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60856 次
  • 编辑次数: 3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3-12-10
方兴东
方兴东
发短消息
蓝色森林
蓝色森林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互联网史上最牛的七大骗局排行榜
互联网史上最牛的七大骗局排行榜
《PC World》:八位有前科的IT产业名人
《PC World》:八位有前科的IT产业名人
微缩的科技创新史
微缩的科技创新史
改变世界的25个IT历史时刻
改变世界的25个IT历史时刻
计算机硬件与游戏的发展历程
计算机硬件与游戏的发展历程
电脑历史上20位英雄人物
电脑历史上20位英雄人物
电信重组
电信重组
《新科学家》2012概念指南
《新科学家》2012概念指南
中国互联网元年一览
中国互联网元年一览
计算工具史上的15个里程碑
计算工具史上的15个里程碑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MIT与计算机教育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MIT是举世闻名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缩写,它至今仍然坚守Institute,而不用Uni-versity。如果从中文译名“学院”看,你可能以为学校保守,何不升格为“大学”,其实不然,Institute与College不同,与School不同,这反映了创始人要营造一个研究型教育机构的良苦用心,是与众不同的创意。

  建校的创意
  MIT在美国不算老校,比起哈佛、耶鲁来应该算后起之秀。如果从创始人威廉·罗杰斯(William Barton Rogers,1804-1882)在1846年3月13日写信倡议为起点,它才有158年的历史;如果从1861年正式建校算起,则只有143年的历史。
  威廉·罗杰斯是著名化学家与自然哲学家。他曾就读于威廉玛丽学院(the 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虽未获得学位,不过他于1828年至1835年却在该校当了教授。后来弗吉尼亚大学(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推举他为自然哲学首席教授,还由他领导了弗吉尼亚州的地质调查。1853年他来到波士顿,为建立科学技术教育的公共机构 (Institute)而奔走,广泛寻求支持。1861年MIT成立,他担任了两届校长,第一任期从1862年到1870年,第二任期从1879年到 1881年。由此可见,他把自己的后半生都奉献给了MIT。为了体现他的创意,我们不妨把MIT理解为“马萨诸塞技术研修院”。
  MIT是为适应美国工业化不断增长的需要而建立的,威廉·罗杰斯的理念是创立一个不受约束的教育机制,强调注重实效和确实可行。他相信关注现实世界的问题,把教学和研究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培养专业能力(Professional Competence)。为此,他率先建立了教学实验室(Teaching Laboratory)。他关心校园社区的建设,使每个成员都能聪慧地、创新地、高效地为人类的进步而工作。

MIT校园鸟瞰

  强大的实力
  作为世界级的教育机构,MIT的使命是推动知识进步,从事科学、技术以及其他学术领域的教育,使大学生在21世纪更好地为国家及全世界服务。
  截止到2004年底,美国共有各类诺贝尔得主279位,而MIT就有59位,占21.1%,可见其综合实力之雄厚。另外,在迄今为止的47位图灵奖得主中,美国有31位,其中与MIT有关的(我指在MIT获得学位或者工作1年以上者)有佩利、明斯基、麦卡锡、萨瑟兰、考巴托、布卢姆、姚期智、艾德勒曼、瑞维斯特和沙密尔10位,占总得主数的21.3%。我相信,这两个都是五分之一的比例,应该是很能说明问题的。
  MIT有5大学院、27个学术系科,有众多跨学科的边缘项目、实验室和研究中心。这5个学院是工学院、理学院、管理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和人文艺术社会科学学院。
  MIT在许多工程研究领域保持着领导地位,除了在传统领域的成就外,在新兴科技方面有很强的创新能力。例如,在基础工业方面,曾开发了炼钢工艺、汽油生产流程与设备、清洁燃烧的发电设备。在医学方面,早期工作有人造皮肤、人造假肢,用于处理脑肿瘤化学疗法的新型聚合材料,可控制释放的化学药品。在航天方面,例如空间探测、登月惯性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用于超远程通信的信号检测与分析技术。在电子学与计算机方面,有模拟计算机、磁芯存储器、分时系统、因特网原型、TCP/IP协议、公钥密码系统以及CAD/CAM的设计与制造等。
  目前,MIT工学院有235位教授、63位副教授、59位助理教授。其中,有111位在职和退休的美国工程院院士,26位美国科学院院士,55位美国人文科学院院士,并且有5位获得国家科学奖章。2004年工学院有大学生1725名(34%为女生)、研究生2789名(25%为女生)。2004年毕业博士217名、硕士876名、学士645名。

