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39093 次
  • 编辑次数: 2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0-07-26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凯文·凯利
凯文·凯利
约翰·佩里·巴洛
约翰·佩里·巴洛
泰德·纳尔逊
泰德·纳尔逊
霍华德·莱茵戈德
霍华德·莱茵戈德
克里斯·安德森
克里斯·安德森
斯图尔特·布兰德
斯图尔特·布兰德
汪丁丁
汪丁丁
段永朝
段永朝
胡泳
胡泳
郭良
郭良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保罗·斯泰格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保罗·斯泰格(Paul E. Steiger,Paul Steiger,也译为保罗·斯蒂格、保罗·斯泰格尔等),ProPublica主编、主席和CEO。《华尔街日报》前总编。
Paul Steiger (born 1942) was managing editor of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from 1991 until May 15, 2007. He is currently editor at large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and a vice president of Dow Jones & Company. He chairs the 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 and has won numerous journalism awards. He is editor-in-chief of ProPublica, an "independent, non-profit newsroom" , which commenced operations in 2008. 

目录

网媒普利策奖首次获奖编辑本段回目录

  虽然《华盛顿邮报》获得了最多的奖项,可是最大的赢家却可能是网络媒体。非营利性新闻网站ProPublica与《纽约时报杂志》(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共同获得调查性报道奖。这是网络媒体在第二年允许参加普利策奖角逐之后首次获奖。

  ProPublica由《华尔街日报》前总编辑施泰格(Paul Steiger)创办并由私人基金会资助。ProPublica主要和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合作来对一些主流媒体无法负担的新闻进行报道。ProPublica和《洛杉矶时报》(The Los Angeles Times)一起合作的报道也进入了“公众服务奖”最终提名名单。这种媒体联手的方式也反映出今后新闻报道发展的一种趋势。吉斯勒说:“我们今后将会越来越多地看到这种合作形式,因为在企业报道(Enterprise Reporting)这个模式上,会有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相互联手、共同报道。” 

  网络媒体在今年的普利策奖评审中也占了相当的分量。在线内容在7个获奖奖项之中发挥作用,而25%的参赛作品包括在线内容。《旧金山纪事报》网站SFGate成为首获普利策漫画创作奖的新闻网站。纯网络媒体《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则进入了漫画创作奖的最终提名名单。

  被美国媒体视为“新闻界的奥斯卡奖”、“美国舆论界的诺贝尔奖”的普利策奖由美国著名报纸发行人普利策(Joseph Pulitzer)出资设立,由哥伦比亚大学管理,1917年起每年颁发一次。普利策奖现设有14个新闻类奖项和7个文艺类奖项。公共服务奖的奖品是一枚金质奖章,其他奖项得主可获得1万美元奖金和证书。今年共有1103份作品入围新闻类奖项,与去年相比略有上升。

  吉斯勒表示,从如此众多的参选作品中决定最终奖项归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做出决定总是很困难,因为很多入围作品都非常优秀,而决定的过程也异常繁杂,因为有很多不同的方面、不同的欣赏品味需要考虑到。”

