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2940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1-06-10
明天
明天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PE洗牌挑战生死线
PE洗牌挑战生死线
PE圈潜规则
PE圈潜规则
全球投资并购趋势
全球投资并购趋势
中投五周年记
中投五周年记
PE黄金十年结束
PE黄金十年结束
私募的秘密
私募的秘密
伪PE骗局样本
伪PE骗局样本
私募创投洗牌
私募创投洗牌
PE赶时髦追投移动互联
PE赶时髦追投移动互联
民资PE众生相
民资PE众生相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包凡的大交易术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包凡的大交易术编辑本段回目录

  中国新一轮互联网热潮中的最成功猎手是怎样炼成的?

  文 《环球企业家》记者 徐冠群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华兴资本CEO包凡每天的日程都被每各种会议和谈判填得满满当当,甚至有时出差去机场的路上也必须主持一个小型会议,为此他几乎放弃了所酷爱的赛车运动。

  这是中国所有互联网从业者的集体写照,他们被上满发条,却又怀着极其兴奋的心情来迎接这一切—自上一轮互联网热潮十年前破裂以来,伴随以社交网络、电子商务、微博为代表的新浪潮兴起,一场资本盛宴正在卷土重来。以2010年9月搜房网登陆纽交所为起点,至今年5月人人、网秦、世纪佳缘、凤凰新媒体的上市,资本与互联网公司的集体狂欢达到新的高点。

  如此种种,让资本更加狂热地拥抱并推动这一轮互联网热潮,动辄上亿美金的单笔投资砸向创业公司。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1年第一季度,互联网共产生投资案例45起,涉及金额6.93亿美元,几乎接近去年全年7.18亿美元的互联网投资总额。到了4月份,随着大众点评网1亿美元和京东商城15亿美元融资案的公布,2011年的互联网投资热度几近沸点,即使那些助推这轮投资热的业内人士也不禁瞠目结舌。

  这两个超级交易的缔造者,正是包凡。至少在过去的10个月里,包凡成为这轮比赛的最大赢家。几乎每一个互联网大交易都有其身影—其中既有京东、大众点评网这样过亿美元的超级融资,也不乏当当网、千橡互动、网秦这样成功上市退出的公司。

  在今年的前5个月,华兴资本完成了21笔交易,总金额超过20亿美元。这一成绩是华兴资本“最好年份”2010年全年交易额的两倍。即使是包凡本人也应该为此感到惊讶,要知道在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他只促成了6项融资交易。彼时,他曾一度在网上消磨时光,其早期的创业伙伴也纷纷离他而去。

  很容易把包凡的成功归功于其行事风格。这位光头、小个子的F1狂热爱好者,在业内以直言不讳的坦诚和生猛风格著称。在被《环球企业家》问及有没有过恐惧的感觉时,他很干脆的回答:没有。即使在2008年,他在上海F1赛道上因刹车失灵以近300公里的时速撞上防撞墙时,也未曾胆怯。显然,这种风格遭遇大牛市,二者将发生不可思议的化学反应。

  正如在华尔街巨头脚下成长起来的独立投行Greenhill,以专司并购、私募交易闻名并获利颇丰。对于包凡来说,如果不可能马上建立起一家高盛,那么追随Greenhill的道路也能博得一个远大的前程。

  但包凡十分干脆地拒绝了外界的这一建议。“Greenhill不会是华兴的标杆,我很少以一个公司作为标杆,我们要做的事情远远超过他。”包凡告诉《环球企业家》,在他看来,美国投行已经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后来者能够做个精品投行就不错了,但是中国投行竞争远不充分,未来一定会有世界级的大投行。

  包凡的高调也引来一些批评—若对本轮互联网浪潮品评功名,包凡既不是那些伟大公司的创业者,也不是这些公司幕后的投资者,其牵线搭桥的角色对互联网格局并无实质的推动性。

  但问题在于,即使包凡所起的作用是工具化的,为什么是他而不是别人做到了这一点?更近一步而言,当大交易成为习惯,它是否具备改变行业格局的潜力?《环球企业家》自2010年以来多次采访包凡、他的合作伙伴和创业者,得出的答案并不如想象的那么简单。

  创投界的“Facebook”

  当一个创业者有融资意向,却并不了解资本圈时,可以给包凡打电话。从他那里基本上可以获知绝大部分投资人的情况,几乎所有人他都认识,所有风格都熟悉,所有投资案他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接触。他乐于分享,且表达诚恳,也因此,他本人也是一个颇受欢迎的信息分享对象。某种程度上,他很像创投江湖里的Facebook,一个活的创投社交平台。