  研究的模式
  由MIT创造而被广泛接受的研究模式,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现代研究型大学”(Modern Research University)的模式。MIT拥有不胜枚举的研究项目、纵横交错的研究组织,形成了横向以系科为“行”、纵向以实验室与研究中心为“列”的矩阵,领导着学术与业界协作的创新模式。
  我们重点介绍工学院的情况。该院是1932年MIT重组时由第9任校长Karl Taylor Compton提议建立的,是当时3个学院和2个分部中最大的一个。我们介绍过的温尼法·布什(Vannevar Bush,1890-1974)曾担任工学院的第一任院长(1932-1938)。他在1945年发表的 “As We May Think”(像我们思维那样)是一篇里程碑式的论文。在这篇文章中,他描述了称为“Memex”的机器,该机器通过联想方式来存储和检索文档,帮助人们记忆。现在公认他创建了“超链接”的概念。
  工学院包括土木建筑工程系、城市与公共卫生系、商业工程与管理系(1950年从工学院分出成为工业管理学院)、化学工程系、电子工程系(1975年变成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机械工程系、采矿与冶金系(1936年分为两个系,即采矿工程系与冶金系。前者于1940年停办;后者于1967年改为冶金与材料科学系,1974年又变成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海军系统组织与舰队工程系(1971年变为海洋工程系)、综合科学与工程系(1957年停办)和核工程系(1958年建立)。
  早在1940年MIT就建立了著名的辐射实验室 (Radiation Labora-tory,简称RadLab)。后来,工学院的Gordon Brown院长又提出了“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er)的概念,鼓励跨部门、跨学科的研究。他的概念帮助世界上的许多工程技术学院进行了改组。1973年MIT建立的聚合物处理项目 (Polymer Processing Program,简称PPP)就是最早的、由业界资助而在大学建立的研究中心。
  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教育而言,我们应该知道它在1975年扩建的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但是更需要了解著名的林肯实验室、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以及媒体实验室等。

