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4248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4-27
admin
admin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阿拉伯国家联盟
阿拉伯国家联盟
阿拉伯各国议会联盟
阿拉伯各国议会联盟
里约集团
里约集团
西非经济货币联盟
西非经济货币联盟
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
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
西欧联盟
西欧联盟
英联邦
英联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
联合国协会世界联合会
联合国协会世界联合会
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
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华沙条约组织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华沙条约组织华沙公约组织(简称华约组织或华约)是为对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成立的政治军事同盟。1955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加入北约后,欧洲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包括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即东德)签署了《华沙公约》,全称《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波兰人民共和国、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该条约由原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起草,1955年5月14日在波兰首都华沙签署,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除南斯拉夫以外,全部加入华约组织。

目录

[显示全部]

历史背景编辑本段回目录

华沙条约组织
华沙条约组织
二战结束后,美国首先开始孤立、包围苏联。1947年,美国国务院政策委员会主席凯南首先提出了对苏联进行
“冷战”,采取“包围遏制”的政策,主张在苏联可能危害西方国家利益的任何地方,坚决与之对抗。其后,丘吉尔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讲,发出了冷战开始的信号。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总统杜鲁门决定以“遏制战略”作为美国的军事战略,其主要内容是:控制西欧、日本,巩固美国的霸主地位;包围遏制社会主义国家,同时向亚、非、拉地区扩张;准备对苏联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大规模常规战争。

斯大林则以“积极防御战略”作为回应:筹备成立华沙条约组织,从政治上、军事上拉拢控制东欧,以巩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的成果;增加防御力量,大力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向东欧及东北亚派驻大量军队,作为前沿防御力量,组建独立的国土防空军,加强军事训练;强调以陆战为主的诸军种协同作战原则,和按比例协调发展诸军事的原则;加紧研制核武器,打破美国的核垄断。

签订合约编辑本段回目录

苏联代表朱可夫元帅在条约上签字1955年5月14日华沙条约组织建立

苏联代表朱可夫元帅在条约上签字
1955年5月14日华沙条约组织建立

《北大西洋公约》签订后,为阻止联邦德国加入北约,苏联曾提出缔结对德和约主张,被西方国家拒绝。1954年10月23日,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签订《巴黎协定》,决定终止对联邦德国的占领,吸收它加入北约组织,并允许其重新武装。在此情况下,苏联等8国于11月29日至12月2日在莫斯科举行欧洲国家保障和平和安全的会议,宣称要在组织武装部队和建立联合司令部方面采取共同措施以保证自己的安全。苏联、民主德国、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匈牙利、阿尔巴尼亚8国于1955年5月14日在华沙签署了《华沙条约》 ,并成立华沙条约组织。华沙条约由序言和11项条文组成。规定缔约国保证以和平的方法解决它们的国际争端,并就一切有关他们的共同利益的重要国际问题进行磋商;如果在欧洲发生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一缔约国应根据联合国宪章第51条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的权利,个别地或通过同其他缔约国的协议,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华沙条约组织最高决策机构是政治协商委员会。华约常设机构在莫斯科。联合武装部队总司令和参谋长均由苏联人担任。1989年东欧事变发生后,华约解体。

组织机构编辑本段回目录

华沙条约组织
随着西德的重新武装以及华沙条
约的签订,东西方对立已成定局
创立时间:1955年5月14日
废止时间:1991年7月1日
组织性质:军事同盟
总部所在:莫斯科苏联
成员国家: 11个成员国
官方语言:英语俄语德语、罗马尼亚语
政协委会长:1955-1962 Aleksei Antonov、1989-1990 Vladimir Lobov

政治协商委员会

为华约的最高决策机构,由各缔约国党的第一书记、总理、国防部长和外交部长组成。负责协商和决定缔约国的国防、政治、外交和经济等重大问题。下设常设委员会(驻莫斯科),联合秘书处(执行机构,设在莫斯科)。
 
