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百科分类 >> 博客中国相关板块 >> 艺术新百科 >> 戏剧
戏剧
按字母顺序浏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返回首页>>
 
"戏剧" 分类下的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定州秧歌戏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1:59
标签: 定州秧歌戏
摘要:定州秧歌戏又名定县大秧歌,主要流行于华北平原中西部得一个古老戏剧曲种,定州秧歌戏因发源地在保定定州而得名。据传其源头是一种民间小调,经过宋代文学家苏轼整理而流传下来,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定州秧歌已有一批剧目上演,并成立了秧歌班。民国十五年后秧歌艺人大批崛起,定州秧歌风靡一时。1952年正式成立了定县秧歌剧团,最兴盛时能演出五十余出戏。定州秧歌传统剧目很多,这些剧目都是老百姓的创作,反映了老百姓的心声,戏文浅显,明白如话,有大量的方言俚语,生活气息非常浓厚,最受百姓喜爱。历史渊源定州秧歌戏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4701次
漫瀚剧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1:59
标签: 漫瀚剧
摘要: 漫瀚剧,产生在内蒙古包头市,是新创剧种。1982年包头市民间歌剧团以《丰州滩传奇》为实验剧目,在二人台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其他剧种的优点,在剧本、音乐、表演各个方面进行创建新剧种的尝试。《丰州滩传奇》演出后,在区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因唱腔音乐吸收了西部地区蒙古族民歌漫瀚调的成份而定名。《丰州滩传奇》于1982年参加全区汇演,不久应文化部邀请进京汇报演出。包头市文化局召开了关于漫瀚剧的学术讨论会,来自北京和自治区的专家学者对这一新创剧种予以充分肯定,自治区文化厅正式宣布剧种命名。包头市民间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1732次
彝剧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1:59
标签: 彝剧
摘要:彝剧是彝族戏曲的一个剧种,流行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世纪50年代在彝族民间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而 彝剧成。音乐由民歌小调(如〔梅葛调〕、〔曼莫若调〕、〔过山调〕等)、舞曲、器乐曲(如“芦笙曲”、“月琴曲”、“唢呐曲”等)结合形成,称“山歌体”。表演采用“叠脚”等民族舞蹈的舞步、身段,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和民族色彩。代表性剧目有现代戏《半夜羊叫》,民间传说故事剧《曼嫫与玛若》等,在大姚等地经常有业余剧团演出。基本介绍流变:源自彝族古老的说唱艺术,结合云南当地滇剧、花灯戏等地方剧种,采用汉族戏曲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134次
傣剧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1:59
标签: 傣剧
摘要:傣剧最初产生于盈江,流行于德宏州和保山地区部分傣族聚居区,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若追溯其源流,不傣剧能不联系到“喊班涛”、“冒少对唱”、“少散朗”、“布腾拉”“和”十二马。歌手们把眼前事物和生活中的感受编成唱词,即兴演唱,唱出来的调子就是“喊班涛”。用山歌找对象,是傣族地区一种习俗,青年男女们在试探对方、倾听爱慕时一唱一答,便产生了“冒少对唱”。以后,艺人们改变腔调,加上动作,发展成表现人物的“布腾拉”。“布腾拉”已有说有唱,有歌有舞,还有纸糊人跳的道具--牛,表现爷爷和孙子犁田,奶奶送饭,三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704次
德江傩堂戏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1:59
标签: 德江傩堂戏