旋风计算机

  旋风的诞生
  现在我们介绍MIT在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主要贡献。
  首先应该提及MIT的Whirlwind(旋风)计算机,它于1950年12月投入运行。我们知道,在它之前的ENIAC是十进制并行计算机,不能存储程序。而EDVAC、EDSAC虽然能存储程序,但又都是串行计算机,速度较慢。旋风计算机则是世界上第一台能存储程序的并行计算机,而且对存储器进行了重大的改进。它对后来计算机工业的巨大影响,就是它的历史意义。
  旋风计算机是弗瑞斯特(Jay Wright Forrester,1918-  )领导制造的。弗瑞斯特1918年生于内布拉斯加州的一个牧场主家庭,偌大的牧场当时还没有电灯。他上中学时,利用旧汽车部件制造了一个12伏的风力发电机,使牧场首次用上电。中学毕业后,他进入内布拉斯加大学。1939年他来到MIT研究生院,先在高电压实验室作助理研究员,后来又去伺服系统实验室,开发火炮及雷达装置的电动与液压伺服机构。1944年弗瑞斯特打算离开实验室,去做自己的生意。实验室老板深知他的天赋,没有让他走,而叫他选择一些项目去领导。他选择了海军资助的设计旋风计算机的项目,以便处理风洞实验数据而设计新的飞机。
  弗瑞斯特参考了ENIAC的模式,改变了海军原来的计划,把模拟计算机改为数字计算机。最初使用了威廉斯静电管作存储器,脉冲频率为1MHz,字长较短,为16位二进制数,具有较高的运算速度。不过,海军对此已经没有兴趣。
  他最重要的改进是1949年发明了磁芯存储器。顺便说一句,美籍华人科学家和企业家王安(Wang An,1920-1990)几乎同时独立发明了磁芯存储器。于是旋风计算机在1953年用磁芯存储器取代了静电存储器作内存,使用磁带和磁鼓作外存,使计算机的性能得到很大提高。当时正在MIT访问的英国计算机科学家威尔克斯目睹了这一技术更替,他说“几乎一夜之间磁芯就使存储器变得稳定而可靠了”。
  由于1949年苏联试验成功原子弹,这重新唤起美国军方对旋风计算机的重视。于是弗瑞斯特又领导了SAGE项目,其含义是Semi-Automatic Ground Environment,即半自动防空系统。它是以旋风计算机为控制中心、把美国各地的防空雷达站连接在一起的实时防御系统。SAGE系统于1958年投入运行,1963年的规模是分为17个防区,每个防区的指挥中心都装有两台IBM公司的AN/FSQ-7计算机,用通信线路把各防区内的雷达观察站、机场、防空导弹和高射炮阵地连接成为联机计算机系统。该系统一直工作到上世纪80年代。
  现在,弗瑞斯特仍然健在。后来他转入MIT管理学院当教授,其创新工作是把电力系统的工程观点应用到人类社会系统上,用计算机来模拟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他把这种方法称为“系统动力学”。

  网络的构思
  在MIT围绕计算机以及SAGE参加过工作的计算机名人不少。例如,网络畅想家里克里德的许多灵感是在这里产生的;第一位图灵奖得主艾伦·佩利也是在这里开始程序设计工作的。
  1950年里克里德来到MIT,在这里他第一次看到了真正的计算机。他既为旋风计算机的出色工作赞叹不已,也为它的交互能力差、实时反应不快而下决心加以改进。此后,里克对计算机的兴趣越来越浓。他在SAGE上工作,其设计目标是建立一个基于计算机的防空系统,以防御前苏联的袭击。SAGE可以说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先驱。当然在该项目完成前,1957年里克又离开了MIT。
  1968年到1970年里克回到MIT计算机科学实验室担任MAC项目(实现分时系统)的负责人,并在系里当教授。1968年他写了重要文章:“Computer as the Communications Devices(计算机作为通信设备)”。1974年到1975年他曾经返回ARPA担任IPTO的主任。1975年到1986年又返回MIT的计算机科学实验室当教授。1986年到1990年成为MIT的名誉退休教授。不言而喻,通过他的交互影响,MIT与ARPA的关系更加密切。
  里克在 ARPA时,曾找到在整个美国领先的计算机研究所,为它们安排研究合同。不久,十多所大学和公司就开始为ARPA的合同而工作,包括MIT、斯坦福、伯克利和UCLA等。里克开玩笑地把他的这个组戏称为“星际计算机网”(Intergalactic Computer Network)。这个组就成为后来创建 ARPANET的核心。
  1963年里克给他的“星际计算机组”(Intergalactic Computer Group)的成员写了一个备忘录,提出各成员所用的不同类型计算机应该标准化的问题。里克要求研究人员能够建立在相互工作的基础上。但是他们彼此物理上的距离和互不兼容的计算机都成为障碍。如果各种各样的计算机能互连起来,研究人员就容易进行数据通信。里克建议了连网,他说:“在一个集成的网络中,整个系统一起运作,这将有可能改变使用计算机而机会稀少的状况。开发集成网络运作的能力,对我而言是很重要的。”
  1965年他写了一本书,名叫《未来的图书馆》(Libraries of the Future)。他在书中讨论了如何用电子学的方法存储与检索信息,这正好是今天“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顺便提一下,第一位图灵奖得主艾伦·佩利(Alan J. Perlis,1922-1990)是1950年MIT的博士,毕业后去陆军阿伯丁“弹道研究实验室”工作了一年。1951年又回到母校在旋风计算机上进行软件开发,开发了符号汇编程序的解释系统。他只工作了一年,就去了其他学校。另外,旋风计算机对IBM的700系列计算机和DEC的早期研制工作影响很大,DEC公司初创时期的不少人来自MIT。例如DEC的创始人奥尔森(Ken Olsen)就参加过旋风计算机的开发工作。

