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历史版本1:网络出版 返回词条

目录

网络出版研究综述 回目录


3/4/2007 2:43:04 PM    张志强 唐舸  阅读1289次

--------------------------------------------------------------------------------
 
摘 要: 通过调查研究,对网络出版的概念、网络出版与传统出版的区别与联系、出版社上网、书店上网、网络出版对出版社编辑工作的影响、网络出版的版权、网络期刊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综合,并介绍了一些论文作者的观点。
关键词: 网络出版 出版社 书店  版权 网络期刊

--------------------------------------------------------------------------------

 
  20世纪末,互联网带给人们的不仅是一种新技术,而且是一种崭新境界、新的工作生活方式。互联网引发了各个领域一系列的变革,理论研究、技术更新、产业调整都紧跟着数字信息科技的前进步伐。出版产业也许是受其影响最快的领域之一。
  从1997年开始,就有一些关于网络出版的讨论文章见诸报刊。1998年有更多的专业人士加入研究。1999年和2000年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高潮。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出版业人士对网络出版的研究更加深入,对网络出版的各个细节问题展开讨论,使人们对网络出版有了更明确的认识。这两年中大量的出版社和其他机构在网络上构筑网上出版社和网上书店,给网络出版的研究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网络出版研究经过几年的积累,取得了大量重要成果,使网络出版的概念更加明确。
  1 网络出版的界定
  1997年,黄少卿[1]谈论电子出版物与电子编辑时就涉及网络出版。该文认为:“电子出版物”(包括电子图书和电子报刊)是指以数字代码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存储在磁、光、电介质上,然后通过计算机或具有类似功能的交互设备予以阅读使用,以表达思想、普及知识和积累文化,并可复制发行的大众传播媒体。电子出版物主要有两种形式:其一是单体电子出版物,主要指磁盘或光盘;另一种则是网络电子出版物,它是一种在计算机网络上公开发行的信息资源。当时,电子出版业还是一个新兴行业,单体电子出版物是我国主要的电子出版形式。叶敢、倪波[2]在对世纪之交编辑出版的展望中也说网络出版在我国刚刚起步。“电子出版”有三层含义,最狭义的理解是指图书、期刊或报纸生产过程中的计算机排版技术;一般意义上的理解是指不仅生产技术采用电子技术手段,而且最终产品也是电子形式的出版物;其三是指以电子形式出版和传播信息的任何技术,即所谓“无纸”出版,包括可视图文(videotext)、电子邮件、电视和广播。这第三种就是网络出版。
  关于“网络出版”,人们往往从与其紧密相关的“网络出版物”进行定义,而对“网络出版”本身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只是对其特点进行揭示。
  匡文波[3]在《网络出版论》中,对“网络出版物”进行了界定,认为它是将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的出版物。网络出版物亦是电子出版物的一种形式,与之相对应的是封装型电子出版物。可见,网络出版是电子出版发展到一定阶段,凭借网络产生的新形式。高明星[4]认为,就记录、存储手段而言,电子出版包含网络出版,就编、印、发三个环节考察,网络出版不同于以往的电子出版,是对电子出版的突破和革命。许剑秋则认为[5],电子出版一般指以CD–ROM为主要载体(而非全部)的出版活动。从国务院颁发的《电子出版物管理条例》上看,网络出版应是电子出版的一种形态,只不过其管理更为复杂。网络出版在实践中可能会有三种情况:(1)只从事网络出版业务的网站,这类网站只出版或发表取得著作权人许可的作品,出版与发行功能合一,这类网站将来可能以传统出版社居多。(2)只提供销售服务的网站,不直接出版原创作品,与具有网络出版权的单位签定发行协议,追求发行利润,这类网站只具有发行功能。(3)既出版自己取得的原创作品,又发行其他网站的网络作品,这类网站具有上述两种形态功能。
  聂震宁[6]在审视中国网络与出版之关系时认为,网络出版成为出版业的一次真正的革命是因为这是一种新的出版模式。电子出版物是它的基础,它具有电子出版物的基本功能,其产品形态是“虚拟”的,流通则完全是非传统的因特网,支付方式则是标准的电子商务方式。它超越了实物出版这一重要模式。聂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革命性的区别。
  邱作霖[7]在分析电子出版的前景时也提出:电子出版将向网络出版过渡。王澄[8]的预测是:当网络出版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网络出版将占有主导地位,而同样作为数字式产品的某些电子出版物将日见式微。王涛[9]指出,网络技术的发展给电子出版业的全面转型提供了极好的机遇,但也使得单独经营磁带和光盘介质的单位越来越进退维谷。当然也有不少音像和电子出版单位对网络出版反应敏锐,行动快速,已成为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由于网络出版刚刚起步。网络出版与网络新闻如何区分、网络出版者的角色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进行讨论。传统出版中出版社是无需质疑的出版者,但在网络环境下,网民在网上发表作品是否是出版行为,那么谁是出版者呢?明确网络出版的概念和地位,无疑会给整个出版业带来巨大推动力。
  2 网络出版与传统出版的区别与联系
  总体上看,在关于网络出版与传统出版的讨论中,大家的见解还是较为一致的:从目前的形势看来,两者还将长期共存。
  早在1997年就有这方面的针锋相对的意见。聂咏国[10]认为:电子出版物取代纸质出版物具有必然性。他从电子出版物的优势及其广泛深远的影响入手,揭示出电子出版物相对纸质出版物的优势在于:信息存量大,检索方便快捷,传播快而广,介质成本低,可再次使用,界面形象生动等。并得出结论:电子出版物取代纸质出版物时间不会太长,可能发生在21世纪的前期,最晚在中期。由纸质出版物过渡到电子出版物的过程中,有一个“并存”时期,但受性能与价格规律的影响,估计并存时间不会太长。全息电子出版物将以在线类(网络型)和制品类(磁、光盘)形式并存。陈静[11]则从期刊这一特定的文献形式入手对电子期刊的特点进行评析,观点与聂咏国大体一致,同时又对电子期刊相比传统期刊的劣势进行阐述,认为电子期刊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需要借助“工具”才能阅读,眼睛易疲劳,阅读效果不佳等。因此,未来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电子期刊将与纸质期刊同步而行,相互影响却无法相互取代。沈燕[12]也针对我国国情得出了相似的结论:电子出版物与传统出版物将优势互补,长期共存,给各种类型的读者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
