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9497 次
  • 编辑次数: 3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6-25
admin
admin
发短消息
方兴东
方兴东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毛渝南
毛渝南
内藤在正
内藤在正
李聪娜
李聪娜
马军
马军
普瑞斯·班纳吉
普瑞斯·班纳吉
谢青
谢青
乔·图斯
乔·图斯
蒋凡可·兰奇
蒋凡可·兰奇
安妮·马尔卡希
安妮·马尔卡希
沈振来
沈振来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米切尔·卡普尔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介绍编辑本段回目录

    姓名(英文)Mitch Kapor

    机构与职务卡普尔企业公司总裁

    出生年月1951年11月1日

    出生国家、地点美国纽约布鲁克林

    教育背景1971年获耶鲁大学心理学学士学位1978年获Beacon大学心理学硕士学位1980年,获MIT斯隆管理学院硕士学位
Mitch Kapor

职业背景编辑本段回目录

1999年-2001年,著名风险投资公司Accel的合伙人1994年-1996年MIT媒体实验室任教1992年-至今卡普尔企业公司总裁1990年-1995,创办电子边疆基金会(FFF),并担任主席1986年-1987年,1994年-至今MIT助理/访问教授1987年-1990年任On公司CEO1982年-1986年创办Lotus公司,并担任CEO

(图)Mitch KaporMitch Kapor



    个人博客网站blogs.osafoundation.org/mitch/

    电子邮件(网址)Mitch@kapor.com联系地址

    如果你在卡普尔大学刚毕业时认识他,你肯定不会想到,这家伙以后会成为计算机软件业最成功的改革者之一。

    1951年,卡普尔生于长岛。卡普尔十分符合那个年代的的典型形象:无所顾虑又无忧无虑。从小爱好迪斯科摇滚乐。并且多年来爱上LSD及其他非法毒品。在耶鲁大学,他专修心理学语言学以及计算机学科,尤其是控制论,也开始对计算机萌生兴趣。1971年毕业后,工作漂泊不定。从电台的音乐主持人到滑稽演员都一一经历过。游荡4年后,他总觉得自己还缺点什么,于是25岁的卡普尔奔赴瑞士,参加一种"超觉静坐"培训。课程包括每天14小时的静坐冥思,以及学会能让人浮到空中的能力(特异功能)。当然,最终没能修炼成功。回到美国,卡普尔又花了数年时间来搞清楚自己究竟是什么人。1978年,他在Beacon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同时还在一家精神病机构工作,当一名服务员,其工作性质在精神上与"倒便盆"相当。期间,对计算机的兴趣帮助他消磨了大部分时间。

    1978年,苹果将苹果Ⅱ型降到了1500美元左右,卡普尔四处张罗,终于买到了他的第一台计算机。买下计算机后没几天,这位口袋空空的无业游民邂逅了一位年轻人。他正向一位推销员询问新计算机的用途。卡普尔走上前去说:"我可以帮你学。"于是他就开始给他辅导计算机应用,报酬是每小时5美元。没过多久,他就大摇大摆地将自己宣传为"独立的计算机咨询(顾问)"。又过了一段时间,他又进入MIT的斯隆管理学院,想拿一个MBA学位充充门面,但没坚持几天,就退了学。后来到硅谷一家创业公司工作。
(图)Mitch KaporMitch Kapor



    几个月后,他遇到了第一个电子表格软件VisiCalc的发明人。脑子里也想开发一种相似的软件,可以将电子表格的计算结果画成图表。他和另一位伙伴一同开发出了VisiPlot。VisiPlot一炮走红,VisiPlot的销售很快达到每月10万美元。不到一年,卡普尔与合伙人就赚到了1200万美元。卡普尔创造了他商业生涯的第一次成功。卡普尔终于领悟,要让自己心满意足,只有一条路:自己开公司,当自己的老板。

    1981年,卡普尔与合伙人筹集资金开一家公司。定名时,想起了自己过去那段超凡脱俗的冥思经历,就将其定名为Lotus(莲花)。1983年,Lotus发展公司发布了它的第一个产品-Lotus1-2-3。这是软件史上第一个为用户提供屏蔽帮助内容并且在磁盘上附着使用指南的产品。他们还成立了一个客户支持部门,这在1983年是闻所未闻的。卡普尔预测,第一年可望达到200-300万美元。结果第一年的实际收入破天荒地达到5300万美元,并且成功地上了市。第二年飙升至1.56亿美元。第三年更高达2.58亿美元。Lotus1-2-3上市仅一年,VisiCalc就停止了销售,无法存活。1985年Lotus员工已达千人,是当时最大的独立软件公司。直到1988年4月,微软才超过Lotus,成为头号软件公司。1995年,Lotus以32亿美元的身份卖给了IBM

