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最新历史版本 :免费报纸 返回词条

  • 编辑时间: 历史版本编辑者:明天
  • 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
  • 修改原因:
目录

[显示全部]

免费报纸回目录

  全世界210多张免费报纸的突然出现,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英国的案例可能是最为典型的,因为免费报需要在一个人口密集城市的最主要交通工具地铁上才能获得成功,同时,它需要在一个成熟的报业市场才能生长。

    THE LONDON PAPER是一张典型的免费报纸,它的身上密集着所有报业发展新趋势的特征,其中包括创刊时机、版型、版面、颜色、读者、新闻结构、专栏作家、观点、编辑部、发行、广告、运营等十数个方面。

  1、时间:2006年9月4日,THE LONDON PAPER创刊。这一时间正是英国所有付费报纸电子化转型的关键年份。这一年,《卫报》、《每日电讯报》等严肃大报都确立了“互联网第一”的发展战略;英国四大报纸中,除《独立报》外,都确定了电子版与印刷版的联合新闻编辑部战略;这一年,即使是以发行量取胜的几大小报,也都开始了电子化转型,比如,《太阳报》和《每日镜报》的“准联合编辑部”等。在英国这样一个成熟的报业市场中,面对互联网的压力和读者的流失,才有了这一年的免费报出现。

  我们可以说2006年是一个偶然的年份,但是免费报的大量出现在这一年前后却是必然的。2005年,全球有150家免费报纸,到了今年7月,这一数字已经变成了210家。

  2、版型。 目前,还没有发现一例大版张的免费报在欧洲出现。免费报是以小版型(TABLOID)的方式集体亮相的,这样一种轻便的COMPACT FORMAT(紧凑型版式)是免费报的必须特征之一。免费报从内容上要与《太阳报》这样的小报对战,在渠道上要打地铁与重要交通工具,在读者上要吸引那些从不看报并觉得看报麻烦的年轻人。这样的版型选择在2006年前后出现时有特别的意义。2003年,英国《独立报》拉开了报纸“大改小”的运动后,这一改版运动横扫欧美报业,并在2006年继续走向高潮。免费报的全盘小版化运动,从一开始就确实了这样一种报纸的轻便形象这一决定读者是否阅读的核心因素之一。在2006年的美国报业报告里有一项是关于读者为什么不读报纸的调查,排在第一位的原因是没有时间,第二位的就是阅读不方便。

  3、设计 不少评论认为,免费报为降低成本设计往往设计得很差、用最差的纸张。实际上,情况正好相反,英国的免费报纸要比传统小报设计得漂亮。THE LONDON PAPER的设计师AL TRIVINO认为,这张报纸首先要有伦敦的报纸风格,同时,要有欧洲报纸的风格。它看上去要更清晰,更现代,更干净,表现一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表达一种多元文化的价值观。AL TRIVINOR的话是有指向的。

  这张报纸出来后,其风格还是为主流的评论所认可。它的报头中,LONDON这个字是传统的黑色,PAPER这个字用的是少见的紫色,视觉上是一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它的设计中,行距与字距都有留白,字号较大,纸张优质,全彩印刷。无论是新闻纸的质量还是版面设计的质量,都要优于《太阳报》、《每日镜报》这样的报纸,而与《卫报》、《泰晤士报》看齐。我认为,这样的设计出于三个目的:一个是地铁上有机器震动,为了阅读方便需要大字;第二个是它的读者是年轻人,喜欢花花绿绿的风格;第三点是它是靠广告来赚钱的,报纸干净了,才会与优质的广告相配。

  4、读者。 LODNDON PAPER和其他免费报一样,瞄准的是一个比较独特的市场,它们既不是严肃报纸的读者,也不是传统小报的读者,而是那些从不读报的人。上个世纪,英国〈每日邮报〉在寻找自己的读者定位时,就发现了一个非〈泰晤士报〉读者的巨大空间,也就是奋进中的中产阶级;免费报发现的是一个从来不读报的群体。这个读者群非常有特点:他们是每天在地铁上下班的职业人(COMMUTERS);他们是英国读者调查中最有购买力与素质的ABC1读者群;他们是18-34岁年轻而有购买力人群;他们也是互联网使用程度最高的人;他们是没有时间读报的人。英国TNS的调查说,LONDON PAPER35%以下的读者要占49%,METRO是39%,《伦敦晚期报》是22%。

  英国最近的几个读者调查都发现,无论是LONDON PAPER还是LITE、METRO,他们的ABC1读者比例都是最高的。他们的读者身份非常一致。读者是一个模糊的词语,寻找定位时,只要抓住一个人群就可以做出一张有定位的报纸。过去的英国四大报与传统不报,其读者定位与报纸定位中,政治立场、阶级归属、家庭订户或办公室订户等词语是主要的考量指标。但是,免费报发现的这个人群却是一个一直被忽略的强势人群。

  一个有趣的证据是,联合报业集团在伦敦本来有一张《伦敦晚旗报》(EVENING STANDARD),LONDON PAPER创刊后,为了狙击这个新入局者,联合报业集团又办了一张LONDON LITE。按理说,联合报团有两线晚报,免费晚报肯定会重击收费晚报。但结果出乎人们意料,几次调查后,都发现,免费晚报并没对收费晚报造成重创,《伦敦晚旗报》的发行量在下降了20%后就不动了。最近,《伦敦晚期报》的售价还从40便士涨到了50便士。

