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最新历史版本 :告别电报时代 返回词条

  • 编辑时间: 历史版本编辑者:高兴
  • 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
  • 修改原因:

目录

[显示全部]

印度告别电报时代回目录

印度电报服务启用162年了,现在它真正走进历史。由于财务亏损,印度结束电报服务。7月12日,数千名印度民众涌入电报办公室,发电报给亲友们当做纪念。中央电报办公室(Central Telegraph Office)是全球仅存的大型商业电报公司,12日是它最后一天受理业务。中央电报办公室表示,当天已经为应付大批人潮作了准备。

电信服务高级主管艾克塔(Shameem Akhtar)表示 :“预期会有更多人光临,我们已增派人力。”他说:“受理时间到当天晚间十时,将设法在今晚 发出电报,发不完的将明天发送。”

uploads/201307/13738777809Xh9PUzA.jpg

为了处理庞大电报量,全数职员都销假上班,发电报最低费用为29卢比(50美分),电报由专人骑脚踏车发送。负责传送电报的达斯(Ranjana Das)说:“我从 来没见过民众一窝蜂抢发电报的状况。有的人一次发20 封电报。”

最后一批电报将于本周一开始发送。

在手机与互联网时代之前,电报是主要的通信方式,单是1947年,印度就发送了2000万份电报。到了2012年,印度电报数量降至4万份,大多是印度政府部门发给边远地区的。

1851年时,英国还统治着印度,当时它在殖民地首都Calcutta(后来的Kolkata,加尔各答市)开通了第一条电报专线,它延伸了40公里,沿着Hoogly河直达孟加拉湾。

到了1900年时的世纪之交时,印度已经有20万公里的电报线路,主要用于商贸,几千名受过教育的印度人成为员工。电报一直是手动发送的。当时,电报也成为东印度公司维持政治军事统治的手段。

1857年印度军队起义,引起民众抗议殖民统治,电报帮助英国恢复统治。新德里一位退休电报员R.K. Rai回忆了过去电报室的情形,几百名员工不断敲击莫尔斯电报电码。他回忆说:“整个办公室像一个工厂,有时我能感觉到客户生命的点滴,那时没有什么个人隐私可言。”2006年R.K. Rai从中央电报办公室退休,后来还不时去看看。

在关闭之前,印度还剩下75个电报办公室,员工不到1000人。关闭之后,员工将转到其它部门,如印度通信部。

和许多人一样,R.K. Rai也用手机发短信,不再打电报了。他说:“新技术发展如此之快,让我震惊。通信是一个速度的游戏,越快就越能赢。最终电报系统不得不认输。”

2011年4月30日电报业务退出历史舞台 回目录

  4月30日上午,鞍山联通站前营业厅二楼电报班机房内,报务员赵同丽守着空荡荡的机房有些落寞。这一天她将与从事了20多年的电报业务告别。

  曾经,这栋小楼整日门庭若市、人头攒动;如今这里每天重复着寂静,许多“90后”根本不知道有这样一种通讯工具存在。

  曾经,赵同丽每天要发150多封电报,即使在深夜上厕所也要一溜小跑;如今,电报业务一周都难得“开回张”,电报室从最辉煌的100多人减至5人,一层楼的电报室全都改作他用,除了这间略显陈旧的机房。

  寂静中,赵同丽仔细地擦拭着发报机。收拾档案柜时,她看到了一摞电报纸,包签标签上写着“印制于2009年,共计30本”,两年过去了,尚余28本。赵同丽轻轻叹了一口气,20多年前那段光辉岁月又浮现在眼前:    

  一排十多个柜台,柜台里十多个工作人员接过写着简短消息的纸条,电传机前的打字员一个个敲进电传机,左侧的小铁盒里滚出一张打满小孔的纸条。这张纸条顺着管道,在空气压力作用下飞到楼上,楼上的发报员滴滴答答地,将消息传递给远方……

  鞍山开展电报业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解放前,在其后的数十年里,电报一直是最快捷的通讯方式。

  公事电报样式多种多样,有祝贺电报,企业催款、订货之类的电报,还有公司与公司之间发合同的。而对百姓来说,家里有人病危等急事,或者是告知家人朋友几点几分接站的电报是最多的。  

  据说世界上最精练的电报出自法国著名小说家雨果之手。《悲惨世界》出版之后,他急于知道作品的销售情况,便致电出版商,去电只有一个“?”。出版商回复:“!”一个问号和一个感叹号便将整个事情脉络讲解得清清楚楚。

