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5489 次
  • 编辑次数: 3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0-05-02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清洁网络
清洁网络
世界无纸日
世界无纸日
不装饰运动
不装饰运动
低碳排放平衡启示
低碳排放平衡启示
iPhone的环保调查
iPhone的环保调查
你的灯光影响了全球
你的灯光影响了全球
干细胞与伦理
干细胞与伦理
未来绿色建筑
未来绿色建筑
碳陷阱
碳陷阱
科技简约主义
科技简约主义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全球暖化骗局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2009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即在举世瞩目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的前两周,网络黑客侵入英国东英吉利大学气象研究单元(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Climate Research Unit)的计算机网络,非法窃取了该气象研究单元的 1000多份电子信件、2000多件文件 以及 用于气象研究的计算机源程序。黑客宣称这些文件和电子信件事关重大,所以随机地挑了一部分电子信件在互联网上公布于众。
黑客的行为是非法的,公布这些电子信件也侵犯了版权,可能已经构成了事实上的犯罪。可是信件的内容却让世人感到震惊。东英吉利大学气象研究单元 涉及 人为地修改、删除和藏匿气象数据,使之有利于全球暖化论。反对全球暖化论的 怀疑论者则兴奋不已,似乎终于找到了一个击破全球变暖论的突破口。

全球暖化论的倡导者认为:由于煤炭和石油等的工业燃烧,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这些气体产生了一种温室效应,使全球的气温升高;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将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包括:海面上升,海水淹没沿海城市和极端的自然灾害等。因此,有必要制订一个全球规划来控制全世界的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

瑞典化学家斯凡特·阿伦尼乌斯(Svante Arrhenius)于十九世纪提出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会引起温度的增加。阿伦尼乌斯 研究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建立了著名的阿伦尼乌斯方程,因此荣获 1903年诺贝尔化学奖。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光谱技术的发展 证实了二氧化碳的红外吸收作用。我们所说的全球暖化论形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经过八十年代的发展,于九十年代得到了广泛的普及。现在,全球暖化论已经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它似乎是科学界的共识。近几十年来各种媒体进行了 无数的报道;《京都议定书》、哥本哈根气候峰会、联合国,世界政要乃至各国首脑都在为自己国家的二氧化碳减排计划寸土必争地讨价还价。全球暖化论的科学基础还有什么值得怀疑的么?然而,全球暖化论的怀疑论者认为:全球暖化论非但不是什么科学结论,而且是一场骗局,一场地地道道的骗局,一场人类历史上的最大骗局!

究竟 谁是谁非呢?为了帮助读者了解这场空前绝后的大争论,使之每个人都可以作出自己的判断,我们有必要对三个最核心最本质的科学技术问题进行一个简明的讨论。这三个科学问题是:
一.全球暖化的福与祸
二.二氧化碳的功与过
三.究竟是都市暖化还是全球暖化
我们只要也只有把这三个问题搞清楚了,才能充分把握这场绝无仅有的科学争论的谁是谁非。
IPB Image
《全球变暖的大骗局》(The Great Global Warming Swindle)采访了多位科学家,用大量证据否定了“人造全球气候变化”的说法,直指它为“谎言、当代最大的骗局”。影片指出:全球暖化的背后其实是一个由狂热的反工业化环保分子创造出来的高达数百亿美元的全球产业。这个有利可图的产业获得了那些用恐慌故事来争取研究基金的科学家们的支持,又被政治家和媒体大肆渲染。影片采访的多位科学家包括9位研究气象学、气候学、海洋学、生物地理学和古气候学的教授。影片的结论是全球暖化其实是由太阳活动加强引起的。本片于2007年3月8日在英国BBC电视台4频道播出。
目录

关于“全球暖化骗局”编辑本段回目录

摘要:本文根据大量资料全面介绍了人造全球暖化骗局的各个方面。这11个骗局是:1,多数原始温度数据采集点不合格。2,温度数据采集点所在地的城市化。3,错了!你们看到的温度历史曲线根本不是实际数据。4,严重夸大二氧化碳的作用。5,被奉若神明的电脑模型。6,没有物理证据的惊人结论。7,不存在的科学界共识。8,科研过程的腐败。9,严重的利益冲突。10,严重夸大自然气候现象。11,不能被证伪的科学。这是至今为止全面介绍人造全球暖化骗局的唯一中文文章。
1,大多数的原始温度数据采集点不合格

前气象预报专家Anthony Watts原本也是一名人造全球暖化(以下简称AGW)的虔诚信徒。可是,随着他作为专业人员亲身经历的一个个无法解释的事实,加上媒体报道明显的歇斯底里,Watts改变了自己的看法。现在,他的个人博客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全球暖化博客,访问量甚至超过了鼓吹AGW歇斯底里的RealClimate。近年来,Watts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志愿者们致力于调查原始温度数据采集点的质量问题。截至4月份,他们已经实地调查了534个气象站。按照美国官方的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的气象站标准,他们发现已经调查的气象站中,有56%是严重不合格的(误差高于5摄氏度);87%的气象站是不合格的(误差高于1摄氏度)。这些不合格气象站的大问题有:位于空调边上,位于停车场里面汽车边上,位于阳光暴晒的屋顶上,等等。

这些不合格的气象站的测量数据多数是偏向暖化一边的。例如,位于加州Orland的一个合格气象站,100年以来没有搬迁过,原始温度数据显示100年来气温反而在下降。


另外一个位于的加州Marysville一个不合格气象站,同样地有100年的历史,现在却就位于空调排风口附近。

它所采集的温度数据会比加州Orland采集的温度高很多是可想而知的。

奇怪的是,许多这些不合格的气象站仍然在为“全球暖化”提供原始数据。AnthonyWatts和他的志愿者们的实地调查行动,没有花费纳税人的一分钱。而那些大把消耗纳税人血汗钱的科学家们,却只知道躲在舒适的空调房间里面,用纳税人血汗钱购买的超级电脑,制造出一个又一个“模型”来证明全球暖化:“外面太热了”,证明纳税人需要以碳排放税的形式贡献更多的血汗钱给他们,用于对付“AGW”。事实上,美国宇航局和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的“科学家”们,没有一次去实地考察他们所用的气象站的质量问题。

使用不合格的原始温度数据采集点,采集偏暖的温度数据,这是人造全球暖化骗局之一。

2,原始温度数据采集点所在地的城市化

再来看一看合格的原始温度数据采集点。假如这些气象站的设置是合格的,很多气象站采集的温度仍然是偏高的。为什么呢?因为很多气象站,在历史上处于人烟稀少的偏远地区,随着时间的推进,气象站所在的地区逐渐地城市化。城市化的后果当然就是大气平均温度上升—即所谓“热岛效应”。例如,位于纽约中央公园的一个气象站,自从1835年以来有记录以来,温度上升了两摄氏度多。这并不说明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上升了,更不能说是二氧化碳的增加造成了温度上升。事实上,考察那些一直没有被城市化地区的气象站,例如距离上面的气象站只有55英里远的WestPoint气象站,其温度同样地自1835年以来就有记录。175年以来,其温度却只上升了0.3摄氏度。这个温度纪录只有略微的变化意义重大,因为1835年是属于“小冰川纪”时期。那时的气温公认地是在历史上偏低的。

