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百科分类 >> 博客中国相关板块 >> 文化新百科 >> 习俗
习俗
按字母顺序浏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返回首页>>
 
"习俗" 分类下的词条--G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1:20
标签: 燃鞭炮
摘要:  燃鞭炮的来历      关于春节燃放鞭炮,不少书已经有过详细介绍,它原来是人们用来避邪祛灾的。《荆楚岁时记》中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魈恶鬼。”宗懔所载,似乎是承西汉 东方朔《神异经·西荒经》之说:西方深山中有人焉,身长尺余,袒身, 捕虾蟹,性不畏人。见人止宿,暮依其火,以炙虾蟹。伺人不在,而盗人盐,以食虾蟹。名曰山臊,其音自叫。人尝以竹着火中,爆 而出,臊皆 惊惮。犯之令人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238次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1:20
标签: 铜山面塑
摘要:  历史由来 面塑又称面人,或捏面人,是用手将和好的面捏制而成。铜山面塑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主要师从山东流派,经过7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塑为主,着色为辅,色彩艳丽,风格朴实简练的特点。  铜山面塑在题材上以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现代动画形象为题材,采用拨子、剪子、刀子、细齿梳子等工具,经过和、蒸、揉、捏,做成各种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  铜山面塑远近闻名,铜山县黄集镇的范楼村更是苏鲁豫皖接壤地区有名的“面塑村”,全村200多户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捏面人。目前,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1888次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1:20
标签: 地藏王诞辰
摘要:  概述 旧俗七月三十为“地藏王诞辰”,此夜点燃地香,地上支放瓦片,成灯形,内置油膏、香屑之类,大街小巷遍地皆是,点燃后形同白昼。   民间传闻 民间一说“地藏香”是祀地藏王;另一说“烧九四香”,是为元末的张士诚烧香。张原为农民起义领袖,在苏州称吴王,后被朱元璋所灭。他小名九四,生日在七月二十,是日烧香称“九四香”,后讹为“救世香”,甚至称为“狗屎香”。旧时,此日人家抱婴儿到庙中寄名,求佛保佑,作“佛子”。小孩于是日都穿新鞋。此风俗久废。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1762次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1:20
标签: 灯市
摘要:  灯市 唐代始,正月十五夜张灯,至宋代臻于极盛。自腊月末至正月初,民间已有各种奇巧灯彩应市,称为“灯市”。后世相同,直至近代。宋周密《武林旧事.元夕》:“都城自旧岁孟冬驾回......天街茶肆,渐已罗列灯球等求售,谓之‘灯市’。自此以后,每夕皆然。”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熙朝乐事》:“腊后春前,寿安坊而下至众安桥,谓之灯市,出售各色华灯。其像生人物,则有老子、美人、钟馗捉鬼、月明度妓、刘海戏蟾之属,花草则有槴子、葡萄、杨梅、柿橘之属,禽虫则有鹿、鹤、鱼、虾、走马之属,其奇巧则琉璃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1763次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1:20
标签: 滑绳
摘要:基本资料滑绳是西藏民间的一种习俗,滑绳也叫飞绳,古时候就有。据史书记载,吐蕃时期每年藏历正月初二要在布达拉宫表演“飞绳之戏”。表演方法是用皮绳四条,一端系于布达拉宫宫殿顶端,另一端拴在山下的柱桩上,倒悬身体,直溜而下,迅捷如飞。这样反复三四次,表演相当惊险,稍不慎就坠地身亡,当时的统治者组织这样的表演是为了预测一年岁时的好坏。如果表演者安全着地,即表明全年岁收丰稳,百事吉祥;如果表演者受伤或者坠死山下,那就是不祥之兆,必有荒年。据石泰安《西藏的文明》中记述:“以初为年节。每逢年节,商民停止三日,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3024次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1:20
标签: 印第安战斧
