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7072 次
  • 编辑次数: 10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8-11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中关村博物馆
中关村博物馆
中关村创业报告
中关村创业报告
无锡物联网园区
无锡物联网园区
中国乐谷
中国乐谷
中关村IT男房奴心路
中关村IT男房奴心路
中关村上市公司总市值
中关村上市公司总市值
揭秘中国西部硅谷
揭秘中国西部硅谷
中关村草根创投咖啡馆
中关村草根创投咖啡馆
中国硅谷极客指南
中国硅谷极客指南
下个苹果诞生于中国
下个苹果诞生于中国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中关村寻根考辨录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中关村寻根考辨录

中关村寻根考辨录
作者:樊洪业

时下的中关村,正在涌动着一股寻根热。
7月23日,《北京晚报》报道:郑胜利等11位政协委员“向各界发出呼吁,尽快为名噪世界的中关村寻找原址、正名立碑”。其建议甚善。
五天之后的7月28日,《北京晚报》即以《中关村村址找到了》为题,称“综合多方线索,历史上中关村的大致位置在北大中关园二三公寓,海淀区中关村二小和科学院第一幼儿园一带”。其结论很值得商榷。
笔者系中关村里一“村民”,对村史亦关注有年,是以为文讨论。


近十余年的资料线索
1965年夏,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的一个研究所工作。赴京前的暑假期间,收到了由接收单位发出的报到通知书,那报到的去处是“中关村”。父亲见了很纳闷:儿子去京城的中国科学院工作,怎么反倒下了农村?
来到北京,按通知书上的提示,我从火车站乘3路无轨电车到西直门,再转32路公共汽车到中关村。与3路无轨电车沿街的一路繁华相比,32路两侧有相当的反差,车窗前不断闪过的多是“村”景。直到下车,当步入那条十分壮观的林荫大道,两侧楼房尽收眼底时,才发现这是一座城,只是它的大号叫“中关村”。
进村后的许多年里,我经常好奇地向“老”同志询问中关村的来历,所得到的回答,多是十分简单和万分不肯定的传闻。
带着猜谜的困惑和期待,当八十年代我转向中国近现代科学史研究时,也就稍带着注意搜集一些与中关村历史有关的资料。
1987年4月13日的《北京晚报》,在“谈北京”专栏中,刊有丘宝剑的短文《中关村原叫中官屯》,谓此地原叫“中官屯”, 中国科学院单位进驻以后称“中关村”。
除丘氏文章外,近十余年所见与中关村起源有关的资料,可以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由有关部门出面组织集体编写的工具书类出版物。下按时序列出书名、出版单位、出版时间和与本论题相关的内容简介。
1.《北京历史地图集》,北京出版社,1988年5月。书中编绘有“民国北平市郊五区、郊六区(1947年)”地图,图中在海淀镇、成府村和保福寺“三角”之间绘有“中关村”。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北京市》,商务印书馆,1991年4月。书中列“中关村”条,释文谓中关村“在海淀区东南部。泛指海淀路东及中关村路两侧地区。原为农地,有小村名中官村,后讹为中关村。”
3.《海淀区地名志》,北京出版社,1992年9月。书中在“中关村街道办事处”条下,写有“关于中关村的名称来历,一说:清代某中官(宫内官僚,即太监)于此置立庄田,故名中官村,后谐音更今名。另一说:原名‘中官坟’。‘中官’是太监的意思,因该地葬有不少太监,故名。后来区域内居民人数增多,形成小村,人们忌讳‘坟’而改称村并讹为中关村。至清末,‘中关村’这个地名就已广为流传了。”
4.《北京地名典》,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3月。书中有“中关村路”条,释文谓“中关村一带原为荒地,坟场,菜园……所以称中官村,是因为这里旧时有太监坟地。”
第二类是在报纸和书刊的个人文章中述及中关村的起源。
1.《电子一条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收于《希望的火光》一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5月。是一篇论文,文中称现在的电子一条街“这个通道,历史上是从城里到海淀镇的通道”,清代的皇宫贵族“就是经过这个通道,从城里的皇宫到皇家园林去的。因此中关村的这一条街,记录了中国古代的文明,也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苦难历史的见证。”
2.《天清气清科学城》,刊于1989年9月26日《北京青年报》。是一篇报道,文中引述“在中关村街道干了几十年居委会工作的赵老太太”的一段话:“刚解放那会儿,咱中关村地面只有20来户人家,四周是杂草丛生的荒野,西北角是一大片乱坟岗子”。
3.《从中官屯到科学城》, 刊于1989年10月2日《科技日报》。文中称“中关村本名叫做‘中官屯’。‘中官’为古时太监的别称。这里原本为太监的墓地,一片斜阳枯树绕暮鸦的坟场,孤寂冷寞中散落着几户看坟人家。直至1949年,这里依然是空旷荒凉。不过也有靠拉骆驼或泥瓦匠为生的几户人家,被称做‘穷八家’,在这片穷苦的土地上挣扎、劳作……”
4. 《“中关村”原为“中官村”》,刊于1993年1月3日《科技日报》。文中谓中国古代朝中官员分为“中朝官”和“外朝官”,“海淀镇的官邸和园林,大多系中朝官员所建。据调查,海淀镇东部的中关村左近,解放前很荒凉,坟地垒垒,暮鸦飞鸣,所葬之人多系海淀镇的中朝之官、尤以中官太监墓地为多,成为此地的一大特色,故而后人将此地命名为中官村,意为埋葬太监等中官的地下村落。”
5. 《也谈中关村》,刊于1993年2月21日《科技日报》。文中提出中关村原名“中官屯”,“宫中内官、中官住过的‘中官屯’由于房子年久失修而废圮,附近墓坟乱埋,较为荒寂。但其名尚存,路口的小铺墙上仍标有‘中官屯’三字。”(文中间接引述了丘宝剑所述的具体情节)。
总体来说,上述书籍或文章,与其说是揭示中关村起源的起源,不如说是关注中关村名称的来源。各文所载有同有异。相同之处,不知后者是否引用了前者;相异之处,则是各说各话,不见讨论和辩驳。在关键之处,我们分不清哪些是古籍文献的记载,哪些是当地百姓的传说,哪些是作者的推测。
第三类文章显系简单辗转抄传者,这里就不占篇幅说它了。


走访邓乡长 实地话“中官”