不幸地是,众多原始温度数据采集点的所在地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城市化影响。这就造成了原始温度数据的历史曲线看上去在走高。

城市化造成的温度数据走高,是受客观设备条件限制所造成的测量过程的正常变化。这些温度数据本应该被剔除,不用于“平均温度”的计算。城市化造成的测量数据的正常变化被不正常反映到所谓的“全球平均气温”曲线中。进而被说成是AGW的证据。这是AGW骗局之二。

3, 错了!你们看到的温度历史曲线根本不是实际数据

美国最权威的飓风预报专家William Gray国际气候变化研讨会上演讲时说道:美国宇航局的James Hansen博士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数据操纵者”。世界上有4大温度数据收集组织:UAH, GISS, HadCrut和RSS。其中的GISS就是由Hansen博士控制的。Hansen博士对数据的调整可谓“惊世骇俗”。

在其他基础科学的研究中,数据就是数据,绝不可以随便修改原始数据。对原始数据进行操纵,不断地修改各个气象站采集的历史温度数据,却是Hansen博士的拿手好戏。Hansen博士觉得不顺眼的数据,他可以用附近其他气象站看起来顺眼的数据对其进行“纠正”。纠正后的数据才作为原始数据用来计算平均温度。Hansen博士的支持者坚持说,坏数据是可以通过数学方法被“修复” 的。

Hansen博士声称,不但城市中有温度测量偏高的趋势,而且乡村地区的温度数据竟然还有“偏低的趋势”。Hansen博士于是使用其他城市气象站的温度数据来拉高乡村地区的温度数据!AGW鼓吹者们(以下简称“暖化者”))声称20世纪的温度一共只上升了不到1摄氏度。而根据Hansen博士所使用的怪异调整方法,某些并非乡村地区的气象站,历史温度竟然被他降低了了3摄氏度

这些被调整以后,面目全非的温度“数据”,才被用来计算“全球平均气温”的“原始数据”;才是公众看到的温度,也是大多数“科学”研究所基于的温度数据。这样先调整数据,再计算平均值的奇怪做法,恐怕要让那些从事其他基础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们目顿口呆。从1940年至今,原始温度数据显示了0.1摄氏度的上升,而调整后的数据却显示了0.6摄氏度的上升。83.3%的温度上升,是由于数据调整造成的!下面的这个曲线取自NOAA的网站,显示的是最终温度数据与原始数据的差值。它清楚地表明了,时间越靠后,温度调整的数额就越大。而历史更早的温度数据上调较低,甚至是下调。这样调整的净结果,就是历史温度的“大幅上升”。
Hansen博士对原始温度进行的调整并不是一次性的有限调整,他每个月都要回过头来对几十年前的历史数据进行调整。例如,根据2008年3月份的温度数据,Hansen博士调低了1903年和1946年的年度平均温度。为什么现在的温度观测值会影响到100年前的温度读数?恐怕只有Hansen博士自己才能回答。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在全球变冷,当前的实际温度不断下降的情况下,只有把历史温度不断地调低,才能既证明所谓的全球暖化。

Hansen博士不但会大幅调整原始数据。而且,他还会生造根本不存在的“原始数据”。在北极地区,根本没有一个气象站。但是Hansen的神奇计算机却知道如何地“外拟合”算法,根据北极以外的气象站,计算出来暖化特征更强的北极温度。而该温度,同样的被用于计算全球平均温度。就是说,根据现有数据推算出来的衍生数据,最后竟然改变了现有数据的平均值。

Hansen博士是一位政府雇用的科学家,是由纳税人养活的。但是,他不但这样地任意调整原始温度,而且还公然拒绝公布他用纳税人血汗钱写的温度调整程序。这些程序属于公众所有,而且也绝非机密。后来迫于压力,他不情愿地公布了不完整的原始代码。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能够根据他公布的原始代码复制出来他的输出结果。

根据另外三大温度数据组织的数据,绘制出来的10年以来温度变化曲线(见下图,点击图片可以放大)显示,全球温度不但没有上升,而且还在下降。而根据Hansen博士的GISS数据,全球温度依然是略微上升的。
任意操纵、调整原始数据,这是人造全球暖化骗局之三。这是一个特别重大的骗局。

4,严重夸大二氧化碳的作用

全球暖化的歇斯底里,已经造成大家对二氧化碳谈虎色变。其实二氧化碳从来都是地球大气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成分。二氧化碳这个不可缺少的一个有机组成成分假如没有了,地球上的植物就会全部死亡。地球自古以来的一直有效的碳循环就会中断。这才是不可想象的世界末日。地球的生态系统就会消亡。二氧化碳不是什么污染物。作为大气中的主要碳成分,二氧化碳代表了地球的生机。事实上,根据美国宇航局的最新卫星数据,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世界农作物的收成,以及全球绿色植物总量,的确是提高了不少

二氧化碳不但是大气不可缺少的一个成分,而且,它是一个非常、非常小的组成成分。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不到400ppm。要理解这个含量有多小,我们可以想象把地球的大气浓缩到一个100英尺长的足球场上。从一方球门开始算,78英尺是氮气,21英尺是氧气。剩下的一英尺,有6.5英寸是氩气。剩下的3.5英寸,有多少是二氧化碳?只有半英寸!就如一名守门员站在另外一边底线上,他甚至无法看到对对方球门附近的这个半英寸。

换一个比喻,假如一个座无虚席、容纳1万人的体育馆里面的每个观众都是一个空气分子,一万名观众里面,只有四名是二氧化碳!而这四名观众里面,只有一名是最近150年内才进入体育馆的。

这么小的含量,它所造成的温室效应根本不足以造成所谓的“全球暖化”。这一点,是没有争论的。即使是AGW的鼓吹者也不得不同意。那么怎么办呢?他们必须加入另外一种温室气体,水蒸气。水蒸气的温室效应要比二氧化碳来得高的多。从总体上看,大气温室效应的温度上升,有70%是由水蒸气造成的。在干燥的沙漠地区,虽然白天酷热,一到晚上,气温立即下降很多。为什么呢?因为那里的空气里面没有水蒸气来留住太阳光带来的热量。而沙漠地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与其他地区相当。这些二氧化碳,却根本不足以没有造成沙漠地区的夜间气温上升。这样的一个简单的生活实例,足以说明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是微不足道的。

一个相反的例子是,在特别潮湿的地区,人们到了晚上回觉得特别的热,即使白天的温度远没有沙漠地区那样酷热。原因是一样的:在白天,空气中大量的水蒸气留住了太阳光带来的热量。这样的生活实例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了温室效应主要是由水蒸气造成的。

