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5595 次
  • 编辑次数: 3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0-11-29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蓝色森林
蓝色森林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2013年硅谷150强
2013年硅谷150强
车库文化诞生的科技力量
车库文化诞生的科技力量
2013年硅谷科技风云人物
2013年硅谷科技风云人物
硅谷大事记
硅谷大事记
盘点美最佳科技就业城市
盘点美最佳科技就业城市
硅谷科技公司招聘排行
硅谷科技公司招聘排行
硅谷最差着装榜单
硅谷最差着装榜单
硅谷最受欢迎的科技公司排行榜
硅谷最受欢迎的科技公司排行榜
全球七大科技强国
全球七大科技强国
硅谷开始失控的十个征兆
硅谷开始失控的十个征兆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华人创办的硅谷大公司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华人创办的硅谷大公司编辑本段回目录

圣何塞水星报(San Jose Mercury News)每年都会出一个硅谷地区150家最大的上市公司(按销售额排名)专题,称为SV150(Silicon Valley 150),今年的专题在4月13日出版。今年的SV150公司总营收是4500亿美元,比去年增长10.6%;总利润是476亿美元,比去年增长34.7%;总雇员数是930,633,下降0.5%;股市总值是12,460亿美元,也是下降0.5%;排名第一位的是惠普公司(HP,Hewlett-Packard)。
SV150公司中不乏华人创办的公司,今年有16家,占总数的10%多。下表所列的就是由华人创办或共同创办的SV150公司:
2007年排名公司名称华裔(共同)创办人过去四个季度的营收(万美元)
12Synnex黄德慈716,440
13Yahoo杨致远696,930
21Nvidia黄仁勋409,790
31Lam Research林杰屏262,370
38Atmel吴聪庆163,920
39Cadence黄炎松161,500
60OmniVision吴日正74,990
61Netgear卢昭信72,780
65Foundry Network陈丰60,720
72Super MicroComputer梁见后47,150
75Atheros Communications孟怀萦41,700
95Trident Microsystems林健昌29,430
109Interwoven王炳晋22,570
113Avanex曹晓凡21,300
133Oplink刘燕16,290
138Pericom徐志明徐志宏14,090

注:以上华裔创办人均来自台湾或香港。有两家由来自中国大陆的华人创办的公司已被收购,否则也会位列SV150。它们是NetScreen,创办人邓峰,柯岩,和谢青,被Juniper收购;Webex,创始人朱敏,被思科(Cisco)收购。

另外,今年SV150排名前十位的公司是:惠普英特尔(Intel),思科苹果(Apple),甲骨文(Oracle),谷歌(Google),升阳(Sun),Sanmina-SCI(代工生产商),Applied Materials(半导体设备),和Calpine(发电厂)。

十多家华人创办公司杀入硅谷150强编辑本段回目录

  刚刚出炉的《圣荷西信使报》评出的硅谷公司的150强排名,华人创办的公司有十多家打入这个排行榜。华人企业旭电(Solectron)一跃成为硅谷第四大公司。它是一家世界级的电脑和电子产品承包商。1977年成立,1978年由华人陈文雄购买。80年代初期便从300多家同类厂商中脱颖而出,从此发家,成为华人创业成功的一个代表。1988年相中了第二代日裔西川一公(KoNishimura),并接手了该公司。  

  排名第四十三的雅虎公司,仍是华人中的明星企业。这家1994年创立的公司是硅谷成长最快的公司,不过目前的市值已从1000多亿掉到只有100多亿。作为全球仅有的几家赢利网络公司,在大规模改组之后,最近请来了传统企业的老板执掌新经济公司,自称为“雅虎酋长”的创办人之一杨致远。可惜,现在他也苦无良策。最近,他在香港《财富》论坛上放言,因特网免费午餐的时代已经结束,不知这是否意味着公司要改变单单依赖广告的生存模式。  

  排在第五十名的BEASystems公司,是出生在香港的庄思浩与另两位友人于1995年在庄的父母公寓里创办的,BEA是三位创办人名字的第一个字母的合写。BEA主要为电子商务交易软件公司,在使用爪哇(JAVA)语言的网络服务商中,70%的市场为BEA控制。公司被认为潜力无限。  

  Avant!以开发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软件闻名,也是硅谷100家公司之一。1994年由华人徐建国担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创办早期曾被Cadence公司控告盗窃商业机密,Avant!在徐建国的领导下全力反击,其中一场“博士秀”让人刮目相看。他让Avant!的27位博士集体亮相接受媒体访问,是清一色的华人。  

