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历史版本1:网络生存实验 返回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美国:24小时网络生存空间回目录

“24小时网络生存空间” (24 Hours in Cyberspace)是历史上最大的互联网活动。

24 Hours in Cyberspace (February 8, 1996) was "the largest one-day online event" up to that date, headed by photographer Rick Smolan.[1] "The project brought together the world's top photographers, editors, programmers, and interactive designers to create a digital time capsule of online life."[1]

Overview
24 Hours in Cyberspace was an online project which took place on the then-active website, cyber24.com (and is still online at a mirror website maintained by Georgia Tech).At the time, it was billed as the "largest collaborative Internet event ever", involving thousands of photographer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including 150 of the world's top photojournalists. Then Second Lady Tipper Gore was one of its photographers. In addition, then Vice President Al Gore contributed the introductory essay to the Earthwatch section of the website. In this essay, he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 on the environment, education, and increased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ople.

The goal was not to show pictures of websites and computer monitors, but rather images of people whose lives were affected by the use of the growing Internet. Photographs were sent digitally to editors working real-time to choose the best pictures to put on the project's website.The website received more than 4 million hits in the 24 hours that the project was active.

24 Hours in Cyberspace served as a cover story for U.S. News and World Report.

The project reportedly cost as much as $5 million, and was funded with assistance from 50 companies, mostly in the form of loans of computer hardware and technology experts. Adobe Systems, Sun Microsystems and Kodak were listed as major supporters.

Book
A companion book was published in 1996. It contains two hundred photographs from the over 200,000 which were taken on that day. It also contains a CD with the full contents of the original website。

Smithsonian
A photographic exhibition was unveiled at the Smithsonian Institution's National Museum of American History on 23 January 1997, featuring 70 photos from the project. It was introduced by then Vice President Al Gore who was also given a copy of the book and CD.

The exhibit is "now included in an historic collection which includes the original Star-Spangled Banner and the slippers worn by Judy Garland in The Wizard of Oz."

中国:72小时网络生存测试回目录

  英国微软实验室曾经进行过一次“网络生存”试验,四位参与者被关在各自独立的屋子里,只穿着一件浴袍,手上只有一张500英镑的信用卡,在漫长的100小时只有Internet陪伴着他们。100小时后,四个人毫发未损的活了下来,而且,利用网络购物,他们获得了基本生活资料和各自喜好的消费品,电子邮件、网上聊天、游戏与学习使他们的生活与平时同样精彩。当然,也有他们买不到的东西--—谁都清楚,人的需求不是庞大的网络所能全部满足得了的。

  在网络发展较晚的中国,这种情况更加突出。在中国目前的网络情况下,网络能够满足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吗?

  一个“汉化”了的同类型测试今天(9月3日)在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同时拉开。从数千名报名者中遴选出来的12名志愿测试者分赴异地开始为期72小时的“网络生存”大测试。他们的生存空间为酒店标准房,有基本的生活工具,包括起居设备、沐浴设备,但没有生活饮水,没有电话、电视等电器,有一个“没有内存”的冰箱,卫生间中只有厕纸,与外界的沟通,只是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

  在这72小时中,测试者不能携带任何物品进入房间,主办者提供1500元现金以及限额1500元的信用卡,还有当地ISP的上网帐号和密码。直至测试结束,测试者不能离开房间,他必须通过网络获取食物、水以维生。当生存不成为问题之后,测试者可以尝试通过网络获取或满足生活上或者精神上的需求 。

  测试现场装备有摄像机和Web Cam(网上摄像机),详细记录测试者每天的活动内容及上网记录。主办单位将依测试者的网络购物能力、网络社交能力、网络应用能力及网络学习能力等项目进行评判,优胜者将获得最高5000元的奖励。

  这样的测试,不单是对400万中国网民网上生存能力的测试,也是对ISP和ICP服务质量的测试,更具体的,是对网上销售商反应速度和银行对电子货币受理、确认速度的大测试。一句话,中国互联网络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1999年9月3日,被称为中国网络界第一闹剧的72小时网络生存测试大幕拉开。人们只知道是中国10大主流媒体,包括人民日报网络版、北京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广东电视台、《北京晚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环球时报》、《新民周刊》、《新周刊》联合主办,通过网上报名、网友投票、媒体推选三关产生的北京、上海、广州各4位自愿者,被异地“发配”到这三个城市12个完全陌生的房间里,手里只有1500元人民币、1500元电子货币,依靠网络所提供的一切来完成一次生存测试:看能否实现精彩的网络化生存。