  任何与包凡打过交道的人都会很容易理解,为何他能够扮演这种角色。包凡生于上海,行事风格却更像北方人的开放和豪爽;职业生涯始于华尔街,却有着本土化的义气和江湖气。甚至他对合作对象也要求爽快、讲义气,他直言,不喜欢特别“鸡贼”的公司,不喜欢过于斤斤计较的“矫情”。

  包凡取得创业者信任的方法很简单。其一,不要欺骗对方;其二,保持长期联系,并提供建议;其三,信守承诺。“但凡做企业做到一定程度,一定是阅人无数的,不要试图欺骗对方,而要营造长期的信任关系。”包凡说。他促成的大交易中不乏这样的例子。大众点评网和迅雷都是接触了三年,而他与京东创始人刘强东的交往也持续了四年。即便没有现成的生意,他也会不时与创始人进行交流,提供建议或帮助。

  这样的性格使他很容易交到一帮朋友。不要忽略其重要性—在市场爆发期,这些积累让他能够迅速捕捉到大笔交易,而熟悉的公司一旦有融资需求,也至少会把华兴列入考虑的名单。

  但这种性格在创投圈并不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因此,将之作为包凡深厚人脉的全部原因失之简单。事实上,包凡自己的解释是,因为他足够专注。

  相比于大多数新型投行逐渐偏向回报率更高的直接投资,或拓展业务范围,如数据、会展等业务,包凡自2007年开始一直专注于私募融资。“我不做IPO,也不做基金。”包凡说解释,这样定位的好处在于,华兴资本无论与创业者还是投资者都是利益共同体—而那些过多关注直投业务或者拥有基金的投行,创业者是他们的要讨价还价的“受资企业”,其他投资者则是需要防范的潜在竞争对手。而更进一步而言,如此定位让他对私募产品的理解,对私募客户(创业者)、投资人的覆盖上会更专业。基于此,定位才是包凡豪爽性格之下,真正能够取得投资者和创业者信任投票的根本。

  现在看,包凡的这一战略得到了回报,但他已不满足于具体达成的交易数额,而是试图重新定位私募“中间人”在资本市场的角色。

  随着私募金额越来越大,Facebook、Twitter这样的硅谷明星已经无需通过上市来募集资金—上市最重要的目的无非是融资和让股东套现,现在私募可以给出与公众市场同等的价格和估值,并让股东套现退出,而公司却无需公开商业和财务信息或承担盈利压力。“以前私募是上市公募的前沿,而现在已经表现出在企业发展一定阶段中,替代公募的能力。”包凡 说。

  在国内,包凡同样感受到这种趋势,2007年就已经有单笔数千万美元的融资、后期进入的投资人愿意接受老股东套现。但直至京东商城最新一轮的15亿美元融资,才让这一趋势在国内真正浮现。

  包凡早在4年前就认定京东创始人刘强东会成事。在不断的交流中,包凡给刘强东的建议是,京东最重要的事情是跑马圈地,而且是短期内应该把规模和体量扩大,把系统和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让别人觉得无法竞争。但这种角度不适合去上市,因为短期没什么钱赚。如果在私募市场能够融到同样体量的钱,而刘强东本人又没有套现需求,为什么要去上市?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的确也并不急于上市,但2010年初的融资1.5亿美元,已经把估值推到了高点,要在私募市场拿到满意的价格和资金数量并不容易。去年10月,刘曾对包凡说,你给我拿10亿美元我就不上市。

  华兴一位副总在国外一次会议上与DST创始人尤里·米尔纳(Yuri Milner)相识。当尤里来到中国寻找下一个Facebook时,包凡带他拜访了20多家中国互联网公司。但随着包凡对尤里了解的深入,包凡认为京东符合DST投资的全部要求:所在市场巨大、平台型公司、在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更重要的,刘强东与尤里不急于要求上市的理念不谋而合。

  在包凡引荐之下,尤里与刘强东正式接触,不到三个月即宣布向京东投资5亿美元,而该轮总计15亿美元的融资成为互联网单笔最大融资。

  大众点评网在包凡的建议下也选择在私募市场融资,推迟上市。如果没有Groupon团购模式的迅速崛起,点评网已经准备IPO。包凡向点评网CEO张涛建议,如果按照原有轨迹上市,点评能够成为中国的Yelp(美国的实时口碑网站,Google曾出资10亿美元收购,被Yelp拒绝),另一选择是转型Groupon+Foursquare(团购与地理位置服务结合)的模式,前者成立两年多市值已达60亿美元,后者市值也超过10亿美元,市场前景大小一目了然。最终问题变成,如果在私募市场给你融到上市同样估值、同样的钱,是否愿意延迟上市,赌一个更大的市场?4月26日,大众点评网公布的1亿美金的融资给出了答案。

