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1604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0-07-03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科技业巨头收购竞赛
科技业巨头收购竞赛
美国政府与计算机技术
美国政府与计算机技术
天才设计师的故事
天才设计师的故事
台式机将死
台式机将死
韩国产业老龄化
韩国产业老龄化
PC升级周期死亡
PC升级周期死亡
聘请优秀程序员3大步骤
聘请优秀程序员3大步骤
日本电子帝国衰落
日本电子帝国衰落
相机选购路线图
相机选购路线图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终端十字路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美丽的终端编辑本段回目录

  未来已开启,你我不知情。

  制造业迎合用户需求,技术派刷新消费体验;41岁的世界互联网聚沙成塔,16岁的中国互联网增员扩容;在IT、通信、传媒、广告、娱乐和服务业融为一体的进程中,我们已懵懵懂懂地来到了崭新的个人通信时代的前夜。

  体验在终端,服务在云端。

  当手机与电脑窃窃私语,电视与电脑玩变脸游戏,白色家电说着不同制式的互联网方言,各行各业都争相晋级互联网公司寻求存在感,你蓦然发现:现实中固守传统形态的制造、IT、通信、传媒、广告、娱乐和服务业,都形同行动迟缓、面目可憎、濒临灭绝的恐龙。

  你手持终端,各种由显示屏、手机、阅读器、播放器、游戏机、软件商店、购物平台以及无穷无尽新玩艺儿组成的人与信息发生连接关系的载体,如同手持一个能量收发器。

  机器很冰冷,体验很美丽。它们粘住了你的手指,吸住了你的眼神,给你无穷尽的新意;它们从你脑中抓取灵感、胸中攫取情愫,抛掷在无远弗届的虚拟空间中,任你畅游。工作与娱乐的边界,信息与隐私的边界,需求与欲望的边界,已经模糊不清。

  一个终端设备就是一个小世界,同步连接着广袤的信息世界。对终端和内容的选择都患得患失又不亦乐乎的我们,要在多少个小世界里相见?

  美丽的终端,让我们深陷人机一体的境界。我们在其中,享受自如转换现实与网络之间多重身份的快感,享受不同终端的硬件体验和软件体验,享受物质美学和人工智能,享受必然会到来的“随时、随地、随意”永远在线的个人通信新时代。

  谁会是个人通信新时代的主宰?可能性决不止在电视手机电脑之间、微软苹果谷歌之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之间。终端的终端,是消费者的心。能创造性满足我们需求的那款终端,会让我们甘心永远在线。

  请尽情释放你的手指,在终端上弹奏。

  今天的战争叫W.A.G

  美丽的终端

  终端无处不在。一个个终端背后,是一个个鲜活而生动的人,在这个时代,谁掌握了终端,谁就掌握了新经济的“命门”。

  文/胡尧熙

  什么是终端?

  在旧经济时代,它是产品或者服务的最终对象,是产品或服务转化成消费品的最终实现。将产品或服务比作一个链条,那么终端是这个链条的最终一环。

  传统意义上的终端,是超级市场、ATM、7-11便利店,是街头小吃档、报摊、银行与邮局,它是与消费者直接发生买卖关系的经营场所。

  终端即需求。每一个终端背后,都对应着一个人与他活生生的需求。所有的经济活动、企业行为无不为满足这些需求而尽心竭力。

  终端有多重要?终端是市场的神经末梢。如今企业已不仅仅为市场、品牌而战,更为客户与终端而战。谁掌握了销售终端,谁就找到了创造企业价值的通路。

  有无数案例可以证明终端之重要:和路雪为什么能一跃而成中国冰激凌第一品牌?因为其自1994年起,每年向市场投放6000台带Logo的冰柜,这些无处不在的Logo就是和路雪的强大终端。苏宁国美为什么能号令诸侯,依靠的无非也是手中的分布于城市各大角落的终端卖场。谁将最终控制销售,也就是控制了市场的生命线。