这样的一个常识,是从事电脑模型建构的“科学家”们也否认不了的。他们发明了一种说法,那就是二氧化碳“驱动”了水蒸气的含量提高:先是假定,二氧化碳一定是大气系统的总体温度上升。然后,大洋温度的上升又造成了溶解在海水里面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被排放出来。被排放的水蒸气又造成温度上升,温度的上升又“驱动”了水蒸气的含量提高。这真是神奇的电脑模型!二氧化碳的作用,被神奇的电脑模型运用乘法,不可思议地放大了好多倍。

即使按照他们的模型,温度上升也是由水蒸气直接造成的。但是水蒸气却与“人造”全球暖化的框架格格不入。他们于是发明一个专门用于宣传的说法,那就是二氧化碳是全球暖化的“驱动器”。戈尔和媒体把这个说法变成“二氧化碳造成全球暖化”。

其实,按照这样的模型,不管什么原因,什么时候,一旦地球气温上升了,都会造成上面所说的连锁反应。地球气温就一定要持续上升。既然如此,又怎么能断言二氧化碳造成的轻微温室效应是始作俑者,罪魁祸首呢?

二氧化碳没有这样大的作用。历史上,二氧化碳的浓度曾经是现在的5倍,AGW的鼓吹者所声称的“灾难性连锁反应”并没有发生过。二氧化碳的作用为什么会被如此的夸大呢?请看下一节:被奉若神明的电脑模型。

严重夸大二氧化碳的作用,这是人造全球暖化骗局之四。

5,被奉若神明的电脑模型

全球暖化所根据的物理现象是“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指的是二氧化碳对太阳光的吸收率比较高的现象。温室效应造成相对更多的能量被留在地球表面上,这是没有疑问的。然而,温室效应是否真的是大气温度变化的主导力量?

电脑模型建构者声称,全球大气系统是一个正反馈系统。所谓正反馈系统,就是说这个过程象荡秋千一样,推秋千的力量总是与秋千的运动方向相同,震荡幅度永远是加剧的,越荡越高。这些电脑模型的输出结果显示,全球温度一旦升高,就将没有制约,失去控制,不断升高。

事实上,电脑模型建构者从一开始,就已经假定,二氧化碳会造成总体气温升高。这个事实被作为输入条件,“喂”给电脑模型。上面提到,电脑模型已经是基于正反馈机制的。就是说,电脑模型忽略了自然界李面的多数负反馈机制,基本上已经把正反馈作为一个事实来建立模型。根据温度上升的输入条件,和假定的正反馈机制,电脑模型输出来的不是别的,正是建立模型者所希望看到的结果。这正是逻辑上的循环论证。

这些电脑模型没有考虑的因素有:水蒸气变化造成的云层变化,太阳射线变化的造成的云层变化,火山爆发,特别是海底火山;土地开发;绿化的增减;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全球洋流系统的反效应;动物排放的废气;发展中国家的真实空气污染;地球运行轨道的变化,等等。

特别是云层的变化,是一个电脑模型根本忽视的气候基本因素。水蒸气增加,会造成云层增多;云层增多,会反射太阳光,阻止热量传到地球表面。

太阳黑子活动的变化很可能是影响云层聚集程度的最大因素。太阳黑子活动低时,太阳发射的电磁射线更多。这些射线传播到地球,会造成云层聚集增加,地表温度降低。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曲线与地表温度的变化曲线正好呈反相关的关系。而二氧化碳与温度的变化关系确是二氧化碳滞后于温度变化。
我们生活的自然界,从来都不是一个只有正反馈效应的系统。相反,自然界有着很强的自我调节功能,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动态的、有弹性的系统。但是,自然界的大多数负反馈机制,例如上面提到的云层反馈,植物对二氧化碳浓度的反馈,等等都被电脑模型忽略了。这样的模型计算出来的结果,当然就是“连锁反应式”的温度上升。

庞大的地球气候系统的长时间模拟,是一个比一般的气象预报远为复杂的任务。地球大气系统,是一个特别庞大和复杂的混沌系统,目前人类还不能用电脑来准确模拟。这一点,只要看看10天的天气预报的准确度就知道了。而气候系统长期变化趋势的模拟,所涉及的变量更多。连10天后的天气预报也无法准确预报,人造全球变暖的鼓吹者们却声称他们知道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气候状况!

鼓吹人造全球变暖的“科学家”是怎样模拟这样一个特别庞大和复杂的混沌系统的?复杂系统的模拟要求大量复杂可调参数。这些可调参数的设置有相当的随意性。“科学家”通过不同的搭配,基本上可以让电脑输出任何他们想要的结果。即便是在他们没有蓄意歪曲这些参数设置的情况下,这些可调参数应该设置成什么样子,也远非科学的定论。这就是为什么电脑模型一会儿“发现”全球暖化会造成飓风增加,一会又“发现”不会造成飓风,成为名副其实的万金油模型的原因。除了上面所列的电脑模型忽略的那些重要因素以外,这是过分依赖电脑模型的另外一个荒谬之处。

使用远达不到完全的电脑模型,任意调整其参数,并且把电脑模型的结果奉若神明,最终,让全球人类的生活方式由这些电脑模型来把控,这是人造全球暖化骗局之五。

6,没有物理证据的惊人“结论”

从事其他基础性自然科学研究的科学家知道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则,那就是绝不能仅仅依靠理论模型来下结论。这里所说的理论,在物理学等现代自然科学里,指的是基于少量的假定,经过严格的数学推导而建构的物理模型。即使是通过这样严格的数学推理建构的物理模型,最终也还是通过实际物理证据来验证。气候“科学”通过电脑模拟建构的模型,则不是这样。它们不是基于严格的数学推导,既不全面,也不确定。这样的不确定模型,更加需要有物理证据的支持,才能被接受为“科学结论”。

然而,AGW却没有物理证据的支持,却还是要通过政治手段,通过政府强制措施,强迫大家接受。AGW声称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与气温有直接的关联。事实却是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与气温没有直接的关联。过去数千年来的历史气温与历史二氧化碳的浓度图表显示,气温的变化先于二氧化碳浓度变化800年。下面的图表对比过去120年的气温变化与二氧化碳浓度的关系(点击放大)。二氧化碳与气温的关系,只有从1968年到1998年这30年的时间里面,呈正相关关系。而在这30年以前,1930年以后,人类已经开始工业化,制造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温却是下降的。从1998到目前的11年间,二氧化碳的浓度继续增加,气温却没有上升。暖化者们,请问,你们的物理证据在哪里?
暖化者经常指责质疑他们的人不顾科学常识。科学的常识是,要提出AGW这样的惊人结论,不是不可以,提出者必须给出确凿的证据。暖化者有责任提出可重复的物理证据来证明他们的怪论,而不是怀疑论者。

AGW根本没有被物理证据来支持,暖化者却把它当作科学共识来鼓吹。这是人造全球暖化骗局之六。

7,不存在的“科学界共识”

没有物理证据的支持,暖化者如何来鼓吹他们的革命性理论呢。暖化者声称:AGW是不可以怀疑的,因为这是“科学界共识”!这样的共识真的存在吗?