  5、内容设置。 LONDON PAPER的内容设置是根据它的读者群特点作出的:首先,它的政治新闻很少,因为年轻人不喜欢政治;第二,它没有社论,因为年轻人讨厌把观点强加给他们;第三、它的体育报道在48个版中占去了7个,主要以伦敦地区的体育内容为主,娱乐新闻和体育的规模几乎一样,这样,三分之一的内容是体育和娱乐,因为,这个人群现在就喜欢这样的东西看。第四,它的财经新闻几乎没有,因为这个群体的人不喜欢严肃认真的内容,他们花钱大方但不擅长理财。免费报的财经新闻很少与《太阳报〉这样的小报财经新闻少是不一样的,后者的读者收入低,文化程度低,确实没有多少人是投资者。第四,它目前还没有多少专栏作家,它的总编STEFANO HATFIELD是一位成功创办了《纽约地铁报》的能人,他认为,他们自已想慢慢培养自己的专栏作家,而不是像〈伦敦晚旗报》那样花大价钱去请专栏作家。免费报为的内容独家优势并不强,他们养的记者也不多,LONDONPAPER共有40多个记者与编辑,他们大量使用博客与读者提供的内容,这既是一种对读者后迎合,也是一种减少成本的办法。

  6、发行这是免费报最核心的环节之一。在英国,由于铁路部门的私有化在撒切尔时代已经开始,地铁与城铁是不同的公司在运营,因此,要想获得发行优势,必须先掌握垄断的线路权。1999年联合报业集团的免费晨报METRO创刊时,已经把早优质的伦敦地铁免费送报权独家买走,它与自己的免费晚报LITE不但共享地铁站的使用,还共享受伦敦自己掏钱配置的垃圾桶的使用。因此,默多克的LONDON PAPER在发行上还是比较被动的,2006年10月,它签下了NETWORK RAIL的10个火车站售报权,比如往西的换乖车站帕丁顿、往南的滑铁卢等。这个铁路网是伦敦城区外围的城铁,读者质量说实话不如地铁。于是,它就在别处想办法,比如路上给行人送,免费放在星巴克咖啡店等。

  他们很注意使用高科技技术来寻找读者。因为免费报不像订阅报,需要街上找读者,他们就用一个地理技术系统圈出伦敦白领出没率最高的地区;同时,给发行员配备PDA,他们可以用这个无线通讯工具随时向总部汇报需要多少报纸。它在创刊当天就发出去了37.7万份报纸,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

  7、广告免费报的唯一商业模式就是广告,所以它的内容与版面设计,最终一个目的是把读者导入到这样的广告诉求上来。我发现,他们的广告质量很高,虽然比不上《卫报》与《每日电讯报》的大量工商广告,但是分类广告很少,几乎全是半版的彩色工商广告。最重要的一点是,这张报纸的内容设计中,迎合广告口味的用意是十分明显的。一些报纸研究的分析员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们的编辑部与广告部在一起办公,这在英国的新闻人理念中,已经跨过了红线。

免费报纸的前世今生回目录

去年马德里妇女乘坐地铁时正在阅读免费报纸(左边是地铁报,中间和右边是西班牙20 Minutos报)

(图)正在阅读免费报纸正在阅读免费报纸

巴黎-另一个泡沫已经破裂。这次不是网络股票或债券,而是一种特殊的报纸——免费报纸(Free Papers)。

从1995年斯德哥尔摩开始运营的地铁报,免费报纸这种方式,开始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城市,给四面楚歌的平面媒体业务,呈现了罕见的成长传奇。到去年为止,免费报纸每日发行量上升到了4000万份以上,根据阿姆斯特丹斯的贝克教授对免费报业的跟踪调查。在一些国家,如西班牙,与付费报纸相比阅读免费报纸的人数更多。

自从去年秋天开始,随着经济危机不断加深,免费报纸业务已经急剧下滑。在欧洲的发行量,原占全球发行总数三分之二以上,现发行量已经下降了10%以上,巴克先生说,很多报纸已经关闭。

“现在看起来有点像中午的太阳,”巴克先生说。

在付费报纸(paid-for newspapers)陷入危机的时候,免费报纸受经济衰退的打击更为严重,因为他们完全依赖广告,比起报刊亭销售和订阅,广告收入更不稳定,分析人士说,与上年同期比,许多免费报纸中在最近几个月中广告收入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

作为应对,免费报纸出版商正在削减成本和合并.从斯德哥尔摩开始起家,业务扩张到世界各地,超过100多个城市的瑞典地铁报国际公司,上个月同意出售他的报纸,在美国费城和纽约,免费报纸出版商正在削减成本和出售报纸,波士顿都市报出售了51%股份。(纽约时报拥有波士顿地铁报另外49%的股份,其出版商是国际先驱论坛报。)

瑞典地铁报国际公司表示,正在寻找买家,出售其在意大利和葡萄牙的业务。此前,它已经退出了西班牙市场,在这个国家的他们的免费报纸业务曾如日中天,直到太多这样类型的报纸出现在市面上。

“当竞争来临之际,你是第一或是第二,这是非常重要的,”国际地铁报首席财务总监安德斯卡隆说。“如果您不是第一或第二,就要被淘汰。”

 一些市场能够支撑一份或两份免费报纸,分析家们说,因为这些报纸通常能迎合相似的读者群-主要是年轻人,城市上班族。特别是在城市,广告客户更愿意购买的最大的广告空间,让其余的竟争者去争夺日益萎缩的收益.

