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和龙头地位,而且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经济总量大,约占全国的1/5
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力量和国家政策的双重作用下,中国各种经济要素和生产力布局正在逐步向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集聚。从经济地位的变化来看,长江三角洲以只占全国2.2%的土地面积(约21.1万平方公里)和占全国10.9%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22%的国内生产总值(2001年),这一比重比1990年提高了约5个百分点。从发展趋势来看,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这种区域极化的趋势仍有可能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因此,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全国经济体系中具有支柱性的作用,该地区的发展对于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增长速度快,对中国的带动作用突出
长江三角洲既是中国社会经济资源最密集的地区,也是高新技术发展的核心地带,又是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率先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区域。从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来看,浙江、江苏和上海市分别居中国第三位、第四位和第十九位,除上海外均超过中国同期10.09%的年均增长速度。

1990年代以来,三省市的人均GDP水平和GDP增长率均处于全国前列,特别是1996年以来,该地区呈现出整体快速发展的势头,三省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均连续达到年均10%以上,人均GDP和GDP增长率均处于全国前6位。另一方面,长江三角洲处于中国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两条经济发展带的交汇点,其对全国的带动作用正在通过这两大经济带产生集聚与扩散效应,使长江三角洲的经济腹地扩展到全国更大范围。同时,沿海和沿江两大经济发展带具有动态比较利益高和潜在市场容量大的优势,使长江三角洲能够与两大经济发展带共同实现资源禀赋、产业调整、资金融通、技术援助、信息服务等多方面的优势互补,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本区的产业结构层次和经济综合实力。
(三)区位条件好,是中国对外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
长江三角洲位于中国东海岸线的中段,扼长江入东海的出海口,临江濒海,海陆兼备,集“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的区位优势于一体,优良港址众多,上海港宁波港南京港与乍浦港、舟山港、镇江港、南通港等一起组成中国最大的港口群。上海港作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贸易港口,2000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0万箱,位居世界第六位,其吞吐量已占中国沿海港口总量的近1/4;宁波港也是国内少有的能接卸30万吨级超大型巨轮的港口,货物吞吐量接近亿吨。这一优越的区位条件使得该地区成为中国对外联系的重要枢纽和前沿阵地,也决定了该地区在中国对外开放和加入WTO的背景下将率先实现与国际社会的接轨。

