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2038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3-14
admin
admin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邓亚萍
邓亚萍
從未公佈的阿道夫希特勒
從未公佈的阿道夫希特勒
蒋介石情史
蒋介石情史
最后一个士大夫
最后一个士大夫
雷有邻
雷有邻
范质
范质
柴宗训
柴宗训
吕端
吕端
王继恩
王继恩
李昉
李昉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杨衒之
杨衒之
杨衒之,史通作姓羊。此从《隋书·经籍志》《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字不祥,北平人。生年不详,约卒于此齐文宣帝天保中。初仕魏,魏末为抚军府司马。历秘书监,出为期城太守。魏都洛阳之佛寺,甲于天下。永熙之乱,(公元五三四年)城郭为墟。衒之行役洛阳,感念舆废,因抚拾旧闻,追叙故绩,作洛阳伽蓝记。洛阳伽蓝记为书凡五卷,(《隋书志》、《两唐书志》及今通行本均同)大约作于魏孝静帝武定之末。(公元五四八年左右)

目录

[显示全部]

人物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杨衒之,北魏时北平(今河北定州市)人,作过期城(河南泌阳)太守、抚军府司马、秘书监等官职。东魏时曾上书批评佛教虚无荒诞,耗资巨大,僧侣聚敛无度。时世人沉迷于佛事,正迎合了北魏统治者以佛教作为统治工具的需要。

杨衒之北魏佛教石刻
北魏佛教石刻

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全国寺庙增至三万余所,僧尼200万。永煦之乱,洛阳寺院大都毁于兵火。杨衒之感怀兴衰,于是作《洛阳伽蓝记》。伽蓝梵文意为僧侣居住的园林,亦即寺院。

《洛阳伽蓝记》这部书以记佛事为题,以记佛寺为重点,按洛阳佛寺所在区域,分为五卷。每记一寺,一般先写建立年代,建立人、座落位置、四邻、规模造型等,然后旁及附近的官署、巷里、名胜,乃至有关历史地理经济文化习俗等。文中着力描写了每年四月四日佛诞前夕,各种文化娱乐结合宗教活动的盛况。其文体,接近騈俪,行文简明清丽,骈中有散,在勾勒自然界的优美画面和人物方面,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人生经历编辑本段回目录

杨衒之,杨或作阳,又误作羊。生卒年不详,北平(今天津蓟县一带)人。北魏永安中(528-530)为奉朝请。历期城太守、抚军府司马。

杨衒之北魏佛像
北魏佛像

东魏孝静帝武定五年(547),因行役重览洛阳,感于战后洛阳之残破,撰《洛阳伽蓝记》。伽蓝为梵语僧伽蓝略语,佛寺之意。魏末为秘书监,曾上书孝静帝。

曾任北魏抚军府司马,升秘书监。后任北齐朝城(今河南泌阳县)太守。北魏自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迁都洛阳后,大修佛寺,“金刹拥有僧尼200万,寺院多达30000处,东魏武定五年(公元547年)杨行役重达洛阳,目睹洛阳多年战乱,成郭崩毁凄凉景象,抚今思昔,感慨之余,著《洛阳伽蓝记》(“伽蓝”即“寺”意。由凡5卷,约成于公元548年)记述洛阳寺院园林之兴衰,对豪门贵族,僧侣地主的骄奢淫逸大加讥评。作者长于叙述,精于描绘。文笔浓丽秀逸,情趣宜人,语言洗炼,格调高雅,是一部具有高度文学价值的史书,其中尤以《法云寺》、《寿丘里》等节为人传诵。《洛阳伽蓝记》被誉称南北朝骈体文范本。

《洛阳伽蓝记》五卷,历叙佛寺兴废,寄托亡国悲慨;语言洁净明快,描写生动精致。今有周祖谟《洛阳伽蓝记校释》、范祥雍《洛阳伽蓝记校注》。

代表作品编辑本段回目录

《洛阳伽蓝记》的作者杨衒之,北魏人,生平仕历等均不详。唯据此书中自述及书首所署官衔,知道他在北魏永安中为奉朝请,著书时为抚军府司马。

杨衒之代表作《洛阳伽蓝记》
代表作《洛阳伽蓝记》

“伽蓝”是梵语寺庙的音译。永嘉之后,佛教在北方日益炽盛,且尤重偶像崇拜,盛行开凿石窟、建立寺庙。北魏都城洛阳全盛时期,一城内外,建寺一千余所。其后政治恶化,洛阳陷于战火,繁华之地,成为废墟。都城亦迁至邺。东魏武定五年(547),杨衒之因公务重经洛阳,面对“城郭崩毁,宫室倾覆,寺观灰烬,庙塔丘墟”的凄凉景象,感慨伤怀,因作此书。其意盖有三:追记洛阳昔日景象,保存史实;抒发国家破亡、京都倾毁的悲伤之情;揭示统治者沉迷于佛教迷信的祸害。