这个想法儿从何处来?当时对外的宣传口径里面,人们忽视了一个网站的存在,那就是梦想家中文网。今天它已经近乎消失,但在当时,由台湾青年许乃威从台湾引到大陆来的所谓三地一体的网站很希望自己能一夜走红、迅速成名。

许乃威是个大才子,他虽然是在台湾大学读物理,但却是个话剧爱好者,他的台大同学,前女友李永萍也是台湾政坛的立委之一,更有趣的是,梦想家的真正老板是陈文茜,哪个陈文茜?就是那个才华和身材都让李敖先生念念不忘的陈大才女。

有许乃威和陈文茜这样的人物做老板,梦想家的想法还真有些与众不同。而具体到72小时生存测试这个创意,则是梦想家网站副董事长顾成从上海《新民周刊》上看到的,那份杂志称,微软英国分公司在英国搞了一个网络生存测试,时间是100小时,结果几位测试者出来各有所得,有些测试者还因此写了本书,只是由于微软实验室对此事不愿意声张,所以很少有人知道有这么回事儿。

顾成在上海滩阴云初起的下午兴冲冲来到公司副总马昕的办公室,马昕一听也兴奋起来,于是把市场部全体召集起来开始狂侃,越侃大家越觉得有戏:于是有了上述的想法。

这事还真轰动,测试结束时,记者们蜂拥赶到北京保利大厦时,主办者已经控制不了局势了,因为这事儿太热了——关键是中央电视台突然大规模介入,再加上10家媒体,特别是各地晚报的炒作,媒体的力量让这个活动飞上了天。

英国“网络生存”实验回目录

英国的微软实验室中曾经进行过一次“网络生存”实验。四位各有特征实验参与者被关在独立的屋子里,只穿着一件浴袍,手上只有一张存有500英镑的信用卡,在漫长的100小时,只有Internet陪伴着他们。100小时后,4位实验参与者毫发未损地活了下来,利用网络购物,他们获得了基本生活资料和各自喜好的消费品,当然也有他们买不到的东西。然而电子邮件、网上聊天、游戏与学习使他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实验结束后,四位实验者异口同声回答:“但愿实验永不结束。”但谁都清楚,包括实验者在内,人的需求不是庞大而功能齐全的网络所能全部满足的了的,而在网络发展较晚的中国,这种情况更加突出。

记实:微软所作的“网络生存”试验回目录

  当你被关在一个密不透风的小屋子里,没有亲友,没有书报和电视,甚至没有饭吃,你会作怎样的选择,感受又 会是什么?微软公司就作了这样的测试,现在他们将结果公诸于众。

  这次测试要追溯到一年多前。1998年5月11日9:00-15日13:00,这四天中,英国微软实验室 4间独立的小屋里分别“关”着4名志愿参加“挑战极限”的“网络生存测试”的男女。在他们面前的这个空荡荡的小屋里,只有一台连着因特网的电脑,其余一切皆无。他们怎么办?电脑上安装的摄像机摄下了每个人通过网络生存的状况:

  这四个人进去时他们都只穿着浴衣,又冷又饿。主办单位发给每人一张存有500英镑的信用卡,要求他们只能通过因特网与外界联系,去获到他们赖以生存的一切东西。但在这100个小时中,参加这次实验的爱尔玛、格林、罗宾和马丁有着不同的选择。

  45岁的报纸编辑格林是电脑爱好者,对于被“困”在小屋子里,他看得非常平淡。他已经将计划存在脑海里了。他准备在网上找些旅游信息,到国外游一趟,同时过一把国际象棋瘾,再给侄女买份生日礼物。第一个24小时里,他在网上购买了许多礼品,准备回去后送给自己的亲友,还为去北爱尔兰的旅行预订好酒店。他试图从网上看日出、日落,结果没有能如愿,这多少使他感到有点失望。第二个24小时里,他开始与人下棋,结果与一名职业棋手打成平局。第三个24小时还是不太顺心,下棋屡败,他开始厌倦下棋。在最后24小时里,他干脆疯狂购物,上网聊天,结果交上了“桃花运”,他结识了一个挪威女子,并且相见恨晚,他们相约在“获释”后相见。

