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4637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4-23
方兴东
方兴东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张石顽
张石顽
张景岳
张景岳
王好古
王好古
许叔微
许叔微
唐慎微
唐慎微
王惟一
王惟一
侯云德
侯云德
鞠躬[神经生物学家]
鞠躬[神经生物学家]
李璞
李璞
瞿逢伊
瞿逢伊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图)潘华珍潘华珍

潘华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医学教育家。献身于教学和科研事业50余年。培养了大量的生物化学家和临床研究人员。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中,开辟了生物膜基础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的道路,重点研究红细胞膜结构功能与溶血的关系,以及细胞老化和凋亡膜结构的改变等,多次获部级科技进步奖。

目录

[显示全部]

简历编辑本段回目录

1925年12月18日 生于北京

1943~1947年 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化学系

1947~1948年 北京卫生实验院营养系工作

1948~1949年 北京协和医学院进修生物化学

1949~1951年 济南白求恩医科大学教学,助教

1951~1956年 广东中山医学院教学,讲师

1956~现在 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教学,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1980~1981年 瑞典乌布萨拉大学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1991年 离休

生平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潘华珍,原籍江苏江宁,1925生于北京。1931年入北京师大第二附小时,正值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校内张挂着中国地图,标出被日本占领的我国东北三省,激发同学的爱国思想。每天下课后校长带领全体师生高喊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在许许多多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赶走帝国主义,不做亡国奴”的种子。高小毕业时正逢七七事变,北京沦陷,为避日伪控制学校,几次转学。先考入英国圣公会主办的笃志女中。1939年英美对日德宣战,笃志女中被封。无奈只好转入美公理会主办的贝满女中,1941年又因日美宣战被迫停课。复课后贝满女中改为北京女十二中,开始增添日文课。她记忆最深的是第一次上日文课,中国老师含泪在黑板上写日文字母,教室里一片寂静,个个悲愤满腔,心情万分沉痛。从那时起,她立志要为民族富强而努力,永不做亡国奴。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许多名校南迁,留下的学校也都受日本统治,只有辅仁大学可在沦陷区不挂日本国旗,不修日语,遂于1943年考入辅仁大学化学系。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结束了亡国奴的日子,但在腐败的国民党政府统治下,百业萧条、物价飞涨,民不聊生,百姓又重陷入苦难之中,心情异常苦闷。1948年入协和医学院进修。正直解放前夕,学生运动一浪高过一浪,揭发国民党腐败黑暗,倒行逆施,秘密宣传共产党的思想,使她思想上起了很大变化,积极参加共产党组织的读书会,投入准备共产党进城的活动,参加了保护院校重要基地,以及散发入城八项安民告示等地下革命工作,用实际行动迎接北京解放。

主要论著编辑本段回目录

1.Zhang Zhinan, Pan Hua Zhen, Huang Wen Xi et al. Observation on red cell membrane of 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 (PNH),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1981, 94:207~212

2.潘华珍,张之南.蛇毒因子溶血试验的诊断意义.中华血液学杂志,1984,5(1):41~42

3.潘华珍,张之南.生物膜与疾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

4.Pan Hua Zhen,Feng Li Ming, Zhang Zhi Nan. Lipid peroxidation of erythrocytes in PNH. Beijing symposium on Bioenergetics and Biomembranes, 1987, 53:53~58

5.Pan Hua zhen. The membrane events of aging process in human erythrocytes. Biotechnology of cell regulation,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medicine 1991, 4:389~394
6.Pan Hua Zhen, Ji Zhi Fang. Erythrocytes vesiculation in PNH.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1991, 17:84~88

7.许彩民,潘华珍.红细胞膜肌醇磷脂结合蛋白的研究.生物化学杂志,1992,8(2):186~189

8.许彩民,潘华珍.PNH患者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酶缺失的研究.中华血液学杂志,1995,16(8):396~398

9.高颖,潘华珍.氧化诱导K562细胞凋亡机制的探讨.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1998,14(3):295~299

10.Pan Hua Zhen, Feng Li Ming, Xu Cai Min. Aging of human mature erythrocytes is like a process of apoptosis in enuelated cell, Chinese medical science journal, 1998, 13(1): 20~23

主要贡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她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教学,1956年到医学科学院之后才开始做研究。先在梁植权教授领导的蛋白质组,研究蛋白质与抗原性的关系;后去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曹天钦领导下的蛋白质组进修。两位导师都教导:研究人员,要有艰苦的创业精神,要能用最简陋的仪器设备,要有胆识和勇气提出新设想、新思路开展工作。这些话一直指引着她的研究工作向前迈进。文革后,百废待兴,科学也再次迎来了春天。这时在分子生物学中除核酸、蛋白质外,国际上出现了一个新的领域,即生物膜的研究。生物膜是生物学和医学各学科分支的一个汇合点和生长点,具有广阔的理论和应用前景,在医学界尚很少有人涉足,她首先倡导这方面的研究。1977年开始建立生物膜组。当时一穷二白,一无研究基础,二无设备,难度很大。从针麻组抽调两个同志,从教研组调拨了一些仪器设备,正式成立了生物膜组。为了学习生物膜基本理论及方法,两次请国外专家讲学,帮助建立研究膜的新方法。编著了国内第一本《生物膜与疾病》一书,对生物膜与临床结合起了推动作用。

