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最新历史版本 :IMAX商业路 返回词条

  • 编辑时间: 历史版本编辑者:土土
  • 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
  • 修改原因:
目录

IMAX商业路回目录

 尚文|摄 尚文|摄

  IMAX将电影技术从实验室搬到了电影院,在终端风行的年代里,用一种更加震撼的体验说服人们从家走进影院,将极客技术在好莱坞的平台上成功商业化。

  是否早已经无法忍受3D电影无奈的用户体验,戴着那些不舒服也并不酷的3D眼镜,忍受得了3D眩晕症才能享受镜片隔离后面暗淡的光影效果?IMAX就不同了,它把我们从3D的bug里面解救出来。

  在IMAX影厅里,22米宽、16米高的标准矩形巨幕足以覆盖全部视野范围,图像清晰到可以看清演员脸上的每一个毛孔,6声道音响系统设计也营造出被包裹其中的观影体验。

  对于很多极客们来说,他们或许宁愿待在家里升级游戏,也不愿走进电影院看一场电影。但IMAX却送给制片方一个意外的惊喜,在美国票房跟踪网站 Hollywood.com 票房部的跟踪数据中,IMAX已经俘获了大量极客宅男宅女的心。

  近几年将影片转换为IMAX格式成为好莱坞大片的时尚,从《黑客帝国》、《变形金刚》到刚刚上映的《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都相继进入IMAX影院,而2009年底,与好莱坞极客导演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合作完成的《阿凡达》也让IMAX更加广为人知。到2011年底,全球已经有近40部电影的IMAX版上映。

  最初的IMAX或许只是一项“大而无当”的高科技,但现在,IMAX屏幕高效的票房吸金能力已经被数据佐证。在分析师的研究中,美国市场一部票房价值1.75亿美元的电影,如果以IMAX的形式上映,票房收入就能够升至2亿美元。在北美电影市场的统计数据中,虽然IMAX屏幕数只占全北美总荧幕数的3%,但创造的票房收入却维持在10%-15%。

  看到这样的市场表现,影院也逐渐放弃了长久以来质疑和观望的姿态,截止到2011年底,全球50多个国家共建有634套 IMAX放映系统,其中有517套为商业院线,这与2010年相比增长了30.6%,IMAX这一家技术公司与商业电影的结合也开始渐入佳境。

  如何取信于好莱坞

  堪为最大影像的IMAX(Image Maximum)最初只是作为一项电影放映技术而存在,能够提供比传统胶片更大、具备更高图像解析度的电影放映系统,1967年该技术的3名加拿大发明者也以此为名成立公司。

  或许现在的IMAX公司已经收获了很多荣耀,它已经渗透到从拍摄到放映的每一个环节,所提供的是包括摄像机、影片拷贝、放映系统在内的一整套解决方案。但在当时,它只是搜罗了一群工程师和科学家,仅设立8个部门的技术公司,他们手里唯一握着的IMAX技术也前景模糊。

  IMAX自然清楚,在公司商业化的路途中只能与商业电影相约合作,才能找到足够的片源,因此IMAX选择在好莱坞的平台上构建自己的市场,就像IMAX首席执行官理查德·葛尔方(Richard L. Gelfond)说的,“毕竟在商业电影领域,没有谁会比好莱坞制片人和导演们掌握更大的话语权”。

  虽然在公司成立后,3位创始人带着IMAX技术连续参加了3届世博会,并初步收获了一些认可,然而当时的技术条件下,IMAX专用摄像机和胶片体积庞大且昂贵,在看不到预期回报之前,商业电影投资人并未对它产生太大的兴趣。

  好莱坞电影圈所坚持的永远是功利和现实的商业思维,他们总希望以最小的成本收获最优质的视觉效果,而一两次愉快的合作经验或者高科技的名分远远不足以说服他们,因此IMAX的市场拓展只能通过技术革新的方式向前推进,否则,公司电影片源不足的难题将会一直存在。

  在研发之初,IMAX技术有自己独特的胶片格式和拍摄系统。为了保证影像的高解析度,使用者只能采用专用IMAX摄影机摄制,然后冲印成70毫米胶片,胶片上的影像尺寸是69.6毫米×48.5毫米,而每格胶片上的15个齿孔使IMAX影片的每格画面感光面积是普通35毫米胶片的10倍,但这些在保证高清视觉效果的同时也为IMAX的商业融合带来了麻烦。

