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3044 次
  • 编辑次数: 2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8-09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Naughty Dog发展历程
Naughty Dog发展历程
《古墓丽影》系列发展史
《古墓丽影》系列发展史
《Drag Racing》发展历程
《Drag Racing》发展历程
魔兽世界60年代点点滴滴
魔兽世界60年代点点滴滴
《魔兽争霸》多人模式诞生过程
《魔兽争霸》多人模式诞生过程
《仙剑奇侠传》系列回顾
《仙剑奇侠传》系列回顾
口袋妖怪15年画面进化史
口袋妖怪15年画面进化史
魔兽争霸历史版本全回顾
魔兽争霸历史版本全回顾
《Pocket Planes》开发始末
《Pocket Planes》开发始末
街头霸王25周年收藏版
街头霸王25周年收藏版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Heavy Gear系列历代回顾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Heavy Gear系列历代回顾

Heavy Gear 

游戏名称: Heavy Gear
类型: 机甲模拟
开发商: Activision
发行商: Activision
出版时间:1997年
平台: Windows
封 面

如果Activision失去了FASA的Battletech授权会怎样? 答案是那不会阻止Activision继续另一款MechWarrior游戏,只不过会起另一个名字。 Heavy Gear的创意由著名的机甲动画游戏厂商Dream Pod 9提出,无论画面、声音还是玩法都像极了Activision之前的流行机甲大作MechWarrior,让你指挥一个载有毁灭性武器和厚厚装甲钢板的的强大机兵。

Heavy Gear本应该是款全新的游戏,机兵(Gears)的体型要比机甲(Mech)小得多,平均只有四米高。 他们本该有着很高的机动性和敏捷性,唯一限制它们的只有其人类驾驶员的灵活性与速度。 但在Activision的Heavy Gear中,你却成了机兵的奴隶,这感觉就像MechWarrior 2一样。

Heavy Gear的画面初看相当锐利。 每一个机兵的渲染都有着丰富的细节和贴图,这些涂着黑色迷彩的大型机动战士,比他们的BattleMech远亲看起来要好得多。 MechWarrior 2那平坦,无生气的地形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连绵起伏的丘陵和大量的巨石、仙人掌和其他类似的障碍物,在白热化的战斗中,这些障碍物都可用来当做有效的掩体。 同时,3D加速卡的拥有者可以享受到加强的帧速和特效(包括漂浮的云彩、光源和透明阴影等)。

但不管有没有3D加速卡,你都会折服于那非常柔和的HUD(抬头显示仪),它很方便地显示出你的状态和武器载荷,同时用彩色的线条框勾勒出敌军目标,可让你很清晰地看到它所承受伤害的程度和部位。 这个HUD界面可让你在战斗进行中全身贯注地贯注敌人,而不用再去找什么功能键。


本作的HUD界面柔和清晰,机兵的各种状态一目了然

但若要深究,你会发现游戏的画面其实还有很大改进余地。 首先,不管地形多么复杂多变,机兵总会笔直地往前走,哪怕前面是一个几乎垂直的陡坡。 这很容易让人茫然无措。 本方机兵的武器系统虽然多样,但效果平庸,缺乏想象力。 一发脱靶的炮弹在碰到地面时,会无缘无故地小时,连一点尘土都激不起来。 如果你准确命中一个敌方机兵,它也只是直直地倒下,倒得一点都不生动。 这种视觉上的缺陷给游戏本来十分积极的美学品质打了不少的折扣,只能证明游戏的画面表现没有连续性。

好在Heavy Gear的音频不存在和视觉同样的问题。 不管是机兵冲向战场时发出的重低音脚步声,还是步枪击中敌人时发出的金属撞击声,都一种非常酷的战斗感。 还有重打击乐风格的合成交响乐,更增添了一种壮烈的史诗感。 可奇怪的是,这些声音听起来很像MechWarrior 2与Mercenaries中那些渲染气氛的乐曲。 这种向Activision之前作品的致敬,被证明还只是一个模仿的开始。

无论从哪个方面看,Heavy Gear的玩法都像极了MechWarrior 2。Mech的老玩家会很容易上手本作,而无须担心有任何不适应状况。 在人们通常的印象中,机兵要比机甲更加机动灵活,更好操作,可Heavy Gear的可操作性却只相当于MechWarrior最坏的情况。 还有很多利用这种更小更快的人型机兵的机会也被忽略了。 一个机兵只能携带一件手持武器,另一只手却就那么空着,连件纸笔RPG中常有的近战肉搏武器都没有。 机兵可以蹲伏,但首先得有一个致命的停顿,这很引起很大的麻烦。

同样地,机兵可以闪避,但鉴于他们可以180扭转自己的躯体,这一点添加实在算不得什么。 其他一些游戏性方面的要素要好些:比如,你可以从战场上拾取空闲的武器(在你弹药耗尽的情况下)。 每一个机甲都有轮子,可使你的机兵快速移动到某地,或者快速脱离战场。