从1990年起,我开始从事中国科学院院史资料征集和研究工作,对中关村历史的调查,一度进入我们的工作日程。
中关村的大变化只是发生在近几十年间,在中国科学院开进之前,世代居住在中关村一带的老住户里,还有很多人健在。因此,我们决定寻访当地的“遗老”,首选对象是当年曾担任过保福寺乡乡长的邓启祥。
邓启祥,1921年生于保福寺。问他祖上已在此住家多少代,他摇摇头:“说不清楚,反正我打小记事时,是见过‘老祖’(曾祖父)的”。解放初,这一带都属于保福寺乡的辖区,邓启祥在乡里先是当财政委员,后来升任乡长。1955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总务科工作,现在是生态研究中心的退休职工,仍住在保福寺遗迹仅存的一处平房小院里。
在1992年,从5月到11月,院史工作人员到邓老家中访谈四次,另请他导引我们到中关村重要地段实地考察一次。很可惜也很内疚的是,当时记录不善,又因人员变动和接受其他紧急重要任务等原因,未能及时整理成文。
直至这次寻根热浪袭来,我又“复习”了一遍当年的记录。今年8月21日上午,我们重访邓老,请他回答了若干问题。为了便于把古今时空联系起来,建议他画一些示意图,未曾想他竟在两天之内,用一张张废物利用的A4打印纸拼贴成一幅很大很大的图,图中或画或注,传递出了当年保福寺乡所辖地区的地界、住户、房屋、坟地、菜地等等“地貌”和“人文”的信息。我实实在在地被感动着,他老人家却略带难为情地笑着说:“掌握不好大小比例,画着画着就接不上位置了。”8月23日,年已八十而精神矍铄的邓老,又一次沿着中关村的重要遗迹旧址为我们做“导游”,丘宝剑、胡亚东两位先生应邀同行,在路上还与另一位“村中遗老”刘惠先生不期而遇。这次实地考察,不仅帮助我们“后来人”大致弄清了中关村前史时期的时空方位,邓老本人也校准了他的个别记忆。
我们已与邓老约定,要对他做更详细的访谈,访谈结果将收入《院史资料与研究》。按这位老乡长的描述,中关村的当年是这样的:
这里原来并不叫中关村,我们住这地儿的人都是叫它“中官儿”(为简洁起见,下略儿化音,直称“中官”)。中官归保福寺乡管辖。保福寺乡也是解放后的叫法,解放前叫18保。18保下设11个甲。从蓝旗营说起,蓝旗北边是成府村管辖的地界。蓝旗营原来是清代的兵营,边界比较整齐,住户也比较多,按东北、西北、西南、东南四块分为第一、二、三、四甲。蓝旗营西面就是中官,分为第五甲和第六甲。七、八、九、十甲都在蓝旗营以南,保福寺西庙和东庙都在这个范围内。南界到三间房和白塔庵。再往南往西,就归大钟寺管辖了。保福寺以西的东大院、黄庄一带归海淀管。最后的十一甲是在东北角,蓝旗营以西的三才堂一带,还包括清华园和西柳村,在老铁道西侧,占很小一个角。中官分南北两甲,北边是五甲,南边是六甲。整个中官的地界,北边挨着成府,边界是一条东南向西北的斜线,后来修建成府路时才取正为南北向再拐为东西向的。中官的东界是蓝旗营的西门(今科仪中心),南界在现在的四环路南侧。中官西界在临近燕京大学东墙外果园以东(今中关村北路西侧)。五甲和六甲的南北分界在天文台(今微生物所西楼)以北。土改时期,五甲有24户人家,有顾、刘、张、吴、侯、徐、高、杨、绳、芥等姓。五甲西北角有菜地。在今北大中关园三公寓之南有喇嘛坟,坟周围三面有松(樊按:邓老所述之“松”,在现场观察多为侧柏。后不一一加注)。现在的中关园和化学所、设计院都在五甲界内。化学所的西北角是乱葬岗子,化学所西面有一松树圈坟,看坟人叫芥德才。六甲有16户,有张、杨、尹、姚、王、梁等姓。在天文台楼后,有一松树坟地,坟主姓东,看坟人姓杨,坟前有井。天文台东南有张家,是地主,张宅东面接出一间小房,做了外来户的夫妻店,卖酒、醋、酱油、煤油、火柴等。小店的门脸朝东,在房檐下的右上角处写着“中官”二字。 邓启祥老人说,当年的“中官”就是这个样子。他又说,没听说这里有过为朝见皇帝的官员造的房子,这里没住过当官的,连个官道都没有,有的只是庄户人家走的大车道和田间小路。倒是有几处当官的坟头,有看坟人,但不知道都是些什么官。他还说,叫“中关村”,肯定是中国科学院来这里盖楼以后的事。  对“中官聚落”形成的推测聚落,是指人类因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形成的某种形式的聚居点。聚落地理学作为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聚落的形成原因、构成要素、分布形态及历史演变等等。我们应该考察或推测一下作为聚落的中官。康熙年间,著名学者朱彝尊独力编成一部《日下旧闻》。日下,指京城,在这里是专指北京的。书中所录有关北京的记载和资料,是从历代各种古籍中淘出来的,全书没有与中官有关的记述。在《日下旧闻》问世之后,清廷在北京西北郊开始大兴土木,建造皇家园林。乾隆帝对朱彝尊的书很有兴趣,但很不满足,就指令一批文人学士对此书进行大篇幅地增补和考订,写成了《日下旧闻考》。与《日下旧闻》相较,该书在新增的“国朝园囿”部分,把畅春园、圆明园、清漪园(后之颐和园)、静明园(玉泉山)、静宜园(香山)等,尽纳其中,对圆明园部分记述犹详。另在“郊垌”部分,则见大量增加了有关圆明园周边地区景物的记述。其中的海淀、皇庄(今黄庄)、蓝旗营、保福寺、陈府村(今成府)等,都在圆明园的南侧,说明书作者是到我们今天所关注的这个地区做过实地考察的。书中所列的黄庄,原来可能是明代为宫廷产粮的皇庄,清代已废。保福寺,是明代兴建的寺庙,有名僧主持,有塔、钟、碑,可能曾有过香火颇盛的时期。真正伴随圆明园而新起的,是蓝旗营和陈府村,海淀镇则因诸园的修建而走进鼎盛期。海淀镇,在金朝时是京城通向西北方的交通要道,到清代中期发展成为一个集结了有相当数量非农业人口的商业集镇。蓝旗营,是保卫圆明园安全的“正蓝旗护军营房”,是满族人在历史上形成的兵民一体的军事组织。陈府村,在明代已有道教建筑。清代成为乾隆第十一子成亲王寓园的所在地,地名亦改为“成府村”,在圆明园受毁之前,曾盛极一时。在周边地区人口激增的情况下,介于这些“发达地区”之荒郊野外的空隙地带,最有可能充当为死亡人口找出路的坟茔地。在成府以南,蓝旗、保福寺以西,黄庄以北,和距海淀镇以东偏北不算太远的这个地面上,分布着大量的坟头,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关注的中官地段。在圆明园衰落之后,其周边地区亦随之衰落,但在农业社会的大背景下,不管是宗教聚落的保福寺,还是军事聚落的蓝旗营,或是集镇聚落的海淀和成府,都将转变为乡村聚落,或是向乡村聚落倾斜。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人口稠密地区的“多余人口”有可能向坟茔区移民。一部分坟茔可能改变为耕地,看坟人可能兼为农民或完全转变为农民。聚落地理学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历史悠久的乡村聚落的平面形态呈团聚型,而开发晚的地区则呈散漫型。从邓启祥老人草绘的土改时期保福寺乡地图看,蓝旗营内和保福寺庙殿区周围的居民点是相对密集的,而中官地段内的居民点是明显分散的。这给了我们一个暗示:中官真正形成聚落的时间是很晚很晚的。还有一点可供分析,科学院后来在中关村的建设,之所以选择从北区开始,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恐怕很与“中官”聚落平面形态的散漫有关。农户少且分散,安置工作难度小,投入成本低,工程进度快。反过来看,这一带历史最悠久的保福寺,却至今还保存着三片由老居民们世代坚守着的小平房“聚落”。  

