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最新历史版本 :Snapchat 返回词条

  • 编辑时间: 历史版本编辑者:高兴
  • 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
  • 修改原因:
一款名叫Snapchat的手机应用最近名声鹊起。有两条大新闻让其名声大振:一是Snapchat拒绝了Facebook 30亿美元的收购要约,同时还拒绝了谷歌40亿美元的报价,如今它又成为雅虎的潜在收购对象;二是目前Snapchat的照片和视频分享量已经超过Facebook的照片上传量,每天有超3.5亿张图片通过应用传递。
目录

Snapchat:SNS 帝国搅局者回目录

Snapchat 的联合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左 )和鲍比·墨菲(右),他们俩都毕业于斯坦福大学。

喜新厌旧是人的天性之一,这点倒是在社交网络时代被无限放大了,从 Twitter 到 Facebook,当我们认定这似乎就是一个SNS帝国该有的形态时,只是一转眼间,规则又被改变了。这次的“搅局者”是一款名叫 Snapchat 的手机应用,令其名声鹊起的新闻近期有两条:一是 Snapchat 拒绝了 Facebook 30 亿美元的收购要约,同时还拒绝了谷歌 40 亿美元的报价;二是目前 Snapchat 的照片和视频分享量已经超过 Facebook 的照片上传量。但事实上,这家风头正劲的科技公司只有不到 30 名的员工人数。


曾是“失败”的设计作品
让我们回到序言的结尾,对于一家成立才两年的新公司来说,特别是在员工人数不到 30 名的情况下,Snapchat 是如何做到让 Facebook、谷歌这些互联网巨鳄都刮目相看的呢?

在这个“美国梦”的故事中,不得不提到的两个名字就是 Snapchat 的联合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和鲍比·墨菲(Bobby Murphy)。假如没有 Snapchat,这对斯坦福大学 Kappa Sigma 社团的“兄弟”,可能直到今天,还会沉浸在啤酒与美女的世界中。彼时,斯皮格尔学的是工程,而墨菲读的是计算机,据两人回忆,他们想开发“阅后即焚”应用的一个原因,是经常听到一些好友诉苦,“他们总是后悔因为一时冲动在社交网站上传一些丢人的照片,日积月累,很多隐私都流传出去。而每一次的大批量删除,对这些人来说就是一种侮辱。”

很难想象,就是这样的一些对话,造成了今天的 Snapchat。但有时从偶然的角度去解释事情并没有错,比如 Facebook,创建时不过是一个不善交际的技术小子对于校园的一个恶作剧;再比如 Twitter,创建时创始人甚至考虑过放弃 140 字的限制。事实上,这些人当时不一定想到成功来得如此之快。同样,埃文·斯皮格尔最初也只是把它作为一个毕业设计类项目而已,“我站在斯坦福大学的设计课讲台上,拼命向周围的人解释,这将是一个移动应用程序,朋友们可以在那里分享照片,但在几秒之后这些照片就会永远消失。当时台下的人都大喊这个想法真是疯了,没有人会使用它,除非是用来传播色情信息。”

周围人的嘲讽显然并没有让这两个年轻人感到沮丧。2011 年 9 月,埃文·斯皮格尔和鲍比·墨菲在斯皮格尔父亲的家里上传了 Snapchat 的最初版本。在 Snapchat 上,两人有关“阅后即焚”的社交理念得到进一步的具体化体现:应用内所有的照片都有一个 1 到 10 秒的生命期,用户拍了照片发送给好友,然后过了几秒钟便自动删除,之后他人无法再查看。由于这有趣的限制,促使很多人会发一些充满暧昧、挑逗的照片,而这些在其他应用或社交网络上很难看到的照片也吸引大量用户天天去刷 Snapchat。

不管这款应用在时下的年轻人眼中看来有多酷,Snapchat 这家公司或多或少还是带着些技术宅男的不修边幅和简单,比如即使在已经融到了一大笔资金的情况下,Snapchat 当时的团队还依然坚持在斯皮格尔父亲的家里继续办公。Snapchat 创业团队显然并不注重品牌形象和设计,Snapchat 的吉祥物被称作 “Ghostface Chillah”, 这个名字来源于前 Wu-Tang Clan 乐队成员的艺名“鬼脸杀手”,这显然也有些过于随意。

但最终,Snapchat 的成功才是最重要的,目前这款应用每天处理的照片和视频分享量已经达到了 4 亿次,而 Facebook 用户每天上传的照片只有 3.5 亿张。

