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历史版本2:电信联通反垄断调查 返回词条

目录

电信联通反垄断调查回目录

昨天中午,据央视报道,发改委已经启动了对中国电信(00728.HK)和中国联通(600050.SH)的反垄断调查。消息一出,立刻在整个电信行业引起了高度关注和广泛讨论。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副局长李青在央视的采访中指出,在互联网接入市场,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总共占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市场份额,而且他们利用这种市场支配地位,给竞争对手出高价。

  如果按照中国电信一年宽带收入500亿元,以及中国联通一年宽带收入300亿元计算,一旦中国联通和中国联通的反垄断被认定,将被处以1%~10%的罚款,这意味着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罚款金额将高达数亿到数十亿元。

  实际上,无论是谈到电信市场还是谈及央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垄断”都是一个并不陌生的词汇,但这次将反垄断之矛指向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宽带接入,从消费者感受来看,对该垄断的感触远没有对其他领域那么强烈,因此这项反垄断行动多少还是让人有些意外。

  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发改委之前一直在对电信和联通进行调查,但尚未得出结果,此次发改委直接对媒体表态,而且由央视报道,还是被业内人士认为颇具深意。

  调查源于“举报”

  李青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介绍,“今年上半年,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接到举报后,就立刻对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涉嫌价格垄断案展开调查。”也就是说,此次反垄断调查源于“举报”,至于举报方是谁,虽然记者拨通了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相关人士的电话,但对方一直未接听。

  李青接受央视采访时提到,发改委主要调查的是,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在宽带接入及网间结算领域是否利用自身具有的市场支配地位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市场等行为。特别是采用了价格歧视,对有竞争关系的企业给出了高价。

  这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中国宽带市场竞争格局。在中国宽带市场,主要有三类厂商,一是电信运营商;二是广电系统,即以广电总局网络信息中心为龙头,包括各地有线电视台;三是第三方力量,如长城宽带及一些系统集成商,如蓝波万维、聚友网络、北大方正、电信通、歌华有线(600037.SH)、中电飞华等企业。

  “目前正值电信和广电就三网融合争夺最激烈的时候,谁最希望对运营商展开反垄断,显而易见。”此事发生后,电信行业的员工在微博以及网络上展开了讨论,矛头直指目前跟电信业竞争最激烈的广电系统。

  实际上,比如广电系的歌华有线等有线电视运营商确实多年来一直寻求进入宽带市场的路径,但由于网络以及运营方面的局限,实际的收入贡献以及市场份额在宽带市场仍然非常有限。

  近年来,电信和广电已经开始在一些三网融合的交叉领域“短兵相接”,除了宽带市场之外,最为明显的莫过于IPTV。不同的是,在IPTV领域,电信是攻势,广电是守势,而在宽带市场,广电则是攻,电信是守。

  不过,长期关注电信市场的一位香港投行分析师并不认可这个观点。“如果电信和联通降低网间结算费用,虽然广电系运营商可以增加利润空间,但最直接的后果是引入更多的竞争者,以及更加激烈的价格战,这对广电运营商而言并不有利。”他说。

  宽带门口的野蛮人

  “为什么会在‘686号’文件即将失效的关键节点展开反垄断,值得推敲。”一位电信业从业人员向记者暗示。

  所谓686号文件是工信部《关于进一步落实规范电信市场秩序有关文件精神的通知》,该通知明确指出,禁止中国移动(00941.HK)利用TD之外的技术手段从事宽带接入服务,该禁令将在2011年年底到期。

  这意味着宽带市场的全面竞争即将展开,也同时让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在宽带市场的竞争关系变得更为直接。

  “不管有无幕后一说,发改委这次调查最直接的后果必定是中移动将迅速拿到固网运营执照。”《通信产业报》副总编林紫玉在其微博上分析说。

  实际上,中国移动对宽带出口的抱怨早已有之。在今年7月的通信业发展论坛上,中国移动副总裁鲁向东就曾明确表示,当前中国移动拥有的国际互联网出口数量与中国移动的规模极不相配,“在国际互联网流量方面,中国电信有661G,中国联通有357G,而中国移动只有49G。海外POP点(即网络服务提供点)上,中国电信有13个,中国联通有10个,中国移动只有2个”。鲁向东说。

  目前中国移动可以利用合并的中国铁通发展固网和宽带,但由于铁通规模太小,经营效益太差,受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市场挤压更为明显。