  虽然鞍山没有出现这么经典的故事,但赵同丽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帮助顾客缩减字数,检查是否有歧义。

  早先,发电报一个字7分钱,这对普通百姓来说还算是一笔不小的花费。那时发一封8个字的电报,连字数加手续费用需要一块多钱,而发一份信件却只要8分钱,“除非万不得已,人们都不会选择电报”。因此,人们在发电报时总是字斟句酌、惜墨如金,“速回”、“平安”、“已到”等使用频率很高,“家有急事速归”成了大家最青睐的电报标准体。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钢材市场的繁荣,鞍山的电报业达到鼎盛时期,不管白天黑夜,电报大楼的柜台前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赵同丽说,“那时业务员是四班倒,可是由于受理的活儿太多,每天都要加班两三个小时,才能把手头的活儿干完。”

  在电报黄金时代,除了普通电报、加急电报,还有电汇以及鲜花电报、真迹电报等多种服务。但随着电报逐渐走出人们的生活,几年前其他电报的品种都已被取消,只剩下了普通电报的业务。

  电报挂号,对于现在的孩子是个陌生词。可是在十年前,几乎每个单位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电报挂号。电报挂号其实是个代码,用以代替电报用户地址和名称的号码,发电报时只要在报头打上代码,投递员就能准确投递。其作用一是准确快捷,二是省钱。最多的时候,鞍山拥有电报挂号的单位达500余个。可随着电话、网络等快捷通信方式的普及,电报挂号数量迅速衰减,于5年前消失了。

  与此同时,电报业务量也一落千丈,近一年来,平均每月只有七八条。

  与时代渐行渐远的鞍山电报业,终于在这个春天走到了尽头。

  根据上级部门有关精神,5月1日起,中国联通鞍山分公司停止受理普通电报发报业务。

  然而,电报并非与鞍山彻底告别,外地仍可以往鞍山发报,不过这些电报由沈阳联通代为接收,再转至鞍山投递。

  得知以后不能发电报了,一位年过半百的女士特意赶去营业厅,一口气发了6封电报,不为别的,只为留下一份记忆、一份不舍。

  任何事物在完成它的使命后,必然会退出历史舞台。细细追忆,在通信方式发展历程中,许多风靡一时的通信方式转眼已成往事,只停留在记忆深处。就连几年前还朝气蓬勃的小灵通也逐渐转为联通G网手机用户。

  赵同丽知道,没必要为电报业的退隐而过分感怀,因为历史的进步,必然伴随着事物的推陈出新,鞍山联通将以3G、宽带等通信业务更好的服务钢城百万用户。首席记者张伟

133年,泰国告别电报时代回目录

133年,泰国告别电报时代

  数百民众4月25日排队发电报向这项业务作最后道别

  

133年,泰国告别电报时代

  发出平生第一封也是最后一封电报留个纪念

  从5月1日起,泰国国内电报业务将终止。服务泰国民众长达133年的电报业务从此走进历史。告别的日子越来越近,近来每天都有数百名泰国民众来到位于曼谷邦腊区的邮政总局发电报,为这一业务的历史性终结留下纪念。

  最后一次与第一次

  很多中老年人前来发此生最后一封电报。他们认真地在发黄的电报纸上写着自己的祝福,耐心地排着长队,然后静静地坐在长椅上等待工作人员喊自己的名字。在他们缓缓的动作中似乎牵扯着对往昔的回忆。一位中年妇女告诉我,她在三十年前的学生时代就开始使用电报。说这话的时候,她微笑的眼睛里似乎闪着泪光。她手里捏着三封电报,一封给她的父母,一封给她的女儿,一封给她的朋友。

  一些年轻人却是来邮局发他们第一封也是最后一封电报。“我只是听父母说起过电报。”19岁的昆潘娅达来邮局看看,发出她平生第一封也是唯一一封电报。她说,“我就是想看看电报到底是什么样子。”

  “光辉岁月”惜成历史

  电报业务在泰国始于1875年,真正为普通民众服务则是在1883年。电报的“光辉岁月”是在传真和手机普及之前的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1985年,泰国的电报业务达到顶峰,一年发送电报832万封,在1995年3月曾经单月发送超过98万封。这一数字随后不断下降,直至每天100来封。今年,泰国邮局的电报收入只有13万铢,较之于每月的营业运转费用2500万铢,相差悬殊。巨大的利益缺口,使泰国最终决定让电报业走入历史。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尽管也有人抱怨新科技手段固然迅捷也容易滋生错误。但是,很多老人也明白,曾经被人认为是伟大发明的电报已经走到了末路。75岁的昆班垂说,过去几十年,电报曾经成为他和他的客户们的首选联络方式。“但是,情况已经改变了,旧科技被新发明取代了。”