基础条件编辑本段回目录

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一)发达的基础设施和网络型区域交通条件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运输成本的下降对于区域经济交流和整合具有基础性影响。目前,长江三角洲区域内的铁路、机尝港口、公路、水路、邮电、通讯、电力等互联成网,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便捷,消除了多年来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截止2001年底,该地区铁路营业里程达到2375公里,内河航道里程达到36342公里,公路里程达到108949公里,高速公路达到2271公里,其中公路网密度达到52公里/百平方公里,接近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高等级公路占公路里程的比重高达87.4%。长江三角洲地区基础设施完善化与一体化为区域经济整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矗
(二)完备的工业体系和互补性区域经济结构
长江三角洲工业发展表现出以下三大特点:第一,工业门类齐全,轻重工业都比较发达。作为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化纤、纺织、机械、电子、钢铁、有色冶金等工业在中国占有相当重要地位,钢产量占全国1/2,钢材产量占1/4,化纤产量占1/2,汽车产量占1/5,拥有宝钢大众汽车、跃进汽车、熊猫电子、扬子石化、金山石化、镇海炼化等一批优势企业。第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已经成为中国电子通信生物医药新材料等诸多高新技术产业重要基地,以微电子、光纤通信、生物工程、海洋工程、新材料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也居全国领先位置。第三,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到1999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对外贸易依存度已经达到44.2%,比1990年提高了22.9个百分点,而同期中国只提高6.7个百分点。分省区看,上海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1999年为78.1%;而江苏和浙江则比较低,分别为35.3%和31.3%。
(三)雄厚的科教资源和均质化区域发展水平
长江三角洲集中了全国众多的科技与教育力量,拥有雄厚的综合科技实力,综合科研与教育水平代表着中国一流水准。特别是上海、南京、杭州,汇集了许多著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是中国科技人才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从总量指标来看,目前该地区人口占全国10.9%,而高等院校、高校教师、在校大学生、科研机构数和各类科技人员分别占全国13.9%、14.9%、16%、12.7%和14.4%。而同期广东人口占全国5.8%,上述其他指标分别为4.7%、4.3%、5.4%、5.2%和3.1%。该地区科研开发机构的科技人才数约为中国的1/7,科学家、工程师人数接近全国的1/6,高、中级技术人员约为全国的1/5,被SCI、ISIP、EI收录的论文约为中国的1/4,技术市场成交额约为全国的1/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约为全国的1/5,约70~80%的大中型企业的主要技术装备得到更新,企业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另一方面,地区经济整合方式及其程度,与其经济均质化程度有密切关系。如前所述,该地区的人均GDP水平同处于全国前列,三省市的城市化水平和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接近。丰富的科教资源和各地区相对较小的经济差异,为在更高层次上扩大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前提条件。
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四)明显的体制优势和兼容性区域制度环境
长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稍晚于珠江三角洲,但是在开发开放浦东的有力推动下,体制转轨进程明显加快。随着国企改革深化、乡镇企业转型和私营个体企业地位的确立,长江三角洲形成了“多轮驱动,齐头并进”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三资”工业已经成为支撑地区工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并与国有工业和乡镇工业一起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同时,该地区已建立了一批融入国内统一大市场的金融、技术、商品等要素市场,形成了一批年成交额超过百亿元的商品市常据统计,在全国十大生产资料市场中,长江三角洲就拥有6个,其中包括华东不锈钢中心批发市尝上海宝山钢材交易市尝宁波开发区生产资料综合市尝绍兴中国轻纺城原料市场等。并且,长江三角洲内的商品和生产要素交易活动十分活跃。更为重要的是,以个体和私营主为主体的商会正在这一地区兴起,在市场经济发展中,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中介组织和行业自律组织的形成与发展,不仅有助于加强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而且更能成为推动区域经济整合的一股重要力量。
(五)发达的城市群落和合理的区域城镇体系
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也有力地推动了区域城市化进程。目前,在长江三角洲所属70个县或县级市中,已有40个县或县级市已经是都市外围县,已经形成从南京、镇江、扬州、苏锡常,经由上海再到杭嘉湖绍直至宁波,以上海为核心、包括12个都市区的都市绵延区(或称城市带),总人口已达5500多万,其中按户籍统计的非农人口2500万,考虑到大量的隐性非农人口,实际非农人口可能超过3500万。长江三角洲城市带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宁波等为次级中心,城镇体系等级齐全。在全国经济实力最强的35个城市里,长江三角洲地区占了10个;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中,长江三角洲地区占有一半,本区已成为国际公认的世界六大城市带之一。
(六)共同的认识和良好的区域协调机制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联合与协作源远流长,1982年公布的“六五”计划曾正式明确“编制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区规划”,并建立“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目前,上海在国内经济协作中控股、参股、联营的项目,有1/3与长江三角洲合作的,有60%的市外投资投向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同时,长江三角洲各城市来沪兴办企业参与浦东开发,企业户数和注册资金分别占外省市来源的1/3和1/2。1997年,长江三角洲地区也正式成立了由长江三角洲地区15个城市参加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经济协调会,从政府到企业对进一步加强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间的合作达成了共识,并提出了合作的规划和实施步骤。