  直到2000年之前,IMAX影片仍然只能用18公斤IMAX摄影机和几十公斤胶片完成拍摄,而影片长度大多只有30-40分钟,这显然无法满足一部普通商业电影故事铺陈的时间需要。在葛尔方回忆中,“格格不入”是IMAX商业化之路上需要攻克的难题,IMAX选择依靠技术实现自我改变。因此公司在继续说服好莱坞电影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的同时,收购了一家数字放映技术公司Digital Projection International (DPI),取代胶片转而研发数字放映技术。

  2002年,IMAX 数字原底翻版技术Digital Media Remastering(DMR)研发成功,这项技术可以通过数字手段将传统胶片上的图像转制成IMAX格式。在葛尔方对于IMAX技术中心的介绍中,“技术人员会以最高分辨率扫描传统胶片的每个画格,再对每幅画面进行锐化、降噪等优化处理,最后冲印在70毫米的IMAX胶片上”。

  通过DMR技术转制之后的影片虽无法达到IMAX摄像机拍摄下的视觉效果,但经过画面优化和影片声道的重新灌录,IMAX DMR技术完全可以实现远超于传统35毫米胶片的观影体验。在DMR之后,任何普通胶片电影都可以被转制为IMAX影片,而原本2.5万-4.5万美元的单套胶片拷贝成本也降低到200美元以下,DMR技术让IMAX的合作者终于可以摆脱笨重且昂贵的拍摄器材,而IMAX也由此赢得了好莱坞电影公司的好感。

  其实IMAX DMR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在DMR投入使用的最初,一部普通的2D电影转化为IMAX版本至少需要7周时间,当时IMAX影厅与普通影厅也几乎无法同步上映,但现在只需7天就可以完成一部35毫米胶片电影的转制,从2003年第三部《黑客帝国》开始就已经做到同步上映,而最初300万-800万美元的转换成本,也在数字技术的完善中降至150万美元。当然作为一家技术公司,IMAX自然不会错过与3D联手的机会,推出IMAX 3D格式以实现1+1>2的效果。

  在那以后,《黑客帝国》导演安迪·沃卓斯基(Andy Wachowski)、被公认为“技术狂人”的罗伯特·泽米吉斯(Robert Zemeckis)等大牌电影人都开始与IMAX接触,研究如何在IMAX影厅中创造大场面的巅峰体验。经过多次试探,从2006年开始,包括梦工场动画、华纳兄弟和迪斯尼在内的绝大多数好莱坞制片方都与IMAX签订了合作协议。

  现在IMAX制片部门时常会在工作室里与导演一起工作,在看过样片之后与制片方讨论,并一直跟进到最后粗剪出的影片,葛尔方认为,“这些电影制作公司都把IMAX当作好朋友,视为他们未来发展战略的一部分”,而原来那个默默无闻的小公司在40年后也转身成为好莱坞的新锐代言。

  打通播放渠道

  其实走进好莱坞是IMAX公司成立20多年之后才做的决定,在那之前,公司业务一直停留在科技馆、博物馆等非商业场所中,它们更在意高科技而非商业回报,只要几部太空短片就足够播放多年了。因此在走进影院之前,IMAX就在那些以天文、风光为题材的纪录片里走过了多年的品牌沉淀期,而那时播放的影片也大多由IMAX公司自己投资拍摄。

  直到1994年,IMAX已经在全球建立了100多个放映厅,而那时IMAX在科教场所的建设也几乎达到上限,在积累了足够多的运营经验之后,IMAX才由此决定进入商业领域。

  在电影的产业链条中,位于前后两段的分别是输出内容的制片方和作为播出平台的影院,但两者往往都希望对方先发展,以为自己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IMAX自然也会遭遇此类“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困惑,但葛尔方介绍中,“IMAX选择自己培育市场,在说服好莱坞导演的同时也与院线合作,将普通影院改造为IMAX影院”,尽管这样的市场拓荒并不容易。

  对于IMAX来说,在技术尚未有所突破之前,票房收入自然是最有效的说辞。《圣母峰》(Everest)全部使用IMAX摄像机拍摄完成,在摄氏零下20度穿越氧气稀薄的死亡区,但这样的一次冒险最终在1998年的IMAX银幕上创造了8718万美元的票房纪录。而《回到白垩纪》、《幻想曲2000》等商业电影的早期尝试也帮助IMAX走进更多院线经理的可选方案。