摘要:傩堂戏是表现驱疫、避邪、祈福、纳吉的舞蹈,一种古老而原 始的祭神戏剧。傩堂戏节奏明快、曲调流畅,内容丰德江傩堂戏富、结构紧凑、用当地土语唱出,朴实自然,通俗易懂,曲调优美流畅,深受民众喜爱。傩堂戏最为鲜明的特色是没有文戏伴奏,只有武戏配音。凤凰最原始古老的剧种。德江县地处贵州东北部,古为南蛮之地,战国时代属巴、楚,元代以后设水特姜长官司、水德江长官司,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改置安化县,属思南府附郭。清光绪八年(1882),安化县治所迁移于大堡,即今德江县城。民国二年(1913),安化县改名为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3258次
《伤心之家》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1:59
标签: 《伤心之家》
摘要:作者:萧伯纳《伤心之家》是一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杰作,它在艺术技巧和风格上都体现了作者卓越的才华。在这个三幕悲喜剧中,剧作家提出了英国和整个欧洲向何处去的问题,以及中产阶级对待爱情和金钱的态度问题《伤心之家》中的萧特弗船长,都具有坚强的性格,既有智能上的活力,又有思想的深度。剧情简介人物《伤心之家》(1916—1917)是刻意用契诃夫《樱桃园》营造氛围的笔法写成的,剧本有个副标题:“俄国风格的英国主题狂想曲”。剧作通过女青年艾丽·邓的视角,描写88岁的老船长邵特非和他一家房客。邵特非已经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884次
含弓戏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1:59
标签: 含弓戏
摘要:含弓戏是安徽省地方稀有剧种之一,流行于含山、和县、巢县、无为、当涂、芜湖等地。因发源于含山,源为由盲艺人操弓拉二胡卖唱的滩簧,胡称“含弓”。发展为戏曲后改今称。含弓戏它起源于清朝嘉庆年间长江北岸的含山县,以弓弦(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它的历史可以比京剧还要悠久。曾经广泛流行于含山县及巢湖其它县市并在江南一带的芜湖、当涂也颇有流传。作为全国317种戏剧之一,在《中国戏曲志》 、 《中国戏曲音乐集》等书籍中可以看到有关含弓戏的曲调、唱腔、剧目的介绍。200多年来,靠着瞽目艺人操琴卖卜及坐堂会的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641次
北昆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1:59
标签: 北昆
摘要:北昆,是指现在河北省中部各县的昆曲艺术流派,北昆多在农村里演唱。农村的野台 北昆子,剧场不扰音,更因为受高腔的影响,所以北昆在表演上,那种“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粗犷气派很浓重。另外,北昆演员多是冀中人,在吐字发音上,不可避免地带有河北农村语音,这也是北昆的一个特色。基本简介北昆是戏曲的一个剧种,流行于北京市和河北省各地。约有一百余年历史。它与南昆同源而异流,是昆曲在北京的支派之一。清代中叶,昆曲在北京衰落后,部分流落到冀中地区的昆弋班演员和当地弋腔(高腔)班社相结 北昆合,在演出过程中,逐渐形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757次
阿宫腔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1:59
标签: 阿宫腔
摘要:阿宫腔,也称北路秦腔。因唱腔具有翻该遏低的艺术特点,亦称遏宫腔。流行于礼泉、富平、兴平、咸阳、泾阳、三原、乾县、高陵、耀县、铜川、临潼等地。阿宫腔原为皮影形式演出,1960年搬上大舞台,在常腔、表演、音乐伴奏以及舞台美术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但仍保持了原有的艺术特色。据老艺人段天焕回忆,清嘉庆、道光年间,阿宫腔已由礼泉传播到渭北一带,演出的剧目有《范睢相秦》、《玉瓶赠金》、《祥麟镜》、《四贤册》等。与原秦腔唱调相比,有“三放不如一遏”的艺术效果,遂取名“遏工小调”,艺人们称为“遏工”。至清同治、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920次
滇剧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1:59
标签: 滇剧
摘要:滇剧是戏曲剧种。滇剧包括丝弦、襄阳、胡琴等3种声腔和部分滇剧杂调于明末至清乾隆年间先后传入云南而逐渐发展形成的,逐渐吸收当地民间艺术,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地方剧种。流行于云南九十多个县市的广大地区和四川、贵州的部分地区。 滇剧的丝弦、胡琴、襄阳三大声腔和一些杂调,都来源于省外传人的戏曲声腔:丝弦源于秦腔,胡琴源于由腔演变成的徽调,襄阳源于楚调(辛亥革命后改称汉剧),三种声腔,传人 云南后,结合云南的方言语音和风土人情、民间音乐,发生了变 化,逐步形成了滇剧的三大声腔。此外,滇剧的昆头子、昆倒板之类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3890次