也许是最极端的例子是2006-08 年在丹麦,免费报纸泛滥后发生的报纸竟争.

事情的起因是冰岛一家媒体公司Dagsbrun ,在2006年在丹麦采取了一个激进的办式,它一个叫Nyhedsavisen的报纸,不仅赠阅报纸,还免费送报上门.

对此,原有的免费报纸出版商也开始提供送报上门服务,连付费报纸也创办了一些新的免费报纸,来捍卫自己的市场份额。全国各地的信箱塞满了报纸,丹麦的免费报纸发行量上升到200多万份,巴克先生说。

送报上门服务,比一些出版商预期的成本要高昂得多,由原先的付费报纸衍生的赠阅报纸,也在他们公布的广告价格上下降了10%,分析师表示。随着经济的放缓,从去年起免费报纸们开始停业-包括Nyhedsavisen ,他在去年9月就关闭了。

现在只有三个主要免费报纸留在丹麦,其中两个来自同一出版商,瑞典地铁报国际公司,他发行的免费报纸已降至不到60万,付费报纸也是元气大伤

“这对每一个相关的人来说,代价都是极其昂贵的”一家哥本哈根报纸顾问尼尔森.莫说“我不认为我们将看到类似的事件了。”

瑞典地铁报国际公司的重组的目的,是减轻现金周转困难;该公司还求助于股东来筹集更多的资金。同时,开辟新的市场,如俄罗斯,拉丁美洲和亚洲,那里与西欧相比免费报纸仍然较少。

虽然广告收入已经下降,吸引出版商投入这个行业的首位因素,是免费报纸还具有的一些优势,它能让人们在上班的途经之处伸手可得,因为人们往往有钱,但越来越不愿意购买报纸。

“我们的读者仍然有职业,他们仍然在工作”伦敦联合报业集团常务董事史蒂夫.奥克兰说,这个报业出版两个这样的报纸,伦敦Lite和Metro。“他们可能比一年前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这对广告客户很有吸引力。

地铁联合报业,与瑞典地铁报国际公司没有关系,已成功的使其成为唯一分布在伦敦地铁的报纸。明年合同续期时,分析师预期的竟争对手,可能包括新闻集团,该公司在伦敦出版的免费午报,将加入竞争。

免费报纸出版商分歧之一就是接触互联网。例如瑞典地铁报业国际公司,很少在网络上投资。

“你能从网上的新闻中赚到钱吗?” Kronborg先生说。“我们认为这将是非常困难的。”

但Schibsted,一个奥斯陆免费报纸媒体公司(1839年创立于挪威奥斯陆的Schibsted是挪威第一家媒体公司,也是挪威最大的媒体公司,该公司现在约四分之一的营收来自于线上活动——包括网络报业、分类广告网站和其它业务,贡献了绝大多数的净利润。),像法国的20 Minutes,(与当地一家报纸公司,法兰西西部报有合作关系,)还有西班牙20 Minutos,,有不同的做法,免费报纸和免费模式为主导的网站新闻之间的自然协作。

虽然这两个报纸的网站业务现在赔钱,但20 Minutes和20 Minutos在今年经济危机以前都是赚钱的, Schibsted负责国际业务的斯维尔.Munck说.

得益于低人工费用,在西班牙,20 Minutos发行量近90万份,每天发行最大的是,付费和免费报纸,但它只有225名员工,20 Minutes,是法国最受大众欢迎的日报,它的工作人员规模甚至更小,当进一步计划缩减员工规模,遭到员工们的反对,他们上个月罢工,导致停刊一天。

先不说这些困难, Munck先生说,当经济危机结束时,瘦身经营将帮助免费报纸业重新获得市场。

 他说:“事实上,我们现经历的低迷时期,并没有掩盖一个事实,即它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商业模式,”

免费报纸:纸媒生力军 回目录

 2006年09月01日 外滩画报

(图)免费报纸免费报纸

  2002 年2 月,全球最大的免费报纸出版商Metro 进军法国发行《都市日报》之际,曾引发了不小的骚乱。

  法国报业协会和付费报纸同仇敌忾,损毁了《都市日报》的三辆货车,撕毁刚印好的《都市日报》,把报纸扔到街上或撒进塞纳河,发行人员也遭到袭击, 更有人发出了“免费报纸在法国的发行意味着新闻的死亡”的言论。

  四年之后,如今的法国,每五份报纸中就有一份是免费的,就连那些付费报纸大户也蠢蠢欲动,准备发行自己的免费报纸版本。

  文/ 庄清湄

  欧洲免费报纸大翻身

  免费报纸在法国的大翻身同样也反映了整个欧洲的形势,新晋的免费报纸继续发展壮大的同时,现有的报纸发行商为留住原有的读者群想尽各种办法,也在慢慢开拓免费发行之路。

  8 月初,英国《太阳报》和《泰晤士报》的发行商新闻集团,已确定9 月18 日在英国发行免费报纸《伦敦人》,首发40 万份,覆盖伦敦市中心的700 个老式报亭。在法国,两份最大的报纸《世界报》和《费加罗报》也在筹划免费报纸的发行。在