摘要:印第安战斧印第安战斧是一种北美印第安人用来捕猎野兽时的轻型短柄飞斧。由于生产力所限,这种斧头的斧刃原来只是由石头打造。 16、17世纪殖民者逐渐统治美洲新大陆,并看中美洲这块肥沃土地上丰富的资源。 那时做皮毛大衣生意在欧洲的利润奇高。欧洲商人们纷纷去到美洲淘金。他们以极低的价格从印第安人手里买来后者捕获野兽的兽皮,作为交换,欧洲人给他们带去了金属铸成的斧头,以帮他们猎取更多毛皮。 这样,制造铁器的技术就连同金属斧头一起通过贸易公司从欧洲带到了美洲。当地印第安人学会了造铁斧以后,也学会了拿起这种武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1819次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1:20
标签: 送穷鬼
摘要:旧俗之一。祭送穷鬼。 唐训方 《里语徵实》引《四时宝镜》 :昌黎送穷“正月晦日衣敝食糜,是日祀於巷,曰送穷鬼。” 明 陈耀文 《天中记·晦日·送穷鬼》:“ 高阳氏 子瘦约,好衣弊食糜,正月晦日巷死。世作糜,弃破衣,是日祀於巷,曰送穷鬼。”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河南·洛阳风俗琐录》 :“腊月三十送穷鬼,与南方送更饭相同。” 基本介绍及来源正月初五日送穷鬼晋东南地区,民间习惯将烂衣服扔到墙外。传说上古高阳氏之子正月里穿一身破衣烂裤,生活上吊儿郎当,后来惨死在巷外。民间扔衣以祭,称为“送穷鬼”。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1989次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1:20
标签: 送日字
摘要:  简介 吉日择定后,男方向女方送帖,俗称“送日字”。   相关链接     祝百岁  春节  端午节  元宵  除夕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1926次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1:20
标签: 腰箍
摘要:  简介 在德昂族的服饰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妇女身上的腰箍。按德昂人的习惯,姑娘成年后,都要在腰部佩戴上数个、甚至数十个腰箍。腰箍大多用藤蔑编成,也有的前半部分是藤蔑,后半部分是螺旋形的银丝。藤圈宽窄粗细不一,多漆成红、黑、绿等色。有的上面还刻有各种花纹图案或包上银皮、铝皮。这一独特的习俗是唐代德昂族先民--茫人部落以”藤篾缠腰”为饰习俗的延续。 历史 其来历,传说德昂族的祖先是从葫芦里出来的,刚出来的时候,男人们都长得一模一样,女人到处乱飞,后来天神利用智慧将男子的容貌区分开来。男人们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004次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1:20
标签: 挡路
摘要:  挡路简介 在新郎娶妻迎亲的路上,但凡经过某一集镇或村庄,总有一些好事之人阻挡迎亲队伍,索要喜糖、喜烟,以求吉利。而迎亲的本家也在出发之前,早已做好准备,备好大量的糖果及喜烟,随时向挡路的发放,双方相互祝福,其乐融融,煞是高兴。   相关条目 新郎 准备 糖果 喜烟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1954次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1:20
标签: 烧香烛
摘要:  名称 烧香烛   意义 为了纪念死去的亲人,   作用 给他们在阴间有钱花,不会在困苦。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1672次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1:20
标签: 贱名长命
摘要:“贱名长命”也是一种唯心主义的世界观,这种落后的、不科学的意识致使多少初生婴儿被冠以“贬义”名,诸如“孟陋”“文庄”、“向隅”等是一些非常露骨的贬义词,还有一类词是通过谐音造成“贬义”的,如“韦彰(违章)、叶光(叶子落光)、黄梁(黄梁美梦)、吴(无)德等等,这些有的可能是由于起名者素质低,缺乏经验造成的,他们没注意到隐藏在暗处的“贬义”。可他们不经意间的这一“失足”,却使一部分人饱尝“千古恨”的辛酸。壮族生养习俗农家小孩出生后,如生辰八字不好,认为可取贱名相抗而长命。如男孩取名“妹”、“牛”、“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1921次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1:20
标签: 糖瓜粘
摘要:“二十三祭灶王,一碗清茶一碟懈”。“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旧时,每当腊月二十日过后,孩子们就唱起了上面的歌谣,并且盼望着大人们快些买回糖瓜来。“糖瓜”是一种用黄米和麦芽熬制成的粘性很大的糖,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但在屋子里遇热后就变成了又粘又硬的糖疙瘩。这种粘性很大的麦芽糖,在晋代的《荆楚岁时记》中就有记载,当时称为“胶牙饧”(音形)。唐代大诗人白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1978次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1:20