2011 年 9 月,埃文·斯皮格尔和鲍比·墨菲在斯皮格尔父亲的家里上传了 Snapchat 的最初版本。

为何对巨额收购说“不”
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Snapchat 公司的估值已经从 8 亿美元迅速攀升至如今的 40 亿美元。而美国用户每天发送至网上的图片中,有 46% 发进了 Snapchat,还有 46% 给了 Facebook,而 Instagram 仅占 7%。

成功是可以复制的,只有坏小孩才能拿到最大的糖果……假如创始人有了这些想法,其实并非坏事,因为已经有先例可循,当埃文·斯皮格尔和鲍比·墨菲傲慢地拒绝 Facebook 高达 30 亿美元的收购时,他们给出的理由也很简单——希望具备能够对抗外来巨大诱惑的勇气,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走得更远,正如当年马克·扎克伯格所做的那样 (扎克伯格曾拒绝了 Yahoo 给出的 10 亿美元支票)。

Snapchat 目前正在研究盈利策略。斯皮格尔透露,他们还为此研究了腾讯的盈利模式,比如在应用内实现虚拟交易,也就是免费游戏、道具收费的模式。

在斯皮格尔的计划中,应用内交易只是 Snapchat 货币化的第一步,除此之外,原生广告也是其重要的盈利方式。Snapchat 其实早已“广告化”:在圣诞节或者感恩节这样的节日,Snapchat 会向用户发送一些好玩的节日视频,一般都是以 Snapchat 图标上那个小幽灵为主角。其他品牌也可以依样画瓢,以这样的方式在 Snapchat 上进行推广。

但这么做很难形成大规模广告效应,因此 Snapchat 可能需要将这些广告发送给一些特定的人群,进行较为精准的广告投放。这么做的好处是用户并不用打开应用就能看到,但在某种程度上,这一行为很可能会惹恼用户。所以,Snapchat 货币化的第一步还是采取了更为保守的方法,即通过应用内付费的方式向用户提供更多功能、个性化定制,还有一些所谓的“隐性功能”。

当然,就功能而言,Snapchat 并没有忘记补足短板,比如其近期推出了一个面向朋友圈讲故事的 Story 功能,当天照片可在 24 小时内被重复播放,不再阅后即焚,这样一来,广告的潜力就更大了。


大赌局背后的阴影
再谈谈硬币的另一面吧。Snapchat 的两位创始人并没有水晶球可以透视未来,假如他们拒绝了几十亿美元的收购,为的是创造另一个 Facebook,目前的情况未必都是乐观的。
首先,这款应用的一些特质注定了它的局限性。比如自诞生之初,有关“色情应用”的帽子就被扣在 Snapchat 头上,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发展,比如在一些亚洲国家,这样的应用或许很难落地。

除了产品功能特质的局限之外,这款产品的用户群其实也会在将来成为 Snapchat 的隐患,一些精明的投资人在被问及传言估值相当的 Snapchat 和 Pinterest 中,更愿意拥有哪一家 10% 的股权时,他们都倾向于后者。后者也是一个图片社交分享网站,用户可以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以图片的形式分享在网页上。很多投资者担心,相对 Pinterest 或 Facebook,用户族群年轻化的 Snapchat 的用户黏性不够,青少年和大学生是一个多变的族群。过去有过这样的例子——LikeALittle,它曾经是投资者眼中的“下一个 Facebook”,现在却销声匿迹了。

即使抛开那些未来的发展不谈,眼下,埃文·斯皮格尔和鲍比·墨菲还有些麻烦事要处理。今年年初,一位名叫弗兰克·雷金纳德的年轻人向法院起诉了 Snapchat 的这两位创始人,理由是他作为该公司第三位创始人,在 Snapchat 应用发布后不久就遭到“驱赶”,被迫离开公司。

在法庭上,雷金纳德还声称,Snapchat 两位联合创始人盗取了他的创意,Snapchat 的图片分享创意是他最先提出的。他们三人当时住在一起来开发这一款应用,这款应用起初叫 Picaboo。三人也都一致同意,施皮格尔任公司 CEO,墨菲任 CTO,而雷金纳德则任 CMO(首席营销官)。此外,法律文件还显示,施皮格尔确实曾承诺给雷金纳德三分之一公司股权,但这仅仅是口头承诺,并没有书面立证。

仔细想想是不是有些眼熟?是的,这确实太像 Facebook 一直遭人非议的股权之争了。值得一提的是,Snapchat 最新一轮融资发生在 2013 年 6 月,当时这场官司已经被媒体公开四个月之久。只不过,目前 Snapchat 的成长速度惊人,投资者并不愿意放弃这棵未来的“摇钱树”而已。在最新的一轮融资中,来自中国的互联网巨头腾讯也参与其中。
在争议声中长大,刚刚弱冠的 Snapchat 尚未能独立生活,却已经具备了一个青春期少年的叛逆性格。未来,对埃文·斯皮格尔和鲍比·墨菲来说,真正的考验不在于拒绝 Facebook 的勇气和决心,还在于取代 Facebook 的谋略和耐心。

