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44872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8-24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凯文·凯利
凯文·凯利
约翰·佩里·巴洛
约翰·佩里·巴洛
泰德·纳尔逊
泰德·纳尔逊
霍华德·莱茵戈德
霍华德·莱茵戈德
克里斯·安德森
克里斯·安德森
斯图尔特·布兰德
斯图尔特·布兰德
汪丁丁
汪丁丁
段永朝
段永朝
胡泳
胡泳
郭良
郭良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图)David RorvikDavid Rorvik

David Rorvik,美国记者和小说家。

真正把Cyborg这个概念推广给大众的时间是在1971年,归功于David Rorvik所著的小说《当人成为机器时》(As Man Becomes Machine: The Evolution of the Cyborg),才使Cyborg这一概念为世人所熟悉。

1978年 科幻作家David Rorvik发表其颇有争议的小说《In His Image: The Cloning of a Man》描述了一个富翁买通科学家“克隆”了他自己的过程,由此引起了关于克隆伦理的讨论

目录

[显示全部]

个人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David Rorvik (born 1944 in Circle, Montana) is an American journalist and novelist who authored the 1978 book In His Image: the Cloning of a Man, in which he claimed to have been part of a successful endeavor to create a clone of a human being.

(图)David RorvikDavid Rorvik

Rorvik graduated with a B.A. from the University of Montana in 1966 and a M.S. summa cum laude from Columbia University's Graduate School of Journalism in 1967. He worked as a science writer and a medical reporter for Time and contributed articles to numerous publications, includingThe New York Times, and wrote several books including the bestselling Your Baby's Sex: Now You Can Choose (1971, with Landrum B. Shettles), outlining the Shettles Method to influence the sex of a child. Rorvik was awarded an Alicia Patterson Foundation Fellowship for investigatory reporting on the politics of cancer research worldwide. Some of his findings from this investigation were reported on in Harper's Magazine, the Washington Post and other publications. Earlier in his career, he was the recipient of a Pulitzer Traveling Fellowship for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s of apartheid politics in Africa on press freedoms.

In In his Image, Rorvik claimed that in 1973 a wealthy businessman he dubbed "Max" had contacted him and recruited him to find scientists willing to create a clone of him. Rorvik claims to have formed a scientific team that was taken to a lab at a secret location. After a few years of experimentation they managed to implant a specially prepared body cell nucleus into the cytoplast of a human ovum (a technique known as 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 and, in turn, succeeded in implanting this egg into the uterus of a surrogate mother, a local resident called "Sparrow." A healthy child, it was claimed, was born nine months later. He stated in the book that he was able to tell the story only on the condition that he safeguard the identities of all involved and cautioned his readers that the book did not provide proof that the cloning had occurred, although he stated he was convinced that it had.

Before the book was published, the New York Post learned of the story and made it front-page news on March 3, 1978. Soon after, NBC's Tom Brokaw interviewed Rorvik on The Today Show. The book was very popular and caused much discussion about the ethics of cloning. However, scientists including Yale University professor Clement Markert generally disbelieved Rorvik's claims. Efforts to clone mammals had not been undertaken at that time and it was widely assumed that there would be enormous obstacles to achieving successful mammalian cloning.

British scientist Derek Bromhall filed a $7,000,000 defamation suit against Rorvik's publisher J. B. Lippincott, alleging that the book was a hoax, that it incorporated parts of his doctoral thesis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loning process, and that it had used his name without permission. When Rorvik refused to reveal the identity of "Max" or provide proof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clone, judge John Fullam found that the book was a "fraud and a hoax" in a pretrial ruling. The case went to trial in 1982, with the charges being reduced to invasion of privacy. The publisher soon entered into an out-of-court settlement that included a payment of $100,000 and a public representation that the book was a hoax. No evidence, however, was presented in pre-trial proceedings, during the trial or thereafter that established either the truthfulness or the falsity of the book. Rorvik himself denied that there had been any hoax and refused to be party to the out of court settlement and did not contribute to it financially.[1] He wrote an article defending In His Image for Omni in 1997.