  在电报行业工作了25年的邮局负责人卡尼苏恩说:“电报会永远存在于我的记忆中。”

  其实,不光电报要说再见了,邮政业务也在走向没落。当人们因为发最后一封电报而走进邮局的时候,很多人发现自己已经有几年没有进过邮局了。

2006年:美国西联电报公司告别电报业务回目录

 新华网北京2月8日专电据英国《卫报》日前报道,美国西方联合电报公司最近发出了最后一封电报。150年来,电报给美国人传递着出生、辞世及其他各种重要消息。

  早就把大量业务转向汇款方面的西联公司在其网站上公布了这个消息。点击电报业务选项后你就会看到一则简洁的消息称,西联公司于2006年1月27日已经停止了“所有的电报以及商业通讯业务”。

  1851年,随着纽约和密西西比流域印刷电报公司的成立,电报通讯正式走向商业化运营。55年后公司改称为西方联合电报公司,以纪念西部和东部的电报网连接成一个系统。

  电报是那个时代的“互联网”,在美国内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引发内战的萨姆特堡炮轰事件后,南部邦联的将军在查尔斯顿向对手发出了一封电报:“老老实实地投降,你们的驻军就可以享用晚餐和床铺。没有人受伤吧,我想?”

  西联公司的电报讲述了美国一个多世纪的历史。电报传递了1903年第一架飞机第一次试飞成功的消息,还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等等。

  1912年4月,《白星报》纽约办公室收到的一封发自北大西洋的电报说:“泰坦尼克今晨撞击冰山后沉没,损失严重,深表同情,随后会有详情。”

  用单词“STOP”代替句号是为了省钱,因为这4个字母的单词是免费的,而标点符号需要另外收费。

  正是互联网和即时通讯工具使得西联公司做出了这个决定。2005年,公司共发送2万条电报,每条10美元。

先进通讯手段终结电报时代 回目录

 电报的历史已经长达150多年。在过去,电报是人们用来传递重要信息的手段———可谓又快又准。从宣布世界大战开战到重归和平的消息,从“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到一个普通人的生老病死,电报都在人们传递消息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甚至有媒体报道说,在过去,只要看到送电报的邮差,人们都会激动得心跳加速。

  但是,随着高科技通讯手段的发展,长途电话、传真、电子邮件和即时聊天软件逐一出现,电报逐渐地被挤出人们的视线。由于使用电报的人越来越少,曾经被誉为“电报界的微软公司”的美国西联国际汇款公司(西联汇款)日前宣布,停止电报业务。随着这个声明,美国电报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本版文字:彭玉磊

  本报综合报道

  日前,美国西联汇款宣布,停止电报业务。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该公司是在互联网上公布这个消息的。而互联网这一高科技通信手段恰恰就是导致电报“退场”的重要原因之一。该公司在其官方网站上宣布:“自2006年1月27日起,西联汇款将终止所有的电报和商业咨文服务。由此对您造成的不便,我们深感遗憾,感谢那些忠诚客户。”由于越来越少的人使用电报,这个消息足足被人忽略了一个星期之久,才被媒体发现而公之于众。

  据西联汇款透露,最后10份电报的内容包括生日祝福、对死者的哀悼和一次紧急事件通知。其中,不少发电报的人并非忠实的电报拥趸,反而是冲着“发出美国历史上最后一封电报”的头衔来的。

  美国媒体评论称,电报退出历史舞台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西联汇款创建于1855年———当时电报是先进、流行的通讯手段,该公司也是美国最后一个提供电报服务的公司。

  虽然在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电报仍然在“发挥余热”,但是西联汇款作为“电报界的微软公司”,宣布停止电报服务,意义巨大。

  据悉,从此以后,西联汇款将致力于发展财经方面的服务,例如货币转账等等。

  维多利亚时代的“互联网”

  本报综合报道

  电报曾是第一种电信网络,是第一种消除古老的时空物理限制的技术。《经济学人》杂志的科技编辑汤姆·斯坦奇将电报称为“维多利亚时代的互联网”。在当今,手机短信、照片、电影胶片都可以快速地在全世界传播,这些高科技手段最终把电报挤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在电报刚刚被发明出来时,它也被视为通讯界的一个重大改革。在电报流行以前,人们要从美国东部的纽约往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捎个信,最快也得等10天。但是,有了电报,这个过程在几分钟内就可以完成。

