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2625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7-21
kdznpa
kdznpa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马林·梅森
马林·梅森
冰酒
冰酒
价值观
价值观
价值分类
价值分类
价值教育
价值教育
等速螺线定义错误
等速螺线定义错误
高科技考试作弊
高科技考试作弊
詹姆斯·沃森
詹姆斯·沃森
情感的差异性
情感的差异性
情感
情感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安慰剂的慰安效应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一束激光打在志愿者的右手背上,照出一个直径2.5毫米的光斑。激光束的强度可大可小,要使接受测试的志愿者感觉到不同程度的疼痛,又要避免对皮肤造成伤害,这一切尽在张文彩的掌握之中。

一场神奇开始了。

32位志愿者的平均年龄是20岁,全部是来自高校的学生。在签署了符合心理所伦理原则的知情同意书后,他们被分成4组。首先要经过6-7次由低到高的激光刺激,度过一段痛觉适应期。

接下来,他们的身体会被连接上一部“穴位磁疗仪”。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博士张文彩告诉志愿者,仍然会对他们施加一个痛觉刺激,但同时,如果用这部机器对他们受刺激的手的合谷穴施加磁疗,就会有明显的止痛作用。作为对照,施加痛觉刺激时,只有第一、三组的磁疗机器在工作。

果然。仍然是220mJ的激光,但接受“穴位磁疗”的两组志愿者觉得:疼痛感确实降低了。

这是魔法吗?当然不。所谓的“穴位磁疗器”不过是一台普通的生理记录仪罢了,没有任何治疗作用。两个组的同学觉得痛感降低,那是因为痛觉刺激真的降低了——张文彩悄悄地将一、三组的激光强度降到了120mJ。

这是欺骗吗?当然不。这是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安慰剂效应可迁移实验”的一部分。

关键是建立信念

那么,最初的“穴位磁疗降低痛感”的现象就是安慰剂效应吗?也还不。这只是心理学家制造“安慰剂效应”的第一步:建立“信念”。

如果说“安慰剂效应”形容为心理因素对生理的影响,那么在获得这个效应之前,首先要以生理变化的事实在被测者的心理层面“建立信念”。在这个实验中,张文彩希望痛感的降低,使这些志愿者建立“磁疗仪器真的可以有效降低痛感”的信念,而她成功了,换句话说,志愿者(至少大部分)相信了。

然后,志愿者被告知,如果将磁疗仪器连接到他们颈后的大椎穴,还可以缓解负性刺激诱发的不愉快情绪体验。张文彩分别给他们看了200张图片,包括蛇、昆虫和残缺的肢体,同时记录他们的脑电成像,“在有施加‘磁疗’,也就是‘安慰剂’的时候,大脑中代表情绪波动的活动确实减弱了。”

“信则有,不信则无”。在我们的文化传承中,人们习惯在困境中祈祷的时候如此安慰自己,久而久之,听起来更像一种有关拯救的缥缈传说。但现在,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这种“心诚则灵”的现象是在他们的实验中切切实实发生了!——虽然很遗憾,在目前所有关于安慰剂效应的研究中,比较有把握的还仅仅是在“痛觉研究”的领域。

顺便提一下,人是一种复杂的生物,任何现象都不会孤立存在,疼痛也不例外。不舒服的痛觉还会引起情绪上的不适,因此在脑成像的图片上,当人感觉疼痛时,活跃的不只是感觉区域,还包括和情绪有关的认知区域。

简而言之,在痛觉研究中,“安慰剂效应”便是指“不愉快的感觉或情绪降低了”。研究表明,使用安慰剂确实促进了鸦片类物质的产生,从生物化学的角度分析,这些物质是我们幸福感的源头,比如内啡肽。

至于安慰剂是如何促进了鸦片类物质的产生,一般认为有两种方式。

一是条件反射。1889年,在俄国一家军事医学院里,年轻的助教巴甫洛夫做了那个著名的实验,将狗分泌唾液与进食的铃声用“条件反射”的概念关联起来。现在,一些研究者认为,“安慰剂反应”也是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的一种。以痛觉的安慰剂效应为例,当止痛片与止痛反应多次伴随出现后,止痛片便成了止痛的信号,不管这药片中是真正的药物还是安慰剂。再比如来自医生的关怀、白色床单营造的安宁氛围等等,这些环境也可以在广义上被称为“安慰剂”。

“但这种条件反射尚属于大脑无意识的范畴”。在张文彩看来,更重要的还是“预期”,也就是“建立信念”。1962年Goldstein提出的“预期理论”中,心理学家假设“安慰剂效应”与患者“对病情改善的预期”有关。

一般地,要建立这种预期有两种途径:言语预期和强化预期。前者可以仅仅通过言语信息的方式,告知患者接受的治疗具有显著的止痛作用,而后者则是秘密操纵患者能感觉到的疗效。比如张文彩在实验中告诉志愿者“穴位磁疗”确实有止痛的疗效,便属于“言语预期”的范畴;至于悄悄降低激光刺激的强度,使志愿者相信痛觉的降低来自磁疗,就是“强化预期”的方法。

