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最新历史版本 :丹·罗斯加德 返回词条

  • 编辑时间: 历史版本编辑者:明天
  • 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
  • 修改原因:
目录

专访荷兰新锐设计师丹·罗斯加德(Daan Roosegaarde)回目录

近日,这位荷兰设计师大举进入中国,号称要“撼动中国的创意产业”。“生存在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居住在哪里已经变得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网速有多快或者你在脸谱网上加了多少好友。”

现年31岁的丹.罗斯加德拥有艺术设计硕士和建筑学博士学位。2009年,不到30岁的他获得了荷兰设计大奖,他的设计作品也在泰特现代艺术馆、东京国立博物馆、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以及香港和鹿特丹的公共场合展出,引起了巨大反响。
丹的交互景观作品在亚洲受到了格外的青睐,这位新锐艺术家和建筑师创办的罗斯加德工作室前不久在上海设立了分工作室。他在上海逗留期间,接受了《外滩画报》记者的书面采访。
从回信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这位艺术家对自己工作的热情,他多半是一位视工作为生命的人,“要做出好东西需要投入时间。以及放弃你的社交生活,”他说道。
他的工作室网站上详尽介绍了他的每一件作品。名为《交互景观》的作品集前不久也已出版,他努力宣传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某件作品,而是一种展览理念——通过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实现作品和参观者的互动,在二者的互动过程中完成展览过程。
丹的作品具有系列性,如有一个系列的作品以自然界的律动为主题;而且单件作品也具有序列性,如《沙丘4.0》、《水流5.0》等,每一代作品都会通过作品与参观者的交互情况不断进行修改,产生新的版本,所以他的作品时刻都在进化。

 

高科技与艺术的圆融
丹近几年来主要从事一系列互动装置的设计,它们被他称为“流动的建筑”,主要有《流动空间》(Liquid Space)、《四维精灵》(4D-Pixel)、《液体》(Liquid)、《风》(Wind)、《沙丘》(Dune),以及《流动》(Flow)等。
有着时尚的界面《四维精灵》(4d pixel),能对你的声音和音乐做出物理反应,并且能用浮雕字母书写。《液体》(Liquid),则是一个逼真的茧,能对你的动作和声音起反应。而所有作品中最能代表他设计理念的是他最近在世界各地展出的作品《沙丘》。
丹开发的《沙丘4.0》(Dune 4.0)是一个交互景观装置,周围人体的存在将使之产生物理变化。在阿姆斯特丹展出时,它被放置于Montevideo的主要走道上。它由数百个光纤组成,那些光纤会根据参观者的移动或者声响做出反应。这是自然和技术的混杂体,亦是一个平台,通过它增强了参观者和固有建筑之间的联系。依靠着看、行走和互动,让参观者与整个空间融为一体,颇有“爱丽丝梦游科幻岛”的意境。
在装置的内部,有一些麦克风和现时传感器能够捕捉到人类的活动。这一切由特地为此开发的软件掌管着,然后输出至电子元件。该输出有70%基于参观者的行动,而其余的30%则取决于参观者发出的声响。
这个软件最美好的地方在于它会根据周围的情况不断地进行调整。如果有一个空调机始终制造着“呲呲”的噪音,这个软件能够了解到空调机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然后开始忽视它的存在。就是这个缘故,使这个装置能不断地接收到来自参观者的新的信息。而所有的这些,都将传达给数百个光纤。根据人们不同的活动,它的灯光有128种变化。没有所谓的“开”和“关”,它完全是一个随你而动的景致。这个景观装置有这样几种状态:没有人的时候,它会进入睡眠状态,变得温柔而黯淡;当你一旦走进《沙丘》,灯光会立刻亮起来,犹如是你的动作的延伸。然而,它并非始终是温柔而淡然的,要是你制造出一大堆噪音的话,它会变幻出疯狂的灯光,猛烈地闪烁。   
丹将这个装置放置了几周后,已经可以了解到人们对这个装置的切实反应,从而反馈到软件中去。他让它学会,在面对参观者的时候该如何去表现,并且变得更为敏锐。
“曾经有一位老妇人在《沙丘》现场模仿了狗叫声。而且不止一次,有那么好几次。非常之响。我问她为什么这样做,而她回答说她家里有条小狗,她非常好奇当小狗叫的时候沙丘会做出怎样的反应。着眼于这些事情,我有时候会问自己,在这里到底谁才是真正的演员。人们开始把这个作品逐渐人格化,这正是我想要的。”

 

“在同自然交流时,我们需要一种‘新语法’”


B= 《外滩画报》
R=丹.罗斯加德(Daan Roosegaarde)

 