    1983年,卡普尔的地位就象苹果的乔布斯和当今微软的比尔·盖茨一样。但是,安稳永远不是卡普尔的天性。四年后,卡普尔卸掉官职,卡普尔说:"我只有保释,我恨这个公司也恨自己。我喜欢做自己内行的事。但是这份工作现在已经变味了。我也不喜欢权力。我对自己说,离开吧,去寻找新的自己想做的事。"卡普尔退了位,离开商业界,到MIT找了一份访问教授的工作。但是教了不到一年,他旧病复发,重新扎向商业的海洋。这一次,卡普尔成立了On技术公司,身兼总裁和CEO,一干就是三年。但没有人们期望中的成功。
(图)Mitch KaporMitch Kapor


    1990年,卡普尔与已故的著名抒情诗人贝娄创建了电子前线基金(EFF),这个非赢利的公共利益机构,时常被人称为是计算机业的美国公民自由协会(ACLU)。EFF成立之初,万维网还未诞生,全球电信仍处于发展初期。而卡普尔就已前瞻性地看到了未来,并认识到法律对计算机的介入和管制。他们起初是维护黑客的权利,后来则更多地介入到华盛顿的政治中。EFF已在计算机和通信立法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卡普尔也经常出现在国会听证会上,并为戈尔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提供咨询。实际上计划的初稿就是卡普尔完成的。1994年进入了美国基础设施顾问委员会。人称他为信息高速公路的导师。EFF的故事也开始越来越走向复杂。他的总部也从剑桥移至华盛顿。活跃的领域也越来越大。卡普尔也不再是站在政府对面,为黑客辩护的"反对党",而越来越成为华盛顿的政治选手。这也使不少EFF的早期成员和支持者认为,EFF已经偏离了最初的纯洁使命了。开始招致越来越多的批评。

    在80年代中期,卡普尔与盖茨是美国软件业的双子星,很难分出高下。卡普尔是硅谷黑客理念的真正体现:不遵循主流精神、富有创造、崇尚出世。盖茨是反基督的肖像,功利性强,十分入世,追求利益,他的公司也以压制自由而成功,出产丑陋、笨拙、纯粹以商业驱动的产品。与他相比,卡普尔更是一位民间的英雄。而盖茨则是主流社会的英雄。

《IT史记》相关章节:米切尔·卡普尔(Mitch Kapor)编辑本段回目录

计算机业生涯前奏曲

(图)Mitch KaporMitch Kapor

如果你在米切尔·卡普尔大学刚毕业时认识他,你肯定不会想到,这家伙以后会成为计算机软件业最成功的改革者之一。卡普尔依靠他的天才,不仅创建了多家成功的企业,而且创建并领导着一个极具影响力的公共利益团体机构。在计算机软件走向应用和易用的趋势中,卡普尔及时抓住机遇,成功崛起,从而财源滚滚。同时,他也对计算机系统的公开政策发挥了极大影响,将作为80年代和90年代最具影响力的计算机人物之一,写入历史之中。

1951111,卡普尔生于纽约的布鲁克林,父亲是一家生产纸板、纸箱的纸业公司老板。人们都认为,卡普尔是个前途无量的孩子。早在高中低年级的时候,他就开发了作为科学博览会展出项目的计算机。不错,它确实只不过是一台加法机,本有一个电话拨号装置作为输入器。

在实现自己理想目标的过程中,卡普尔周围的人给了他许多的鼓励。父亲是个相当成功的小企业主,他不主张卡普尔把企业经营作为自己事业的奋斗目标,他认为当一名大学教授才是来自波士顿的有为青年值得追求的远大目标。他的学校也给了他许多鼓励,该校开设了一门计算机编程课,对于20世纪60年代的高中生来说,这是一门非常特殊的课程。

1967年,卡普尔高中毕业。这是个“恋爱的夏季”。旧金山的海特-阿希伯利聚集了大批嬉皮士,推出了甲壳虫乐队的“佩珀军士”唱片专集。这一年秋季,卡普尔考入耶鲁大学,在读书过程中他见到了更多的计算机,这既引起了他的兴趣,也使他感到若有所失。他的脑子经常飞向了3000英里之外的地方,他的事情往往安排到了一周之外,他多多少少沉缅于性爱和摇滚乐。作为那个年代的年轻人,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文化已经深入他的内心深处,卡普尔十分符合当时的典型形象:无所顾虑又无忧无虑。从小爱好迪斯科和摇滚乐。并且多年来爱上LSD及其他非法毒品。与乔布斯一样,也渴求寻找某一种“教化”。