关于“中官建园”说  

对中关村前史时期的名称有多种说法,在邓启祥老人的经历中,他只认“中官”。我曾再三询问他:是“中关”还是“中官”?他毫不犹豫而非常自信地回答是“中官”。问他为什么叫“中官”?他又非常干脆地答说“不知道”。中官儿、钟官儿、中湾儿、中官坟、中官屯,皆不见经传而多流传于口头。其核心的语词是“中官”二字。中官儿,是“中官”的儿化音。“钟官儿”和“中湾儿”,是“中关儿”的同音或谐音。中官屯,像是中官坟的谐音。中官,按《汉语大词典》,有四种解释,一是远古时代的官名,二指朝内之官,三指宦官,四是星位或星区名。其中与中关村的史前传说有关者,是第二和第三种解释。各种关于中关村名称来源的传说,可以概括为二,一是“中官建园”说,二是“中官建坟”说。建园,是说中关村因朝中官员在此建园而得名。具体而言,是说清代皇帝住在北面的皇家园林里,朝中官员从城里来朝见皇帝,路途远,很辛苦。因此在今中关村一带盖房,朝见皇帝的前一天就从城里赶过来住宿,以免起大早受奔波劳累之苦。盖房建园的多了,因此成“村”,是“中官”的村,由此遂生中官村。我们来考察一下此说的合理性。清代皇帝在京城西北郊大兴土木,兴建皇家园林,始于康熙建畅春园(其址与今北大西墙南段隔路而对),接下来是雍正在畅春园以北建圆明园,乾隆接他老爸向东大大扩展,建成了举世闻名的万园之园。住舒服了,乾隆爷开始经常在圆明园里设朝听政。后来的几代皇帝也都照此办理。时间一长,皇帝就把圆明园和畅春园附近的一些大小园子赏给王公大臣,以方便他们伴驾议事。嘉庆年间,更把康熙时在明代勺园旧址上建起的弘雅园改称“集贤园”,成为“公寓”,以便让从城里赶来的官员们在上朝前后落脚休息。道光年间,魏源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下海淀,下海淀,请事画诺如邮传。未明往返八十里,郎官住城堂住淀。去时柳树啼早鸦,宫门晨开扫落花,午归马汗和尘沙。 由此可以看出,不仅是皇帝经常在圆明园设朝听政,军机大臣那一级别的国家重臣也是常在这里办公了(海淀镇老虎洞北侧的“军机处胡同”就是军机大臣们住宿地的旧址),六部官员的“请事画诺”要赶到这里来办。“郎官住城堂住淀”,表明来此办公的官员在待遇上的等级差别。清代,郎官是指六品以下的官员,堂官是指六部中的尚书和侍郎之类高级官员。后者可以“住淀”,系指住海淀。而前者只能住在城里,起大早骑马上路,中午还要赶回去。套今天的级别说,就是司局级官员才有资格住海淀的,处级以下官员是排不上队的。侯仁之在《北京海淀附近的地形、水道与聚落》一文中绘有一幅“清中叶海淀诸园略图”,从图中可见,海淀镇处在诸园以南的居中位置上,与周围地区的空白相比,从其建筑物的密集分布也可以猜测出它当时的繁华。今海淀区公安局所在的那条街上还有“前官园”“后官园”的名称,或许就是当年“堂官”们所住“招待所”的遗址所在。官员们来见皇帝或王公大臣,要于前夜投宿,在达到省时省力目标的同时,还要解决食宿供应、人身安全、文件保密等问题,不是随便在哪里都行。因此就有在条件较好的重镇海淀设立“官园”的需要。荒凉的中官聚落并不具备这些条件。起码的一条,如邓启祥老人所述,这里连条官道都没有。没有官道,何以骑马乘轿。如果步行上朝,满身尘土一靴泥,连仪容风纪都没了,那可是大不敬的罪过。那个时代距离我们并不算过于久远,如果真的有朝官在此建园,不管是地上建筑,或地下埋藏,总不致踪迹皆无。然而,至今没有任何可以支持“中官建园”的证据。  关于“中官建坟”说另一说,认为缘于“中官建坟”。是说朝官或太监们死后在此下葬,只是对这两者,或是笼统含之,或是各有强调。但不管是朝官还是太监,都是被称为“中官”的。按前面的推测,中官聚落的形成,很可能与“坟”有关,但不大可能是专用的太监墓地。据《海淀区地名志》载,恩济庄有清代太监墓葬群(占地30万平方米),玉泉山下四槐居之西有“圆明园太监墓”(占地1667平方米),都是太监们的身后去处。当然,圆明园成为废园之后,离园外迁而在贫病中死去的,清末园内留守的,以及民国以后散落生活在这一带的太监们,在不能正规享受原有墓葬待遇的情况下,有就近择地而葬的可能。同样,这块坟地对周边地区的各个阶层人士,都应该是开放的。为一地取名,大多与最先在其地活动的人所见到的地面标志物有关。不管是双榆树、五棵松,还是王府井、公主坟,无非都是用了地表一处的某种景观来标示其附近的地域。因此,极有可能的情况是,最早为这里命名的人,是在这里首见的明显标志物是一座或一批下葬了朝官或太监的坟,因此称之为“中官坟”,略去较为忌讳的“坟”字,则为“中官”。在我们进行实地寻访的过程中,被知情者指认的旧坟址中,有官员坟,有喇嘛坟,更多的是不知其坟主者,有多处是乱坟岗子,甚至还有一处据说是日寇侵华时期埋了日本人,但却至今没有任何一处被指认为是太监坟的。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当地居民的忌讳而在岁月流逝中失忆。


科学院选“永久院址”