  爱尔玛当时30岁,对电脑并不精通,没有工作。她被关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准备找些移民到澳大利亚的资料和求职信息,结果非常成功。第二个24小时里,她应聘了一份工作,对于新的工作可谓称心如意。而同时,第一个24小时里,她在网上订购的衣物和食品、用品顺利到达。她还参加了新闻组询问移民问题的讨论,回了大量的邮件,并且还学会发电子贺卡。不料,在第三天的24小时里爱尔玛几乎被电子邮件淹没了,她一一回复了,不过她还是忙里偷闲去了一个美丽的沙滩,并在聊天室跟她远在澳大利亚的姐姐相会、聊天。她说,这段日子终身难忘。

  中年妇女罗宾46岁,与爱尔玛一样,也是一个对因特网所知甚少的人但很好奇。她的想法却是在100小时里成为网络高手。在这几天中,她几乎废寝忘食,把全部时间全泡在上网上。到最后一天临别时,她依然处在兴奋状态,甚至不想离开实验室。

  60岁的马丁属于怀旧的那一代,他是一个超级网虫。他要做的是在网上寻找小学时代的同学。在一个专门帮人寻找失散亲友的网站上贴出寻人告示,还给该小学的现任校长写邮件求助。除了购物,几天中他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寻找小学同学。不过,到测试结束时他还没得到老同学的回应,马丁虽然很失望,但表示不会就此作罢。

  四天后,他们悉数走出了自己的小屋子。微软公司对此发表的专题报告认为,他们都能成功地通过因特网与外界交流,网络应用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也意识到生活中有了更多的挑战。上网确实给众人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乐趣,而这种乐趣是以前无法体验到的。

我国首届网络生存挑战测试回目录

2003-10-12消息:

第一份网上订货一小时送到

  《北京娱乐信报》报道:“三、二、一”,昨天上午11时,在现场观众一阵倒计时的喊声中,男女主角赵斌和边静被紫光副总裁裴嵩锁进玻璃屋,国内100小时无线网络生活挑战就此开始。

??与四年前的国内首届网络生存测试截然不同,这回挑战者不住宾馆,而是把“家”安在了人流如织的商场,主办方紫光甚至用投影仪把每人浏览的网页实时投放在大屏幕上。玻璃屋内只有饮用水,连喝水的杯子和洗漱用具都要到网上买。在这种环境下,想作弊都没条件,还要学会“抗干扰”。??两个人第一天压力不小,有耳麦、摄像头等十项指定采购,还要购买食品,并下载完成五天任务所必需的全部软件。当记者问他们会不会像四年前的一位挑战者那样中途退出时,得到了坚决的否定回答。

??在场的50多家国内媒体的记者们一直在猜测,第一份货何时送到。12时整,e国网的工作人员没想到自己的出现能引来一片热烈的掌声:他给男主角赵斌送来了方便面、果汁等食品。两分钟后,边静订购的肯德基送到。

??截止到昨天下午4时,第一天的网络生活比赛结束,女主角边静最先完成了十项指定商品的下单任务,按照规则加上100分。(记者/贺文华)

 
    玻璃屋里关四天 吃喝全得靠网络

    《北京晨报》报道:昨天上午,众人期待的“紫光-赛博100小时网络生活挑战”活动在赛博数码广场拉开帷幕。男主角赵斌和女主角边静面容轻松地走进他们未来四天的“家”……

  他信心十足没想过放弃

    男主角赵斌是个在职工程师,一身笔挺的西装帅气十足,小伙儿的信心全都写在脸上。相比之下,女主角边静的休闲装打扮显得更加恬静自然,从容中透着一股轻松。

  由于4年前的“72小时网络生存测试”曾轰动一时,当时一位18岁的北京中学生对电脑网络几乎一窍不通,最终不得不退出测试活动,这使得本次100小时的时限显得更具有挑战性。记者们不约而同地提问主角:“什么情况下你会选择退出?”

  赵斌利落地拿过话筒,坦然地讲:“说实话,我从没想过放弃。这次机会非常难得,我不会轻易放弃挑战,我也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

  她隔着玻璃和妈妈道别

    上午11时整,男女主角各自走进“玻璃屋”。屋内摆放着一张小桌、一盏台灯、一台紫光笔记本电脑、一把椅子、一个简易柜橱、一张单人床和一个独立卫生间。

  赵斌表示,他要先购置一些食品,“因为马上就是午饭时间,肚子有些撑不住了。”边静还在熟悉着屋内的设施,显示出女孩特有的细心。边静的母亲站在“玻璃屋”的侧壁与女儿挥手道别,边静喊着:“妈妈,再见!”说话间,眼圈不禁有些湿润。“对她而言,这是个不小的挑战。”妈妈微笑着告诉记者,听说女儿要参加这个活动,老母亲也跟着学起了电脑,“现在我也会用网络聊天了,这两天我还得通过网络跟边静多沟通,鼓励她。”