(图)Mitch KaporMitch Kapor

有知识的吉普赛人

1971年,卡普尔从耶鲁大学毕业。在校期间,他专修心理学、语言学以及计算机学科,尤其是控制论。也就是在这时他开始对计算机萌生兴趣。他继续到研究生院深造。20世纪60年代,退学是许多人的一个选择。只靠知识的皮毛,你也能过日子。那些年里,卡普尔1年可以挣1.2万美元,但一般来说这点钱太少了。他漫无目标地在游荡,正如他后来描绘自己这一时期的生活时所说,他成了一个“有知识的吉普赛人”。

卡普尔的工作漂泊不定,他曾经教过抽象思维课,做过无线电唱片音乐节目的兼职广播员,甚至滑稽演员都一一经历过。而且娶了老婆又离了婚。4年游荡后,他总觉得自己还缺点什么,于是25岁的卡普尔奔赴瑞士,参加一种“超觉静坐”培训。课程包括每天14小时的静坐冥思,以及学会能让人浮到空中的能力(特异功能)。当然,最终他什么也没能修炼成功,只是让自己明白了这并不是他所寻求“教化”的地方。

回到美国,卡普尔又花了数年时间来搞清楚自己究竟是什么人?1978年,他在Beacon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同时还在一家精神病机构工作,当一名咨询员,其工作性质在精神上与“倒便盆”相当。期间,对计算机的兴趣帮助他消磨了大部分时间。他经常出没在计算机商店,垂涎欲滴地欣赏着新的计算机产品。

1978年,苹果将苹果Ⅱ型降到了1500美元左右,卡普尔四处张罗,用自己的立体声音响设备作抵押,终于买到了他的第一台计算机。买下计算机后没几天,这位口袋空空的无业游民邂逅了一位年轻人。他正向一位推销员询问新计算机的用途。卡普尔走上前去说:“我可以帮你学。”于是他就开始给他辅导计算机应用,报酬是每小时5美元。

没过多久,他就大摇大摆地将自己宣传为“独立的计算机咨询(顾问)”。又过了一段时间,他又进入MIT的斯隆管理学院,想拿一个MBA学位充充门面,但没坚持几天,就退了学。

年届30岁的卡普尔依然经济拮据,漫无人生目标。这时他拣起往日曾经有过的一项爱好,开始从事计算机编程,他成了一名BASIC语言黑客。

卡普尔与计算机编程的关系具有自相矛盾的两重性。他非常喜欢计算机工作时的清晰和条理性,但是每当他试图让计算机清晰而条理地工作时,他也会感到心烦意乱。他并不认为自己是个优秀的编程员,但是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使自己具备了足够的条件,因此他能够完成一项软件的开发,使之与VisiCalc电子表格配套运行,以便绘制和分析电子表格数据。

(图)Mitch KaporMitch Kapor

当自己的老板

电子表格软件确实是个发明创造,与许多已经获得专利保护的小软件相比,它更称得上是一种发明创造。因此,发明者布里克林没有为电子表格软件申请专利的决定具有更重要的意义。这样,它就敞开了大门,使得人们可以对电子表格软件进行随意修改,并且可以反复进行协同操作,大大促进了软件的发展。当然,布里克林的决定更为卡普尔的事业发展打开了大门。

几个月后,他遇到了第一个电子表格软件VisiCalc的发明人。脑子里也想开发一种相似的软件,可以将电子表格的计算结果画成图表。由于销售VisiCalc软件而大发其财的唐·法尔斯特拉正打算开发新的产品,而卡普尔则将自己的开发成果作为一种可以纳入他“个人软件”公司“Visi”产品线中的一个产品来推销。他将自己的产品取名为VisiPlot/VisiTrendVisiPlot一炮走红,VisiPlot的销售很快达到每月10万美元。不到一年,卡普尔与合伙人就赚到了1200万美元。卡普尔创造了他商业生涯的第一次成功。

此后,卡普尔在生产VisiCalc的个人软件(PS)公司当了一阵子软件产品经理。但是当公司来了一个新的管理班子时,觉得很不开心,决定离去。法尔斯特拉支付了120万美元,以收购他在公司中拥有的股权。

卡普尔原是个抽象思维教师,实际上他不需要120万美元这笔钱,他也不知道如何处置这笔钱,最后,卡普尔终于领悟,要让自己心满意足,只剩下最后一条路:自己开公司,当自己的老板。他这样做的理由是,拥有自己的公司后,他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同时又能够挣到足够的钱,使自己不会感到像个流浪者。