  橡木科技公司(OakTechnology)由华人臧大化于1987年成立。早在1974年,他就创办微电脑系统的Xebec,后来又创办生产磁碟机控制系统的数据科技集团(DTC)。1987年因与李信麟(他是公认的第一个在硅谷成功创业的华人企业家,1972年创办了第一家公司,并将其开发研制的“魔鬼系统”卖给了施乐公司。后来成立奎茂公司,开发出5.25寸的软式磁碟机,1990年退出DTC公司)意见不合而退出,3个月后就与另两位华裔友人成立了橡木科技。橡木科技成立后历经多次转型,成功路走得不易。1996年一度跌入低谷,如今重现转机。  

  由华裔张若玫与夫婿史金联手创办的远创科技,以企业电子商务整合软件闻名,此次排名第一百五十。张若玫的经历很具传奇色彩,她是首位进入《财富》500强的华裔女性。远创与网景是多年的邻居,但远创在最初几年一直不声不响,只搞研发,直到去年才一鸣惊人。  

  宏道公司也是硅谷著名的华人企业,创办人陈丕宏于1989年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赢家技术公司,主要从事多媒体软件的开发。当时以交互电视为平台,进行影像处理,是一套非常具有前瞻性的产品。他自己拿出了4000美元的资金,而松下电器公司的水野先生拿出1500万美元,为赢家获得了第一笔重要的风险注资。1992年赢家公司被赛贝斯公司以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陈丕宏迈出了创业史上的成功一步。但陈丕宏的成功并没有给赛贝斯带来成功。虽然赢家开发的产品使原来的纯文字屏幕变得更加花哨,但是成本的增加让客户难以接受这个让人眼花缭乱的产品。有人跟陈丕宏开玩笑说:“你的产品卖了一个好价钱,但是赛贝斯却买来了场恶梦。”后来陈丕宏再度出马,便有了宏道。1994年第一次“触网”,他又决定发展电子商务应用软件,为此他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与同打天下的老友分道扬镳。他如今的客户包括美国十大零售商中的沃尔玛、希尔斯、家庭站、回路城市等。  

  此外,打入硅谷前150名的企业还有连存德的统一装置技术公司,黄建森的绘图芯片公司NVIDIA公司等。  

  另外,陈宏的网络漫游公司(GRIC)虽没有进入150强,但业绩也相当不错。该公司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网络服务商联盟。尽管最近因大环境影响,GRIC股票随之大跌,从最高两百多跌至不足十美元。但陈宏说,股票是不能当回事的。  

  此外,由清华大学毕业的王犀于1995年创办的企业、建立信息门户的Viador公司也是硅谷成长最快的几家公司之一。

2001年:华人在硅谷站住脚编辑本段回目录

    最近,硅谷的《圣荷西信使报》公布了今年评选出的硅谷公司150强,其中有10多家华人企业榜上有名。据统计,目前硅谷企业有7000多家,其中华人企业有500多家,他们在硅谷已经站稳了脚跟。

    踏进硅谷,高楼林立,车来车往,推土机的马达不停地轰鸣,让人感觉到这里正轰轰烈烈的走向新经济。车子快至圣荷西时你会发现一处很漂亮的小区,那里有不少汉字招牌,那就是刚刚崛起的华人社区,十几家中国餐馆在那里红红火火地经营着。自从华人在这里站住了脚,中餐就率先跟着进来了。

    华人在硅谷有“地位”

    硅谷是创业者的天堂,硅谷人来自世界各地,白人不再是主流族裔,亚裔和拉丁裔更占优势。亚裔多从事白领工作,而拉丁裔多从事蓝领工作。硅谷像个“小联合国”一样运转着。如今华人已算是硅谷最耀眼的族裔之一。进入硅谷前150家的公司中,大约有10%的公司是华人创办或作为主力创办的。连硅谷的房地产商如今见到华人,都会高看一眼。

    据保守估计,硅谷企业有7000家,华人企业不下500家。不过,目前华人企业还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纵观硅谷华人创业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70年代时有零星的几位先驱;80年代逐步形成一个群体,专注于半导体技术领域;到了90年代,则是各行各业全面开花。五六十年代,大批港台留学生赴美,他们大多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而且大都是理工科出身,多为工程师,学成之后多留在美国创业,尤其是留在硅谷的最多。早期的硅谷华人创业成功之后,聚敛了很多财富,现在有很多人已经转行搞风险投资了。