  为京东和大众点评网所做的融资中,华兴资本的角色已经可以类比于承销商帮助上市公司进行IPO。

  京东和大众点评网的共同性—都需要短时间内做大规模,打破细分市场的藩篱—这恰恰也是第二波互联网浪潮里的社交网络、电子商务、微博这三大领域里创业公司的共同点。这意味着,还将有大量的京东出现,他们有资本支持(规模扩张)的需求,但却无法公开资本市场短期利润考核。显然,他们都需要包凡带来可堪公募价格的资金。

  系统

  华兴资本非第一次经历互联网投资热。从2007年到金融危机之前,阿里巴巴、完美时空成功上市推动互联网投资有过一轮高潮。仅这一年,华兴资本宣布了16个融资交易,业务增长3倍以上。

  对比这两次投资热潮,华兴资本合伙人之一杜永波向《环球企业家》表示,除了金额更高,更重要的不同在于,2007年的小高潮得益于整体市场的增长。“东拉一块西拉一块做了不少案子,”杜永波坦言,“那时候有很多偶然因素在。”但现在局面则更多体现了战略的作用,即华兴自觉地猎取更大的交易。

  从2009年开始,包凡引进一套体系用来筛选优质的客户,他的核心目的是,在一段时间内公司的资源有限,要把有限的精力和资源放在能够长期合作的客户上。

  例如电子商务、在线游戏等每一个细分行业,包凡每年只给20至30个名额让相应的团队去覆盖,2、3个人的小团队要求一年能覆盖10个公司。这大大低于一般投行覆盖的企业数量。这意味着团队必须从大量的新老公司中进行筛选和判断,来尽量保证覆盖到优质公司。

  这种做减法的思路来自于包凡在金融危机时所接受的教训。金融危机前,华兴正处在狂飙猛进的上升期,公司从2006年的十几人,增加到80多人,也试图覆盖更多的行业,趁势扩张。在上海也租了很大的办公室。

  金融危机中投资人明显捂紧了口袋,一些按计划即将完结的融资也被推迟。作为融资顾问,包凡自己看到过不少公司,在拿到大笔融资后,开始疯狂扩张,当时的华兴并没有比这些公司更清醒。融资本来就具有极强的周期性,盲目扩张更加剧了低谷期的风险。2008年,华兴除了将人数从80多人减少到60人左右,早期创业伙伴的分道扬镳,一度让他陷入“众叛亲离”。

  危机让包凡重新思考公司的未来。其后的华兴资本变得更加专注和挑剔。

  一方面,包凡开始提醒自己有所为有所不为,放弃了进入不熟悉领域的想法,确定了要在私募领域里做得更深的战略,不仅要覆盖业已成功的企业家—过去,华兴的客户大部分是与包凡生于同一年代的创业者,现在也正在往下看下一代的企业家在哪里。另一方面,包凡坚定了要选择优质的创业公司,与之长期合作。哪怕短期内没有合作机会,也会争取长远合作的机会。同时减少质量一般、短期能够获益的投机项 目。

  在一些投资人看来,华兴经手的案子,公司质量很好,但价格比较贵。华兴会给投资人灌输的观点是,所有回报大的公司都是因为投资了一家好公司,而不是投资的时候捡了一个便宜。杜永波说:“例如百度这样的公司,即使融资时给的价格比别人贵,但企业成长这么好,何须在乎当时小小的差别。”

  这意味着在如今市场大好时要放弃很多眼前的利益。经常有公司找到包凡,有些案子接下来肯定能够带来收益。杜永波承认,“要抵制住诱惑还是很难”。一方面从经济利益而言,能够做的案子总是想接下,而且的确可以预见有些案子收益可观;另一方面也常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人情,例如好朋友或投资人介绍过来的案子。现在,华兴资本平均每接下一个案子的同时,就意味着拒绝十个。

  坚持优质路线能够增加在投资人心目中的信用—如果推荐的案子只是忽悠投资人掏钱,而公司质量不好,会影响作为中间人的信誉。更进一步而言,只做少量如京东这样的优质公司,也让华兴最大限度地超越了简单的“中间人”角色。