她多年的研究一直以红细胞为对象,研究红细胞结构功能与溶血的关系。与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组张之南教授协作,研究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患者红细胞膜的异常及溶血机理。PNH是一种后天获得性红细胞膜缺陷病,由于对补体敏感易引起溶血。20年来在她所领导的集体共同努力下,做出了一些可贵的结果:(1)临床诊断:从眼镜蛇毒提出的蛇毒因子,可增强PNH 红细胞在补体存在下的溶血,他们率先将此方法用于临床,有助于PNH的诊断。蛇毒因子溶血实验,方法敏感、特异性强、简便,易于推广使用,成为PNH实验诊断标准方法之一。(2)由于PNH是一种克隆病,病人的骨髓干细胞中正常与异常克隆共存,所以红细胞也有两种。过去几十年国外所做的研究都是正常与异常混杂的细胞,结果不理想,在国内他们首先应用免疫磁珠分离柱,将两种细胞分离,得到纯化的PNH异常红细胞。(3)PNH病人较少,不能及时得到样品,与科学院遗传所协作,将PNH病人B淋巴细胞进行EB病毒转染,建立了国内第一个PNH永生型B淋巴细胞株,这些方法的建立为PNH机制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4)PNH红细胞膜蛋白:经分析发现PNH红细胞膜与正常无大异常,PNH红细胞易受自由基氧化破坏。但最特殊的是乙酰胆碱酯酶含量明显降低,乙酰胆碱酯酶属于一组新型的蛋白称“糖化肌醇磷脂(GPI)锚固蛋白”,通过GPI锚固在膜上,她们证实红细胞膜缺少乙酰胆碱酯酶是由于不能生成GPI,所以虽然有酶蛋白但不能锚固在膜上。GPI锚缺失原因是由于合成糖的PIG-A基因发生突变。她们检测了8例PNH患者的PIG-A基因,发现5例为第2外显子单碱基置换或缺失,其中单碱基置换中的4例均有GPI锚固蛋白严重缺失。

(5)基于PNH红细胞表面缺少乙酰胆碱酯酶,用荧光标记乙酰胆碱酯酶单抗,结合流式细胞技术定量分析,并可计出PNH细胞数,由于能直接计出异常细胞数,所以比过去任何方法更特异、敏感,她们率先据此原理发展成为诊断PNH的一种新方法。现知GPI锚固蛋白已有百种,与信息传递、膜运转多种功能有关,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医学上多以PNH为模型研究其功能。由于她们较早以PNH为研究的切入点,成为国内的先驱,并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以上这些研究曾多次获高教部及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奖。自由基是细胞老化及凋亡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发现膜有缺陷的PNH红细胞膜易受氧化损伤,从而将研究延伸到氧自由基与细胞老化及凋亡的关系。仍以红细胞为对象,研究氧自由基存在下膜结构的变化。发现细胞膜骨架蛋白交联,相互集聚,变形性差、易产生囊泡、氧化还原酶活性降低及膜磷脂酰丝氨酸外翻。用自由基诱发凋亡,发现淋巴细胞凋亡的特征与老化红细胞也很相似,从而提出红细胞的老化过程与凋亡有相似之处。她们设想红细胞在成熟过程中,在脱核以前,可能凋亡因子已合成,在一定条件下启动凋亡。但当时有人认为细胞无核也有凋亡是无稽之谈,直到1994年Jacobson报告证实了无核细胞也有凋亡,这种提法才被认可。自由基与多种疾病有关,20世纪80年代她们建立了一系列抗氧化作用的指标,开始筛选中药的抗氧化成分,筛选了十几种中药有效纯品,甚至长途跋涉到重庆黄角岈中药研究所去请教唐耀书教授。从重庆市区到黄角岈需乘3~4小时汽车,再步行1小时,到研究所门口还需上100多步阶梯,才能见到要找的专家唐教授。唐教授见她如此执著,虚心求教,将他多年分离提取的许多纯品甚至是最后的珍贵存样,慷慨解囊,赠送研究。经她们的多年探求,最后发现从红参中提取出的一种小分子化合物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深入研究了它的作用机制,并开发成防皮肤衰老的霜剂。红细胞老化及抗氧化剂的研究分别获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50年来她对教育事业和科学研究始终如一,孜孜不倦,勤奋努力,抓住科学前沿方向,锲而不舍,开拓进取。郑板桥的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正是她工作的真实写照。

参考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潘华珍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