MIT Lincoln Labs

  林肯实验室
  在弗瑞斯特开发旋风计算机和SAGE的基础上,MIT于1951年在麻省的列克辛顿(Lexington)创建了林肯实验室。该实验室是联邦政府投资的研究中心,其基本使命是把高科技应用到国家安全的危急问题上。它很快在防空系统的高级电子学研究中赢得了声誉,其研究范围又迅速扩展到空间监控、导弹防御、战场监控、空中交通管制等领域。
  林肯实验室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提出项目的概念,通过模拟与分析,开发硬件、软件,最终给出集成系统。实验室的环境体现了以人为本,装备先进、设施现代,能激发人们的创新与挑战意识。1957年该实验室建成全固态、可编程数字计算机控制的雷达系统 (Millstone Hill radar),实现了对空间目标的实时跟踪,既能跟踪苏联卫星的活动,也能监控卡那维拉尔角的火箭发射。后来,这发展成弹道导弹战略防御系统,其中关键性的技术是数字信号处理和模式识别。
  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林肯实验室开发了卫星通信系统,导致8颗实验通信卫星的发射。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实验室开始研究民航交通管制,强调雷达监控,进行恶劣气象的检测,开发了航空器的自动化控制装置。在20世纪80年代,实验室为克服大气紊流的影响,开发了大功率激光雷达系统。20世纪90年代,为NASA等开发了传感器。现在,林肯实验室则在开发陆地图像处理设备。
  为了支持庞大的创新研究,林肯实验室一直保持了在基础研究上的领先地位,例如表面物理、固态物理以及有关材料的优势。它完成了开发半导体激光器的早期研究,设计了红外激光雷达,并开发了高精度卫星定位与跟踪系统。
  林肯实验室在计算机图形学、数字信号处理理论以及设计与建造高速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等方面做出很大的贡献。信号处理毕竟是实验室许多项目的核心技术,包括高吞吐率的通用信号处理器。它在语音编码与识别方面也有许多出色工作,为自动翻译开拓了道路。
  林肯实验室现有雇员2432人,它在2003财政年度的经费是5.226亿美元,其中91.6%即4.787亿美元来自美国国防部,这就不难理解MIT林肯实验室事实上是美国军事电子系统的大本营。

  