  德国,《德国商报》也出版了一份免费的金融报纸。

  “几乎在全欧洲,你都可以发现收费报纸的发行量下降。”阿姆斯特丹大学的传播学副教授派尔特·巴克说,“同时, 经济状况的改善使得广告市场更加繁荣, 免费报纸是利用这一优势的最佳途径。” 免费报纸不与收费报纸争抢发行地点,它们凭借小报式样、故事简短和方便取阅的优点,在欧洲获得了可观的收益。

  根据位于巴黎的世界报业协会的统计,天在欧洲发行的免费报纸有1900 万份, 在全世界发行2800 万份。在过去三年内, 欧洲的免费报纸发行量翻了一番,西班牙的免费报纸发行量占到本国所有报纸发行量的一半以上,葡萄牙、丹麦和瑞典的免

  费报纸发行量则超过30%。

  以全球最大的免费报纸《都市日报》报业集团为例。《都市日报》于1995 年诞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至今已在全世界21个国家的93 个城市发行,共19 种语言、70 个版本。包括美国的《纽约时报》公司也投资了在波士顿发行的《都市日报》。经历了十年的大规模投资扩张之后,《都市日报》去年终于盈利。今年上半年,《都市日报》在全球的销量上升了16%,这个数字引起了其他发行商的高度重视。

  报业协会的商业分析师Aura Iordan 说,以前收费报纸只是为了抵制《都市日报》一类免费报纸的威胁才发行免费报纸,但是现在,他们也意识到免费报纸可以作为一项盈利手段。随着他们的加入,免费报纸必将迎来一个更加繁荣的新阶段,而免费报纸间的竞争也将日渐白热化。

  免费报纸的奋斗历程

  从排斥抵制到主动合作,是传统收费报纸对免费报纸的态度由转变过程。免费报纸的好处从它诞生之初就已显露出来。对于读者来说,免费报纸随手可得、便于阅读,其短小精悍的内容和花花绿绿的版面使读者只需要很短的时间—通常是15 至30 分钟内就把一份报纸看完。而免费报纸对于没有阅读习惯的人也是很好的助推器,随手拿起的一份报纸说不定就可以培养起一个人的阅读习惯。

  对于广告商来说,一方面由于报纸的发行范围广、接受人数多,广告的宣传范围自然也广; 另一方面广告商也可以肯定《都市日报》刚进入法国巴黎时,遭到了法国报业协会和收费报纸的强烈抵制,被扔掉的报纸散落在巴黎的交通主干道上

  主动拿起报纸来看的人一定是它们的有效接受者; 此外,由于看免费报纸的大多是一些早晨赶地铁上班的年轻人,而他们正是广告商最青睐的实力消费群体。

  正是因为这些优势,许多传统日报的发行量受到影响。在免费报纸的冲击下,英国一家地方报的发行量下降了14%,意大利米兰一家报纸的销量则下降了20%,免费报纸理所当然地成了收费报纸同仇敌忾的竞争对手。即使是全球最大的免费报纸《都市日报》,一路发展壮大的过程也是充满坎坷与艰辛的。

  创办之初,就有人质疑《都市日报》是不是有权使用“Metro”这个英文名,接着质疑它是不是有权借助公共交通工具发行。在美国,《纽约时报》等报纸的所有者就将东南宾夕法尼亚州运输部门告上了法庭,理由是后者允许《都市日报》在地铁站发行。最终,虽然《都市日报》赢得了官司, 却输掉了报业战争,它难以赢得广告商的注意。在北美的五份《都市日报》( 分别是宾夕法尼亚、纽约、多伦多、范库弗、波士顿) 中,只有波士顿《都市日报》是盈利的,而《都市日报》在北美的扩张也就此告终。

  但是报纸出版商们最终还是意识到,免费报纸的独特发行渠道、读者网络和广告吸引力,是收费报纸无法摧毁也无法复制的。而报纸读者数量连年下降和网络媒体对报纸的冲击, 使许多曾经坚定抵制免费报纸的媒体巨头们也开始涉足免费报纸领域,期望从中获得一杯羹,挽回发行量下滑的颓势。

  在西班牙销售情况位于全国第一的报纸是《20 分钟》。《20 分钟》的创办者Jose Antonio Martinez Soler6 年前才创办这份报纸,他亲眼看着报纸的读者从零增长到230 万,也亲眼看到对手的态度由不以为然和对抗, 转变为友好和大感兴趣:“最初的时候,我们在他们看来只是施舍品和垃圾,但是接下来,就有很多巨头一类的角色登门拜访,过去一年半中,很多好朋友来拜访。他们终于意识到自己无法彻底摧毁或者复制我们,所以现在他们准备收购我们或者和我们联姻。”

  多元,共存

  照目前免费报纸在欧洲的发展势头看,免费报纸大有取代收费报纸独占鳌头的气势,但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呢?