每个机兵还有它自己的AI,这意味着随着游戏的进程,你可以逐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一次强有力的攻击可以打掉机兵的腿部,没有腿的机兵在设法努力回复站立姿势之前,是很脆弱的。 庞大的武器库包括导弹,步枪、能量武器以及手雷,足以让你保持在战场上的威慑力,而在机兵工程试验室中,你还可以通过方便的拖放式界面,从上十种底盘中选择一个,设计出你的终极机甲。


任务简报

Heavy Gear提供了两种设计精良的单人游戏模式,第一种是线性的故事模式,由近40个任务组成。 剧情通过任务间华丽的过场动画,以及任务中的无线电交流层层展开。 这些种类多样的任务会持续给人意外,使玩家的兴趣一直保持到故事的结局。 在这些任务中,由电脑控制的对手总是在数量压倒你,但等级上却未必。

AI机兵有个很坏的习惯,就是会径直向你射击,不懂变通,因此只要你能在跑动中射击,就会非常有效。 但AI也有值得称道的地方,它居然动的利用掩护,当看到一个对方机兵走到一块巨石后,你是很难打中它的。 无论怎样,电脑都是一个严峻的对手,不仅因为其数量,更在于你无法依赖那些无能的队友,正所谓“不怕虎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完成了故事模式后,你还能在结构更松散但同样有趣的任期模式(tour-of-duty)中找到足够的任务,随着你在等级不断提升,可亲自挑选某些任务。 该模式提供了一场大范围的冲突,某一方会逐渐建立起在补给、情报与数量上的优势。 但在你匆匆投入战斗之前,最好先过一边训练任务,因为这很有用,可以让你在一个小时左右内形成战斗力。

在赢得了自己的虚拟战争之后,你当然希望能和好友们互相切磋记忆。 Heavy Gear提供了Internet多人模式支持, 可不幸的是,Heavy Gear的Internet游戏选项就像是一个未完成的beta版, 菜单屏幕与实际游戏中,各种bug与冲突层出不穷,哪怕再坚定的玩家也要崩溃。 尽管Activision做出补丁承诺,但推出这样一个不完整的多人模式以抢圣诞档期,实在是个不智之举。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游戏的单人模式不存在同样的问题。

除了缺乏原创性,Heavy Gear包含一款成功游戏的所有要素,起码是几个月内当之无愧的机甲游戏王者。 当然,它也是当时一段时间内推出的唯一一款机甲游戏,自然成了那些机甲迷们的必买之作。 它与MechWarrior 2/Mercenaries的相似之处,确保了它们的粉丝也能爱上Heavy Gear. 但也正是这种相似,让Heavy Gear失去了一个创造全新机甲游戏理念的机会。 Heavy Gear的声音和具有讽刺意味的开场动画,也带有很重的模仿痕迹,只有一流的故事模式和任期模式还有些新意。 Heavy Gear足够机甲模拟迷们忙活一阵了,可忙完了,人们不禁会问:它为什么就没有勇气打破常规呢!

Heavy Gear II

 

 

游戏名称: Heavy Gear II
类型: 机甲模拟
开发商: Activision
发行商: Activision
出版时间:1999年
平台: Windows
封 面

Activision创建了巨型机器人游戏类型,它始于Dynamix开发的MechWarrior,继而是内部开发的MechWarrior 2系列。 但自从公司失去了BattleTech的授权后,也就失去了好不容易赢得的声誉。 公司在后MechWarrior时期尝试的第一款机器人游戏Heavy Gear,推出得非常匆忙,让很多MechWarrior与Dream Po 9的粉丝失望不已。 但当Activision重新反省自己后,它打算发动一次逆袭。 Heavy Gear II就是这次逆袭的复仇之剑,它完全不同于前作,除了标题。制作组的很多成员以前都曾开发过MechWarrior 2: Ghost Bear's Legacy——这部当前市面上公认的最出色的巨型机器人游戏

考虑到Activision在这个领域方面的悠久历史,以及本作的发售紧跟着热门大作MechWarrior 3之后,Heavy Gear II会不可避免地被拿来与Microprose的作品作比较。 除了一些一般性的相似之处(近未来的科幻世界、巨大的人型战斗机甲、一个反乌托邦的未来社会),它们实际上是两款差别明显的游戏。 MechWarrior 3将玩家置于一辆巨型机器人型坦克的座舱内,Heavy Gear II则将你置于一个小得多的战斗机兵里。 MechWarrior 3极度依赖其华丽特效和技术进步,但却存在战役短暂单薄的问题,而Heavy Gear II才是真正推动类型发展的定义之作。 这里有光彩耀眼的引擎,具有战略深度的战斗系统,一套极具挑战性的战役,值得信赖的队友,以及不可预知的敌人。这些所带来的沉浸感是史无前例的。