  普渡大学传播系主任哈沃德•塞弗总结了2010年互联网十大趋势:1.活在此刻,即时的就是有效的;2.位置,位置,还是位置;3.扩充现实;4.信息整理与导航;5.云计算;6.网络电视;7.媒介融合;8.社交网络游戏;9.移动支付;10.沉迷。这十大趋势可以用一大趋势概括:你逃不出终端,终端正在流行。

  终端无处不在。在这个时代,谁掌握了终端,谁就掌握了新经济的“命门”。

  终端在哪里?显示屏、手机、阅读器、播放器、游戏机、软件商店、购物平台,也许还有次日一睁眼就被发明出来的新玩艺儿。

  终端不是无人区,在一个个终端背后,是一个个鲜活而生动的人,你可以称之为手机人、游戏人、阅读人、体验人。他们可以统称为“数字人”,对应着鲍德里亚的那句名言:“我不是我,我是我自己的拟真物。”

  如果没有终端的“接入”,人可以称为自然人、社会人,但很难称作“数字人”了。一旦脱离数字化生存,全球化、消费与享乐主义、体验经济全都不存在。

  对终端的争夺其实是对用户的争夺,那些软件硬体的“开发商”,如同古代的铁匠一样,制造出无与伦比的杰作。新媒体时代与新石器时代是同样重要的历史阶段——从劳动改变了人本身到终端改变了人本身。

  今天的战争叫W.A.G

  6月7日凌晨,苹果2010全球开发者大会在旧金山举行,从1983年这项活动诞生起,就被IT爱好者称为“一年一度的苹果科幻大片汇演”,今年的大片主角是第四代iPhone,有2万余名观众拥到现场看导演乔布斯和主角的首次公开演出。

  和iPhone的3GS版本相比,第四代iPhone更加轻巧,是这个世界上最薄的手机,屏幕像素密度达到326PPI,比现有iPhone提高了4倍,乔布斯每介绍一项功能,都引起台下的如雷欢呼。

  回到13年前,肯定不会有人相信重返苹果的乔布斯和他奄奄一息的公司还有机会享受今日荣光。1997年乔布斯重掌大权时,苹果的股价已经跌倒惨不忍睹的7.25美元,微软的股价则在30美元左右徘徊,《名利场》记者达•魏斯曼问比尔•盖茨对二进宫的乔布斯有何忠告,后者回答:“他在做一件注定失败的事情,我不理解为什么。”但时移势迁,如今局面扭转,在2010全球开发者大会开幕前10天,苹果的市值在华尔街收市时冲到了2200亿美元,以微弱优势超过微软的2190亿美元,成为这个星球上最值钱的IT公司。面对来势汹汹的乔布斯团队,再冷静的分析家也会自问:2010年真的属于苹果?

  重生于终端

  没有人会怀疑,苹果重新崛起的秘密在于它毅然把主要战线从PC转向了移动便携终端,乔布斯从不掩饰自己对PC的鄙夷。在整个硅谷,乔布斯都没有朋友,他曾经的亲密战友只有Google的拉里•佩奇,两人曾联手对抗共同的敌人比尔•盖茨。《连线》杂志透露,2006年Google发布Docs在线系统冲击微软的Office软件,此举深得乔布斯的欢心,他多次公开赞扬佩奇和布林领导的公司“表现得难以置信,尽善尽美”。但这份和谐是如此短暂,当Google宣布进入硬件业务,开始研发Android系统时,双方的战斗友谊迅速瓦解,乔布斯觉得自己遭遇了背叛,他从没有想过要进入搜索引擎业务,Google却不知趣地想要在移动终端的市场份额上占有一席之地,他不解地对《华尔街日报》说:“Google说自己不作恶,但你看它干了什么,它竟然主动要和我竞争。不作恶口号难道是放屁吗?”乔布斯说这句话的时候忘了,力主Google进入移动终端的正是CEO施密特,他曾是苹果的高级董事。