Rorvik has since written, ghost-written, edited and agented several books on diet and nutrition, psychology and other topics, including the Physician Desk Reference for Nutritional Supplements (2001). In 2006, a sixth edition of his gender-selection book with Dr. Shettles was published, marking nearly 40 years of continuous print for that title.

让“Cyborg”走向流行编辑本段回目录

Cyborg相当年轻,关于这个词的由来,我们在本文的上半部分已经初步地解释过。他源自1960年发表的美国航天医学空军学校的两位学者Manfred E. Clynes与Nathan S. Kline的研究结果。两位学者中Clynes是生理仪器和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的设计者,Kline则是临床精神病学的医师。两位不同领域学者共同定义了Cyborg这个概念,在最初的设计构想中,Cyborg被寄予希望透过辅助机械以增强人类的生存能力,以期达到克服外层空间环境的要求,而且是一种能够进行“自我调节的”人机系统。因此,在一开始的定义中,Cyborg就拥有了自己最明确的特性——它就是指整合有机的和人工的系统于一身的物体。尽管,诸如器官移植、义肢辅助、缺陷弥补乃至整形美容在随后的年代中都已经开始在使用Cyborg这个概念,但作为一个比较学术化的词,在其诞生之后的较长的一段岁月里并没有为大众所熟知。真正把Cyborg这个概念推广给大众的时间是在1971年,归功于David Rorvik所著的小说《当人成为机器时》(As Man Becomes Machine: The Evolution of the Cyborg),才使Cyborg这一概念为世人所熟悉。这是一本科普性质的小说,作者本身是一位学者,站在一堆学术化资料的基础上对Cyborg这个概念进行了一番浅显化的阐述,并在一定程度上预见了几十年内Cyborg可以期望的发展。由于这本科普小说的原因,公众开始对Cyborg这个概念熟悉起来,并不断地补充各种新的想法和概念,最终使它成为了一个相当流行的字眼。

但是,尽管没有使用Cyborg这个定义,但是在科幻小说之类的幻想文艺作品中,类似的存在可以追溯得很早,因为科幻小说本身具有一定的科技前瞻性嘛,因而这个领域的发展其实并非在Cyborg定义之后,而是在Cyborg这个字眼开始流行之后开始使用它。其实,历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说玛丽·雪莱的《科学怪人》(Frankenstein)就是一本Cyborg题材的科幻小说,疯狂的瑞士科学家Henry Frankenstein的这个在手术台上利用死尸和机械装备的怪物被认为是文艺作品中最初出现的Cyborg。而1923年E.V. Odle所著的科幻小说《发条人》则从另外一个角度阐述了Cyborg的可能,他从人类自身的逐渐机械化出发描绘了未来的一个令人担忧的可怕图景。它描述了在未来,人们的大脑被植入发条时钟用来控制和规范整个人的行为(当时,电脑的概念尚未建立起来)。而之后,随着Cyborg概念逐渐流行化,越来越多的文艺作品开始喜欢选择Cyborg为题材,其中包括很多我们较为熟悉的科幻、动漫、游戏作品。比如著名科幻电影《机械战警》(RoboCop)、《终结者》(Terminater)、士郎正宗原著押井守导演的著名动漫作品《攻壳机动队》(スカイパーフェク)、木村幸人的著名作品《铳梦》等等,这些作品中的Cyborg往往可以归结为两个支配性的特征——拥有超越普通人的强劲肉体和强大而细致的机械控制能力,也就是说Cyborg是利用机械大大地加强人类的肉体和精神两个方面,这不妨可以看作文艺作品中对于Cyborg的一种主流观点。