  李正刚[13]则向我们展示了电子出版的无限商机。他认为出版物的未来趋势是存贮智能化、传播电子化,阅读全球化。在文字时代,传播方式的局限性有三种表现:其一是读写不一;其二是感官失衡,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视觉已过度疲劳,听觉却因无事可干常在一旁作赋闲状;其三表现为文字隔离带(如文盲、儿童和盲人)。电子传播应以听觉读物为主导。而未来出版物的趋势将推动网站出版的兴起,这一新形式将取代现有的公司出版,成为出版形式的主流。网站出版的特性是:出版现在时、出版全球化、网站多样性。原来的待期出版概念在网站中已找不到对应的位置,网站出版还可以出版在先、编校在后,记者、作者的稿件也可以跳过编辑而直接上网,传统定期出版物固定页码的限制将被打破。网络传递或生成的语音也具个性化色彩。
  研究者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前景,但人们关心最多的还是:网络时代传统出版物会消亡吗?谢燕群认为[14],传统出版物有着新的出版形式无法比拟的特点,关键在于传统的阅读方式。网络出版物自身的缺陷是:信息真伪难辨,网络安全问题,阅读不便,上网速度慢等。因此,网络出版物取代纸介媒体在短时期内根本不可能,但它将占有部分传统出版物的生存空间。传统出版物应转换原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以适应新的形势。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的传统出版物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近期的一次调查显示,36%的人认为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纸质出版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永远不会消亡。其中高文化者持这种观点的比例为47%。对网络的了解程度越高,上网时间越多,对传统出版物的前景反而越看好。黄大卫认为[15],网络不仅同样能承担文字、图片的传播和传递功能,更可以充分满足现代人阅读时的视听感受要求,其互动性实现了“对话式”阅读。网络对传统出版物的竞争是多层次、多方位的,力度甚大。当然网络与传统出版物的结合,将是一个不可抗拒的大趋势。网络与传统出版物优势互补,比如专业学术著作出版的视听化并不是出版的强势,思想和文字的独特功能会给这类出版物留下一片广阔的市场。这类出版物将给即时印刷 (Print  On  Demand) 提供用武之地。
  王知津等认为[16],网络出版的出现将会导致文献替代非线性化。在传统文献链中,三次文献相对于二次文献,二次文献相对于一次文献,都是按照线性顺序加工、整理的,有明显的时间间隔。而在网络出版中,由于自动文摘和自动索引技术的不断成熟,一、二次文献可能同时发行,二、三次文献也可能同时发行。超文本则为信息的重组与综合提供了技术的便利。
  李士[17]从出版的工作流程对网络出版与传统出版进行了比较分析。传统出版业的工作流程是作者―出版者―发行者―读者,网络则将其简化为作者―读者之间的交互作业。网络的出现使作者和读者的功能放大、地位上升,出版业主体功能缩小、地位下降。他还认为网络出版将对传统出版业构成威胁,但完全取代传统出版也不可能。在短期内,网络还不能动摇传统出版业的主导地位。但有一点是明确的:未来的出版社要拥有驾驭电子内容和信息的能力。
  3 出版社上网
  网络出版具体到实践中就涉及到出版社上网问题。网络出版的成功与否,与出版社和发行部门的网上运作成败紧密相关。
  关于出版社上网的理论研究还是比较多的。李卫东[18]在1998年就提出出版社利用因特网的一系列方案:首先必须建立自己的网站,其次做好网络搜索引擎登记,最后是利用因特网宣传自己。他建议大多数出版社采用虚拟主机,即因特网服务商(ISP)在自己的主机上人为地划出一块给出版社使用,ISP负责维护。当然,对于规模大、资金雄厚的出版社而言,采用真实主机有其更多的便利之处。
  旷昕等[19]指出,出版社信息化建设经历了一个清晰的发展过程:从最初的应用计算机排版,到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过渡到Internet,到今天的电子商务型企业。出版社的电子商务包括在网上及时发布新书信息,对书店和作者提供全面的图书检索和销售,开展图书需求调查,在网上征稿、征作者,提供出版社与读者和作者充分交流的园地等。
  唐舸、张志强[20]对1999年之前我国出版社网站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出出版社网站应具有的基本构成要素:出版社概况(包括出版社简介、地址、联系方式等);出版社网站提供的服务(包括新书讯息、销量排行榜、本社书目与书评、书史书话、在线阅读服务、书目查询、读者信箱、在线投稿、本社书网上书店);友情链接;相关的网页基本信息,如版权警示,更新日期等。同时指出当时国内出版社网站存在的不足,主要有:上网意识不强;用户访问困难,检索途径单一,技术手段少;缺乏与相关站点,如与搜索引擎、大学、科研单位、新闻媒体以及其他出版社、发行单位的链接。
  近来,出版社网站的建设有了长足进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各具特色的出版社网站纷纷亮相网际。繁荣了出版,方便了读者、作者和编辑,大大推动了出版现代化进程。
  当然,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一些研究人员[21]敏锐洞察到网络在出版社工作中也有其负面作用。比如,出版社内部网络的建立会对员工产生新的压力;网络的建立带来更多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问题;海量的信息量造成信息过量;员工可以自由上网漫游,有时候可能反而会降低生产效率;另外网络的公开性,使人们包括一向注重版权的出版社员工容易淡漠网络信息的版权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应加以考虑。
  贺晓军提出[22],出版社除上网和建立网站或设立网页外,还可以加盟网上书店,构筑网上交易平台,如在“人民时空”网站上,已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40余家大学出版社的部分图书出现。建立“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也给专业类图书在网上集中展示带来一定的启发,该网站为近百家大学出版社提供了一个进行整体宣传的网络平台。
  4 网络出版对编辑工作的影响
  传统的编辑工作包括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编辑加工、校对、装帧设计以及读者、作者工作等。在网络出版这一新的模式下,编辑工作会产生什么新的变化呢?