  谁都清楚,IT产业走到今天,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掌上终端迎来了自己最美好的时代。个人电脑固然还占据每个互联网用户的办公室和书房,但普通人其实用不了那么多的功能,而掌上终端只要抽出被个人电脑浪费掉的那部分资源为我所用便能满足用户对便携式产品的需求,它玲珑轻巧的体形也能奉献不一样的设计感和用户体验。

  2003年的时候,有先见之明的IT公司就觉察到了掌上终端的巨大潜力,大家都相信,当移动互联网进入到成熟的商用状态,掌上终端的市场潜力无疑将超过几近饱和的个人电脑市场。唯一的争议是,什么样的掌上终端能够提供最好的用户体验,成为人们选择拿在手里的那个?

  以法国爱可视公司为代表的视频终端商坚信,手机会是最先被淘汰的产品,能够通话的MP4产品将会成为全球性的掌上终端。手机生产商当然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在这场争执中,乔布斯一直保持沉默,但一年之后,他发布了苦心打造的第四代iPod,它在当时的所有掌上终端中是功能最单一的一个产品,但却因为美妙的外观设计和良好的操作感而成为终端混战中的第一个胜利者。

  iPod的成功让人有话可说,盘点数码产品的历史,它理所当然是划时代产品,不过作为掌上终端,它没有开拓划时代的用户体验,功能单一,没有革命化的举措,只是将其他产品已有的功能做得精致化了,这些精致化的元素还更多体现在产品外观和菜单上,最糟糕的是,用户还必须受制于iTunes音乐商店。次年,微软推出了便携媒体播放器Zune以对抗iPod,Zune的不幸在于,它就是不同造型的iPod,了无新意,很快就泯然众人,比尔•盖茨在掌上终端与乔布斯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就以失败告终。

  今天再来审视掌上终端,iPod在历史上的地位不可动摇,却已经过时,它提供音乐服务,但这仅仅是一个被动式的享受,无法具备交互式的沟通功能,手机仍然是最重要的移动式掌上终端。诚实的人都会承认,手机真正承载的是手机人的人际网络和社会关系,甚至连你的情感都保留在储存卡和移动通信商的服务器上,通过移动互联网和形形色色的软件,它让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变得唾手可得,这是任何单项选择的终端都无法做到的事情,音乐和视频是可以复制的,但沟通无法被替代,爱可视们正是因为漠视了这一点,才逐渐在终端大战中败下阵来。乔布斯对这一点了然于胸,也在悄然布局自己的计划,iPad的开发计划早在iPhone之前就在秘密进行,2004年,苹果的iPad研发小组终于设计出了触摸式的屏幕面板,这款面板可以支持多指操作,是iPad的核心配件,乔布斯罕有地对员工赞不绝口,但他临时决定,暂停iPad计划,开发一款叫iPhone的手机,把面板首先应用在iPhone上,他意识到,会有手机厂商逐渐陷入困境,但智能手机将是全球化的潮流。2007年iPhone发布,事实证明,这个临时决定至关重要,乔布斯敏锐的商业直觉再次发挥出了巨大作用。

  2010年,在手机操作系统上,iPhone系统占据了28%的市场份额,微软的Windows系统占据19%的江山,Google的Android系统只有9%,RIM系统仍旧以35%的份额高居榜首。考虑到应用前景,没有人会否认前三者将会是终端之战的主角,这是发生在另一个半球的三国大战,但却可以影响全世界。移动终端到底是让互动更容易了还是让沟通更廉价了,到底是扩展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还是让它仅仅存在于网络信号之中?这些问题和非议将一如既往地持续下去,永远不会停止,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终端时代不可逆转。

