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历史版本2:互联网9月27日 返回词条


目录

国内大事记回目录

2003年9月27日,亚太互联网研究联盟APIRA(Asia-Pacific Internet Research Alliance)在北京成立,该组织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牵头发起的,首批成员单位还有韩国互联网信息中心(KRNIC)、香港城市大学、澳门大学和台湾网路资讯中心(TWNIC)。

国外大事记回目录

1983

Concerned by the growing commercialization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the slow loss of the hacker ethic among programmers, Richard Stallman first announces the creation of the GNU computer operating system, a completely free UNIX clone, in theUsenet newsgroup net.unix-wizards. The Usenet message reads, in part, “Starting this Thanksgiving I am going to write a complete UNIX-compatible software system called GNU (for Gnu’s Not UNIX) and give it away free to everyone who can use it. Contributions of time, money, programs and equipments are greatly needed. … GNU will be able to run Unix programs, but will not be identical to Unix. We will make allimprovements that are convenient, based on our experience with other operating systems. In particular, we plan to have longer filenames, file version numbers, a crashproof file system, filename completion perhaps, terminal-independent display support, and eventually a Lisp-based window system through which several Lisp programs and ordinary Unix programs can share a screen. Both C and Lisp will be available as system programming languages.” Read the full Usenet message.

1995年9月27日,最高法院第一次同意考虑软件版权案件

1995年9月27日,媒体巨头Viacom公司宣布将开发著名电视剧Star Trek的网站

1996年9月27日,33岁的黑客Kevin Mitnick被控有罪,被FBI通缉的黑客--Kevin Mitnick。如果“有幸”被美国司法部称为“美国史上头号网络罪犯通缉犯”,你不仅要是电脑天才,还需倍加勤奋。凯文·米特尼克这两样都占了,15岁侵入北美空中防护指挥系统,让美国联邦调查局追着跑了两年,从此经常进出监狱大门。另外,他还曾侵入NovellSun摩托罗拉富士通等公司的系统,窃取这些公司的文件,令其电脑系统陷入瘫痪。1995年,米特尼克最后一次被捕。调查人员这次花了四年时间,最终。他认罪伏法,被判46个月的监禁。出狱后,法院限制米特尼克接触电脑,在此期间,百无聊赖的米特尼克写了两本书,其中一本名为《侵入艺术》 (The Art of Intrusion),也许,一看书名你就知道是黑客写的。不知你是否看过电影《骇客追缉令》(Takedown),影片描写的其实就是这位传奇黑客的传奇人生。米特尼克如今经营着一家电脑安全公司。

1996

Kevin Mitnick, age 33, is indicted for conducting a two and half year hacking spree using the alias “Condor,” during which he allegedly stole of millions of dollars worth ofsoftware from major corporations. The combined maximum sentence for all the charges filed is two hundred years. 

1998
GoogleThis date is frequently marked as the birth date of the Googlesearch engine, though the date has no clear significance. This is neither the date of Google’s incorporation or of the search engine’s actual launch. Indeed, in some years, September 7 will be celebrated as Google’s “birthday.” 

2002
Andre Durand, the author of the popular Mindwire BBS client for Windows NT, which was developed from 1993 to 1996, “back when BBS’s were the Bomb!” releases the Mindwire Software as a free download from his website. Visit Durand’s official website.

2006

Version 8.1.2 of the Netscape Browser is released. Visit the application’s official website.

Yahoo! acquires the Jumpcut video editing service. Visit the Jumpcut website.


大事详解回目录

被FBI通缉的黑客--Kevin Mitnick
  传奇事迹:

  ·侵入美国国防部、中央情报局、五角大楼及北美空中防务体系等防守严密的网络系统。从而对美国一些国家机密了如指掌。  
  ·闯入美国国家税务总局网络,窃取了许多美国名人纳税的绝密资料。  
  ·从纽约花旗银行非法转移数字庞大的美元到指定账户。