普立兹奖的变与不变编辑本段回目录

象徵美国新闻界最高荣誉的普立兹奖 ,不久前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颁发2010年奖项。从得奖的新闻媒体,可反映在继续肯定传统平面媒体同业的专业成就之外,也看出由平面媒体记者、总编辑、主笔与新闻传播学者组成的普立兹奖评审,今年把奖项破天荒颁给网路媒体,意味开始谨慎地承认网路载体的传播角色,引起各方重视,认为是画时代举措,但从获奖网站鲜为人知的情况来看,获奖的并非是科技更新所带来的数位网站,而是自1917年普立兹奖设立以来一贯坚持的新闻品质内容。换句话说,载体虽更新,内容仍挂帅。
纽约时报周日杂志和成军不到两年的公益网站ProPublica.org,共同以资深记者芬克(Sheri Fink) 「纪念医院的死亡选择」的报导,赢得今年「深入调查报导奖」,内容叙述在卡翠纳飓风期间,遭逢洪水侵袭,紧急逃生之际,纽奥良一家医院医生面对是否放弃病人的痛苦抉择的过程。新闻网站首次获地位崇高的普立兹奖,网路一片欢呼,认为网路媒体终于获得主流媒体认可,有人甚至期望不久后,部落格(博客)也有获奖的可能。
近年来,美国传统平面纸媒被网路媒体步步紧迫,广告收入锐减,裁员关门日有所闻,继续苦撑待变的老牌传统媒体全面投入网路新载体,採访到的新闻一鱼多吃,分别刊于传统报纸和网路。为寻求新的来源,传统媒体如华尔街日报决定要在新闻网站收费,有的传统平面媒体乾脆全面转型成网路媒体。于是在科技推波助澜下,百家争鸣,有的传统媒体转型成综合新闻网站,有Web2.0模式,有用Facebook、Twitter的互动模式,资讯传播方式一变再变,也扩大市场空间与盈收来源。但在此蜕变过程中,短小简洁的新闻报导逐渐取代有深度有内容的新闻报导。得不到报社媒体投注大量人力、经费与时间,需要篇幅的深度报导一再被边缘化。在传统媒体挣扎适应新的载体与经济市场之际,用公益慈善基金支持深度报导的新闻网站应运而生。
ProPublica.org是在纽约的独立非盈利新闻网站,2008年1月成立,主要由桑德基金会(Sander Foundation)的13亿元基金支持,有32名经验丰富的资深记者,由多次夺得普立兹奖的「华尔街日报」前总编辑史泰格(Paul Steiger)领军,宗旨是「击强扶弱」,独家报导关乎「道德力量」的真正事关大众利益的重要新闻,侧重现在已被传统媒体视为高风险和高成本的深入调查报导。
这正说明有内容的新闻来之不易,但如何广为人知也成为另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问题。ProPublica.org这次是与纽约时报合作,共同发行刊登,如果仅靠ProPublica.org本身,所知的人极为有限,也难以发挥影响力。反之,如果「纪念医院的死亡选择」的获奖符合普立兹奖的标准,则就算没有发表在 ProPublica.org网站上,而是单独发表在报纸上,也应当获奖。这也就证明此次获奖的并非网站,而是刊于网站的新闻报导内容。网路新闻机构首度获奖,终能和主流媒体平起平坐,这究竟是新的合作模式,还是暂时的借力共生,互不妨碍,各方抱以乐观态度。
儘管传播讯息与新知新闻报导不仅仅是形式或是载体媒介,而是报导、取材、研读、求证、编辑、校对和印刷的综合努力。在自己博客或部落格发表己见,都是单人作业,不能取代专业的新闻报导。在历经近百年后,普立兹奖历久弥新,迎接挑战,在宣布网路时代来临的同时,追求新闻理想、要求新闻报导品质的宗旨并没有改变。

2003年保罗:商业与媒体责任编辑本段回目录

  对于想制作一份与《华尔街日报》媲美的财经报纸的中国同行,《华尔街日报》主编保罗·斯泰格给出的建议是,“揭黑幕”是新闻业的关键元素之一,但不应是惟一的元素,最重要的是要尽最大努力告诉读者事情的真相

  当第一架飞机撞上世界贸易中心北楼时,保罗·斯泰格知道,《华尔街日报》无法像往常一样出版。在世界金融中心9层的《华尔街日报》办公室里,透过玻璃窗,保罗·斯泰格可以闻到令人恐怖的气味——隔街相望的世界贸易中心正在燃烧。接着,第二架飞机撞上了世界贸易中心的南楼。9点15分,在离开世界金融中心之前,这位《华尔街日报》主编(Managing Editor)下达了三个简洁的指令:“疏散,到达南布伦斯韦克(South Brunswick),6栏头条标题。”

  位于新泽西州的南布伦斯韦克与纽约市隔河相望,此处只有道琼斯公司(《华尔街日报》的出版商及所有者)的行政部门和一个印刷厂。在将手下的编辑们从世界金融中心的办公室疏散之前,保罗·斯泰格先让主编助理Jim Pensiero通知南布伦斯韦克的部门准备搭建新闻中心(Newsroom),接着告诉驻华盛顿分部主任Alan Murray准备进行大量新闻改写工作。当明白自己无法赶到新泽西之后,保罗·斯泰格与四位副主编决定在副主编Byron Calame在纽约的家中构建一个指挥中心——这个指挥中心只有两条电话线。