  宋焕起认为[23],网络的出现为选题策划插上了“电子之翼”。网络使编辑可以直接调用或下载本行业乃至全世界的相关信息、数据,根据市场需要建构自己的选题设想。目前,国际上已有形形色色的图书情报数据联网系统1 000余个, 商业化数据库超过3 000个。因特网中的书业信息包括出版状况、图书市场行情,以及学术研究动态等异常丰富的资料,是编辑选题策划的重要信息资源。
  李弘认为[24],随着网络出版时代的来临,编辑需要掌握许多相关信息。网络提供的信息渠道包括:(1)国家、地方和行业部门发布科学技术情报信息的网络系统,如国家科技信息网络系统(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科学教育网等。(2)国内各大学校园网,其中,各校图书馆也是重要资源汇集地。(3)期刊文献型数据库,如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期刊包括十多个科技门类的几百种核心期刊,中国期刊网收录了1994年至今的5 000 多种核心和专业期刊。(4)Internet提供了便利的信息获取与传输渠道和工具。
  宋焕起认为[25],与选题策划关系密切的网络服务主要有:Gopher服务,它以菜单形式提供信息资源;WHOIS服务,它用于检索联网单位、网络用户地址;Archie服务,用于检索网络中可下载文件;WAIS服务,用于完成全文检索;还有图书检索服务,用于检索中科院图书馆、北京图书馆等国内大型图书馆藏书。
  至于如何利用网络进行选题策划,宋焕起[26]提出:可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查重,发现新角度和空白点,通过印数、出版者和读者等数据把握选题的市场脉搏,网罗优秀的作者,建立选题库等。
  李弘[27]则从技能角度提出:编辑应熟悉网络工具和掌握网络信息采集技术,熟练使用电子邮件、搜索引擎等网络工具,并掌握计算机联机检索方法和技巧,提高检索效率和质量。
  组稿工作也因为网络的支持更加便捷。周成璐认为[28],编辑可以将本书(刊)的创办宗旨、特色、来稿要求等通过网络传递给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作者。如果编辑计划在某一领域或对某一学术问题展开讨论,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约稿,或使用Internet上的专题讨论(Usenet)。编辑可将需要讨论的问题向Usenet提问,要不了几天,就会在Usenet上读到几十篇有关此问题的探讨文章。编辑据此展开与作者的联系和讨论,从中发掘具有一定质量的稿件。
  在线审稿、网上校对国外均已有先例。包雅琳、钱寿初认为[29],在线审稿可以采用署名方式,也可采用匿名方式,可以是专家进行审稿,也可以是广大读者进行在线审稿。雷坚认为[30],网上进行校对是指专业的校对网站提供的校对服务。校对的内容不局限于一般意义上的书稿,还有电子邮件、WEB页、程序源文件、商务文件、学生论文等。国外网上校对活动相当活跃,既有提供校对服务的,也有寻求校对的。稿件的往来、费用的支付以及情况交流大多会通过E-mail完成。网上还有校对技巧的培训学习中心。目前,国内外都还没找到校对中文的和用中文编写的校对网页。由于资金和技术方面的问题,短期内我国还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将网络普遍地应用到校对中来,但我们相信,网上校对终究会迎来发展的高潮。
  电脑设计在网络出版中的地位也不言自明。曹武亦认为[31],在全国的书装行业中,约70%以上的设计人员已经运用电脑进行设计,并正在逐步取代手工设计成为目前我国书籍装帧设计的主流。目前,由于电脑设计的软件有限,大家基本上都使用同样几种图形处理软件,因此其作品就带有一种无法避免的“电脑味”。这种艺术语言的雷同造成了艺术创作的个性流失。书籍装帧设计应有别于纯商业设计,对文化品味即“书卷气”有更多的追求。电脑设计的作品显得冷漠一些,机械一些。因此,在我们大量引入电脑装帧设计的同时,要注意其种种弊端和误区。
  在研究编辑工作的种种新现象、新情况时,必然涉及到编辑人员阅读习惯的变化。仝晓秋认为[32],目前,可能还有相当多的人对视屏阅读感到不适应,对丢掉了一书在手的那种实在、快慰和满足之感怅然若失。然而,超文本所具有的有声有色、资料丰富和检索快捷等不可抗拒的魅力,使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新的阅读方式。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主要有赖于有多少信息可以从网上读到。为适应出版事业发展的需要,编辑人员应积极适应视屏阅读。研究信息文本快速阅读技术则是一种新的探索思路。张国胜指出[33],在展示技术方面要采用新的排版格式,文本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关键段用黑体显示,每篇文本开始要有摘要,其字体为比正文稍大的黑体,多用图示、表格作为可选附件等。在阅读技术方面要先看文题,再读摘要,然后阅读黑体段,注意文本结束标志,浏览黑体句和黑体词,十分必要时才通读全文。掌握文本的快速阅读技术可大大提高编辑人员处理稿件等文本信息的效率。
  网络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编辑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向编辑人员提出挑战。褚建勋认为[34],科技编辑必须参与多媒体出版物的设计和制作,与相关专业人员协同作战,共同制作;从资金和出版物要求出发,与专业人员一起选定方案;在选定图像、文字、音乐、动态效果等方面,根据编辑出版的需要提出具体的要求;同时从出版发行的角度考虑多媒体出版物中的诸多技术问题,如数据的组织、压缩,数据库的建立,查询检索系统的结构等。