中国科学院,是以前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原有机构为主要基础建立起来的。中央研究院各研究所,主要分布在上海和南京。北平研究院各研究所,分散在北京的东皇城根和三贝子花园(今动物园)内。1950年5月确定研究所调整方案之后,有些南方的研究所须迁进北京,调整后的各在京研究所也都要扩充实验室和办公室,摆在当时院领导们面前最紧迫的一项任务,就是要在北京为科学院的长远发展选择一个有较大发展空间的科研基地,时称“永久院址”。身任副院长兼计划局局长的竺可桢,曾先后率员到公主坟、卧佛寺一带做过实地踏勘调查,但都没有找到适合的地方。1951年1月20日下午,国务院文教委员会在中南海召开会议,竺可桢代表科学院汇报1951年度工作计划时,明确提出优先考虑在北京修建近代物理所(后来发展为原子能所)和地球物理所(后来分化发展出卫星设计院)两座科研大楼。预算做了,急需落实建楼地址。在建国之初,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邀请专家讨论未来北京的建设规划时,已大致形成了将高等学校较集中地安排在西北郊的共识。竺可桢等认为,科学院的研究基地应靠近清华大学和燕京大学,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已有交通条件和电力条件,使建楼工程和日后科研工作得以迅速走上轨道。而更重要的是,科学院的发展必须借助大学的高级科研人才,地理上的接近,便于学术上的合作交流。科学院曾于1950年向政务院报告申请圈用农科所(今农科院)以北至燕京大学(今北京大学)以南为院址,但未得批准。1951年1月30日,竺可桢从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梁思成教授处得到消息,知上面已批准为中国人民大学和民族学院拨地。院领导即于2月1日开会,决定再向政务院提出申请,结果是批准将大泥湾(黄庄附近)以北、成府以南的4500亩划为科学院用地。院即决定首先在保福寺北侧修建近代物理研究所大楼,于当年11月初正式动工。1952年2月,科学院成立建筑委员会,吴有训任主席,陶孟和、竺可桢任副主席,委员有院内外专家严济慈、梁思成、张开济等20余人。中关村科学城的大规模建设即全面展开。  丘宝剑道破 “中关村”名称由来的谜底中国科学院在科学城的优先工程是近代物理、地球物理和应用物理三所的三个大楼,都是自然科学方面的。当时科学院还有四个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所,即近代史所、经济所、语言所和考古所。院领导为了让这几个所离人民大学近一些,打算把它们统统从城里迁出来,于是在近代物理所西南角上盖了四排二层小楼,一个小楼一个所,所以称“四所”。盖这几幢楼,比较简单。1953年4月,近物所刚刚起楼顶,四所才动工。待到这一年的10月,近物所还在装修内部时,四所已经竣工了。为四所盖了楼,四所中只来了经济所(语言所有人来过,时间不长就撤回城里),因此至今人们统称此处为“经济楼”。实际上,在中国科学院早期,这里充当了“中转站”。许多研究所的历史上都有在这里周转过渡的一页。尘埃落定之后,最南面的楼是微生物所的行政楼,北面三座多归化学所。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教育部下面有个地理研究所,解放后由院接收,暂留南京(所本部于1958年迁京),归属该所的《中华地理志》编辑部则在北京工作。1953年10月,刚刚受命出任编辑部秘书的丘宝剑,奉命率“部”开进“四所”,住进了最南面的那一座。在距离楼门口西北不到10米的地方,有一个小店。丘宝剑看到南墙上用石灰写着“中官屯”三个大字。与邓启祥介绍的前些年在张宅东侧搭建的小偏厦有所不同,丘宝剑于1953年10-11月间所见的小店是单独一间房,位置在原张宅之南数米处,是在南墙上用白石灰写着“中官屯”三字。原有的张家地主宅和搭建的小店,可能在盖四所楼房时已被拆迁了,后来在它的北面建起了锅炉房。编辑部联系四面八方,要尽快印制一批信封和信笺。经办此事的行政干事袁保诚没有注意墙上的字,在口头的语言传递中误把“中官屯”听作了“中关村”。结果,印好的一大批信封上,中华地理志编辑部的办公地址就是“中关村”了。三反之后,慑于“浪费”罪名的压力,信封只好将错就错地用。仿佛是当年行军队伍错传了一个口令,科学院的大批后续队伍就以讹传讹地往下传。半个世纪之后想当初,“中关村”毕竟比“中官屯”雅一些,我们感谢这个错误。了解北京掌故的人们,不是也都很赞赏“魏公村”比“畏吾村”好嘛,管它是有意改的还是流传中出了差错的!丘先生最先道破这个谜底,是他于1987年4月13日《北京晚报》上发表的短文《中关村原叫中关屯》。我剪下保留了这个“豆腐块”,顺着这条线索,1992年5月,院史研究室的有关人员去访问他,并向他索稿。他写出一篇较为详细的回忆文章,约3500字,以《中关村述往》为题,收于1992年第6期《院史资料与研究》,翌年6月13日由《科技日报》节选发表。丘氏所述,系其亲身经历,隔年不算久远,当事者中无人持异议,文中所述的关键情节,皆合当时的历史、地理背景,可作为“信史”。个别记误,在所难免。丘氏文中凡提及民间历史传闻之处,皆予以说明自己未做考证研究。