  关于免费报纸的未来,《都市日报》报业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的Pelle Tornberg 曾经发表过一番乐观的预测。他说,从长远看,工作日发行的免费报纸将最终取代收费报纸。在他看来,95% 的收费报纸只能凭着发行周末版“勉强生存”下去了。

  “如果用收费电视和免费电视模式来解释报纸产业,收费报纸可能不得不走上一条低发行、高价格、更专业的道路。” Pelle Tornberg 的一番话引来了不少同行的口诛笔伐,以致到今年6 月初在莫斯科举行的世界编辑论坛上,他不得不把话说得更委婉一点:“广播不会毁掉唱片,电视不会毁掉电影,免费报纸也不会毁掉报纸事业。”

  《芝加哥论坛报》下属的免费报纸《深夜航班(RedEye)》的编辑Jane Hirt 认为,免费报纸是一份品牌报纸提供多元服务的途径之一:“但是我不知道收费报纸会不会彻底消失。我们现在有一个不用花钱就可以看新闻的网络世界。报纸工业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挣钱支撑我们的新闻内容。在线新闻是免费的,但是收集新闻远不是免费的。”

  《华盛顿邮报》下属的免费报纸《快报(Express)》总编辑Dan Caccavaro 认为,答案没有那么简单。收费报纸会从免费报纸身上学到一些让自己更加吸引读者的方法,例如改变版式或改变内容或改变发行方式:“一些报纸会继续发行免费版本,其他的会把大版面形式改成更加友善的小报形式。但是最终,如果一些报纸同时停止收费,我也不会惊讶。不过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报业公司开发出越来越多的新形式,收费报纸将成为读者的诸多选择之一,读者会选择最适合他们的生活方式的途径获得新闻。”

  多数免费报纸从业者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还是较为保守的.OC&C 策略咨询公司的Paul Zwillenberg 认为,免费报纸为广告商开辟了一批收费报纸无法接触的受众。如果收费报纸和免费报纸分别投合不同读者的喜好,两者是可以共存的。

  全世界最大的两家免费报纸出版商

  瑞典《都市日报》报业集团

  《都市日报》是全世界最大以及扩张最为迅速的免费报纸集团, 1995 年诞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至今已在全世界21 个国家93 个城市发行,遍及欧洲、亚洲、美洲,共70 个版本,日发行量为757.5 万。

  所有的《都市日报》版本都有着标准化的版式和设计,偏重当地头条、国内和国际新闻, 一般只需不到20 分钟就可以读完。《都市日报》只报道消息,一般不发表观点和评论。

  挪威Schibsted 出版集团

  Schibsted 出版集团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一家媒体集团。从2000 年起,Schibsted 公司相继在瑞士、西班牙和法国三国十多个城市发行名为《20 分钟》的免费报纸,意思是只需20 分钟就可以看完的报纸。目前日发行量为230 万份。

论免费报纸与传统报纸的差异性回目录

 作者:徐一化 

(图)英国免费报纸大战英国免费报纸大战

中心话题:免费报纸是近年全球报业发展的一个热点,国内外屡有试水者。目前,世界上已经有20多个国家出现了免费报纸。据统计,瑞典地铁报在全球16个国家,出版了超过30个版本的免费报纸,每日发行量达461万份,读者接近1300万人。本报从不同国家和地区免费报纸的成长经历,体会免费报纸办报理念,剖析其新闻内容对读者的吸引力及其带来的广告连锁效应,对纸质媒体如何走出经济滑坡阴影,也许不无裨益。

所谓免费报是近年来兴起的另一种面向大众公开发行,无需付费即可获得,以刊载新闻、广告等信息为主,以赢利为目的的报纸。其主要特征是获取的无偿性、流通的公共性、内容的普适性,即在地铁公交等公共场所免费派发或放在特定位置供读者自行索取,内容以刊登大众化的新闻报道和普适性资讯信息为主,发行的主要目的是扩大报纸影响,吸引广告投资从而赢利。

免费报纸与传统报纸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免费报纸迎合了城市人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趋势。与传统报纸相比,大多数免费报纸还具有以下特点:主要在大城市节奏快人口流动性强的地方发行,所刊载的信息比较简洁、明快,通常半个小时即可读完;目标受众年轻、固定,基本上是每日乘坐地铁等交通工具的年龄在18至35岁之间的年轻“上班族”;发行方式独特,或在地铁站和公交站等公共场合发行, 或在专营点发行。一般而言,多数免费报纸的采编人员较少,依赖其他信息源提供信息,依靠降低采访费用与发行费用及刊载大量的广告来维持生存。

免费报纸市场扫描

免费报纸是近年全球报业追逐的一个热点,国内外屡有试水者。目前,世界上已经有20多个国家出现了免费报纸。据统计,瑞典地铁报在全球16个国家,出版了超过30个版本的免费报纸,每日发行量达461万份,读者接近1300万人。

先看一下国际的免费报纸市场。

免费报纸最早在欧洲出现,1995年,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地铁里首先出现了面向大众的免费报纸。随后,北欧两家免费日报地铁报(Metr International)(瑞典)和20分钟(20minnutes)(丹麦)成功地打入欧洲和美洲的十几个国家。接着美国德国等纷纷跟进。英国每日邮报与独立报竞相推出免费日报。德国不要钱的科隆20分钟一问世, 立即对科隆的报刊市场和广告市场形成了有力冲击。在加拿大,免费报纸成为报业市场中的独特风景。在日趋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免费报纸不仅生存下来,还发展良好,连一些大型超市也选择免费报纸做广告,足够的广告费用投入使免费报纸获得支撑。美国报业将免费报纸作为拯救传统收费报纸的杀手锏,以期扩大报纸的发行量,赢得广告份额。美国主流大报都办起了免费报纸,报业巨头甘尼特公司更是一口气推出了9份免费报纸。据资料显示,短短几年时间,美国的免费报纸已经发展到40多家。