5 网上书店
  网上书店与网络出版密切相关。网上书店又分几种。一种是出版社网站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还有的是发行单位的网上表现形式,比如新华书店开办的网上书店,个体书商创办的网上书店,如成都的“桃成溪网上书屋”,还有网络公司创办的网上书店等等,形式多样。
  褚峻[35]等依据经营思路将网上书店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以售书营利为目的的网上书店,以提供信息服务为主的网上书店,以专业性见长的网上书店,以电子版图书为主的网上书店。
  李大星认为[36],最具代表性的网上书店首推亚马逊网上书店。客户访问该书店主页,利用电脑检索书店提供的出版物目录,物色到自己喜欢的书。通过键盘向该书店订购,美国本土的购书人大概两三天内便可收到。其主页的推荐书目每日更换,提供最新书目和出版信息,并有出版家、评论家以及普通读者对某书的评述。客户如若向书店提供自己的个人信息,网上书店会定期向你传递有关的书目信息及相关著作,形成个性化服务。
  亚马逊的模式是否适于中国书业,国内网上书店到底采用B2B,还是B2C?这方面的讨论很多。陈锦涛[37]的论述比较具有代表性。他认为中国不能完全照搬亚马逊模式,其理由如下:亚马逊依靠资本市场的支持和成熟的社会化专业协作服务(如物流、支付、快递等体系)形成与传统店铺销售完全不同的新的商业模式(B2C)。中国图书品种多、质量参差不齐、寿命短,自身盈利水平有限,全国出版社和书店粥少僧多,加之图书市场进入的门槛低,任何资本都能轻易进入,电子商务基础薄弱,一哄而起的网络书店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都不如传统书店。在中国照搬亚马逊B2C的模式肯定行不通,由于目前人们对B2B模式的狭隘理解,导致了急功近利的企业行为。我们应该认识到,B2B不仅仅是企业商机通过网上撮合,更重要的是企业商业信息的公布,业务环节的流转,商品所有权的转移,交易程序的确认,都必须准确化、标准化和契约化。
  褚峻认为[38],在国内,自杭州新华书店创办第一家网上书店后,涌现出一系列网上书店,较为有名的有1999年初开通的上海书城网上书店和北京图书大厦网上书店。国内网上书店的支付方式主要有信用卡网上支付、人民币储蓄账户网上支付、电汇、邮汇等,图书配送方式主要有邮寄、EMS、UPS、送书上门(本地)、异地网点配送等,配送时间没有统一的要求。总体上说,国内的网上售书缺乏规范,随意性强,买卖双方的权益保障都有缺陷。
  张志强根据1997~2000年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对国内网上书店的优势、存在问题等进行了分析[39]。他认为:从长远角度看,国内网上书店具有消费主体、消费习惯、需求等优势,但也存在着交易安全性、图书质量、支付手段等问题。他建议网上书店要重视信誉,树立品牌;增加技术含量,提高服务质量;恰当运用网上广告、链接等扩大影响;重视运用电子邮件促销。
  由于我国电子商务的概念并未深入人心,网络普及率不高,网上购书优势不明显,信息服务不完善、质量低,结算方式落后,图书配送周期长、成本高,安全保障问题令人担心。这些问题既严重阻碍了我国网上书店的发展,也妨碍了我国的信息化进程。网上书店面临的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6 网络出版中的版权问题
  1999年4月28日,我国第一例网上版权官司在北京海淀区人民法院宣判,个人网站诉电脑商情报侵权案以原告胜诉告终。网络出版带来的版权纷争问题正式在公开场合露面。随后,北京瑞得在线诉四川宜宾东方信息公司“因特网主页侵权”。1999年6月,王蒙、张承光、刘震云等六位作家状告北京世纪互联通讯技术公司网站未经本人同意,擅自将他们出版的小说搬上互联网,侵害了其著作权,要求停止侵害、赔偿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这一系列的案例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网络出版带来的版权及著作权的新问题。
  顾小华等认为[40],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网络用户的大幅增长,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也日渐突出。专家和学者对此予以关注并进行了相关研究。经过统计,1993年至1997年,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总论、著作权和版权三个方面,其中著作权方面的研究最多。研究著作权论文的篇数占该领域研究论文篇数的32%,研究版权方面的占21%,两者相加,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并且,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的论文发表空间较大,查找原始论文的工作难度加大。
  网络出版给知识产权研究和实践带来了一系列新现象与新问题。
  首先,任湘怡等认为[41],网络出版使著作权的内容有所拓展。网络作品的物理性质和传输方式与传统媒介有着本质的区别,实际上成为著作权的一个新的主体,从而使原有的一对矛盾,即传统媒介之间相互引用作品行为中的著作权关系,变成了现在的四对矛盾,即传统媒介之间的相互引用,因特网站引用传统媒介作品,传统媒介引用因特网站作品,以及因特网站间相互引用作品所形成的著作权关系。这些全新的关系可能引发新的纠纷;尤其是网站之间发生著作权纠纷的情况比较复杂,不仅是内容,连形式也可能成为引发著作权纠纷的原因。