    资金和“人脉”给了华人第一桶“金”

    几年前网络公司红极一时,在硅谷,只要有个点子,写几页并不严谨的策划书,就能获得巨额投资,只要风险投资家的手指向哪里,哪个产业就会繁荣。据粗略估算,风险投资大约每10笔投资案中有3笔完全赔钱,另外三四笔不赚也不赔,再有两三笔可以获得3倍或更多的回报,而只有一两家可能得到10倍以上的回报。

    有意思的是,1972年时,有位房地产商在SandHill路上建设了三幢房子,几乎连租都租不出去。但到了80年代末,这条路上聚集了几十家风险投资公司,成为美国最大的风险投资公司群。华人企业的起步就靠了硅谷丰富的风险投资。除了风险投资,硅谷还有很多种集资方式,像投资银行、上市集资、债券市场等等都是通行的集资方式。这为华人企业的起步提供了良好的资金环境。

    另外,人脉关系也非常重要。很典型的例子就是斯坦福大学的校友联网,代代相传,只要是校友,无论口头还是书面介绍,寻找投资的机会总是很多。可以说华人企业在硅谷的成功,正是他们为华人创业者提供了第一桶“金”。

    硅谷华人想留下创业

    其实,硅谷问题一大堆:生活开销太高,房子、交通、教育不如人意,今年还发生了经常停电的能源危机。形势似乎已很严峻,以致有人呼吁,再不解决这个问题,将会影响人才的吸引力。硅谷每天诞生60个百万富翁,这里成了全美地皮最贵的地方。1999年,硅谷还有31%的房子是中等家庭买得起的,2000年这样的房子只有16%,而相比之下,全美国这个数字为60%。

    即使硅谷面临很多问题,这里的华人留学生仍难下回国的决心。一位女

    士告诉记者:一个留学生在硅谷一年能收入20万美元,如果回国创业则需要投入40万,如果稍有闪失,40万美元就打水漂了,对许多留学生来说,恐怕再也爬不起来了。看来,很多人是铁了心,要在美国这块土地上开花、结果了。他们活得很国际,认为在哪个地方都是为科技做贡献。

    但对这一切,美国人好像并不感激。美国的报章一天到晚都是些有关留学生的负面报道,大肆宣扬说这些人在签证时保证100%回国,可他们还是留了下来跟美国人争饭吃。虽然他们成了美国新经济的推动者,但是他们的工作在多大程度上被美国人认同,只能留待历史去作结论。