(图)Mitch KaporMitch Kapor

1981年,卡普尔与合伙人Honathan Sachse决定筹集资金开一家公司。他将自己的公司取名为微财务系统公司(Micro Finance Systems),公司开发的第一个产品称为“经理人员情况简介系统(Executive Briefing System)”,它的技巧是运用图表或图形,组成一个演示系统,它采用了VisiPlot软件的外观和形式。卡普尔提出了该软件的思路并进行了软件设计,不过这一次他找到了一个编程助手,即名叫托德·阿吉尔尼克的一个十几岁的黑客,帮助他进行该软件的编码。后来卡普尔明确说明了他在软件产品开发中担任的角色是软件设计师,而不是编程员。

此后不久,卡普尔要改变公司名字,卡普尔想起了自己过去那段超凡脱俗的盟思经历,就将其定名为Lotus(莲花)。莲花公司的第二个产品,是在苹果Ⅱ计算机用户小组的聚会上偶然遇见经验丰富的专业编程员乔纳森·萨克斯之后,受到他的启发而开发的。其功能类似VisiPlotVisiCalc的集成,当然也有另外一些新功能。软件能够将电子表格、图形和文字处理功能组合在一个集成软件之中。卡普尔解释说,由于该软件的功能更强大,因此他们能够收取更高的费用。

萨克斯根据卡普尔的设计反馈信息对软件不断改进,使之成为真正的上市产品时,它原先的3项功能,即电子表格、图形和文字处理功能,改成了电子表格、图形和数据库的管理功能。因此将该软件取名为Lotus1-2-3。正如原先期望的一样,新产品集成了VisiPlotVisiCalc两个软件的功能,而且比它们速度更快,功能更多。这也是软件史上第一个为用户提供屏蔽帮助内容并且在磁盘上附着使用指南的产品。他们还成立了一个客户支持部门,这在1983年是闻所未闻的。

(图)Mitch KaporMitch Kapor

引爆软件业真正重大的商业成功

卡普尔心想,唐·法尔斯特拉是个潜在的买主,他已经购买了他的VisiPlot/VisiTrend。法尔斯特拉对卡普尔非常了解,并且拥有购买软件的资金并在市场上占有很强的实力地位。个人软件公司是当时最大的个人计算机软件公司,1981年的总营业额达1200万美元。但是法尔斯特拉拒绝了。

卡普尔不得不自力更生,但是他需要资金。当时,风险投资商本·罗森是为数不多对软件感兴趣的潜在投资商之一。卡普尔向罗森大力宣传电子表格、数据库和图形管理的集成式软件,该软件能够利用IBM PC640K内存。他还向他宣传自己的公司,声称莲花开发公司将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软件公司。罗森接受了这种说法,他于1982年投入100万美元创业资本,以实现莲花开发公司的腾飞。

19824月,莲花公司创办并开始运营,它拥有8位员工和一个正开发的产品。6个月后,即198210白,在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世界饭店,莲花公司宣布正式推出Lotus1-2-3软件。当时一些重要的新闻界人士出席了这次产品发布会,第二天《华尔街日报》刊登了这个新闻发布会的报道。

12月份,罗森又向莲花公司注入380万美元资金,这是前所未闻的事情。从投资情况来看,从投资的风险来看,他们都陷入了一个从未有人探索过的经营领域。以前没有哪个人将那么多的资金投入一家个人计算机软件公司。当然没有人将那么多的资金投入这样一个公司,因为它的全部销售记录只不过是在康涅狄格州的西哈特福德商店货架上出售了“经理售人员情况简介系统”软件的几个拷贝而已。

Lotus1-2-3软件的销售明显是一场赌博。在迄今为止的个人计算机产业的短暂历史中,它无疑是规模最大的一次软件营销闪电战。为了进行产品促销,卡普尔聘请麦肯锡公司的人员担任顾问,而麦肯锡公司又将这项工作交给了名叫吉姆·曼齐的新雇员。

(图)Mitch KaporMitch Kapor

卡普尔预测,Lotus1-2-3第一年可望达到200-300万美元。结果第一年的实际收入破天荒地达到5300万美元,并且成功地上了市。第二年收入飙升至1.56亿美元。第三年收入更高达2.58亿美元。另外有必要说明的是,Lotus1-2-3上市仅一年,VisiCalc就停止了销售,无法存活。直到现在,Lotus1-2-3也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软件之一。本·罗森的480万美元投资获得了很高的回报。有了这样的榜样,投资开始源源流入软件业,迎来一个全新时代。