首先,即使真的有所谓的科学界共识,也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一种科学理论是否正确,从来不是靠什么科学界共识,即清点正反方的人头数来判定的。恰恰相反,往往是少数科学家质疑错误的科学界共识,证明了以前不被接受的理论才是正确的。科学独侠爱因斯坦发现的狭义相对论,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更不要说,暖化者声称的科学界共识并不存在:

早在1997年,历史性的京都会议将要召开之际,众多的科学家、气象专家就曾经发表公开信,反对二氧化碳造成全球暖化的说法。

200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委员会(IPCC)在印尼的度假胜地巴厘开会的时候,全世界有百名科学家发表至联合国秘书长的公开信,公开质疑AGW的歇斯底里。

同年美国参议院的一份报告详细列举了在2007年内质疑AGW的400多名主要科学家

2008年4月,参加国际气候变化研讨会的数百名与会者,其中包括多名气候科学家,签署了曼哈顿宣言,进一步否定AGW的说法。

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Frederick Seitz支持发起“俄勒冈宣言”,收集相关领域专业人员的真实签名。“俄勒冈宣言”签署者同意:没有让人信服的证据证明温室气体造成地球的灾难式变暖。至今,已经有31072人签名,其中包括9021名有相关领域博士学位的签名者。签名的专业人士包括当代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费里曼-戴森(Freeman Dyson)。

英国社会科学家Benny Peiser博士调查了1993年到2003年的国际科学期刊(ISI)。他的调查发现根本没有所谓的“科学界共识”。在包含“全球气候变化”关键词的所有1117篇摘要中,只有13篇明确支持“共识”,不到1%。

2003年,著名的德国环境科学家Hans von Storch调查了27个不同国家的530名气候科学家,30%的科学家反对人类造成任何环境变化的说法,14%表示不确定。

另外两位研究人员Dennis Avery和Fred Singer通过研究正式发表的论文数据库,找到了500气候科学家认为自然因素造成气候变化。

大名鼎鼎的气候科学家中反对AGW有很多。这里只举几个例子:阿拉巴马大学高级研究科学家Roy Spencer,麻省理工学院气候学教授RichardLindzen,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教授,飓风预报专家William Gray,现代气候学先驱,威斯康星州大学大气和海洋学教授ReidBryson(不久前去世),西华盛顿大学教授Don Easterbrook,等等。限于篇幅这里不可能一一列举。这里有一个受到限制的不完全清单,列有更多的名字,以及他们的具体反对意见。

虽然所谓的科学界共识并不存在,“科学界共识”一词还是被当作大棒。谁敢否定AGW,这个大棒就会打下去。大众媒体,科学媒体,乃至政府科研经费都借助这个大棒来压制不同意见。直到现在,有多少普通人知道,11年以来地球气温并没有上升这个“不合时宜”的事实呢?否定AGW,被等同于否认纳粹大屠杀,认同地球是平的。甚至于,美国宇航局的James Hansen博士要求对他们的犯罪行为进行“刑事审判”!这样的做法,决不是科学,而是真正的反科学。

鼓吹不存在的“科学界共识”,压制反对言论,这是人造全球暖化骗局之七。

8,科研过程的腐败

IPCC的标准工作规则这样规定:
(科学报告)被工作小组或委员会批准以后,如下的改变是允许的:用来确保科学报告与政府政策综述或概要一章不矛盾。
IPCC的科学报告部分,据称是按照写科学论文的标准,经过“同行审议”后的一篇“科学论文”。但是按照上面的官方工作规则,被审议批准后的“科学论文”,竟然还可以被改动,并且,是因为要“符合”政策而更改。这就像是为了政治目的而修改事实。不仅如此,到底什么内容被修改了,IPCC拒绝公开。这是政治影响科研的腐败实例。

科研腐败实例之二:“气候科学家”说:研究过程正确与否不重要。

AGW的一个关键宣传点是:20世纪是最暖和的世纪;90年代是最暖和的年代;1998年是过去1000年最暖和的一年。这个说法的始作俑者,是一篇被称为MBH 98/99的科学论文。正是该篇论文发明了“曲棍球棒曲线”

“曲棍球棒曲线”被IPCC的科学报告采纳,被戈尔用在他的电影里面,也被媒体广泛使用。然而,该研究所使用的统计学方法却是完全站不住脚的。该曲线使用两种完全不同的温度测量尺度来还原20世纪前后的温度数据。把这两种测量尺度绘制在一根统一的曲线上,显示出来20世纪以来温度突然大幅上升。2005年,由资深统计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统计学委员会主席Edward Wegman领头的3个统计学家仔细研究了MichaelMann的这篇论文中的统计学方法。他们的结论是

Mann的去中心方法在数学上根本是不正确的...我们相信Mann的分析不能支持他的如下说法:90年代是最暖和的年代;1998年是过去1000年最暖和的一年。
对于这样的学术批评,Mann等却拒绝承认错误。他们的辩解竟然是,方法不正确没有关系;结论对就行了。看来,Mann博士的“曲棍球棒”曲线研究,不但要大幅改写人类的温度历史,而且,他还要推翻人类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规范!

IPCC的新报告不好意思继续使用“曲棍球棒曲线”。他们又偷梁换柱,采用了基于同样的统计方法的“意大利面条”曲线,尽管这样类似的方法已经被主流统计学家否定。

科研腐败实例之三:

IPCC科学报告引用Briffa的一篇论文。该论文竟然把60年后与趋势不符合的数据,从趋势曲线上删除。在IPCC的一名审议者指出这个他删除“不方便的数据”后,仍然拒不修改。

科研腐败实例之四:

拒绝公布原始数据的“科学家”。科学研究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公开信和可重复性。然而,气候科学却例外。暖话者、气候“科学家”Phil Jones在回应索取原始数据的要求时说:
既然你的目的是要找出我们的错误,我为什么要把数据给你呢?我们在这个工作上投资了25年的时间!
科研腐败实例之五:

联合国气候委员会(IPCC)学术报告第四版所依据的一篇论文,Wahl and Ammann 2007,问题严重:该文作者Eugene Wahl先是编造论文被"接受"的日期,引用自己尚未被接受的论文,然后又偷梁换柱,隐瞒其引用的论文被两次拒绝的事实。

科研腐败实例之六:

IPCC的主要"科学家"之一Mitchell博士宁愿说谎,也不愿按照"信息自由法"提供IPCC报告的原始讨论纪录 IPCC的"科学家"是否企图隐瞒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以上只是当代气候科学研究过程中大量的腐败行为的几个实例。实际的腐败情况要多得多。加拿大人Steve McIntyre为此专门创立了一个审计博客(climateaudit.org),专门具体调查这些腐败行为和其他数据问题。“曲棍球棒”曲线的严重问题,就是他最先发现的。