  9月12日,全世界180多万《华尔街日报》读者中有160万人准时拿到了一份有两个版组共32页的报纸(正常情况下是三个版组)。《纽约时报》在9月14日的文章中称,“因为保罗·斯泰格的决定,《华尔街日报》的编辑们才能够出版报纸”。《华尔街日报》历史上第三次使用了通栏标题:“恐怖分子摧毁世界贸易中心,用劫持的飞机袭击五角大楼”。(前两次分别是在珍珠港事件和海湾战争)——这是由保罗·斯泰格最后确定的。2002年,《华尔街日报》由于对“9·11”事件的出色报道被授予“普利策最佳即时新闻奖”。

  “9·11”一年后,当保罗·斯泰格在《华尔街日报》北京办公室端坐在你面前,你就不会怀疑:不是他,还能有谁做到这一点呢?这是一张平静而和蔼的面孔,但你仍可感受到一种发自内心的坚毅、正义和果敢——正是这些杰出的品质使得这位《华尔街日报》主编能在“9·11”事件发生之际镇静地掌握局势。

  当提到“9·11”时,他脸上的肌肉突然略微有些绷紧,但这种难过的神情仅仅停留几秒钟。世界贸易中心的悲惨景象在他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痕,而《华尔街日报》中东记者丹尼尔·珀尔的被害更让他坚定媒体报道真相的信念。

  保罗·斯泰格清楚地认识到,要解决混乱的今日世界的种种问题,需要发达国家主动帮助贫穷国家。但是,他却无力左右一些政治上的纷争,而他认为这些问题本不应阻碍世界变得更加稳定。

  作为一名强硬的自由和开放市场主义者,保罗·斯泰格绝不能够容忍商业世界中的欺诈。对于今日商业领袖,他开玩笑地说,“他们需要的是进监狱”。因此,他鼓励自己的记者和编辑们揭露隐藏在华尔街各个角落里的欺诈与诡计,暴露出明星CEO们的丑恶一面,让安然、泰科、环球电讯接受监管者与公众的质疑。他从不怀疑,“揭黑幕”是媒体的重要本性。但是,他仍然强调指出,新闻媒体必须严格遵循新闻事实,不论是报道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今日世界经济面临的难题与30年前不再相同。在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的精心指引下,美国经济度过了通货膨胀的风浪,而今天,全世界经济需要面对的是通货紧缩的挑战,就像中国一样。也许因为如此,保罗·斯泰格30年前出版的《70年代崩溃以及如何生存》(The'70s Crash and How to Survive It)一书已经过时。在亚马逊网络书店,你只能找到一本二手的《如何生存于70年代的危机》,但售价为35美元。

  问:70年代的危机与今天的危机有什么不同?

  答:在70年代美国,通货膨胀是一个大挑战。整个70年代,人们越发感觉到通货膨胀是由资本主义体制内生出的,在政治和经济两方面都不太可能控制通货膨胀。今天在某种程度上,政府官员担心的是通货紧缩,这是自30年代以来我们几乎未曾经历过的问题。我认为这是最大的区别。

  问:比起30年代的大萧条,今天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是否更加严峻?

  答:要轻得非常非常多。你知道在美国我们有个说法,如果情况不好,让我们留存希望。

  在30年代,你可以看到全球范围的萧条,失业率在美国高达25%,全世界也差不多同样糟糕。相比之下,目前的经济结构中没有什么地方会出现那时的状况。

  问:今天世界上有这么多问题,恐怖主义、自杀炸弹等等,你认为是什么原因使世界陷入这种混乱?

  答:我们不得不面对疾病,面对暴力,面对死亡,这是人类的本性。在30年代出现了希特勒,接着是恐怖主义、自杀性炸弹。我想,暴力恐怖日益激烈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科技的发展使得强大的国家,比如美国,更加强大,以致大多数的小国家无法赶上来,这导致人们产生无力的感觉,转而选择这些“低科技”——大多数恐怖主义都是使用科技含量很低的手段——来发挥力量。

  问:难道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日益增大的不平等不是原因之一?