  “如果按照中国电信要求的结算标准,即使不考虑发展和维护用户的成本,除了所有的宽带业务收入,铁通每年还要再掏6亿元,才能支付向中国电信缴纳的结算费用。”一位中国铁通内部人士今年9月时曾对媒体表示,中国铁通2009年的总利润也不过8.9亿元。

  上述香港投行分析师认为,经过电信重组,移动市场已经面向三大运营商全面开放,中国移动在移动市场的垄断地位已经明显受到了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挑战,但在固网和宽带市场,中国移动却无法挑战竞争对手,这是中国移动目前最急切突破的政策局限。

  “但至少这也证明宽带市场的竞争已经到了必须打破垄断的时候了,过去十多年的竞争都远没有达到这种激烈程度。”上述分析师说。

  “早晚要落下的雨点”

  国泰君安电信分析师邓京晶认为,解决所谓垄断局面的办法很多,包括将不同区域间的宽带收费统一,取消不同地域间的价格歧视,另外还可以增加投资,促进不同骨干网之间的融合,提高接入质量等。

  但他也同时指出,即使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被裁定为垄断,宽带市场留给民营等资本进入的空间有多大,仍然难以确定,因为电信行业的投资实在太大了。

  不过,从中国反垄断的努力来看,该事件仍然具有显著的标志性意义。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曙光对记者表示,《反垄断法》出台后实际上只用过一次,就是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这次反垄断是对国企的第一次。

  据他介绍,实际上在《反垄断法》立法过程中,就存在诸多争议,其中最大的一条是如何界定经济垄断和行政垄断,而经济垄断和行政垄断都跟中国的国有企业相关。

  李曙光认为,发改委对国企的反垄断也说明《发垄断法》是长牙的老虎,不是纸老虎,“不管早点、晚点,雨点都是要落下来的。”

  不过,在我国经济中,央企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在很多领域都存在垄断状态,这给中国的反垄断法如何界定,如何实施都提出了挑战。

  “《反垄断法》已经开始对垄断开刀了,这对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更有意义,当然前提还需要政府进一步转变行为方式,以促进市场竞争结构,而现在仅仅是开始。”他说。

《第一财经日报》

电信联通意外遭调查《反垄断法》首撼央企回目录

出台三年多的《反垄断法》首度剑指央企,被法律界人士视作我国反垄断监管的里程碑。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副司长李青接受央视采访表示,国家发改委基本查明,在互联网接入市场上,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共占有2/3以上的市场份额,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进行价格歧视,如果认定违法,将处以上一年度销售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根据其各自2010年年报,2010年,中国电信互联网接入业务收入为639.85亿元(含移动互联网接入收入90.20亿元),中国联通固网宽带业务全年实现收入人民币307.3亿元。

  消息传出,中国联通(00762.HK)和中国电信(00728.HK)股价大幅下跌,据记者了解,联通和电信的投资者电话几乎都被投资者打爆了,纷纷咨询具体进展。

  联通从16.7港元一度下跌到15.7港元,不过到收盘时收复失地,最终上涨2.475%,收盘价16.56港元。中国电信股价从4.975港元下跌至4.7港元,到收盘时,仍然下跌了0.413%。

  昨日,中国联通发表澄清公告称:其间接控股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有限公司正在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要求提供2010年度向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出租带宽业务的价格、数量及营业额等相关信息。

  调查意外曝光

  对于国家发改委突然在央视表态,可能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实施“反垄断罚款”,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均表示感到意外。在看到报道后,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各自召开专门会议了解和汇总信息。

  “今年上半年(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接到举报后,就立刻对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涉嫌价格垄断案展开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在宽带接入及网间结算领域是否利用自身具有的市场支配地位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市场等行为。”李青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

  据记者了解,几个月之前,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就接到了国家发改委的问询,中国电信还成立了专门的小组,向后者提供数据。

  “调查一直在进行,我们也在等(国家)发改委的结果,没想到(国家)发改委会以这种方式对外公布,此前完全没有知会。”一位运营商内部人士表示。

  针对国家发改委的调查,中国电信有关发言人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中国电信一贯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经营宽带业务,并会全力配合相关监管机构的调查。