杨衒之,生卒年不详。北平人。永安中(528--529)为奉朝请,北魏末任秘书监,著书时任东魏抚军司马。他的《洛阳伽蓝记》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佛教传入中土以后,到南北朝时期影响日深。北朝除魏太武帝和周武帝两度毁佛外,其他皇帝都大力提倡佛教,佛寺遍布各地。北魏时,寺院有3万多所,僧尼200多万。本书就是这样背景下的产品,序文说:“京城表里,凡有一千余寺,今日寥廓,钟声罕闻,恐后世无传,故撰斯记。”可见他的撰述目的。

此书的文学价值体现在作者于浮屠古刹的描述中,穿插人情、地理、风物习俗等方面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叙述中还常常表现出历史兴亡的沧桑之感。

时代背景编辑本段回目录

大约公元前六世纪到五世纪,释迦牟尼古印度创建了佛教。在北魏末共流通佛经415部,1919卷。这些佛经中有许多是印度或西域僧侣与汉人共同翻译的,在翻译过程中彼此切磋,不仅是思想的交流也是语言文字的交流。许多佛经的译本具有文学性,如鸠摩罗什译《维摩诘经》、佛陀跋陀罗译《华严经》。除以上所举译经的名僧外,慧远达摩在政治上和文化上的影响也十分重大。

杨衒之北魏时期的洛阳
北魏时期的洛阳

佛教的传入和佛经的大量翻译,在当时引起了震动,其震动所波及的文化领域(思想、政治、经济、文学、绘画、建筑、音乐、风俗等)和阶层(从帝王到平民)极其广泛。仅从佛寺的修建情况,就可以看出佛教影响之大。今存的古寺名刹中有许多是建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如甘露寺灵隐寺云冈石窟少林寺寒山寺等等。梁朝有寺2846座,僧尼八万二千七百馀人;仅建康(今南京)一地就有大寺七百馀座。北魏末,寺院约三万馀座,僧尼约二百馀万人(见唐法琳《辩证论》卷三、唐道世《法苑珠林》卷一二0)。北齐一朝,在僧官管辖下的僧尼就有二百多万人,寺院四万馀座(见唐道宣《续高僧传》卷八《法上传》)。这么多的古寺名刹、石窟摩崖,充分证明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盛况。再从佛教与政治的关系方面来看,南朝历代帝王大都崇信佛教,梁武帝尤其笃信,曾四次舍身入寺。东晋名僧慧远与许多权要都有来往。北朝虽然有禁佛事件,但总的看来历代帝王还是扶植佛教的。由此可以看出,佛教已经为魏晋南北朝文学营造了一种新的文化氛围和文化土壤

文人与佛教的密切关系也值得注意。相传曹植曾为月氏人支谦详定所译《太子瑞应本起经》。又游东阿鱼山,忽闻岩岫里有诵经声,清通深亮,即效而则之。“今之梵唱,皆植依拟所造”,世称鱼山梵呗(《异苑》卷五)。谢安“寓居会稽,与王羲之及高阳许询、桑门支遁游处,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晋书·谢安传》)。支遁(字道林)也是一位诗人,今存诗18首。他与许询、孙绰、王羲之等都有交往。慧远在庐山与谢灵运、刘遗民、宗炳等许多文人有很深的交往。谢灵运是一位笃信佛教并懂梵文的文学家,他受竺道生影响著《辨宗论》,应慧远之请撰《佛影铭》,又撰《慧远法师诔》、《昙隆法师诔》、《维摩诘经中十譬赞》。(梁)慧皎《高僧传》卷七《慧睿传》载:“陈郡谢灵运笃好佛理,殊俗之音多所达解,乃咨睿以经中诸字并众音异旨,于是著《十四音训叙》,条列梵汉,昭然可了,使文字有据焉。”《十四音训叙》是他参加佛经的“改治”,向慧睿请教后所撰。张野也是“学兼华梵”(《莲社高贤传·张野传》)。齐竟陵王萧子良于齐武帝永明五年(487)在建康召集文士、名僧讨论佛儒,吟诗作文,并造经呗新声。这件事对沈约等人开创永明体诗歌无疑起了催化的作用,而沈约本人也是笃信佛教、精通内典的。著名的文学理论论著作《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曾“依沙门僧祐,与之居处,积十馀年”(《梁书·刘勰传》)。编撰《玉台新咏》的徐陵与智者大师交往密切。江总曾从法则受菩萨戒,后又曾栖止龙华寺。杨衒之所撰《洛阳伽蓝记》记述北魏洛阳佛寺,是这个时期重要的散文作品。

历史评价编辑本段回目录

《水经注》奠定了郦道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同样,《洛阳伽蓝记》也使杨炫之跨入了古代优秀散文作家的行列。