科研数据的不公开,科研过程的不透明和腐败是人造全球暖化骗局之八。

9,严重的利益冲突

鼓吹AGW的歇斯底里,最终的实际结果,就是限制排放二氧化碳,其实就是限制、减少能源消费,限制、减少汽车、炼油厂、发电厂,家用电器等的存在。这样的限制对于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高达几十万亿美元。经济规模的大幅减少将造成大量人的失业--恰恰是穷人受到的影响最大。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受损。有一小部分人反而会因此而发大财。这些人做的是什么生意?正是AGW的教父戈尔正在做的二氧化碳排放许可证交易。

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全世界二氧化碳排放交易的市场在2007年已经达到了640亿美元。戈尔从他直接投资和参与的碳排放交易和为这个庞大市场提供顾问咨询和演讲,已经赚取了上亿美元的财产

一旦美国的国会正式通过以全球变暖为理由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法律,该市场还将爆炸性发展。戈尔的个人财富还将爆炸性扩展。而一旦AGW的骗局被揭穿,戈尔继续发全球暖化财的美梦就将破灭。

就是说,戈尔的个人利益与AGW的鼓吹是否成功有密切关系。戈尔号称为了所谓人类公益而鼓吹AGW。他却又如此密切地把自己的个人利益与其挂钩,这是严重的利益冲突。这种严重的利益冲突,让我们有理由怀疑,当戈尔鼓吹AGW的时候,他是否是诚实的,还是仅仅为了以公益为名谋私利。另外一方面,假如戈尔真诚地相信自己的福音,他怎么会在自己家里大肆制造比普通人大上百倍的“碳脚印”呢?

美国宇航局的JamesHansen博士有着同样的利益冲突问题。他从一开始,就是是戈尔的“科学顾问”。戈尔的纪录片里面的多数“科学事实”,都是由Hansen提供的。可以说,AGW的歇斯底里能够发展到今天,是戈尔和Hansen两位精力合作的结晶。戈尔从中赚取的财富,也有Hansen的一份。Hansen作为戈尔的科学顾问和伙伴,他的所谓科学立场,同样是与他的个人利益密切挂钩的。在AGW问题上,他同样有着严重的利益冲突。Hansen博士假如真的顾及科学的严肃性的话,他应当回避,而不是隔三差五地接受媒体采访。

有趣的地,暖话者常常否定任何获得了石油公司资助的研究者,说他们没有可信度。Hansen博士不久前还公开说石油公司的总裁们是罪犯,要求刑事审判他们。那么,戈尔和Hansen这两位,从他们自己鼓吹起来的AGW中获取暴利,他们的话有可信度吗?戈尔的角色,就如一位推销空调的二道贩子,他雇佣了一位科学顾问,对办公楼里面的职员们说:你们看,我的测量数据表明,楼内温度在上升!我的电脑计算出来:楼内温度将不无休止的上升。再不换新空调,你们的生命都有危险了!Hansen博士,不过就是卖空调二道贩子的生意伙伴而已。

不仅如此,Hansen博士的利益冲突还有另外一个严重的方面。那就是Hansen博士是一名政府雇员。而他自己鼓吹起来的AGW,是为政府大大加强对人们生活的管制,大大提高税收提供依据。换句话说,这是政府自己为扩大政府的利益而提供理由。这是政府作为一个团体的严重利益冲突。为了让AGW的讨论真正的有独立性,客观性,我们应该排除那些依靠政府养活的“科学家”的说法。只听取真正独立科学家的结论。

而且,Hansen博士不是一名普通的政府雇员。AGW骗局的成功,必将给他带来大量的相关研究经费增加。在AGW的辩论中,Hansen是最不中立的“科学家”。这位“科学活动家”曾谎称宇航局禁止他说话,却又同时接受了1400多次的媒体采访。有人开玩笑说,Hansen博士的工作是,星期一忙着修改历史温度数据以证明全球暖化。星期二为戈尔当顾问。星期三和星期五忙着接受媒体采访,星期四忙着发表声明,声称政府不让他讲话。

AGW的主要鼓吹者存在着严重的利益冲突,这是人造全球暖化骗局之九。

10,严重夸大自然气候现象,甚至于不惜颠倒黑白

我们生活的自然界总是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气候现象,包括各种自然气候灾害:,飓风,龙卷风,海啸,酷热,严寒,河流泛滥,干旱,冰川融化、冻结,森林大火等等。这些自然灾害自古以来一直就在发生着。并且其发生的频率并没有增加。以飓风威力,根据统计,20世纪上半叶美国发生的飓风次数要高于近年来的飓风次数。同样的,北极附近的海冰也从来不是静止的。在历史上,北极的海冰面积不断地增加或减少,这不过正常的自然现象。北极的海冰面积现在已经停止减少,并且面积还在增加之中。

事实上,根据历史纪录,北极附近的格陵兰岛(Greenland)曾经比现在要温暖,某些地区可能是看不见多少冰雪的绿地。更早以前,格陵兰岛曾经被森林所覆盖。欧洲的阿尔卑斯山现在常年冰雪覆盖,是滑雪胜地。然而在历史上,阿尔卑斯山(Alps)也曾经是一片绿色的(见图)。这些证据强烈显示,数百年以前,地球要比现在热得多。这同样是正常的自然气候现象。

然而,在全球暖化的全球歇斯底里的今天,每一次自然灾害都会被说成是由于全球暖化造成的。始作俑者,当然是戈尔的电影《不方便的真相》。这部所谓的“纪录片”硬是把造成重大灾难的“卡特琳娜飓风”说成是全球暖化造成的。这种说法根本没有科学根据。是一个歇斯底里的危言耸听。历史上比卡特琳娜飓风强度更大的飓风有很多。即使全球真的变暖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0.7度,也绝对不可能从科学上推论出来卡特琳娜飓风因此而发生。这种不顾基本的科学常识的歇斯底里,绝对是一种诈骗行为。

事实上,科学家的说法恰恰相反。美国最权威的飓风预报专家William Gray博士的结论是飓风的发生于所谓的全球暖化没有关系

2008年夏天,美国中西部地区接连降雨,造成大水泛滥成灾。这同样地,不可避免地,被说成是全球暖化造成的。有一个小问题是,从1998年到2008年,全球没有暖化。全球在冷化!根据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的数据,美国中西部地区当时的温度比平均温度值低。由于海水的保温效应,海洋的气温下降要比内陆地区来得慢。来自大西洋的相对较热的空气侵入美国中西部,与当地的冷空气相遇,造成了特别多的降水。而假如全球暖化,同样由于海水的保温效应,内陆地区的气温会比海洋气温高。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大水正是由于全球变冷引起的。还有什么比暖化者这样完全颠倒黑白更能说明全球暖化骗局的恶劣程度呢?