  对于包凡而言,判断优质公司的标准足够简单。首先,市场足够大,再优秀的公司在一个小的市场中发展前景有限,所以需要“下注于赛道”;其次,挑选现有市场的佼佼者,或是具有颠覆性商业模式的公司,简单说来,就是市场的前几名,和未来有希望进入前列的公司。

  包凡坚信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项目做得好前提是本身有个好公司。在华兴有40多人每天泡在行业当中,研究和寻找优质的团队,并与他们保持频密的联系,哪怕短期看不到合作的可能。

  另一方面,这些人也会花费大量的精力弄清楚企业的需求和风格,精准地知道什么项目适合什么样的投资人。当企业需要融资时,不是简单给提供二三十个投资人供挑选,而是综合投资人的性格和风格、某个阶段的投资偏好来推荐。大部分近几年完结的项目中,华兴推荐的投资人在十个以内,有的两三个就能够做成交易。

  外界看来,华兴的案子执行速度快、成功率高,“这是表象,根本上是对项目的质量控制和对投资人的深刻理解,就像互联网广告一样,不能每天到新浪门户做广告,要精准。”包凡说。

  精准是包凡思维逻辑中的重要一条。他曾在微博上提起一个细节,在摩根士丹利刚入行时,会拿尺子量PPT左右的边距是否对称。“这是很‘脑残’的做法,但是背后代表的是专业精神。”包凡说。

  同样以PPT为例,华兴在做PPT上会花去很多时间,从字体、字号、表格都有严格规定,数字上的任何错误都会直接影响到业绩考评。包凡甚至会给公司发邮件,指出PPT上的错误。“好比职业赛车手,穿着打扮、行为举止,到了赛场之后一眼看去就和普通人是不一样的。你要做业内最优秀的人,就要跟别人不一样,久而久之你就是最优秀的。”包凡说。

  但包凡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包凡认为最大的判断错误是没有选择优酷。2006至2008年间,YouTube在美国流行起来,国内的视频分享网站迎来投资热潮,在排名靠前的视频网站中,优酷是唯一没有跟华兴合作的一家。包凡反思,当时对市场的判断的确有问题,那时候觉得技术和产品是更重要的,但现在看来,团队对大局的把握、资源整合能力和媒体运作能力更加重要。

  “我以后肯定会跟他做一个事情,未来6至12个月内一定做成一个事。”说这话时,包凡将手中的水杯往桌上一顿。上一次包凡有“一定要与他做一件事”的想法是他认识刘强东不久。

  复盘华兴资本的大交易之路,包凡很是感激2009年低迷期的反思,这让他比以前更加理性。最直观的改变是他的脾气。包凡毫不讳言,以前他会经常因一些小事暴怒。在气头上,他曾言辞激烈地让犯错的员工离职,而没有考虑员工的错误是否足以让他离开。也曾经在与竞争对手交手时,不计后果地凶狠杀价,无暇顾及对未来收费体系造成负面影响。

  每次发脾气包凡都会后悔,回过来想也没有必要。而且他发现情绪不稳定时,往往会做出错误的决策。屡次吃亏过后,包凡要求自己一定不在脾气不好的时候做任何重大决策。

  从那时的经验来看当下,他认为这一轮资本的疯狂程度比2007年更甚。“应该说我们没有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包凡说:“但有一些竞争对手在复制我们当时的错误。”

  过去一年半当中,华兴资本人数基本控制在60多人。现在包凡也在招募员工,但“我们只要一流的人才,当一个公司开始进二流人才的时候,接下来就会进三流人才。如果招不到一流的,我宁愿把速度放慢。”

  今年4月份,在每个季度一次的合伙人会上,华兴资本四个合伙人谈论的话题之一是,假设在未来三到六个月市场发生变化,他们应该提前准备什么,作出何种调整。有人相对乐观,但包凡认为越是在风头浪尖,越要考虑风险。他判断今年下半年市场一定没有上半年这么乐观,公众市场的上市窗口逐渐关闭,影响到华兴服务的私募市场只是时间问题。

  杜永波透露,华兴已经开始向客户和投资人传达对市场的判断,并调整正在执行的案子。例如在融资的时间点上配合,会建议客户把时间安排得更加紧凑,不要纠结于估值一点点的差别,而要整体来衡量。乐观来看,在互联网资本攀上顶峰之前,包凡开始即将到来的调整做出必要准备。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tech.sina.com.cn/i/2011-06-10/16275634548.shtml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包凡的大交易术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