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IBM ThinkPad 550BJ————内置打印机的笔记本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486SLC (25MHz)
内存 6MB
硬盘 120MB
显示器 9.5英寸
重量 3.0kg


在1993年1月,IBM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内置打印机的笔记本ThinkPad 550BJ,这种独特的设计在当时也让IBM笔记本的名字逐渐被人们所熟悉,当人们提起IBM的经典笔记本的时候,都会津津乐道的回想起了这款独具特色的ThinkPad 550BJ来。
由于笔记本的体积比较小,而且为了减轻机身的重量,在笔记本内设置打印机即使在现在来说都是不可想象的,然而在当时IBM就做到了这一点,在ThinkPad 550BJ的机身上内置了一个打印机,打印的速度约为87字每秒,可以打印48x48规格的汉字/英文,打印精度为360Dpi,尽管在打印性能方面还有所欠缺,打印速度也相对较慢,而且这款笔记本看上去也显得相当臃肿,不过这种方便用户的独特设计也足以让它一直留存在人们的心中,成为永恒的经典。
22.IBM ThinkPad 220——————站着都可以用的ThinkPad笔记本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Intel 80386SL(16M)
内存 2MB
硬盘 80MB
显示器 7.7英寸
重量 1.0kg


在成功推出了第一款Thinkpad后,IBM笔记本的发展逐渐开始步入正规轨,而在Thinkpad中也出现过不少的经典之作,这款1993年5月所推出的ThinkPad 220就是其中的一款!
这款ThinkPad 220是IBM第一款A5尺寸的笔记本电脑,为了减少其机身的负荷重量,它采取了灵活的扩展选件,机身的重量居然只有1kg,在那个时代的笔记本来说是不可想像的。不过在设计上它似乎就跟经典的Thinkpad笔记本有所差异,尽管经典的红黑配搭依然可以见到,不过却换成了轨迹球了,而且轨迹球设在键盘左上方,而左右键则在右上方,这种设计也为用户站着使用笔记本提供的极大的方便。
23.IBM ThinkPad 750cs——————笔记本上太空了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Intel 486SL(33MHz)
内存 4M/8M
硬盘 170MB
显示器 9.5英寸
重量 2.9 Kg

IBM的笔记本之所以一直以来都能受到用户的好评主要是因为它的质量很好,也是因为这样IBM一直以来都处于笔记本电脑业界的老大地位。
在1993年11月,IBM的这款ThinkPad 750cs正式推出,不久后它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随航天飞机进入太空的个人电脑,从此人们对IBM笔记本的质量也逐渐建立了信心,可以说是这款ThinkPad 750cs确立了IBM笔记本在业界的领先地位。而这款ThinkPad 750cs也因此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当年就一举获得了包括《PC Computing》1993年最有价值产品奖和最佳笔记本、《PC Magazine》编辑选择奖、《Datamation》1993年度产品等多个奖项。
24.IBM ThinkPad 750P/360P————原来笔记本也可以用手写的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Intel 486SX(33MHz)
内存 4M
硬盘 340MB
显示器 9.5英寸
重量 3.1kg

在1993年,可以说是IBM笔记本飞速发展的一年,当年IBM推出了不少极其经典的机型。也就在那一年,IBM推出了第一款具备手写功能的笔记本,将手写输入方式引入了笔记本电脑领域,让用户可以更加方便地操作笔记本,而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款笔记本是PDA的雏形。
事实上,作为世界上第一款采用手写输入的笔记本,这款ThinkPad 750P/360P在当时来说是极具创新意义的,而它也可以说是平板电脑的始祖。尽管这款笔记本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很大的轰动,不过它也给了后来平板电脑的发展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
25.DELL 320i——————因为多种缺陷而不得不全面召回的笔记本