曼齐成了产品促销活动的英雄,5月份,他加入莲花公司,担任市场部主任。他在《华尔街日报》上刊登了产品广告,这是个惊人的举动,因为当时在企业圈子里人们对个人计算机普遍持怀疑态度。在个人计算机软件公司中,只有莲花开发公司在企业界看来是一家真正的企业,而不是一帮幸运的黑客。

1985年,Lotus员工已达千人,是当时最大的独立软件公司。直到19884月,微软才超过Lotus,成为头号软件公司。1995年,Lotus32亿美元的身份卖给了IBM

将自己“保释”出来

   1983年,当年软件业还只有极少数大公司。当时卡普尔的地位就象苹果的乔布斯和当今微软的比尔·盖茨一样,显然,卡普尔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位子。但是,安稳永远不是卡普尔的天性,在这个最成功的软件发布四年后,卡普尔卸掉官职,将自己“保释”出来。卡普尔说:“我只有保释,我恨这个公司也恨自己。我喜欢做自己内行的事。但是这份工作现在已经变味了。我已担当不起这份责任,我也不喜欢权力。我对自己说,离开吧,去寻找新的自己想做的事。”卡普尔的天性中有一种对新事物永不满足的东西。

(图)Mitch KaporMitch Kapor

    卡普尔退了位,离开商业界,到MIT认知学科中心找了一份访问教授的工作。似乎这一次卡普尔将开始专心工作了。但是教了不到一年,他旧病复发,又开溜了。重新扎向商业的海洋。

    这一次,卡普尔成立了On技术公司,身兼总裁和CEO,一干就是三年。On公司主要开发网络方面的应用软件。当公司成立时,由于创始人的特殊声望,人们对其寄予极高的希望。但是On的起飞却没有Lotus那么迅速。过了许多年,才浮出水面。1997年,10年后的On公司已有数百名员工,在好几个国家设有办事处。

   1990年,卡普尔与著名抒情诗人JohnPerry Barlow创建了电子前线基金会(EFF),这个非赢利的公共利益机构,主要是维护黑客的公民权利。开始主要为几名非法入侵计算机系统而被捕的黑客提供法律支援。电子前线基金会时常被人称为是计算机业的美国公民自由协会(ACLU)。电子前线基金会成立之初,万维网还未诞生,全球电信仍处于发展初期。而卡普尔就已前瞻性地看到了未来,并认识到法律对计算机的介入和管制。

他们起初是维护黑客的权利,后来则更多地介入到华盛顿的政治中。电子前线基金会最初由卡普尔及其他一些百万富翁提供资金,而今微软、AT&TBell Atlantic、苹果等许多大公司都为它提供支持。电子前线基金会已在计算机和通信立法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卡普尔也经常出现在国会听证会上,并为戈尔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提供咨询。实际上NII计划的初稿就是卡普尔完成的。他和电子前线基金会对克林顿政府有相当的影响力。

让我们读一读卡普尔亲自执笔的文章,就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这位传奇人物内心的真实,和思想的深邃。

信息时代的卡普尔宣言

(图)Mitch KaporMitch Kapor

在过去的50年里,发达国家的人民已经开始步入了一道人类从未体验过的风景线。这是一个没有“真实”的物理形状或形态的区域。它象驻波(standing wave)一样,存在于广褒无垠的电子通讯网络中。它是由电子、微波、磁场、光波、以及思想本身所构成的。

对于许多人来说,最熟悉不过的莫过于,用长途电话进行交谈时所进入的那个“空间”。不过,它同时也是所有数字化信息、或由电子方式载递的信息的宝藏,所以,它也是商务、产业、以及大规模的人类交互式往来最频繁的场所。William Gibson把这种理想的王国称为“电脑化空间”,一种时下颇为流行的说法。

不管我们最终称它为什么,它都是信息时代的发祥地,也注定要成为未来的栖息地。

就其目前的状况而言,电脑化空间还是个亟待开拓的“边疆”。在那里,居住着一群硬汉,他们可以忍受蛮野的电脑界面、乖张的通讯门户、所有权的屏障、文化与法律的模糊性、以及地图或隐喻的匮乏。

诚然,有关产权、表达法、身份、行为、及内容的旧观念是以物理形态的表现方式为基础的,所以,在一个完全不存在物理形态的表现方式世界里,它们几乎一无是处。

这一新世界的主权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界定。庞大的机构宣称自己拥有大片的电脑化领地,但是,其他大多数真正的电脑化空间“土生子”却是孤独的、独立的,甚至还是反社会的。所以,电脑化空间既是违法者、也是卫道士的完美滋生地。故而,许多社会只好放任自由,对这一浮现中的领域不予理睬。每天都有千百万人使用自动柜员机(ATM)、信用卡、电话、预约旅行、获取无穷无尽的信息……而对于幕后数字化的鬼斧神工却一无所知。