“园”“村”相揖别

北京大学,原在城内沙滩一带,教学和生活用地也极为紧张。1951年上半年,在与科学院得到大泥湾以北、清华大学以南4500亩用地的同时,北京大学得到批准的新校址是在科学院用地的南面,即大泥湾以南至农科所(今农科院)以北的地段上。到了1951年末,政府高层似已内定了院系调整的计划,北大将迁至燕园。1951年12月初,由教育部副部长兼高教司司长曾昭抡(原北京大学副校长)出面,要求将北大的用地与科学院用地对调。从北大方面说,这是合理的,因为新校区将与原燕大连成一片。但此议提出为时已晚,因为科学院的建设规划已经确定,作为优先重点工程的近代物理所大楼已经破土动工一个多月了。该楼建筑因核科学研究的需要,设计规格很高,耗资颇巨,改变计划势必造成极大的浪费,科研计划也会因此而拖延。地球物理所、应用物理研究所(今物理所)等整个建筑计划也都要推倒重来。12月7日上午,竺可桢、吴有训副院长和严济慈(院办公厅主任)、钱三强(近代物理所所长),陪同教育部副部长曾昭抡、刘皑风到建筑工地视察。竺可桢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由清华园至近代物理所建筑新址,系钢骨水泥17米×45米五层楼,估价一百二十亿,已付70%以上,二百一十天完工,已起一个月,底脚已做好”。在视察过现场之后,教育部方面放弃了用地对调的原议,新议改为希望在燕园东侧为新北大扩展,要求科学院割让北面用地。此事由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出面协调。12月8日,科学院召开院长会议,经讨论,决定将从原来拨给科学院的4500亩中划出北面一条一千亩左右给北京大学。1952年,北大、燕大、清华成立三校建委会,确定用科学院的“割地”修建教职员工宿舍。第一公寓遂起焉,连片平房遂起焉,是为后来之“中关园”。北大迁燕大而据燕园,校区之内各处皆以“园”称,如勺园、镜春园、朗润园、燕南园等。前冠“中关”后缀“园”,时间当在中关村定名之后。原分为五、六甲的“中官”聚落,行政归属于保福寺乡。对中关村与中关园的前史做溯源考查,他们在沿革地理上“本是同根生”,在科学院与北大在这里划地封疆之后,才演出了“园、村”相揖别的一幕。由此而后,中关园划入了“成府”的户口薄。中关村暂时继续归保福寺乡(因此,中关村的“村民”丘宝剑才有资格去做保福寺乡的人民代表),直至后来成立中关村派出所,与乡政府之间有了户籍管理上的“城乡差别”。中关村,除了北面划出去中关园之外,后来是在东、南两面不断扩张的。在国家划给科学院的占用地上,分几个不同历史阶段,发展了北区、南区、保福寺区、黄庄区和东南区。在地域名称上,它们都属于中关村。中关村的历史应该从1953年写起。如果考察中关村的“前史”,除中官之外,还应把保福寺、蓝旗营、三才堂、东大院、黄庄等地全都纳入视野。   小村·豆儿张·中湾在8月22日《科学时报》发表了“张有信口述”文章。张先生做了大量工作,掌握很多资料,这是令人佩服的。我从中也得到不少启发,应该向他表示感谢。他所提及的《成府村志》是一篇很重要的文献。据《北京史地风物书录》,该书的稿本成于1940年。侯仁之在所著《燕园史话》中引用该书内容时,称此书为《北京西郊成府村志》,不知是否另有稿本。金勋及其先世经修海淀园林,久住成府村,其书稿当很有价值,惜未印行于世。笔者无缘得窥其书稿,在《科学时报》所载的张氏口述文中,不知哪些是金氏的原文,哪些是张氏的引申发挥。因此,尽管文中有很多重要而令人心动的线索,但我还是不敢斗胆引用为立论根据。张文中开头即断定“中关村村址应该在北大中关园二三公寓、海淀区中关村二小和科学院第一幼儿园一带。新中国成立前,中关村是一个只有七八户人家的小村”,紧接下文,述“《成府村志》中关于中关村历史的记载”:圆明园的“太监们出资,在现在中关村这个地方置庄田和义地,后有一些太监死后葬在这里,并雇了看坟人,看坟人在这里繁衍生息,便成了小村。”既然是为圆明园的大批太监在中关村“置庄田和义地”,中关村怎可能是二三公寓、二小、幼儿园一带那么小的一块地儿?既然是由众多的看坟人在这里世世代代“繁衍生息”而成为小村,又岂能到解放前才发展到七八户? 文中另外还引用了据说是《成府村志》里讲的故事:清末的中关村,在看坟的贫苦农民中,出了个专卖盐花豆的“钟关儿豆儿张”,他“由中关村经成府到颐和园沿街叫卖。他的喊声,让颐和园墙内散步爱吃零食的慈禧太后听到了”,“豆儿张”随后即因盐花豆的独特而受到老佛爷的赏银。且不说“豆儿张”是否会装满背筐,从中关村经成府沿圆明园一直走到颐和园,即便走到了,作为皇家园林重地,难道真的能允许卖豆者遛到园墙根儿去叫卖?再说墙里头,谁听说过太后老佛爷曾贴着园墙根遛弯儿?颐和园中何曾有过这种御道?《成府村志》即便是记有这个故事,它也应该是仅录“传闻”的一笔。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者,历来重视民间传说(甚至包括神话),会努力从中找出研究的线索,但绝不应把传说当作“信史”,这里必须要下一番“去伪存真”的工夫。张有信先生的另一立论是关于中关村起源的“中湾”说,谓1915年“那时从现在的双榆树一带到中关村、成府村、清华大学,每到夏天暴雨季节常泥泞不堪,人们便在这道上起了大、小、中、后四个泥湾的村名。这四个泥湾都成了村,后来中湾这个名字被中关村所代替。”在1953年开通从西直门到颐和园的公路以前,从黄庄到今日北四环路之间并无“这道上”可言(恕笔者无知,不知后湾在何处,暂不涉及)。从成府到今日四环路之间只有荒野中的小路,亦不足道“这道上”。清华大学进城的校车,历来是沿圆明园-畅春园(路右侧后为燕大或北大)-海淀西街-海淀南街的路线向城里开去的。季羡林老先生1930-1934年间是在清华大学读书的。1988年,他在《燕都》上发表一篇杂文《中关村感旧》(后收于《季羡林小品》时,改题为《北京忆旧》),其中写道: 将近六十年前,当我住在清华园读书的时候,晚饭之后,有时候偕一两友好漫步出校南门,边走边谈,忘路之远近,间或走得颇远。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深秋时分,我们往往走到一处人迹罕至的地方,衰草荒烟,景象萧森,举目四望,不见人家,但见野坟数堆,暮鸦几点,上下相映,益增荒寒,回望西天,残阳如血,余晖闪熠在枯草叶上。此时我感到鬼气森森,赶快收住脚步,转身回到清华园,仿佛又回到了人间。计算地望,我当年到的那个地方,应该就是今天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一带。这一点我认为是可以肯定的。 只要熟悉中关村电子一条街黄金地段的人,都可以想见季老所说当在何处,也可以从季老叙述中得出此处并无南北通路的结论。1953年4月8日上午,竺可桢与吴有训两位副院长赴实地勘察院址,日记中记有:“往小泥湾、大泥湾(马路对面有人民大学的校舍)、岳王庙等地勘察院址,在大泥湾附近有不少砖瓦窑”。他们此时当是在小泥湾西侧的大路下车之后,在路东步行勘察。往西北方向是进海淀大街,往正北则无路。本年内竺可桢多次到院址建筑工地,都是取道清华园再折向西南的。海淀,之所以曰海曰淀,就是因为当年这一带水多。泥泞不堪之地,是无须“到夏天暴雨季节”的。再者说,“晴天三尺土,雨天满街泥”,这是老北京许多地区的普遍现象,何须暴雨,只要雨量够,有中、小雨即可见效。“泥泞不堪”,不是称“湾”之处的特有属性,更不应该因为单纯从地图所见有“湾” 字之地名,就四点连线出一条路来。《日下旧闻考》中,对海淀一带的景物有一处记载:“小泥洼有九华庵、养老堂。皇庄有药王庙,石道东北关帝庙二,石道西南关帝庙一”。这里所说的小泥洼,即后来的小泥湾,现属双榆树街道办事处管辖。皇庄,即今黄庄。石道,即从高粱桥通过来再伸向海淀南大街、西大街的石板路。另据《海淀地名志》“小泥湾”条,释文中称其“地势较低,下雨积水成洼,当地人起名小泥洼,1949年开始有居民居住,叫成了小泥湾。”这里所述改称小泥湾的具体时间似有误,但所述从小泥洼到小泥湾的变化过程是不会错的。该书的“大泥湾”条则说“大泥湾原称大泥洼,是一片泥塘洼地,后来叫成了大泥湾”。大、小泥湾之“湾”来自“洼”,中湾是“中官”的谐音,各有所本,并非一路。中关村起源问题的“中湾”说,应该缓行。