  国泰君安电信分析师邓京晶认为,如果国家发改委的罚款成为现实,将占到中国电信2011年预计收入的3.5%,以及中国联通2011年预计收入的5.5%,相对来说,对中国联通的影响稍大,但他也指出,因为都只会影响到收入的个位数,总体来说,影响并不明显。

  乱收“买路钱”

  事实上,两巨头对国际出口、宽带接入资源近乎完全垄断的地位,令它们对客户和众多小运营商几乎拥有了“生杀予夺”的大权。

  记者了解到,目前,宽带市场在宽带接入领域里,95%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90%宽带互联网接入用户、99%互联网内容服务商都集中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网络手中。

  虽然全国有近十家“国家互联网骨干网经营单位”,除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之外,还有中国移动以及教育网等机构,但网络铺设最广的仍是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

  根据原信产部2007年12月1日起实施的《互联网交换中心网间结算办法》:电信、网通(现在为联通)、教育网之外的互联单位,在与电信、网通(联通)进行互联网骨干网网间互联时,要向电信和网通(联通)支付结算费用。

  也就是说,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可以向在中国境内发生的一切互联网活动收取“买路钱”,而收取的标准,两巨头拥有相当大的任意决定权。

  这种垄断的第一个后果是,网间结算价偏高。据电信专家侯自强介绍,过去美国宽带的价格是每兆50美元,相当于1G的价格是50000美元,如今美国是每兆5美元,1G是5000美元;而我国的结算费用4年来一直保持在1G 100万人民币的水平没有变过。

  第二个后果是,众多弱势运营商必须看两巨头的脸色行事。

  今年8月,中国电信向省公司发文要求,原则上除骨干核心正常互联互通点之外的任何网络节点,不得有其他运营商和互联单位的穿透流量接入,堵住了弱势运营商通过向代理商间接购买电信宽带的路,引起弱势运营商的不满。

  不满者还有在三网融合中受阻于宽带垄断的广电系统运营商。

  在三网融合相关政策发布之后,电信和广电的竞争已经趋于明朗,其中一个关键就是宽带业务,而宽带出口“瓶颈”成为影响广电与电信竞争的重要障碍。

  歌华有线副总经理罗小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了这种不满:“歌华有线每月85元的宽带收入中,有近40%要向电信运营商交纳租用宽带出口的费用。”

  没有宽带带宽,广电的宽带战略以及建筑在此基础上的由广电主导的三网融合只能是“空中楼阁”。打破电信运营商在宽带出口上的垄断地位,成为广电系统运营商全面竞逐三网融合的道路上,必须要扫除的障碍。

  国有垄断监管破冰

  “听说发改委开始调查这个案子,我非常高兴,”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经济法室主任、《反垄断法》的主要起草者王晓晔对本报记者表示,“这开启了中国《反垄断法》监管(国企)的第一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国家发改委在调查立案期间曾经征求过包括王晓晔在内的业内专家的意见。而她的激动心情也反映了几乎所有该领域专家和律师界的普遍的心态:中国终于在国有垄断领域,第一次动用了《反垄断法》这个武器。

  “虽然这次案例之所以能够很快地被推动,很大的原因是这样的垄断目前直接影响到了广电系统的利益,属于部门间利益纠纷驱动,”王晓晔认为,“但是作为第一步,却仍然可喜。”

  从1994年全国人大立法机构开始起草《反垄断法》,经过13年的历程,在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通过,预留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在2008年8月1日开始实施。

  按照分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和工商总局分别负责价格垄断、经营者集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反垄断审查。

  次年3月美国可口可乐公司收购汇源果汁一案,成为《反垄断法》实施后首个未获通过的案例。近期,美国快餐连锁店肯德基、必胜客的母公司百胜公司收购小肥羊集团有限公司,也引来颇多关注。

  然而,这些案例代表了大多中国近年的反垄断案例,仅仅是在经营者集中审查中有一些突破,但是对真正核心的国有垄断企业监管,执法依然不到位。

  王晓晔指出,《反垄断法》的核心是保障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降低价格,对消费者有好处。如果政府一味保护国有企业,排斥民营企业的发展,就会导致企业去向政府拉关系寻租,经济效率下降,缺乏创新动力,形成垄断价格。

  美国世强律师事务所(Steptoe & Johnson LLP)华盛顿总部合伙人、反垄断业务组主任尤因(Kenneth P. Ewing)也有同样的担忧。他认为中国的执法机构除了要继续与欧美日韩这样的国家和地区加强交流现代反垄断法理论及应用外,如果不能解决国有企业监管这个最大的问题,反垄断的执法永远不能真正到位。