然而,我们的金融生活、法律生活、乃至现实生活都日益取决于这样一个我们几乎一无所知的领域。我们运用闻所未闻、甚至对其功能还不甚了了的工具,将现代社会的基本职能拱手让给了一个我们甚至不知姓甚名谁的机构。

通讯与数据技术的发展、变化的速度远远超出了社会发展、变化的速度。所以,在电脑化空间与现实世界的临界点,冲突无可避免地发生了。

(图)Mitch KaporMitch Kapor

冲突的形式各异,它们包括下述的这些冲突(却又不局限于这些冲突)。

法律与宪法问题

什么是言论自由?什么是纯粹的数据?什么是无纸与无墨的自由传媒?世界上只有隐性层面的"空间"在哪里?对于没有实际物理形态、无穷无尽、又可以轻易复制的产权,人们应该怎样保护?个人的成功商业史能否属于另一个人呢?有没有人可以问心无愧地说他拥有知识呢?

这些只不过是法律或习俗无法作出具体回答的部分问题而已。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手段,应大型信息公司之邀,执法部门(如特工部和FBI)正在创造某些史无前例的法律,以大幅度地限制宪法在数字化媒体中的运用。

在介于国家控制与个人自由之间的持久的、艰难的、甚至在哲学上界定不清的抗争中,Operation Sun Devil的过分行为只是一个开端而已。

未来的振憾

被迫与瞬息万变的技术保持同步的信息工作者陷入了“循环不息的学习曲线”。他们日益发现,自己好不容易才获得的技能尚未完全掌握就已经过时了。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觉得无法控制自己的生活与身份的普通市民同样也感到困惑、同样也陷入了循环不息的学习曲线。

由此产生的一种结果是,对数字技术的憎恨。然后,这类做法与事无补。再者,随着用以提高生产效率的工具的出现,工人的生产效率反而降低了。真是可笑极了。最后,它导致了普遍的孤立感、断裂感和无助感;有了这些感觉,没有一个社会可以健康地存在。

“信息富有者”与“信息匮乏者”

在现代社会中,既有对数字技术泰然处之、娴熟精通的人,也有对数字技术一窍不通、心存疑虑的人。由于他们的存在,现代经济日益产生了巨大的断层。从根本上说,这一发展态势剥夺了后者的公民权,剥夺了这一群体在电脑化空间里的任何可能的公民权,以及,对未来的参与权。

(图)Mitch KaporMitch Kapor

再者,由于决策者、政府官员对电脑及电脑的用途知之甚少,所以在不知不觉中,他们把大部分权力下放给了企业中的所谓"专家政治论者"。然而,他们的工作并不具备普遍的社会意义。所以,竞选产生的政府事实上被那些对只关心季度利润、而没有任何实际作为的公司所取代了。

成立电子前线基金会就是为了接受这种、以及其它类似的挑战。虽然我们的计划有胆大妄为之嫌,但是,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有些问题并没有得到它们应该得到的广泛重视。我们不禁自问,"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事实上,我们的最初目标还谈不上雄心壮志。当我们最初听到Operation Sun Devil以及其它进入数字领域的官方风险公司时,我们认为,政府只要能找到几个能干的律师,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要言之,我们只是想点燃燎原之火,然后继续我们的工作。

然而,在我们认真地审视了政府的所作所为之后,我们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种我们始料未及的巨大顽疾,即,社会与电脑化空间的冲突。

我们深知,唯一的解决方法在于:将文明引入电脑化空间。除非我们能够成功地将这个荒芜的、神秘的地域变成适合于普通居民的地域,否则,这两个世界的冲突还会加剧。宪法的保护(事实上是政府所谓的合法性)可能会逐渐消失。

我们不能听任这一切无拘无束地恣意践踏人类的疆域。所以,电子前线基金会应运而生了。除了作为权利受到威胁的人们的代言人之外:

1.让普通公众与决策者认识到计算机与电信的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是我们的使命,同时,我们也会支持人们为此而做出的一切努力。

2.鼓励技术开发者、政府、公司领导与普通公众进行交流,这样我们才能界定电脑化空间的生活的合适隐喻及法律观念。

3.最后,促进新工具的开发,使非技术用户能够完完全全、轻而易举地使用基于电脑的电信技术。

(图)Mitch KaporMitch Kapor

我们中的一员--米切尔·卡普尔,就是易学易用软件的大力倡导者,而且,他对我们即将面临的挑战做了许多深入的思考。

相比之下,JohnPerry Barlow则是计算世界的新手(虽然他并不是政界新手),所以,他是技术魔术师与能够将这种魔术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谨慎的大众之间的使者。