人工智能实验室改造扩建

  1959年明斯基(Marvin L. Minsky,1927-  )和麦卡锡(John McCarthy,1927-  )在MIT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人工智能实验室。
  明斯基对人工智能、认知心理学、数学、计算语言学、机器人及光学都有许多贡献。他1927年生于纽约。1950年获得哈佛大学数学学士学位,1954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虽然他在哈佛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都工作过,但是自1958年来到MIT后就一直没有离开。他关于人类智能结构与功能的观念都概括在《精神的社会》(The Society of Mind)一书中,这也是他在MIT讲课的题目。
  说起人工智能,我们都会想到1956年在达特茅斯学院召开的第一次人工智能学术会议。会议的东道主是麦卡锡,发起人有麦卡锡、明斯基、信息论创始人香农和IBM公司的罗切斯特。当时麦卡锡的想法非常宏伟,想通过集体努力搞出一台真正的人工智能机器。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会议的3个亮点是麦卡锡的α-β搜索法(下棋程序的有效搜索法)、明斯基的 SNARC(第一个神经网络模拟器)、西蒙和纽厄尔的Logic Theorist(逻辑理论家)。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奠定了人工智能学科的基石。
  麦卡锡1927年生于波士顿,1948年加州理工学院毕业,1951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58年至1962年曾在MIT工作,其间与明斯基共同创建了人工智能实验室。他离开MIT后,一直在斯坦福大学工作。他开发了著名的LISP语言,对人工智能有多方面的贡献。麦卡锡(1971)、明斯基(1969)、西蒙和纽厄尔(1975)都获得了图灵奖。
  MIT人工智能实验室是跨系科的,有200多人。它的使命是理解智能的本质,了解人类意识的工作模式,并建立能展示智能的工程系统。鉴于语言、视觉、机器人是理解智能的关键,因此它们成为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2003年7月1日该实验室与计算机科学实验室合并为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

  阿帕网问世
  因特网的前身是阿帕网,而阿帕网的问世又与MIT有一段特殊的缘分。
  1966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简称ARPA)认识到昂贵的大型计算机设备必须共享,于是开始了一个共享资源的阿帕网(ARPANET)项目。
  阿帕网立项后,领导ARPA计算机项目的泰勒就开始物色项目负责人。他们找到在MIT林肯实验室工作的罗伯茨。劳瑞?罗伯茨(Larry Roberts,1937—)当时只有29岁,他性格内向、矜持腼腆,在林肯实验室做图像处理工作,在他的领域已经颇受人尊敬。由于他更喜欢研究工作,因此没有答应这个要求。
  但ARPA并没有放弃,于是展开了三顾茅庐的历程。ARPA展示出他的优点:有良好的管理才能和奉献精神,还有网络工作的经验。的确,罗伯茨1965年曾与ARPA接触并建立一个项目,把林肯实验室的TX-2计算机与远在Santa Monica的SDC Q-32计算机建立了一个实验性的连接。ARPA的官员认为这是一个好想法,而林肯实验室的负责人正好让罗伯茨负责这个小项目。这个实验虽然在规模上比 ARPANET要小得多,而且响应时间比较慢,连接的可靠性也比较差,但罗伯茨的项目却很成功,从而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看来罗伯茨既有管理才能,又有当时罕见的网络经验,因此他的确是领导ARPA网络项目的理想人选。但罗伯茨还是谢绝了ARPA的邀约。
  由于林肯实验室有一半多的经费来自 ARPA,因此泰勒决定采用强硬的办法解决问题。他又去找ARPA的主任Charles Herzfeld,希望他劝说林肯实验室的主任让罗伯茨接受这个职务。Herzfeld欣然同意。后来罗伯茨回忆到:“Bob(指泰勒)请求 Herzfeld打电话给林肯实验室的头说‘你的钱有51%是我们给的,为什么不尽快把罗伯茨派到这里来?’于是林肯实验室的头把我叫去说‘如果你考虑这件事的话,它大概对我们双方都是非常好的事情。’”
  1966年罗伯茨上任后,决定先把四个结点连起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斯坦福研究所(SRI)、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UC Santa Barbara)和犹他大学(University of Utah)。罗伯茨提出先用小型计算机作为接口报文处理机(IMP)连成通信子网,然后再分别与各自的Host连接,形成资源子网,这确定了 ARPANET的体系结构。顺便说一句,这4个结点并没有MIT,为什么呢?因为有人反对连网,而且是一些重量级的人物,他们就是麦卡锡、明斯基等。若干年后,他们才吞吞吐吐地说网络也给自己的研究工作带来了好处。
  1969年ARPANET计划开始启动,1969年4月7日第一个网络协议标准文件推出。1969年8月,IMP先后运抵UCLA和SRI。同年10月25日从UCLA向SRI发送了第一个报文,于是ARPANET诞生了。鉴于罗伯茨的贡献,他被誉为阿帕网之父。