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编辑本段回目录

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一)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大
人口密集、面积狭小,土地和劳动力成本逐步上升正在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日益开放的对外环境又使得这一地区已有的优势面临冲击。从国内需求来说,今后一段时期,对应于小康经济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急需发展,技术创新和知识经济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更加明显。人力资本和技术知识是经济发展的最具有竞争性的要素。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可能会使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些传统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在短期内受到冲击。因此,长江三角洲要通过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转入资金、技术密集型的高加工度产业,实现经济结构升级的外部环境并不宽松。
(二)产品出口受到双重夹击
发展中地区要同时面对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不同要素比较优势的双重夹击。这种夹击一方面来自发达国家和地区在高新技术领域的领先与垄断地位,另一方面来自欠发达国家和地区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长江三角洲地区出口市场多集中于中国香港澳门、日本美国等少数国家和地区,东欧、南美中东非洲市场份额比重较校由于出口产品的主导产业仍是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内地和越南菲律宾等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有力挑战。这一地区一些高新技术产品也大多停留在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装配环节,竞争力不够强。
(三)环境保护与工业化进程矛盾突出
长江三角洲已经成为我国酸雨多发区和水环境严重污染区域,随着该区域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问题不仅仅成为高层关心的重大问题之一,同时也成为平民百姓普遍日益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四)区域间竞争日益加剧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已经成为主导我国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三大经济圈之间的竞争正日趋激烈。目前,港澳台已与珠江三角洲形成优势互补、联合互动的经济格局,这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现实优势。但是,近来,台商科技电子业赴大陆投资态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即由以前偏重在南方的珠三角区域向长江经济带集结,这一点与台湾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的调查十分吻合。台商最满意的大陆投资区域为长江三角洲,与其他地区相比,这里投资环境佳、投资风险低,其中苏州、姚余、萧山、杭州、奉化扬州嘉定7个城市更被高度推荐为适合投资的城市。因此,珠江三角洲产业竞争力面临来自长江三角洲的严峻挑战。也有学者认为,长江三角洲的比较优势还在于成本较珠江三角洲低,台商从成本考虑进行产业转移符合常规,并不必然导致珠三角工业产业竞争力下降,在电子制造业领域,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台湾省已经形成一种竞争格局。北京天津之间的紧密合作也正在进行。三大经济圈之间的竞争将使得经济圈内环境条件的改善和经济技术合作日益重要。
(五)区域内耗依然存在
地方保护行为和重复建设是中国体制转轨时期辖区竞争中的普遍现象,长江三角洲地区也不例外。也应看到,一些地方和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造成市场分割、地方封锁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地区之间分工不明、产业结构趋同和低水平重复情况也较为严重。首先表现为主导产业趋同。沪江浙三省市今后又多以汽车、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电子通信设备等为主导产业重点发展。其次表现为基础设施重复投资、重复建设。诸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港口重复建设等问题。

经济发展编辑本段回目录

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问题的提出已有20多年的历史,然而在这20多年的发展中,其经济一体化的速度和程度并没有大的提高,一体化发展的格局还没有形成。推进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以制度性一体化保障功能性一体化的实现,先易后难、重点突破、循序渐进、稳步发展,分工协作、有序竞争等。
一、以制度性一体化保障功能性一体化的实现
1、制度性一体化与功能性一体化的关系。经济一体化包含两种性质:制度性一体化与功能性一体化。制度性一体化指的是根据各国(或各地区)达成的协议和条约,由特定的一体化组织管理机构加以指导,有明确的制度性安排的一体化进程。功能性一体化指的是成员国之间(或地区间)在经济各领域中实际发生的各种障碍的清除及经济的融合和依赖性的增强。
2、长江三角洲地区制度性一体化建设的建议。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一体化发展,需要建立包括协调机构、执行机构在内的强有力的推进机构,以制度性合作来推动功能性合作。

第一、建立最高层次的决策协调机构。进一步提升已有的“长江三角洲TRANBBS城市经济协调会”的功能和职责,使之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协调机构,负责统筹整个区域经济活动的重大事宜及布局建设,根据区际分工的特点与内容,制定该区域中长期发展TRANBBS规划与战略目标。
第二、加快法制建设。实现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制定三省市的共同政策和法规,以形成区域内部平等竞争的环境,每个城市一旦加入这一组织都必须遵循联合章程,确保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施。
二、功能性一体化的实现途径
1、产业一体化。产业结构雷同现象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间相当普遍且严重,已成为提升该地区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障碍。因此,产业一体化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内容。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合作的产业领域范围不同。产业的协同发展难点在于行政区划带来的地方保护主义和体制障碍。