  据英国《独立报》报道,电报技术是在19世纪初发展起来的,第一部商用电报机诞生于1837年。由英国退役军官威廉·福瑟吉尔·库克与伦敦高等学院的自然哲学教授惠斯登两人合作制成的5指针的电报机开始在伦敦的帕丁顿车站与韦斯特·德雷顿之间的铁路线上使用,距离达21公里。

  1844年5月24日,在美国国会拨出3万美元的赞助金帮助下,萨缪尔·莫尔斯开发出了著名的摩尔斯电码。在华盛顿国会大厦里,莫尔斯用激动得有些颤抖的双手,操纵着他倾十余年心血研制成功的电报机,向巴尔的摩发出了:“上帝干了些什么?”一语———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

  汤姆·斯坦奇说,电话和电报与当时经济的发展分不开。在美国,西联汇款的发展壮大就是托了铁路发展的福。“在19世纪晚期,西联汇款的电报网络成为了美国经济的神经系统,就像当今的互联网一样。西联汇款像如今的微软公司一样垄断着电报业。”

  从飞速发展到日渐没落

  从它发明之日到推出第一个商用电报线路,只用了8年时间。到1850年时,美国拥有1.2万英里长的电报线路。第一条连通美国全国的电缆由西联汇款在1861年建成。1866年7月,第一条横越大西洋的电报海缆投入使用,西接美国特里尼蒂海湾,东连爱尔兰西海岸瓦伦西亚。

  它与互联网的相似之处是,电报激发了人们不可抑制的狂热和对新媒介前景的大肆宣传,尤其在铺设跨大西洋电缆后。解释它原理的书籍急匆匆付印,而.com风格的大肆吹捧遍布报纸的字里行间。

  与AOL(美国在线)的系统因20世纪90年代中期计算机的激增而不堪重负非常相像,电报也曾经饱受拥塞之苦。另外,正如网上少年在与朋友交流时使用简写一样,电报操作员也创造了自己的报文缩写词,例如:“GM”代表早上好,“SFD”表示停下来吃饭,英国农业部在印度使用“envelope”一词表示“大群蝗虫已经出现并毁坏庄稼”。

  与互联网的另一个惊人的相似之处是当时人们设想的电报将对报纸的影响。当时《纽约信使报》编辑詹姆斯·班尼特说:“电报可能不会影响杂志文学,但报纸必须向命运屈服,退出历史舞台。”结果相反,电报给报纸带来了意外的好运,使采集新闻更快、更容易。

  而不同之处在于,与商业应用于互联网相比,电报的商业应用发生得更快。直到互联网诞生了25年多后,Amazon.com才在1995年卖出了第一本书。相比之下,美国的第一条商用电报线路在电报发明不到8年时间就启用了。

  随着通讯手段的发展,西联汇款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逐步淘汰了电报邮差。最后,长途电话、传真、电子邮件和即时聊天软件的发展将电报挤出了历史舞台。1929年,仅是西联汇款一家公司就发出了2亿条电报,而去年一年发出的电报数量只有2万条,而价格也攀升到了10美元/一条。

  人们曾用“stop”替代句号

  本报综合报道

  150多年来,每次揭开美国西联汇款信差送来的浅黄色信封,都会给美国人带来不同的心情———喜悦、悲伤、兴奋或者成就感。

  由于费用问题,人们不会因为一点点生活琐事就给亲朋好友发电报,使用电报多是为了传递重大消息,因此电报见证了不少历史时刻。例如,1903年,怀特兄弟发明的飞机在北卡罗莱纳州海岸试飞成功后,人们通过电报分享了历史性的一刻:“周四晨四次飞行成功”。

  1917年1月,德国外交部长亚瑟·齐默曼将一份电报传送给德国驻华盛顿大使约翰·冯·贝伦朵尔夫,并将继续转发给德国驻墨西哥大使亨尼希·冯·艾克哈尔特,最后交给墨西哥总统瓦律斯提阿诺·加汉扎,内容是希望联合墨西哥和日本对抗美国。这份电报被英国海军情报机构截获并且破译,时任美国总统的威尔逊得知了电文内容。威尔逊对外公布了上述消息,美国人被激怒了。这份电报最后导致了1917年4月美国的参战和协约国的最后胜利。