科学城中第一楼

历史上的中官聚落,究竟形成于何时?无据可凭,不可妄断。可以推测的是,与周边地区相比,它是“后发达地区”。无正式名称,无典籍登录,地上无重要建筑遗存,地下无重要文物出土,旧时亲历其地者,所见无非是几户农家、几多坟茔而已。无名之地,不毛之地,没有历史包袱,反倒在现代化进程的选择中占了先机。康熙爷在畅春园里盛赞“盖神皋之胜地”是不晓得有什么中关村的,向中关村追问悠久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乃其不可承受之重。对中关村前史的追溯,作为信史的时间上限,到目前为止只能认定邓启祥老人所亲历的“中官”。从行政沿革地理上说,是解放前北平市郊六区18保的五甲和六甲(后为保福寺乡的五闾和六闾)。现在中关村北区的西部和整个中关园都在其“版图”之内。今年7月28日《北京晚报》报道中已宣布找到中关村村址的结论,是过于草率了。北大中关园的二三公寓、中关村二小和科学院一幼一带,只是中官聚落西部边缘的一小块地方。如果有条件,还可以从户籍管理的线索,查阅解放前的有关档案,完全有可能把确认中官行政区划的时间往前推进若干年。除此之外,估计不会有更大的收获。退一万步讲,即使我们把为“中官”一地命名的某位中官的墓地找到了,不管他是一位朝官抑或一位太监,我们会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研究它,甚至也有可能把它作为人文景观保护起来,可以作为历史遗迹挂牌以示游人,然而,为它树立纪念碑的可能性并不大。因为,在对中关村的寻根中,对中官聚落的考察,只是寻找它的“地根”,甚至可以说,无非是要弄清中关村地名的由来。而为中关村铸就辉煌的真正力量是它的“学根”。从“中官聚落”向“中关村科学城”的历史性飞跃,发生在1953年。科学城中第一个科学建筑物是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大楼,习称“原子能楼”。楼名来因是:近代物理研究所成立于1950年5月,1953年10月更名为物理研究所,1958年7月再更名为由二机部与科学院双重领导的原子能研究所。如果打算为中关村或中关村科学园区竖碑的话,我建议树在原子能楼前。如果有计划为中关村或中关村科学园区建立一座纪念馆或博物馆的话,我建议建在原子能楼。原子能楼是中关村科学城中第一楼,动工于1951年11月,竣工于1953年底。研究所正式迁址是在1954年元月,成为中关村里科学研究机构第一家。它是科学城振翅冲霄的起飞点。如果认可“中关村科学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中关村科学园区”这条历史发展轨迹,同时也就应该把这座原子能楼视为今日中关村科学园区的发祥地。近代物理研究所第一任所长是吴有训,迁入此楼时研究所第二任所长(后来长期担任原子能所所长)是钱三强,副所长是彭桓武和王淦昌。至1958年为止,在其麾下已经聚集了一大批科学精英,仅对1958年以前的早期人物,就可以拉出一个长名单(大致以到所时间先后为序):钱三强、何泽慧、赵忠尧、彭桓武、王淦昌、肖健、邓稼先、朱洪元、胡宁、杨澄中、杨承宗、戴传曾、黄祖洽、陆祖荫、于敏、张文裕、王承书……1958年以后到原子能所工作而后来成名的人物更多,只是此时该所已在北京郊区建立了“二部”,后来者不一定都在原子能楼工作过,这里就不贸然列举了。原子能所的重要任务是研制原子弹,“两弹一星”用金色大字为年轻共和国的历史写下了最为辉煌的一页。原子能楼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的一大摇篮。原子能所,像母鸡下蛋一样,衍生出一大批研究机构,现属核工业总公司的许多单位,中国科学院的高能所、理论物理所、兰州近代物理所等,都是它的“后代”。近代物理所的成立,是在前北平研究院和中央研究院的基础上,再汇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各方人才而得以组建的。在为研制原子弹拚搏的最初岁月里,科学院与北大、清华曾在多方面携手合作。1955年1月,周恩来总理“责成近代物理所帮助北京大学创办技术物理系,帮助清华大学办工程物理系,学生从全国物理系三年级学生中择优选拔”。在中关村里现在仍有北京大学的“租界”,一是位于原子能所东北侧、归属北大管理的“技术物理楼”(为北大技术物理系师生教学科研用),一是中关村北区的19楼(为北大技术物理系师生住宿用)。当初,科学院之所以选址中关村,是因为它靠近清华和燕大(后为北大),北大建技术物理系又靠近中关村的原子能楼。欲知科学与教育之间的天生缘分,原子能楼可以向世人作证。寻根,是为了认清历史,追念前贤而激励后人。从中官聚落到中关村科学城,是新中国科学技术事业沧桑之变的缩影,是中华民族当代科学精英“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生动写照。我们可以面对中官聚落的坟茔发思古之幽情,我们更对中关村科学园区的光辉未来充满豪情。中关村以科学城和科学园区而知名于世,原子能楼以科学城中第一楼的特殊经历和对当代中国科技事业的特殊贡献,具有作为中关村历史纪念地的最高含金量。

20世纪60年代美国拍的中关村地区卫星照片,注意方向为上东下西左北右南,且方向略有点偏。点击放大。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中关村现状卫星照片,点击放大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燕园食品店】

在海淀路东口,中关村路口西北角,中海对面现在人行道位置。过去海淀很重要的食品店。据说卖的包子很好吃。这个食品店在中关村翻天覆地的时候还屹立不倒,孤零零在太平洋大厦前面坚持了好一阵子,直到2001年道路改造时拆除。

【长征食堂】
在海淀路口内路南。这家饭馆叫作食堂,大概就是因为没有架子,价廉物美,当时北大有六个食堂,北大人就称长征食堂为“学七”,可见其受欢迎程度。后来发展为长征酒店,再后来没了。

【中关村路】
过去中关村地区主要道路之一,东西向,将中科院分为南北二区。过去很多中关村早期的高科技公司都在这里,包括联想、四通等。2001年修四环路后此路成为四环路的一段深槽路,除了少数被开发的地段,路两旁就只有中科院居民楼。

图为:1995年的中关村路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中科院】【中关村街道】
中国科学院于1949年11月在北京成立,是国家科学技术方面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1955年6月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将全国最优秀的科学家紧密团结在一起,共谋国家科技发展,更进一步确立了中国科学院学术中心的地位。
50多年来,中国科学院取得了诸如”两弹一星”等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累计招收研究生45000余名,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科技创新人才。
中国科学院包括5个学部(数理学部、化学部、生物学部、地学部、技术科学部),以及11个分院(沈阳、长春、上海、南京、武汉、广州、成都、昆明、西安、兰州、新疆)、84个研究院所、1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2所学院、4个文献情报中心、3个技术支撑机构和2个新闻出版单位,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市)。此外,还投资兴办了430余家科技型企业(含转制单位),涉及11个行业,其中包括8家上市公司。

中科院选择北京西郊中关村、保福寺以及蓝旗营、三才堂的一部分作为院址,与北大清华为邻,为的是便于科技交流。这种愿望究竟有没有达到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西郊海淀中关村一带作为高技术的孕育之所就此形成。自此中关村从一个名称模糊、没有几个居民的小村,成为中科院的地址,名号为全国科研人员所知。此后在中科院这个母体上无心插柳而自发形成的“电子一条街”,又使中关村的大名妇孺皆知,以至于盖过了中科院的名声,甚至开始吞没它的母体。