戴尔在1993年正式进入笔记本市场,不过戴尔在笔记本市场中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1993年就曾经受过一次极为沉重的打击,当年这款320i因为在设计上存在多项缺陷而不得不全面召回,戴尔在进军笔记本市场的确是出师不利。这也又一次印证了那句老话:“成长是要付出代价的!”
在2004年PCMAG评出的笔记本史上十大败笔中,就有这款DELL 320i的身影,不过对于这款产品的具体型号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了,即使是在DELL的官方网站上也找不到这款产品的相关信息。尽管这款产品相当轻薄,采用标准的轻薄外观设计配合单色液晶屏幕,在外观上在当时来说是独树一格,不过由于它的电源模块设计存在严重的缺陷,所以当年戴尔不得不全面召回这款产品,它也从此在市面上消声匿迹,而一点有关它的资料也不能找到。
1994年
26.东芝 T4900CT——————奔腾时代来临了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Pentium 75Mhz
内存 8MB
硬盘 772MB
显示器 10.4英寸
重量 3.1kg

在1994年,Intel公司推出奔腾处理器,同步推出笔记本专用处理器Mobile Pentium,这也意味着笔记本正式近日奔腾时代。而第一款使用奔腾处理器的笔记本是东芝的T4900CT。
东芝T4900CT当年凭借最早搭载奔腾处理器而闻名一时,而它的推出也将笔记本带入了奔腾时代,为笔记本的发展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Pentium处理器令笔记本的性能和通用性得到了大幅提升,这也为笔记本在今后的飞速发展打下了奠基,笔记本也因此走进实用性阶段;而笔记本在进入奔腾年代以后,在移动性和性能方面不断改进,也为笔记本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前提条件。
27.IBM ThinkPad 755cd——————第一台带有CD-ROM驱动器的笔记本电脑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Intel 486DX4(100MHz)
内存 8MB
硬盘 810MB
显示器 10.4英寸
重量 3.3公斤


而同样在1994年,IBM也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内置CD-ROM驱动器的笔记本,尽管当时这款笔记本的光驱倍速只有2X,不过它的出现也敲开了笔记本与外界媒体交流的大门。
虽然在当时的台式机中内置CD-ROM驱动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不过站在那个时候的笔记本来说,增加光驱是极其创新的想法,因为当时的笔记本都希望可以减轻机身重量,产品研发的焦点聚集在轻薄方面,所以内置光驱几乎是不可想像的。然而当时IBM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作为全内置的笔记本它的重量也控制在3.3公斤左右。而在此后的笔记本中,尽管有的选择了光驱内置有的选择了光驱外置,不过光驱几乎成了必不可少的部分。
28.Compaq LTE Elite 4-40C——————带有屏幕轨迹球的笔记本电脑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Intel 486DX
内存 4MB
显示器 9.5英寸
重量 约3.1kg


说起这款笔记本来多少有点让人觉得惋惜。轨迹球在当时的笔记本中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了,而由于当时正值Windows操作系统普及的初期,为了便于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进行操控,Compaq便在这款LTE Elite 4-40C的屏幕侧面加装了一个轨迹球模块,不过也正是这种设计导致了这款笔记本的失败。
尽管把轨迹球设计在屏幕旁边看起来好像是为了方便鼠标在Windows下进行操作,可是设计者却没有考虑到用户在使用笔记本时所带来的问题;为了操纵本子,使用者不得不一直把手举在屏幕水平位置,这对于长时间办公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试想如果长时间把手举起来会是怎样?不过在经历了这次失败的教训后,之后的笔记本的鼠标模块都没有再设计在屏幕的位置了。而因为轨迹球为止的选择失误,这款笔记本后来也被《PC Magazine》评为史上笔记本十大败笔倒数第四位。
29.DEC Digital Hinote ultra cs433————————486时代的轻薄王者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Intel 486SX(33MHz)
内存 4MB
硬盘 170MB
显示器 9.5英寸
重量 1.59kg


1994年digital hinoteultra系列诞生,它的出现从此引领了轻薄笔记本的发展,它为笔记本界引入了一英寸的概念,当时也在市场上牵起了一股轻薄笔记本的热潮,尽管在同期的笔记本中东芝已经推出了奔腾的机器,不过Digital的笔记本凭借自己鲜明的特点,依然在笔记本市场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在当时DEC Digital所推出的轻薄笔记本中,其中最具代表意义的是产品线的第一款产品hinote ultra 433,其采用了Intel 486SX33MHz处理器,重量只有1.59千克,厚度刚好一英寸,这样的数据在当时来说也让它一骑绝尘,这款433便以绝对优势击败了所有对手成为当时世界最为轻薄的笔记本电脑。DEC公司也因为这款笔记本而迅速在市场上走红,风头一时无两。
30.Apple PowerBook 520/520C----------PowerBook的新接班人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MC68LC040
内存 4 MB
硬盘 160 - 320 MB
显示器 9.5英寸
重量 2.9kg