  第二,吴寿林认为[42],即时传播与异时使用使知识首创权的认定面临挑战。网络出版是即时出版,但即时出版的网上信息却是异时提供给使用者的。这就为网上“盗版”者留下了可乘之机。网络作品一上网,就有可能马上被人拷贝而出现盗版,并且这种盗版很难识别。这就使知识首创权的认定面临挑战。
  第三,网络传播中使用者不确定也使权利人的财产权受到损害。网络出版的权利人不像印刷出版的权利人那样可以就使用方式和使用状态收取对等的使用费。
  第四,网络出版物的编辑比印刷出版物的编辑更多地参与了信息的创造、提高及对传播形式的改造。有人称之为提高权或多媒体权。对编辑提高权或多媒体权的认定,必将使知识产权概念外延扩大,这给正确划分与保护权利人的权利带来困难。
  第五,交互性和可改变性使信息传播的完整性受到威胁。蒋茂凝认为[43],在数字环境中,完整权已演变为表现专门数字合成的能力,交互作用使得操作数字作品变得非常容易。因此,保护作者的精神权利首先要保护作品的完整性。但是,过度重视精神权利又潜在地限制使用者接触作品,并且会损坏数字化交互作用的工作基础。因此,美国白皮书认为,在数字技术环境中,应允许放弃保持作品完整权利或限制该权利的适用。
  第六,信息网络对国际版权保护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各国法律制度的迥异,国际条约的局限性以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网络环境下版权的跨国保护问题十分棘手。这主要是因为旧有的管辖权规则和法律选择是以固定住所的人处理有形“物品”为基础的,而网络环境打乱了这种基础。
  第七,向淑君等认为[44],网络给出版业主体出版社的权利带来了新的变化。在网络空间里,信息媒体新格局随之产生,各媒体之间的权利分配、权益分享等产生新的问题。比如,出版社使用电影片段与电影制片商之间发生的权利关系,将报纸文稿数字化处理与获得作者及报社授权的问题,以及制作多媒体作品与软件开发商之间的权益分配问题等。
  通过研究,专家们提出了关于加强网络出版知识产权保护的措施的意见和建议。
  吴寿林认为[45],1)要加强网络归口管理,建立相对集中的网站。比如,我国政府已对新闻宣传单位上网作出了若干规定,其中 ,允许入网的报刊应在中央对外宣传信息平台上统一入网。2)增强入网单位的法制意识,推行对上网内容首长全面负责制度。3)设置信息识别软件,确保信息安全有效传播。对网络传播中的信息加以识别,以确保特定类型的信息不被传输给不符合接收条件的受众。4)研制网络出版防伪标志,加强对知识首创的保护。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是研制有特色和带标志性的信息加工平台来防伪,二是研制类似传统出版物中“条形码”的标志,以便视听者识别。5)建立网上信息安全通道,强化对关键信息的保护。在信息安全通道里,关键性的数据、信息只能显示,不能复制。另外,任湘怡等认为[46],设立网络管理员,时时保持网站“清洁”,对违反著作权保护的内容立即予以清除。
  当然,最根本的还是要依靠广大出版从业人员提高版权意识,加快立法,加大司法力度,使网络出版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推动网络出版向纵深发展。
  7 网络环境下的期刊出版
  网络出版中研究比较集中的一个主题是网络环境下的期刊出版。我国期刊的网络出版刚刚起步,但其发展速度却是非常快的。
  在谈论期刊的网络出版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明确与之紧密关联的概念:“电子期刊”。彭伟认为[47],“电子期刊”的含义十分宽泛,从字面上看,电子期刊可以指任何通过电子媒体出版和发行,或者可以通过计算机和通讯工具得到的连续出版物。在这种定义下,电子期刊可以是指存放在CD - ROM数据库或者是各种联机数据库中的纸质媒体杂志的电子版本,或者是仅有电子版本的纯粹的网上刊物、邮件列表,或者是时事通讯等形式,也可以是以上所有形式的总和。而网络出版中的电子期刊是指通过Internet出版和发行的连续出版物。包雅琳等认为[48],某些电子期刊有两种使用形式:一是授权用户(收费),可以访问网上全部内容;另一种是非授权用户(免费),仅可检索全部目录,或可阅读部分文字。
  吴苑华认为[49],据报道,国外主要学术刊物在1996年就几乎全部发行了计算机网络版,其他类型期刊上网出版的也很多。包雅琳等介绍说[50],《英国医学杂志》电子版是允许读者免费阅读全文的少数电子期刊之一。在网上阅读《英国医学杂志》电子版的人数已远远超过阅读纸质版的人数。最初,电子版与纸质版一样,每周一期。从1997年开始,在两期之间还刊出一些纸质版上没有的消息、信件等。
  7.1 电子期刊的发展回顾
  彭伟认为[51],电子期刊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1991年至1995年,网上电子期刊的出版尚处于试验阶段,数量增长迅速,这个时期网络的使用者主要是学术界,所以一些网络的爱好者和学术团体承担了出版者的角色,目的在于促进学术交流。1996年开始,随着Internet的商业价值被逐步发现,主流出版商开始进入这个领域,目的在于通过互联网拓展传统的服务范围。由此,电子期刊的发展进入第二阶段。
  7.2 网络期刊出版的现状
  乔晓东等介绍[52],由于网络对出版界的渗透,在线期刊的发展速度令传统媒体望尘莫及。1991年全世界上网期刊有 100 种, 1996年有 1 000 种, 1998年已达1万种,但网上信息95%都是国外的。据王利群等统计[53],至1998年底,中国报刊上网450种,占中国报刊总数的5%,只占世界上网刊数的4.5%。显然,网上的中文信息远远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