换个角度看,“建立预期”尤其是“言语预期”像一种说服传播,效果如何取决于研究对象的可说服性,包括自信心、社会不安全感系数等因素。因此,“安慰剂效应”的程度也要因人而异。张文彩的实验中,能获得不错的安慰剂效应的比例一般在三分之一以上,但每次总会遇到一两位志愿者,安慰剂在他们身上基本上不发生作用。

同样需要建立信念,和“安慰剂效应”比起来,更有趣的是“反安慰剂效应”——戏谑点说,后者简直像一则披着学术外衣的诅咒。“如果我告诉你,要给你施加的刺激会令疼痛增加——你就会真的感觉更痛了。”这情形看着眼熟,让人联想起周星驰电影里,那个一听说自己中了“化骨绵掌”,便走得倾斜歪扭的韦小宝。

吵吵闹闹安慰剂

“痛觉”是安慰剂效应的研究最为成功的领域,但不是唯一。

1938年,安慰剂(placebo)这个词汇被首次用于实验处理,研究内容是“胶囊是否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研究者(Diehl, Baker, & Cowan, 1938)将学生分成两组,给他们相同的指导语和不同的胶囊——安慰剂组的学生吃下的胶囊中只是乳糖,而非疫苗药物。结果发现,安慰剂组虽然没有接受到真正药物的治疗,却获得了与接受疫苗治疗效果相当的结果。通过这个研究,研究者在治疗感冒方面获得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安慰剂效应。

尽管如此,一直到20世纪中期,人们仍将安慰剂看成不可能伤害患者、对患者有安慰作用的一种低级欺骗。

直到1955年。美国科学家亨利·比彻(Hery·Beecher)第一个深刻认识到,安慰剂这一惰性物质对患者的有治疗作用。他回顾梳理了15个安慰剂控制的临床实验,发表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强大的安慰剂》,文中提到了他的结论:“在一般情况下,35.2%的病人在使用安慰剂后病情得到有效改善。”

从这个数字看,假定有一个医学白痴勇敢地决定开拓医药事业,不问求医者所患何病,一律送上淀粉做成的药片——那么,他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可能捞取个“神医”的名声。

然而,这种作用毕竟有限。何况,临床医学上有严格的规定,一种药物的救治效果必须胜过安慰剂,否则不能称之为有效。

安慰剂效应的研究最早源自临床医学,但如今,在临床医学界,安慰剂正面临着巨大的伦理争议。有的研究者,比如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的Ezekiel·Emmanue博士就不提倡使用安慰剂,他认为如果医生给患者开的药物不能被证明确实有效,这从伦理上便说不过去。但不少其他的医生觉得“It’s OK,因为到目前为止,也没能证明它们有害。

除了争议缠身,安慰剂还像一位神秘的两面派:疗效有限,却无处不在。张文彩介绍道:“所有的公开治疗,不论药物为何,都包含了安慰剂的成分。”“隐秘治疗”可以证明这个说法:采用机器注射药物,被测者既看不到医生出现,也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注射了药物——在这种情况下,治疗结果往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折扣。

在一些需要长期服用的药物,比如长期避孕药或抗抑郁症药品中,有很多便包含安慰剂的成分。以治疗慢性疼痛的药物为例,这类药物常含有吗啡,而吗啡多吃又会成瘾。此时,要获得治疗效果,又要尽量减弱副作用,安慰剂就该出场了。

【五花八门的安慰剂】

有没有可能,产生的疗效事实上来自作为安慰剂药物的本身?不会。

一种物质要被称之为“安慰剂”,首先要符合这样的标准:它是在人体内不会引起任何反应的惰性物质,完全不发生作用——至少要对某种特定的治疗完全不发生作用。

研究实验中使用的安慰剂,出于方便获取以及结果准确的考量,液体多为生理盐水,口服药片则多采用淀粉,如果是胶囊,胶囊里装的也是淀粉。

在记载中,最早的安慰剂实验中的主角其实是一根木棍。1801年,John· Haygarth首次报告了“安慰剂控制”的实验结果。在19世纪初,人们常用金属棍放在身体上来治疗疾病,认为人体可以通过接受金属电磁的影响来缓解症状。而Haygarth给5个病人使用了木头仿造的金属棍治疗,发现结果和用金属棍治疗相当,都是有4个人报告了“病情缓解”。事实上,今天我们知道,用金属棍的所谓“电磁效应”治病是没有科学依据的。那么以今人眼光回望历史,金属棍才是真正的安慰剂,而那根木棍,或者我们也可以叫它“安慰剂的平方”?

当安慰剂效应泛化到社会文化中,还会产生形形色色的现象。比如宗教中的祈祷,假如偶然一次应验后,祷告者便会建立起对“祈祷”的预期,以后再遇到危难仍会将希望寄托其上。再比如,“在某一特定的文化中,如果人们发现某个咒语或神灵在一种情境中灵验,就很容易在其它一些情境中相信它的作用。或者,一旦某个品牌的一种商品在消费者中建立了信任,同一品牌的其他产品就很容易被接受。”从这个角度看,品牌……也是一种安慰剂。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安慰剂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