  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消息也是由电报首先记录下来的。英国白星航运公司的布鲁斯·伊士曼是“泰坦尼克”号的设计者之一,他当时参与了最初的救援工作,并向该公司的纽约办事处发出了电报:“深感遗憾地告知您泰坦尼克号今晨撞冰山后遭严重损毁,有人丧生。布鲁斯·伊士曼”

  电报的流行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到达巅峰。当时虽然已经有了电话,但是电报的费用比长途电话要低得多。人们为了省钱,都会使用英语单词“停止”(stop)代替句号来结束一句话,因为“停止”这个词是免费而一个句号却要收取额外的费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西联汇款的邮差成了美国人最害怕见到的人。因为美国国防部都是通过该公司的电报通知战死士兵的家属。电文往往这样开头:“美国陆军部和总统深感遗憾地通知您……”

  1974年11月16日,美国天文家首次向太空拍发电报,探求外太空生物的反应。电报发给了距地球2.4万光年的武仙座梅西尔13号星团。

  链接

  画家发明了电报

  本报综合报道

  1791年4月27日,萨缪尔·莫尔斯诞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查理镇,父亲是知名的地理学家。他毕业于耶鲁大学美术系时,只有19岁。

  1832年的秋天,一艘从法国开往美国的客轮上,一个青年医生在讲解电磁铁的功能:“最近许多实验表明,缠绕在线圈上的电线越多,电流通过电线时,电磁的吸引力也就愈强。实验还同时证明了不论电线有多长,电流都可能瞬息通过。不久科学将产生创造电的奇迹”。

  已任美国国立图画院院长的莫尔斯正好在一旁,他联想起自己所看到的法国信号机体系,它每次只能凭视力所及传讯数英里而已;如果用电流传输电磁讯号,不是可以在瞬息之间把消息传送数千英里之遥吗?

  从此,莫尔斯的生活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他白天坚持本职工作,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电学。他把自己的画室改造成电报实验室。为了缩短自学的时间,特地拜电学家亨利为师,定时去听课,学做实验。每逢假日和晚上,莫尔斯经常独自一人在实验室里,集中精力边学习边设计边试验。

  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友人的帮助,莫尔斯终于获得成功。他利用使电流交替通电和切断所产生的不同讯号,编制了代表字母和数字的电码,即著名的莫尔斯电码。1837年到1838年间他制成了能够在短距离往返传送讯号的电报机。1844年,莫尔斯终于发出了历史上第一份长途电报。(来源:广州日报)

电报:消逝的“永不消逝的电波”回目录

    标题里的这一组组数字是不是让你一头雾水?我也不卖关子,其实这是以前发电报用的标准电码,翻译过来就是电报:消逝的“永不消逝的电波”。

    迄今为止,我和电报的唯一瓜葛,是小学时语文课学写电报,绞尽脑汁把10个字压缩到8个字。因为发电报是按字算钱的,少一个字就是省下一些钱。不过,课堂上拟的电报是永远无法发出去了,学到的电报写法也成了无用的“屠龙术”———随着电话、传真的发展和普及,很多人都没见过真面目的电报,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

    对于外人来说,只是一个行业的消逝而已,冷冰冰毫不相干,也没有触动,但对当年的电报人来说,电报是他们心爱的事业,是他们挥洒汗水的所在,虽然如今他们或是退休,或是从事其他岗位,但电报的烙印,仍深深地刻在他们的身上。

    电传机哒哒哒的打字声已成绝响,但在他们心中,仍有一道“永不消逝的电波”。

    用电报码打字的报务员

    有一种说法,说可以从一个人的输入法看出这个人接触电脑的时间。用智能ABC输入法的,笑用搜狗紫光的是新嫩菜鸟;结果自己又被用五笔输入法的笑“五十步笑百步”,还敢和五笔比资历?这年头,还有谁去背“王旁青头兼五一”的五笔字根表啊?不过,用五笔输入法的也别高兴得太早了,你还笑不到最后呢!电报码输入法才是真正的祖师爷级别输入法———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使用(当然,只是在打字机上使用而不是电脑),1981年又出了修订本的《标准电码本》。10个阿拉伯数字以4个为一组,就可以打出绝大多数的汉字,其中常用字有7000多个。

    我到金华市电信公司采访时,今年51岁的程跃正飞快地在电脑前打字。我不禁有些诧异和好奇,平时接触到很多这个年纪的人,虽然会使用电脑,但打字的速度实在不敢恭维,往往是“一指禅”式打字,用两手的食指慢慢在键盘上摸索着输入。