  苹果向右,Google向左,微软在中间

  纽约城市大学的新闻学教授杰夫•贾维斯说:“上帝也不能无视Google的影响力,它通过网络改变了经济与社会生活中的权力结构。”这句话可以点出Google成功的秘诀,它不是一个门户网站,它以平台的面目出现,利用各种应用工具,采用分布式的思维理念走向大众。Google的每一项产品研发几乎都基于严谨的数据调研和各种趋势报告,它有1000个项目在同时进行,但最终可能只有5%的项目能够存活下来,和乔布斯发达的右脑相比,佩奇和布林拥有的是一丝不苟的严密左脑,他们所有的决定都基于数据。当数据表示,移动式便携终端大有可为,它立刻就成为Google进入硬件行业的首个项目。

  在Google位于加州观景山的总部,它的办公室里有一个大型显示屏,上面的数据随时变化,记录着地球上每一个角落里,人们正在用Google搜索什么,所有造访者都不由得会对它多看几眼。在这个公司里,数据决定一切。摩根士丹利著名的女分析师玛丽•米克尔在2008年发布过一份调研报告,宣称未来5年内,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将超过使用个人电脑上网的用户。这份报告在今天看来简直是一个里程碑,它准确地预言了即将发生的事情。在报告发布不久后,Google开始加大力度推出它的下一个明星产品——Android操作系统。

  在2005年,Android还只是一家员工不到30人的小公司,埋头于开发手机软件,Google的CEO施密特向布林极力推荐这家公司,要求收购它。在被收购后的3年内,Android一直默默无闻,但与此同时,Google已经在移动互联网应用上投入了极大的精力,所有在个人电脑上受到好评的工具都被完美地移植到了手机上,不过问题随之出现,由于没有自己的手机操作系统,Google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广告增长缓慢,因此,到了该让Android贡献力量的时候了。

  很难说得清楚,Nexus One手机的问世在多大程度上是迫于iPhone强大的压力。最初,Android操作系统被提供给摩托罗拉等传统手机生产商用于制造智能手机,随着苹果越发强势,Google终于决定亲自参战。在Google内部的一份调研报告中,苹果、亚马逊、eBay分别排在Google竞争对手的前三位,推出自主手机,不但可以和苹果抗衡,还能顺势在手机上开发电子商务,压制后两者的威胁。

  这些举动都被乔布斯看作是赤裸裸的挑衅,他和Google的两名创始人截然不同,是天生的右脑动物,很多举措来自直觉和突发奇想,而非数据报告,他也无法原谅曾为盟友的Google突然杀入自己的战场。乔布斯在硅谷向来是孤家寡人,人们喜欢他天马行空的右脑,又对他的性格避尤不及,他喜欢大肆裁员,对人几近苛刻,为苹果服务7年的主厨就被他无情地炒了鱿鱼,只因为做不出他喜欢的豆腐。在这一方面,他和佩奇与布林倒有很多相似之处,Google的两个老板也喜欢事无巨细亲自过问,从办公区每平方米需要多少植物到楼和楼之间应该停放多少车辆都有严格要求。但在终端之战中,这些相似之处都要被敌意消解得无影无形。

  乔布斯和Google之间的战争无疑会让比尔•盖茨失落,虽然他已经不再担任实职,但作为微软的最大品牌,他显然会对乔布斯只字不提自己的公司感到不满。不过一切都有缘由,2000年之后,硅谷的形势早就翻天覆地,乔布斯创造了一个奇迹,他用充满创意的硬件推动整个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发展,还让自己凌驾于传统媒体之上,掌握对方的命门,而Google则成为最成功的互联网平台,并且生产出了不可复制的盈利模式。微软曾经是IT业的标杆,但现在越来越像个杯具,因为对互联网威力的后知后觉,它眼睁睁地看着Google脱颖而出,在许多年后才推出自己的搜索引擎Bing,试图和对方分庭抗礼;它在桌面系统领域仍旧是当之无愧的全球霸主,世界上有90%的个人电脑用户都在使用Windows系统,但乔布斯在终端上的横扫全球让自己的股票价值在13年间飙升了30倍,而微软的股价竟然比1997年时还缩水了22%。