详解回目录


  我们上周刚刚介绍过一款最近迅速蹿红的照片消息应用Snapchat,它的每日照片分享数量据说与拥有1亿多用户的Instagram几乎相当,被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有望成为“Instagram杀手”。Snapchat昨天推出了Android应用,同时其联合创始人伊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向科技博客网站披露了更为惊人的数据:Snapchat的iOS用户已经分享了超过10亿张“快照(snaps)”,目前每天分享超过2000万张快照,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每秒分享231张快照

  Snapchat目前在苹果App Store免费应用排行榜上排名第19,并在免费摄影类应用排行榜上名列第三,仅次于YouTube和Instagram。今年5月,Snapchat用户每秒钟分享25张图片;而现在,每秒钟的照片分享数量达到了231张。

  与Instagram相比,Snapchat更强调照片的即时交流价值:用户在发送照片时可以设置接收者查看该照片的时限(最长为10秒钟),如果接收者试图对照片进行截屏,Snapchat会告知照片的发送者。

  绝大多数用户很可爱

  Snapchat之所以拥有如此惊人的照片分享数量,一大原因是上传的照片不会永久保存,所以用户可以把一些搞怪甚至大尺度的照片分享给好友,同乐一下之余又能防止发生“艳照门”。

  当然,Snapchat从问世起就一直没能摆脱“很黄很暴力”的嫌疑——的确,它无法阻止个别用户上传一些不雅照片,但是斯皮格尔表示,绝大多数用户只是喜欢和好友分享一些搞笑照片,它们可能会很“二”但通常无伤大雅。

  获得追加投资,将继续升级换代

  Snapchat最近获得了来自Lightspeed Ventures等投资者的48.5万美元种子资金之后,又获得了一小笔追加资金,但斯皮格尔不愿透露具体金额。Snapchat的团队目前只有5人,他们计划留在洛杉矶办公并在年底前招募3名工程师。

  斯皮格尔表示,Snapchat将在今年假日季节之前对iPhone应用进行升级,并将在明年初推出新一代产品。斯皮格尔没有透露Snapchat计划如何盈利,但表示公司的长期战略目标是在移动交流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重视用户体验和投入度

  斯皮格尔对很多移动应用统计用户数量的方法表示不满,并拒绝透露Snapchat目前的用户数量,但是他强调Snapchat最关注用户的使用频率和长期保留率。

  Snapchat非常重视用户体验,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用户的投入度。在开发Android版应用时,Snapchat团队曾经花费一个半月时间改造Android版应用的拍照功能,以消除很多Android手机在预览照片时顶部和底部出现的黑条,从而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

  暂无出售计划

  Facebook对Instagram的7.5亿美元天价收购至今余波未消,而被视为“Instagram杀手”之一的Snapchat自然也会被拿来与Instagram相比。被问及是否有兴趣出售Snapchat时,斯皮格尔表示他“不想给别人打工,短期内也不会出售”。但是,当初Instagram的联合创始人凯文•希斯特罗姆(Kevin Systrom)当初也这么说过——谁知道如果一个足够诱人的高价邀约砸过来的时候,Snapchat会不会走Instagram的老路呢?(悠拉)

  iOS下载

Snapchat一夜成名背后:很黄很暴力的性息应用回目录

美国科技博客网站TechCrunch今天发表署名乔丹·克鲁克(Jordan Crook)的文章指出,一度默默无闻的照片分享服务Snapchat如今炙手可热,用户每天通过这项服务分享5000万张照片。然而,Snapchat自问世以来却被打上了“很黄很暴力”的标签,这也给其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性息应用

照片分享服务Snapchat由两位斯坦福大学生创办,在2011 年9月上线,当时并未引起媒体的任何关注。但如今,用户每天通过Snapchat分享5000万张照片,被视为Instagram最强劲的竞争对手之一。实际上,为了应对这种威胁,Facebook上周五还推出了功能类似Snapchat的照片分享应用Poke。

Snapchat与Instagram的明显区别是:用户将照片分享到Snapchat后,可以设定照片的显示时间(如10秒),一旦倒计时截至,这张照片将消失得无影无踪。Snapchat宣布了许多重大消息,跨越了一个个里程碑,终于在上线9 个月后,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但令Snapchat创始人没料到的是,他们的服务竟然被打上了“性息应用”(sexting app)的标签。