《第一财经日报》

人民邮电报:驳央视对电信联通涉嫌价格垄断报道回目录

 作者:晓雅 杨扬

人民邮电报头版文章驳央视对电信联通涉嫌价格垄断报道
人民邮电报头版文章驳央视对电信联通涉嫌价格垄断报道

  “我好想哭啊,我只能装一家的有线电视、用一家的电、使一家的煤气、以别人商量好的价格加两家的油,价格一天天飞涨的时候,没有人说垄断;当有一种业务几家运营商比着提速、比着降价的时候,却有人说,你垄断了!”这是在11月9日12时央视《新闻30分》节目曝出国家发改委正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进行反垄断调查的报道后,一些通信员工发出的微博。这突如其来的当头棒喝,令两家公司的股票狂跌,也让几十万电信与联通员工难以接受,震惊!冤枉!委屈!无奈! 

  而更多的人也觉得这事荒谬。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体改所主任史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很疑惑:电信行业这些年一直在改革,这些年资费一直在下降,为中国经济发展、解决国内通胀出了力,凭什么拿最好的行业来开刀?

  就连各投行也感到吃惊,摩根大通和中金都认为,在中国内地的宽带业务市场,联通和电信不能被称作为“垄断者”,他们还面临着铁通、广电等的竞争。

  还有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认为,通信行业在国企里是体制改革最彻底的。十几年来,通信行业按照国家要求进行了多轮分分合合的体制改革,形成了目前三家拥有全国性网络资源、实力与规模相对接近的市场竞争主体,三家公司的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本报记者通过调查与采访,发现央视报道完全是片面之词,错误百出,与事实严重不符。

  基本概念厘清了吗?

  【央视报道】发改委已经基本查明,在互联网接入这个市场上,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合在一起占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市场份额,肯定是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如果证据确凿事实成立,将处以上一年度营业额的1%~10%的罚款,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为此将遭到数亿到数十亿元的罚款。

  【事实真相】好一个混淆视听的“互联网接入”!正是因为央视采用了这一广义概念,才得出了“罚款数十亿”这一骇人听闻的结论,在业界和网民中引起了轩然大波。而事实上,“互联网接入”分为不同领域,发改委此次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起的调查,是针对SP接入市场而不是公众市场的,SP接入市场不涉及普通用户,与公众市场完全不同。据了解,中国电信或中国联通每年从SP接入业务中获得的收入只有不足2亿元,因此,即便是“证据确凿事实成立”,所处罚款也应以此为基数,而绝非数亿到数十亿元的天文数字。

  垄断事实查明了吗?

  【央视报道】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利用市场支配地位,对于跟自己有竞争关系的竞争对手给出高价,对于没有竞争关系的企业,给出的价格更优惠。

  【事实真相】这种说法显然是已经认定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带宽专线接入上处于市场垄断地位。然而这种结论无数据支撑,因此并不成立。

  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在互联网专线接入市场,其实除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还有其他几家互联网骨干网经营单位,包括中国移动、中国铁通以及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中国科技网网络中心、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等。此外,还有转租的众多增值电信企业,例如电信通、长城宽带、歌华等。

  因此,这个市场完全不是想象的只有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独霸天下,由于众多网络提供商的存在,对客户争抢激烈程度可谓白热化,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然而专线接入市场到底收入是多少,至今没有任何部委和机构发布过数据,因此电信与联通到底在其中占有多大比例,完全没有数据支撑。所以所谓垄断之说也就无处立脚。

  至于央视报道提到的向SP出租带宽价格的差异,打个比方说,同样是一个房地产商旗下的商品房,同样是100平方米,北京和上海的价格差达40万!奇怪吗?当然不!因为民众很容易理解,由于商品房的楼盘定位、所处地段、小区配套,甚至交易时间的不同,有价格差异很正常。电信运营商对SP出租带宽也是一样的道理,由于交易条件的差异(区域因素、时间因素、产品细节、客户要求、服务质量等),出租带宽的价格也是由市场来调节的。垄断何谈之有?

  全球行情吃准了吗?