  克莱因柔克
  在因特网建立的过程中,许多人作出过贡献,其中有一位重要人物是列奥纳德?克莱因柔克(Leonard Kleinrock)。他于1963年在MIT获得博士学位,就是他的那篇博士学位论文对网络的通信模式奠定了基础。
  克莱因柔克在选择研究方向时,当时的热门学科是信息理论,但他不愿意做许多人都热衷的事,而选择了比较冷僻的通信问题。在此期间他创立了分组交换的基本原理,成为支持因特网的基础技术。
  毕业后,克莱因柔克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工作,一直到现在。我们知道,UCLA是阿帕网的第一个结点,克莱因柔克亲自参与了这个结点机器的拆箱、验收、安装和调试工作。此后,又组织了4个结点参加工作的研究生学术讨论会。他撰写了第一篇讨论阿帕网的学术论文,发表了第一本阐述阿帕网的书籍,而且还指导了第一个报文在网上的传送。因此,人们公认克莱因柔克是因特网技术的发明人之一。

  Mac的作用
  MIT在早期发展分时操作系统方面曾有过重要贡献。
  首先是在1961年推出世界上第一个分时系统CTSS(Compatible Time Sharing System),开创了交互方式、多用户同时使用计算机资源的时代。
  其次,这个成功受到国防部的重视,于是ARPA出巨资支持研发第二代分时系统,建立了MULTICS(MULTiplexed 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ervice)项目,即多路信息计算系统,简称Mac项目。该项目从1963年7月1日开始。就在Mac项目进行的同时,MIT成立了计算机科学实验室 (the Laboratory for Computer Science,简称LCS),该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多路访问计算机系统(Multiple-access Computer Systems)。
  CTSS项目和Mac项目的负责人都是考巴托。费尔南多?考巴托(Fernando J. Corbató,1926—)1926年7月1日生于加州奥克兰,1950年在加州理工学院获得学士学位,1956年在MIT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留校工作后,他参加了MIT计算中心的组建工作(1956—1973),1962年升为副教授,1965年升为教授。从1963年开始他天天在LCS工作,到 1969年10月MULTICS终于投入使用。
  考巴托希望当时的主要计算机公司都参加Mac项目,如GE、IBM、DEC、UNIVAC、宝来以及贝尔实验室等,但IBM集中精力搞自己的360系统,贝尔实验室中途退出,其他公司也各有打算,因此MULTICS只在GE 645上实现。尽管如此,它对后来操作系统的发展亦有很大影响,例如Unix的两位作者就参加过Mac项目。
  由于考巴托对多路访问操作系统所作的卓越贡献,他获得1990年度的图灵奖。

  CSAIL的建立
  MIT的电机工程原来属于物理系,在1882年变成独立的学位课程,1902年MIT在新建的罗威尔大楼(Lowell Building)成立了电机工程系(当时MIT还在波士顿的科普来广场附近)。该系从1917年就成功地执行了VI-A实习专题,学生必须与产业界结合,并写出实习的论文。在1973年秋天,该系搬到谢尔曼?费尔柴德电机工程和电子馆(Sherman Fairchil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Complex)。考巴托曾长期担任该系的副系主任(1974—1978和1983—1993)。
  1975年,由于计算机科学方面的研究持续增加,系名称才改为电机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该系的主要使命是教育培养学生,并提供了大量的课程。它的三种大学部的课程吸引了MIT 30%的大学部学生,而博士学位计划也名列前茅,培养出了相当多的精英。
  MIT电机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所特有的传统计划VI-A实习专题仍然坚持执行,学生必须花费三个暑假和一个学期在产业界实习,同时交出相关的论文。该系最近刚规划了一个五年的工程硕士计划,只要在麻省理工学院完成五年的学业,学生就可以同时获得工程学士与硕士学位。
  2003年7月1日,MIT的计算机科学实验室和人工智能实验室合二为一,成为统一的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CSAIL。原来的两个实验室都继承过Mac项目的“遗产”,因此CSAIL的成立会成为Mac的40周岁生日庆典。