让我们来具体解析一下世界上较有影响的几家免费报纸。

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全球首份免费日报——地铁报(《metro》)1995年隆重登场。这份惹人注目的免费小报,现已成了成千上万“上班族”的必读物。地铁报目前在瑞典的日发行量为38万份,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为13万份,在荷兰为25万份。另外,它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均有发行,还出现在美国的费城和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的街头。

一份出版时间不长的小报——地铁报,有如此骄人成绩,靠的是什么绝活?“快餐式报纸,是报业的出路。”这就是地铁报成功秘诀之一。地铁报没有令读者腻烦的长篇大论,却以醒目的短新闻和色彩丰富的图片吸引着广大读者。它的新闻短到有时只有一小段,甚至一小句。读者不必花太多的时间便可知世界上发生的大事,这对整天忙个不停的上班族来说实在是不错的选择。因此,本着这一办报方针,地铁报一改当地报刊把本地新闻放在头版的传统做法,转而把全国新闻和国际新闻排在前面,在文字和图片处理上,言简意赅,突出醒目,让人一目了然,一般不发表观点和评论。在编排上力求简洁不花哨,但图片却很多。这样的编排方式对读者有较强的吸引力。世界报业协会的有关人士认为,地铁报的成功或许能为重振新闻报刊找到一条出路。

新千年伊始,德国免费报纸市场也出现了一场空前激烈的争夺战。挪威媒介集团希普斯泰德看中了科隆这个人口最密集的城市,决定在那里创办一份免费报纸科隆20分钟,意即只要花20分钟,就可看完报纸,每日免费派发15万份。目前日发行量为230万份。该报有自己的记者,每日刊登大量地方新闻和地区性新闻。报纸一问世,立即对科隆的报刊市场和广告市场形成有力冲击。

在美国,1999年创刊的费城地铁报发行量已达到15万份,过去这份报纸大部分通过费城交通系统分送,目前,近一半的报纸摆放在办公楼、学校和其他地点供人们取阅。2001年创刊的波士顿地铁报预计到今年秋季将消除运营赤字,尽管这份免费小报的阅读率在下降。

日本的标题公司于2002年7月推出一份名为今日标题的免费日报。这份24版的小报周一至周五出版,发行量为50万份,发行范围仅限于大东京地区,主要在便利店、地铁站报亭、旅馆和大学校园发送。该报已与路透社、布隆博格通讯社以及其他外国通讯社达成了供稿协议。今日标题的创意显然来自北欧的地铁报,它已被大多数日本人所接受。

在南美洲的阿根廷也出现了免费报纸——理性报。该报1999年创刊,在公交车站、地铁和机场等地发送。经过两年的努力,该报发行量已达23万份,仅次于全国第一大报号角报。2001年,号角报再三掂量,将理性报收购并改版,使之从对开大报变为4开小报,全部彩色印刷。

再看一下国内的免费报纸市场。

上海,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推出的I时代报,是第一张国内免费发行的有正式刊号的报纸。作为上海地铁特许授权的免费媒体,在未来6年内不再有新的免费媒体进入上海地铁。该报目前在上海轨道交通3条线上57个站点共有120个大型报架, 供读者阅读。主要的公交汽车站点也有免费派送。I时代报在2006年被评为最具潜力创新媒体奖,现在日发行量35万至40万份,现已覆盖地铁、轻轨、公交、机场、磁悬浮等城市公共交通。

2005年11月,广州日报宣布与广州地铁携手创办地铁报。2006年10月1日,羊城地铁报在每天有80万左右的客运量的广州地铁区域免费发行。该报在广州地铁区域内一至四号线44个站点及地面写字楼场所定点公开发行,发行时间在早7点半至9点半上班高峰期,锁定地铁乘客、白领上班一族,既消磨乘车时的寂寞,又可轻松获得有用信息。

以“生活文化地下铁”为理念,作为北京地铁增值服务内容之一的免费报纸壹周于2003年10月17日在北京地铁沿线全面发行。后来,北京地铁又出现了诸如职场、前程等向读者提供资讯的小型免费报纸。这些报纸内容多与工作家庭等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很符合等候地铁人群的阅读需求。

2005年1月北京广播电视报提出“全覆盖免费报纸”的新发行策略,北京又一份免费报纸由此诞生。报社计划通过全覆盖免费送报的方式,使发行量达到240万份。但是由于没有控制发行量,没有选择好发行渠道,造成很高的发行成本,加之措施不力,无法维持下去,在4月7日不得不宣布开始恢复零售,仅仅维持了3个月。北京第一份免费报纸试水者北京广播电视报不幸夭折。它标志着我国报业第一次免费赠阅报纸经营的失败。

2005年9月1日,南京地铁1号线正式开通,成为我国大陆第6个拥有地铁线的城市。2006年5月15日正式创刊每日新闻,报纸每天上午在地铁1号线各主要站点免费派送3至5万份。

2007年11月27日,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北京娱乐信报正式转型为免费地铁报,在北京的地铁沿线免费派发。

香港目前有3份免费报纸,分别是地铁国际公司的香港子报都市日报、星岛集团旗下的头条快报和中原房地产集团旗下的am730。2006年上半年,这3份免费报纸的广告收入共占到香港全部报纸广告收入的10%,其单纯依靠广告的赢利方式已经日益获得香港传媒业的认可,无疑也加剧香港本已竞争激烈的报业市场。