  然而IMAX与传统电影有完全不同的格式和放映系统,IMAX影片与常规影院设备也完全无法兼容,大尺寸使IMAX胶片的进片速度也是一般胶片的3倍,因此播放一分钟需要的胶片长度为102.6米,如果播完一部两小时的普通电影,IMAX胶片长度将有12.312公里,如此一来,一套胶片拷贝大约300磅,放映时只能借助设备或多人配合才能搬运,它的放映系统也同样非常复杂且造价昂贵,放映机器本身的重量在1.8吨以上,因此从许多影院传递给IMAX的似乎都是不太好的消息。

  当然要说服影院,IMAX自然也没有忘记自己在行的技术手段,在用DMR技术消除了胶片带来的不便之后,2008年6月,IMAX又推出了新一代数字放映设备,可以兼容播放传统35毫米胶片,这为影院提供了更多选择,增加IMAX银幕影片播放数量的同时,也为影院增加了IMAX影厅的票房收入。

  其实影院面临的高投入、高风险压力一直都存在,在国内万达院线的引进数据中,新建一个400座IMAX影厅,放映设备购买费用大约200-300万美元,厅内装修费用则需要80万美元,如果将场地租金和付给IMAX的专利费、技术维护费用等计算在内,一个IMAX影厅在前5年的营运成本已经足够建立一整座影城。

  面对来自于影院的压力,IMAX也从来都不会吝啬于公司的技术投入,葛尔方也提道,“虽然付出了高额成本,但公司已经向柯达公司购买了包括激光投影技术在内的50多项专利”,而此项激光技术也正在进行一次新的技术升级,并使用搭载了画面提升器驱动的特制双投影系统,以便为影院降低前期成本投入,并借此打消影院的顾虑。

  “电影分为两种,一种是《阿凡达》之前的,一种是《阿凡达》之后的”,斯皮尔伯格的这句话对于IMAX再合适不过。《阿凡达》IMAX影厅11.4%的全球票房贡献率为它赢得了更多内容合作方的认可,这项曾让人敬而远之的高科技产品,也凭借良好的市场表现赢得了院线经理的信任,IMAX的终端渠道拓展从那之后就变成了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

  IMAX最初以技术公司的身份进入电影行业,也一直坚持以技术革新来构建IMAX的观影体验和品牌建设,在过去几十年里,技术对于IMAX来说几乎意味着一切,而每一项技术革新都成为公司的上升节点。

  拓展在继续

  IMAX在几十年的市场开发中盈利模式也在不断拓宽,虽然向客户出售或者租赁IMAX系统获得一次性收入是IMAX最初的盈利来源,并在2011年占到公司总营收的50%。但由于DMR技术的开发,IMAX为电影制作公司提供电影转制的费用收入,以及公司所承接的电影后期制作业务也在2011年为IMAX贡献了21%的营收。

  其实在2007年之前,因IMAX放映系统高成本和较长回报周期的限制,IMAX放映系统年销售量一直增长缓慢,每年增长率都低于7%。于是在那一年之后,IMAX采取了更为灵活的票房分账模式,放映系统的安装和维护由IMAX公司提供,而影院则需要为IMAX公司支付一定比例的票房收入分成,这一举措对于影院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激励,IMAX放映系统的销售量增长也超出原来的预期。

  今年IMAX第二季度财报中,公司预计2012年全年将新安装110个IMAX影院放映系统,而此前的预期仅为95-100个。虽然票房分成模式依旧尚在探索,但葛尔方预期,“在IMAX走完市场拓展期之后,票房分成终会成为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在前几十年里,虽然IMAX公司商业化走得并不算顺利,但实际上,在《阿凡达》上映之前,IMAX公司就已经实现盈利,现在IMAX正在以三、四天一张荧幕的速度进行全球终端的布局,几乎每天都有新的IMAX影厅投入建设。尽管如此,IMAX作为一家“小众”技术服务公司,它依附于电影产业链条中,也自有属于它的问题。

  葛尔方一直认为,“IMAX很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绝对要确保合作的影院是有利润的,只有这样才能支持公司不断扩张”。因此IMAX对于转制影片有自己的判断和筛选,而被选择的电影多需要“故事本身足够优秀,作品中的大场面更适合以IMAX版本展现”。