不幸的是,这样的骗局几乎每一天都在世界各地的媒体上演。中国百年不遇的寒冬和雪灾,竟然也被“气候专家”说成是全球暖化造成的。更有甚者,就连最近的地震竟然也被说成是全球暖化造成的。

把正常的气候灾难说成是全球暖化的后果,这是人造全球暖化骗局之十。

11,不能被证伪的“科学”

1988年6月23日,Hansen博士专门去美国国会作证。为了证明全球暖化,他还故意关掉了听证会的空调系统。他的这次作证,被广泛认为是AGW的重大转折点。从此,AGW的说法成为主流。Hansen博士当时在听证会上使用下面的这幅图表预言,到2008年,全球温度将会比1998年上升1摄氏度。
20年过去了,Hansen博士再次回到了国会。再度风光。然而大自然却不像媒体那样买他的账。现面的一张图(点击放大)是根据UAH卫星温度数据绘制的。左边箭头所指的是Hansen第一次国会作证时的全球平均温度,右边箭头是正好20年以后,Hansen重返国会时的温度数据。20年了,全球的温度不但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0.4度多。
20年后,Hansen博士的“科学”预测被证伪了。Hansen博士却依然大言不惭地说:“正在变暖,在陆地上大约是两华氏度”。Hansen博士是永远不会被打败的。大自然的威力算什么,研究大自然的“科学家”Hansen说什么,那就是什么。

让我们来看一看Hansen博士所依据的电脑气候模型地其他成果:

电脑气候模型声称,地球温度将不断地变暖。从1998年以来11年了,地球的气温却没有变暖。最近18月以来,气温还在不断地下降,降幅惊人,18个月来的总降幅相当于过去一个世纪的升幅

电脑气候模型要求海洋温度一定会不断上升。可是实际测量的温度却显示海洋温度在下降--暖化地球的能量到哪里去了?

电脑气候模型要求空气中水蒸气的浓度不断上升。可是实际测量的结果却是有升有降。直接导致全球温室效应的水蒸气到哪里去了?

电脑气候模型宣称北极的海冰层将会一直融化。事实是北极的海冰容量已经回升。全球的海冰容量竟然创下了25年以来的历史新高

电脑气候模型宣称全球的海平面将会持续上升。事实却是海平面已经停止上升。

电脑气候模型没有能够预测到南极洲的冰雪层加倍,并且增加速度还在加快。

AGW的重要论文,“曲棍球棒曲线”,被统计学家完全否定。气候科学家却坚持不认错。继续在联合国的报告中使用类似的统计方法。

尽管有这些“问题”,电脑气候模型和基本上完全建立在电脑模型基础上的“全球暖化”气候科学还是被奉若神明,继续在全球媒体上传播“科学”的“福音”。暖化“科学家”们继续坚持他们的“研究”,继续不断地修改着温度历史数据,不断地调节着他们的电脑模型。还有什么可以让他们承认,“你们的科学是错的”呢?

真正的科学研究,通常是提出一种理论或假说,然后想方设法地去挑战这种假说。只有在一种假说在实验上久经验证,理论上有自相融洽的,才会被接受为科学结论。当代气候科学却正好相反,对AGW的任何挑战,被贬低为“否认者”,“地球平坦论者”,“不懂共识”,等等。而只要是主张AGW,立即被大家接受。例如上面提到的“曲棍球棒曲线”,明明是推翻了被广泛认可的“中世纪温暖期”,却没有一个科学家起来质疑,最后是一位加拿大的业余专家和一位属于圈外的统计学家打破了沉默。

一个永远也不会被证明是错误的学科,不是科学。不能被证伪、不是科学的东西并不一定就是不好的,例如宗教信仰、道德准则等等。只有高举“科学”的大旗,却不能被被证伪的“科学”,才是伪科学。不幸的是,当代气候科学,至少是其中的一部分,已经被一群政治活动分子,忽视科学家职业道德的科研人员,和做全球暖化生意的“科学家”劫持了,沦为伪科学。

这是人造全球暖化骗局之十一。

群体谬误之害与全球暖化骗局编辑本段回目录

之前,你可能听说了这个让整个“气候变化”工业恐慌的丑闻,即便你还没听到,也不足为奇,因为这个丑闻没有得到适当的报道。

电脑黑客偷袭了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的气候研究中心(CRU),下载了数千份电子邮件及相关文件。气候研究中心是世界一流的研究全球变暖的数据中心之一,他们为全世界气候变化的政策制定者提供大量的电脑处理过的数据。他们可以处理数据吗?

通过电子信件进行的一长串难堪的交流中,气候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和外面的同仁在一起和谐地商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迈克尔·曼(Michael Mann)也是其中之一),他们商议如何处理出他们想要公布于众的数据,以及如何隐藏他们不想要的,那些往往存在瑕疵的数据。其中的一次讨论的内容是如何隐藏来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下降的情况。

这些研究人员,不仅一次又一次地回避“不愿面对的真实“,而且回避那些能说出“不愿面对的事实“的人。他们精心策划,用尽一切办法排挤那些不愿意与他们在全球变暖观点上保持一致的科学家和记者。

有一次,气候研究中心的主任菲尔·琼斯(Phil Jones)说,科学期刊必须清理门户,把这个惹麻烦的编辑赶走,因为他公布了一份问题文件。还有一次,琼斯说,“哪怕我们不得不因此改变同行审查科普文章(peer-review)的定义,我们也要将他们赶走!”原来,这些文件资料揭露了他们如何藏匿异见的花招。气候变化积极分子常常对批评嗤之以鼻,他们指出在同行审查的科普文献中,怀疑论者拿不出他们的论据。

因此,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把异见者驱除于科普文献之外的原因!事实上,无论对气候研究中心的把戏最后的判决如何,从这些文件的认同式阅读来讲,两件事已经确定了。

首先,气候变化的工业里充满了群体思维(或者是气候学家朱迪克雷所说的“气候部落”)。活动分子希望我们相信,绝大多数“真正的”的科学家同意他们的论调,而一些持不意见者,他们要么疯了,要么是贪婪的顽抗者,类似于地球扁平论者和神创论者。

这些电子邮件告诉我们这样的事实,一大帮子科学家企图排除异己,但所用的理由与心理学, 社会学比较相关,而不是物理学和气候学。

其次,气候工业确实是一种工业。气候科学家通过政府,学术界,联合国和基金会赚钱,发展自己的事业。出资方希望受资方确认全球变暖“共识”。评定终身职位和同行审查程序也同样有赖于认同。虽然这不一定能说明气候没有变化,但它确实意味着在这个观点里面存在明显的草率和偏见。

这件事在互联网上引起了热烈讨论,对科学界来说,这简直是一个天大丑闻。但是,大报刊和电视新闻,对此却疏于关注。而这也算是一个丑闻吧。名字出现在部分电邮中的《纽约时报》著名气候记者,安德鲁·雷维克因(Andrew Revkin),并不打算公布电子邮件内容,理由是它侵犯了科学家们的隐私。如果这些确凿的电子邮件是来自埃克森美孚的,你能想象得到《纽约时报》会神经过敏到什么程度吗?这就更别提切尼了。