矶崎新是灵感来源
B:作为一名艺术家和设计师,你不仅受过专业训练,而且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艺术直觉。虽说建筑本身就是一门艺术,但我们还是很想知道你是怎样分别对艺术和建筑产生兴趣的?
R:记得16岁那年,我还在上高中,有一次游学课我的理论老师带我去荷兰建筑协会参观。正好那里在展出世界著名日本建筑师矶崎新设计的作品的木质模型,我当即为它的美轮美奂所折服。就在那一刻,我意识到我想成为一名建筑师,并通过建筑这种途径与世界发生联系。
我很快培养起对空间的兴趣,特别是人的身体与他所直接接触的环境间的关系,几年以后,时间概念作为另一种要素加入到我所关注的区间,成为我探求世界的一种指标,并且使我的注意力转向互动。与此同时对建筑的兴趣也丝毫没有消退。
2008年,我去日本和山口艺术和媒体中心的馆长交流关于液体空间6.0的一些事宜。刚下出租车,我就认出了中心的建筑是矶崎新的作品。我们邀请他来参加开幕仪式,他居然来了!我和他在液体空间6.0现场合影留念,谈论了建筑何以能通过现场经历的方式和人产生联系。他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他的思维仍保持着高度的敏捷性。就是这样,我感觉自己完成了一次命定的循环。
B:我们在你的网站上看到了你把艺术与高科技手段相结合的精彩作品。你说过你探索的是建筑、人和科技之间的有机关系。那么你是如何理解这种关系的?你如何理解建筑这个概念?
R:在那次意义重大的参观以前,在我还是个小男孩的时候,我就很喜欢自己做建筑,自己创作东西。我是在荷兰一处依山傍水的地方长大。我记得我生活周围那些山坡都很陡,我和我的姊妹喜欢在一些家具上装上轮子,然后骑着他们从山上滑下来。现在想想真的非常后怕,当时那种玩法根本没办法刹车,很有可能会折断脖子!但是作为孩子,我们被周围生气盎然的自然气息所吸引,在那时我就有这种改进我们和自然联系方式的想法了。
你知道,现在科技手段在我的作品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在我的工作室里,我们花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进行技术开发。讽刺的是,我不精通硬件——问题的重点是如何利用技术去使空间变得更加人性化、交互化,或者如何使自然和技术的融合成为可能。我一直在探求如何去模拟世界从而使它成为我们自身的延伸。关键是要以你独特的方式重现重构现实。
爱丽丝梦游科幻岛
B:你大多数的交互景观作品会对参观者的移动或者声响作出反应,充分利用人体感官因素创造出一种现场艺术,你最近引起很大反响的一件作品《沙丘》就是这样。请问《沙丘》的灵感是从哪里来的?
R:《沙丘》的灵感来自我20岁出头时去摩洛哥的一次旅行。我被沙漠迷人的地平线吸引,观察了很久:尽管第一眼看我觉得它有些单调。我注意到绵延的地平线不断被流沙打断;炎热的沙漠使空气氤氲起来,地平线被扭曲了,模糊着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还出现了海市蜃楼。
生存在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居住在哪里已经变得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网速有多快或者你在脸谱网上加了多少好友。现在人们最关切的是如何社交和建立关系网。
我执迷于思考这对于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而言意味着什么,比如说像上海这样的城市。我们如何将这种自然气息和技术元素糅合进未来的生活场景,使其仍然可以同我们的感情发生共鸣?如何使科技不是麻木,而是以一种更具交互性和诗意的方式强化我们的感官感受能力?《沙丘》就是对这个命题给出的的一种答案。它是纯粹的科技诗歌。
《沙丘》是艺术和科技的融合,并且将运用到建筑物之中。我想我大概能找到一些更有趣的东西来解释它,因为《沙丘》是将数样东西合而为一的作品。作为一个雕刻家/建筑师,制作这样一个装置,就好比用嘴去品尝一个成分未知的东西。你就这样开始你的探索之旅,你去读、去写、去传播、去构建,你无论如何都得掌握那些该死的成分。对我而言,技术是一个工具,如同一支粉笔那样。而《沙丘》正是这趟探索之旅的自然结果。我在构建作品,而自我亦在为它所构建。
参观者看到这个装置的时候是什么反应?对我来说,参观者的互动这一部分,正是构建这类装置时最美妙的那一部分。它是一个硬建筑(材料,以及确实存在的结构体),同时它也是一个软建筑(软件,还有人们的行为)。从这个装置的存在伊始,这两者就相遇了。
在我观察者人们会对这个作品做何反应的时候,我意识到:这个作品中最主要的成分是人类交互的本身。我早先也提到说,我更希望参观者能够成为作品的一个参与者,而并非仅仅是一个观察者。随着沙丘的出现,使之在这一点上又进了一步。在这个作品中,参观者亦是表演者。在这里,观众和作品本身一样,成为了其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所有的这一切都发生在一个超自然的环境里——当你在那条走道里穿行。这时,所有的技术同你融合,化为你的肌肤的实时延伸。就像“爱丽丝梦游科幻岛”。

丹·罗斯加德《沙丘》(Dune)

 

 