让“克隆”概念走向大众编辑本段回目录

克隆技术的早期发展

(图)David Rorvik著作David Rorvik著作

在斯佩曼的水蜥实验之后,核移植实验做得很频繁,克隆技术因此迅速得到完善,犹其是1936年C·斯特恩成功的使体外培养的小鼠细胞发生融合,选取高级生物作为实验对象出现可能,以至斯佩曼在1938年乐观的预言了克隆高级生物的可能性, 他设想采用细胞核移植技术,从发育到后期的胚胎中取出细胞核,将其移植到卵子中,用这种方法来克隆动物。斯佩曼称他自己的这一设想为“奇异的实验”,而这正是生殖性克隆所采用的基本途径。但回顾克隆技术的发展史,只有当遗传学研究被还原到人们所熟知的物理与化学层面时,用技术操纵高级生物的遗传与繁殖才有可能。而当时,“奇异的实验”因超出了这一技术维度,因而只能停留于难以实现的设想中。
 从30年代后期起,胚胎学开始与当时新兴的学科——遗传学结合,实验中不断取得研究成果,这些使遗传学研究呈现出繁荣景象,而理论上的创新往往是使技术产生质的飞越的前提。由于二战的爆发,遗传学研究的中心由欧洲移到了北美。1941年,美国生物学家比德尔(G.W.Beadle)开创生化遗传学,提出“一个基因一个酶”的假说,该假说在1964年被充分证实,成为遗传密码概念的理论基础。“一个基因一个酶”对基因在发育中的作用给予了合理的阐释,即基因决定蛋白质,蛋白质决定代谢作用,代谢作用决定各种性状,使遗传学中对基因的功能的研究和生物化学中对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研究被沟通。按照一个基因一种酶假设,蛋白质生物合成的中心问题有两个:一个是遗传密码问题,即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排列顺序的信息究竟是以什么形式储存于DNA分子结构之中,另一个是蛋白质生物合成问题,即遗传信息从DNA向蛋白质分子转移的过程是怎样的。复杂的生物遗传过程被还原理解为是一系列具有严密因果关系的化学反应相互作用的结果。三年后,遗传学家埃弗里(Oswald Avery)在肺炎双球菌实验中证实,转化因子是脱氧核糖核酸(DNA),遗传的物质基础因此被阐明,基因得以从假说发展成物质实体。到1952年,DNA携带遗传信息的功能被赫尔希(A.Hershey)的噬菌体浸染细菌实验所证实,将遗传问题还原为化学问题的研究方法有了理论依据。但是,尽管DNA的化学成分此时已为人所知,但人们对决定其功能的分子结构尚不知晓,遗传问题还缺乏物理上的还原,这一理论缺陷使当年英国遗传学家金(King)所做的首次克隆高级动物的实验——克隆青蛙实验失败。

 第二年,沃森(J.Watson)和克里克(F.H.C.Crick)根据维尔肯(M.Wilkins)的DNA X光衍射资料提出了DNA双螺旋分子结构模型。以前,科学家们虽然对DNA的化学组成了解得不少,但是对DNA分子作为一个整体的了解及其生物学功能却知之甚少,DNA双螺旋分子结构模型地提出使这一理论空白终于被填补,人们对DNA是遗传物质不再有丝毫怀疑。而以往困扰科学家们的组成DNA分子的四种碱之间的联结方式也在这一年被最后确定,运用物理与化学的方法来研究生理问题的分子生物学诞生。1955年,美国分子生物学家本泽用基因重组分析方法,研究大肠杆菌的T4噬菌体中的基因精细结构,其剖析重组的精细程度达到DNA多核苷酸链上相隔仅三个核苷酸的水平。这一工作使分子遗传学和经典遗传学在概念上被沟通。生命完全被还原为一系列相互作用的物理与化学反应。理论的突破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核移植实验的成功率越来越高,实验所选取的供体细胞的分化程度也越来越高,选取完全分化的细胞为实验供体终于在1958年实现。史蒂沃德(F.C.Steward)用完全分化的胡萝卜根细胞成功培养出了胡萝卜植株。
 此后,“科学的技术化”与“技术的科学化”的趋势在克隆技术的发展历程中越来越明显,这种趋势使科学与技术之间的依赖关系日益强化。1960年,霍利德(R.Holliday)进一步完善了DNA双螺旋分子结构模型,他提出双螺旋DNA分子交叉结构中存在异源双链(hetero-duplex),即每个双链有一部分来自另一个双链中对应部分。该理论很快就被应用于技术之中,科学家们做了许多实验,不断取得成果,第二年,塔考斯基(Tarkowski)等将小鼠卵裂期不同品系的胚胎细胞聚集后,成功地形成了嵌合体小鼠;此时,生物学家对遗传单位的分子化学性能以及较复杂的染色体类型已有相当程度的了解,运用技术手段,技术目的基因与载体已能找到,干预复杂的生物遗传过程有了可能。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法国遗传学家弗朗索瓦·雅各布(Francois Jacob)提出基因调控概念,克隆较复杂的生物的条件逐渐形成。