    虽然,在硅谷的华人很多,但他们毕竟每天在忙自己的事,难怪有人感叹:这里的华人要形成一股势力还需要一些时间。

    《环球时报》 2001年05月25日

2000年:活在硅谷的华人编辑本段回目录

 有一晚在硅谷小镇佛利蒙(FREMOND)吃晚饭时,中式快餐店的老板娘告诉我们,1982年她从香港移民圣何塞时,几乎一个月都见不到一个中国人。如今整天带着我们乱跑的老报人邝志任却开玩笑说:你如果想混进硅谷的大公司,你说你找David李、Michael陈、Anne周就几乎肯定可以找到人,当然这个人可能来自台湾、香港,更大可能来自中国大陆,而他们以前都可能是清华、中科大等著名理工学院的计算机尖子。
  计算机尖子趋之若鸷
  硅谷是华人科学家荟萃并且大显身手的地方。据一项调查显示,到去年为止,在硅谷的7000多家电子及软件公司中,已有2775家公司由华人或印度人工程师主持,员工人数为25万多。另一项调查说,五分之一的硅谷工程师具有华人血统。预计到明年,硅谷的总裁中,将有17%是华人。
  硅谷著名的华人企业ESS副总裁陈建璋去年底在国内时告诉我们,在硅谷,几乎每家公司研发部门的华人目前都超过了10%。他们公司更多,员工中有近70%是华人,其中曾在北京清华大学读过书的就有50多人。我们在他们公司的食堂看到一幅奇景:你身前身后几乎全是华人,听到的全是中国话,恍如置身国内一家高科技公司。
  留学生的情况更是如此,我们在奥斯汀采访的两个在德克萨斯大学就读的华人计算机博士说,在他们班,70%是国外学生,这70%又几乎全是中国和印度的学生。中国学生中既有国内各著名大学的计算机的科班学生,也有国内各著名大学其它理工科转学计算机的学生。
  他们说,在美国,学计算机专业的找工作比较容易,年薪也较高,一开始就可以拿到6—8万美元年薪,三、五年后可达10万美元年薪,难怪中国计算机尖子对此趋之若骛。
  由于中国学生基础扎实,学习又用功,因此成绩普遍优秀,也就颇受硅谷的大小公司欢迎,硅谷甚至有此笑谈:“
  看你的公司成功以否,就得看你阵中研发部门有多少中国人和印度人。”
  由中国人、印度人组成的研发班底能攻城掠地,研发出来的产品源源不绝,那么他们自己出来做公司又会怎么样?
  这其实一直是硅谷谈论的话题。
  既是科学家又是企业家
  最早进入硅谷科技院的华人科学家包括李信麟、张忠谋、徐大麟等人。早在1972年,在硅谷未成型之时,李信麟已在那里创立了“魔鬼系统”和“奎茂”;湾区中国工程师学会首任会长徐大麟也是70年代就在硅谷开天辟地的先驱。张忠谋在半导体事业中的杰出成就,使他获得了半导体产业学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
  如果说老一辈华人科学家还只是从实验室和书本上专门从事科学研究,那么,现在硅谷的华人科学家则已经学会了将研究成果转变为生产力,并从中获得丰厚的利润。他们既是科学家又是企业家,因而常常又是百万富翁乃至亿万富翁。
  在硅谷创业成功的华人科学家,当然要首推杨致远。1
  995年,他与友人创办的“雅虎”(YAHOO!)已成为网友们搜寻各项资讯最受欢迎的网站。目前总值已高达1030亿美元,杨致远的个人身价也几达80亿美元。去
  年10月,《时代》周刊评选出50位科技风云人物,杨致远是唯一入选的华人。同时他还荣膺美国《新闻周刊》21世纪100名新星的称号。
  段晓雷1996年创办的“网上网”电信,1998年底上市后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网路宽频中心,市值2亿美元,半年后被大都会传媒以19亿美元收购。
  李广益1987年创立的DigicomSystem数据机,1994年被另一家公司以4000万美元并购;1998年再创设传媒译码(TransMedia),去年又被思科(Sisco)公司以4亿零700万美元购并,创下美国有史以来上市公司被购并的最高价。台湾交通大学毕业的李广益也在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
  陈丕宏1993年创建的宏通科技,是以网路电子商业软件为主要产品的科技公司。1996年上市后屡创新高,1999年上半年的成长率为95%,荣登商业周刊全球25位电子商务领袖之一。
  除此之外,在硅谷由华人经营并且业已上市的电子公司还包括:林杰屏领导的名列半导体设备业前10名的林氏研究公司、黄炎松创设的益华公司、陈文雄领导的旭电公司、王大壮的电子封装公司、陈宏的安网、潘精中的专门从事光纤网快连传递的E-Tek等等。
  与此同时印度人也开始大量创办自己的中小型电脑企业。像我们访问的C—CUBE公司副总裁就是印度人。
  分家或是被巨无霸兼并?
  华人的研发能力不错,硅谷起点不高,在硅谷人脉也不错,又有杰佛瑞·杨这样杰出的风险投资专家,加上背靠中国这个世界最大和潜力巨大的市场,他们开公司将来会怎么样?在硅谷对此问题有两种看法。
  一种意见以世界第二大软件公司CA的华人创办人王嘉廉、朗讯的技术部总监、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等杰出华人为代表,他们认为华人企业在硅谷有戏,不仅会出现一大批中小型高科技的华人企业,也会出现一些大型的明星般的华人企业。
  但另一种意见则在硅谷相当普遍,认为华人市场不行,加上华人自身的文化圈子味道太浓,较难融入硅谷的主流社会,因此并不看好华人企业在硅谷的前景。