    听完我的疑惑,程跃哈哈大笑起来,说:“小伙子,我打字的时候你还没出生呢!”吹牛!太小看人了不是,他学打字的时候是1983年,我已经3岁了。

    1983年,程跃从部队退伍,进入金华市邮电局报务班当报务员。报务员就是将营业厅送过来的电报编译成电报机能识别的代码,然后将电报发出去的工作人员。除了发电报,报务员还负责收电报和译电,处理机上电报业务查询。报务员需要熟练掌握输入技能,他们的输入法,就是标准电码输入法。比如“金华日报社”转换成标准电码就是“6855 5478 2480 1032 4357”。

    和五笔输入法只有100多个字根,拼音输入法只要掌握26个字母不同,标准电码虽然是由10个数字不同排列组合而成,却几乎没有什么规律,要当好报务员,就必须牢牢记住几千个汉字对应的4个数字。光熟练掌握还不够,必须形成本能,成为一种条件反射,看到一个汉字,不假思索就能冒出对应的数字组。正因为当初的印象太深刻了,所以虽然离开报务班已经10多年,程跃还能熟练使用电报码输入法。

    当然,程跃这代人并不是金华最早的一批电报人。早在1900年,也就是清光绪二十六年,就建成了兰溪-金华电报支线。当时的电报还是有线电报。1986年,金华邮电局使用汉字电传机,也就是中文译码机,可以自动翻译发来的电报,告别了翻码手译的时代。不过,这差不多也是电报系统最后一次设备更新了,随着电话传真等的普及,电报业务的衰落已经不可避免。

    不走回头路 追求回头率

    的电报投递员

    今年50岁的范启东1982年成为电报投递员,1983年就被评为省优秀投递员,靠的就是他对工作的用心和仔细。

    刚开始工作时,范启东骑的是自行车,负责市区后街以西的电报投递工作。范启东每次拿到要投递的电报后,就会先看看投递地址,然后和脑子里的地图一一对照,就能形成一条距离最短、不用走回头路的投递路线。

    电报投递和普通的信件、报纸投递不同。电报投递有个要求,就是从营业员接到电报开始,包括翻译电报、发报、投递整个过程必须在6个小时内完成。所以,普通信件、报纸投递只要一天一次就可以,但电报投递要一天三次。所以,范启东要一天三次修改投递线路,每天要跑五六十公里路。难怪范启东敢夸口:江北老城区比他熟的金华人不多。

    骑了两年自行车后,范启东终于拿到了摩托车驾驶证,可以骑上他梦寐以求、“垂涎已久”的摩托车。上世纪80年代中期,街上的摩托车比现在奔驰宝马还稀罕。当时,投递班里有上海产的幸福、风雷,杭州产的西湖等三个牌子的摩托车,范启东骑的就是风雷摩托车,骑在街上的回头率是不用说了。

    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一辈子都收不到一封电报,因为当时的电报还是稀罕物,如果不是碰到十万火急的事情,没有人会用电报。所以,很多人对收到电报往往印象深刻,一封电报改变的可能是一个人的生命轨迹。说起这个还有个趣事。上世纪80年代初,劳先生刚刚参加工作,有个大学同学在春节期间结婚,邀请劳先生参加婚礼,可惜碰到大雪,无法成行的劳先生赶了回时髦:他拍了封“祝新婚快乐”的电报给新郎官。正在结婚关键时刻的新郎官得知在乡政府有他的电报,连忙请人冒着大雪赶了两三公里地,生怕有什么重大变故,没想到却是这样一封电报,闹得啼笑皆非,心里颇不愉快。这种愉快与悲伤范启东是看多了。因为很多人在接到电报后都会马上拆看,而电报的内容全都是或喜或悲的重大变故。

    此外,还有对公电报。当时对公电报还承担着合同的功能。那个年代或许签合同还不普及,如果做生意发生纠纷,电报往往就会成为证据。比如“款已汇”“三吨货已发”……正因为电报如此重要,当时的电报房每个电报都要存档半年,以备查询。

    最后的留守三人组

    也已各奔东西

    在市电信公司婺城分局上班的郁京华是电报留守三人组的一员,2010年金华电报业务撤销后到婺城工作。郁京华说,他们留守期间的业务已经很少,一个月最多也就10多封电报,业务最多的是气象电报,由气象台发给义乌机场,一小时一次。由于设备几乎已经全自动,他们只要偶尔看看会不会出现故障就行了。随着2010年的裁撤,三人组也各奔东西,一个退休,一个留在市分公司,一个到了婺城。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标签: 告别电报时代 终结电报时代 电报时代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