  微软并非不想在移动终端上有所作为,但鲍尔默推出的Windows CE手机操作系统并没有在主流手机生产商那里得到认同,中国的酷派和魅族手机采用了这款系统,但在整个市场上,它仍然处于边缘地位。在微软的鼎盛时期,比尔•盖茨曾经无情打压无数公司,现在他也将体验被左右夹击的感觉。WPhone作为微软全力推出的自主手机,很有孤注一掷的悲壮意味,比尔•盖茨可以聊以自慰的是,相比于首次生产硬件的Google,他更有丰富的经验,虽然曾经遭遇过“维纳斯”计划的夭折,但他主导的Xbox游戏机时至今日仍然是唯一能和索尼的PS3并驾齐驱的次世代游戏机。

  美丽的终端?

  终端究竟能够做什么?你在iPhone上发布微博,在iPad上下载《连线》的电子版,如果手里有一部Nexus One,感觉可能会更好,Google的开放式系统会给你更大的自主性。

  技术升级换代之快让人难以追赶,亚马逊发布Kindle时,一度在全世界刮起电子书潮流,移动终端不但可以让人打电话看视频,还能让人重拾读书的习惯。但Kindle也引发争议,它只配备黑白屏幕,无法让人阅读杂志,享受不到杂志版式独有的视觉冲击。传统出版商也抱怨,亚马逊制定了新的游戏规则,压榨纸质书的生存空间。于是iPad应运而生了,乔布斯和内容作者签订了新的分账方式,用户可以从苹果网上商店里买到更多的软件,传统媒体也能够自行制作电子版,在发行量和广告量双双下滑的时候赚取另一份利润。

  看起来人人都满意,但一切是不是真的那么好?在乔布斯的网上帝国里,有些内容是你永远也看不到的。最新的例子发生在去年12月,漫画作者马克•费奥雷把自己的创作的讽刺漫画摆上苹果商店销售,2小时之后,这款漫画软件被内容审核员以“不得诽谤他人”的理由删除。事情在4个月后发展到另一个极端,费奥雷的这幅漫画获得了普利策奖,他也因此成为史上第一个被苹果封杀的普利策奖得主。事件迅速引起公众的关注,在舆论压力之下,乔布斯出面道歉,并同意把漫画重新放上网销售。但事情并不因此而结束,直到今天,乔布斯仍然没有兑现承诺,仍旧陆续不断有讽刺漫画遭到苹果的封杀。终端里的内容审核究竟是以什么样的标准在进行,为什么乔布斯对讽刺奥巴马的漫画大开绿灯,却对讽刺老虎伍兹的漫画集体绞杀?

  在历史上,苹果和微软都不是一家透明的公司,它们公开财报,仅此而已,在用户需要主动权的时候,它们通常选择封闭。乔布斯从不放心把终端的控制权真正交给用户,他允许你下载软件,却禁止你在软件中创造自己的界面,他允许你贩卖内容,却又设置标准不明的审查线。但另一面,憎恶开放却又是它们取得成功的原因,它们自己控制着在产品上可以运行什么、如何运行以及如何盈利的规则。在网络世界兴高采烈地借助于互联网摧毁传统音乐产业的同时,苹果在商业运营上采取的封闭政策便成为它的一大优点。它为粉丝创造了种种途径,使人们可以合法而快乐地购买数以万计的各种歌曲。或许Google是开放的,但在战争中,谁又能保证它能一如既往地坚守底线?