  刘玉成认为[54],作为中国最大规模的期刊数字化上网工程之一的万方数据网上科技期刊群,1998年已上网科技期刊200种,1999年上网500种。此外,还有少数期刊通过其他途径上网。但上网期刊无论从数量上、类别上还是内容的完整性、时间性、交互性等方面都存在不足,有待完善和提高。期刊出版单位自主上网的则是寥寥无几。
  7.3 中国期刊上网的途径
  王利群等[55]归纳出中国科技期刊上网主要有三种途径:第一,利用Cernet(中国教育科研网)上网,期刊编辑部开发自主版权的主页。目前有很多学报采用这种形式拥有自己的网页。第二,利用光盘/网络数据库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是中国第一个大规模全文现刊集成化电子期刊。它遴选中国正式出版的中英文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等各个学科领域核心或专业特色期刊 3 500种。在此基础之上的《中国学术期刊题录摘要网络数据库》 提供7 000种期刊网上检索与全文传送,数据每24小时更新。凡签订了授权上网协议的期刊,其期刊的论文文摘可以被Cernet的用户查询。读者如需全文,可以再到光盘检索服务站点下载全文,或查阅原刊。第三,利用权威性科技信息网络上网。集纳科技期刊群体上网是国家科技部丰富网上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举措,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ChinaInfo科技期刊”,它较好地解决了科技期刊各种编排格式与网页格式化转化等网上显示的难题,实现了期刊全文内容转换编辑工作的程序化。各科技期刊编辑部可以以方正小样文件的格式,将期刊全文数据交送万方数据网络中心。由网络中心统一制作网页,全文上网。
  当然,网络期刊上网离不开网络技术的支持。吴苑华认为[56],支持网络期刊的网上工具主要有:专业网络出版工具,如Frontpage、Hotdog和Honesite;通过插件与OLE/ActiveX控件的方式,实现多媒体对象直接嵌入网络出版物,如Shockwave系列软件;多媒体编著工具和网络出版工具合二为一,如Toolbook。运用这些工具,编辑人员可以进行网页创作,使期刊网络化更具特色和个性,期刊的内涵更趋丰富和完美。
  徐瑞亚等认为[57],目前上网期刊的内容大致有两类:一是与印刷版内容不同或无印刷版的网络期刊,这类期刊按HTML要求编排内容。另一类是与印刷版内容相同的网络期刊。对这类期刊的上网数据处理,目前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只利用印刷排版文件的纯文本部分,人工插入HTML命令,生成WEB页面,其优点是充分发挥WWW的优势,缺点是工作量大。二是编写显示某种排版语言版式的小程序,作为浏览器程序的附件来显示该种排版语言的文件。其优点是能快捷、准确显示刊物内容,缺点是个别转换不太成功,程序价格较高。三是开发“印刷排版语言→HTML”的转换程序。其优点是准确,对读者的计算机无汉字环境要求,缺点是速度较慢。国外期刊网络版则有不少采用Adobe公司开发的文件格式PDF, 采用Adobe Acrobat软件可以方便地将任何Windows程序生成的文档转换为PDF文件,以便在网上传送、浏览。
7.4 网上电子期刊的特点
  彭伟认为[58],网上出版的优势在于其审查方式和电子出版的文件格式。相应地电子期刊具有以下优点:时效性强,内容丰富,为学术交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以及海量存储,存取方便等。吴苑华[59]将网络期刊与传统期刊进行对比,得出结论:网络期刊除了拥有网络出版物所普遍具有的特性及优越性外,还改善了传统期刊的出版与发行方式。这种网上服务对于读者,完成了期刊发行“零等待”的升级,更加提升了期刊信息资源的时效性和竞争力。网络期刊还有效地减少甚至杜绝盗版现象。网络期刊可以在网上发布广告,改善期刊经济环境。
  刘玉成则认为[60],期刊建立自己的网上主页,有利于自我形象的宣传,可以保证期刊出版单位的自主版权和利益。期刊进入大型网站,淡化了“刊”和“期”以及各种专业的概念。读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相关期刊、关键词、作者和专业等。
  包雅琳等[61]通过对《英国医学杂志》电子版的分析,总结出网上电子期刊还具有可读性强和可信性强的特点。网上电子期刊可刊出较详细的研究方法、原始数据、所用的计算机程序,并允许读者应用原始资料检测作者的研究结果。此外,还可将作者原来的工作成果或他人的相关成果链接于此文,便于检索查阅。网上电子期刊还可避免在图书馆中杂志丢失、损坏等引起的阅读不便。
  朱剑从发行方式入手,揭示出网络期刊的另一特点[62]:网络的载体是无形的,网络版刊物不可能像传统期刊那样发到读者手中,而需要采取交费阅读的方式。
  当然,电子期刊也有其局限性。包雅琳等认为[63],电子期刊不如纸载体便宜、轻便,不可做标记等,其保存也是突出问题。现在的网上电子期刊多为现刊,过刊很少,齐全的过刊就更少了。
  叶继元[64]则归纳出电子期刊的10大局限,除了前面提到的,还包括:许多网上电子期刊缺乏严格的精审制度,质量有待提高;存在版权和价格问题;培训及通信费用昂贵;各学科、专业电子期刊的数量、可获性、价格等不大稳定,给用户迅速决策带来困难;电子期刊不利于系统阅读,绝大多数用户乐意系统阅读印刷型期刊;电子期刊的价格信息很难获知;一些学科、专业尚无或很少有电子版全文期刊;获免费权查找的全文电子期刊很少等。
  7.5 网络期刊面临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措施
  目前,网络期刊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徐瑞亚[65]等通过对《化学通报》网络版的分析,揭示出:由于现在邮电部门通讯线路费用高导致网络使用成本高,从而影响网络期刊的普及;网络刊物发表论文中引用的标注不规范;过刊的阅读量小,利用率低,但期刊编辑部仍需向ISP支付高额硬盘租金,很浪费。