在1994年,苹果公司也推出了最新的PowerBook500系列,PowerBook500系列也被认为是PowerBook100系列的接班人,而且由于当时100系列的机型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了,而500系列也可以明正言顺的取而代之。
520和520C同是1994年5月推出的产品。520是PowerBook系列中第一个装备MC68LC040处理器的产品,采用4-位FSTN液晶显示器,它当时的售价为2270美元;而520c则是PowerBook系列中首个升级到DSTN的256色显示器的产品。另外,由于PowerBook500系列不仅继承了100系列的优点,而且在性能上也作出了改善,所以在今后的几年中也成为了苹果笔记本在市场上的主力军。
1995年
31.IBM ThinkPad 701C ————IBM史上最巨特色的笔记本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Intel 80486DX4(75Mhz)
内存 8MB
硬盘 540MB
显示器 10.4英寸
重量 2.0kg

在1995年3月,IBM推出了其历史上最具特色的一款笔记本机型ThinkPad 701C,其键盘采用了独特的可伸缩式设计,人们也喜欢把它称作“蝴蝶机”,而加上其制作技术精湛,造型优雅,这款笔记本后来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
而这款IBM ThinkPad 701C为什么要使用可伸缩的键盘呢?可能目前很多用惯了全尺寸键盘的用户可能对此没有什么体会,因为当时的笔记本键盘的尺寸普遍都比较小,使用起来手感很不好,IBM为了让用户得到更好的应用手感,所以就特意设计了这样一个可伸缩键盘,而这项贴心用户的设计也造就了IBM Thinkpad笔记本史上的一大经典之作。而尽管这款笔记本的设计是如此出色,可是由于当时制作周期过长,在推出的时候仍然采用486级的配置,跟同期的奔腾机型相比自然显得底气不足,所以701C很快就以停产而告终,成为IBM的一个失败的产品,不过凭借独特的设计它也成为了IBM笔记本史上最让人难忘的笔记本机型之一。
32.IBM ThinkPad 760cd————可以用来做投影机的笔记本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Intel Pentium 90MHz
内存 8MB
硬盘 1.2G
显示器 12.1寸
重量 3.4kg

而在1995年5月,世界上首台支持多媒体功能、采用了12.1寸SVGA(800×600)的彩色液晶显示器的笔记本电脑终于诞生,这款TinkPad760CD的推出也开创了笔记本电脑的多媒体时代的先河,笔记本电脑也开始从纯粹的商用走向更为广阔的多元化市场。
这款TinkPad760CD作为当时IBM的影音旗舰产品面市,它内置了IBM MPEG-2解码芯片,可以提供了更清晰、更明亮的视频播放,可以说这块芯片甚在当时至比台式机更强大;另外,这款笔记本也内置了“IBM Mwave DSP”芯片,借助这款芯片可以提供了更好的音质,而其12.1寸的液晶屏在当时来说也是最大、最亮的液晶屏幕。除此之外,TinkPad760CD还内置了4X的内置CDROM,尽管还未能实现在笔记本上看电影的梦想,不过它的出现也意味者笔记本多元化年代正式来临。
33.西门子 PCD-4ND————欧洲笔记本的代表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Intel 486(75MHz)
内存 8MB
硬盘 340MB
显示器 10.4英寸
重量 约3.2公斤


在跟富士通合并之前,其实西门子的笔记本在欧洲也是相当出名的,由于之前笔记本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日本和美国的一些厂商,对于欧洲笔记本的发展我们也应该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在欧洲的几个笔记本生长商中,最出名的就当数西门子了,在跟富士通合并之前,西门子也曾经推出过不少机型,PCD-4ND就是其中的一款。
西门子 PCD-4ND采用Intel 486 75MHz的处理器,8MB的内存、340MB的硬盘,屏幕的大小为10.4英寸,显示频率可以达到640×480,没有内置光驱,它使用了轨迹球设计,并将左右键置于两侧。机身的颜色为白色,轨迹球的颜色却采用了白色,这样鲜明的对比甚至可以媲美IBM的红于黑。不过由于西门子笔记本始终没有在国内上市过,早年的二手市场中也曾见到它的踪影,不过到现在可以说是已经极难见到了。
34.Compaq Aero 4/33C————专为“右撇子”设计的笔记本电脑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Intel 486SX(33MHz)
内存 4MB
硬盘 170MB
显示器 8英寸