 1962年,英国生物学家戈德(John Gurdon)宣布他用非洲爪蟾的体细胞成功克隆出了蝌蚪。他将非洲爪蟾的卵置于紫外线照射之下使其细胞核被破坏,然后从非洲爪蟾的表皮细胞中取出核,放入去核卵细胞中,经过发育,最后得到克隆爪蟾。这是第一次用真核生物的体细胞为供体细胞克隆高级生物并且成功的实验。在此之前,由于原核细胞表达的基因调控比真核细胞要相对简单,克隆实验所选取的供体细胞均为植物或低等原核生物的胚胎细胞。从遗传学上看,胚胎细胞克隆出的生物仍然是精细胞和卵细胞相结合的产物,技术只是改变了胚胎的发育方式。因此,胚胎细胞克隆出的生物是供体生物的下一代;而体细胞克隆出的生物,其胚胎是“人工制造”的结果。技术在体细胞克隆中所起的作用不只是改变胚胎的发育方式,它还“制造生命”,体细胞克隆出的生物与供体生物则属同代。这种本质上的差别使人们围绕克隆技术展开了第一轮辩论。

 1966年,基因编码终于被破译,结果发现一切物种所使用的遗传密码都是一样的,存在于DNA上,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与分子结构各类基因的遗传功能被揭示,人们对基因的认识又向前进了一步。这一发现后来成为基因工程的客观基础,而克隆高级生物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的基因工程,它的发展也因基因编码地破译而拥有更广阔的空间。
 构建重组DNA分子是克隆动物的关键,即:把环状的载体在指定部位切断,然后把含目的基因的DNA分子插入其中,再将两者连接起来。这一过程需要两种DNA操作酶,一种是限制性内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s),它能象“手术刀”一样在特定位点切开DNA分子,使生物学家克隆分离出带有遗传片断;另一种是连接酶(ligases),它能将切割出的遗传片段“黏合”起来。科学家此时已对细胞的基因调控系统比较了解,1967年DNA连接酶被分离,到了1970年,DNA限制性内切酶也被分离获得,而在此期间,1969年,科学家已分离得到了第一个基因。1972年,美国人伯格(Paul Berg)将两种不同的DNA 片段成功地连接重组成一个新的DNA分子,第二年,科恩(Cohen)重组DNA组织获得成功,至此,克隆高级生命的主要技术困难都已基本解决。1977年,依尔门斯(Karl Illmensee)宣布他已成功的克隆出单亲老鼠,但这一实验结果未被证实。不久,反对发展克隆技术的声音就出现了,数百名美国人来到美国科学院示威,高呼“我们不要克隆”,“不要碰我的基因!”等口号,这是第一次对克隆技术提出的抗议。

(图)David Rorvik著作David Rorvik著作

次年,世界上第一名试管婴儿——路易斯诞生,加之作家罗威克(David Rorvik)的科幻小说《按照他的面貌:克隆一个人》(In His Image: The Cloning of a Man)发表,一场关于克隆伦理的大讨论在全球范围内展开。
 1979年,依尔门斯宣布又克隆出了三只老鼠,但这些老鼠在生理体质上都有缺陷。在克隆技术迅速发展,克隆研究如火如荼的背景下,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裁定承认人造组织及生物具有专利价值,这使克隆研究迅速商业化,民间对克隆研究的投资越来越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克隆技术的发展步伐。

 1981年,日内瓦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胚胎移植技术终于培育出健康的老鼠。1983年玛利斯(Kary B.Mullis)开发出一种可加快DNA合成速度的链式技术,这给胚胎移植克隆带来很大的方便,人类胚胎被成功的从一个母体转移到了另一个母体。次年,维尔登(Steen Willadsen)克隆出一只羊,这是第一例得到证实的用胚胎移植技术克隆出的哺乳动物。1986年,他又从不同的细胞中克隆出牛,频繁进行的克隆实验也加快了胚胎移植克隆技术的完善速度,1988年,格雷纳德生物公司成功地利用改进后的胚胎移植技术克隆出奶牛。为了使基因工程上取得的技术成就能应用于人类,需要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人类遗传进行系统的研究,1990年,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项目开始,1993年,人类胚胎克隆成功。

