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天才黑客自杀编辑本段回目录
对美国程序员阿伦·斯沃兹来说,快乐和痛苦一样,都缠绕在交织如麻的数据线里。每个不睡觉的夜晚,他窝在闪烁着信号灯的房间里,下巴抵在桌面上,眯成缝的近视眼盯着屏幕,伸着脖子敲击键盘。
一个想象中的美好世界正在他的手里构建。修长的手指在键盘上提提落落,来自受限访问系统里的信息正沿着光纤飞速汇聚到他的硬盘上。这里面包括需要付费查询的美国法庭记录,也包括必须得到授权才能查阅的美国大学论文数据库。他把这些资源免费挂在网上,让人们自由查看,以构建他所期待的“知识共享”世界。
可是,在2013年1月11日,这个酷爱编程的年轻人把脸从电脑屏幕前扭开,用一根绳索勒紧脖子,亲手结束了自己26岁的生命。
斯沃兹没有留下遗言,不过,盘绕的数据线也许留下了答案。这位年轻的美国IT天才卷入了一场关于“知识共享”的官司——非法下载,免费共享,是贼还是好汉?
在这个以0和1说话的互联网世界里,他是个不打折扣的天才。早在14岁时,这个胖嘟嘟的中学生就跟其他人合作制定了RSS1.0(资讯聚合规范)。他穿着大号的蓝色牛仔裤,蹬着运动鞋,把双肩包扔在台阶上,一边喝着雪碧,一边跟穿着笔挺西装的科幻作家大聊互联网的未来。他没读完高中,靠自学建立起社交新闻网站,后来还卖给了大公司,赚了一大笔钱。
但赚钱不是他的目的,斯沃兹有个梦想,他希望不论信息存储在何处,他都要“获取信息,建立备份,同全世界分享”,因为“这是事情本该有的样子”。
为了这个愿望,从2008年开始,斯沃兹开始着手“解放信息”,而他的对手是守卫这些信息的管理者。他编写了一个小程序,轻松下载到美国公共领域法庭记录系统里20%的法律文档,然后把这些会被法院收费的公共资料放到网上,让人们自由查阅。
想要从严密的系统偷东西并不容易,不过这事放在斯沃兹身上就没什么困难。给他一台电脑,他就能震得整个互联网瑟瑟发抖。他像武侠小说里飞檐走壁的高手,伪造身份,侵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论文数据库,总共下载480万篇论文,导致数据库一度瘫痪。数据库管理员抵挡不住不断变换地址的斯沃兹,只能拔掉数据线,禁止所有用户访问,长达4天。
为了让更多人读到论文,斯沃兹偷偷溜到学校机房的地下室。于是,闭路电视拍下这样的画面——一个用自行车头盔捂着脸的人推门进来,卷卷的头发像乱糟糟的鸟巢一样朝各个方向肆意生长。从地下室壁柜不起眼的角落里,他把插在主机上时时刻刻下载信息的硬盘拔了下来,准备带走。
在凌晨两点的学校,警铃大作,警察追着他跑。本想骑自行车逃走的斯沃兹从车上跳下来,沿着马路跑了不到10米,就被警察抓住了,他们带走了他,和他装满了信息的硬盘。
人们要限制这个电脑天才,不仅要没收他的电脑,还要没收他的财产,连同他的自由。如果罪名成立,法官最高可判处斯沃兹35年有期徒刑,赔偿损失近100万美元罚款。
没有电脑,没有自由,没有共享的知识,这本是斯沃兹将要面对的未来。可是,他用一条绳子,选择了另一条路。
“阿伦死了。迷失在世上的流浪者,你们少了一位精神前辈;为权利而战的黑客,你们倒下了一位战友;而普天下的父母们,你们失去了一个孩子。让我们为他哭泣吧。”互联网创始人蒂姆·伯纳斯·李说。
不过,天性幽默的斯沃兹可没打算让我们大哭一场。斯沃兹死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参与了网上追思,在斯沃兹留下的无数网络讯息里,他们翻出他在10年前留下的“电子遗嘱”——
“以防有一天我走在马路上被汽车撞死了,我的网站没人管,现在我宣布,当我死后,我的所有电子信息归西恩处理。我要求我的硬盘中所有内容全部公开,不能有一点儿篡改,不能有一点儿删除,不能保留一点儿秘密,要让每个人都能自由而完整地获取全部信息”。
喜欢开玩笑的他还追加了一句:“西恩,你要是敢删除一丁点儿内容,我会从棺材里爬出来找你算账!”