丝弦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1:59
标签: 丝弦
摘要:丝弦丝弦,又名弦索腔、弦子腔,流行于河北省中南部,是全国稀有剧种之一。剧种起源于明末,其声腔为元、明流行于燕赵的小令。丝弦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曾遭禁演,1840年鸦片战争后在民间日渐发展,并形成了东、西、南、北、中五路流派,流行于石家庄地区一带的为中路丝弦。历史沿革清初,丝弦在河北已普遍流行,并深受群众的欢迎。康熙十年(1671)纂修的《保定府祁州束鹿县志》卷八,已有俗喜俳优。正八日后,高搭戏场,遍于闾里,以多为胜。弦腔、板腔、魁锣桀鼓,恒声闻十里外,或至漏下三鼓,男女杂旮,犹丝弦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3072次
山南门巴戏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1:59
标签: 山南门巴戏
摘要:山南门巴戏一、简介门巴族是古门隅土著居民与渗入门隅的藏族和其他部族血统长期融合而成。其文字用藏文,在门巴族语言中举凡政治、宗教、天文、历法和金属等都是藏语词汇,藏语借词占门巴语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门巴戏"也称"门巴拉姆"、"门巴藏戏",是门巴族戏曲剧种。流行于喜玛拉雅山东南坡门巴族聚居区,即现在的西藏山南地区错那县勒布区。门巴戏的剧本是直接使用藏戏的藏文剧本,所以民间习惯称呼这种戏曲为"门巴阿吉拉姆","阿吉拉姆"是藏族人对藏戏的称谓,因此"门巴戏"也可以称为"门巴藏戏"。 二、溯源"门巴戏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397次
洪山戏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1:59
标签: 洪山戏
摘要:洪山戏是流行于皖东稀有剧种,它起源于明末清初的“傩”,从“傩”洪山戏发展到香火戏。到了清代中叶,在香火戏的基础上形成了洪山戏。洪山戏历史悠久,韵味独特,乡土气息浓厚,是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地方戏。 洪山戏的前称为“香火戏”,是香火会请神祈祷时演的戏。香火会分内坛与外坛两派,外坛做会时称“五岳”,内坛唱戏名“洪山”,洪山戏从内坛得名。洪山戏的剧目取材于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唱本和部分移植改编其他剧种的剧目。剧目有200余个。洪山戏的唱腔分三类,即“锣鼓伴奏类”、“祈神类”和“民间小调类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975次
老调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1:59
标签: 老调
摘要:老调,又名“老调梆子”,河北省地方剧种之一。约产生于明朝末年。它长期流传在民间,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唱腔朴实、激越、刚健,有头板、二板、安板、起板、拨子板、送板、留板、哭板等多种板式。主要伴奏乐器有板胡、笛子、笙、二胡、三弦等。简介戏曲剧种,又名老调梆子。流行于河北省保定、沧州、衡水、石家庄等地区。清初,这一带农村举办民间花会时, 老调在“小车会”、“旱船”等节目里多传唱一种“河西调”,俗称“娃娃”,即元、明以来俗曲中之〔耍孩儿〕。其结构为8句一段的曲牌形式。句式为 3句、3句、2句的“三三二”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858次
云南花灯戏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1:59
标签: 云南花灯戏
摘要:花灯戏是广泛流行于汉民族中的一种戏曲艺术形式。其突出特征是手不离扇、帕,载歌载舞,唱与做紧密结合。云南花灯戏 花灯戏源于民间花灯歌舞,是清末民初形成的一种地方戏曲形式。在流行过程中因受当地方言、民歌、习俗等影响而形成不同演唱和表演风格。云南花灯戏,渊源于明代或更早一些时候的民间“社火”活动中的花灯,流行于全省各地和四川、贵州个别地区。基本介绍云南花灯戏源于民间花灯歌舞,是清末民初形成流行于云南的地方戏曲。在流行过程中因受各地语音、民歌小曲影响而形成不同演唱和表演风格。云南花灯戏有昆明花灯戏、玉溪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3713次