  这些都是热爱终端的人无法改变的事,事实上无论怎样,终端巨头们都会发现,它们的用户就是最好的市场营销人员,人们在抱怨的同时却又口耳相传地赞扬移动终端的好处,技术驱动生活,俨然已经是这个时代的口号。从这个意义而言,终端是否美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看上去很美。

终端之战并非终点编辑本段回目录

  围绕3G的争夺战一刻也没有停息过。

  8月28日,苹果嫁入中国联通终于尘埃落定。仅两天之后,8月31日,中国移动也高调发布OPhone平台战略。加上中国电信一直在与黑莓和Palm pre谈判的传闻,中国三大运营商继上网本之后,手机明星终端的战役正式打响,而三家运营商3G时代的发展思路也逐步浮出水面。

  据相关人士透露,中国联通此次引入的iPhone已经确定没有WIFI无线上网,并且苹果的App Store也没有进入中国,而是采用中国联通自己的网络商店“WO Store”。这样一来,iPhone这个光彩夺目的明星俨然沦落成市井乡民。

  中国移动由于网络制式的限制,没有现成的明星终端。这是其损失,也是其机会。中国移动趁机推出基于Google Android平台的OPhone平台,掌握了操作系统这个核心环节,将在终端以及应用方面具有足够的主动权。

  所以,OPhone最大优势在于,中国移动在OPhone背后占据了一个最重要的产业链地位。而这个产业链的地位将让中国移动在终端以及应用方面始终具有足够的主动权,一旦OPhone整体规模提升了,中国移动将完全颠覆终端厂商在2G时代相对主导的地位。

  有分析人士认为,在中移动的后续3G战略中,OPhone的位置将越发重要,并有可能投入更大资源和力量推动手机厂商乃至整个产业链发展OPhone。

  中国移动对产业链主导权的把握自然将对强势终端厂商地位形成挑战。所以在发布会现场展示的终端中,包括LG、Dell在内,几家终端厂商品牌知名度在国内手机市场都算不得第一梯队。即使三星这种一直以来和中移动合作非常紧密的厂商也只是放出话来说产品正在研发中。

  中国电信方面由于一直在谈判尚未有任何消息。

  事实上,明星终端的含义已经不再着重外观(在中国移动发布会现场那么多款OPhone和iPhone都是大同小异),作为移动互联网终端,更重要的意义是应用软件的承载实体。明星终端的争夺战最后依然会回归到应用软件层面,也就是三家运营商各自推出的网络应用商店。

  说到应用商店,相对联通尚未露面的“WO Store”以及天翼商城,中国移动Mobile Market(下称MM)先行一步。9月8日,离MM正式发布不足1个月,中国移动已经宣布,用户量突破10万,下载次数超过20万。

  更耐人寻味的是,几天之后,中国移动宣布支持Symbian基金会,将对其应用商店的审批以及测试服务进行整合。整合完成后,通过Symbian测试的应用将自动获得进入中国移动MM的通行证,中国移动MM将为开发者提供一站式Symbian应用的测试和发布服务。对于Symbian来说,4亿多的用户量是中国移动最大聘礼。而对中国移动而言,Symbian基金会的领导者诺基亚占有全球手机市场的最大份额。更重要的是中国移动MM“商场”思路正在逐步明晰,当所有重要的应用商店都入驻中移动MM商城,中国移动实际控制了最重要的发布通道这个环节,之后还将可能影响下载、维护等多个层面,以盟主方式为天下之尊。

  近日,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在大连夏季达沃斯年会上透露,他在会上重点关注了云计算的讨论会。从手机操作平台OPhone开始,到应用程序,再到云计算平台建设。相比其他两家运营商,中国移动在以实现3G时代“信息随时交互”的一体化战略已先行一步。

终端之战,谁来为用户打补丁编辑本段回目录

  中国3G商用化已经一年有余了,据预计,未来中国将超过美国、日韩等国家成为3G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但与相对应的,是终端和品牌价值的匮乏。正如一个在不断膨胀的大盘子,在一旁拿着刀叉品尝的美食家数量日益增多,自然口味会有所不同,但盘子上不断累积的水果品种却还是那些,除了苹果还是苹果……