嘻嘻哈哈地嘱咐完身后事,斯沃兹轻描淡写地加了句:“还有件事就是,我会很想念你们的,你们每一个人。”
如今,斯沃兹已经走了,可在黑漆漆的壁柜里,还有盘绕如迷宫般的数据线,和一直闪烁着信息交换灯的硬盘。在沉甸甸的硬盘里面,直到今天都依然装满了斯沃兹留给世界的礼物,他最珍视的宝物——那些不设限的信息。
一个理想主义黑客的死亡:冷酷仙境与世界尽头编辑本段回目录

美国著名黑客、RSS 1.0规范制定者、Reddit联合创始人阿隆•斯沃茨(Aaron Swartz)上周五在纽约的家中自杀身亡,年仅26岁。
这位攻破两大数据库一举成名的青年才俊,用悲剧为短暂的一生画上了句号。如果说,互联网信息的自由流动和分享是黑客们的冷酷仙境,那么斯沃茨以如此方式走到世界尽头,不禁令人扼腕叹息。
数字时代的罗宾汉
1986年出生的斯沃茨年少成名,在14岁时参与制订了RSS 1.0规范。他曾在斯坦福大学就读,但在1年后退学,并创办了软件公司Infogami,获得了硅谷著名孵化器Y-Combinator的支持。在后者的建议下,Infogami在2005年与Reddit合并。
2006年,Reddit被卖给了美国传媒巨头康泰纳仕集团,斯沃茨转到该公司旗下的《连线》杂志工作,但过得并不开心。2007年1月,他被迫辞职,随后在哈佛大学Edmond J. Safra道德伦理研究中心担任研究员。
此外,他还是Demand Progress组织的联合创始人。该组织致力于推动有关社会公平问题的网上行动,例如阻止由好莱坞支持的互联网隐私保护法立法。
与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Twitter创始人杰克•多西和Instagram创始人凯文•希斯特罗姆等同龄人相比,斯沃茨的创业经历算不上显赫。然而,他在工作之余干出了两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成为整个黑客社区的偶像,并被英国《卫报》誉为“数字时代的罗宾汉”。
一个黑客的理想主义
斯沃茨的信条是:“信息即权力。但是,与所有的权力一样,有人希望将这种权力据为己有。”信息的自由流动和分享,成为这位年轻人在短暂一生中始终追寻的目标。
制定RSS规范,让PC用户多了一种崭新的新闻阅读方式,只是斯沃茨实现理想的第一步。他随后推动许多网站免费分享文件,成为互联网上的英雄。但很快,麻烦来了。
2008年,斯沃茨盯上了美国法庭电子记录公共接入服务(PACER)。该服务提供联邦司法案件的存档,每篇文档收费10美分。一些社会活动家认为,这样的文档应免费提供给公众。斯沃茨随后编写了一个小程序,利用免费帐号从该服务中下载了2000万页文档,占整个数据库的约20%,并开放给公众。
美国联邦政府随后对这一事件进行了调查,但并未起诉。政府在某种程度上的宽容,让斯沃茨在后来的行动中更加肆无忌惮,也最终酿成了一场悲剧。
35年监禁与100万美元罚款
2011年,斯沃茨更进一步,希望将美国著名期刊数据库JSTOR开放给公众。他入侵了麻省理工学院的计算机网络,并下载了480万篇文档。
JSTOR随后表示,不会起诉斯沃茨。不过,美国马萨诸塞州地区法官卡尔曼•奥提兹(Carmen Ortiz)坚持起诉,并表示:“盗窃就是盗窃,无论你使用计算机命令还是撬棍,无论盗窃目标是文档、数据还是钱。”
同年1月,在斯沃茨因此被捕后的第三天,一个用户名为Greg Maxwell的人,在著名文件分享网站海盗湾上传了一个torrent文件,包含18592篇、共计32.48GB来自 JSTOR 的论文,并表示“这些论文应该对所有人免费”。
在支付10万美元保释金后,斯沃茨被放回了家中。截至斯沃茨自杀身亡,这一涉及网络欺诈和计算机欺诈的案件仍在进行中。如果斯沃茨被认定有罪,他将面临最多35年监禁和100万美元罚款。
自杀倾向
斯沃茨的好友奎因•诺顿(Quinn Norton)回忆道,斯沃茨很少谈论正在进行的诉讼,但这毫无疑问让他“精疲力尽”。
诺顿同时表示,斯沃茨近年来状态不佳,遭受了慢性疾病和沮丧情绪的困扰,但“至少对世界仍抱有希望”。
斯沃茨此前曾在个人笔记中谈到了对抗沮丧和自杀倾向的努力。不过,斯沃茨对世界有着自己的想法,而当前的世界并不符合他的想法,这令他感到人生的痛苦。
在2007年的一次谈话中,斯沃茨曾表示,在职业生涯的低潮期,他曾有过自杀的想法。他也谈到了如何应对沮丧的情绪。他曾表示:“出去呼吸新鲜空气,与相爱的人共处,这些不会使你感觉稍好,只会更失望。你无法感受到其他人的快乐,所有事情都令人悲伤。”
在情况恶化之后,他又写道:“你能感觉到痛苦的痕迹在你脑海中流动。你虐待自己的身体,希望逃离,但是做不到。这还只是较轻的症状。”
“这不是一个人的悲剧”
悲剧发生后,同情的声音迅速占据网络舆论的主流。斯沃茨的家人发表声明称:“阿隆的死并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悲剧。这一罪恶的司法体系充斥着恐吓行为和无法无天的公诉人,最终酿成恶果。”这一言论迅速被媒体大加宣扬。
另一方面,近9000人在白宫网站请愿,要求奥巴马政府撤销对斯沃茨的指控。而麻省理工学院校长拉斐尔•赖夫(L. Rafael Reif)上周日对斯沃茨的死表达深切哀悼,称学校全体成员“对这样一位极富前途的年轻人的去世感到极其悲痛”,并将对此事展开内部调查。
然而,激进人士已经开始采取行动,攻击了多家与此事有关的网站。著名黑客组织Anonymous在黑掉麻省理工学院官网后,在该页面上发表一个声明,提出了四项立法要求,包括修改计算机犯罪法案、修改版权与知识产权法等。考虑到Anonymous只是一个松散的黑客社区,这些诉求几乎不可能得到满足。
Anonymous在声明的最后写道:“你曾是我们中最棒的一个;愿你能够激发我们的无限潜能。”
(彦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