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最新历史版本 :优士网融资遇冷 返回词条

  • 编辑时间: 历史版本编辑者:高兴
  • 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
  • 修改原因:
目录

优士网融资遇冷回目录

2010年,成立刚八个月的优士网就拿到了1000万人民币(折合150万美元左右)的投资,一年之后,再度融资300万美元。可是最新传出的消息却显示,如今的优士网正考虑进行总计150万美元的第三轮融资,而以此计算,优士网的交易前估值不过1100万美元。

而此次优士网的融资或许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如今商务社交网站在国内的整体颓势,而与自称“中国LinkedIn”的优士网如今一年不如一年的境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LinkedIn真身。

如今已经成了全美最大商务社交社交网站的LinkedIn用户超过1.5亿,每月活跃用户数将尽9000万,而其市值在90亿美元以上,并且逐渐扩张到包括英国、欧洲及印度在内的海外市场。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或许是对优士网和LinkedIn的最好写照。为何同样是商务社交网站,它们之间隔了一条太平洋,发展和水准却同样如此天差地别。

2010年2月,优士网上线,最初吸引了近100位包括律师、风投合伙人等职场精英的加入,并实行邀请注册制,力图以高端人士的影响力为突破口和重心,逐渐建立起一个辐射到国内的4000万白领的商务社交平台。

然而这样一个披着商务外衣的社交网站在国内却处于一种尴尬的位置上。

如果是社交的话,用户完全选择人人、开心甚至微博这样纯粹的社交平台,而如果以商务为卖点,同样面向高端用户的拥有650万注册用户的天际网、将用户定位为大学毕业生和白领的大街网以及各专门行业的垂直式社交都是优士强劲的竞争对手。

与对手相比,如今只有70多万用户的优士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方面看,其实并没有多少明显的优势。

国内对以互联网为平台进行高端人才社交的方式的接受度和认可度也值得人们的怀疑和反思,因此优士网不得不面临一个从头培育用户——尤其是高端用户——来接受自己的过程,而这样的过程会因为国内落后而混乱的互联网环境而格外漫长和艰难。

只是单纯地模仿LinkedIn建立起一个类似的网站,只是借用一个商务社交的概念将其包装并不断宣传鼓吹,却从未考虑到现实的差异和特殊,我们所看到的是,优士网正在这样的怪圈和泥沼中越陷越深。

LinkedIn现在已经在美国的商业环境中找到了盈利模式并且能保证自己的持续盈利,它可以同时建立起企业和个人用户平台,它可以通过精准营销为广告投放商和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价值,不断优化用户体验来体现增强用户价值,所以每位LinkedIn用户可以为其创造100美元以上的价值。

可是优士的价值创造力和盈利模式又在哪里呢?

一个并不成熟的商业环境,商务社交在国内还只是一个相对小众的概念,如何去赢得用户的接受和认可?如何去刺激用户的活跃和成长?

一个还未建立起来的事业道德和信誉监督系统,用户隐私得不到尊重和保证,商业信息得不到保护,如何让企业和用户安心并乐于使用?

一个尚处于初级阶段的全社会信用和商业规范体系,学历造假,从业经历、资质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和验证,在这种大气候下如何保证商务社交的真实性和可持续发展?

在这样的环境中,要求优士这样的网站像LinkedIn那样持续、合理地成长发展无异于痴人说梦,不仅荒谬,而且根本就是强人所难。

由优士网为代表的商务社交模式的衰落,所折射出的是国内整个互联网环境的恶劣和不成熟,那么,浸淫于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以模仿美国产业模式为能事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它们的前路究竟又在哪里呢?

参考文献回目录

http://tech2ipo.com/54668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标签: 优士网融资遇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