  如此看来,并不是所有电影都适合转换为IMAX格式,而片源不足的困扰也一直没有远离IMAX,每年IMAX影片虽从过去的3-5部上升到10部左右,但也并非每一部IMAX电影的票房收入都能给影院带来切实的收益,这在中国市场上表现尤其明显。

  虽然在13年之前,IMAX已经进入中国市场, 在2011年底,IMAX已经覆盖了大中华区229家已经开业或签约即将开业的IMAX影院。但与IMAX一直上涨的观影票价相比,普通观众对于IMAX的热情通常却只是“如此而已”,每年进入中国的好莱坞影片限额也让很多IMAX影院遭遇到亏损的局面。

  对此,IMAX只是坚持原有策略,不断开发优秀的商业电影,并与之合作,为了即将与华谊兄弟合作推出的《太极》、《一九四二》等4部IMAX电影,葛尔方也第36次来到中国。IMAX也不忘在观众群里树立公司品牌,“观众今后不是为了看某部电影走进IMAX影厅,而是为了去欣赏影片的IMAX版本”,这在葛尔方的描述中是IMAX最终想要达成的市场效应。

  近几年来,IMAX公司也面临着数字时代的同质竞争,很多大型院线也看到巨幕系统的市场机会,美国三大院线Regal、AMC和Cinemark,以及加拿大Cineplex院线等都搭建了自己的巨幕系统,与它们相比,IMAX的高价或许会变成它的软肋。但IMAX也并不担心,它会坚持一直以来的技术创新,不断地升级IMAX的放映系统和观影体验。

  IMAX在电影行业里本来只是小众圈子里的奢侈游戏,对于终端市场的拓展必定会遇到上限,葛尔方预计,从全球来看,IMAX的市场容量是1500-2000家左右,在中国是400-450家。“我们希望每一个城市都有IMAX影院,但不希望每一条街就有IMAX影院”,而如何保证每家IMAX影院都能够良好运转并持续盈利是IMAX今后的职责。

  IMAX将电影技术从实验室搬到了电影院,成为电影行业里耀眼的亮色。或许就像葛尔方说的那样,“在现在iPhone、iPad等终端风行的年代里,如何让人们从家走进影院?我们只有为观众展现一种更加震撼的体验才可行”。

IMAX:从Geek到大众回目录

 在过去10年间,IMAX把自己从一家博物馆里放科教纪录片的公司变成了在全球拥有近600家影院的电影业巨头,现在它还想更进一步。

  文|CBN记者 王清

  下面的故事跟一群不甘心只待在实验室的Geek们有关。

  如果不是这群Geek的努力,我们现在或许只有到科技馆里才能看到IMAX电影。对于很多影迷而言,这会丧失不少乐趣。

  IMAX也是这家公司的名字。最近它有个新动向,与业界最知名的投影机技术公司巴可签订了一份7年协议,共同为IMAX影院开发新一代的激光投影技术。

  几乎所有看过3D电影的人都会有一个同感:戴上3D眼镜之后,尽管那些炫目的特效逼真震撼,但有时也会因为光线太暗而使观感大打折扣。

  通过新技术,IMAX公司打算在2013年让这个问题消失。“通常3D眼镜的镜片会造成光线的大量流失,这是目前3D电影有时显得过暗的主要原因。”IMAX全球技术部执行副总裁Brain Bonnick告诉《第一财经周刊》,而新一代设备会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Bonnick透露,光源将是第一个得到解决的问题。目前的IMAX投影设备大都采用氙灯,亮度不足,并且会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而降低。而新设备将采用激光作为投射光源,不仅能大幅提升亮度指标,还能呈现比氙灯更为优质的清晰度,以及更广阔的色域。后者更为关键,因为它意味着可以提供更丰富和准确的颜色,比如更为纯正的黑色。

  “黑色是目前所有大银幕投影设备的技术难点之一。”IMAX中国CEO陈建德说。在加入IMAX之前,他曾经任职于索尼公司,按他的说法,索尼也正在着手解决同样的问题。

  另一方面,因为目前的技术限制,现在那些80英尺宽度以上的IMAX大银幕至今还无法放映数字电影,只能播放胶片电影,被安装在科技馆、天文博物馆等科教文卫场所。而激光投影技术可以提供更高的分辨率,使数字电影也能达到胶片电影的分辨率,催生更大的IMAX银幕—想象一下比你现在看到的还要大上两倍甚至三倍的《阿凡达》或者《变形金刚》吧。