  看到这些案例,想必你和小马一样已经感到毛骨悚然了吧。Kevin Mitnick,一位在世界范围内举重若轻的黑客。他曾被媒体作为新闻标题、被电视节目作为评说对象,无数的黑客书籍以敬畏的口吻崇拜着他。有人曾用这样的语句形容他:“他旁若无人地站在白宫走廊的一角,目光深邃。一台笔记本电脑与他寸步不离,他不时在键盘上敲下某些神秘的指令……”。

  Kevin Mitnick会使用一切可能的方法,弄到希望攻破的系统的源代码和技术手册。他还会花大量的时间来研究这些枯燥的字符中的弱点与内部工作原理。

  他告诉我们,研究源代码+对源代码的了如指掌+耐心=成为黑客高手的基本要件。

  15岁时,Kevin Mitnick用打工赚的钱买了一台计算机,当他“闲逛”到北美空中防务指挥系统后,神秘的政府机关使他的好奇心达到了极致。他彻底研究系统的源代码中可能存在的漏洞。两个月过去后,他终于找到了这个系统的后门,那是程序设计者为方便自己的出入而留下的。第一次做黑客,就以远远超出其年龄的耐心和毅力成功了。

 小马点评:对代码的了解、熟悉,是进行一切攻击的基础。对资深黑客来说,攻击技术就是“1和0”的巧妙结合。可以说要想成为一个顶尖的黑客,没有极其扎实的代码驾驭能力是绝对不行的。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Kevin Mitnick努力研究了几乎所有主流和非主流系统的源代码。直接到有一天,他忽然惊讶地发现,任何系统的源代码都不可能不存在设计缺陷。想弥补这一不足的最佳途径,并不是没完没了地编写补丁程序,而是要让员工拥有良好的安全操作技能和高度警惕的安全意识。一个工作勤奋、安全意识强的员工的价值远远超过价值昂贵的安全设计。小马以前一直认为技术决定了一切,现在看来个人的主观意识对安全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在明白了“人是最薄弱的环节”后,Kevin Mitnick发现,如果向知情人骗取口令和其他信息,黑客行动将会更加容易,这就是黑客所谓的“社会工程学”。

  小马点评:赢得别人的信任,然后利用这种信任取乐或取利,在现实世界中此类现象比比皆是,在网络世界中也同样存在。人是一种社会动物,希望被喜欢、被信任,一旦这种天性被黑客利用,将对安全构成重大威胁。

  在找到了“技术要件”的另一半即“思想要件”后,Kevin Mitnick终于迈入了一代顶尖黑客的行列。当然,这也使他成为美国第一个被FBI发出通缉令的黑客……

  编后:

  诚如Kevin Mitnick所言,在网络安全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各种安全设备与措施不可谓不严,然而黑客入侵事件却总在不断上演,这是为什么?网络使用者的安全防护意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任意设置简单易猜的口令、随处留下自己的邮箱等,这都使得善于利用社会工程学的黑客能够很轻易地完成对某些目标的入侵。

  因此,欺骗的艺术,也许正是你进入他人计算机系统的一把钥匙。


附:十大超级老牌黑客(BY TOM.com)

  十大超级老牌黑客分别是(排名不分先后):

  电话大盗和超级骇客约翰·德拉浦John Draper);

  被列维称为"最后一名真正黑客"的自由软件之父理查德·斯托尔曼Richard Stallman);

  苹果电脑创始人斯蒂芬·沃兹尼克Steven Wozniak);

  Unix之父丹尼斯·利奇和肯·汤普生Dennis M· RitchieKen Thompson);

  Linux之父李纳斯·托沃兹Linus Torvalds);

  Lotus创始人、电子前线基金(EFF)创始人米切尔·卡普尔Mitch Kapor);

  被美国政府通缉的头号黑客凯文·米特尼克(Kevin Mitnick);

  蠕虫制造者罗伯特·莫里斯Robert Morris

  自由软件理论旗手埃里克·史蒂文·雷蒙德Eric Steven Raymond)。

  他们身上集成了黑客复杂内涵的所有正与邪基因,而后来诞生的成千上万的真假黑客,不过是他们身上部分"因子"的繁衍与繁殖而已。当然难免会有人称:"黄鼠狼下老鼠,一代不如一代"。

参考文献回目录

index.php?doc-view-135457.html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标签: 互联网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