  夹板的宫殿
  无论是辐射实验室,还是电子学研究实验室,无论是人工智能实验室,还是计算机科学实验室,它们最初的栖身之地都是MIT校园中最简陋的楼群“20号大楼”(Building 20)。该大楼是二次世界大战时的临时建筑,因为是临时的,无论是设计,还是材料,都是“凑合”的,所以称为“夹板宫殿”(Plywood Palace)。然而这个楼群的容量却非常大,该楼有A、B、C、D、E五个翼。在这座楼里,如果你从一个房间要穿一根导线到另一个房间,不用任何人批准,只要在石棉墙上用电钻戳个孔就行。当初盖楼是用于建立辐射实验室,这个实验室人员最多时曾有3800人,对美国空军的作战有很大贡献。
  从 1943年建成20号大楼,到1998年拆除,没有想到它会使用55年这么久。据统计,55年里有100多个单位、办公室、研究课题使用过这里的房间。在这55年中,正如蛋糕上写的:MIT’s Building 20 is Magical Incubator,即20号大楼是不可思议的孵化器。1998年3月27日MIT召开了“20号大楼纪念会”,有250多位在这个大楼里工作过的专家、教授出席了纪念会,10多位代表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主任、纪念会主席彭费尔德(Paul L.Penfield)教授说:“如果它是一幢普通建筑,完全没有必要像这样举行聚会向它告别。但是我们知道它太不一般了。它有传奇般的、不可思议的力量,为我们每个人带来最美好的东西。”教务长Joel Moses说:“这个大楼使各种学科的人们共处。”林肯实验室主任Walter E. Morrow说:“这个大楼促使人们相互沟通,各个房间的门总是敞开着。当你在走廊里漫步时,就会看到房间里进行的工作,你能学到许多令人惊奇的事,并把它用于自己的工作。”有三位在大楼工作了50年的老教授回忆了难忘的工作,例如原子钟、液氦下磁共振在医学中的应用、超新星和黑洞产生的重力波的检测等。
  纪念会的晚宴由司塔塔夫妇做东,Maria Stata和Ray Stata是1957届MIT校友,他们馈赠母校2500万美元,兴建取代Building 20的新楼群。
  1998年夏开始拆除,20号大楼夷为平地。

  RSA密钥系统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全世界的普及,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进入实用阶段。因此,网络安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技术。2002年图灵奖授予RSA密钥系统的三位发明人:R是MIT的瑞维斯特(Ronald L.Rivest)教授、S是以色列魏茨曼学院计算机系的沙密尔(Adi Shamir)教授、A是南加州大学的艾德勒曼(Leonard M.Adleman)教授。
  事实上,这三位都是1977年MIT的博士。 RSA密码系统是迄今为止理论上最完善的公钥密码体系,其原理是寻找大素数相对容易,而分解两个大素数的积几乎是不可能的。他们的图灵奖讲演都是围绕 RSA公开密钥体系的:艾德勒曼讲的是“On Pre RSA”(RSA以前的历史)、瑞维斯特讲的是“On Early RSA Days”(RSA发明前后的情况)、沙密尔讲的是“On Cry-ptology: A Status Report”(密码学的现状)。