  【央视报道】截至2010年,我国宽带上网平均速率位列全球71位,不及美国英国日本等三十几个经济合作组织国家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但是,平均一兆每秒的接入费用却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3~4倍。

  【事实真相】暂且不说该报道采用的数据是不是与此次反垄断调查有关,也先不争论数据是否已经过时,仅就这样不考虑背景的简单比较而言,绝对是不负责任的,也是不公平的。这就好像让刚刚学会走路的孩童与成人赛跑一样。

  宽带作为社会最基本的基础设施之一,是与国情和人均GDP相匹配的。论国情,中国地域宽广,农村和偏远地区所占面积大,宽带建网的难度和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不可同日而语,单是西藏和新疆的电话村通服务就耗资巨大,何况宽带普遍服务。更值得关注的是,近几年来,一些发达国家纷纷出台国家宽带战略,以政府直接投资或者鼓励投资等方式推动宽带发展。而我国尚未把宽带上升到国家战略,宽带建设主要靠行业推动和企业投资拉动。

  论人均GDP,2010年中国在世界排名95位(IMF数据),但是央视报道拿来比较的却是排名靠前的经济体。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导致某一产品服务的价格和普及率差异,是很自然的。按照全球通信行业的发展规律,一项业务的普及率在20%以上才进入成熟期,之前是成长期,目前我国的宽带普及率不足10%,而许多发达国家的普及率为30%左右。不同的市场,其发展阶段不同,产品生命周期不同,发展规律当然不会相同。

  如果与国情更为相似的俄罗斯和印度相比,我国的宽带服务价格较低、速率更高,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我国的电信运营商并没有因此沾沾自喜,在“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我国国家宽带战略尚未成形之时,中国电信先行一步,提出了“宽带中国•光网城市”工程计划,预计用3年左右的时间,实现所有城市的光纤化。中国联通也在大力推动宽带接入的光纤化。

  事实上,仅在2011年中,我国的宽带服务就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仅举两例,在江苏的很多地区,8M宽带如今每月仅需60元,而广东全省的平均宽带上网速率超过3M。近几年来,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宽带资费每年下降6%~10%,这一幅度,早已大大高于央视报道的“如果能够推动市场上形成有效竞争,未来5年可以促使上网价格降低27%~38%”。以中国电信为例,按照其“宽带中国•光网城市”计划,宽带用户的接入带宽将在3~5年内跃升10倍以上;资费在3年左右迎来“跳变期”。而这些为民谋利的发展目标,并不是在政府强制要求下做的,而是企业主动执行的。

  新闻素养丢掉了吗?

  【央视报道】相关部委已就宽带接入问题对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展开反垄断调查,并有可能对两家企业进行反垄断处罚。记者根据初步推算,如果事实成立,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为此将遭到数亿到数十亿的罚款。

  【事实真相】“可能”、“如果”等在新闻体裁中十分忌讳的用词,组成了央视这段新闻的大部分内容。

  11月9日,发改委对两家运营商进行的反垄断调查还未结束,发改委还没有作出最终结论和处理意见。根据反垄断法第44条,反垄断执法机构对涉嫌垄断行为调查核实后,认为构成垄断行为的,应当依法作出处理决定,并可以向社会公布。然而此时,央视抢先一步在当天中午的“新闻30分”播出了报道。就连投行高盛都认为:“这次的事件让我们非常惊讶。惊讶的是,在任何官方定论还没有出台之前,央视的报道就进行了一些类似于巨额罚款的推测。”

  央视此举是否违反相关规定,自有专门的部门去裁定。但是单就这一报道本身,也是漏洞百出,只要稍有新闻素养的人就能看出破绽重重:其一,近4分钟的报道只对发改委进行了单方面采访,根本没有给另一方当事人澄清事实的机会,有悖于新闻的公正性,从而误导公众,引发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其二,记者在基本概念都没有厘清的基础上,用想象代替采访,用推测代替事实,大量使用“如果”、“可能”句型,将结论硬拧向耸人听闻的方向,有悖于新闻的客观性。此报道虽然取得了一时的轰动效应,但却因缺乏事实依据根本站不住脚,违背了新闻工作的基本职业道德和准则,不仅与国内新闻战线正在提倡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精神相冲突,更与央视国家级传媒的地位不符。

参考文献回目录

http://tech.sina.com.cn/t/2011-11-11/09106306648.shtml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标签: 电信联通反垄断调查 发改委调查中国电信及联通垄断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