虽然我们希望电子前线基金会能够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但是,我们希望避免组织在考虑长期发展时可能染上的硬化症。出于这个原因,我们试图轻装上阵,灵活应对。我们试图汇聚知识与金融资源来实现具体的目标,而不是寻找与我们的资源相匹配的目标。如果必要的话,我们将通过网络与组织内部的人员、以及我们的支持者进行交流;而且,较之传统机构,我们更强调自我分配与自我组织。

我们承认,我们的工作也是人们定的。但是,迄今为止,铺天盖地的、赞誉有加的反馈信息,使我们受到了莫大的鼓舞。我们希望电子前线基金会将成为许许多多愿意在象今天的社会这样富饶、自由的未来社会中安居乐业的人们的一个中心。 

充当预言家

经历多年的沉默后,米切尔·卡普尔开始了预言。与盖茨们相比,卡普尔有着敏锐的直觉,许多企业家还没有意识到计算机业潜伏的声望和财富时,他的1-2-3电子表格软件已成功地将技术转化为商业利益。

但荣耀很快就成为过去,在80年代中期,Lotus电子制表软件的优势已不复存在,Lotus公司不可避免地丧失了领导地位,1995年,公司最后被Lou Gerstner领导IBM合并。那时卡普尔早已离开了公司,1986年他就与Lotus脱离了一切职务关系,工作由Jim Manzi接手。

其后几年间,他从前台隐退了下来,只同业界保持着断续接触。虽然从那以后他没再参与Lotus的管理,他仍然在电子自由同盟中起着重要作用,致力于互联网理论的发展。在哈佛大学最近举行的论坛中,他与外界交换了关于互联网去向何方的看法。

(图)Mitch KaporMitch Kapor

互联网下一步怎么走?卡普尔认为语音电子邮件取代文本电子邮件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他觉得,现在的互连网缺少类似“情绪频带”的服务,来让人们通过更多方式表达自己的感觉,就象面对面交谈一样。这需要改变,而且一定会改变。但恐怕不会通过电视和计算机的合并来实现,他认为更有可能是语音和电子邮件的结合。

但卡普尔对现在的探索并不满意,互联网行业的投资风险太大,投资商们急于在这个前景并不乐观的行业快速获得回报,这并不是正确的投资态度,“一般的公司需要612个月的时间培植,在之后的十几年年获得收益。”

卡普尔也抱怨了基础理论研究的不足。他认为,事实上,如果不建立研究体系来探讨基础问题,在这个领域很难取得重大成功。

恐怕最难做的预言就是微软命运将驶向何方。卡普尔说:“中国和印度的用户支付不起Windows昂贵的购买费用,而免费的Linux系统在日趋成熟。”LinusTorvalds恐怕会乐于接受这个预言,他有可能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米切尔·卡普尔。 

(图)Mitch KaporMitch Kapor

PC 20年,忧虑依然

2001年是PC二十岁生日。20年过去了,PC依然生机勃勃。88晚上,当推动PC取得成功的名人们会聚一堂共庆这种改变世界的机器的20岁生日时,IT界萦绕着一丝昔日情怀。为消除人们长期认为PC寿数已到的推测,这群业界名人在San Jose市科技博物馆举行的一次高规格活动中会聚一堂,述说PC将继续发展,满足用户想像力的要求。

来宾们在20周年庆典上听到了Gates开发一种开车压毛驴的游戏以及这种运行在IBM PC上的粗糙软件在当时竟然是一项“突破”的故事。

Compaq公司创建人Rod Canion回顾在一家休斯敦餐馆进餐时获得了生产一种漂亮而稳定的早期IBM PC克隆机的灵感。Canion当时将画在餐垫背面的草图变成了一个帮助Compaq一跃成为计算机业重要厂商的业务计划。

PC诞生之日起,成千上万的人为PC的成功作出了贡献,他们或者开发了专用于桌面计算机的技术,或者开发了扩展PC实用性的工具,如InternetIntel公司董事长Andy Grove说:“在我的职业生涯中,PC是划时代的产品。正当我们就要衰落之时,它使Internet成为可能,这极大地增加了它的重要性,幸运之光也重新照在我们头上。”

(图)Mitch KaporMitch Kapor

IBM公司20年前生产第一台商业PC之时起到现在,PC已经销售了5亿多台,人们接受了这种使他们可以完成从填写报表到欣赏自己所喜爱的歌曲的各种任务的计算平台。

盖茨很早以前就意识到了计算机所具有的潜力,预测说世界各地的人都希望能够方便地使用这种曾经占满一层楼的机器。盖茨说:“我认为我们中的许多人当时被可以使用超级计算机惯坏了。你就有了这样的感觉,认为你个人需要拥有像这样的一种工具。”