  司塔塔中心
  2004年启用的司塔塔中心(Ray and Maria Stata Center)是专门为计算机、信息与人工智能科学设计的,是MIT信息革命的新家园。
  这是一幢在校园内别具一格的建筑。从空中俯视,围绕其中心会议厅有一群不规则的、奇形怪状的楼宇,相对MIT传统的圆柱型大厦完全是离经叛道的。这是加拿大建筑师Gehry的杰作,而他的创造又完全体现了司塔塔夫妇的原意:在同样的位置再建一个传奇的、不可思议的孵化器。为了让不同学科的人们便于沟通,大楼的低层有相当宽敞的聚会空间;中层提供大量的、面向项目的研究空间,彼此互连,能灵活配置与拓展;高层则是办公空间,有两个塔楼(Dreyfoos和 Bill Gates Towers),窗户取向可操控,便于自然采光与通风;大楼外的东侧还有古罗马式圆形剧场,大楼的南侧有许多渐进式的斜坡及浮雕式的花园。
  这里有许多课题组,例如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CSAIL)、计算机图形学组、计算结构组、计算机体系结构组、信息与决策系统实验室(LIDS)、计算理论组、编程方法学组、编程系统研究组、多范围计算项目、网络与移动系统组、NuMesh组、Alewife项目、人工肌肤项目、Leg实验室、 Kirsch会堂、iCampus、移动机器人组、虚拟连线项目、并行与分布式操作系统组、哲学系、语言学系、语音系统组、写作与沟通中心等。另外,著名的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也设在这里。
  2004年3月CSAIL搬进Dreyfoos和Bill Gates塔楼。它现在共设四个大方向:体系结构、系统与网络,包括硬件和软件的所有方面;理论,包括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的所有基础数学;语言、学习、视觉和图形学,包括各种类别的易用系统、仿真能力与模拟外观;物理的、生物的、计算的系统,复杂的适应系统,包括机器人、分子生物学、语义系统以及对社会的计算模型。
  CSAIL是跨学科的实验室,它的成员来自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数学系、脑与认知科学系、航空航天系、海洋工程系、生物工程分部以及生命科学技术的哈佛—MIT分部。它的经费来自DARPA、NSF、NASA、CIA、NIH、ONR、AFOSR、惠普、微软、NTT、诺基亚、飞利浦、宏碁、Delta Electronics、ITRI、Sun、IBM、福特、英特尔、本田等。
  MIT的计算环境使社区成员都能访问到丰富的技术和信息资源,用于学术研究和日常管理。所有计算机都连接到校园网MITnet,再与因特网连接。网络和远程通信资源都由学校的信息系统 (IS)负责管理,建立了雅典娜计算环境(Athena Computing Environment),为学生、教师、员工提供课件、电子邮件、应用软件、编程工具等服务。

MIT Media Building Hack

  媒体实验室
  最后,我们再介绍一下MIT的媒体实验室(The Media Laboratory),它因为尼葛洛庞蒂的《数字化生存》(Being Digital)一书引起我国计算机师生的注意,这本书已经翻译成40种文字。
  尼葛洛庞蒂(Nicholas Negroponte)1966年在MIT毕业后留校工作,曾建立先驱体系结构机器组,对人机界面提出许多创新的想法。1985年建立了媒体实验室,现在在爱尔兰也有他建立的欧洲媒体实验室。
  媒体实验室初期的活动集中在把传统信息的物理表示转换为电子内容,建立数字视频、多媒体等,实验室把学术研究与业界应用结合起来。现在主要研究未来的人类通信形式,例如明天的电视、未来的学校、信息与娱乐系统、全息摄影等。该实验室有数百万美元的经费,研究工作由联邦合同和世界各国的75个公司支持。
  尼葛洛庞蒂还有许多社会兼职,经常在世界各地演讲。媒体实验室经常为电脑的日常生活化提出新概念、新装置。
  综上所述,我们看出MIT对计算机科学与教育的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人工智能方面的许多重大成就以及影响了整个UNIX界的X-Window……它本身就是一部计算机史。若您立志冲击计算机科学,不妨瞄准MIT、斯坦福、卡内基梅隆大学、伯克利等名校,这些都是在计算机科学教育界几乎样样拔尖的大学。

作者:刘瑞挺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3

标签: MIT 计算机历史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