杨炫之,史书无传,据有关史料记载,他是北平(今河北满城)人,魏末做过抚军府司马、秘书监,北齐时任期城郡(在今河南泌阳县西北)太守。495年,北魏迁都洛阳以后,统治阶级崇信佛教,广建佛寺,京城内外就有一千多座,座座木衣锦绣,土被朱紫,“金刹与灵台比高,广殿共阿房等壮”,十分豪华壮丽。534年,孝静帝被高欢所逼迁都邺城(故址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佛寺大半毁于兵火。507年,杨炫之重过洛阳,见“城郭崩毁、宫室倾覆,寺观灰烬、庙塔丘墟”,担心后世无传,就撰写了《洛阳伽蓝记》。伽蓝是“僧伽蓝”的简略,即佛寺的意思。全书共五卷,主要是通过对洛阳城内外四十个大佛寺历史的追叙,揭露了北魏“王公相竞侵渔百姓”的罪恶。如他在《寿丘里》中,描述了几个王侯穷奢极欲的生活,刻画了他们贪婪无厌的本性。河间王元琛曾对章武王元融说:“不恨我没有遇见石崇,就恨石崇没有见到我!”要和晋代第一大富翁石崇比富。而当元融看到元琛的豪华胜过自己之后,竟气得大病一场。胡太后赏赐百官任意拿取宫中的绢帛,别人都“称力而去”,唯有元融和陈留侯李崇“负绢过任”,跌歪了脚脖子。在《高阳王寺》中,高阳王雍身为丞相,“贵极人臣,富兼山海”,“一食必以数万钱为限”,海陆珍馐摆列方圆一丈。使“富倾天下”的李崇感叹说:“高阳一食,敌我三日。”足见他们的生活多么奢侈。

在《洛阳伽蓝记》中,对洛阳城内各里巷的风土人情也作了生动的记述。如《法云寺》一节描写市里的故事,文字简练,情趣宜人。军乐家田僧超跟随征西将军崔延伯作战,每次临战,“僧超为壮声,甲胄之士,莫不踊跃。延伯单马入阵,旁若无人。”显示了军乐鼓舞斗志的巨大力量。尤其“刘白堕酿酒”一段,为后人称赞,传为名篇:河东人刘白堕善能酿酒。季夏六月,时暑赫曦,以罂贮酒,暴于日中,一旬,其酒味不动。饮之香美,醉而经月不醒。远相饷馈,逾于千里。以其远至,号日鹤觞,亦名骑驴酒。永熙年中青州刺史毛鸿赍酒之藩,路蓬盗贼,饮之即醉,皆被擒获,因此复名“擒奸酒”,游侠语曰:“不畏张弓拔刀,惟畏白堕春醪。”

杨衒之(图)《水经注》
《水经注》

从“饮之香美”到“骑驴酒”,再到“擒奸酒”,愈进愈奇,烘托十分巧妙。杨炫之不仅长于叙述,而且也是描绘事物的巧匠。他笔下的《永宁寺》,“高风永夜,宝铎和鸣,铿锵之声,闻及十余里”,一派庄严肃穆的气氛;他写的九级浮图,“金盘炫日,光照云表;宝铎含风,响出天外”;而《钓台鲸鱼》更是生动瑰丽:观东有灵芸钓台,累木为之,出于海中,去地二十丈。风生户牖,云起栋梁,丹楹刻梅,图写列仙。刻石为鲸鱼,背负钓台,既如从地涌出,又似空中飞下。

这些精细真实的描写,一方面表现了统治者崇信宗教不恤民力,“殚土木之工,穷造形之巧”;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高度的建筑艺术水平;同时,又表现了作者极高的文学修养和表达能力。

《洛阳伽蓝记》内容丰富,对当时著名的物产也有记载。如“五寸之长”、“核细如针”的“仙人枣”;红色的“表里照彻”的“仙人桃”。还记录了一些怪异故事,如《菩提寺》中的死人崔涵,埋葬十五年之后被挖出复活,诡异曲折,独立成章,极象南朝志怪小说。但也有佛象流泪致灾一类的迷信故事。

统览全书,《洛阳伽蓝记》以佛寺为题,着重记述当时的政治、人物、风俗、地理以及传闻故事等等,可与《魏书》、《北史》相印证。尤其第五卷关于宋云西行求法的记载,是研究佛教史的重要史料,也是研究古代中亚地理、历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的十分宝贵的资料。前代不少史学家如北宋的司马光、宋元之际的胡三省等对它都很重视。它不仅是一部优秀的史书,同时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尽管它比《水经注》更多骈俪成分,但它叙事简括,文笔隽秀,称得上是《水经注》的姊妹篇。

相关词条编辑本段回目录

参考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杨衒之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