  现在人们常常将IMAX与商业大片和好莱坞大导演的名字连在一起,但恐怕很难立刻想到这是一家技术公司。它有工程师和科学家组成的8个技术部门,几乎渗透到电影从拍摄到放映的每一个环节中。技术对于IMAX来说几乎意味着一切。过去10年,IMAX的每一项技术革新都引发了极大的市场反响。

  与此同时,它也是一家聪明的技术公司,对市场需求有着精准的把握,甚至不惜血本培育起了一个新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上,人们愿意多花上一两倍的价钱,去观看一场内容与普通版无异的IMAX电影。

  1967年,三个加拿大人发明了IMAX技术,这个词代表“最大化的荧幕”(Image Maximum)。但在此后长达30年的时间里,IMAX一直被认为是只适合出现在博物馆或科技馆里的小众玩意,放着一些宇宙和自然题材的纪录片,时不时引起观众们对大银幕的惊叹—仅此而已。

  像很多电影传奇一样,IMAX的变革之路发生在好莱坞。Bonnick回忆说,包括数字原底翻版(IMAX DMR)和IMAX数字影院系统在内,几项关键技术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

  IMAX进军商业化的道路开始于2000年。不甘心只能待在科技馆的IMAX首先盯上了电影行业的大佬们,包括大牌影星和制作公司。因为他们在行业内往往拥有巨大的话语权,并且资金实力雄厚。

  这一年,两部IMAX商业电影的开山之作被推出,分别是美国华特迪士尼公司推出的首部IMAX版动画片《幻想曲2000》,以及一部以迈克尔·乔丹(Michael Jordan)为题材的商业大片《乔丹大电影》(Michael Jordan to the Max)。IMAX将影片变成了技术商业化的试验场,像制作方提供技术和设备上的全方位支持,并按比例从票房中分成。“过去我们的影片主角是鲸鱼和水貂,如今他们是米老鼠和乔丹。”时任IMAX全球CEO的Richard Gelfond在接受《连线》杂志采访时曾说。这是聪明的一步,因为正是乔丹这样的人物,让更多元化的观众见识到了IMAX。

  但仅凭一两次合作并不能解决IMAX电影片源匮乏的问题。由于屏幕尺寸大,IMAX电影必须采用IMAX摄像机,用特制的70毫米胶片进行拍摄。而普通电影使用的胶片规格仅为35毫米。70毫米胶片体积庞大且笨重,而一部电影往往需要多份拷贝送往各大影院播映。无论是对于制片方还是影院而言,这都是一笔不小的成本。Bonnick透露,当时一部IMAX电影中,仅胶片拷贝的制作成本就需要大约3.5万美元,还不算胶片的运输和贮存费用。

  如果没有后来的技术进步,可能我们会碰到这样的情况:非数字化的IMAX版《阿凡达》的胶片重量将达到600公斤,是普通胶片重量的10倍,分成94小本装箱运至影城后,才开始拼接,整部电影的胶片长度达到2.82万米。在运输过程中,所有胶片必须保持遮光状态,避免灰尘和划痕,以保证画面质量。

  谢天谢地,Richard Gelfond很清楚这是IMAX商业化之路上必须攻克的难题。他们一边继续说服好莱坞各大主流电影工作室和院线签订合作协议,一边收购了数字放映技术公司Digital Projection International (DPI),着力开发能取代胶片的数字放映技术。

  两年后, IMAX DMR(数字原底翻版)技术诞生了,它可以将任何用普通胶片拍摄的电影转换成IMAX格式。在IMAX技术中心,技术人员会以最高分辨率扫描每个画格,再对每幅画面进行锐化、降噪等等优化处理,最后冲印在70毫米底片上。利用DMR技术转制的IMAX版呈现的效果远超传统35毫米胶片电影。

  除了画面的优化,IMAX DMR技术还对影片声道进行重新灌录,以适应特有的音响系统。这一系统可以让声音变得更清晰而精准。工程师们的目标是即使一根大头针掉在地上,观众也能分辨出它落地的地点。