上面也曾提到,康柏在设计笔记本的过程中曾经尝试把轨迹球模块设计在屏幕旁边,这样的设计明显为用户带来了诸多不便,而康柏当时也意识到这点,后来在这个失败的基础上不断作出改变,而为了挽回前者失败的略势,康柏在1995年也推出了一款机身十分轻便的笔记本Aero 4/33C。
可以看出,这款Aero 4/33C笔记本电脑在轨迹球模板的设计上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它将轨迹球置于右下角,这样易用性有了很大提高;另外,其机身的整体设计也逐渐走向轻薄小巧,而且外观较之前的产品也优秀了许多,其流线型的外观轮廓甚至看起来很可爱,比起之前笨重难看的产品来说,这不能不算是笔记本历史中的可喜变化。将这款笔记本的内存和硬盘升级后甚至还可以运行Win95,不过速度就比较慢,接口方面甚至还配备了当时极为少见的PCMCIA插槽,性能在当时来说绝对算强!但是与此同时人们也会发现,这款笔记本的轨迹球鼠标被设计在了右侧,这样显然是方便一些用惯右手的人使用,不过一些习惯左手的左撇子使用起来将会极其麻烦。
35.IBM ThinkPad Power Series 850——————最原始的大眼睛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PowerPC 603e 100MHz
内存 32MB
硬盘 810MB
显示器 10.4英寸
重量 3.6kg


而在同年的6月,IBM另外一款具有创新意义的机型————ThinkPad Power Series 850,当时为了方便用户使用,所以在笔记本上也内置了一个摄像头,还可以直接以MPEG和AVI格式收录电视信号,属于天价级别的工作站机器,当年售价达到12000美金,可谓ThinkPad中的贵族+异类。
在笔记本的液晶屏上面,Thinkpad 850内置了一个摄像头,人们也喜欢把它叫作“大眼睛”,这种设计可以用来摄影或进行网络会议,这种设计灵感后来也被广泛应用到笔记本中去,像索尼的TR系列、华硕的W5等。而且,这款笔记本也也使用了PowerPC的处理器,在IBM的历史上采用这种处理器的只有820和这款850两个型号,PowerPC是当年由IBM、Motorola和苹果公司共同研发而成的,不过后由于兼容性不够强,所以活来IBM的笔记本中就没有继续使用这种处理器,不过苹果对此却比较执着,而后来PowerPC在苹果的笔记本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PowerPC 603e (100MHz)
内存 8MB
硬盘 500MB
显示器 10英寸
重量 2.8kg


上面提到,当时IBM、Motorola和苹果公司共同研发PowerPC处理器,IBM推出的ThinkPad Power Series 850也使用这种处理器的笔记本,然而IBM在这之后都没有继续使用PowerPC处理器的处理器了,不过后来PowerPC却由苹果公司将它发扬广大了,它也让苹果笔记本更加具有特色。
1995年8月,苹果公司推出了第一款使用PowerPC处理器的笔记本电脑PowerBook 5300,尽管当时苹果的Powerbook笔记本在市场上的地位不低,不过这款PowerBook 5300的推出注定要遭到失败的收场,因为刚上市后不久就问题多多:最让人感到不安的是在推出后不久居然由两台PowerBook 5300无缘无故的起火了,这起事件被当时媒体炒作后让苹果公司颇为难堪,消费者对它也顾虑重重,而在不得不替换后又因为电池电压太弱,在使用光驱或者是PC卡的情况下会出现卡机;最后还因为主板有问题而不得不全部召回更换,苹果公司也因此亏损了整整5亿。所以在诸多不顺后,苹果公司马上停止了一切关于这款笔记本的生产和销售。
37.IBM Palm Top PC100——————超小型的A6尺寸的掌上笔记本电脑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Intel 486SX(33MHz)
内存 8MB
硬盘 260MB+4M闪存
显示器 4.7英寸
重量 715g