  一些事例也证实了他们的观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华人证券分析师说,不少华人中小企业一旦做到了上亿美元,要不分家就是被巨无霸兼并。
  至于市场,也许更是硅谷华人企业的致命伤。就算是如今号称网络三强的YAHOO!,作为创办人之一的杨致远也赶紧把CEO(首席执行官)的重任交给47岁的职业经理人蒂姆·库苟。因为即使是杨致远也没有更多的商业经验和市场意识,甚至还保留了一点学校中让一切免费的习惯。
  是库苟说服了他要在网页上加广告,企业才能生存。
  市场不行,对于硅谷华人就意味着你搞商业不行,做做研究还可以,这就意味着华人一般最多做到技术执行长,离总裁和CEO还有一定的距离。
  不过我们想想,这也许与国际IT界的美国文化、美国思维定势有关,他们是IT界的发起人和峰尖人物。他们的市场观念与华人的商业心理大不一样,但你得遵守他们制定的规则。
  “师夷长技以制夷”
  有鉴于此,于是像杨致远这样的华人企业家目前也积极求变,出人意表地不再躲在身后了,而是积极地进行市场拓展和公关,今天与戈尔共进晚餐,明天与国务卿共同参加电台节目,相反地,他的伙伴戴维反倒更愿待在研发中心。我
  们从许许多多这样的变化中看到了华人企业在硅谷的希望:
  适应现有的商业原则,努力改变自已去融入其中,当双方浑然一体时也许就是另一番天地了。
  不过眼下,我们在硅谷看到更多的华人,还是躲在各公司隔板下的一颗颗勇往直前的螺丝钉,是一枚枚任由老板驱使的棋子。我们国内七、八成的计算机尖子都来到了美国,他们中大部分宁愿当硅谷不可或缺、坚强耐用的螺丝钉,也不愿回国开拓一番事业。他们中许多人本来可以是中国新兴的IT公司中年轻的CEO或者技术执行长,有着广阔的疆域任其驰骋。
  当我们置身于硅谷,感到了做为华人的骄傲。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也许正是我们国家的悲哀。当然也有人认为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不必强求,就像发展高科技产业一定要经过OEM一样,需要一个输出人才、融入世界,切实感受了真谛后回来再创业的阶段,这也是所谓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华人公司ESS的消费电子市场总监邱明诚说,以前台湾也有人呼吁要限制留学生流失过多,更不能“师夷长技以伺夷”。的确在七、八十年代,美国的留学生中以台湾学生为最多。到如今台湾IT产业渐成气候,留学生也逐渐回流,甚至留学生也逐年减少了。目前在美国,来自大陆的留学生人数已超过了台湾的留学生。他相信大陆也会经历这一过程,这是一个抛砖引玉的过程。
  赶上网络这一趟快车
  但我们同时感到,中国要发展高科技,必须要有一个加速度。电脑产业这一趟快车没赶上,我们可以下定决心赶上网络这一趟快车。事实上,中国的网络事业几乎与世界同步,这也是最好的与世界同步的机会。在美国出现YAHOO!、LYCOS这样的门户网站时,中国也出现了“搜狐”
  这样的网站;在美国出现AMAZON、EBAY这样的网上商店时,中国也出现一批它们的拷贝型网站。虽生存环境大不一样,但顶多与世界只有一年的距离。这紧紧的追赶意味着要在加速完成工业化的时候迅速补上电脑产业这一课,同时还得全力追上美国网络的新潮。这其中即充满着艰辛更孕育着机会!
  于是我们看到了张朝阳这样的中国网络新人,他们在美国完成了教育,回到中国艰难地开拓市场。他们的事业随中国的互联网事业一起成长,他们有能力领一时风气之先。待
  中国的互联网产业蔚为大观时,他们中的一些人会成为中国的比尔·盖茨、中国的戴尔,自然,与在硅谷的中国“螺丝钉”们的境界也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硅谷的华人科学家有几个显著的特点:其一,他们的领导人大都是年轻的一代,他们有干劲,有理想。比如杨致远创立“雅虎”的时候才26岁。来自上海交大的李安渝,当他创设两家网络公司的时候,还是一个未出茅庐的学生。它
  的两个网络公司不久前分别以200万美元和3700万美元售出;其二,硅谷既是一个科技园,又是一个拚搏的战场,创新、求变是硅谷的灵魂。那里的华人科学家勤劳、智慧,富于开拓精神,因此必将创造出新的硅谷奇迹;其三,来自中国大陆的数万名年轻科学家,不少人已在硅谷崭露头角,涌现出像施晨阳、陈宏、姚勇等一批朝气蓬勃的科学家。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新时代的来临,他们必将在硅谷或是在中国大陆写出更加壮丽的科学篇章。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www.91lab.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790&page=1
http://economy.enorth.com.cn/system/2001/05/28/000024780.shtml
http://www.china.com.cn/overseas/txt/2001-05/28/content_5036228.htm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华人创办的硅谷大公司 活在硅谷的华人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