对于第三产业的发展,目前比较可行的办法是选择旅游信息商贸金融等作为突破口,先行实施,然后向其他产业领域扩展。选择旅游业作为促进长三角一体化的突破口的原因在于:长三角地区旅游资源各有特色,是一种互补型的关系,其合作性大于竞争性,联合开发旅游资源,是各地区发挥旅游资源优势的内在要求,并能实现多赢。另外旅游产业的产业关联性强,与许多产业有密切联系,不仅可以繁荣当地经济,增加财政收入,还可增加就业。因此选择旅游产业作为突破口,体制障碍较小,启动快,效益明显。

工业结构雷同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实现一体化发展的难点和最大障碍,如:苏南地区(南京无锡、镇江、常州、苏州)、苏中地区(扬州、泰州、南通)、浙北地区(杭州、嘉兴湖州)、浙东地区(绍兴、宁波舟山)内部各城市产业结构的相似系数都在0.95以上,无锡和镇江的相似系数竟达到0.998。因此,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领域的竞争性远远大于其合作性,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很大。整合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主要方法是实现不同地区间企业的合作,包括区际贸易、TRANBBS技术合作、企业联盟等形式促进各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建议成立跨行政区的长江三角洲行业协会,以行业协会来推动不同地区间相同行业内企业的经济、技术合作及产权运作。另外,也可考虑相邻城市间共同开发建设工业园或科技园区等,避免目前各城市在招商引资方面的过度竞争,同时也利于相关产业集聚。

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2、基础设施一体化。方便快捷的TRANBBS交通、通讯网络体系建设,是确保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支撑。因为区域重大交通项目的建设不仅会降低区域间的联系成本,促进商品、要素和投资的区际流动,同时也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带来巨大的区域发展乘数效应。目前长江三角洲基础设施一体化已基本形成,需要重点突破的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水利综合开发治理、环境保护等。
在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同时要积极加强陆路交通建设,特别是跨行政区的交通建设,以配合国际航运中心功能的发挥。同时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还会加强各行政区间物流业的发展。另外还要利用崇明越江隧道和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兴建,积极构建长江三角洲区域性交通体系,促进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建设。
3、市场一体化。目前产品市场一体化的格局已基本形成,急需解决和完善是金融、人才、产权等要素市场的一体化。
三、建立分工合作、有序竞争的区际关系
一体化组织的产生源于分工的不断深化和企业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一体化组织就是通过在经济上某种方式的联合来共同分享分工协作带来的经济利益。因此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的目的就是通过各个地区的分工协作、有序竞争来提高整个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各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
1、充分发挥上海的龙头作用。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的龙头,在实现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上海的产业定位直接影响到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上海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正确定位有利于本区的苏南和浙北地区的产业发展,因此上海的功能定位要从提升国家和长江三角洲产业竞争力的需要出发,即:“一个龙头,四个中心”。因此要继续坚持“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方针,重点培育和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金融产业、信息产业、科技教育产业、贸易、综合运输体系及相关的服务业。上海在本区的优势主要表现在金融、贸易和综合运输体系。如果上海这些方面的中心地位不能得到确定,它的一般制造业也就难以向周围各城市转移,上海和其他城市之间就难以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同时,力争在高新技术领域,如:微电子计算机、通信设备、现代生物医药、新材料、精密机械加工制造业、高级仪器仪表机械制造业、海洋开发等领域培育若干高科技产业和新兴产业群,形成若干个实力雄厚的高科技企业集团,并积极推进科研、教育与生产一体化,使上海成为我国高科技产业密集区和长江三角洲高科技产业的重要扩散源。
2、实现从“权力政府”到“责任政府”、从“行政区经济”到“区域经济”的转变。长江三角洲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特殊的地缘关系和紧密的社会经济联系,是一个相对完整和独立的区域经济单元,但由于某种原因长期的行政区划与经济区的矛盾以及长期的官本位和地方保护主义思想的影响,导致各自为政、自成体系的经济发展格局。因此,三省市各级政府要转变“行政区经济”的观念,以整体利益为重,树立“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大市场”的观念;国家要改革地方政府的业绩考核指标,进一步淡化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淡化行政区的经济功能。
3、推行产权分税制度。产权分税制是针对中国税收制度弊病,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TRANBBS设计的一种新型税收制度。这种制度的优点是企业注册地和投资者所在地均有权分配一定数量的地方税,因而能消除地方政府对企业对外投资设置的障碍,促进社会资源向优势区域转移。
4、协调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招商引资政策。长江三角洲在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发展经济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合理的竞争行业。以开发建设为例,自浦东开发以来,各地的开发区如雨后春笋迅速崛起,由于招商竞争的日趋激烈,原先较低起点上曾行之有效的招商引资方式已逐渐暴露出各自为政的无序竞争,导致重复引进、资源浪费等种种影响。尤其是上海与苏南之间争项目、争投资、争人才、争技术的现象相当严重,有的地方甚至实行比“特区还特”的政策,以吸引投资。这种各自为政、恶性竞争的局面,必然不利于区域内中心城市的发展,难以形成长江三角洲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整体优势,使国际竞争力下降。因此,必须按照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实行区域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统一招商引资政策,避免无序竞争。