2002年,都市日报率先进军人口密集、地铁系统发达、居民消费水平较高、对资讯需求比较高的香港市场,当时亚洲还没有一份成型的免费报纸。国际地铁公司在香港出版的都市日报,在香港43个地铁站及其他50个主要地点派送。都市日报每天的发行量达30万份,只有2至4个版面,主要内容为新闻提要,它已经作为香港传统报纸的一个补充。都市日报一直奉行所谓的“地铁法则”(Metro Rule)——在编辑方针上最基本的要求是拒绝煽情的报道,用最简洁的语言对事实进行描述,提供有用的信息。

2005年下半年,am730和头条日报相继在香港创刊,前者的发行量约为30万份,后者的印刷量为每日40万份,于周一至周五在全香港各区约600个人流畅旺的地点派发。

免费报纸与传统报纸的差异性

在扫描免费报纸市场后,我们不妨来探讨一下免费报纸与传统报纸的差异性。

其一,免费报纸的内容,以新闻“快餐式”为主。与传统报纸相比,免费报纸的最大优势在于获得,读者在地铁口随手即得,不需付费,可以导致发行量大增长,同时它创建快速阅读体制,短时间能够获得大量信息,“性价比”优势突出。

读者决定市场,从受众读者群来说,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面对越来越厚的报纸没有时间阅读,而免费报纸正是抓住这群年轻、有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的读者群,创造了一种能够迅速阅读机制。报纸上刊载的消息一般都很短,甚至只有三言两语,都是世界上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内容提要,他们的目标只是让匆匆忙忙的“上班族”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知晓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他们依赖通讯社提供的简讯,把很大的力气放在当地新闻的采编上,向读者提供当地简要的言论、娱乐、电视节目、体育等实用信息,很适合年轻人的口味。

瑞典免费报纸地铁报就曾宣称:“快餐式报纸,是报业的出路。”上海的I时代报定位十分精确,是把其定位于上班族在路上获得资讯的报纸。其目标读者主要是乘坐地铁上班的年轻人,并将核心读者群牢牢锁定在20岁至35岁,年轻、有稳定职业、有活力、见解独立、有较高可支配收入的人群,不贪大求全将所有上班人群一网打尽。报业经营主要是通过成功市场细分来吸引各自的目标读者群。I时代报还精心安排头版和末版。头版信息量最大,且采用大标题的形式导读,头版设《24小时新闻必读》专栏,新闻字数在100到200字,惜墨如金,又比一般标题新闻内容更完整。同时,I时代报还迎合了年轻上班族的趣味,将新闻纸与时尚消费内容恰如其分地融合起来,主打时尚特征的消费娱乐信息,与目标读者的特质高度吻合。

I时代报每天的版面内容也会有所不同:如每周一版面最少,这与上班族的繁忙节奏相适应,因为周一工作最为紧张,而且交通也最为拥挤,这一天不适宜刊载过多内容。而到星期五,副刊版面比平时多出许多,刊载服装美食等信息,为年轻上班族在周末的主要娱乐活动提供参考和建议。众所周知,报纸媒体的读者按照阅读时间和频次大小可以粗略分为两种:一种是经常读者群,他们已经养成了长时间阅读报纸的习惯,这部分人是传统付费报纸读者的主要群体;另一种是偶尔读者群,他们渴望了解各种信息,但不愿花费时间和金钱在读报上。免费报纸正是通过分析消费者的需求异质倾向和消费行为差异,在细分报业市场基础上准确找到适合生存的空缺位置,把目标定在了年轻的偶尔读者群身上。而这群人具有消费能力又有消费欲望,因此也是广告商喜爱的消费群体。

其二,免费报纸的发行以“丢扔式”为主。它与传统报纸的区别还在其独特的发行方式。为尽量降低成本,它往往采用最新的生产技术,把人力成本减至最少。它不交给报摊,而是大捆大捆地丢在地铁站、码头和巴士站,任人取阅。以香港的都市日报为例,目前只有40名员工,除了记者和编辑,其余的为行政及财务人员,至于印刷、派送等工作则以外包的形式进行。

免费报纸与传统报纸差异性的启示

免费报纸与传统报纸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它往往引起人们深刻的思考。免费报纸在收益上依然是依赖传统的广告模式。虽然它是免费的,但是由于其运营成本因素的存在,具有粗陋的天性。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看到免费报纸的优势,另一方面也不要将它过分地“拔高”。

针对免费报纸将对传统报纸生存空间带来挤压的现实,传统报纸有必要进行深刻的反省,从中吸取精华,采取对策。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报纸的萎缩并不是因为它的价格,而是因其模式本身所致。也就是说,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报纸是不是要免费,而是要采取像免费报纸那样的手段给读者有用的信息,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一要找准读者定位。根据报纸发行区域内情况,对受众市场进行细分,明确自己受众目标, 一味追求高发行量并无多少实质意义。要把握读者的心理,提供相应的信息和服务, 满足目标读者的需求。二要注重人文关怀。传统报纸的设计要进一步符合读者的阅读需要,在版面规格大小和报纸厚度上应方便读者携带,版面编排上多用大字号标题配大图片,方便读者阅读。同时在内容上还要进一步注意新闻的时效性和新闻价值, 要及时提供最新的新闻资讯。在安排上要十分注意新闻与广告的比例,真正将读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发行时,要根据读者的阅读习惯,让他们以最方便的方式获得报纸。要减少发行环节,在时间和空间上最短地接触目标读者。