同年九月,IBM也突破性的推出了一款极其轻便的A6尺寸的掌上笔记本电脑Palm Top PC100,当时这款笔记本的整机重量只有715g,又一次改写了笔记本移动性能的新概念,甚至可以说这款笔记本是后来PDA的雏形。它采用了4.7英寸VGA模式的256色DSTN屏幕,也内置了电池,而尽管其外壳采用了全铝合金制造,不过整机重量仅为715g,而且为了增强其移动性能,他还采用了一个4M的闪存作为存储器。
另外,这款笔记本还首次使用了拓展坞,将一些不常用的端口、设备设在了拓展坞上面,从而让笔记本的便携性获得解放,笔记本也因此而更加轻便了,尽管是一款细小的机型,不过这款笔记本电脑的扩展性非常的好,插上电话线线后甚至能够直接当电话使用。这款Palm Top PC100笔记本电脑还算不上是Thikpad的范畴,而他跟我们熟悉的经典的Thikpad笔记本也有所不同,为了方便移动使用和节省空间,其指点杆和左右键设在键盘的上方,这样就算站着都可以使用笔记本了。
1996年
38.东芝 Libretto 20 ——————“萝卜头”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AMD 486DX4 (75MHz)
内存 8M
硬盘 270MB
显示器 6.1寸
重量 840g

1996年4月,东芝公司发布了这款Libretto 20笔记本电脑,成为东芝第一款“萝卜头”系列的笔记本,这也意味着后来深入人心的“萝卜头”笔记本正式诞生。
东芝的“萝卜头”系列笔记本一直以来都是以小巧轻便的风格展现在人们面前,并且成为小巧笔记本中的典范,而自第一款“萝卜头”——Libretto 20开始就已经开始展现出这种风格了,它采用的是6.5万色的TFT彩色液晶显示器,大小为6.1寸,内置2.5寸270MB的笔记本电脑专用硬盘,内置锂电池,电池的使用时间可以维持使用3-6个小时。另外,这款笔记本也第一次使用了AMD的处理器,尽管当时AMD处理器在这款笔记本上的表现能力并不理想,不过它的出现也为后来AMD的崛起打下了一个基础。
39.IBM ThinkPad 560————便携式电脑的新典范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Intel Pentium133/120/100MHz
内存 8M
硬盘 1.08GB
显示器 11.3/12.1英寸
重量 1.9Kg

在1996年5月,IBM推出了新一代的便携笔记本的新典范ThinkPad 560,它的机身超薄,厚度只有1.2英寸,而整机的重量只有1.9Kg,从那时起,“超级便携”由此成为移动计算产品的主流发展方向之一。
其实当年笔记本市场中早已不乏轻薄机型,不过ThinkPad 560跟他们并不相同,除了机身轻薄,性能相比于同期的笔记本也有所提高,扩展性能也十分出色,当时560突破性的可通过红外线进行数据的无线传送和通讯,这种技术令笔记本在信号传送方面又作出了突破,尽管红外传输在当时来说实质应用的意义不大,不过对于笔记本的发展来说作用是很大的。
40.东芝 Tecra730XCDT——————多媒体笔记本的又一发展
具体配置参数表:
处理器 Intel Pentium 133MHz
内存 8M
硬盘 2GB
显示器 12.1英寸

在1996年,东芝就把ZV(Zoomed Video)技术应用于刚推出的Tecra730XCDT笔记本电脑上,更好的满足了用户对多媒体性能的需求,慢慢的,笔记本电脑与台式机在多媒体处理性能上的差距也逐渐开始缩小,笔记本开始真正进入多媒体时代。
所谓的ZV(Zoomed Video)技术就是通过一种PC Card总线将数据直接传送到视频及音频系统,而且视频数据传送率可以达到7MB/s,同时也可以节省电能。另外,ZV技术还具有MPEG回放、视频、捕捉视频图像以及TV功能。这种技术的崛起令当时笔记本的多媒体性能提升了一个层次,也为后来笔记本的多媒体应用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