Groove网络公司创建人、Lotus Notes的开发者Ray Ozzie说:“我认为我们才刚刚开始。”而现在是Groove Networks公司经理的米切尔·卡普尔说:“我认为这里存在着是否具有创新和开放平台真正基础的问题。如果不允许真正的创新和真正的开放的话,PC就不能向人们提供最大的好处。”

(图)Mitch KaporMitch Kapor

IBM公司当时允许Microsoft公司将其操作系统授权供其他PC制造商使用,为众多试图通过这项新技术赚钱的硬件厂商打开了大门。这种开放性当时对于像IBM这样的公司来说是罕见的,但它促成了一种用户可以共享的通用计算平台。同样,计算机中的许多技术以及运行计算机的协议实现了标准化,从而使PC创新向每一个怀有美妙想法的人敞开了大门。一些人害怕这种开放性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少,商业世界开始在技术创新上加上某些限制。参加本次活动的大多数人认为,让一家公司或一个组织拥有对PC过多的控制会窒息PC的发展和进步的能力。

作为IBM公司第一台PC最初开发人员之一的Dave Bradley,回顾了他发明用来重新启动计算机的“Ctrl-Alt-Delete”组合键的经过。这种他为开发人员而设计的工具已经成为一种使Windows用户试图摆脱臭名昭著的系统崩溃的技术象征。Bradley说:“我可能发明了它,但我认为比尔使它出了名。”  

民间英雄

    虽然卡普尔没有比尔·盖茨那么有名,但是他的成就足够将其列为计算机软件业最成功的改革者之一。

(图)Mitch KaporMitch Kapor

    80年代中期,卡普尔与盖茨是美国软件业的双子星。他俩很难分开来谈,很难分出高下。但盖茨意志坚定,直接从大学就越入商海,义无返顾,是后来发财成名的重要原因。而卡普尔则心神不定,无法专心致志。卡普尔将他的软件公司称为“Lotus”,一个简单、雅致的名字,反映了卡普尔是精神上的偏好。盖茨则羞羞答答地将公司命名为“微软”,其主要产品DOSWindows,就象公司的名字一样,耐用但沉闷。而卡普尔的代表作Lotus1-2-3,十分易用且精致。十年之后,盖茨越来越富,微软越来越大,而卡普尔则发财成名就急流勇退,将软件业的领地让出,使盖茨成为再也无人可敌的帝国建造者,建造出计算机业内的“标准石油”公司。

卡普尔是硅谷黑客理念的真正体现:反对公司、不遵循主流精神、富有创造、崇尚出世。盖茨则是现代黑客的体现,与卡普尔形成鲜明对照。盖茨是反基督的肖像,功利性强,十分入世,追求利益,他的公司也以压制自由而成功,出产丑陋、笨拙、纯粹以商业驱动的产品。与他相比,卡普尔更是一位民间的英雄。而盖茨则是主流社会的英雄。

1992年—1993年,卡普尔担任了麻省计算机技术和法律委员会主席。1994年进入了美国基础设施顾问委员会。人称他为信息高速公路的导师。

    电子前线基金会的故事也开始越来越走向复杂。他的总部也从剑桥移至华盛顿。活跃的领域也越来越大。后来的重心已是戈尔的“宠物计划”—数据信息高速公路。卡普尔也不再是站在政府对面,为黑客辩护的“反对党”,而越来越成为华盛顿的政治选手。这也使不少电子前线基金会的早期成员和支持者认为,电子前线基金会已经偏离了最初的纯洁使命了。开始招致越来越多的批评。但是,院外游说的确是EFF能否发挥更大作用的关键。1995年,卡普尔不再担任主席一职,转而去MIT媒体实验室任教。

卡普尔的商业活动也没有停着,利用他丰富的业内经验,在麻省剑桥创办了自己的风险投资公司:卡普尔企业,他是两大著名互联网访问提供商—PSI NetUUnet的早期投资者之一。卡普尔目前还是Progressive网络公司(后改名Real)的董事,该公司开发著名的RealAudioRealVideo

而今,卡普尔在为开放源代码摇旗呐喊。现在,他生活在旧金山。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en.wikipedia.org/wiki/Mitch_Kapor
《IT史记》,方兴东、王俊秀,中信出版社,2004

http://blog.kapor.com/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米切尔·卡普尔 Mitch Kapor Mitchell David Kapor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Mitch Kapor,Mitchell David Kapor,Mitchell Kapor,米切尔·卡波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