  针对这些问题,专家们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比如,网络期刊没有页码,但可在目次页表明篇序,以便引用者标注。又比如,多年旧刊可以由编辑部自建内联网Intranet,以电话拨号服务的方式供读者查询,或制作发行过刊光盘。
  刘玉成[66]则从宏观角度指出网络期刊给期刊界和管理层带来的一些问题:网络出版正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还很不规范;网络出版的著作权问题;网络出版的阵地争夺问题,如果期刊出版单位不去占领,网络服务商就必然要去占领。对此,文章认为期刊出版单位应尽早建立网络版,特别是创建自主的网页,实现自己的电子版期刊;网络出版技术性强,期刊出版单位应注重信息技术的掌握;统一的、规范的汉字编码及信息处理技术问题;网络出版的规范和标准问题;网络出版急需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要确定网络出版与印刷出版的合作方式,形成双赢的局面;网络期刊的质量问题等。
  王利群等[67]通过对中国科技期刊上网的思考,提出国内的期刊编辑部一般人手不够,编辑部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有欠缺,加之期刊编辑部制作自己的主页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每个编辑部都要开发自主主页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这一观点与刘玉成的针锋相对。王更推崇通过科技期刊大型网站群体上网。
  另外一个问题是:目前的期刊上网多数停留在题名、作者和文摘上网,查询功能也不完善,实质只是印刷版的重复。
  彭伟[68]也指出网络期刊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价格,知识产权,过刊的保存以及质量控制等几个方面。
  针对以上问题,专家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例如,吴苑华[69]的设想是:第一,提高编辑素质,实施人才培养计划;第二,积极推进期刊计算机网络建设;第三,把发挥期刊编辑的传统优势与开发和应用网络新技术有机结合起来;第四,建立健全网上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第五,完善网上收费标准,开拓期刊网上生存空间。
  8 对未来网络出版的构想
  面对即将来临的网络时代,网络出版应该怎样发展呢?专家们提出了种种设想,给予我们一些颇为有益的启示。
  王志刚等[70]提出:要真正发挥网络优势,就必须从战略高度和整体优势来考虑我国出版业的电子商务,系统设计网上售书。他建议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牵头,开办一个以搜索科技图书为主的网站。同时大力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网络出版。首先要组建网络出版公司,为网络出版创造物质条件;还要敢于对网络出版进行尝试,尽快解决网络出版中存在的问题,并大力发展E-book。E-book实为一种电子阅读器,它可从网络上下载文章加以存储,读者可随时随地阅读。它融合了传统纸质图书与网络二者的优势,是网络出版的一种发展趋势。另外,要积极开展在线教育,注重对人力资源的培养,努力探索在线印刷技术。
  唐圣平[71]在谈及建立出版信息站点的设想时提出:出版行业应在因特网上建立这样一个站点:它为出版者和读者提供良好服务,是出版人喜爱的站点,读者关注的站点,图书、出版信息的站点。使用者在检索框中输入国家或地区名以后,即可列出该国家和地区的所有书店(图书发行公司)、出版社的名称,网络书店和传统书店可分列。点击该名称,即可连结到相关网站。出版者亦可通过上网检索,了解选题信息。在出版站点上,还能提供方便的全文检索。用户还可在线进行网络订书、购书。在出版站点上,可方便地进入图书讨论的BBS,进行读者与读者、出版者与出版者、出版者与读者的交流。
  网络出版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数字化网络环境的存在。胡滨[72]在建立数字化出版社的设想中指出:可以对出版社的各个岗位群落进行模块化布置,即不再将各个岗位群落的人固定安放在各个专业部门当中,如编辑部、制作部、发行部、校对科等。除了非专业的职能部门以外,将各个专业的岗位群落的人员分散开来,按不同的工作需要进行临时组合。这样可以保证重点图书的制作,避免人员与选题不配套的情况,使出版社的工作进入一种有序的均匀的态势中。
  李岩[73]在谈及未来出版业走向时指出,现在书店系统联网和开办网上书店方兴未艾,一些出版社内部已实现联网与内部资源共享,下一步将进行所有出版物的数据储存,特别是社店之间要联网,提高在版编目的使用效率。
  日本作者室谦二[74]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网络出版的动人景象:例如一种杂志的编辑部可放在东京和加利福尼亚两个地方。在创刊号上,各个国家的人都可以作者的身份参与。只是现在看到的创刊号并不是已完成的作品,它是一个今后三个月间将继续充实完善的创刊号。人们将新的文章充实进去,赋予它一种新的功能。相反,如果认定没有必要,一些功能就将消失,版式设计也可能进行大幅度变动。即是说,这是一本创刊号,同时也是一种试验品。此后三个月间,东京、加州两地编辑部、世界各地的协办编辑人将百家争鸣,作者、读者也将畅所欲言,促使创刊号发展下去。
  