  消费用户不想“被选择”苹果,这就给了其他品牌一个填补市场漏洞的机会,当然,补丁不好打,因为有珠玉在前,能在中国3G市场能与几大运营商掰腕子谈合作的,非巨头莫属。

  谷歌手机错失“打补丁”资格

  对于iPhone的挑战者,业界也曾对于谷歌主导的Android系统手机寄予厚望,但伴随着今年谷歌退出中国市场,Gphone在中国3G终端战中所占据的位置已经在微妙的发生变化,或者可以这么说,谷歌已经丧失了“打补丁”的资格,原因如下:

  1、首先,无论是苹果、诺基亚还是多普达、中兴,这些中外品牌能够获得大量的3G手机订单,是基于其在中国市场长期的投入以及与政府多年来保持的良好关系,这也是一个品牌被认可的最大资本——品牌本土化,而在退出中国后,谷歌自有品牌的手机是否依然还能被三大运营商所认可,至少现在看来希望很渺茫。

  2、抛开自主品牌手机,那些基于Android系统开发的3G定制手机也在此次事件中受伤不少,谷歌的撤离首先感到阵痛的恐怕就是中国移动的OPhone产业联盟。众所周知,移动全力打造的OPhone手机虽然采用的是OMS操作系统,但是实际上也是基于Android核心,对此,甚至有人说谷歌的撤离是对OPhone手机的致命一击。

  3、谷歌品牌的撤出除了是对其在华品牌形象的一次严重打击,同时也深深伤害了其在中国的众多合作伙伴,包括支持Android系统的终端厂商和移动等运营商,伴随着其在华各项合作的中止,仅仅是依靠水货市场散兵游勇的出货量,终究难成大器。

  微软手机或成最大“黑马”

  那么,在苹果iPhone一家难以支撑整个市场,而黑莓、诺基亚等品牌又始终不敢加快在中国3G市场的投入步伐的情况下,这个有希望打补丁的“家伙”在哪里?

  微软,请允许笔者再张狂些,非微软莫属,尽管有人认为微软只不过是PC操作系统的巨人,在智能手机领域只能算是一个新兵,但永远不要忘记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对于危机有超越常人的预见力,在危机到来之前把窟窿补上是微软保持强大的原因之一,这点不仅仅是对于企业本身而言,也在于对于外部市场环境的冷静分析与审时度势。

  而从品牌价值本身来讲,微软还拥有几大优势:

  首先,微软植根智能手机市场是最早的,很多人认为“×Phone”的成名是从苹果iPhone开始的,但事实上,智能手机是微软的“发明”。早在2001年,微软就推出了SmartPhone的概念,其实质就是基于Windows CE操作系统的移动装置,而接下来由多普达等厂商力推的 Windows Mobile系统手机也在智能手机用户心目中具有一定位置,因此,微软手机是有群众基础的。

  其次,微软与中国政府一直长期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1992年至今十多年里,微软一直探索着它的中国之路, 2006年4月,微软还与中国签约,在未来5年内,微软将至少向中国市场投入37亿美元,多年来苦心经营的国内人脉和口碑,为其与国内几大运营商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终端方面,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是,微软已经在今年四月展示了其名为Kin的自有品牌手机,由于新品手机采用了CDMA2000的网络制式,这也不由得让人浮想联翩,微软会不会成为中国电信下一个大订单定制合作伙伴呢?

  小结:

  对于在终端领域还缺乏足够想象力的中国3G市场来说,多一个软件巨人的加入,会让这个市场更加热闹,这不仅仅是“鲶鱼效应”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微软手机将在中国市场完成自我完善与重塑的过程,光是期待这些,就足够让人兴奋。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www.enet.com.cn/article/2010/0525/A20100525658576.shtml
http://tech.sina.com.cn/t/2010-06-30/17314369938_2.shtml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美丽的终端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