“脸谱广场”或者“可持续高速公路”
B:在你的作品中,除了《沙丘》,还有《水流》、《液态空间》、《风》等以大自然中的运动为主题的许多作品。你是如何去平衡作品中的自然和科技元素的?
R:我相信自然和科技间有很多共同点,例如生命的维持、进化以及消亡。于是我使用大自然中的元素,将它们置于一个更有机的场景中。在没有工程师和设计师参与的情况下我们完成了这项设计。比如说我们最近的一件作品《莲花》由高科技材料制成,当你触摸它时,它会模仿莲花那样非常自然地开合。我们几乎每件作品都有这种特征。我想这种“新型自然”是我作品的内核。
B:从你的作品例如《沙丘》中,我们好像看到一点焦虑。现代高科技使我们与大自然渐渐隔绝,我们的感官感知能力似乎也大不如前。你的作品似乎可以看成时对我们麻木感官的一种警醒?
R:现在重要的是使我们的感官适应发展变化着的环境,调节好与自然间的关系,和它发生一种再联系。在同自然交流时,我们需要一种“新语法”,因为以往的交流方式已经被各种形式的高科技媒介所解构。
我很好奇,当科技对人的影响范围跳出计算机屏幕的范围,而出现在墙壁、身体以及城市景观中时会是什么样子。“脸谱广场”或者“可持续高速公路”(可以发电的高速公路)会是什么样的景象?
这些话题激发了我对探寻交互而可持续新世界的灵感。
B:你的工作室为交互艺术作品自主开发技术,完成艺术品的全程设计。可以谈谈你的团队吗?在你的团队中,艺术家、设计师、建筑师和工程师们是如何协同合作的?
R:罗斯加德工作室是一个由设计师和技术工程师组成的国际设计公司。工作室的每一位成员都是极具头脑的人,精力充沛,热情饱满,渴望有机会创造出不平凡的东西。其中有些成员从事芯片、传感器和软件的开发,其他成员研究作品材料和交互性问题,他们彼此合作默契。
这种制作交互式设计的过程需要不断为客户或展览内容本身发掘独特元素。我们的业务面很广,从互动景观到集装箱设计;最近我们手头的项目较多,从一些特别艺术项目到服装店,宝马公司也成了我们的客户。
B:你作品的名称《沙丘4.0》、《水流5.0》等,似乎具有序列性。这是否意味着你的作品始终都在完善之中?你会对作品进行改动吗?
R:是的,我的作品是具有序列性。我渴望做那种“永不完结”的作品。不断发展的高科技手段为我的这种想法提供了可能,使我可以利用它去做那些将参观者融入展览中的作品。
自从我开始学着做项目开始,我就喜欢“系列”这一个概念,,在一个统一的设想下构造出来的作品,在公共环境中面对参观者也将更为灵敏。我们的主要目的是使作品在存在着的建筑物以外成为另一种信息和体验。
我们对作品所做的改进并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复制—变异”;我们通过我们的展览和参观者间的互动来更新作品的互动性和技术。所以如果《沙丘》会在上海展出的话,它会同之前在香港展时稍有不同,我认为这样不断改进才算真正实现了同参观者的互动。

 

从一开始就在亚洲受到了格外多的青睐
B:到目前为止,你的作品已在世界各地展出,在装置所在现场创造了独特的互动效果。除了在博物馆或者公共场所进行展览,你有没有计划对作品进行商业化运作?
R:有这样的计划。这些装置已经在一些展览上展出,但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让它们入住公共空间和建筑物之中。罗斯加德工作室致力于探索建筑物、人和新媒体之间的动态关系。和软件工程师、材料制造商以及文化基金会一起,我们有能力开发出在幻想和预算之间取得稳定平衡的交互装置。
目前我们正在做几个大型的公共互动景观项目,这些装置可以常年放置在室外。比如说在上海可能会对在中山公园安装交互光影设备的项目感兴趣。通过在公共场合放置这种装置可以让人们感觉彼此间的联系性,从中找到一些安全感。
B:你的新书《交互景观》(Interactive Landscapes)已经付梓出版。能谈谈这本书的写作过程吗?
R:《交互景观》是由我们一个四人的团队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写成的,委托荷兰建筑协会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书主要通过照片和手绘图介绍我们的作品,还附有两篇设计学教授的书评以及一篇对我的采访稿,从这些不同层面对我们作品的设计角度和设计质量等进行了阐释。我认为和更多人分享这些信息至关重要,而一本专著则是分享这些信息最好的途径之一。
B:最近你在上海建立了分工作室,为什么选择上海作为你首个海外公司的所在地?
R:我们的作品从一开始就在亚洲受到了格外多的青睐。我们常在工作室里开玩笑说,如果《沙丘》会说话,它肯定是说中文。上海是座极富活力的城市,充满发展潜力。在上海开设第2个工作室有利于巩固我们同亚洲设计市场间的这种关系,拓展我们在亚洲展览和公共交互装置的业务。(本采访得到荷兰设计会协助。荷兰设计会旨在给建基中国的荷兰设计师提供帮助。网址:www.dutchdesignworkspace.com

丹·罗斯加德最近的一件作品《莲花》(Lotus)由高科技材料制成,当你触摸它时,它会像莲花那样非常自然地开合

参考文献回目录

http://www.bundpic.com/2011/11/16491.shtml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标签: 丹·罗斯加德 Daan Roosegaar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