中科院科研建筑和随中科院而起的大片居民区,最初归北太平庄街道管辖,1961年起划为中关村街道,北至蓝旗营,东至京包铁路,南至知春路,西至海淀路。当年它的周围是低矮的海淀镇、仍是农村的东升乡和略显荒凉的北大、清华边缘地带,这片整齐如棋盘格的楼房建筑区,让人感到有点突兀,它直到80年代都是中关村地区最大的建筑群,被称作科学城。它正如过去的一座城,从城走出就是连片的农田和野地。中科院、北大、清华的科研人员、学者和学生,得以享有在清静的环境中安心学习研究的条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兴盛和城市的扩展使这一带成了闹市,中关村堵车盛况屡次修路都没解决。置于闹市中的中科院没有了过去的清静,在全体社会向金钱拜倒的时候,中科院岂能独善其身?不知中关村的喧闹能在多少程度上影响中科院的科研,但我们都知道我们很少再取得过两弹一星那样的重大成果了。中科院的一些处于中关村黄金地带的老建筑正在逐渐为写字楼和商厦让路,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人们为之欣喜,拆迁居民和文物保护者却站出来反对和控诉,几家欢喜几家愁啊。

【原子能楼】
中科院最早的建筑之一,被人称作科学城第一楼,在中关村的历史上有重要纪念意义。1952年2月开始建造,1953年建成。原为1950年成立的近代物理研究所,1953年改名为物理研究所,1958年改为原子能研究所,钱三强为所长。该所当时主要承担原子弹研究工作。1984年改名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经济楼】
最初是中科院经济研究所,紧随原子能楼之后修建,比原子能楼还提前建好,成了中科院最早建成的科研单位。后来是微生物研究所。2007年拆除。

图为:拆除前的经济楼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中科院宿舍区】

图为:距中关村的闹市百米之隔的地方,就是如此静谧的中科院居民区,让人不免有些诧异

图为:一个拆字,标志着这里的幽静即将不复存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自从4年前就可以看到这样类似标语了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最后还是难免成为废墟的命运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红楼】
这是中关村最早的一批宿舍楼。当时的中关村的宿舍楼多为灰砖楼,只有在中关村南区东部的这一片楼为红砖楼,所以叫红楼。其中88楼因陈景润曾经居住而小有名气。红楼区2001年拆除重建高层住宅楼“新科祥园”,用红色瓷砖贴面,很多人仍然称之为“红楼”。

图为:中关村南二街,新建的红楼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特楼】
中关村北区13、14、15号楼,是建于50年代的三座不大的公寓楼,是中关村最早的一批宿舍楼。它们被称为中关村特楼,之所以称为特楼,是因为曾经有一大批中国顶尖的科学家住在这里。它是中国现代科学历史与文化高度浓缩的地方。当时特楼按照高标准建造,保证这些顶尖科学家最好的居住环境。钱学森、钱三强等负责研究原子弹的科学家居住的14楼,还有解放军守卫。如今特楼的科学家大都作古或搬出,这些冷清的陈旧建筑已经难以引人注意了。只有何泽慧、贝时璋、陈家墉等少数几位高龄科学家还住在这里。前几年传说特楼将被拆除,现在虽然还没有动,但眼见中关村房地产开发如火如荼,中科院沿街的不少宿舍楼都被拆除,特楼的命运也令人担心。有人建议将此地建成博物馆,也有人认为应该作为故居原状保留,但在巨大的商业利益面前,这些呼声都显得十分微弱。
  “特楼”主人(部分)
屠善澄(13楼101):“863”计划航天领域首席科学家。
★汪德昭(13楼103):曾三次被瑞典科学院邀请推荐诺贝尔奖候选人,三位学生也成为院士。(其孙子是新浪的汪延)
熊庆来(13楼202):华罗庚的老师。
陈家墉(13楼203):50年代的论文,四十年后,仍然被频频引用。
★郭永怀(13楼204):被称为中国“核武器”三大菩萨之一
★张文裕(13楼206):物理学家
王承书(13楼206):核武器原料的研究者
顾德欢(13楼301):电子工程学家
顾准(13楼302):中国二十世纪思想史中,最有份量的一个人。
郭慕孙(13楼303):瑞士工程院院士
杨嘉墀(13楼304):自动化专家
★梁树权(13楼305):分析化学家
☆★戴芳澜(14楼101):中国真菌学创始人。
☆★邓叔群(14楼102):我国生态林业、真菌学、林病学的奠基人。弟弟邓拓的知名度显然更高些。
黄秉维(14楼103):与竺可桢共同主编了我国有史以来最全的自然地图集,地理学界的一代宗师。
☆★赵忠尧(14楼104):李政道曾说:赵先生七十年前就应该获得诺贝尔奖。
★钱学森(14楼201):年仅36岁就成为终身教授,被美国人称为“抵得上五个师”的学者。
★陈世骧(14楼202):生物学家
☆★贝时璋(14楼204):中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硕果仅存的两位百岁院士之一。周总理亲点的学部委员。
★钱三强(14楼203):中国的原子弹之父
何泽慧(14楼203):物理学家,在西门子工作的第一位女性和外国人。钱三强夫人。
☆★秉志(14楼302): 第一个取得国外博士学位的中国人。中国生物学的奠基人。
☆★童弟周(14楼304):中学课本里的人物,中国孩子最早知道的几位科学家之一。
武汝扬(15楼111):自动化专家。中国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李善邦(15楼112):中国第一台地震仪的研制者。
★傅承义(15楼113):地球物理学家
陆元九(15楼116):自动控制专家
★蔡邦华(15楼211):昆虫学家
★顾功叙(15楼212):地球物理学家
陈家器(15楼213):地球物理学家
★叶渚沛(15楼216):冶金专家
★王淦昌(15楼311):被外国人称为“金博士”,核领域泰斗。
★赵九章(15楼312):中国卫星研制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柳大纲(15楼313):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家
注:“☆”指第一批国民党中央研究院院士;“★”指新中国第一批学部委员(即1955年、1957年的院士,现被称为“资深院士”)

图为:特楼之14楼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中关村礼堂】
在中关村北区,中关村北一街。科学文献图书馆西北。建于1957年大跃进中,称为“四不要礼堂”,什么意思呢?请看当年的新闻报道:
“钢筋、水泥、木材、砖是建筑界从古至今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自从中国科学院土木建筑研究所研究成功用玻璃丝代钢筋、矽酸盐代水泥和砖、菱古土代木材,并在建筑部门协助下,在哈尔滨建成一座“四不要”大楼以后,打破了多年的老例,为建筑界大跃进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这次中国科学院土木建筑研究所在中共北京市委的领导关怀下,又为中国科学院设计了一座“四不要”礼堂(基本上不用砖,只用少量作立面装饰)。这座建筑比哈尔滨那一座又进了一步,它的跨度达22公尺,基本上采用预制装配,预制构件有的重达5吨。这个建筑不仅保存了哈尔滨“四不要”大楼的基本特色,而且打破了“四不要”只能建造住宅房屋的范围,进一步证明了它可以代替钢、木、灰、砖而建造大跨度的公用建筑。”
据说当年全国共建了四座“四不要”建筑,另外三座建成没多久就塌了。只有中关村的这座寿命算长的,1963年被国家建委列为危险用房,禁止使用。后来“四不要”变成了“四全要”,不断维修改造,钢筋水泥全用上了,这才延长了这座“四不要”礼堂的寿命。70年代末在胡耀邦过问下,“四不要礼堂”终于结束历史使命,翻建为新的中关村礼堂。
。礼堂除会议使用,常有电影或舞会。后来逐渐失去作用,大半出租给家具店和新东方。现在改为“城市大讲堂”。