国防部长委员会

为华约的最高军事机构。由缔约国国防部长、华约联合武装部队总司令和总参谋长等人组成。主要任务是研究共同的军事政策及联合武装部队的训练、演习、组织建设等问题。

外交部长委员会

负责协商各缔约国的对外政策

联合武装部队司令部

为华约的军事指挥机构。负责对华约武装部队的领导、训练、装备和调动等。各缔约国派一名将军作为常驻代表,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任总司令,其他成员国的国防部长或副部长任副总司令。

组织发展编辑本段回目录

华沙条约组织苏联在红场阅兵式上向西方显示其武装力量
苏联在红场阅兵式上向西方显示其武装力量
这一时期,美苏之间的交锋主要集中在欧洲。首先,为了与美国争夺东欧各国的控制权,苏联不同程度地介入到匈牙利、阿尔巴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波兰的国内政治斗争中,帮助这些国家的共产党掌握政权,其中以1948年发生的捷克斯洛伐克“二月事件”最为典型。这些国家的资产阶级政党遭到清洗,上台的共产党政府也基本上听命于苏联的指挥棒,这一切都为华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当然,也有不服从苏联、敢与之公开对抗的,比如南斯拉夫的铁托。

清除掉西方在东欧的影响后,苏联又与西方在德国的分与合上发生了激烈冲突。为了获得100亿美元的战争赔偿并逼迫美英法三国放弃分裂德国、成立西德的企图,苏联从1948年6月24日开始全面封锁柏林,切断其与西方占领区的所有陆路和水路交通,第一次柏林危机爆发。其后,西方对德国苏联占领区实行反封锁,双方军队严阵以待,大战一触即发。面对美国的“遏制”,苏联的“积极防御”不具备与之全面对抗的能力,最终被迫妥协。1949年5月12日,苏联与西方三国同时解除封锁和反封锁。同年9月20日和10月12日,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分别宣告成立。

第一次柏林危机是美苏在冷战中的首次正面交锋,两年后,远东朝鲜战争爆发,美苏再次站到了对抗的两边。与第一次交手有所不同的是,这次苏联多了一个得力帮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朝两军在苏联的援助下,经过三年苦战,最终迫使美国在谈判桌上签下了并不代表胜利的停战协定。可以说是中苏朝三国联手打破了美国在远东对社会主义阵营的“遏制”。而最值得一提的是,朝鲜战争是美苏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真刀真枪的实战对抗:苏联秘密派遣的数个战斗航空兵师与美国空军展开了激烈的空战。当时,美苏两国不约而同地将此事列为最高机密,一直尘封至苏联解体之后。这也是美苏在冷战中少有的“默契”之一。

组织解体编辑本段回目录

华沙条约组织苏联外长别斯梅尔特内赫(右)和国防部长亚佐夫在会议上
苏联外长别斯梅尔特内赫(右)和国防部长亚佐夫在会议上
北约、华约两大国际组织的成立,标志着双方以冷战形式的军事对抗正式开始。1968年8月,捷克斯洛伐克发生布拉格之春的改革运动,华约组织武装力量在苏联的牵头下大规模武装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招致普遍抗议。阿尔巴尼亚于同年9月13日宣布退出华约。

1990年10月3日东德在与西德统一后退出华约。华约于1991年3月31日停止一切活动,官方于1991年7月1日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签署了关于华沙公约停止生效的议定书,华沙公约正式宣布解散。

1991年2月25日, 华约政治协商委员会特别会议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签署的一项协议书中宣布,华沙条约组织所有军事机构从1991年4月1日起全部解散,同时,停止一切军事行动。 保、波、捷、罗、匈、苏6国外长和国防部长以及华约联合部队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6国外长和国防部长分别代表本国在文件上签字。 自此,1955年5月由苏联、东欧8国结成的军事同盟宣布解体。 此前,阿尔巴尼亚在华约对捷采取军事行动后退出,民主德国于1990年9月已宣布退出。

参考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1]历史上的今天  http://www.todayonhistory.com/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华沙条约组织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