连开始菜单的配图也用心绘制得极为精致

Heavy Gear II采用了一套全新的图像引擎:Dark Side。 它能描绘出极具细节的关节式机兵和车辆,习性自然的生物,鲜活的场景(从森林到火星坑式的弹坑),天气和烟尘效果。 场景地形丰富多样-你将在沙漠峡谷中作战,在森林中作战,在洞穴中作战,甚至在外太空作战。 游戏需要一块具有Direct3D功能的显卡,因此画面的整体表现力非常强,在爆炸四起的激烈交火中偶有拖慢现象 音效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从机兵的移动声到战斗撞击的爆炸声,等等… 配音也非常令人信服(少数例外)。

游戏的主程序界面,虽然稀疏,却很直观。 在选定一个任务后,会出现一个相对简单的界面,让你自定义本方机兵,选择队友。 本作是喜欢自定义玩家所梦想的游戏,你的机兵有着上百种可能的装备组合。 它不会从重量上限制你的机兵装备,而是通过一个最大的威胁等级来加以限定.

每一个任务都有一个不同的威胁级别,你要在这个威胁等级所允许的最大范围内,平衡本方机兵的武器、装甲、行动力,,以及各种强弱点(强点包括跳跃式喷气背包,加强型装甲等,弱点包括暴露的火控系统,某些部位的薄弱装甲,或者有缺陷的感应器等)。 虽然这种限制有人为的痕迹,但不扣否认还是有很大的灵活性的(特别是你以对机兵的优缺点进行平衡取舍) 不幸的是,你无法修改队友的机甲,只能从一些预先设置好的种类中挑选。


每个任务简报都配有一小段视频

操纵的自定义程度也很高, 游戏很明显提供了一种Quake式的“鼠标+数字键”操作设置, 这种默认设置在网上成了争议的焦点,但就个人格言,要掌握它还是很容易的,也许有经验的MechWarrior老玩家倾向于采用摇杆,踏板,和油门控制器这样的发烧装备来玩。 由于机兵比机甲更灵敏,因此在近距离战斗中,精确的操作是必须的。

在进入正式战斗前,你应该先过一遍七个交互式的训练任务,熟悉一下操作。 下面你还应该试试八个“历史”任务,这样战役任务失败的风险就会更小一些。 但要注意,这些“历史”关卡非常具有挑战性。

游戏真正的实质是战役, 虽然战役中的任务没有MechWarrior3多,但明显更经玩。 这些任务的设计精良,平衡性佳,还有跌宕起伏的情节。 这类模拟类游戏通常没有关内存档设定, 所以在一些由多阶段目标构成的较长战役中,当你成功地达成任务的两个阶段目标,却不幸在第三阶段倒下时,只好再从头开始

要想活着打通整个战役,你需要帮助。 你可以调遣其他机兵,其最大数量和威胁等级也是每关都有所不同。 控制本方战斗小队的指令界面非常完善, 一系列键盘热键可发出攻击、重组和其他简单指令。 Table键可调出一张顶视角3D战术地图, 在这张地图上,你可以派出机兵前去侦察某片区域,为其指定一条行进路线,或者命令他们攻击目标或者与友军协防。 这样细致的操作设定,使本作完全有别于一款只限于开火射击的游戏。 你甚至还可以派出一个单位在正面佯攻,吸引对方注意力,然后派出其余机兵猛攻敌人薄弱的侧翼。

你的队友非常聪明,会独自做出反应。 事实上,机兵驾驶员都有自己的个性,甚至有很多不服从命令。 敌方驾驶员也技能各异,而且有一些相当致命。 他们有的偷偷跟在你的后面,有的会移动到你的射程范围之外,有的甚至还会使用团队战术对付你。

快速行动模式,可让你选择一个机甲(每边五个机甲)在各种场景中尽情对抗。 此外,Activision还发布了一个可在线下载的任务编辑器,这样你就可以玩到用户自创的历史任务了。

Heavy Gear II的多人游戏模式非常强大,除了LAN,Mplayer,以及Activision的免费服务器对战,还有战略征服、夺旗、偷塔、死亡竞赛和对决模式,花样实在是太多了。但惟独少了与AI机兵的对战。因为本作的AI实在太优秀了,如果能有这样一个AI对战模式,可让一帮好友与一帮电脑控制的对手对战,该是件多么热血的事。要是能有多人合作创战役的模式就更好了。但不管怎么说,本作的多人模式,要比MechWarrior无聊的“射腿”要有意思得多。

总之,Heavy Gear II是巨型机器人游戏类型中不可多得的一款佳作,Activision的设计师终于在一代的平庸之后证明了自己! 

资料来源:http://www.gamespot.com/
http://www.yxbns.com/ldj/mulu/heavygear.htm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Heavy Gear系列历代回顾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