  注 释
  1.黄少卿.电子出版物与电子编辑.编辑学刊,1997
  2.叶敢,倪波.世纪之交的编辑出版.编辑学刊,1997
  3.匡文波.网络出版论.中国出版,1999(2)
  4.高明星.出版业的网络化革命.出版发行研究,2000(10)
  5.许剑秋.十问网络出版.中国出版,2001(1)
  6.聂震宁.从挑战到联姻审视中国网络与出版之关系.出版广角,2000(9)
  7.邱作霖.出版社电子出版工作初探.中国出版,1999(3)
  8.王澄.传统出版、电子出版与网络出版.图书馆杂志,2000(8)
  9.王涛.音像和电子出版物将在“十五”期间获得更大的发展.中国出版,2001(1)
  10.聂咏国.电子出版物取代纸质出版物的必然性.编辑学刊,1997
  11.陈静.不会取代  必将同步而行电子期刊与纸质期刊比较.编辑学刊,1997
  12.沈燕.优势互补 长期共存电子与传统出版物关系谈.中国出版,1999(3)
  13.李正刚.电子出版的商机.宁夏社会科学,2000(5)
  14.谢燕群.网络时代传统图书会消亡吗?大学出版,2000(3)
  15.黄大卫.媒体竞争与图书出版.出版发行研究,2000(10)
  16.王知津,吴凤玉.电子信息环境下文献演化的新模式.情报科学,1998(6)
  17.李士.21世纪初中国科技出版:提速领域和发展趋势.中国出版,2001(1)
  18.李卫东.出版社如何使用因特网.中国出版,1998(9)
  19.旷昕,何志红.略论出版社信息化建设.出版发行研究,2000(8)
  20.唐舸,张志强.试析国内出版社网站.出版发行研究,2000(8)
  21.李新社.出版社建立Intranet的负面思维.科技与出版,1999(1)
  22.贺晓军.面对网络书业挑战的大学出版社.中国出版,2000(12)
  23.25.26.宋焕起.为选题策划插上电子之翼.中国出版,1999(3)
  24.27.李弘.编辑工作和网络信息的采集.科技与出版,2000(5)
  28.周成璐.学报编辑工作与计算机网络.编辑学刊,1998(6)
  29.48.50.61.63.包雅琳,钱寿初.从《英国医学杂志》电子版看电子期刊的现状与发展.编辑学报,1999(1)
  30.雷坚.从网上看国外校对市场.出版发行研究,1999(2)
  31.曹武亦.电脑设计:让人欢喜让人忧.中国出版,1999(3)
  32.仝晓秋.信息时代与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9(1)
  33.张国胜.要开发信息文本快速阅读技术.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9(1)
  34.褚建勋.多媒体技术对科技编辑的影响.编辑学报,1999(2)
  35.38.褚峻,巢乃鹏.中国网上书店发展模式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00(8)
  36.李大星.网络时代对发行业的影响.出版发行研究,1999(5)
  37.陈锦涛.让传统书业走进网络时代展望21世纪初的中国网络书店.中国出版,2001(1)
  39.张志强.从《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看国内网上书店发展.中国出版,2000(11)
  40.顾小华,李洪建.近年我国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研究的探析.现代图书情报技术,1999(4)
  41.46.任湘怡,陈思颉.网络传播与著作权内容的拓展.中国出版,1999
  42.45.吴寿林.网络出版知识产权保护刍议.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9(1)
  43.蒋茂凝.版权保护在网络时代的调整与改革.中国出版,1999
  44.向淑君,张恩红.高科技环境下出版权利关系初探.中国出版,1999(10)
  47.51.58.68.彭伟.网上电子期刊研究.情报学报,2000(1)
  49.56.59.69.吴苑华.网络化:期刊必须应对的课题.实事求是,2000(5)
  52.乔晓东,曾建勋.网上中文信息资源的建设模式从ChinaInfo科技期刊的制作说起,网络世界,1998—11—30
  53.55.67.王利群,赵军平.中国科技期刊上网的形势与思考.编辑学报,1999(2)
  54.60.66.刘玉成.期刊网络出版初探.学术交流,2000(5)
  57.65.徐瑞亚,王治浩,王俊景,田燕文.Internet上的《化学通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9(1)
  62.朱剑.计算机的介入与社科期刊的发展.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2000(5)        
  64.叶继元.电子期刊收集策略探微.中国图书馆学报,1998(5)
  70.王志刚,周琰.发展网络出版的构思.出版(下转65页)(上接73页)发行研究,2000(10)
  71.唐圣平.建立出版信息站点的一个设想.编辑学刊,1999(2)
  72.胡滨.建立数字化出版社的设想. 中国出版
  73.李岩.关于出版业未来走向的思考.中国出版,1999(3)
  74.室谦二著,于庆祥译.出版物的明天.出版发行研究,1999(5)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http://www.lotus-eater.net/Special_News.asp?SpecialID=7&SpecialName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标签: 网络出版