发展前景编辑本段回目录

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一)加强沟通区内联系的基础设施建设
区域内整体竞争力的提高有赖于为区内的社会经济交流提供更加快捷和方便的条件。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初步形成了综合化、网络型的特点,并在公路网密度和快速化方面处于全国前列,但区域一体化建设要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要树立大区域和一体化的观念,从整体上考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布局。长江三角洲地区下一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应当是进一步建立沟通区内重点城市和地区联系的近捷通道,进一步消除阻碍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辐射的基础设施障碍,进一步建立快速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这对于促进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及沿海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区内的整体规划功能
区域一体化要求更多地打破现有的以行政区划为主导模式下的区域功能的分工和分割,应当从城市群和经济带的发展着眼,从整体上考虑全区域的发展问题,这就需要超越行政区划的界限对经济区的功能进行整体规划,统筹安排。同时,对经济运行效果的度量和考虑也应当更多地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应当引入全区域效益最大化的概念。这就要求在规划上实行联合编制,共同构建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和布局的整体框架,在城市间进行合理的分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要统一协调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对重大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区域协调和配合,使全区形成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整体优势。
(三)引导和鼓励区内的产业分工、转移与调整
针对区域内部产业结构雷同和重复建设的问题,应当进一步加强区内协调,根据各地区的区位特点和比较优势,通过制定一些共同的政策,鼓励和引导要素流动,促进区内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的合理化。为充分发挥区位和经济优势,加快区域性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要以国际国内市场为导向,协同整合产业优势,培育若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群落,以及合理分工和梯度互补的产业体系。各地区不宜强调在自身行政区划内培育和形成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以避免重复建设和产业结构同构现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区域性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定位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因地制宜地配合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与此同时,各地要着力于发展特色产品,提高某些重要的优势产业的竞争力。
(四)实现区内政府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统一化
针对区内各地区之间在包括服务体系、程序、方式、质量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应当以区内服务标准化为目标,努力构建一个具有统一标准的规范化的服务体系,使区内的服务形成特色,达到一流。
(五)加强区内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方面的协调
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既要从局部入手,更需要从全局进行协调。对涉及和影响整个区域的生态与环境问题,应当通过一个跨行政区划的组织和与之相对应的基金和机制来加以协调解决。要积极开展长江三角洲地区环境与生态规划工作,加强该地区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集约利用有限资源,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支撑体系,制定鼓励发展环保产业的相关政策,形成多渠道筹集环保资金的机制,实施环境治理与保护的区域联动。
(六)打破地方保护,促进区内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地方保护主义对地区发展是一种损害,更不利于全国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因此,要进一步破除地方保护和地区封锁,通过区域内部的统一协调,打破在资金、人才、技术、资产重组、人口和产品流动方面的各种障碍,确保形成区域内部的统一大市场,实现区域内部的市场开放和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区内以及与区外之间的交流合作

相关词条编辑本段回目录

相关链接编辑本段回目录

1.http://www.cindoo.com/s?name=%B3%A4%BD%AD%C8%FD%BD%C7%D6%DE
2.http://www.zaobao.com/cnyangtse/cnyangtse.html
3.http://www.863p.com/Article/ArcPlan/200611/11715_2.html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长江三角洲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