图为:中关村礼堂,那个时代礼堂的标准样式。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现在改名了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中关村体育场】
中关村体育场,中科院人一般称之为大操场,原来的规模是现在的两倍,还有灯光球场。用于开办科学院运动会、放露天电影,节日则燃放礼花弹。文革时也是中科院开批斗大会的场所,开过陈景润这样的科学家的批斗会,也开过彭真、胡耀邦这样的领导人的批斗会。80年代到90年代初,周末的跳蚤市场也是吸引中科院居民的地方。2000年在大操场北部兴建中科院科学文献图书馆,大操场遂名不副实。不过今日寸土寸金的中关村,还能留这么一块空地作为开放的体育场,亦属难能可贵。

图为:1995年中关村体育场的跳蚤市场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现在只剩一半的中关村体育场,有点破破烂烂的,不过名字貌似还是启功写的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中关村茶点部】
在中关村北区,中关村一街。中关村茶点部现在还有,现在的人看起来会觉得有点怪:你叫茶点店就行了,怎么是个“部”?就差前面加上“国营”俩大字了,是不是国营,进里面瞅一眼你就知道了。这个茶点部有年头了。当初是专门为了海外归来的科学家们建立的,还把当时北京最好的一个西点师傅调来。当年北京哪有几家像样的西点店?于是不仅中科院的人来买,周围大学、科研院所的职工,普通居民、甚至城里的人也慕名而来。现在中关村茶点部僻处中宿舍区中不起眼的地方,已经没设么人注意到了,80年代的店面装修也让人觉得不上档次,和大多数国有小企业一样走下坡路。不过据中关村老村民讲,这里的西点还是质量很高,只不过外观不够花哨。有机会可以去吃一下,不过不便宜~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中关村南路】【中关村医院】
中关村南路是中关村贯穿南区的东西向道路。有超市发科学城商场和中关村医院。中关村医院建于20世纪60年代,院内还保留有太监的墓

图为:90年代初中关村南路西口的科学城副食商场。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现在的中关村南路西口。比较有意思的一个现象是:过去的国营商店里百货店和粮店基本都没有了,但是副食店一般却都改头换面变成超市继续开着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中关村医院里面的太监墓碑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保福寺】
《日下旧闻考》引《五城寺院册》曰:“南海淀之东二里许有保福寺。”建于明正德十一年(1516),清时重修。据民国时调查,此寺占地二亩零四厘,有九间瓦房,土房两间,附近属瓦房一间。“泥像九尊,铁五供一堂,另有石碑两座,井一眼,楸柳四棵。”属合村公建。被村公所及小学占用。原有鼐公禅师灵塔,20世纪30年代塌了一半,但仍有香火。60年代将寺拆除。
保福寺所在的村子亦称保福寺,又名保福寺村。建国以后,中国科学院在此设所建厂建宿舍,此地发生了巨大变化,成为中科院的中心地带。中科院计算所、声学所、物理所、动物所等都在保福寺附近。还有中关村游泳池。新东方总部也曾在保福寺附近,联想控股的融科资讯中心在原保福寺位置建起。

图为:保福寺。这个图是某网友发的家中旧照片,照片上这位是他的母亲,我不知道最初这个图是谁贴的,故不能说明了。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联想控股】【融科资讯中心】
1984年10月11日,计算所向中科院提交成立“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报告,在公司宗旨中提出“通过办公司可以摸索出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路子,同时也可以支持工资改革,稳定科研队伍”。11月1日,联想集团前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成立,公司设在计算所的传达室,中科院计算所的工程师柳传志任副总经理,主持公司事务,倪光南担任总工程师。当时计算所投资20万(投入20万的中科院时至今日仍然是联想控股最大股东)。公司以生产汉卡起家,后来同时做电脑板卡代工和国外品牌PC销售代理。1989年改名联想集团。1990开始推出自己品牌的PC,成为国产PC第一大品牌,此后逐渐放弃“技工贸”发展路线,弱化技术研发和代工事业,倪光南离职。此后联想主要依靠PC生产。2000年联想集团改组为联想控股,同时分拆联想集团:PC部门仍叫联想集团,负责代理销售的部门独立成为神州数码。2004年联想集团收购IBM PC,成为名副其实的跨国公司,世界第三大PC生产商。
融科资讯中心,由联想控股投资建设。共分ABCDE五栋,已建成A和C。另有中科院计算所大楼。

图为:联想汉卡。联想起家的产品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联想的起源:计算所传达室,联想建融科的时候把它连着计算所一起给推平了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AMD】【Intel】
这个也只是个中国区公司,没有必要介绍了。这里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IT界最大的死对头竟然在这里也针锋相对的选择同在融科资讯中心设立中国区公司,AMD和Intel大牌子并立是北四环的一个风景。更有意思的是那个号称要做中国人自己的CPU的龙芯,它的东家计算所也在融科资讯中心。而融科资讯正是联想控股旗下企业。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新东方】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前身是俞敏洪1991年开办的东方大学外语培训部,最早的地址是在中关村路口附近的中关村二小院内。1993年新东方学校注册成立,搬到中关村二小旁边的一座平房里。这一时期新东方没有自己的教学场所,先后租用北大、中科院、海淀造纸厂的教室。来新东方的人越来越多,小平房容纳不下了,于是1997年迁到中关村礼堂。1999年,新东方迁到保福寺路北中关村路15号的四层小楼内,这是新东方呆的最久、最被人所熟知的地址。差不多就是在这以后,新东方以令人瞠目的发展速度膨胀,教学区从中关村扩展到全市各地、全国各地,迅速成为全国最大的教育品牌之一。2006年新东方在美国纽约证交所上市,总部也鸟枪换炮搬到了中关村西区中心繁华地带。不过搬来搬去,新东方总部始终是没出中关村这个圈,难道是有中关村情结?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中国电子】【长城】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国资委直属大型国企。1989年成立,2005年与中国长城计算机集团公司合并,2006年收购飞利浦手机业务,2007年控股熊猫集团。全资、控股企业一大堆,没有必要列出了。长城电脑火过一阵,还出过唯一的国产硬盘(先后与Conner和IBM合作生产,现在叫易拓),现在不怎么样了。CECT手机好像没什么人敢用,但是大手笔的把Philips手机部门收购了。

【中关村东路】【联想桥】
南至联想桥,北至清华大学。2001年在双榆树路、中关村南四街基础上打通拓宽并向北延伸到清华,形成了中关村东路。作为中关村地区的东边界,北段路西是中科院,南段路西和路东多为住宅小区。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成府路】【五道口】【东升乡】【清华科技园】
微软
Google
Sun
搜狐


资料来自:

《北京地名典》,王彬,徐秀珊
《海淀区地名志》
中国记忆网:中关村
中关村在线
海龙资讯
IT186:中关村村民
北京时间:经济楼,渔樵耕读
江山多娇
《海淀镇》金海民,北京日报
百度知道
老北京网:斑马

《中关村,无法告别》 ,北京现代商报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中关村寻根考辨录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