  第一顿午饭顺利解决

     “咔、咔”两声,“玻璃屋”的门锁落下,活动正式开始。男女主角全部坐到了笔记本电脑前,习惯性地拿起鼠标,在网上寻找自己的必需品。为了让观众知道主角的网络操作流程,主办方在每间玻璃屋前都设置了彩色投影屏幕。赵斌最快,直接启动搜索引擎,找寻一顿可口的午餐。边静则省事得多,一顿肯德基足矣。

  时间一晃就是半小时,赵斌挑选了很多种美味食品后仍意犹未尽,此时的边静却早已“游离”到化妆品的网页上。看到这儿,记者们不禁会心而笑,100个小时“足不出户”,在女孩儿心里,皮肤还是最重要的!

  12时刚过,“玻璃屋”外一阵躁动,原来网上订购的外卖已经送到。赵斌长出了一口气,看到罐头食品的时候喜上眉梢,痛快地给送餐员结账。随后,边静也吃上了肯德基。第一顿午饭顺利解决。

  记者通过“玻璃屋”外的笔记本电脑与男女主角进行简单交流。边静表示她下一步要采购些日用品了,说着网页又蹦到了化妆品一栏中。记者问赵斌现在的感觉如何?他欣喜地回答:“I feel nice(我感觉很好)!”

  据了解,本次活动将持续到10月15日下午3时。其间,男女主角将通过网络购买一切生活必需品,随后他们还将进行五子棋对弈、软件下载、资料搜索、现场网络交流及视频会议等。在这些活动中领先者可获得一定的积分奖励,最终的分数也将决定谁是最后的胜利者。

  截至昨天晚间记者发稿时,两位挑战者都已经订购到部分所需用品,活动一切顺利。(记者/张涛)

  两大焦点令人关注

   最大挑战
  “玻璃屋”外观众的目光

  与1999年的“72小时网络生存测试”相比,本次活动的特色在于无线上网和主办方别出心裁搭建的透明“玻璃屋”。

  无线上网对挑战者而言要求变简单了,即使不会数据线的连接、对电脑硬件理解不深,也可以充分运用网络;而“玻璃屋”的透明性却是对挑战者心理上极高的挑战,来自观众的眼神可能会令挑战者变得焦虑不安,但在此之前,两位挑战者都接受了一定的心理培训,他们也表示“对此有所准备”。

   最大担忧
  网上交易是否顺畅

  本次活动究竟是考验挑战者还是检验当今网上交易的发展程度?男主角赵斌的3位同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坦言:“我们对赵斌运用互联网的能力很有信心,但网上交易的确定性、快捷性能否保证却是我们所担心的。”

  昨天中午,从赵斌网上购买食品交易成功到拿到食品,总共用了大约50分钟的时间。送餐的服务员告诉记者,他们是按照正常速度派送的。(记者/张涛)

  新闻链接

  中国首届“72小时网络生存”测试

  1999年9月3日,“72小时网络生存”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同时展开。从数千名报名者中选拔出的12名志愿者分赴异地进行测试。他们的生存空间为酒店标准房,有基本的生活工具,包括起居设备、沐浴设备,但没有饮用水、电话、电视等,与外界的沟通只是靠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最终,优胜者获得了5000元的奖励。

  国外网民如何“生存”

  类似的网络生存挑战活动,国外也有先例,以下是两位在微软英国实验室的测试者在网上的生活:

  60岁的马丁第一个24小时里买到衣物,订了太极拳的书,并在聊天室里呆了好一阵。第二个24小时他又忙着购物,订的书送到了,他在房里开始练习太极拳。第三个24小时他迷上了太极拳,并且孜孜不倦地寻找他小学的同学,在一个专门帮人寻找失散亲友的网站上贴出寻人告示,还给该小学的现任校长写邮件求助。只可惜直到测试结束时他还没得到老同学的回应。

  30岁的爱玛在第一个24小时里,上网订购的衣食用品顺利到达。第二个24小时里,她应聘了一份工作,参加新闻组询问移民问题,回了大量的邮件,还学会了发电子贺卡。第三个24小时里爱玛几乎被电子邮件淹没了,但她还是忙里偷闲去了聊天室跟姐姐相会。最后一段时间她收到了应聘单位的回复,并开始办理移民手续。
 

参考文献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标签: 网络生存实验 24小时网络生存空间 72小时网络生存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