  IMAX DMR对于电影公司而言意义重大。从此他们不用为了把电影放上IMAX巨幕而专门采用IMAX摄像机和特制胶片。当成本降低之后,IMAX开始逐步收服了好莱坞的心。

  通过重点说服诸如詹姆斯·卡梅隆、克里斯托弗·诺兰这些对新技术充满热情的大牌导演,IMAX得以直接参与到电影的后期制作中,成为电影行业的“玩家”,有更多机会去挖掘这些导演和制片公司的需求。近年来,IMAX摄像机在诸如《碟中谍4》、《蝙蝠侠》等商业大片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2010年,为了满足制片人的特殊需求,IMAX开发出世界第一台高分辨率的集成数字3D摄像机。

  到2010年12月,IMAX商业电影年度总票房已创下5.4亿美元的记录,超过2009年票房的两倍。除了来自影院的票房分成,IMAX的收入来源还包括设备销售以及来自制片方的DMR转制费用。

  不过就在巨大票房的诱惑之下,潜在的竞争对手也已经出现,并且它们瞄准的也正是IMAX的某些不足。

  2011年12月,橙天嘉禾电影公司宣布旗下影城将大规模采用索尼4K放映系统,橙天嘉禾成为国内首个引进4K技术的院线。4K实际上是数字电影的分辨率指标。目前包括IMAX数字放映系统在内的国内主流数字投影机的清晰度都只达到2K。事实上,橙天嘉禾此前也引进了IMAX系统。“IMAX主要是大荧幕,而索尼4K则侧重清晰度,两者各有特色。”橙天嘉禾市场部相关人士尹凤告诉《第一财经周刊》。

  尽管侧重点不同,但索尼4K的价格较IMAX设备更低,并且可以兼容普通影院的音响系统,与IMAX必须自成体系相比,对于影院来说的确拥有成本上的优势。

  另一个跃跃欲试的是本土影业巨头中影集团。2011年,中影联合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在北京UME国际影城推出了“中国巨幕”系统,宣称使用4K双机放映系统,但价格只有IMAX的一半。

  IMAX公司计划在2013年开始部署自己新一代的激光投影设备。在竞争对手面前,IMAX银幕可以更大、更清晰,吸引更多商业院线的加入。

  降低影院日常使用IMAX技术成本,是新一代IMAX激光投影技术计划解决的另一个问题。由于目前IMAX使用的氙灯寿命相对较短,单价也达到上万元人民币。有的影院为了节约成本,甚至会刻意调低功率,以牺牲亮度为代价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结合激光光源等技术,IMAX希望这样的情形不再出现。

  为了这次技术升级,这家公司花费重金向柯达(微博)公司购买了包括激光投影技术在内的50多项专利。这或许是IMAX公司不太为人所知的一面,事实上它们从来不吝惜大手笔的技术投入,目前IMAX已经拥有了1000多项技术专利。

  在历史上,IMAX DMR技术仅仅只是解决了如何说服电影公司和导演的问题。由于影片最终还是要冲印到70毫米胶片上,给放映设备也带来了限制。为了以标准电影的每秒24格来曝光,IMAX底片的进片速度必须是普通底片的三倍。这使得IMAX的放映系统造价高昂,且重量达到1.8公吨,没有多少影院经理们愿意购买这样的放映设备。

  这一问题到2007年才得到了解决,通过IMAX数字放映系统,IMAX彻底挥别了胶片时代,制作一份数字拷贝的成本仅需175美元。投影设备也改用数字光处理技术,成本大大降低,电影的呈现效果也大幅升级。因为使用搭载了画面提升器驱动的特制双投影系统,从技术指标上看,能减少非自然干扰信号50%、提高亮度60%、提高分辨率30%。

  IMAX数字技术系统的主要受惠方无疑是影院,也为IMAX搬掉了阻碍商业化道路上的最后一块砖。他们得以挺进影院市场,迅速扩展了自己的业务网络。

  在2009年《阿凡达》上映之前,IMAX其实已经做好了从前端片源到终端影院的全部准备工作,打通产业链,卡梅隆只是最终点燃那根引线的人。

  对于IMAX而言,现在正是自己如日中天的时代。而正在进行的新的创新,则事关IMAX更长远的未来。它们已经成功地将IMAX从实验室搬到了电影院里,接下来的就是要在不断涌现的其它新技术面前,延续自己的造梦传奇。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标签: IMAX商业路 IMAX从Geek到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