 克隆技术研究的重点,在此后转到了对目标基因与基因载体重组过程的控制、对第二、三代克隆动物的培育、以成熟体细胞为供体的克隆,“设计生命”在克隆技术的发展历程中的色彩也似乎越来越重。1995年,坎贝尔(Campbell)从不同的细胞中克隆出羊,他后来又在1997年创造了一个被注入人类基因的克隆羊。1998年,美国人怀特(White)用羊的体细胞与牛卵结合;韩国人将老虎的体细胞与牛卵细胞结合;我国将大熊猫的体细胞与兔卵结合,这些实验均获成功。

检验克隆婴儿也要防作弊 编辑本段回目录

  (华盛顿讯)在雷尔教派(Raelian Cult)科学家上周五宣称“首次克隆出人类婴儿“夏娃””后,《华盛顿邮报》披露说,早在20多年前就曾有人谎称克隆出人类婴儿。

  1978年3月3日,《纽约邮报》曾在头版以醒目的标题报道说:“一个没有妈妈的婴儿出生了:他是第一个克隆人”。

  当时,《华盛顿邮报》和其他一些美国报纸次日纷纷就此进行了炒作。然而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谎言的制造者是一位名叫勒尔维克(David Rorvik)的记者,曾在《纽约时报》和《时代》周刊工作。

  勒尔维克撰写了一本叫“In His Image:The Cloning of Man”的书。他在书中谎称,自己受雇于美国一名百万富翁,在太平洋一个秘密小岛上设立了实验室,花费5年时间“成功地”利用富翁的细胞克隆出了一名男婴。

  当时,科学家们用了3个月时间,戳穿了勒尔维克的谎言。美国法庭也介入了此事,要求勒尔维克拿出证据。该法院最终于3年后的1981年裁定,所谓“克隆人”的故事“是假货和骗局”。

  《华盛顿邮报》报道说,专家们指出,借助现代脱氧核糖核酸(DNA)鉴定技术,现在也许几天就可以验证雷尔教派是否真的克隆出了人类婴儿。

  但他们也强调,在检验过程中仍然存在出错和造假的可能。比如说,该组织科学家也许可以从同一个人身上提取两份样本,然后说这分别是“克隆婴儿”及其母亲的。

  为确保鉴定工作能让人信服,专家们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他们认为,雷尔教派应将测试的所有细节都对外公开。

  著名的反伪科学专家詹姆斯·兰迪说,从由克隆女婴及其母亲体内提取样本开始,整个测试过程就应该置于监控之下,即使样本有一分钟从人们视线中消失,也应该被怀疑是“欺诈行为”。

  兰迪还对雷尔教派选定前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记者吉伦作为测试工作的组织者提出质疑。吉伦曾在康奈尔大学获得理科博士学位,他将负责寻找专家验证克隆婴儿的身份。

  但兰迪指出,吉伦一贯热衷“普及”伪科学,让此人去负责测试,无异于“让一只狐狸去照看鸡舍”。

  从理论上来说,雷尔教派不是没有可能克隆出婴儿,但如果像多数科学家所怀疑的那样,这只是个骗局,那么该组织的动机何在?

  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科学史博士生、《骗局博物馆》“The Museum of Hoaxes”一书作者伯泽认为,雷尔教派主要可能是为了吸引眼球。伯泽说,即使骗局最后被揭穿,该组织起码也达到了吸引数百万人注意力的目的。

  该组织发起人克劳德·沃里尔洪(Claude Vorilhon)原是法国体育新闻记者兼赛车手,约30年前,他声称曾在火山上和外星人会晤6次,随后发起了相信外星人在2万5000年前通过克隆技术创造人类的雷尔教派。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David Rorvik 戴维·罗维克 David M. Rorvik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David M. Rorvik,戴维·罗维克,戴维·罗威克,勒尔维克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