新闻部落

事实上,你对丑闻了解得越清楚,你越会感到义愤填膺。同样是新闻部落,丹拉瑟(Dan Rather)对“备忘录门”事件不断添油加醋,结果毁了自己的前程。丹拉瑟选择了自己愿意听的消息来源,然后他播报说,他们说这消息好象是不容置疑的。同样的事情正在发生的气候变化上。主要由于偏颇的意识形态,让新闻媒体成了“气候工业“的托。

大多数的“受尊敬”的专家对复杂的事情达成一致时,记者们也表现得差强人意,这也是部分问题所在。举例来说,让记者独立调查萨达姆是否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是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最权威的的部门也认为萨达姆应该有,新闻媒体报道了这个共识,后来被证明是错了。

同样,大多数记者都没有资格,或者说,具备审查气候数据的工作能力。因此,他们选择了共识。但区别对待也很重要。他们往往可以找到理由说,政府都会隐瞒机密情报,但却没有理由说,气候数据也被加密了。

如果科学是一次扣篮表演,那么为什么气候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热衷于隐瞒自己的研究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搞错了之后,记者们苦苦思索自己的错误。那么为什么对于气候研究中心的错误不去反省呢?气候变化并没有被这些文件“戳穿”。但是,所谓的“共识”已经支离破碎了。

而且请记住,这是一个更大的赌注。本月初在哥本哈根,美国政府试图加入那些准备花数万亿美元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列。这些钱不仅将让某些公司大发横财,而且会削弱美国的主权,阻碍全球经济增长,这些钱本来是可以用于防治疾病和扶助贫困的。这当然值得新闻工作者的质疑,不是么?  

人造全球暖化,一个编造的谎言编辑本段回目录

去年12月8日,141位科学家公开发表联署信致联合国,挑战“人造全球暖化”假说,指出“人造全球暖化”还不是定论,不能因此制定相关的政策。挑战“人造全球暖化”假说,揭穿这个谎言的学术研究更不计其数,如果我们坚持科学,如果我们坚持真理,如果我们有独立的思想,不愿意被人欺骗,如果我们不想承担因为这个谬误所造成的经济负担,请站出来,反对这个“人造全球暖化“的世纪骗局。

最近,上帝和地上的“君王”开了一个大玩笑。“拯救地球”高峰会刚刚闭幕,哥本哈根却碰到“十四年不遇”的“白色”圣诞节。政府元首担心地球变暖,现在上帝让天地一片白雪茫茫,他们是不是得偿所愿了?会场内,大家还在为抵制暖化的利益争吵,会场外,寒流铺天盖地的袭来,这不是绝妙的讽刺么?感觉“地球过热”的难题被上帝不费吹灰之力地解决了。他们应该去庆祝,而不是互相埋怨,满腹牢骚。

哦,,对!对!他们还会继续忧郁,因为人造全球暖化鼓吹者(简称AGW)说,这不是地球在变冷。这次寒流只是全球变暖的现象之一,所谓严寒其实是气候变暖导致的异常。OMG!天气热了是气候变暖,天气冷了还是气候变暖惹得祸。既然AGW信徒可以这样说,那不服都不行了,谁让他们的软猬甲往脸上穿了。

AGW信徒,你们这些人说,阿拉斯加州正经历暖冬,可是哥本哈根大会后,阿拉斯加州的Valdex,一场大暴风雪造成的雪积达到到五尺八吋厚

你们跟着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叫嚣,再过25年,喜马拉雅山冰川融化消失。去年12月,就有四位著名的冰川学家表示这是不可能的。美国学者杰弗里·卡吉尔曾对BBC说,就算融化速度达到每年1米或2米,可是,喜马拉雅山上冰川厚达200米至300米,200米厚的冰川不可能在 25年内完全消融。现在,联合国不得不承认喜马拉雅山冰川在2035年消失的断言是错误的,过于夸张了

你们宣称若干年后,马尔代夫群岛会被大水淹没。吓得马尔代夫的内阁寝食不安,为了适应将来的海底生活,他们代表国民先潜下去。用纳税人的钱在水下开个PARTY,听起来不错,够high,够上金氏记录的。不过呢,现在,有人证明水淹马尔代夫有点言过其实了,原来是虚惊一场。

你们担心北极熊会因为气候暖化而灭绝。好可怜,这些可爱的保育动物。让我们怀念起恐龙惨遭环境的毒手。假使恐龙还活着,与它们共享野餐该多么浪漫?别急着伤心,北极熊还没有濒临灭绝,而且最近它们的数量呈越来越多的增长趋势。找它们合影的机会还是有的,不过也不要太乐观了,万一这是“北极熊数量变少”导致的异常增多呢?谁知道啊。

你们听戈尔预言,全球暖化会造成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2015年,佛州、加州、中国,大部分地区要成为海底世界。哇哦,21世纪的亚特兰蒂斯!可是,根据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的数据显示,2007年以来,北极圈夏季海洋冰层增加了49.7万平方英里,升幅为26%,同样南极圈冰层也大幅度增加,和1997年比较,升幅为35%。融化消逝的冰层又回来了。

海平面上升了没有?瑞典地质学家兼物理学家尼尔斯·阿克塞尔.默纳发现,过去50年来,海洋水位按照自然规律时升时降。平均水位没有上升过。他说,毋须验证实质证据,只要计算融化冰盖所需的潜热(latentheat),便知道戈尔说的绝境没有可能发生。IPCC声称全球海平面每年上升2.33毫米,那只是在香港录得的水位上升记录,而其人造卫星取得的数据却没有显示水位上升的趋势。另外,默纳查过IPCC最近发表的两份报告,赫然发现有份撰写报告的22名学者中竟没有一个是海平面专家。而默纳,在过去35年来用尽一切科学手法研究全球各个海洋的海平面,而且曾经出任国际第四纪联合会(INQUA)国际海平面变化委员会的主席。而且,他之所以断定海平面上升的说法大谬不然,是因为那些科学家的预测来自计算机模型,他的预测却是实地考察的结果

如今,美国最热的南部,佛州,其温度几乎降到冰点,北美就更别提了。英国大部分地区被白雪覆盖,遭遇十五年来最冷的冬季。亚洲也是天寒地冻,不过更遗憾的是当地居民错过了欣赏名模的脱衣“热”舞表演的机会。突如其来的寒流破坏人们的好梦,如今他们只能呆坐在沙发上接受“微型冰河世纪”的预警。

全球一直在变暖吗?下面的一张图,告诉你实际的情况。

 

全球不是在一直暖化,至少目前这些年不是。因此,人造全球变暖,后面变暖应该添加引号。也许这是某些科学家心里暖化产生的错觉。气候研究中心(CRU)的琼斯教授一相情愿地,把变暖的记录掩盖起来,自己甘为鸵鸟也就罢了,还要欺骗全世界。幸亏被电脑黑客揭穿了他们的阴谋。

人造全球变暖,还有一个疑问就是,就算长期处于变暖的趋势,但这和人有没有关系?几百万年前,恐龙热死了,AGW信徒没有意见,因为不是人类闯得祸。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人满为患了。可是,可爱的北极熊要淹死了。AGW信徒说,都是因为人类开了车,烧了油。

开车和北极熊淹死,本来八竿子也打不到一起的事情,在AGW信徒眼里也有联系。因为他们发现了作案凶器—二氧化碳。哦,不对,应该是二氧化“弹“,或空气炸弹。AGW信徒认为排“弹”太多了,地球要“热爆炸”了。

二氧化碳影响了气候么?无论是刮风,下雨,天寒,地暑,人都是观察天上的云层变化?怎么会扯上了那看不见的二氧化碳?AGW信徒说,影响气候的是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就是其一。那么请问在所有的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又排老几呢?

