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最新历史版本 :三星苹果谷歌创新模式比较 返回词条

  • 编辑时间: 历史版本编辑者:高兴
  • 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
  • 修改原因:

《福布斯》杂志网络版今天刊文,分析了三星、苹果和谷歌创新模式的差异。文章认为,苹果拥有最好的创新模式,但三星暴露出了苹果的弱点。以下为文章全文:下周,三星将发布Galaxy S IV手机,这引发了外界的各种猜测。不过三星并不仅仅只有Galaxy S IV。

三星本周宣布将与印度信实电信合作,为印度的4G移动通信网络提供电信设备,并推出售价100美元、附带廉价数据服务的4G手机。三星还宣布,今年晚些时候将推出5.9英寸平板手机(Phablet)。此外,该公司近期刚刚发布了8英寸平板电脑Galaxy Note 8。

三星的创新速度应当引起美国公司的关注。有传闻称,谷歌对三星在Android设备市场的领先地位感到担忧。三星目前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处于领先,而谷歌和苹果则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可穿戴设备,例如谷歌眼镜和苹果iWatch。在3月14日的三星发布会之后,这是否能说服投资者,谷歌和苹果已经拥有应对三星的合适战略?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当对这几家公司的创新战略进行比较。

1.三星

三星来自上下级关系严明的文化,并围绕5方面因素建立了自己的创新模式。

- 基于创新培训,在公司内部培养具有创造性的精英。

- 追随并绕开竞争对手的专利。

- 在公司范围内一致的、可复制的创新方式。

- 依靠外部专家,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 以集团方式运营。

2.苹果

苹果的创新战略改变了我们对“后工业时代”企业的看法。苹果的平台战略可以追溯至最初的iTunes,这一平台在苹果产品中整合了外部内容。随后,苹果将应用开发者社区变为了Apps Store应用商店,而苹果在两年时间内奇迹般地获得了数十万开发者的支持。

与此同时,苹果的硬件生产进行了全面外包,这向竞争对手展示了应对方式。硬件厂商没有必要生产或发明,只要采购与苹果类似的元件即可。目前,苹果未能复制类似iPhone的巨大成功,而苹果的平台和生态系统模型均面临巨大风险。在发明这一模式仅仅5年之后,苹果就面临了困境,这一情况十分讽刺。

那么,苹果创新模型中的元素包括哪些?这包括:

- 对平台进行巨额投资,无缝地整合开发者的应用和内容提供商的内容,帮助用户方便地获取及购买。不过苹果的平台战略和执行仍未获得应有的认可。

- 设计。iPhone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的用户界面。

- 内部竞争。对特定项目,多支团队相互竞争。

- 可穿戴设备及分解智能手机,以新的方式探索平台和生态系统。

- 供应链管理。

- 积极整合相邻业务,例如零售、移动和手表。

- 控制全部的用户体验。

3.谷歌

谷歌通常被认为采用了相对松散的创新模式,因为谷歌工程师可以利用20%工作时间自由从事感兴趣工作。但实际上,谷歌对基础设施的创新非常系统。

谷歌对于创新有着这样的表述:“我们持续创新,找到更有效的新方式,降低机器的发热和污染。在得到确认之后,我们会公布我们的发现。几年之后,我们的设计开始出现在其他公司的数据中心中。我们浪费的能源通常只占7%至8%,而通常水平要高50%至100%。”

谷歌还表示:“YouTube被转而使用谷歌技术。如果没有谷歌在网络和分布式计算方面的技术,那么YouTube不会是现在这样。在谷歌收购时,Android仅仅只是一个创意。谷歌使Android成为了现在的模样。”

通过对基础设施的持续改进,谷歌实现了规模更大、更知名的创新,例如无人驾驶汽车。谷歌也逐步开拓邻近业务,例如从搜索和广告发展至企业应用、移动计算和硬件设备。

这样的做法给广告主带来了整体性。不过谷歌很明显需要改进,以减少对广告业务的依赖。例如,谷歌不太可能在电视广告方面取得类似网络广告的成绩,因此无法提供全面的广告营销解决方案。通过Android和应用业务,谷歌复制了苹果的平台和生态系统战略。谷歌已经在搜索和搜索引擎优化方面建立了这样的模式。

那么谷歌的模式是什么?