免费报纸为报业竞争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如果传统报纸凭借差异化策略进入市场,凭借严格的管理降低成本,凭借清晰的市场定位面世,那么,其运作方式上日益趋于的多元化,必然会带来赢利模式的多元化,将为全球报业的繁荣作出贡献。

免费报纸的兴起及其运营模式回目录

 作者:潘玉鹏 

免费报纸本不是新鲜事,自有报纸以来,免费报纸就一直存在。世界各地都有向人们赠阅的报纸,但绝大多数是一些基金会办的,有些是群众团体、行业协会、俱乐部为沟通组织内部情况而办的。本文论述的不是这类免费报纸,而是近年来兴起的另一种面向社会大众,以新闻及广告信息传播为主的免费报纸。

(图)免费报纸免费报纸

免费报纸的运营

传统报纸的收益是依靠广告和发行两大块。发行量越大,报纸吸附广告的能力也就越强,广告收入就随之增加。另外,发行量越大,读者因订阅和购买报纸所支付的钱款就越多,报纸所获得的收入也就越高。但是,免费报纸却和这种传统报纸的经营理念相悖,它背弃了原来传统报纸的发行模式,主要依靠广告收入和非常低成本的发行办法来获取利润。

为了保持低成本运行,《国际地铁报》不设编辑部,只有少数工作人员。免费报纸都有自己的发行渠道。一种是在一般的报亭中赠发,另一种是设专营点,比如地铁站就是许多免费报纸主要的专营点。免费报纸是依靠在公共场所中读者自己随手获取的办法来发行,这样,如果它的发行量大到足以让广告商感兴趣,同时它的运营成本降到很低的话,就可以盈利而获得成功,并足以对传统报纸构成威胁。

社会上的读者大体可分为3种。一种是经常读者,他们已经养成了每天阅读报纸的习惯,一天看不到报纸就难过,这部分人是传统付费报纸读者的主要群体;二是偶尔读者,他们渴望了解各种信息,但不愿意把时间和金钱花在读报上;三是非读者群,这些人有读报的能力,但由于各种原因而不读报。

付费报纸在传统上把主要市场目标锁定在经常读者上,而免费报纸则把市场目标定在偶尔读者上,还有一部分是经常读者和原来的非读者群。

同时,海外免费报纸的广告商也和传统报纸不一样,他们做广告的办法一般不和传统报纸发生冲突,以国外的俱乐部消息、戏剧消息等为主,有零售商的广告,但比较少,音乐和录影带广告也很少。这样,免费报纸的广告市场更加具有地方性。因此,香港都市日报行政董事约翰认为,都市日报和本地报纸是相辅相成的,而非竞争的对手,根据以往的经验,免费报纸在广告上的主要竞争对手并不是当地报纸,而是广播和电视等媒介。

有人做过统计,在免费报纸出现后,付费报纸的发行量下降了2个百分点,而广告则只下降了1个百分点。因此,付费报纸和免费报纸之间会有冲突,但这种矛盾并不是你死我活的,这也是广告市场细分的结果。

免费报纸的优势与弱势

与传统付费报纸相比,免费报纸的最大优势在于读者在地铁口随手即得,不需付费,而且能够快速阅读。它们的广告效应比其他的地铁广告要好得多。而免费报纸的弱势则是它所刊登的内容不是原创的,在新闻的时效性上不及付费报纸。根据专家们的研究,免费日报是把新闻当广告的载体,借之赚钱的,因此编得极为简单,更缺乏对新闻的核实、分析和综合,只是适应社会的部分需要。

免费报纸的另一个优势就是易于接触到偶尔读者,并被偶尔读者所接受,也可以把非读者改变成读者,从而开辟新的广告市场。

我国免费报纸的前景

免费报纸作为一支新兴的力量将逐步进入我国报业市场,这支力量不可低估。从广告市场看,我国存在免费报纸独特的广告市场空间。国外报纸上经常出现的分类广告、房屋租赁广告、二手车买卖广告、超市商品广告等等,我国传统媒体尚未充分开发或占领。就拿上海市的房屋租赁广告来说,由于外地来沪人员越来越多,他们一到这个城市,首先就是要安顿下来,房屋租赁广告因此兴旺起来。然而,目前上海大部分房屋租赁广告都是通过中介公司雇佣打工人员在地铁口、商业闹市、交通枢纽等处向行人散发的方式来传播的。如果将这些房屋租赁小广告集中起来,将是很大一块市场,而且会受到读者的欢迎。

从发行上看,有不少人担心,我国公民中一些人素质不高,可能会将免费报纸整叠拿走当废报纸卖。鉴于这种可能,免费报纸暂时只能在经济较发达的大城市尝试。相信随着免费报纸观念的普及和人民生活水平、文化素质的提高,这种情况可以逐步得到克服,或者通过其他手段来控制和缓解。

从投资方看,创办免费报纸需要得到大型媒体集团和大财团的支持。大型媒体集团有新闻资源优势、有编辑技术优势、有发行网络优势,可以实现免费报纸的低成本运营。而大财团则有足够的财力以维持免费报纸的运转,同时还要承担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不赚钱的风险。

可以预见,免费报纸在我国报业市场的出现,是顺应世界潮流的行动,也是丰富我国报纸品种,繁荣我国报业市场的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标签: 免费报纸 Free Newspapers Free pap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