Snapchat联合创始人埃文·斯佩格尔(Evan Spiegel)说:“我们担心,如果性息应用的标签令用户感到不爽的话,Snapchat的增长将会放缓。不过事后想想,我们本不应该低估我们社区的忠诚度和创造性。我们的增长一直十分稳定。”

事实也确实如此。用户目前通过Snapchat每天分享5000万张照片,分享照片总数已经突破10亿张。此外,业界盛传Snapchat正在进行新一轮融资,拟募集资金800万至1000万美元。正是由于Snapchat的威胁,Facebook推出了Poke应用。

Snapchat陷入“涉黄”怪圈

成功探因

Snapchat一夜之间突然风靡整个科技行业,这让许多业内人士想搞清楚这家公司成功背后的原因。在科技记者、博客圈乃至整个媒体界看来,使用Snapchat只有一种解释:它是发送色情图片的利器。

Snapchat在苹果应用商店App Store上的原始截图是身穿比基尼的漂亮mm,上面写着“成人或暗示性主题”等提示。斯佩格尔说:“实话实说,我们的早期营销材料有点业余。那些照片都是我和朋友在沙滩上拍的,当初只是出于好玩儿,并不表示Snapchat应用就是这么用的。”

无论斯佩格尔的初衷是什么,媒体逐渐给Snapchat打上了“很黄很暴力”的烙印,而且Snapchat的“性息趋势”还有大量证据可以证明。例如,Tumblr上面甚至有一家名为Snapchat Sluts的网站,专门记录一名男子痴迷性息的趣事。

鉴于Snapchat的特点,这种争议也是可以理解的。媒体便是一代代痴迷于隐私的科技用户。在发生了安东尼·韦纳(Anthony Weiner,美国国会前议员)不雅照丑闻和一些女生的裸照在网上现身以后,他们的这种担心也是合情合理的。

记者“性息圈”

实际上,在文章中用到Snapchat和sexting(性息)两个词语的记者几乎全部是Snapchat的用户。同时,新闻聚合网站BuzzFeed发现Snapchat会在网上公开用户的个人资料,向用户显示三种分享次数最高的照片类型以及他们的Snapchat积分(在Snapchat平台上发送和接收的照片数量)。

这些记者分为两种:一种是Snapchat的活跃用户;另一种是非活跃用户,他们下载了Snapchat应用,偶尔用几次以更好地了解它的功能,为接下来写稿搜集素材。根据我了解到的情况,第一种主要是相互间聊天。

例如,曾曝光Snapchat公开个人资料存在风险的BuzzFeed记者凯蒂·诺托博罗斯(Katie Notopolous)经常与科技网站Gawker的马克斯·雷德(Max Read)和Gizmodo记者萨姆·比德尔(Sam Biddle)通过Snapchat联系。而比德尔偶尔也会与Gizmodo长期雇员、Snapchat的非活跃用户乔尔·约翰逊(Joel Johnson)分享照片。

有些人则是写过Snapchat的稿子,但极少使用他们的产品,如Gizmodo的亚德里安·考文特(Adrian Covert)、GigaOm的伊利扎·科恩(Eliza Kern)、CNET的杰森·帕克(Jason Parker)以及《纽约时报》的尼克·比尔顿(Nick Bilton)。

我们由此可以得出两个结论。首先,那些每天早晨向读者献上新鲜科技资讯的记者们,也身处Snapchat的“性息圈”。其次,那些提出Snapchat是“性息加工厂”并不断宣扬这种论调的记者,根本不通过Snapchat发送“性息”。

安全功能?

斯佩格尔说:“社交媒体一般将监督视作模拟连通感受的机制。我们发现通过Snapchat实时分享某个瞬间,可以让用户觉得正在与朋友面对面交流,即便他们远在另一个大洲。”

事实上,从未有证据证明用户使用Snapchat主要是为了获取性息,因为这项服务在收到照片后不久,会立即将照片从接收者手机和Snapchat的服务器上删除。同时,只有极少部分用户可能通过Snapchat传递性息。

根据Snapchat的数据,在用户每天分享的5000万张照片中,80%是在白天发送,且峰值出现在上学时段。也就是说,他们更有可能利用Snapchat在考试中作弊,而非发送性息。

很显然,斯佩格尔开发Snapchat的初衷绝对不是让人分享性息,要不就不会在收到裸体照片后瞬间销毁,而是让他们尽情欣赏。虽然有些人将“阅后即焚”看作是性息分享的一项安全功能,但这种看法根本站不住脚,毕竟这种业务模式不是长久之计,而企业终究还是要盈利的。

本文编译自TechCrunch

(清辰)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标签: Snap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