标签: 吃年
摘要:编辑本段吃年简介  苗族人民自称过年为“吃年”,意思是说“年”被大家吃掉了,过去了。“吃年”期间,人们穿上节日盛装,各地开展吹芦笙、斗牛、踢毽子等丰富多采的娱乐活动。“吃年”过去后,就要把铜鼓、芦笛收起来,开始春耕。  苗族分布较广,“吃年”时间不同,有的在十月,有的在冬月,有的在正月,而雷公山一带的苗族"吃年"分三次过,九月吃初年,十月吃中年,冬月吃完年(又称放牛年)。编辑本段吃年活动  苗族同胞过年,没有统一的日期,一般是在农历十月的“卯”(兔)日。有时几个村寨联合过,有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1672次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1:19
标签: 人日
摘要:人日“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蜗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唐代之后,更重视这个节日。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节日简介人日人日节汉族传统节日。时在农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5460次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1:19
标签: 葫芦崇拜
摘要:上述各族神话传说,基本内容相同或相似,即洪水过后葫芦孕育出人类。有趣的是,台湾阿美族也流传洪水过后,兄妹二人繁衍人类的神话。未提兄妹二人在葫芦中躲过洪水,而是说兄妹二人乘船漂到高山,船代替了葫芦。这恰好曲折地反映了阿美人乘船渡海来到台湾岛的历史事实。衍生人类与拯救人类的葫芦神话传说,是中国神话中影响最为深远,涉及民族最多,文化积淀历史最长,流布面积最广的一个。究其原因从人类繁衍的生命意识中考察:1、葫芦外形与女人喂婴时膨胀的乳房相似。2、葫芦外形与女人的生殖器(外阴)相似。3、葫芦外型与怀崽快要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1659次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1:19
标签: 尺头
摘要:解释 旧时指做礼物的衣料,又称“表里”或“表礼”。   相关条目 语言       文化          名词            注解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1593次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1:19
标签: 老公
摘要:老公是对丈夫的俗称。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3899次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1:19
标签: 关中八大怪
摘要:俗语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风俗是当地泥土呼吸的气息,又是乡风轻絮的声音。各地风俗不同,究必有渊源。中华的根扎在黄土地,关中地区几千年来承袭下的民俗,最著名的就是“关中八大怪”,看似古怪,却怪的有味,怪的沧桑,忠实地反映出关中风情。这八怪是岁月在秦地遗留的痕迹,本源早被历史长河扬的风沙湮没。如今,我只能勾勒一些模糊的印象,期望有人挖掘出宝藏。当我捉笔去触摸秦人秦风时,总有一位老人浮现心头,他穿着对襟黑袄,蹲在历史的树荫中,叼着旱烟锅,憨憨地笑着,眼睛里是千年的阳光。直到我写完,他才站起来拍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256次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3-13 01:19
标签: 午时水
摘要:  词语释义   午时水指的就是端午节中午打上的井水。在台湾,端午节,家家户户还有打“午时水”的风俗。据说午时水用来泡茶酿酒特别香醇,生饮甚至具有治病的奇效。有谚语道:“午时洗目睭(眼睛),明到若乌鹙”,又说“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历史传说   最富传奇色彩的午时水,则来自大甲镇砧山上的剑井。传说井是当年郑成功插剑祷泉的地点,据说明末郑成功占领台湾,他的部队在端午节时到了中部大甲镇铁砧山这个地方,当时天气炎热,士兵们口渴难当,四周又找不到水源,于是郑成功在午时插剑入地,向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1857次
 共28条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