  答:这是原因的一部分,但不能以此作为恐怖主义的借口。当“9·11”事件发生时,我正好在华尔街上。我永远也无法忘记。我想,不论你的心中有多么不满,故意杀死数千位平民都是恐怖的、不人道、不文明的。

  但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不平等当然是原因之一,可事情要比这复杂。我来到中国,中国有部分地区还不发达,但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其他地方到处都是发达的迹象。中国的活力让人兴奋。虽然以世界标准或以美国标准衡量,人们仍然相对贫困,但人们拥有机会参与中国生机勃勃和快速的经济增长,他们会自我感到很积极。而沙特阿拉伯是一个非常富裕的国家,但是由于文化上的原因,很多人感觉很无力,结果就有人选择了恐怖袭击(“9·11”)。所以,这不是你拥有多少财富的问题,而是你对权力的感觉是什么。

  问:今天世界经济和商业发展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未来的增长动力在哪里?

  答:今天全球经济的最大挑战,我想是为世界贫穷地区提供更多的机会,这样我们才能消除差异。我并不相信,任何人都应该一样,没有差异,但是我相信应该有更平等的机会,这样人们才有机会为自己和家庭争取更有保障的生活。如果我们可以消除世界上的一些政治问题,特别是中东的紧张局势、穆斯林世界的挑战——如果我们能解决这些问题,就有机会把取得经济成功的机会扩展到世界更广阔的地区。在中国当然仍存在很多问题,但中国的例子仍然让人兴奋,她说明了如果路径合适,将可能取得什么样的成就。

  问:如何评价这么多企业丑闻对美国商业的影响?今日商业领袖最需要的品质是什么?

  答:嗯,这些商业领袖最急需的是进监狱。向投资者和公众指出这些公司内部发生的错误,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样美国政府才能设计出相应的机制以减少未来发生类似的情况。我想,这个过程现在已经在进行之中,并且将会成功地阻止特别是在安然和泰科内部的这种合法欺诈重复发生。但是,接着会出现新的欺诈和我们需要对付的新问题。

  问:在今天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存在一些欺诈和腐败现象,商业报道的责任应该是什么?是更偏重于“揭黑幕”,还是要偏重报告成功的企业故事?

  答:我认为两者都很重要,从两种报道中都能吸取教训。读一家好公司的报道,你可以了解到能够模仿和复制的东西,这些会促进你未来的成功;读到不那么好的报道,也许其中是关于腐败、失误或者盲目快速的扩张,这些都提供了大量的教训,其他人可以避免未来犯同样的错误。当然,报道一家企业负面的新闻有时是令人尴尬的。重要的一点是使这些信息为更多的人知道,这样人们可以从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问:很多中国的媒体都希望能成为“中国的《华尔街日报》”,你认为在中国做一份成功的财经媒体,最需要的是什么?

  答:我想,在新闻业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遵循事实(go after the truth)。不屈不挠、不迎合读者,尽最大能力告诉读者正在发生的事情和你发现了什么,即使真相对于重要的人物或者组织很痛苦。

  问:中国是否需要像美国一样,经历一场“揭黑幕”运动,新闻业才有可能变得更加正直?

  答:在欠发达但快速增长的经济中,如中国,和在成熟的经济中,如美国,新闻业都要扮演一种“揭黑幕”的角色。在美国,我们一直都在做“揭黑幕”的工作。我自己的报纸就对安然、泰科、世界电讯进行了大量的“揭黑幕”报道。要深入到这些企业中挖掘,并报道给读者它们如何糟糕,这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中国,我想,拥有能够发现问题并写出报道给读者的新闻记者,是很重要的。但正面报道也是很重要的。

  问:所以,能否说“揭黑幕”是新闻业的一种天性?

  答:是,毫无疑问。“揭黑幕”是新闻业的关键元素之一,但不应是惟一的元素。但“揭黑幕”是非常重要的,是新闻记者的利器之一。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en.wikipedia.org/wiki/Paul_Steiger
http://tech.sina.com.cn/me/2003-01-17/1231161718.shtml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保罗·斯泰格 Paul Steiger 保罗·斯蒂格 保罗·斯泰格尔 Paul E. Steiger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Paul Steiger,Paul E. Steiger,保罗·斯蒂格,保罗·斯泰格尔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