眉户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1:59
标签: 眉户
摘要:眉户眉户,即眉鄂,或称“迷糊/胡”、“曲子戏”、“弦子戏”,是陕西省的主要戏曲剧种之一。眉户盛行于关中,而山西、河南、湖北、四川、甘肃和宁夏等部分地区也有流行。 简介眉户又作“眉鄂”或“迷糊”,是陕西省的主要戏曲剧种之一。盛行于关中地区,同时也流行于山西、河南、湖北、四川、甘肃、宁夏的部分地区。眉户的演唱形式分为两种:眉户一是仍保留地摊子演唱的曲艺形式。其唱本多系折子戏,如《女寡妇验田》、《古城会》、《皇姑出家》等,这种节目常常是一唱到底,很少说白。一种是舞台演出形式,其剧目既有如《反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3325次
奉贤山歌剧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1:59
标签: 奉贤山歌剧
摘要:奉贤山歌剧是由流行于民间的山歌发展演变而成的上海本土新剧种,奉贤山歌剧是继沪剧、滑稽戏之后发源于上海本土的第三大剧种,被戏称为“上海的独养女”。 它主要流行于奉贤、金山、南汇三个县区,这个剧种是在奉贤民间山歌小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上世纪50年代以前,奉贤和周边乡间非常流行唱山歌,并且形成东乡山歌和西乡山歌两大体系,很受老百姓的欢迎。 奉贤山歌,源远流长。在清末民初,全县各地甚为流行。山歌的开山祖是汉代张良。“山歌”亦称“车歌”(意为“踏车山歌”),叫“免心焦”。山歌手爱好致,拼档搭配,不仅劳动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003次
丹剧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1:59
标签: 丹剧
摘要:丹剧:戏曲剧种。流行于江苏丹阳一带。系在曲艺“啷当”基础上,吸收当地民歌、小调和号子,增加了伴奏乐器,并在其他戏曲剧种影响下,于1958年发展为戏曲。 丹剧初名“啷当剧”,1959年改现名。由有近300年历史的丹阳“啷噹调”演变出来的“丹剧”,上世纪60-80年代曾在戏曲舞台上红火一时。丹剧的原调来自古时盲人走街串巷哼唱的“啷噹调”。丹剧团在1960年成立后,“啷礑调”才正式被改编为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剧种。一经问世,深受群众的喜爱,特别是上世纪70-90年代,红遍了大江南北。《大哥,你好》、《称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1986次
罗罗腔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1:59
标签: 罗罗腔
摘要: 罗罗腔余音绕梁罗罗腔是中华传统戏曲之瑰宝,流行于晋北灵丘县及其周边浑源、应县、繁峙等县和河北省阜平县部分地区。它由弋阳腔演变而来,兴盛于清代乾隆年间,清末至民国时期渐呈衰颓之势。罗罗腔由一人在前台演唱,众人在后台帮腔,和之以“罗罗哟哟”之声,“罗罗腔”之名即由此而来。其表演形式活泼、唱腔旋律优美、节奏明快、生活气息浓厚,一直为流传地区群众所喜爱。2005年底,经大同市文化局、灵丘县政府和罗罗腔剧团共同申报,罗罗腔进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单。2006年6月,罗罗腔正式被国务院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711次
戏剧理疗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1:59
标签: 戏剧理疗
摘要:戏剧理疗戏剧理疗就是希望观众在观赏过程中能够调理身心,找到心灵的答案。通过舞台艺术疏导人们内心抑郁、焦虑状态,调节身心以达到舒畅、愉悦的状态。通过精心设置的和谐优美气氛,让剧情引导观众在剧场内消除心理障碍,促进内心的流露和情感的交流,获得身心的愉悦。心灵瑜珈戏剧理疗--张正主持舞台剧除了能给人艺术享受之外,还能起到“治病救人”的功效。由文化部中国演出管理中心及成都天鑫洋金业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的多媒体舞台剧《心灵之旅》将登陆蓉城,在锦城艺术宫连演两场。该剧制作人张冬峰向透露,《心灵之旅》将在国内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05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