- 谷歌的平台和生态系统基于面向用户的创新模式。

- 对基础设施持续的改进。

- 邻近的业务得到更好的整合,并期望更多的创新,例如谷歌眼镜和无人驾驶汽车。

- 设备创新。这已被证明并不容易,因为谷歌对供应链并无太多经验。

- 逐渐向以设计为中心的模式转移。

- 空闲时间。目前大部分公司的工程师都没有这样的时间。

这样的模式有可能即将改变。业内人士认为,未来硬件和软件将进一步整合,而苹果、谷歌和三星均希望自主生产更多产品。在这3家公司中,谷歌可能最脆弱,因为谷歌很难完全把握硬件业务。Nexus系列产品很优秀,同时价格不高,但也无法取得类似苹果产品的利润率。

硅谷最聪明的人才为何要开发利润率如此低的产品?亚马逊这样做有其道理,但谷歌则不然。作为一种创新战略,这令人难以理解,除非这样的硬件对平台战略来说是必需品。但问题仍然存在:为何制定如此低的利润率?

对苹果而言,最大的问题在于,能否在更长时间内采取单一的平台和生态系统战略。在这样的战略中,一切都与应用和内容平台相关。在寻求平台和生态系统发展的过程中,苹果是否会忽略计算机产品?iWatch是否会成为打破产品整合的开始?苹果是否会无视部分用户希望廉价iPhone的要求?

另一方面,三星需要建立自己的生态系统,而不是依赖Android。通过Tizen系统,三星更接近于这一目标。而通过Ad Hubs项目,三星可以通过移动设备、计算机和电视机平台给开发者带来回报。

三星已经意识到,下一个重要领域在于软件。在无法匹敌苹果App Store之前,三星不可能宣布赢得了与苹果的竞争,因此可以预计三星未来将会进一步整合平台内容。

毫无疑问,苹果拥有最好的创新模式,但也渐趋保守,而三星则暴露了苹果的弱点。苹果的平台和生态系统仍然强大,但也对创新造成了不利影响。(维金)

目录

Google、苹果、三星的创新模式对比回目录

 

iphone_5_nexus_galaxy_3

一落千丈的股价,层出不穷的负面论调,苹果这家移动领域的龙头老大如今正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而竞争者的消息正在不断冷却苹果原有的火热:Google Glass 引发穿戴计算设备的讨论,三星下一代旗舰 Galaxy S IV 谣言俯拾即是……可以说,在风云变幻的科技业界,“一超多强”的形势正在日益转向势力均衡,几家科技巨头如今都站在一个新的历史拐点上,能否长久地延续成功,可能更决定于持续的创新力。

近日,《福布斯》撰文对移动市场最三家公司的创新模式进行了分析对比。

《福布斯》认为,三星具有上下级严明的企业文化,其创新模式源于 5 个层级:

  • 基于公司内部创新培训培养创造性的精英
  • 追求并规避竞争对手的专利
  • 一致性的、可在全公司复制的创新方法
  • 依赖外部企业在基础科学领域取得突破
  • 集团化方式

另一家巨头苹果,非常重视平台的建设,打造生态系统,比如整合了外部内容的 iTunes 和 App Store。硬件制造领域,则采用全球化的作业方式。

  • 对平台进行重大投资,无缝整合开发者和内容提供者,但平台策略和执行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
  • 设计。比如 iPhone 以及重新定义的 UI。
  • 内部竞争。几个团队在选择项目时进行竞争。
  • 可穿戴设备,可能在寻找新的方式开发平台和生态系统。
  • 供应链管理
  • 业务资源整合
  • 用户体验的把控

Google 的成功大多源于其开放、自由的创新文化,员工拥有“20% 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但《福布斯》称,实际上 Google 对基础设施的创新相当系统——对基础设施进行持续改进,从而实现更好的创新,比如无人驾驶汽车、Android。 广告是 Google 最主要的商业模式,尽管 Google 已经在搜索领域建立了完整的生态链,但现实中依赖广告可能存在困难。

  • 平台和基于面向客户的创新生态系统
  • 对基础设施的持续改进
  • 相邻业务的整合、寻求新的突破
  • 设备创新,但仍然缺乏供应链管理经验
  • 越来越以设计为中心
  • 20% 时间的企业文化

福布斯分析认为,未来软硬结合仍然会是主导趋势,不光是苹果,三星、Google 都希望自主生产设备。但 Google 相对另外两家略显薄弱,原因在于 Google 难以全面把控硬件。而对于苹果,主要问题在于能否维持单一平台和生态系统策略的长久。三星则需要在 Android 之外建立自己的生态系统,同时整合平台内容。

在早先的一篇文章中,我们这样定义不同企业对创新的理解:

创新并非一味地停留在技术或理想层面,基于用户的现实需求对体验进行重新定义,挖掘新的需求开创全新的领域都是创新价值的一种体现。尽管选择的路径大相径庭,但殊途同归,他们都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

参考文献回目录

http://www.ifanr.com/259694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标签: 三星苹果谷歌创新模式 三星苹果谷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