今评员在《人造全球暖化的骗局是怎麼一回事?》写道:

“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不到400ppm。要理解这个含量有多小,我们可以想象把地球的大气浓缩到一个100英尺长的足球场上。从一方球门开始算,78英尺是氮气,21英尺是氧气。剩下的一英尺,有6.5英寸是氩气。剩下的 3.5英寸,有多少是二氧化碳?只有半英寸!就如一名守门员站在另外一边底线上,他甚至无法看到对对方球门附近的这个半英寸。换一个比喻,假如一个座无虚席、容纳1万人的体育馆里面的每个观众都是一个空气分子,一万名观众里面,只有四名是二氧化碳!而这四名观众里面,只有一名是最近150年内才进入体育馆的。这么小的含量,它所造成的温室效应根本不足以造成所谓的“全球暖化”。

下面有图为证:

 

部分气象科学家能肯定的事实是水蒸气对于温室效应的影响远大于二氧化碳。而在现有模型计算下,即便地球的二氧化碳陡增两倍,影响太阳照射到地球并反弹出去的辐射能量可能也只在2%上下。也就是说,稍微增加一点二氧化碳浓度,对热量,对气候的影响简直是微乎其微。如果气候变化的不是由二氧化碳增加造成的,那么人为全球暖化,就是错误的推论。

如果释放温室气体确实危害了环境,那么人也不是唯一的凶手,还有畜牲,比如牛。据说牛屁的成分绝非一般的毒,是甲烷气。这是一种威力比二氧化碳强23倍的温室气体。据说北极冻土层就封存了大量甲烷,环保科学家认为这是地球暖化的一颗定时炸弹。可是,偏偏牛也释放这种炸弹气。

如果牛打嗝,我们可以给它戴口罩,可是它要放屁,总不该把屁眼堵上吧。在这个人权还没有广泛普及的时代,很多精英已经为畜生权着想了。环保人士是强调保育的。或许他们和牛类有心灵相通,或许他们精于换位思考,善解牛意,总之他们认为牛是无辜的,至少它没有犯罪的故意。要怪就得怪那些养牛的人和吃牛肉的人。在一些地方,政府已经考虑对养牛畜牧业主加增空气税,而对那些喜欢吃肉的,则加强教育,让他们慢慢改吃水果蔬菜。

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最近与AGW信徒唱反调的还真不少。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成员、德国著名气候学家莫吉卜•拉蒂夫((Mojib Latif))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表示,1980年至2000年这20年间所经历的变暖现象大部分都是由于海洋冷暖交替周期引起的。拉蒂夫说,现在大家所担心的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的状况即将暂停,全球已停止暖化。

1980年至2000年,气候变暖,拉蒂夫说是海洋冷暖交替周期引起的。但更多科学家指出,气候变暖是太阳辐射变化导致的。这个冬天的气温大幅度下降,你再可以看看美国宇航局NASA拍摄太阳黑子活动的图片,果然太阳黑子活动也减少了。下面这张图片看到没,北半球的气温和太阳活动两者紧密相关。

 

如今,联合国IPCC头头也出来承认,人造全球暖化歇斯底里的报告里可能有更多错误,说“那是一批人的集体失误”。人造全球暖化这个词,“人造”值得怀疑,而一直暖化也不是事实,现在就剩下全球两个字。连“全球”也有问题,著名政论家曹长青先生在《人都冻死了,还全球过暖?》写道:

首先,有科学家指出,所谓全球气候过暖的数据,只是来自地球的陆地气温。而众所周知,地球表层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这“少数”的陆地,怎么就能代表整个地球的气温?其二,全球六千多个气象站,绝大多数都建在城市或乡镇附近。城市明显在全球广袤的陆地中处于“少数”,甚至“零星”状态,这个“零星”的城市气温,怎么就能代表全部陆地?更别说整个全球!另外还有研究指出,很多的气象站,都存在靠近停车场(受汽车排气影响,测温数据可能不确),或室内暖气通风口对着测温百叶箱等各种问题。这样里外里一算,这个所谓的全球气候过暖的证据,还有几分科学性?因而有人质疑,“究竟是都市暖化还是全球暖化?”

尽管证据如同和尚头上的虱子,很明显。但是,AGW信徒还是愚忠,盲从这个不能证实的或已经证明有错的假说,并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和推崇一种新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而且强迫别人遵守,要人类改变生活方式,这明显已经跨过科学的边界,完全背离了科学的真正意义,变成了一种类似宗教的迷信。

四百年前,科学家伽利略用天文望远镜观测星空,发现哥白尼的日心说原来是正确的。于是,他到处宣扬太阳中心说。我们知道,当时地心说是人类的主流世界观,他的观点属于异见。因此,他不断受到教授们的排挤,罗马教皇也激烈反对,被逼无奈他最后签下“悔罪书”,并被判刑入狱。

无独有偶,琼斯教授等AGW信徒,把“人造全球暖化”当作绝对真理,排挤异见学者,主流媒体也跟着鼓吹,人类排放二氧化碳有害环境,各国政府更是把此理论落实到政策上,试图筹建世界级的管理机构,无视减排政策对人类经济发展的严重影响。

“人造全球暖化”如今成了主流,成了权威,成了一个不能挑战的真理,各国响应,联合国推动并制定标准,这难道不是在世界范围重演“地心说”的悲剧么?唯一不同的是,这次受害者不仅仅是坚持反对意见的学者,还有全世界使用能源的企业以及地球上每一位能源消费者。

去年12月8日,141位科学家公开发表联署信致联合国,挑战“人造全球暖化”的假说,指出这还不是定论,不能因此制定相关的政策。挑战“人造全球暖化”,揭穿这个谎言的学术研究更不计其数。如果我们坚持科学不迷信,如果我们坚持真理不盲从,如果我们还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如果我们不愿意被人欺骗,如果我们不想承担因为这个谬误所造成的巨大经济负担,请站出来用你的常识来戳穿这个“人造全球暖化“的世纪骗局。

http://standardworlddaily.com/blog/archives/2538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www.dongxi.net/b00zC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全球暖化骗局 全球暖化谎言 全球暖化大骗局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全球暖化大骗局,全球暖化谎言,全球暖化骗局论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